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每一个宝宝初到幼儿园的时候都会产生焦虑感,我们称之为分离焦虑,具体表现为一到幼儿园就哭闹不停,甚至在夜里也会哭醒,不愿意和小朋友玩、喜欢自己躲在角落里、食欲不振、烦躁不安等。”金太阳幼教集团总院长孙磊告诉记者,由于孩子同原来熟悉的环境、依恋的照顾者突然间分离,进入崭新而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会感到不安进而产生焦虑的情绪。

对此,长春儿童之家教育研究中心主任、长春中海国际幼稚园园长张宏伟表示认同,“哭也是一种语言,孩子用这种语言表现他对换环境的不安心理,对于成人来说,从一个熟悉的环境突然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去工作,也需要适应,更何况小孩子,他本身的秩序感被打破,失去了安全感。”

这些话不能随便说

专家告诉年轻的爸爸妈妈,虽然宝宝年龄小,但说话也不能“口不择言”,尤其是在宝宝初入园这个敏感的时期,说话更要注意。哪些话不能随便说,专家列出以下几个:

1.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

有些孩子在家不听话,家长喜欢用“再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了”来吓唬孩子,孙磊认为这样不合适,“把去幼儿园作为恐吓孩子的语言,可能让孩子对幼儿园产生恐惧心理,潜意识中认为去幼儿园是件可怕的事情”,久而久之,不利于孩子面对幼儿园,更不利于孩子快速融入幼儿园生活。

2.今天在幼儿园哭没哭

“对于特别焦虑的孩子来说,‘幼儿园’三个字要少提。”张宏伟提醒家长,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每天回到家里是很高兴的事,这时候家长不要和孩子讲“今天在幼儿园哭没哭”、“老师对你好不好”、“明天去幼儿园不哭给你糖吃”之类的话,这些话对于孩子的情绪是一种不良的暗示,这样一来会更加强化孩子焦虑的情绪,“尽量不要提‘幼儿园’三个字,不要过于强化让孩子焦虑的环境,可以陪孩子玩他感兴趣的游戏,让孩子从焦虑情绪中出来。”

3.妈妈上厕所一会儿就回来

有些妈妈把孩子送到幼儿园,怕孩子哭闹,往往编个理由,告诉孩子“妈妈上厕所,一会儿就回来”,然后把孩子一扔就是一天,孩子还可怜巴巴地等待妈妈回来。长春维思德儿童潜能开发教育中心负责人冯斌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当,“对于初入园的宝宝而言,很少离开家长身旁,陌生的环境本身就让孩子缺乏安全感,此时他最依恋的人也让他得不到安全感,会加重孩子的焦虑情绪。”

4.孩子哭这次就别送了

“我曾经看到一些家长,尤其是老人,一看到孩子哭就心软了,想算了,今天先抱回去,下次再来吧,有这么一次开头,这就坏了。”张宏伟提醒家长,这样的暗示可能会导致孩子焦虑心理时期过长,他建议家长,“如果孩子比较依恋某个家庭成员,那么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时候,尽量避免由他(她)送,最好换个人来送,一旦开始送孩子上幼儿园,就要坚持让孩子每天都去,没有严重的病,不要留在家里。让孩子觉得上幼儿园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

如何让宝宝快速融入幼儿园?

宝宝入园不适应,可能是还没准备好,对于低年龄段的宝宝来说,虽然语言能力不够,但在家里像众星捧月一般,他的需求都能够得到完全的满足,进入幼儿园后对于自己的欲求他不会表示,无法沟通,从而引发对幼儿园的抵触情绪,如何适应幼儿园,专家从吃喝作息等方面为家长支了几招。

作息:作息时间跟幼儿园同步

“为了让孩子的作息时间跟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同步,家长需要有意识地来调整孩子的作息时间。”孙磊解释说,为了让孩子慢慢适应,一般这项训练需要提前几个月来进行。

吃:训练孩子用勺

对于低龄宝宝,幼儿园老师会喂宝宝吃饭,但有时候孩子多,老师可能无法顾及到每个人,冯斌建议家长,在家里要训练孩子用勺吃饭,最好不要用易碎的瓷质勺,刚开始宝宝的动作可能不规范,更可能把饭菜吃得到处都是,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让孩子能够独立吃饭。

喝:从奶瓶过渡到杯子

和家里不同,在幼儿园小朋友都用水杯喝水,因此在上幼儿园之前,家长有必要帮助孩子从使奶瓶过渡到使用杯子的阶段,“为了激发孩子的兴趣,家长可以给孩子选择一些有漂亮图案的杯子,并且要轻便而且耐摔,最重要的是要适合宝宝来抓握。”孙磊告诉家长,训练孩子的时候,要少倒一些水,帮助孩子控制杯子的倾度,避免孩子呛到。

如厕:会用小便盆

“两岁以后的孩子,可以训练他使用小便盆大小便。”孙磊认为,虽然幼儿园的老师会定时安排宝宝们如厕,但是作为家长,也要训练并鼓励孩子使用小便盆,这样才能够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调皮宝宝快速适应幼儿园方法


凡到我家呆上超过十分钟的人,对女儿的评价可以一致地总结为两个字:顽皮。当别人或婉转或直接表达出这样一个意思之后,我这个当妈的就面带微笑,随声附和:是比一般女孩子顽皮些。其实我心里想的是,不少男孩子也没有她顽皮啊。

女儿的顽皮随着她能走路,能跑,能借助板凳上床上桌子之后逐渐升级,我感觉每天带她有点力不从心。于是和老公商量送女儿去幼儿园。老公有点迟疑,是不是有点太早了?我立刻反驳,一点不早,那个谁,谁谁,还有谁谁谁家的孩子都送得比较早,人家十八个月就送去了。早送早适应,还能收敛一点顽皮劲。老公不再说话,他深知女儿的顽皮是需要收敛了。

我开始着手寻找合适的幼儿园。我考察的要点顺序是:离家近;老师和蔼可亲;幼儿园的配套设施;最后是收费。

离家十分钟路程的幼儿园有两家,其中一家是今年新建的校舍,园里配套玩具很齐全,教室里的设施也非常先进,收费也不很贵。本来我是比较倾向于这家幼儿园的,可是后来逐渐了解一些情况,比如老师不是太有耐心,比如小小班的孩子比较多,老师少,比如幼儿园的伙食。诸多问题堆积起来,让我有点迟疑。于是去另一家幼儿园考察。这是小规模的私人幼儿园,在居民区里,第一次我和女儿在小小班里呆了半个多小时,感受老师对待小孩的态度,看看小孩子大小便是怎么处理的,伙食,还有午睡环境等等。所有的还是比较满意,尤其是老师的态度。我认为,女儿还小,不能太明晰表达自己的意思,老师的耐心和爱心是至关重要的。园长解释了我的一些疑问,还主动介绍了一些我没有考虑到的事情。离开时我想就是这家了。

接下来就是送女儿去幼儿园了。从女儿会走路起我就经常带她去周围的幼儿园玩,一个是让她多一点游戏的乐趣,还有就是多接触一下别的孩子,培养她大方开朗的个性,再然后就是早一点接触幼儿园的环境,会比较容易适应幼儿园的生活。现在看来这些做法想法都是正确的,女儿到幼儿园基本不认生,早晨送去只有把她递给老师时会哭,但基本几分钟后就好了。而我离开后也只有开始几天因为不熟悉,有点哭闹,基本没有太多不适,回家后照样能吃能玩能睡。

现在女儿已经在幼儿园呆了近两个月,每天早晨我一说去幼儿园,女儿就会自觉地背上小书包,拖我出门。到了学校后,会在老师的示意下跟我说拜拜。这一切都表明女儿已经顺利度过适应期,开始了全新的幼儿园生活。

如何让内向宝宝适应幼儿园


如何让内向宝宝适应幼儿园

孩子本应该是和伙伴一起玩得废寝忘食的,但是独生子女和邻里不相往来,让很多孩子习惯一个人的童年,一旦接触到其他孩子,却变得呆若木鸡,不知如何和其他小朋友玩,这可令一些父母着急上火。

网友xing0924:我小孩四岁上中班了,以前是在家里上的,现带到南京上了一个月了,可老师反映他在学校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谈,还有点喜欢打小报告,比如某某小朋友掉饭粒了什么的,怎么办呀?

网友famami:本想让宝宝和小伙伴一起开开心心地玩,可是宝宝却不愿加入到玩耍着的小朋友们中间去,只想自己在旁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玩,或者是只粘着爸妈玩,爸妈感到很无奈,

【原因解析】

1.气质使然or一次创伤

先天胆小、谨慎、性格内向的宝宝会自觉表现出控制、抑制自己的行为,他在与人交往时容易退缩。这点气质决定,实在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但是如果是一段时间对自己不够自信、经常说“我不会”或“我不行”的宝宝也可能会不合群,这二者注意区分。

2.父母阴影or亲子关系不良

如果爸爸妈妈自己比较内向退缩,不爱与人交往,不会与人沟通交流,宝宝“学而时习之”就是人之常情了。当然,如果你对宝宝过度保护或者撒手不管,造成宝宝的依恋或者安全感极度缺乏,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宝宝会比较紧张而出现交友退缩现象,所以宝宝不合群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

3、老师不理or难觅知音

那些被老师忽视、冷漠的宝宝,经常处于压抑、孤独中,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在集体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集体归属感,对老师、同伴及他人失去兴趣,社会交往行为就会变得退缩。小伙伴是宝宝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一个有好朋友的宝宝会在交往中学会与朋友交流,社会交往能力越来越强,朋友会越来越多,走到哪里都不会害怕。而一个没有朋友或者总是在同伴交往中受欺负的宝宝则会越来越封闭和退缩。

【教养方法】

策略1:为宝宝酿造自信

对于害羞、内向的宝宝,多鼓励他,允许他的探索行为,引导他与周围不同年龄人的接触、交往。如见到邻居家的奶奶、爷爷主动打招呼,看到邻居家的小姐姐在骑车,鼓励宝宝也去试试。对宝宝要尊重,关爱而不溺爱;多鼓励和表扬,但不过分夸耀。参与宝宝的成长过程,和宝宝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对宝宝提出具体的合理的要求,要积极满足并加强指导,帮助宝宝实现目标,增强他的自信心。

策略2:机会加技巧培养“外交家”

婴儿期的宝宝就已经会主动与其他宝宝交流,他会盯着对方看、朝对方微笑并“咿咿呀呀”地说话,吸引对方注意。一岁左右,宝宝就出现同伴交往行为,如微笑、打手势、彼此互相模仿对方的行为等。这些都是最初积极的同伴交往行为,对后来的社会交往能力起着重要作用。

多带宝宝走出家门,给宝宝创造多与小朋友见面、交往的机会,扩大宝宝的人际交往圈,增加宝宝的社交经验。

帮助宝宝选择合适的小伙伴。经常带宝宝出去和小朋友玩或者请小朋友来家里玩,引导宝宝与人交往,使宝宝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形成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

策略3:老师作用不可小瞧

年龄越小的宝宝,老师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如果宝宝已经上了幼儿园,那就要注意观察宝宝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良性的、积极的。

一旦发现宝宝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幼儿园,就要积极地与老师沟通交流,使老师多注意宝宝,鼓励宝宝,并指导宝宝的社会交往行为,增强宝宝的自信心。这样,宝宝才会越来越喜欢老师,越来越喜欢幼儿园,变得不再退缩了。

如何让宝宝喜欢上幼儿园


对于许多家庭来说,宝宝上幼儿园都是一件大事,而宝宝是否喜欢上幼儿园更是一件让许多人头痛的事。那么,如何让宝宝喜欢上幼儿园呢?张女士有一番好经验。

儿子呱呱两岁七个月,幼儿园“园龄”已近四个月。送儿子入园时正值夏季,天气燥热。有经验的朋友告诉我们要准备些降火药,说刚入园的宝宝多因“火”大而生病。并一再告诫:任由他撕心裂肺地哭,拳打脚踢地闹,你都要“岿然不动”;不论抱着,扛着,只要送到,就是胜利。为此,我们做好了最充分的准备。

入园前的一个月里,每天下午抱他去幼儿园,坐滑梯、乘飞机、骑木马,玩得不亦乐乎。我们还帮他与附近一个已入园的宝宝交上朋友。入园前一天的晚上,问他明天去不去幼儿园,回答干净利落,“去!”尾音还高高扬起透着得意与自豪。

那天早上,呱呱像往常一样醒来,我悄悄对他耳语:“儿子,起床,该上幼儿园了。”话音未落,他“咕噜”一下爬起来,嚷着要穿衣服。看来前些日子的工作还真见效。可是一进学校,事情就没那么简单了。推开小班的门,传来宝宝们的一片哭声;十几个宝宝,站着哭的,坐在小椅子上抹眼泪的,哭哭停停等着老师去抱、去哄的,令人怜惜;老师个个手拉怀抱两三个宝宝,又拍又哄。儿子开始意识到某种不安,紧紧向我怀里靠,小手死死抓住我的衣服。为稳住他,我忙拉他到桌边吃饭。可他哪里还吃得下饭,没半分钟,儿子也加入了小朋友们的悲伤大合唱。我是在儿子撕心裂肺般的哭声中,冲出教室的。回到空荡荡的家里,心仿佛被掏空一般,又好像让什么利器划伤,一揪一揪地疼,而且没着没落,不知疼到几时。

未到放学的时间,烈日下接宝宝的家长已在校门口站了一片。门一开,家长们蜂拥而进,个个奔跑如飞。儿子看见第一个冲进教室的我,“哇”地一声扑到我怀里嚎啕大哭起来,似乎受了天大的委屈,怎么哄也无济于事,直到离开学校很远,还在啜泣。回到家里的辰光是快乐的。一进家门,儿子又恢复了往日的活泼与逍遥,搜出汽车,跳上沙发,嘴里嚼着饼干,又开始嘿嘿哈哈地唱起来,全然忘了刚才大哭的是谁。

接下来的两周变化不大,时有哭闹,第三周情况开始好转,接送时脸上不再滚“小金豆”,但也难见笑容。我们适时表扬,逢人便说呱呱上幼儿园不哭了。他呢,回家就说谁谁今天又哭了,没出息。这样,儿子开始习惯并喜欢上了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全家也为他顺利过关而欣喜。

如何让孩子进入好幼儿园?


现如今让自己的孩子在一个条件非常完备的幼儿园接受良好的早期教育无疑成为每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家长们心中的头等大事。可是面对林林总总的幼儿园该如何选择就成了头等大事。在这里专门为大家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学者及家长们的建议提供给大家,打算送孩子入托的家长们不妨仔细关注。

首先园址应设在环境幽静、空气清新的地方,活动室要具备光线充足、空气流通、色调柔和三大条件,桌椅要适合幼儿高矮,桌椅的角最好用圆的,质料要坚固耐用。活动室以生动、可爱、多变化为原则,并且注意游戏场所的安全性,最好以木地板或地毯为佳,避免水泥地和打蜡的地面。玩具设备器械等以启发性大、危险性小为宜,最好有防护装备,以保护幼儿的安全。

为符合孩子喜爱活动的特性,幼儿园的空间要宽阔,能让孩子尽情地跑跳玩耍,此外,消防设备、饮水、用电安全也是家长要注意的。当然小细节也是不错的评量点,孩子饮水用的杯子有没有污垢、毛巾干不干净、教室里有没有幼儿的作品、玩具是否够幼儿使用都应注意。图书、教具的陈列最好是采用开放式,方便幼儿拿取,顺便看看孩子对这些用品是否能自由使用,有没有受到限制。另外还可以特意选择午餐时间实地考察一下幼儿吃饭时饭菜的品质如何,是否搭配合理,是否适合宝宝进食,孩子的饮食习惯如何,孩子是否心情愉悦及满足感如何等。

其次教学方面也尤为重要,幼儿教育是一种学前教育,所以有些幼儿园让幼儿像小学生一样写字读书,那真是抹杀了幼儿学习的兴趣。太早地开始课堂教学会造成幼儿的反感,而且会伤害到幼儿的手腕肌肉,有的幼儿因为在幼儿园已经学了一年级的课程,产生“我都会了”的心理,上了小学反而不好好学习。幼儿园教学应区别于学校教学,注重通过游戏、音乐、绘画等达到德、智、体的兼顾,认字不应占教学的主导地位。

另外幼儿园是否注重幼儿的个性化教育,是否能根据每个孩子的个性来因材施教,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幼儿园对教育课程的安排是不是符合教育部门的规定,是不是有自己的独特教育内容和方式,在一些课程中有哪些科研成果,这都是衡量教育水平的标准。家长对幼儿园所有教学和游戏、生活方面的安排说明一定要清楚,从中可以了解一个幼儿园的总体实力。对于班容量,教育部门都有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不得超过30人。在选择幼儿园时,家长一定要问清楚每班招生人数,如果班容量过大,老师照顾不过来,最好主动放弃。家长咨询时还可以了解一下幼儿园的师生比例,作为参考依据。

再就是教师的问题。教师不仅要敬业,而且要专业,要掌握现代教育技能和理念,善于和孩子、家长交流,不断提升家庭的教育功能。有不断进取和探索的精神。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一定要仔细地考察幼儿园的师资队伍,让孩子得到最好的启蒙教育,没有好教师,让孩子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很多幼儿园在幼儿入园前,会邀请家长到园内参观,家长可以从教师是否和蔼可亲,言谈有礼,便可略知教师素质。如果在育儿方面有什么问题,可以利用这一机会跟老师交流,一方面解疑释惑,另一方面也可了解老师的业务水平,也可以问问往届小朋友的家长。

选择幼儿园还要顾及所选择的幼儿园是否近便是否近便,这样不至于耗费家长和孩子过多的时间和精力,找一个离家比较近的幼儿园,不仅方便家长接送,每天早起孩子也不至于特别紧张,尤其是冬天,如果幼儿园离家太远,很多孩子要早起不说,到了幼儿园往往带着一肚子凉气吃早饭,很容易引起身体不适。

家园共育也很关键。幼儿园要与家长密切地联系,才能了解幼儿的个性及真正的生活情形,从而进行正确指导。家长了解幼儿在园内的情形及问题,可以从旁协助老师。可以采用宝宝手册、家庭拜访等形式,设施配备较好的幼儿园一般会定期拍摄幼儿一天的学习活动情况视频通过网络传输给家长,家长可以更全面、直观的了解孩子在幼儿园活动的全过程。家庭、幼儿园的同方向、同步调前进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老师和家长交流越多,双方对孩子的了解就越深入,双方就可以共同指导孩子的成长。所以,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要了解家园联系的形式有哪些,何时开展活动,家长如何参与等等问题。

不宜选择的幼儿园

1.幼儿老师没有足够爱心、耐心和责任心的幼儿园;

2.不能给幼儿提供充足游戏空间的幼儿园;

3.单纯追求赢利为目的的幼儿园;

4.对幼儿要求严苛的幼儿园;

5.管理不规范的幼儿园。

如何让内向孩子适应幼儿园?


网友疑问1:我小孩四岁上中班了,以前是在家里上的,现带到南京上了一个月了,可老师反映他在学校不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交谈,还有点喜欢打小报告,比如某某小朋友掉饭粒了什么的,怎么办呀?

网友疑问2:本想让宝宝和小伙伴一起开开心心地玩,可是宝宝却不愿加入到玩耍着的小朋友们中间去,只想自己在旁边一个人安安静静地玩,或者是只粘着爸妈玩,爸妈感到很无奈,

原因解析:

1.气质使然or一次创伤

先天胆小、谨慎、性格内向的宝宝会自觉表现出控制、抑制自己的行为,他在与人交往时容易退缩。这点气质决定,实在难以从根本上改变,但是如果是一段时间对自己不够自信、经常说“我不会”或“我不行”的宝宝也可能会不合群,这二者注意区分。

2.父母阴影or亲子关系不良

如果爸爸妈妈自己比较内向退缩,不爱与人交往,不会与人沟通交流,宝宝“学而时习之”就是人之常情了。当然,如果你对宝宝过度保护或者撒手不管,造成宝宝的依恋或者安全感极度缺乏,在一个陌生的环境,宝宝会比较紧张而出现交友退缩现象,所以宝宝不合群要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了。

3、老师不理or难觅知音

那些被老师忽视、冷漠的宝宝,经常处于压抑、孤独中,久而久之,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在集体中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没有集体归属感,对老师、同伴及他人失去兴趣,社会交往行为就会变得退缩。小伙伴是宝宝社会化的重要因素,一个有好朋友的宝宝会在交往中学会与朋友交流,社会交往能力越来越强,朋友会越来越多,走到哪里都不会害怕。而一个没有朋友或者总是在同伴交往中受欺负的宝宝则会越来越封闭和退缩。

教养方法:

策略1:为宝宝酿造自信

对于害羞、内向的宝宝,多鼓励他,允许他的探索行为,引导他与周围不同年龄人的接触、交往。如见到邻居家的奶奶、爷爷主动打招呼,看到邻居家的小姐姐在骑车,鼓励宝宝也去试试。对宝宝要尊重,关爱而不溺爱;多鼓励和表扬,但不过分夸耀。参与宝宝的成长过程,和宝宝一起体验成长的快乐。对宝宝提出具体的合理的要求,要积极满足并加强指导,帮助宝宝实现目标,增强他的自信心。

策略2:机会加技巧培养“外交家”

婴儿期的宝宝就已经会主动与其他宝宝交流,他会盯着对方看、朝对方微笑并“咿咿呀呀”地说话,吸引对方注意。一岁左右,宝宝就出现同伴交往行为,如微笑、打手势、彼此互相模仿对方的行为等。这些都是最初积极的同伴交往行为,对后来的社会交往能力起着重要作用。多带宝宝走出家门,给宝宝创造多与小朋友见面、交往的机会,扩大宝宝的人际交往圈,增加宝宝的社交经验。

帮助宝宝选择合适的小伙伴。经常带宝宝出去和小朋友玩或者请小朋友来家里玩,引导宝宝与人交往,使宝宝体验到人际交往的乐趣,形成积极主动的交往态度。

策略3:老师作用不可小瞧

年龄越小的宝宝,老师所起的作用就越大。如果宝宝已经上了幼儿园,那就要注意观察宝宝与老师之间的关系是不是良性的、积极的。

一旦发现宝宝不喜欢老师,不喜欢幼儿园,就要积极地与老师沟通交流,使老师多注意宝宝,鼓励宝宝,并指导宝宝的社会交往行为,增强宝宝的自信心。这样,宝宝才会越来越喜欢老师,越来越喜欢幼儿园,变得不再退缩了。

让宝宝乖乖爱上幼儿园


亲子班、早教班在国外已经很普遍存在,跟国外相比,我们还是有很大差别的。我参观过一些国外的亲子班。基本都是父母带孩子来上课,几乎看不到老人和保姆带着孩子来上课。在美国第一品牌的早教中心,没有看见在那里的老师使用双语进行教学而是单纯使用他们的母语——英语。那里的老师都是相关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和硕士生、甚至是博士生,每次课后他们都要就孩子在课堂中的表现分别向家长进行点評和交流,指导意见都很有针对性,家长受益不浅。相比,中国的早教班很多都是爷爷奶奶,甚至保姆带孩子上亲子班,毕竟在文化、年龄和认识上有差别,其负责程度和理解能力就大打折扣了。

中国的早教现状

我们国家0~3岁早教的现状是:各种早教班如雨后春笋,但早教班的质量良莠不齐。目前所有的师范院校,学前教育研究的只是对3~6岁幼儿阶段,而0~3岁的早教研究基本上是个空白。0~3岁是孩子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大的阶段,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宝宝智力的50%,包括很多行为习惯都是在这个阶段奠定基础,而且专业人士从事早教研究和实践的并不多。对早教班的培训和考核也没有制定标准,这不能不说是非常遗憾的,所以对0~3岁的早教,国家还是有很多工作要做的。

早期教育和早期综合发展

我们说的早期教育,单指的就是教育这部分,但对0~3岁这个年龄段孩子,更应该强调的是孩子的早期综合发展,包括营养指导,教育问题,健康指导,智力筛查、心理问题等。早教只是早期综合发展的一部分。现在国家卫生部开展的0-3岁早期综合发展项目,就有妈妈厨房、亲子班、早期筛查、婴幼儿心理等研究,从孕期开始,就营造一个全面的发育环境。准备从怀孕开始到孩子4岁在妇幼保健院作指导,因为0-3岁时离不开卫生部门的,同时与教育部门结合,来编写和实施,所以孩子早期综合发展,这种情况是最适合早期的婴幼儿。

完美早教班的三大要素

1、师资情况。早教班的老师必须是对0~3岁婴幼儿发育特点非常了解的人。现在大学的学前教育主要是针对3~6岁的孩子,虽然有些老师是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但对婴幼儿还是不太了解,这需要进行专门的培训,除了了解孩子的智力发育,还得了解这个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师资和培训直接决定了早教班的质量。

2、从业者必须有爱心。早教是一个关于“爱”的职业,你必须爱孩子、热爱自己的工作,如果没有对孩子的爱,没有对职业认同,再专业的人也无法做好这个工作,也无法被孩子喜爱。

3、环境。环境包括两个方面,安全和健康。环境布置是不是符合孩子的发育需要,符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孩子们的大脑在不断接受环境给予的刺激,环境给与孩子的刺激越多,越丰富,他们的接受力就越强。

如何给宝宝选择幼儿园?


随着家长们对早期教育意识的加强,幼儿园的选择逐渐成为了家长关心的重点问题之一。在选择幼儿园的时候,很多家长会有一定的困惑。那么,我们为宝宝选择幼儿园时需要考虑哪些因素呢?1.路程

你已有的考虑:路程是大部分妈妈在挑选幼儿园时首先考虑的因素。选择离家近的幼儿园能为宝宝和家长节约路途上不必要的时间浪费,有时间多睡或者多玩一会儿,是最贴近宝宝需求的。

你可能没想到的:选择离家近的幼儿园还有一个好处在于,幼儿园里的小同学们大部分都是邻居,平常碰面、在一起玩的机会大大增加。这在初入园时就能显现优势,当孩子第一次进教室,看到班里的小朋友都是自己熟悉或者见过的,能大大缓解紧张、害怕的心理。

而入园一段时间后,同样可以发现和邻居当同学的好处。放学后,路程远的小朋友通常都会在第一时间被爸爸妈妈接走,而住得近的小朋友就可以一起在幼儿园里赖一会儿,或者相邀着一起去小伙伴家玩。另外,平时小朋友们在院子里玩时也更爱找自己熟悉的小同学一起玩。所以,这对孩子3年的社交生活都会有积极的影响。

2.口碑

你已有的考虑:设定好一定距离内的幼儿园为可选范围后,在这个范围内向周围人打听口碑或网络上搜索评价,是妈妈通常会采取的选园策略。由过来人妈妈分享自家孩子上幼儿园一段时间后的感受和评价,这几乎是最客观的择园参考意见。

你可能没想到的:虽然口碑是很多妈妈心中择园分量很重的一项指标,但在听过来人妈妈描述状况时,不可忽略的一个因素是:你和那位妈妈在价值观和育儿理念方面,是志趣相投的人吗?

一个在A妈妈眼中一级棒的幼儿园,在B妈妈心里却可能很不靠谱。听从那些和你理念一致的妈妈的意见,再加上自己亲身入园考察时的感受,才是做对一个决定的双保险。

3.理念匹配

你已有的考虑:不管我们最期望孩子从幼儿园收获快乐或是知识,我们都需要选择一家和家庭教育理念一致的幼儿园来帮助我们实现愿望。比如我们赞同用“爱和自由”浇灌孩子的育儿理念,就会希望幼儿园的老师也用大致一样的态度对待孩子,而至于幼儿园硬件是否足够吸引人可能就不是我们判断它好坏的重要指标了。

你可能没想到的:能被同样理念聚合在一起的老师和家长,通常在价值观甚至沟通方式上都有一定的共通性。当老师和家长契合度比较高时,彼此的沟通效率是最高的,很多不必要的摩擦也会大大减少。

在这样的基础上,家园之间形成良性互动,孩子虽然不能表达,但看在眼里对他却是非常积极的影响,对孩子初期适应幼儿园很有帮助。

4.老师的态度

你已有的考虑:我们在考察幼儿园时通常会留心观察老师接待小朋友时的态度,老师对孩子的态度是否温和?与孩子说话时,是否是平等的交流?如果老师能做到这样,说明她对孩子应该有起码的爱护和尊重,而我们把孩子交到这样的老师手里也会比较放心。

你可能没想到的:除了我们能看到的老师与孩子交流的显性的态度,妈妈和孩子在与老师接触时产生的感受也非常重要。

尤其在私立园考察时,为了争取生源,老师通常会表现出比较完美、热情的一面,这时候妈妈需要用自己的感受去衡量,这种热情可以在多大程度上延续到将来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或者,这种热情是否让你感觉舒服、自然?

另外孩子面对老师时的状态同样值得参考,孩子比成人更敏感,面对老师过分的热情、严肃或冷淡时,他会用自己的身体姿态告诉妈妈,我喜不喜欢对方、喜不喜欢这里。只有让妈妈和孩子都感受到自然、舒服、放松、温和的老师,才最可能是真正理想的老师。

5.师生配比

你已有的考虑:师生配比低,吃喝拉撒,老师能照顾孩子细心一点。通常来说,最理想的配比是,2~3岁的班级中,师生比例1:5,3~4岁的班级中,师生比例1:7,5~6岁的班级中,师生比例1:15。

你可能没想到的:幼儿园毕竟不是单纯的“托管所”,孩子在社会化过程中个性的展现、情绪的表露都是需要老师去关注的。如果一个班级中老师太少或是孩子太多,老师只能按照最低标准照顾好孩子的安全和起居饮食,而没有办法给予孩子更多心理上的营养。

6.硬件环境

你已有的考虑:妈妈一定会希望孩子未来度过3年的地方,是一个温馨、舒适又丰富的空间。良好的硬件环境不仅能为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生活学习场所,而且也是孩子美感的很好启蒙。

你可能没想到的:几乎所有幼儿专家都提醒说,妈妈选择幼儿园时最好:重“软”轻“硬”。

所谓“软”,最关键的因素当然是老师,而“硬”便是幼儿园的客观环境了。幼儿园的环境能像早教中心般引人眼球当然最好,但如果这个硬件指标和距离、理念、老师等因素相冲突,二者不可兼备时,选择后者更符合孩子需求。精致、绚丽的教室并不是孩子的第一需求,只要幼儿园整体来看能做到安全、干净、整齐、温馨、舒适,那么就可以说这是一所硬件过关、值得信任的幼儿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