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最主要的就是方法的正确,那么家长们究竟懂得多少有关育儿的知识呢?以下就让我们来关注一些最朴实也最实用的育儿经吧,对于妈妈们还说是不错的育儿宝典,对于幼儿来说,是一笔成长的财富!

1.孩子不需要太聪明,太锋芒毕露,我觉得那不是好事;关键是良好习惯的培养;

2.环境很重要,自己要做得正。

3.不要轻易养成一个坏习惯,那样你会发现,纠正一个坏习惯的时间会是2倍、3倍于养成习惯的时间;不要因为一时眼前的短暂利益妥协,随便就给孩子引入新的不良习惯,比如因为孩子不吃饭,就开电视让孩子看,来达到多喂几口饭的目的。

4.尊重孩子,习惯换位思考;

5.说真话,当你发现有些真话说出来可能会效果不好,那就注意说话的技巧,宁可说一半,说的外交辞令些,也不要说瞎话;

6.说孩子听得懂的话。习惯于讲道理的妈妈要说得简洁明了,忌讳像唐僧。

7.教育孩子注意技巧,循序渐进,不要一口吃成个胖子,一步步来;了解当前孩子的特点,不拔苗助长。早教网

8.有预见性,明明知道这么做可能会引起孩子强烈抗争并且自己还可能妥协,那么就不要去干预孩子,否则最后结果只会更坏不会更好。

9.吃,注意比较均衡的配比即可,无需太精细;1岁以前孩子保证奶量;一岁以后注意三餐即可;一天中的饮食做不到各类搭配均衡,那么一周中的饮食搭配一下,都兼顾一下,也是可以地。

10.孩子不会饿死自己

11.吃饭一定要在餐椅上吃,不吃请离开

12.外出玩不可能像家中吃得那么放心的时候,也没必要太担心,能力范围内稍微注意下,比如选家干净的饭店;其他比如菜中是不是有味精,菜是不是绿色食品等,就没必要太担心了。

13.补钙什么的做到心中有数,不缺不补;多晒太阳

14.穿不讲究。不刻意

15.穿的和妈妈差不多多。

16.给孩子穿衣服,少一件比多一件要好。孩子运动量大,玩出汗风一吹更容易感冒,还更不容易好。

17.孩子流鼻涕了,加一件衣服。

18.判断冷热,摸孩子后脖子;

19.不给孩子经常动辄吃小药。天冷季节,不定期给孩子吃点vc,或者每天吃点富含vc的水果。

20.感冒症状轻的时候,比如只有流鼻涕,不需要刚开始就吃药,可以多灌水;感冒大多数是病毒性的,病毒没有特效药,吃药14天好,不吃药2个礼拜好;很多时候都是大人自己心理安慰。

21.感冒发烧去医院的话,尽量要求验血;

22.一个人可能不生病吗?不可能;所以孩子感冒的时候,小病的时候,不要惊慌失措,辩证地想,得一次感冒相当于打了一针预防针。对这种宏观上不可避免的事情,没必要太在意。

23.玩不怕脏

24.不影响到自己安危,不影响到他人利益,就不要对孩子的行为举止干涉太多

25.放手让孩子玩,摸爬滚打,不头破血流就可以

26.不是所有危险的东西都禁止孩子走近;可以控制的范围内,教孩子危险在哪里,怎么避免。

27.尽量多给孩子自己体会的机会,不直接告诉结果;让他去摸索,去磕碰,去失败;

28.教孩子学会等待;

29.教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30.教孩子付出和回报是双向的,学会感恩

31.睡觉尽量陪孩子入睡

32.注意保护孩子的注意力和兴趣

33.寒冷训练

34.社会上很多“早教”的方法,当不知道怎么做的时候,就不做,有所为有所不为;信奉宁缺勿滥,过犹不及

35.孩子是社会的孩子,不要把自己太当作孩子的救世主,唯一;

36.不要过多纠缠在自己育儿细节上的为什么,理论依据。做就做了,既成事实,没那么多讲究。

37.每天尽量保证父母中的一方能够陪伴孩子玩耍一定时间。

38.每天想办法让孩子大笑狂笑若干次。

39.生活游戏化,游戏生活化

40.最重要的一句,我只需要一个70分的孩子,所以我也只要当一个70分的妈妈;不对自己严格要求,马马虎虎过得去就可以,我毕竟也是第一次当妈啊。

41.教孩子直面失败,我可以不服,但是我输得起,我可以选择放弃,也可以选择再次冲击,但是我不能在对手面前大哭早期教育

42.有小朋友进攻,学会审时度势,先正告一次,然后的基本原则就是,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在幼儿园的时候,可以大叫吸引别人的注意力

43.不先出手打人

44.无论谁先动手,你都不可以第一个哭

45.你对自己的东西有决定的权利

46.计划3岁以后,我会给孩子引入每周零用钱的机制----要开始学有限的钱来办自己最想做的事,学开源,学节流。

47.常带孩子去远足,去郊外;不惧怕风雨

48.争取每年都能回一次乡下老家,过不一样的生活

本网站小编总结:华丽的词藻并不见得就是好的育儿方法,而那些相对比较朴实的话反而却是非常的实用,因此希望家长们都能够更多的关注此方面的一些育儿知识,使孩子都能够健康的成长!

延伸阅读

宝宝的“第一次”,妈妈们懂得多少?


宝宝每一次摔跤、第一次发声、第一次迈出脚步、第一次发声、第一次微笑....有太多的第一次,那么对于宝宝这么多的“第一次”,妈妈应该如何帮助其学习与充电呢?以下就来学习下吧!

第一次微笑:情感交往的起点

时间:出生两个月左右

这时的宝宝经常会睁开双眼四处看,一切都觉得那么新奇。当妈妈出现在宝宝面前时,他会注视着妈妈的脸,手脚乱动,甚至会无意识地咧嘴微笑。

这是宝宝最初的交际形式,也是宝宝与人进行情感交流的起点。

年轻妈妈回应方式:

当捕捉到宝宝的第一次微笑时,年轻妈妈千万不可因兴奋而忘了和宝宝交流,这时的微笑正是表示他对妈妈提出了新要求:在宝宝醒着时,妈妈应经常出现在他面前,微笑着对他讲话;还可以利用各种色彩鲜艳的玩具,如红、黄色的气球,充气的彩色塑料玩具,花手帕,小铃铛等引逗宝宝,使他心情愉快。

宝宝手舞足蹈的反应会使身体各部分的骨骼、肌肉得到锻炼,同时也加深了与妈妈的感情。经常与宝宝进行这种“情感交往”,对宝宝身体、智力、心理的发育都非常有益。

第一次发声:理解沟通的开始

时间:出生4~7个月

这时宝宝给人的感觉更有趣,咿咿呀呀地整天叫个不停,表情也更丰富了。无论听到什么声音,他都会试着去模仿,学着利用舌头不断地实验和练习,享受其中的乐趣。

年轻妈妈回应方式:

听到宝宝的第一次发声或说出第一个“词”时,妈妈可乘机与宝宝做发声游戏:当他咿呀乱叫或咯咯直笑时,跟随着重复或模仿,会激起宝宝更大的兴趣,令他继续尝试发声。当他发出“啊啊”、“嗷嗷”之类的韵母时,妈妈可在前面加上声母示范,如当他说“啊—”时,可以教他念“妈—”、“爸—”。早教网

妈妈还可以把宝宝日常接触的物品拿给他示范发音,节奏放慢些,重点词予以重复,并作适当间隔,给他学习和回应的时间。需要注意的是,对宝宝说话不必总是用儿语,正常语音能使他更早学会正确的发音。

第一次摔跤:面对困难的态度

时间:1岁左右

一般来说,宝宝3个月会坐,6个月会爬,9个月就该走路了。宝宝在妈妈的指引下,靠着墙或者扶着凳子开始慢慢学习走路,却总是歪歪扭扭,稍不留神便摔倒在地,“哇哇”大哭。

年轻妈妈回应方式:

很多妈妈会赶忙跑上前,心痛地将孩子抱入怀里又亲又哄。其实,从宝宝第一次摔倒开始,妈妈就应该狠狠心不去抱他,而在旁鼓励:“宝宝,快自己爬起来,你真棒!”实在不行时再帮一把,扶他起来。有了这样的第一次,下回不管摔得多厉害,宝宝都能自己爬起来。日后遇到比摔跤更需要独自应付的事情时,也要让孩子记住“我能!我会!我很棒!”

第一次发现:接受新事物的开始

时间:10~18个月

宝宝已经可以摇摇摆摆走路,离开妈妈的视线了,这时周围的一切对他来说都那么新奇。

趁妈妈不注意,宝宝拿了茶几上的几张扑克牌,翻过来转过去地琢磨,按一按,咬一咬,然后兴冲冲连跑带爬来到你的跟前,举起牌高兴地“啊啊”叫个不停。

年轻妈妈回应方式:

妈妈要尝试着从宝宝的角度来看待他的新发现。如果宝宝把扑克牌含在了嘴里,不要立刻惊叫:“哎呀!脏死了!快扔掉!”最好轻轻地蹲下告诉他:“宝宝,这叫扑克牌,是爸爸妈妈用来娱乐的,你长大后也可以玩,但不能放在嘴巴里哦。”然后顺势把扑克牌从宝宝嘴里抽开。有时间的话,妈妈还可以将扑克牌一张张摊开,从颜色和数字上教宝宝分辨。过于成人化的理智,往往会打击宝宝的好奇心,成为学习、成长、发展创造性的隐形障碍。和宝宝一起分享他的发现,宝宝才能在不断的探索—展示—解说之中,接受和学习新的东西。

想培育出一个聪明可爱的孩子的父母,首先应学会从宝宝一出生就开始和宝宝交流。父母不用担心这种交流会变成单方面的意愿,因为宝宝一出生就有了与人交往的能力,而且愿意和你们交往。早期教育

妈妈是宝宝第一个和接触时间最多的交往对象,母子间目光相互注视就是交往的开端。母亲还可利用一切机会与宝宝交流,如喂奶、换尿布或抱宝宝等时候都要经常和他说话,并展示出微笑的面容,说一些诸如“看看妈妈”、“宝宝真乖”等亲密的话语。如果宝宝在吃奶时听那些话,就会停止吸吮或改变吸吮的速度,说明宝宝在听妈妈讲话。

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多样化的,除了和宝宝“交谈”,还可以和宝宝逗乐,比如摸摸宝宝的头、轻轻挠宝宝的小肚皮,以引起宝宝注意,并逗引他微笑。当婴儿微笑时,要给予夸奖,更别忘了妈妈那轻轻一吻也是给宝宝的美好奖励。

利用一切机会和宝宝交往,使孩子在和父母的交往中辩别不同人声、语意,辨认不同人脸、不同表情,保持愉快的情绪。

本网站小编总结:据相关的统计,宝宝们的许多“第一次”可能都在年轻妈妈没想到的时候发生了,看着宝宝每天的新进步与惊喜,让妈妈不禁感到开心,希望此篇文章可以让父母们清楚的知道高兴的时候不要忘了重点!

分享英国人的实用育儿经


4个月开始独立睡眠

英国人主张宝宝和父母分开睡。只不过半岁前,宝宝的摇篮在妈妈的床边,方便喂奶和照看。半岁后宝宝就可以单独睡在自己的小床里了。

英国提倡培养孩子(从4个月开始)正常的睡眠习惯,就是要让孩子定时上床睡觉和整夜睡眠。父母要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告诉宝宝“现在是睡觉的时间了”。例如:一到时间就给宝宝穿上睡衣,唱催眠曲,讲故事,或者给一个亲吻。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培养宝宝的独立性,而是认为“孩子很重要,父母也一样”。保证父母的正常休息才能更好地工作、生活,照顾宝宝。

从小让孩子知道对错

宝宝会走了,到处“惹是生非”,但英国的父母并不像中国的父母,赶紧把一切不利于宝宝的东西束之高阁,让他摸不到,够不着。他们认为,只要告诉宝宝,他就会知道什么东西能动,什么东西不能动。

英国主张每个家庭都设一个惩罚调皮孩子的角落,让他自己反思。可以是一个铺毯子的地方,一个小椅子等。一岁之前的宝宝还不明白为什么对、为什么错。那就用简单的“NO!”和手势制止他错误的行为,让他养成习惯,只要听见“NO”,第一反应就知道这个东西是不能动的,可以说是条件反射。等宝宝一岁,渐渐能听懂大人说的话了。这时如果宝宝做错了事,大人要用他能听懂的方式告诉他这样做是不对的,如果下次再这样,就要到“反思的角落”去了。假如下次他又犯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毫不客气地把他放到“反思的角落”,直到他告诉父母“我错了,下次不会了!”父母鼓鼓掌,亲孩子一下,告诉他“你真是个好孩子”。

秋季的小游戏,妈妈懂得多少呢?(幼儿教育指导)


前言:我们都知道秋季是一个收获的季节,在这一季节里妈妈可以和孩子们玩许多的游戏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认识下,看看如何才能让宝宝们的秋季过得更加有意义吧!对于孩子们来说也是一种少有的锻炼机会!

秋天的苹果园

1.坐小车去果园适合年龄:3岁以上

玩法:

(1)爸爸妈妈双手交叉,握成一个正方形。

(2)蹲下来后,让孩子左右脚分开,坐在爸爸妈妈为他搭的“小凳子”上,双手扶住爸爸妈妈的肩膀。爸爸妈妈缓慢站起来,一边向前“行驶”,一边说:“我们坐小车,小车开啦!我们看见一棵苹果树了,树上结满了苹果。”

(3)停下来时,可以这么说:“苹果园到啦,大家快下车,准备去劳动吧。”

温馨提示:

此传统游戏可锻炼孩子的平衡感,还能让爸爸妈妈重温儿时的快乐。

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想象力,即使没有看到实物,也可以玩情景游戏。

2.传递苹果适合年龄:3岁以上

材料:野餐垫、小皮球数个(大一点的海洋球也可)、小筐子

玩法:

(1)先在草地上铺上漂亮的野餐垫,脱掉鞋子。把筐子摆在野餐垫的另一头。

(2)妈妈和孩子面对面坐在野餐垫上,相距50厘米(视孩子年龄,距离可增大)。

(3)妈妈把代表苹果的小皮球抛给孩子(或从地上滚过去),孩子接住后,再放到筐子里。

(4)如果爸爸也参加,可以,妈妈把球推给孩子,孩子再把球推给爸爸,最后爸爸把球放进筐子里。亲子网

温馨提示:

在传递球的过程中,孩子感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同时也体会了等待与合作。

3.运苹果适合年龄:4岁以上

材料:野餐垫、装有海洋球的小书包

玩法:

(1)爸爸或妈妈和孩子一起坐在野餐垫上,孩子背上装有海洋球的书包,代表要把果实运到仓库去。

(2)双手撑地放在身体的两边,双腿屈膝,两手用力支撑起臀部,一点一点往后移动。

(3)告诉孩子:“我们这是在倒车,慢慢倒。”再屈膝,手往后放,用力把小屁股抬起来往后坐。

(4)重复上述动作,直到从野餐垫的这头“倒”到那头,然后再把小书包里的小球倒出来。

温馨提示:

训练孩子坐着倒退,可锻炼孩子手臂的力量。

秋天的鱼塘

1.鱼儿好快活适合年龄:4岁以上

材料:野餐垫、一个皮球

玩法:

(1)将球放在野餐垫上,爸爸或妈妈(半蹲着)和孩子(站着)分别抓住野餐桌布的两个角。

(2)左右摇动野餐垫,使球在上面滚动。(儿歌的第一、二句)

(3)两人同时向上抖动垫子,使球跳跃起来。(儿歌的第三句)

(4)根据球跳跃的方向调整所站的位置,用野餐垫将球接住。(儿歌的第四句)

温馨提示:

家长和孩子要随着儿歌的节奏摆动野餐桌布,在将球向上抛起后,两人合作接住球,注意抛球的力度要与合作接球的力度相一致。

儿歌:小鱼小鱼真淘气,游来游去不停息,挺起身子跳一跳,落在水里扭一扭。

2.双人划船去捕鱼适合年龄:5岁以上

材料:两根长约1米的塑料充气棒(公园里卖的塑料金箍棒即可)

玩法:

(1)爸爸或妈妈和孩子并排坐好,两人同时握住塑料充气棒,一起屈伸前臂,身体向前倾后又退回来,做出划船动作。

(2)家长用的力可以大一些,协助宝宝屈伸前臂,一边划一边念儿歌。

(3再换一个姿势划桨:家长和孩子一前一后坐好,左右两边各放一根塑料充气棒,两人的左手一起握住一根棒子,右手握另一根棒子,一起前后摆动,划桨。

温馨提示:

双人划船的游戏可以锻炼孩子动作的协调性,如果有别的小朋友,可以让孩子和小伙伴一起玩。

儿歌:小船小船划呀划,一划划到大鱼塘,这里的鱼儿真呀么多,一条更比一条胖。

3.用小推车运鱼适合年龄:5岁以上

材料:野餐垫、装有海洋球的书包(这次海洋球代表鱼)

玩法:

1.让孩子背上装有“小鱼”的小书包俯卧,双手打开,手掌贴在野餐垫上,手臂伸直。

2.家长双手抬起孩子的双脚,让孩子用手臂支撑起身体的一部分重量。

3.在孩子适应后,鼓励孩子交替移动双手,让其向前爬行。告诉孩子,妈妈推着手推车向前走了。亲子教育

4.为了提高孩子的兴趣,还可以让妈妈推着爸爸走,让孩子感受到这个游戏的趣味性。

温馨提示:

游戏时间不宜过长,应在孩子能力所能到达的情况下进行,同时注意对孩子的保护。

小推车的游戏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胆量,体验对家长的信任。

庆祝丰收

1.抢苹果适合年龄:4岁以上

材料:野餐垫、5个海洋球、两根塑料充气棒

玩法:

1.先在野餐垫的周围放上海洋球,放的位置离野餐垫有远有近。

2.妈妈和孩子各拿一根塑料充气棒,背靠背站在野餐垫中央,然后用剪刀石头布的方式决定输赢,妈妈赢了可以向外面迈一步,孩子赢了可以迈两步,谁先接近海洋球,并把海洋球拨到野餐垫上,谁就获得一个苹果,至到最后一个苹果滚到野餐垫上。

温馨提示:

这是一个轻松愉悦的游戏,孩子在拨球的过程中可以锻炼手臂的灵活性。

2.抓漏网的鱼儿适合年龄:4岁以上

玩法:

1.爸爸、妈妈和孩子用石头剪刀布的方式决定哪两个人当渔夫,哪个人当漏网的鱼。

2.当渔夫的两个人手牵手,表示渔网,划定池塘的范围后,鱼儿在池塘乱跑,渔夫喊:“1、2、3,停!”然后移动5步去捕鱼,鱼儿被抓到就算输。

温馨提示:

孩子们最喜欢玩疯玩的游戏,不过要适当控制运动量。

本网站小编总结:秋季正是果实成熟的季节,妈妈们多与孩子玩一些小游戏,可有利于激发孩子们的运动兴趣,提高身体的平衡性等等,敬请家长们关注更多的有关此方面的小知识吧,对于宝宝的锻炼很有用处噢!

有多少父母懂得早期阅读


人一生中大多数的知识,还是来源于书本,即便是在网络时代。阅读的能力,实际上决定了一个孩子的学习是驾轻就熟,还是举步维艰。在西方国家,每一年,由于患有阅读障碍而不能和同龄人一起读书上学,不得不进特殊学校的孩子都有成千上万。部分孩子固然有先天的注意力无法集中问题,但大部分的阅读障碍,还是由于后天环境造成的心理疾病。

人生来就是渴望学习的。对周围世界的好奇,是孩子的天性。可是,没有任何孩子是生来就喜欢阅读的,因为文字这种载体,对于习惯了通过声音、图像来接受外界信息的孩子来说,是过于抽象、缺乏意义的东西。在孩子还不具备辨识和理解抽象符号的时候,就开始让孩子读书甚至背书,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并造成他对阅读的厌恶。这应该引起那些急功近利的家长警戒。其实我们大人又何尝不厌恶读书的附加任务?既然我们自己都厌恶,为何要强加给孩子?

不喜欢阅读,对一个孩子来说,他丧失的绝不仅仅是人生中最主要的一种学习能力,同时丧失的,也包括他能从书中体验到的丰富情感和多种多样的人生价值观。而最最重要的是,他丧失了和自己的朋友、家人在阅读同一本书的时候,那种无可替代的分享和交流的乐趣。

每个父母、至少是有爱心的父母,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聪明的头脑、宽广的胸襟、善良的心灵和幸福的人生。而这一切,都可以通过阅读、至少对好书的阅读中获得。但是如何把书合适地引进到孩子的世界里,使他们成为一个好的阅读者,家长必须知道5件事——

为什么阅读要从零岁开始

在胎教观点已经被大多数家长接受的今天,零岁阅读的概念却鲜有人理解。大多数人头脑中仍然有着一个“阅读=识字”的老观念。

问题是,在孩子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你是不是就不和自己的孩子说话了呢?显然,任何一个父母都是从孩子一出生起,就开始和孩子说话了,即使那时候孩子并不能完全听懂父母在说什么,他们仍然能通过父母的表情、语调和声音大小来了解父母想对他们表达的意思。而就在这个了解的过程中,孩子才学会了语言,学会了说话。

同理,阅读对于识字的大人来说,是通过文字了解信息的一个过程,而对于还不识字的孩子来说,他一样可以通过大人讲故事的声音、书籍中的插图,毫不费力地去感受到一本书带给他的快乐,并在他还没有开始认识书籍上的字句之前就产生对阅读的兴趣。所以我们说,零岁,正是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黄金年龄。

为什么父母要和孩子一起阅读

一个妈妈,或者一个爸爸带着孩子一起看书,这种在阅读过程中一对一的模式,最能培养孩子集中的注意力。而孩子又是最喜欢模仿父母行为的,父母参与的活动都会让孩子的兴趣大大增加。而且,在父母参与阅读的情况下,孩子不仅仅能得到阅读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父母和孩子在阅读中建立的情感交流,是孩子成长中最需要的营养成分。任何人也代替不了父母所能给与孩子的这种爱,而正是这种爱让孩子在人生的最初,感受到了阅读带来的幸福,并让他一生爱书。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让父亲和孩子共同阅读

在中国,给孩子讲故事的常常是女性,可能正因为这种东方教育的传统模式,我们在对中小学开展阅读状况调查时吃惊地发现:爱读书的几乎都是女生;而男生,则更多会把课余时间用来做体育运动和其他游戏。

不管引起这种读者性别严重失衡的原因究竟在哪里,父亲这个教育者的角色,在早期阅读中都绝对是举足轻重的,因为性别的不同会让父母选择的读物也有很大不同,比如,母亲往往会喜欢那些细腻动人的故事,而父亲会更偏向于选择那些幽默的、有知识的或是有思想内涵的故事。即便是选择同一本读物,父亲和孩子共读的方式也和母亲很不相同。对一个孩子来说,得到多种类型的阅读体验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电视和网络无法替代读书

孩子需要一个信息能受到控制的环境,这样他才能专心致志地去学习一些重要的观念。网络上提供的无止境且难以抗拒的链接,会让孩子迷茫地陷入一个信息的海洋;电视每秒钟24格不停跳动的画面,几乎不会给孩子留下观察和思考的时间,而且由于广告的缘故,电视节目总是被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造成孩子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最重要的是,网络和电视,都会让孩子减少和身边的亲人朋友交流的时间,并渐渐由于缺少这些情感交流,而对身边的事情漠不关心。

日本早期教育工作者曾经做过相关研究,发现过早就被父母往电视机前一放的孩子,他们语言能力的发展往往会延缓。因为在电视面前,孩子总是处于被动接受信息的位置;电脑有些声称“人机互动”的学习软件大多是程式化的“你做得好极了!”,而只有父母才能够做到每次朗读的声调速度会根据孩子的需求而变化,才能够及时注意到孩子的眼神、表情,及时地回答他们的问题,而他们的进一步反应也能让父母及时了解他们的理解、情感。

为什么要读儿童文学作品

有人说过:“文学的最终目的是表现人生——这其实是所有教育的意义。”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生命和爱的意义何在?追寻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任何年龄的人来说,都是人生中最艰巨而又最需要完成的任务。而那些温暖的、富于人性美的情感,也都蕴藏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之中,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也完成了一次美好的心灵体验,得到了一次人性的升华。

儿童文学,和任何一种文学作品一样,是在探讨人生和追寻人性,而不一样的是,它是以一种更纯粹、更清澈、更本真、更无功利感的视角——孩子的视角去探讨这些问题。儿童文学比起其他种类的文学作品,能够更贴近孩子的心灵,更清晰地向孩子展现人生的意义。

许多优秀的儿童文学都带有幻想的色彩,正是这些书籍中展示的丰富多彩的幻想世界的描写,让孩子们找到一种全新的方式,来释放他们的想象力,给予了他们探索和创造的自由,来重新审视和塑造现实的世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