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孩子们升入大班,作为大班的幼儿家长,心中一定会有许多的困惑,那就是“大班幼儿应该学什么?”

幼儿园大班孩子到底该学什么?是否应该学习百以内的加减法?学习大量的拼音?要是不学呢?家长会认为我们什么知识也没教,交了那么多的钱,白交了。

于是总是有些幼儿园的老师老师就追随家长的脚步,尽量的满足家长的要求。现在的家长大多数都是这个心态,(只有少数自身文化素质很高的家长,才能意识到能力和习惯的培养的重要性,不会和其他的家长一样随波逐流。)社会上也是如此。

一些小型的幼儿园大班都在学习小学一年级的知识,等他们真正上了一年级觉得学习太简单,好像一年级可上可不上了。

其实对于老师来说教孩子加减法、大量拼音及识字远远比培养孩子综合能力全面发展要容易的许多,但您的孩子真正需要掌握的哪些方面呢?

我觉得出于这个阶段的孩子相对很多的学习,我觉得自信、独立、非常重要。应该学习怎样与人交流,与人为善,培养好习惯,为即将的小学生活打好基础。

作为幼儿园老师,我认为幼儿园大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培养阅读能力(包括表达能力)

2、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遵守纪律,爱劳动)

3、培养孩子如何与他人(如老师、同学、朋友)交流沟通。

4、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不能分心。

5、培养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识(自我保护、交通安全等)

6、注重孩子的德育、全面发展、身心健康。

7、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自理能力,注意倾听。

8、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些10以内的加减法。

9、培养孩子的洞察能力,好奇心。

10、在阅读中认字(很重要),尤其是那些常用的单体字

11、思维训练(观察、推理、判断、逆向、排序、思考等能力很重要)

12、身体锻炼(一定的体能训练)

13、时间的观念,学习的效率(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学习、活动任务)

14、注意力的集中的培养(专注力、持久力)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幼儿园应该教孩子什么?


刘女士的孩子在山东某大学读幼儿园大班。她对于该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很满意:学校开设有田野课程和生活课程。所谓田野课程,就是让孩子亲近大自然,学校会在春天组织孩子们到野外活动。此外,幼儿园里还设置了种植园,种植园里种着各种瓜果蔬菜,可以让孩子体验种植的乐趣。所谓生活课程,就是在班内设有生活角,有区域活动,如模拟售货员,或者让孩子包水饺,炒西红柿鸡蛋等。通过一些常见活动,让孩子们学会日常知识。

其实一直以来,关于幼儿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讨论就没有停止过。《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幼儿园的教育内容是全面的、启蒙性的,可以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也可作其它不同的划分。各领域的内容相互渗透,从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下面以健康和语言为例,幼儿园在这两个领域的教学内容与要求:

一、健康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幼儿在集体生活中感到温暖,心情愉快,形成安全感、信赖感。

2.与家长配合,根据幼儿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

3.教育幼儿爱清洁、讲卫生,注意保持个人和生活场所的整洁和卫生。

4.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保健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5.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6.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7.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动、乐观、合作的态度。

二、语言

1.创造一个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支持、鼓励、吸引幼儿与教师、同伴或其他人交谈,体验语言交流的乐趣,学习使用适当的、礼貌的语言交往。

2.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语言理解能力。

3.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尝试说明、描述简单的事物或过程,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4.引导幼儿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使之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并通过多种活动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体验和理解。

5.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

6.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7.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少数民族地区还应帮助幼儿学习本民族语言。

各国的幼儿园学什么?


为了孩子能上一个好的幼儿园,很多家长提前一年甚至几年就要做准备了。可是什么才是好的幼儿园,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应该学什么,家长们都真的了解么?下边就看看国外幼儿园都学些什么,开阔一下眼界吧。

美国幼儿园:不能自理会被劝退

美国幼儿一般年满3岁,如果能够大小便完全自理、自己吃饭,就可以顺利入园了,否则会被劝退。3岁之前的孩子可以入托儿所,最小的几个月就可以入托,但是费用一般都比较高。

幼儿园给孩子设置的学习课程不多,大多数是PIay-based(以玩为主),其余的也以手工和户外活动居多。幼儿在园时间很灵活,可以在园半天,可以全天,也可以一周选送1—4天不等。接的时间很重要,家长切记要在关园之前到,因为幼儿园有规定,迟到一分钟就会收取1~3美元。

在美国,幼儿园的学年在6月底就结束了,在9月份新学年开始之前,各幼儿园是夏令营期,与平时相比增加了不少集体的户外活动。一份3岁幼儿夏令营的内容安排,包括戏水、烧烤、模拟食品大排档做生意、制作柠檬汁打折广告牌等等,内容趣味十足。

英国幼儿园:让宝宝自己探索知识

在英国幼儿园的课堂上,老师很少用讲课的方法来传授知识,而是以小组和个别辅导为主,宝宝可以自由选择做点心、玩电脑、学画画或者玩各种游戏,通过自己的操作和探索得到知识,培养一些技能。

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充分体现了儿童主体性的观念,符合宝宝的心理特点。比如,在读故事书的时候,让宝宝装扮角色来演绎故事、理解情节、体验人物感情;在解释“浮”和“沉”意义的时候,让宝宝在水盆里摆放塑料片、铁片、纸片进行观察;用娱乐性软件,让宝宝在电脑上通过游戏认识形状、数量,学习下棋、走迷宫等等……这些方式都充分满足了宝宝的好奇心,让他们体验到自主探索的乐趣。

在活动中,老师从不会强调答案的唯一性,对于宝宝提出的各种解释,只要有合理性因素,或者有想象力,都会给予很高的评价。

法国幼儿园:家校结合很密切

将幼儿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是法国幼儿教育的一个特色。大到幼儿园的课程设置、环境布置、活动安排等问题,不是幼儿园说了算,而是充分听取父母的意见,跟父母委员会一起讨论决定;小到每个宝宝在家里和在幼儿园的情况,老师都利用父母接送时间及时进行沟通,以便在教育上更好地互相配合。

把绘画和艺术活动引入教学是他们常用的方法。通过用不同的材料与工具画画、举办木偶戏表演、做角色装扮游戏等,来发展宝宝的语言、情感表达、艺术表现和创造性等各种能力。

科学技术活动是他们十分重视的一个方面,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而不断加强。宝宝在动手动脑的制作、拼拆、修补等活动中,了解事物的属性、特征,理解事物之间的关系。

奥地利幼儿园:用童话和音乐培养创造性宝宝

奥地利幼儿园的老师们会充分利用童话、太空世界等素材,让宝宝通过扮演童话人物、自编童话故事、做太空旅游游戏等,展开想象的翅膀,同时也促进了创造力的发展。而在想象与现实的比较中,宝宝还掌握了理性的对比方法。

幼儿园里有专门的手工间,有专供宝宝使用的刨子、锯子等工具;有专门的厨房,里面的设备也是适合宝宝使用的。宝宝在游戏般的劳动中,不仅提高了动手能力,对自己的能力充满信心,还对社会工作有了感性的认识。

奥地利是一个音乐国,对音乐教育十分重视,幼儿园也是如此。为了培养宝宝的乐感和节奏感,规定音乐老师必须会弹奏吉他,同时老师至少还要会其他一种乐器。但重视音乐教育不是强制孩子学习,不为学习音乐而扭曲孩子自由发展的天性,也没有“督促”孩子学习音乐(包括乐器)的做法。

他们还将画画与诗歌欣赏相结合,鼓励宝宝为自己的图画、雕塑、木刻作品,创作出三言两语的儿歌来描绘,并朗诵出来。这些似乎是艺术家做的事,可对宝宝说,绝大多数都能胜任这样的创造性工作。

比利时幼儿园:在玩中培养孩子的个性

无论是公立还是私立,比利时幼儿园学前教育目标就是让孩子们学会应用常识,使他能够学会应付日常生活,并学会感知生活中的乐趣。孩子大部分时间都在老师的带领下玩游戏,剩下的教学时间都是手工课。手工课上累了,老师就带他们去郊游或者去博物馆参观,老师就像个讲解员,指着实物向孩子介绍那段历史所发生的故事。比利时幼儿园的老师们认为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讲,最重要的是培养生活情趣,因为这能让孩子的性格变开朗。在玩中培养孩子的个性、独立性和快速的行动力是他们的教学目标。

丹麦幼儿园:走进森林的大自然幼儿园

在丹麦,6个月到3岁的小宝宝上托儿所,3-6岁的宝宝就上幼儿园,通常都是混龄班。老师在孩子们5岁以前很少教具体的内容,往往让孩子们玩耍,从玩耍中去学习交往。通过交往,让小朋友们建立起初步的交友观念和自信心。

丹麦小女孩Fabiola3岁时,爸爸妈妈把她送进了一所森林幼儿园。每天早上森林幼儿园的大巴车就把小朋友们一起拉到森林里,去观看自然界里的各种动物、植物,吃饭也在户外。如果碰上下雨或者下雪的时候,大巴车就把小朋友们带到图书馆里。尽管Fabiola因为整个冬天都待在户外而鼻涕长流,但是她心情很愉快。在这样的森林幼儿园里,积累了大量的地理、动物、植物知识,有时候和爸爸妈妈谈论起来,夫妻俩都自愧弗如。

德国幼儿园:提倡培养完整的人

德国是原料缺乏的国家,它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主要依靠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力量,高水平的家庭教育和职业引导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德国,社会提倡的口号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因为一个活泼完整的人,才是一个快乐独立、掌握了生存方法的人。德国早期教育的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爸爸和妈妈,认为婴幼儿阶段,爸爸和妈妈才是家庭教育的真正主角。在德国宪法上,有明文规定:教养儿童是父母的自然权利和义务,政府对幼儿教育站在辅助的立场上,真正承担教育责任的是爸爸和妈妈。

对于德国妈妈来说,把宝宝送到幼儿园,通常是令人放心的。最小的宝宝在出生6星期以后,就可以送到幼儿园。那里的老师会像家长一样,教宝宝很多事情。比如如何进餐、如何如厕、如何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让孩子们认识各种家具、环境等。基本上妈妈在家里教的东西,幼儿园老师都会教。由于幼儿园数量有限,入园的名额还很紧俏。这样,很多德国的小孩子还是在家待到1-1.5岁,甚至3岁,然后才有机会进入质优的公立幼儿园。

日本幼儿园:重视户外活动

日本幼儿教育是在日本教育部的统一指导下,幼儿园老师不允许在课堂里教授文字、算数和英语。幼儿园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小朋友变得独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集体生活学会融入社会。

在日本幼儿园,老师会让孩子们自然地学会数数。比如,老师会把画有各种实物的照片和图片拿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数清照片和图片上的实物数量。或者在真实生活中让孩子们到户外,用手指点数院子里盛开的花朵的数量、树上结的瓜果的数量。

小孩子满3岁以后,幼儿园“散步”的活动便多了起来。散步的日期是每月初就定好的,无论这一天阴天还是刮大风,只要不下雨,就不属于恶劣天气,老师照样带孩子们去散步。孩子们散步路程比较远,一般两三站,走去走回,还在公园里玩一个小时。通常只要散步就是一个上午,而且冬天一般不让穿大衣。小朋友们也不觉得冷,有时候还会出汗。

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自己的成长,给五六岁的大孩子更多动手的机会,日本幼儿园往往安排大班的小朋友帮助小班小朋友穿衣服。这些五六岁的大孩子中午午睡起床后,来到小班,帮助那些两三岁的小弟弟和小妹妹们穿衣服、叠被子,再协助小班老师,将被子放到壁柜中。这样的活动让大孩子感受到自己真的很有能力,能够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了,同时也给小孩子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瑞士幼儿园:提倡宝宝自己吃饭

在瑞士的幼儿园里,孩子们吃饭时,老师只把饭盘放在宝宝面前。大点的孩子用勺子就餐,小点的则用手抓着吃。吃饭时间结束,如果没有吃完,饭菜也会被工作人员收走。瑞士的爸爸和妈妈在家庭中一般也不追着喂饭,他们认为孩子若是饿了,他自己就会吃的。不会做的事,爸爸和妈妈也只是在必要时给予话语上的鼓励和暗示,爸爸和妈妈不会强逼孩子去做,也不会去包揽过来。因为这样会抑制他的独立行为,而个性受到压抑的孩子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不会做别人没做的事,从而失去创造性。因此,瑞士的爸爸和妈妈让孩子自己进餐,也是对他的独立行为的一种尊重。

意大利幼儿园:注重想象力和创造力

意大利家庭在早期教育上,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性。通过提升人的素质,来实现强国之梦。

意大利妈妈Alice认为:“7岁前的孩子并非靠头脑来理解,而是透过生活来形成自我,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模仿。孩子将自己接受到的印象全部吸收后,从中挑出让自己感动的部分,再加以模仿,形成自我的表现,这样的自我表现,在自由创意游戏中,能很轻易地发现。

挪威幼儿园:让孩子亲近阳光自然和交流

挪威的幼儿园一般每天早晨7点30分开门,下午5点关门,恰好与上班族的上下班时间错开,让家长也轻松不少。

幼儿园会按孩子大小分成两个部,每个部都会配备一名熟悉儿童心理、专门学习过儿童教育的幼儿教师,每个教师配备两名助手。开始玩耍前,老师会把孩子集中起来,告诉他们,今天要做什么事情,并让他们互相交流各自的想法,然后才去玩。孩子在玩中学到了各方面的知识,亲近了阳光和自然,明白了与伙伴交流合作的重要性。而且,在游戏中,他们也会学到文化知识和文明礼貌行为方式。

澳大利亚:孩子玩得开心最重要

澳大利亚幼儿园教师与儿童的比例不会超过1:10。让孩子们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是澳大利亚幼儿园的主要任务。幼儿用餐时,至少有一位成人坐在幼儿身旁,边用餐边谈话,为孩子们营造轻松愉快的生活氛围。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老师会带他们出去做游戏,去动物园、博物馆、水族馆这些地方参观,让他们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触摸来感受这个世界。儿童参观博物馆,基本上都是免费的。澳大利亚的幼儿园按天计算费用,很多小孩不一定每天都去幼儿园,比如有时一家人出门度假,孩子就不去上幼儿园了。

澳大利亚游泳冠军索普曾表示,当他在中国看到家长们让三四岁的孩子去锻炼游泳,并告诉他要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像他一样的游泳冠军时,索普坦言自己“着实吓了一大跳”。他说,自己在那幺小的时候,从来没有人强迫他干什么,无论是上幼儿园,还是不上幼儿园;选择游泳,或者不游泳,都是在“玩”,没有任何目的。

孩子在幼儿园到底学什么?


据记者走访100多所幼儿园,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广州市几乎所有口碑良好的幼儿园,也就是国家认可的一级一等园都不将识字、算术当做教学重点,而将孩子情绪、情感、习惯、行为的培养看得更为重要。一些规模小、起点低的幼儿园则恰恰相反,他们招生时往往承诺,在幼儿园教会孩子识多少多少字、学会多少多少以内加减法。

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冯夏婷在谈到这个现象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幼儿阶段,情绪、情感、习惯、行为的培养肯定比知识、技能的培养更重要。而有些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甚至孩子两三岁时就开始读拼音、认汉字,显然是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

那么,孩子在幼儿园到底学什么?

一次游戏活动的启示

娃娃快乐玩游戏

展示活动是游戏“冲过地雷区”,孩子们要小心翼翼通过布满彩色纸球“地雷”的小路,一旁新生家长关注着孩子和老师的一举一动。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先跑步热身。然后老师在地上画了一连串大小不一,疏密相间的圆圈,然后让孩子们脚踩圆圈行走。过后,开始真正的“冲过地雷区”比赛。过程中,老师不断进行指导和增加难度。游戏后,老师安排孩子们清扫“战场”,把不同颜色的纸球“地雷”分类放好。

游戏中能学什么

30多分钟的游戏结束,老师向家长解读这个游戏活动不同环节对孩子的培养:热身和基础训练是培养良好运动习惯;比赛,是培养竞争意识和对游戏积极的态度,以及投入程度;游戏过程中,会学到跑跳等动作,以及身体控制、注意力等方面的发展。还有训练孩子勤于思考,智力上的发展;结束的整理工作,是训练良好行为习惯,还有学习分类、颜色等方面作用。

一席解读后,家长若有所思:原来,这么简单的游戏活动,蕴涵了这么多的教育内容。沙面小学实验幼儿园园长林远明说,幼儿园的学习内容不仅仅是教授孩子们数学、识字等知识,而是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家长要懂得孩子以及幼儿园教学特色,才能明白幼儿园里孩子能学到什么。

解读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是对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涉及体智德美方方面面。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目前,幼儿园的教学包括五大领域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是根据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内容而定的。对于家长来说,我们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哪些地方?可以从以下方面做些思考——

1.学会生活生存

学会生存就是让孩子掌握独立生活能力、安全常识,以及各种动作要领。比如中班的小朋友要学会的生活能力有:会穿脱、折叠衣服,折叠被褥,会系鞋带,会用筷子,会分发整理餐具,收拾桌子,会刷牙,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2.学会学习能力

幼儿能自己探索、发现周围的事物进行学习,对周围事物感兴趣,那么对他今后的学习十分有益。而幼儿园各个领域开展的教学活动,都注重儿童能力的开发。比如科学领域的能力有感觉、观察能力,概括分类、数量、形状、时空等数学概念……幼儿园重视幼儿亲自参与活动,通过不断体验、经历,学习知识技能。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以及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开发。

3.学会良好习惯

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而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包括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社会规则。因此幼儿园的活动里都包含了怎样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品德行为方式和对情感、情绪的把握、与朋友友好相处等的内容。

德国儿童在幼儿园学些什么


对于一个德国孩子而言,他们要在幼儿园里度过将近4000个小时。在这期间,德国孩子都学到了些什么呢?

3年中,孩子们参观了警察局,学习了如何报警,如何处理遇到坏人的情形,了解警察是用来做什么的。

孩子们参观了消防警察局,跟消防警察们一起学习灭火知识、躲避火灾的常识;参观了邮局,看看一封信是如何从家里到达邮局,又被投递出去的;参观了市政府,认识市长,看看这个为他们服务的市长是什么样子的。

他们去自由市场,拿着钱,学习怎样买东西,区别自由市场跟商店的不同。

他们去花圃,参观花圃的种植,学习分辨花草植物。

他们去看马戏、儿童歌剧和魔术。

他们参观图书馆,学会了如何借书、还书。

他们去坐有轨电车,学会记住回家的路线。

他们每周都跟老师去超市买东西,学习付钱,选择货物。

樱桃收获的时节,孩子们跟老师去采摘樱桃。

南瓜收获的时节,孩子们跟老师一起做南瓜汤。

圣诞节,这是最激动的日子,他们焦急地等待圣诞老人的来临以及那份神秘的礼物。

圣马丁节,要跟老师一起糊纸灯,游街来纪念这位骑士圣人……

3年过去了,孩子学会了自己修理玩具,自己管理时间,自己约会,自己制订计划,自己搭配衣服,自己整理东西,自己找警察,一个6岁的孩子,生活能力很强。

上幼儿园应该穿什么样式的衣服


在忙碌的生活里,有很多家长在兼顾工作和养育孩子的过程中,常常忽略了孩子合理的穿着,使得孩子在幼儿园生活中遇到不必要的挫折,或养成更深的依赖性。这都不是我们老师和家长所乐见的。

因此,建议家长在给孩子购买鞋子、衣裤时要重点考虑以下细节:

一、鞋子

孩子越小,越要买一些方便、易穿的鞋子,最好是用魔术贴由里往外拉过来一贴即可的,不需要穿过任何的小洞洞。如果需穿过小洞再折回来贴上的鞋子,家长们可以把贴带的尾端叠起缝上,防止孩子把贴带拉了出来而又穿不回去。

二、衣服

2岁~3.5岁的孩子,需要逐渐减少有扣子的衣服,转为直接套头进去的衣服。另外有些孩子的头较大一点的,家长们在选购衣服时就要充分地考虑,买些套头的颈位弹性较好的、较宽松的衣服,或是买一些V型领的或肩上扣扣子的衣服。3岁半以后的孩子,可以逐渐增加各种各样的衣服,如:扣扣子的、拉拉链的、系绳子的等。不管是在何年龄段的孩子,都应该穿上宽松的衣服。

三、裤子

裤子宜较宽松,裤头不应太紧。吊带裤(工人裤)、喇叭裤、紧身裤等,当孩子们穿着这样的裤子参加幼儿园生活时会出现很多的不便。吊带裤虽然可爱但在幼儿期孩子无法自己穿、脱、上厕所,所以不可取,尤其不能穿回幼儿园。大部分的喇叭裤都不便于活动,裤裆太浅又不保暖。另外,喇叭太大,女孩子上厕所还容易尿湿裤脚,很不卫生。紧身裤不利于孩子的身体成长,裤子太紧不透气,出汗后孩子穿、脱裤子也更困难了。裤子的布料应柔软舒适,不宜粗糙过硬。家长们最好选购纯绵布制造的裤子。幼儿期孩子应选穿橡皮筋裤头的裤子,不宜穿裤头须拉链和扣扣子的裤子。

幼儿园园长应该如何听课


一、灵活运用方法

1、预约听课。园长预约听课,时间一般不宜过早,早则提前一周,晚则提前一天。上课固然要有准备,听课也要有准备,园长要熟悉教材,熟悉进度,了解班级情况等。尤其要熟悉教材,了解重点、难点。有时,园长可以思考一下若是自己来上这节课,该怎样做准备,采用哪些教法,以利更好地听课、评课。

2、随机听课。事先不通知,园长可以用这种方式检查教师的常态工作情况,关注班级的常规工作。随机听课,园长一般应提前几分钟进教室,而不要在教师开始组织活动后再进去,这样会打乱教师原先的教学思路和安排,并影响幼儿的情绪。

3、比较听课。即同一教学内容,听不同的教师上课,主要是平行班听课,以了解平行班的教师工作和幼儿水平。可以清平行班的教师一起听课。这样,在园长心中有比较的同时,还有助于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取长补短。

4、巡视听课。这种方法只有花园长时间比较紧的情况下偶尔采用。上课时,园长在若干个教室外面巡视,在每个教室旁边停留几分钟,主要了解教师是否按计划和作息时间组织活动,做了哪些教学准备工作,配班老师是怎样配合工作的。这种方法有助于园长比较全面地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现状。

5、跟踪听课。即对某一教师某一阶段的教学活动进行跟踪。主要用于有关课题研究或对新教师的考察以及与教师一起解决一些工作中的难题。如果是一个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听课后,园长要及时和该授课教师交流,适当参与下一步教案的设计,尤其对一些有难度的工作应予以支持。对新教师的跟踪听课涉及面则要广一点,园长要看其组织的各种活动,从中进行全面的了解。

二、充分发挥作用

听课时,园长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有时是学习者,有时是带教者,有时是检查者,有时是研讨者,这样才能充分发回挥出园长听课的作用。

1、学习提高。根深才能叶茂,厚积才能薄发。园长仅仅靠自己的权力性影响力来实施管理是不够的,更多的时候要展示自己的人格魅力,用自己的真才实学去影响人、带动人。听课,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听课前有针对性地学习,听课时分析思考,听课后总结研讨;从而提高自己的水平。

2、观察了解。听课有助于园长了解教师的工作情况,是既有比较又有系统的了解。当然,园长的眼光要公正,要全面。要会看,会听,会分析。既不能只抓住点不顾面,也不能泛泛而谈,一掠而过,抓不住关键的问题。听课时,园长还要善于捕捉教师的情绪、思想和合作能力等隐性的东西。

3、检查监督。听课还是园长实施检查监督管理职能的重要一环。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总是比较接近真实。园长经常听课,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

孩子初上幼儿园,家长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小孩子们初上幼儿园,一定要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这个时候做为家长的你就要多注意了啊,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常遇到的几点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吧,这对于宝宝能够尽快的适应幼儿园很有意义的噢!

1.宝宝入园哭闹一两周很正常,父母要正确对待

贝贝刚上幼儿园那几天,每天早晨,只要一到幼儿园门口,就条件反射地开始大哭。妈妈看到贝贝满是眼泪的小脸,也跟着流眼泪。

其实,对于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哭是非常正常的表现,家长不用太担心。孩子的哭闹最集中的时间,是早晨进园时。很多孩子都会像贝贝一样大声哭闹。这时,家长要做的只有一件事,和他说再见,然后快速离开。如果家长跟着哭,或迟迟不走,只能延长孩子哭闹的时间。家长要相信幼儿教师,他们会采取多种办法迅速转移孩子注意力,使他们很快停止哭闹。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入园的两周之内,哭闹都是很正常的。随着对新环境、新老师的逐渐熟悉,孩子就会慢慢喜欢上幼儿园,一个月之后,哭闹的情况会明显改善。入园指导

2.老师可以哄哄睡午觉或者搂着布娃娃一起睡

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睡午觉。对于那些提前让孩子养成中午12点午睡习惯的家长来说,这件事情可能显得容易一些。如果没有养成这一习惯,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比如,对于哭闹的孩子,老师可以一对一抱起来哄哄入睡;有些孩子在家有特别依恋的物品,比如布娃娃、小枕头之类的,可以带到幼儿园,让他搂着一起睡。

有些家长接孩子时,一听老师说今天没有睡午觉,回家就想让他马上补一觉。其实这样做并不科学。如果下午五六点钟睡了一觉,晚上肯定会很晚才睡,这样不利于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如果中午没有睡,家长可以让孩子晚上提前一小时睡。同时要提醒家长注意,周末在家依然要让孩子保证中午12点睡午觉,否则下周上幼儿园时,午睡又会成为问题。

3.宝宝晚上回家后不能给零食养成良好的作息时间

孩子刚上幼儿园,心情难免紧张,一开始会吃不好饭。这时家长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吃了多少。而是应该每天接孩子时,问清楚今天吃了什么。如果吃得不多,回家后再让他跟着家人一起吃顿晚饭。

注意,这时尽量多让孩子喝些鱼汤、骨头汤,或者喝点粥。千万不要给他们吃两样东西,一旦养成在幼儿园不好好吃饭,回家等着吃零食的习惯,就很难纠正了;二是大鱼大肉,晚上吃得过分油腻,容易消化不良。另外,孩子早饭也很重要。通常情况下,是到幼儿园吃早饭的,但刚入园的小朋友早上情绪波动大,可能会影响吃早饭。因此,在最初的两周内,家长可以在家做些简单的早餐,让孩子先吃一点再去幼儿园。入园须知

4.家长在忙坚持每天花半个小时陪孩子陪伴是最好的奖励

孩子上幼儿园是成长的过程,对于家长来说,也在不断成长。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应抽出更多时间陪伴他。特别是每天接他回家后,应该带他到户外充分玩耍,一起放声欢笑,让心情彻底放松。

本网站小编总结:小孩子们初上幼儿园肯定有许多不适应的地方,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们多操心了,只要你足够的细心,就可以轻松愉快的帮助宝宝及早的度过幼儿园的焦虑期,但愿以上的文章对你会有所帮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