培养宝宝“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一位3岁的孩子能背许多唐诗,还会背乘法口诀,但老师拿着一样东西问他:“这是什么颜色?”他却摇头说:“不知道。”

大多数家长总希望通过早期教育使孩子更出色。于是,不少家长早早地就让孩子识字、算术。还有家长让孩子背诵唐诗、圆周率,认为孩子背得越多,就越聪明。

山东现代儿童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曹云昌博士认为,孩子应该学符合自己年龄的知识,不能“拔苗助长”。他对记者说:“前几天在公交车上遇到一位年轻母亲,她带着10个月大的婴儿坐在我后面,这位母亲不停地指着窗外对孩子说,这是白色的轿车、黑色的吉普、绿色的公交车……相信很多家长会像这样不厌其烦地教孩子一些高难度的知识,我要说这样的做法是绝对失败的,因为违背了教育规律。三岁以前的孩子,你只能教给他一个概念,像;‘白色’或‘轿车’。而‘白色的轿车’则包含了两个概念,一个10个月大的孩子是不可能理解的。”

“孩子现在听不懂,以后早晚会懂啊!早一点引导他,可以学得更快”,相信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想法。

但曹云昌却认为:“儿童会在不同年龄很自然地吸收不同的知识和技能,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不必刻意灌输。太急功近利还有可能适得其反,不少小学教师发现,上学前学了较多知识的孩子反而对学习表现出一种冷淡情绪。”

逼孩子“表演”是种伤害

“来,给叔叔阿姨背首诗!”相信很多家长都曾经这样做过。

教育专家认为,这都是家长的“虚荣心”在作怪,把孩子当成了炫耀的工具。专家说,让孩子表演并不是完全不好,有的孩子表现欲很强,当众表演正好可以满足他想展示自己的想法。但是,如果你的孩子“很不情愿”,那就顺其自然,尊重他小小的主见,千万不要“霸王硬上钩”。

对“学习能力”的片面理解

由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儿童保健学组等首次发布的一项针对中国0-3岁婴幼儿父母学能发展认知调查结果显示:七成以上的父母将宝宝的学习能力简单理解成知识和各种技能的学习,不知道应根据宝宝自身发育水平有针对性地开发学习能力。这次调查针对北京、上海和广州等7大城市、1200名父母,其中24%的家长简单把学习理解为算术、诗词等知识的提升,49%的家长将学习归结为学钢琴、学书法、培养方向感等技能。

功利心让家长迷失

升学压力、就业压力、社会竞争等现实情况,逼得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充满了“功利”色彩,普遍把智商的开发放到第一位。甚至有的家长觉得只要孩子学习好或者按时练钢琴,任性一些也没有关系。那么,作为家长该如何更合理地培养孩子的智商、情商和身体素质?

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孟海兰认为,这三个方面应该全面协调地发展,不一定非要分出个轻重缓急,但现在的家长都普遍比较注重智商。

曹云昌博士却认为:“在我的教育体系中,我始终把孩子的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其次是情商教育,之后才是智商开发。看看我们春节的拜年短信全都是健康和快乐,因为大家都明白身体是一切之本,教给孩子正确的健康理念非常重要。接下来是培养孩子面对世界的各种能力,包括他的人格、心理、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再往后才是智力的开发。”

小小年纪经不起过度开发

年轻妈妈张严告诉记者:“去年,我女儿几个月内就背会了几百多首唐诗,但后来我们没再抓这个事儿,现在曾滚瓜烂熟的东西已经忘得差不多了。曾经花了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培养她,但终究抵不住忘性,这让人不禁反思:我们做家长的执着地让孩子苦苦背唐诗是为了什么呢?”

孟海兰教授认为,现在早教普遍存在“强记”现象,比如背诵诗歌,这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能力,但在开发孩子智力方面作用有限。

曹云昌甚至认为,过早地开发孩子,教他太多知识性的东西,有可能产生副作用,比如扰乱孩子的心智,扰乱心智的后果是“多动”和“易走神”。“比如,让孩子背圆周率,我觉得毫无疑义,可能会导致他上学后‘厌学’或讨厌数字,”曹云昌说:“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感知这个世界,形成自觉地认知、适应和改变世界的能力。”

于艳在这方面就是一位成功的家长,她的女儿已经四岁了,刚刚在一个全国少儿歌唱比赛中拿到二等奖,孩子在幼儿园也表现得非常优秀,跳舞、唱歌、轮滑、认字都是班里最棒的。最让于艳高兴的是孩子有自觉学习的意识,有很强的“求知欲”。于艳也喜欢教孩子背唐诗,但她非常讲究技巧。“可以给孩子一个场景、一个画面,或者利用声像帮他记忆,这样就会帮他更好地理解唐诗的意境,”于艳告诉记者:“记得女儿2岁多的时候,我带她去旅游,看到一个瀑布,她张口就来了一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惹得游人都笑了,我觉得很吃惊,我想是因为背诗时我让她真正认识了瀑布。”于艳的经验是,我们的能力和精力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但如果教会了孩子学习的能力,会让他们终生受用。

走出智力开发误区

曹云昌博士指出了三个最有效的手段,即户外大运动量、精细动作(手上的能力)和语言刺激。运动能健脑,还可以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的感知和兴趣。精细动作可以让孩子变得“心灵手巧”,而语言能力的培养可以促进孩子脑细胞的发育。除了智力开发,家长还要帮助孩子形成丰富的情感,及对人、对物、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父母应该与孩子多进行亲子活动,带着他们边玩边交流。渐渐让孩子形成自己的感觉、知觉和习惯。

相关推荐

早期儿童智力开发的3大误区


误区一:忽视儿童生理成熟度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先后次序的,早期教育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过早和过晚都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我们都知道狼孩儿、猪孩儿的故事,他们就是因为错过了语言和社会规范等各种智能开发的时机,所以,即便科学家提供良好的条件,也不能使他们赶上最普通的孩子的智力水平。而过早的开发孩子的某种智能,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对此,家长朋友应该了解一下孩子敏感期的知识。

误区二:学习狭隘化

谈到学习,许多人就想到学校里坐在课堂上听课,以及那些繁多的定理和常识。这种理解未免过于狭隘和刻板了。当一个婴儿能够辨认出妈妈和其他人的区别的时候;当一个男孩子出于对异性的好奇而在书店里翻《女性心理学》的时候;当一个人第一次吃西餐,小心翼翼地模仿别人的时候;当一个女生注意明星们的着装搭配的时候;当一个人新买了电器,看说明书的时候;当一个司机在陌生的地方打开地图寻找他应该走的路线的时候这些都是在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需而求谓之学,我们需要的某种知识和技能我们现在还没有,我们去追求它,这就是学习。人们在生活中用到的百分之八十的知识是课堂之外学到的,比如交往的常识,心理调节能力,如何应变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经验和潜规则等。课堂上的学习仅仅是学习的一种,并且不是最重要的一种,课堂上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得到高分,可以让我们进入名牌大学,可以让我们在进入人才市场的时候有一张镀金的入场券,然而,它仅仅是入场券,究竟如何打开局面靠的是我们在课堂之外练就的本领和走出学校之后学到的知识。

说这么多,是想告诉朋友们不要狭隘地理解学习,以便不狭隘地要求孩子。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是通过游戏和生活学习的,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学习,他们参与的每一个游戏或者活动都是学习;对于幼儿来讲,他们广泛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幼儿借此增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广泛地探索和兴致勃勃的状态对于幼儿来讲是无比重要的,前者让孩子不断发现自己的天赋,后者让孩子达到内心的和谐和心理的自我建构。

误区三:重结果轻过程

其一,快乐比结果更重要。孩子从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以及建立的相应态度,比孩子所学的具体的结果更重要。孩子没学多少东西,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喜欢学习、喜欢知识,这种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一些功利心很强的父母,总是期望孩子很早就学有所成,比如背唐诗、记单词、学数学等,可谓去本求末。其实孩子多背几首唐诗,多识几个汉字,这一丁点优势很快就会消失,长远来讲对孩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假如孩子因为父母刻意的、功利的要求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感,就更因小失大了。

其二,孩子从过程中得到的锻炼比结果更重要。对于婴儿来言,看到比看懂重要,听到比听懂重要,感官知觉是智力的先导,即便孩子不能理解,或者说记住的东西很快忘记了(比如背唐诗),背过本身是重要的,这个过程已经会对孩子智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我们并不反对智能开发,更不反对孩子博学多才,但是,我们要以孩子内心的和谐为前提。对于幼儿,我们不应该有特别刻意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而是要对孩子自然的兴趣和自发的表现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关注。当我们不去刻意追求的时候,结果往往是意外的收获。

早教:“挫折教育”ABC 智力开发


什么是挫折教育?适度适度地给孩子出好多个难点试一下,你将发觉孩子比你想象得学会坚强得多,另外也让他从这当中获得煅炼。

批评

如今的孩子承受力偏差,听不进一点批评,即便做不对也不可以批评。孩子长大了以后,如何承担来源于批评的工作压力。因而,父母要给与孩子必需的组织纪律性管束和适度的批评。假如不正确情况严重,批评还可更严格些,那样有利于她们的心理状态的身心健康。什么是挫折教育?

处罚

针对孩子犯的大错,给与适当的惩罚,能够 是化学物质上的,还可以是精神实质上的。例如:关在一个安全性的地区,让他自身自我反思;或者不给孩子买他要想的小玩具这些。让他感受受挫败的觉得,学好自我调整。

忽略

大家一直一味的以孩子为管理中心,不论是在哪样自然环境中,主角全是他。事实上,一旦所处自然环境产生变化,他就很有可能,由主角变成女配角,乃至不是被高度重视,那麼怎样让孩子融入在其中人物角色的变化,心态调整以融入新领域是十分关键的一件事。因此大家常常把定位点迁移,让他融入新的转变,便于他进到社会发展后能立即心态调整。什么是挫折教育?

挨饿

在修养孩子层面,父母们主要关注的便是孩子是不是吃饱了、吃好。事实上,适度的让孩子有饥饿的感觉,能协助孩子正确看待主食,吃得变香,而且培养少吃零食的良好的习惯,也可以调整胃肠作用。

疲劳

如今的孩子基本上与劳动者绝缘层。即便中小学的孩子,父母或祖父、姥姥辈服侍着。早晨怕孩子上学迟到,也要帮助穿着打扮,每天专车接送,促使孩子吃苦耐劳能力较差,身体懒散,肌肉僵硬,不但阻拦人体的生长发育,还会继续危害大脑发育。因此,父母要有目的地锻练她们,让他们报名参加一些露营主题活动,接纳挑戰,战胜自己;或是平常在家里适度的分摊家中劳务公司。

婴儿智力开发


13-14月:婴儿智力到达能独走,低头拾物品;会把小玩意放进小瓶,拿笔在纸上乱画。婴儿知识叫法2个大人,当做人问小宝宝多少岁时候坚起无名指表达“1”。了解图片或绘本上的物品。对路人羞涩或躁动不安。婴儿智力开发会用勺装饭放入口中,会将遮阳帽放到头顶。

15-17月:婴儿智力到达能蹲下玩,扶护栏上楼梯。叠2块方乐高积木或棋盘,会换页,用蜡笔乱涂乱画。能喊出物品名字,学动物声音,会强调3-4处人体部位,强调10张图片或绘本中的物品。会效仿大人拍小孩、给小孩喂食等。可用大拇指和无名指拿食材吃,自身端杯多喝水。

1岁半-2岁:会后退着走,用脚跟走两步。有总体目标地扔足球,手的姿势更精确,可以瓶里的水倒进碗内,学着画等分线和圆形。能说2-3个字构成的语句。了解鲜红色,了解相片中的家人,了解几类代步工具,了解代词“我”。会自身用勺子用餐,会表达上厕所,会效仿大人擦桌子、打扫,会脱隐形拉链牛仔裤子,会穿棉袜,会用手帕擦流鼻涕。

2岁-2岁半:会跑、会踢足球、会双脚距地跳,双脚更替上楼梯,从末级楼梯跳下来。会用6块乐高积木或棋盘搭摩天大楼,教画环形。会背全首童谣,能说出自身的名字及母亲的名字。能说出几类水果名称,说出常见物品的主要用途,背数到5,能说出人体各一部分的名字,分辨5个手指头和手掌心、手臂,了解性別。刚开始与小孩子一起玩,喜爱藏起來让别人找。会自身冼手。

2岁半-3岁:能双脚更替下楼梯,单脚站10秒左右,会骑小三轮车。能系扣、纸折、穿珠子,学画十字。要说4-5个字的语句,会歌唱,要说你、“他”,听别人故事时候回应一些简易的难题,回应反义词。婴儿智力开发等级到3,分辨上、下,了解大、小,了解环形、正方形等样子,了解3种色。随音乐节拍拍巴掌、敲鼓。能自己上厕所,会穿鞋子、穿超短裤等简易衣服裤子,能记牢家中门牌号码。

早教知识:儿童智力开发三误区


学习是生活中最有趣的和最伟大的游戏。所有的孩子生来都这样认为,并且将继续这样认为,直到我们使他们相信学习是非常艰难和讨厌的事情。有一些孩子则从来没有真正地遇到这个麻烦,并且终其一生,他都相信学习是唯一值得玩的有趣的游戏。我们给这样的人一个名字,我们叫他们天才。——格伦多曼

一、“学习”狭隘化

谈到学习,许多人就想到学校里坐在课堂上听课,以及那些繁多的定理和常识。这种理解未免过于狭隘和刻板了。当一个婴儿能够辨认出妈妈和其他人的区别的时候;当一个男孩子出于对异性的好奇而在书店里翻《女性心理学》的时候;当一个人第一次吃西餐,小心翼翼地模仿别人的时候;当一个女生注意明星们的着装搭配的时候;当一个人新买了电器,看说明书的时候;当一个司机在陌生的地方打开地图寻找他应该走的路线的时候……这些都是在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因需而求谓之学,我们需要的某种知识和技能我们现在还没有,我们去追求它,这就是学习。人们在生活中用到的百分之八十的知识是课堂之外学到的,比如交往的常识,心理调节能力,如何应变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经验和潜规则等。课堂上的学习仅仅是学习的一种,并且不是最重要的一种,课堂上的学习可以让我们得到高分,可以让我们进入名牌大学,可以让我们在进入人才市场的时候有一张镀金的入场券,然而,它仅仅是入场券,究竟如何打开局面靠的是我们在课堂之外练就的本领和走出学校之后学到的知识。

说这么多,是想告诉朋友们不要狭隘地理解学习,以便不狭隘地要求孩子。对于幼儿来讲,他们是通过游戏和生活学习的,他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都是在学习,他们参与的每一个游戏或者活动都是学习;对于幼儿来讲,他们广泛的好奇心和兴趣是大自然最好的馈赠,幼儿借此增长他们的知识和能力,广泛地探索和兴致勃勃的状态对于幼儿来讲是无比重要的,前者让孩子不断发现自己的天赋,后者让孩子达到内心的和谐和心理的自我建构。

二、忽视儿童生理成熟度

儿童的身心发展是有先后次序的,早期教育必须在适宜的生理成熟度的基础上进行适时的训练,才能取得好的效果。过早和过晚都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我们都知道狼孩儿、猪孩儿的故事,他们就是因为错过了语言和社会规范等各种智能开发的时机,所以,即便科学家提供良好的条件,也不能使他们赶上最普通的孩子的智力水平。而过早的开发孩子的某种智能,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造成对孩子的伤害。对此,家长朋友应该了解一下孩子敏感期的知识。

三、重结果轻过程

其一,快乐比结果更重要。孩子从过程中获得的感受以及建立的相应态度,比孩子所学的具体的结果更重要。孩子没学多少东西,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喜欢学习、喜欢知识,这种态度比什么都重要。

一些功利心很强的父母,总是期望孩子很早就学有所成,比如背唐诗、记单词、学数学等,可谓去本求末。其实孩子多背几首唐诗,多识几个汉字,这一丁点优势很快就会消失,长远来讲对孩子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好处,假如孩子因为父母刻意的、功利的要求而对学习产生抵触感,就更因小失大了。

其二,孩子从过程中得到的锻炼比结果更重要。对于婴儿来言,看到比看懂重要,听到比听懂重要,感官知觉是智力的先导,即便孩子不能理解,或者说记住的东西很快忘记了(比如背唐诗),背过本身是重要的,这个过程已经会对孩子智能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总之,我们并不反对智能开发,更不反对孩子博学多才,但是,我们要以孩子内心的和谐为前提。对于幼儿,我们不应该有特别刻意的学习目标和计划,而是要对孩子自然的兴趣和自发的表现给予足够的支持和关注。当我们不去刻意追求的时候,结果往往是意外的收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