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入园时要面对陌生的环境对自己是个挑战和冲击,这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是必须要经历的。因此,爸妈绝不能因为心疼或担忧就让孩子当了幼儿园里的小逃兵。明智的父母应该尽早为孩子做好入园的准备,帮助孩子更容易、更迅速地喜欢上集体生活。

尽快改掉生活中的坏习惯

幼儿园有老师和保育员,但这毕竟不能和家里“一对一”的照顾相比。如果孩子还不会自己穿衣、穿鞋,妈妈就应该在入园前尽早地开始试着让孩子亲自做这些事情了。此外,妈妈要提醒孩子主动说出自己的需求,如主动要求喝水、主动提出去跟别的小朋友玩等等。这样,宝宝才能在即将到来的幼儿园里过得开心,而且主动沟通也是孩子必须学会的生活技能之一。

作息时间重新调整

很多年轻的父母喜欢带着宝宝一起去参加朋友聚会,一玩就到深夜。这样晚睡晚起、生活缺乏规律的宝宝,可不是幼儿园喜欢的新生!通常幼儿园要求孩子早晨8时前入园,如果孩子迟到,就会错过很多早间精彩的活动环节。因此,入园前,爸爸妈妈还应当注意帮孩子调整作息时间。早上7时前起床,晚间9时左右入睡,中午也别忘了让孩子睡午觉。

提前带宝宝来感受幼儿园的气氛

妈妈可以在为宝宝办理好入园手续后,先带着宝宝参观一下班级活动,观看小朋友们上课或玩耍。妈妈也可以带着孩子瞧一瞧盥洗间、午睡房等地方,再喂一喂饲养角中的小动物或玩一玩幼儿园里的大型玩具。

同时,妈妈还要让孩子感觉到,幼儿园是一个很美好的地方,让宝宝知道小朋友在幼儿园中做什么,为宝宝建立起幼儿园的概念。

入园时让宝宝带着自己最喜欢的玩具

宝宝年龄小,容易依恋自己的物品,比如小毯子、小被子、小玩具等等。因为这些物品从小陪伴他,上面有他熟悉的气味,抱着它闻着它,宝宝心里就有一种安全感、愉悦感。在幼儿园里,很多宝宝把自己的衣服弄脏了,老师要给他临时换上别人的衣服,他都不愿接受。因此,在入园时,妈妈可带些宝宝的衣裤备用,以便老师及时给宝宝更换,另外再给宝宝准备一件他在家里最喜爱的玩具。当他看见这些熟悉的东西,就会有一定的安全感,在一定程度上,这些物品会帮助宝宝减少哭闹,尽快赶走入园带给宝宝的焦虑。

zj09.com小编推荐

入园前要和老师交代四件事


孩子入院前家长跟老师沟通非常重要,比如有的孩子一生气就打人,或者有的孩子一高兴就咬人,有的时候咬了一口绝对不是因为他怎么样了你,就是因为喜欢你,太高兴了,高兴极了就咬你,这个跟老师说清楚。

新入园之际很多家长都会产生很多焦虑,分离焦虑固然不可避免,家长能做的就是为宝宝做最多的准备和最大的努力。

1、家长要主动告知老师孩子的过敏史

在保健方面的,就是我们保健医了解孩子的过敏史,因为现在这个年头过敏的孩子特别特别的多,以前我觉得过敏的少,光听说美国的孩子过敏特别多,其实现在我们中国孩子的过敏状态挺严重的。牛奶,各种各样的东西过敏,这个情况一定是跟幼儿园有交代,你孩子的过敏史,包括说你有一些什么哮喘史,癫痫病所有这些都要说清楚,都要跟保健师和老师有一个交流。严重一点的,要考虑的。

2、告诉老师孩子的性格特征

有的孩子一生气就打人,或者有的孩子一高兴就咬人,小孩子,尤其是两三岁的孩子特别的明显。有的时候咬了一口绝对不是因为他怎么样了你,就是因为喜欢你,太高兴了,高兴极了就咬你,这个跟老师说清楚。老师绝对不会因为您说了孩子这个习惯就给就孩子贴一个不好的标签,那老师怎么办?就是盯着点,他特别高兴得时候稍微控制一下。其实说一下就好了,不说,老师不知道。知道的话老师会知道什么情况下老师的战略会有调整,如,一个新玩具投放进来,有的孩子就会一着急动手,那我知道,当这个玩具投放进来,正好这个孩子四个人过来玩的时候,一个老师就跟过来,站在他旁边这个位置上,我照样看着别人,万一他有什么争执,有什么动作,要上手的时候,那我就直接的拦住了,这些东西避免什么?避免造成孩子之间这种伤害,因为孩子的伤害一般情况下,孩子一会就好了,还是好朋友。可能家庭之间就容易说,怎么老是我家孩子被这样,怎么老是这样,会有这样的情况。

提前沟通的话,能够减少这样的一个伤害,所以我觉得如果自己的孩子是有一些这种习惯,容易说我高兴了,或者我不高兴的时候,我动手或者怎么样,我建议家长跟老师说,家长老师多一点关注,其实这样对孩子好,比如说我先瞒着,说我们家孩子动手多不好,我不说我得忍着,结果是什么?真的出事,倒是把孩子伤害了,还不如提前告诉老师,老师就关注一下。

有的时候孩子可能说,当他不高兴的时候,有的说你自己稍微的静一下,呆一会,老师再什么你,可不可以这样?有的孩子是这样可以的,我生气了,我真这样了,你别理我,我一会就好了,找一个借口去玩了,老师给他一个台阶就下了,有的时候他不愿意,甚至不愿意答理,你非得跟他说你怎么了,这样那样的时候,暴躁了,也有这样的,有的孩子犯错以后绝对不能说他,因为他自己知道自己错了,他知道错怎么办?抱他一下,拍他一下,他就知道以后不能这样了,他以后就怎么了,你看他多难受,你跟他一说,他就好了,但是这些习惯如果你提前告诉老师了,老师就能够不再摸索第二遍,直接上手,这样沿用家里的方法,这样对孩子老说有一个更熟悉的过程。

如果说家里没有特殊的说法,老师需要去摸索,这个孩子出这个问题了,我怎么处理,我可能今天试这个方法不行,明天试那个方法还不行,后天再试,找到一个好方法了,我觉得这个过程很长,一个是对孩子不好,老师也会很复杂,这样需要家里跟老师这边沟通的渠道比较畅通。

3、告知老师孩子的饮食习惯

比如说我们家孩子是一个大肚汉,他就爱吃包子,平时他一般吃五个,他吃六个了,吃七个了,还吃,老师害怕了,敢不敢给吃,家长说了,想起来了,他们家的孩子就爱吃包子。这样的话看是不是多给,其实事无巨细的事都可以跟家长的沟通中告诉老师。

4、告知老师孩子的身体特征

同时跟老师说,比如说有的孩子特别爱出汗,他比别人热很多,那如果说现在这个季节还好了,到了可能九十月份,如果说特别爱出汗的孩子,外出我们都要添衣服,或者说回屋添衣服,我对孩子多照顾一点,是不是加一条毛巾这样的生活习惯,别的孩子可能需要喝两杯水,他可能两杯水就上火了,他可能需要三杯四杯,这些习惯你跟老师说,老师有注意,有的孩子不能喝那么多的水,那你不能按统一的要求,可能写东西都是要说的。

所以家长跟老师把这些东西都说透了情况下,有助于孩子入园的适应,不管是身体、心理上都能够好一些的,有些孩子容不得老师跟别人好,可能觉得你把我接进去的,因为你照顾我,等过两天带一个新孩子,我觉得好像不那么的被重视了,有没有可能,也有,各种情况都得跟家里沟通顺畅。

其实新入园的第一个月,第二个月,前两个月,只要家长和老师之间有这种信任,互相配合的好。这个其实挺重要的。

家长要用合适的方法主动出击

刚入园的时候,老师顾不了那么多,可能我被忽视了,因为一入园一看,这个老师跟那个家长沟通特别多,可是跟我沟通的很少。我是不是被忽视了?家长心里可能有这种担心,其实也有可能是因为那个孩子不好带,就是事比较多,或者出现问题了,这回家长的心态平和也很重要的。这段时间能够双方很坦诚,可能开个家长会跟老师有更多的交流。坦诚的交流。

但是如果一个班有三十多个孩子,你让老师都照顾过来,也挺难的。不如给他一个文档这样的东西,给张纸可以方便看的。或者说我现在别说十二月份的事,十二月份的事太早了,我先把这两天的事说了,提醒老师,这两天孩子的情绪在家里是这样的,晚上睡觉会惊醒,会比较闹,您看看幼儿园是什么样,您观察,你把大体情况告诉老师,老师就会关注。例如:这个孩子在幼儿园其实表现的很平静。可能说并不像他在幼儿园表现的这么平静,可能回家里还有问题,那我知道了,我就能够白天多关注他一下。有的孩子在幼儿园可乖巧,好得不得了,又哭又闹的,不上幼儿园或者突然间怎么样的,这样这一个类型的孩子,家长告诉老师这个情况,老师能够知道白天看的很平静的情况下,给他更多的关注。

新入园就是交流,在新入园的时候交流一定是特别关键的,抓住点交流,抓到这些点,这些重点去交流,可能每天跟老师说一遍,让我们孩子多喝水,让我们孩子多那个,多那个,我听了十天以后我就真的听烦了。

有的时候真的来不及了,因为我们有家长联系本,本里写上,今天孩子昨天晚上没有睡好,孩子什么情况,老师今天白天看着你,这个情况我知道了,班里有一个提醒板就写上了,他今天多喝水,他昨晚肚子疼,就写在那里,他抬头就看见了,提醒我们今天是这样一个情况。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如果说没有这个家长联系本,可能靠一个纸条也可以交流的,一张便签纸,老师,麻烦今天这个情况您多观察一下,可能连话没有说,就说麻烦您一下,马上上班去了,老师拿着条了,有时间看了,贴在那里了,就会提醒的。

宝宝入园后您必须做的三件事


您了解孩子入园后的教育技巧吗

1、及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

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进步,如学会一首歌,一支舞,父母应及时鼓励。鼓励形式可以是送他一个小礼品,在家人面前大声表扬等。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

2、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

在家中,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等。孩子说话时,教他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当孩子想去厕所时,应该说“我想去厕所”的完整句子,而不要让他用意义含糊的习惯语代替。

3、在孩子面前正确评价老师

父母首先应该信任教师,才能协同教师工作。老师在孩子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父母应该维护教师形象。所以,当孩子对父母说:“今天,我们画菠萝啦!我画得可好了,但老师没有让我‘上墙’。”明智的父母应该说:“那是因为老师认为你能够画出比这一次更好的菠萝,他等着你下一次的菠萝呢!”然后,私下里再与教师交流孩子的表现和情绪。

孩子初入园应注意四件事


宝宝上幼儿园,面临着离开家,进入陌生环境,会在哪些方面感到不适应呢?爸爸妈妈怎样做才能有效帮助孩子们呢?幼教专家介绍,孩子初入园家长要注意四件事:

入园得哭闹一两周

贝贝刚上幼儿园那几天,每天早晨,只要一到幼儿园门口,就条件反射地开始大哭。妈妈看到贝贝满是眼泪的小脸,也跟着流眼泪。

其实,对于刚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哭是非常正常的表现,家长不用太担心。孩子的哭闹最集中的时间,是早晨进园时。很多孩子都会像贝贝一样大声哭闹。这时,家长要做的只有一件事:放下孩子,和他说再见,然后快速离开。如果家长跟着哭,或迟迟不走,只能延长孩子哭闹的时间。家长要相信幼儿教师,他们会采取多种办法迅速转移孩子注意力,使他们很快停止哭闹。

一般情况下,孩子在入园的两周之内,哭闹都是很正常的。随着对新环境、新老师的逐渐熟悉,孩子就会慢慢喜欢上幼儿园,一个月之后,哭闹的情况会明显改善。

搂着布娃娃一起睡

刚上幼儿园的小朋友,最困难的事情之一,就是睡午觉。对于那些提前让孩子养成中午12点午睡习惯的家长来说,这件事情可能显得容易一些。如果没有养成这一习惯,可以采取一些办法,比如,对于哭闹的孩子,老师可以一对一抱起来哄哄入睡;有些孩子在家有特别依恋的物品,比如布娃娃、小枕头之类的,可以带到幼儿园,让他搂着一起睡。

有些家长接孩子时,一听老师说今天没有睡午觉,回家就想让他马上补一觉。其实这样做并不科学。如果下午五六点钟睡了一觉,晚上肯定会很晚才睡,这样不利于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如果中午没有睡,家长可以让孩子晚上提前一小时睡。同时要提醒家长注意,周末在家依然要让孩子保证中午12点睡午觉,否则下周上幼儿园时,午睡又会成为问题。

回家后不能给零食

孩子刚上幼儿园,心情难免紧张,一开始会吃不好饭。这时家长不要过分在意孩子吃了多少。而是应该每天接孩子时,问清楚今天吃了什么。如果吃得不多,回家后再让他跟着家人一起吃顿晚饭。

注意,这时尽量多让孩子喝些鱼汤、骨头汤,或者喝点粥。千万不要给他们吃两样东西:一是零食,一旦养成在幼儿园不好好吃饭,回家等着吃零食的习惯,就很难纠正了;二是大鱼大肉,晚上吃得过分油腻,容易消化不良。另外,孩子早饭也很重要。通常情况下,是到幼儿园吃早饭的,但刚入园的小朋友早上情绪波动大,可能会影响吃早饭。因此,在最初的两周内,家长可以在家做些简单的早餐,让孩子先吃一点再去幼儿园。

陪伴是最好的奖励

孩子上幼儿园是成长的过程,对于家长来说,也在不断成长。孩子上了幼儿园之后,家长应抽出更多时间陪伴他。特别是每天接他回家后,应该带他到户外充分玩耍,一起放声欢笑,让心情彻底放松。

晚上睡觉前,最好能和孩子一起躺在床上,给他讲一本有趣的故事书。有些家长心疼孩子,回家就给好吃的,或者玩具。对此,专家认为,物质奖励容易让孩子养成坏习惯,家长不要因为他们上幼儿园了,就盲目心疼。没有比爸爸妈妈多花点时间陪孩子玩耍更好的奖励了。

宝宝刚入园家长必做的四件事


宝宝刚刚进入幼儿园,都会有一个入园的过渡期,这个时期父母一定要做好以下四件事,来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刚入园的不适期。

一、及时鼓励孩子在幼儿园的进步

当孩子在幼儿园取得了一点进步,如学会一首歌,一支舞,学会写自己名字……父母应及时鼓励。鼓励形式可以是送他一个小礼品,在家人面前大声表扬等等。通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深刻体会到幼儿园生活给自己带来的成就感,加深对幼儿园的情感。对不容易适应的孩子,父母应该尽量避免问他“今天在幼儿园老师对你好吗?”“今天和小朋友一起唱歌了吗?”等等,避免让孩子的记忆一直停留在不良的情绪体验中。如果孩子说不喜欢幼儿园,或者不喜欢老师,父母应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避免与他谈幼儿园的事。

二、教给孩子一定的交往技巧

在幼儿园中,有一个孩子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玩一辆漂亮的小汽车,就希望一起玩。一开始这个孩子只盯着小朋友,不说话。当他看到小朋友不理他时,就扑上去,一把推开那个小朋友,抢了小汽车……这仅显然是孩子缺乏交往技巧的表现。因此,在平时的生活中,父母应该教给孩子如何热情地邀请小朋友一起玩,如何与小朋友一起分享等待交往技巧。在家中,父母要有意识地教孩子学会使用一些礼貌用语,如“请”“谢谢”“对不起”,大方地向别人问好等。孩子说话时,教他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例如,当孩子想去厕所时,应该说“我想去厕所”的完整句子,而不要让他用意义含糊的习惯语代替。

三、在孩子面前正确评价老师

在培养孩子方面,父母和教师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父母首先应该信任教师,才能协同教师工作。千方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议论、指责教师。刚入园的孩子,需要对老师产生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很重要,父母应该帮助他们维护教师形象。所以,当孩子对父母说:“今天,我们画菠萝啦,我画得可好呢,但老师没有让我‘上墙’。”父母不应该说:“你们那个老师偏心。”明智的父母应该说:“那是因为老师认为你能够画出比这一次更好的菠萝,他等着你下一次的菠萝呢!”然后,私下里再与教师交流孩子的表现和情绪。记住,理智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总是维护老师的形象,而不是相反。

四、积极参与幼儿园教育活动

入园之初,父母要主动帮助老师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向老师价绍孩子的个性特点、生活习惯等。让老师真实地掌握孩子的特点,以便有效的方式和途径接近孩子,使孩子对教师形成信赖、依恋的心理。幼儿入园后,父母同样应该把孩子在家里的情绪、表现告诉老师,但不要当着孩子的面!这样既可以从老师那里获得指导孩子的方法,也有利于老师采取积极的措施来消除孩子的顾虑、不安,促进孩子的成长。

父母可以利用接送孩子的时间,直接与教师交流孩子的情况,也可以通过联系手册,进行家园联系。此外,幼儿园各种活动,如六一儿童节、元旦,以及父母开放日,父母要积极参加,理解幼儿园的教育、管理方法,亲眼目睹孩子在集体生活中的各种表现,全面了解孩子,才能配合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展,使教育发挥最大效率。在孩子独立的起点上,父母们一定能做得更好!

孩子3岁前父母应做的4件事


策略1:及时关注

【宝宝年龄】新生儿

【理由】孩子都希望从父母身上得到认可,再小也是如此。宝宝哭的目的,不完全是因为饿了或者尿湿了,吸引父母注意也是重要的因素。

【方法】一旦小宝宝开始大哭,父母一定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关注,排除不舒服的可能后,要正视他的眼睛,抚摸并冲他微笑。

策略2:制订作息表

【宝宝年龄】3—6个月

【理由】哄宝宝入睡和给小家伙洗脸洗屁股,通常是件挺费劲的事。如果从一开始就养成习惯,就会简单得多。有规律的生活会给孩子安全感。

【方法】给孩子制订作息时间表时,父母自己应该完全能够坚持,比如每晚7点准时上床睡觉,睡前一定要洗脸等。

策略3:转移视线

【宝宝年龄】6—24个月

【理由】当孩子开始学着到处爬和到处抓东西的时候,父母们口中的“不要”便会多起来。宝宝的行为可能会令人烦恼,但小家伙只是表现出他们对世界的好奇心而已。

【方法】如果发现宝宝抓台灯,可以喊他的名字,然后做鬼脸或者发出滑稽的声音,转移其注意力,而不要一味禁止他的行为。

策略4:多解释

【宝宝年龄】1—3岁

【理由】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开始掌握“对”与“错”的区别。这时给孩子指令时必须说出“原因”,让他理解为什么这种行为比那种行为更好。

【方法】不要总是告诉孩子不要做什么,而应该告诉他该怎么做。比如,当孩子开始在墙上涂鸦的时候,父母不应该情绪失控并大声吼叫“不要!”。而是应该解释画画很好,但不应该在墙壁上画,并给他拿来一张白纸。

父母必须告诉孩子的3件事!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很重要。作为父母,不仅要孩子身体健康,健康的心态同样尤为重要。那么,作为父母不得不告诉孩子以下三件事情。

1.被别人承认需要一个过程

被别人承认需要一个过程,笑到最后的人笑得最甜。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如果你真的足够优秀,就要相信自己,要知道被人认同是需要时间的。有一位年轻人去一家大公司面试,最初只得到了一个清洁工的岗位.可是他相信自己是块“金子”,最终在一次机会中,他做出的成绩令大家刮目相看,获得了大家的肯定。他在推销自己的过程中能够不争一时的先后,才华不外露.锋芒内敛;他目光远大,为自己的发展准备了充分的条件.因此最终获得了成功。

所以暂时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并非是自己不优秀,也许是“庙小请不起大菩萨”,不要怕那些“小庙”拒绝你,不要因一时的失意而看不起自己.只要你把自己修炼成了“大菩萨”。就一定会有“大庙”来请你。

2.不要为打翻的牛奶哭泣

不要为过去的事情而烦恼。

是的,为什么要浪费眼泪呢?当然,犯了过错和疏忽都是我们的不对,可是又怎么样呢?谁没有犯过错?就连拿破仑在他所有重要的战役中也输过三分之一。也许我们的平均记录并不会坏过拿破仑,谁知道呢?何况,即使动用所有的人马,也不能再把过去的失败挽回。所以让我们记住这个简单道理:不要为打翻了的牛奶而哭泣。

人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无法改变的事,惠掸它;有机会去补救的,抓住最后的机会,后悔、埋怨、消沉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会阻碍新的前进步伐。所以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要为过去的事情而烦恼不已了,注意下一件事情吧。做事之前我们慎重考虑,不比事后才后悔更好吗就像打翻的牛奶一样,无论怎么抱怨,都无法挽回一滴。只有提前加以预防,牛奶才能保住。

3.当灾难降临时,不要自己先乱了方寸

遇到危机时,很多人都会极不冷静,奥比尔的方法或许能让我们学到些什么。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机。遇到危机时,要像奥比尔一样,先冷静下来,运用自己的智慧摆脱困境,

不要让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呆了,弄得不知所措。在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人战胜不了的困难。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一所学生宿舍突然着火了,大部分学生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灾难吓呆了,哭着跑着逃命,结果火越来越大,并且造成了踩踏事故,伤亡更多。只有两个男同学冷静的用毛巾捂住自己的嘴,跑到楼上去等待救援,最后这两个男生安然无恙的被救了下来。

当灾难降临的时候,当挫折出现的时候,当希望渺茫的时候,自己一定要沉着、冷静,仔细分析并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充满信心的去积极争取主动恢复,千万不可以自己先乱了方寸,把原本有希望的事,搞得一塌糊涂,不可收拾。

必须教给孩子的六件事


1开心

一个人首先要开心,如果连开心都做不到,那什么也谈不上了。有人说,有些时候为了达到某个目标而暂时忍耐痛苦,虽然不开心,但是也很有意义。其实,为了一个目标而忍受的一些东西,并非不开心,他可是身体上苦一点,情感上孤独一点,但是他的内心并非不开心,因为有希望在安慰和召唤他。真正的不开心就是对自己的彻底失望、被动的屈辱和内心不可挥散的空虚与恐惧。

没有谁愿意不开心,为什么还有太多的人拥有很好的生活依然不开心呢?其实,开心与否更多时候不是与事情有关而是与人的心境有关。快乐与其说个性使然,不如说是一种素质和能力。快乐需要一个豁达心胸和乐观的心态和足够的安全感。不为一些不好的事情耿耿于怀,而能够迅速的从委屈、伤痛中恢复,不为过去所累,不为未来而忧,活在当下,不为过多的欲望所累,能够自我悦纳、自得其乐,这怎么是一个性格了得,只是一种素质。

所以,为人父母,对孩子要慈爱有加,让孩子在情感上有足够的温暖和归属感;要求孩子时要严格却不能严厉、凶恶;当孩子受了委屈、挫折、冷落的时候,要引导孩子乐观通达,让孩子感到如果用好的心态面对现实,现实就不会那么糟糕。总之,让感到人生是一件让人开心的事情,学会快乐,是教育中再重要不过的事情。

2放松

人类的智慧和能量是惊人的,但是人们的自我束缚、自我困扰、自我矛盾太多了,所以大多数人不仅无为无能而且烦恼无尽。

在妨碍人类潜能发挥的诸多因素中,紧张应该是比较突出的一个。人在放松的状态中,思维是开放而且活跃的,而在紧张中是封闭而僵化的,就好比在台上演讲,放松让人侃侃而谈,而紧张让人结结巴巴。

很多时候,我们还是太容易紧张了,这是因为我们从很早就养成了紧张的习惯,每当面对挑战、危险和不确定因素的时候,面对那些在我们心中高高在上的人的时候,面对那些重大的场合的时候,我们总是紧张不已。

小时候见到老师的紧张和如今见到领导的紧张是一样的,小学时走进考场的紧张和后来面试时的紧张没有什么不同。

这些紧张妨碍了我们自我的发挥。其实有什么值得紧张的呢,只要我们能关注当前的事情而不是外界的环境和事情结果所能带来的影响,我们就不会感到紧张,我们只想着发挥自己,事情就简单了,往往我们在这个时候更出色。

所以我不希望孩子紧张。我认为暴力的强迫是导致孩子紧张的重要根源之一。粗暴的让孩子感到不可抗拒的威胁是我们应该格外注意避免的。

3专注

弥散的阳光算不了什么,而如果用凸透镜把它凝聚起来,则可以使物体燃烧。人的精力也是如此,散散慢慢,浑浑噩噩,一天天过去,什么进步和变化也没有,但是,心系一处,持之以恒,就会创造出让人惊讶的成绩,那些让我们尊崇的人必定是善于集中精力的人。据说毛泽东幼年为了锻炼专注力故意到集市上去看书。

有些人看似漫不经心,实际上很专注。但是这种人是少数,更多的人看似紧张兮兮,但实际上用不下心去。往往用百分之九十的时间来关注问题,却只用百分之十时间来解决问题,关注越多,压力越大,精神上已经“苦”的不行了,行动上还没有开始,到最后不做不行了,只好草草了事,好可怜。但是,有几个人敢说自己身上不存在这种现象呢?

所以,要从小培养孩子的专注能力。创造和利用各种各样的刺激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孩子一旦沉迷于某件事情(只要它不是有害的),我们就尽可能的不要去打扰他,至少不要因为吃饭去打断他,晚吃一会儿饭没什么,饭菜凉了可以再热一下,孩子专注状态十分珍贵的,我们这一点麻烦千万不能忍不得。孩子的专注状态一贯的被破坏,他的专注能力就会受到损害,这将是终生的损失。

4主动

人生中虽然也有祸从天降和好运撞头的事情,但是更多的时候,灾祸和幸福还是要靠我们主动去避免和争取。人生更多的时候像是一次自助餐,想要什么要靠我们自己去拿。

主动才有机会,以逸待劳只是特殊情况。主动才能成长,尝试越多,经验就越多,应变就越强,阅历越广,就越不容易鼠目寸光、大惊小怪。相反,被动保守则会导致成长停滞。

孩子天生具有很强的主动性,什么都想试一试,什么都想尝一尝,新鲜的事物、刺激的感觉让他们乐此不疲。为什么许多孩子那么木讷和被动呢?究其原因是在很小的时候,大人禁止的东西太多,管制的太严厉,让孩子不敢去尝试。孩子个性强还好,个性要是比较弱,就会处处担心、生怕越轨,从而精神生命开始萎缩。

5自主

要孩子自主。如果让我在偏执和毫无主见选择,我宁愿孩子偏执。偏执虽然很多时候都很讨厌,而且有一意孤行的危险,但是,当孩子的想法是正确的时候,就能够成功。现实中,很多时候正确的都是睿智的少数人,只有能够顶住各方面的压力,坚持自己的见解,才能够不吃盲目从众的亏。英特尔总裁格鲁夫写了一本书《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许多人说这本书比英特尔集团更能提升的他的身价,这本书确实充分说出了强大的自主意志对于成功的决定性意义。

假如孩子没有主见,他就永远不能成功,只能跟着别人的想法走,只能任凭环境的摆布,无论人家的想法是对是错,无论环境是否适合他。一个人假如没有主见,那么,他自己和他的人生都不属于他,而属于外在的各种影响。这实在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情。

但是,孩子的自主性很容易被破坏,父母都喜欢孩子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展,都害怕“管不住”孩子。固然,所有的父母都是出于对孩子的一片好心,而且父母的引导对孩子是必要的,但是,除了这些必要的东西之外,有没有多余的东西呢?当自己因为孩子忤逆而发火的时候,是否有一点“控制欲”在内心做崇呢?当孩子的做法我们十分看不惯但并不无大碍的时候,我们是否能够允许孩子去做而不干涉何评论呢?我的观点是,身为父母不应该因为孩子不听话而暴跳如雷,相反要为孩子毫无想法、只会听从而忧心忡忡。

6公正

大凡成功者,必然公正。当他在处理自己和他人的关系时,能够比较公允的对待,既不会过分顾及自己,也不会过分顾及他人。过分估计自己,他人不会接受,过分顾及他人,自己丧失方向。我不想在这方面进行道德讨论,公正并非直接对应正义。我想强调的是,公正是一种能力,善于理解他人,通俗的讲就是“讲道理”、凡事“拎的清”。面对上司能够“拎的清”,会做到不卑不亢,面对朋友和家人能够“拎的清”,会做到和谐双赢;面对下属或者比自己的晚辈等能够“拎的清”,会备受尊敬。公正是一种原则感和分寸感,知道什么时候说不,知道自己应该持什么态度,坚持什么立场,知道自己所扮演的角色的含义和界限,才能做到言行有致。

要孩子具备公正的能力,父母必须能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保持一种公正的相处状态,既不强迫孩子,也不迁就孩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