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幼儿园,也让老师了解孩子

就要把自己亲爱的宝贝送到幼儿园去了,你是否足够了解孩子即将要生活的幼儿园呢?在此,快报“好孩子”育儿团的园长们提醒广大家长,了解一些幼儿园的情况,并且向幼儿园的老师提供一些必备的资料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你要了解的

孩子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常规”,这包括孩子在幼儿园的一天当中所有细节的规则训练,主要包括:正确洗手、正确吃饭、安静进餐、饭后擦嘴、安静睡眠、专注活动、正确的坐姿等……这些细节在家庭环境中同样要求孩子做到。孩子在幼儿园会参加“主题课程”的学习,一个主题课程往往涵盖了社会、语言、数学、科学、健康、艺术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区域活动”也是一项主要内容,以孩子感兴趣的活动材料和活动类型为依据,将活动室相对划分为不同的区域,赋予不同的主题内容,让孩子自主选择,在活动的过程中通过与材料、环境、同伴的充分互动而获得学习和发展。此外,幼儿园的“开放日”,一般为半日开放活动,家长可以从孩子入园到午餐环节了解孩子的所有情况。幼儿园有“家长学校”,有的幼儿园还有“家委会”,是增加家长和学校沟通的活动等,家长有必要多向老师了解。

入园前一个月内带孩子进行体检,并把体检表提供给幼儿园,以及孩子的预防接种证,另外,孩子如果有特殊的情况,如健康状况,特别的生活习惯嗜好最好尽早跟保健老师沟通。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家有宝宝要入园——准备篇


两三岁的宝宝,就要离开家门,进入幼儿园。宝宝入园往往是令家长非常头痛的事情。因为孩子长期呆在家中,忽然要离开家,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肯定不适应。在最初的几天总是哭哭啼啼,让家长心里也酸酸的,心疼得不得了。

怎样才能减轻宝宝入园后的不适就呢?相信,只要你在宝宝入园前的一个月,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做入园准备,准备活动做得充分,宝宝入园后适应快,家长就不会过于担心。

那么该如何为宝宝准备呢?

心理准备

1、讲解幼儿园

小宝宝并不知道幼儿园是什么,这就需要家长和宝宝讲一讲:幼儿园是个小朋友一起玩,一起学习的地方,每个宝宝长大了,都要去幼儿园。那里有玩具,有老师,有小朋友。白天,妈妈把你送到那里,你在那里吃饭、睡午觉,和小朋友玩,晚上妈妈再把你接回家。

提示:对宝宝讲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幼儿园有多好多好,免得孩子在入园后,心理落差大,反而认为家长骗他,不愿去幼儿园。

2、熟悉环境

虽然在宝宝的头脑中,大致有了对幼儿园的印象,但没有亲眼看到,在其头脑中也是模糊的。在平时,家长应该和宝宝一起,到幼儿园走一走,看看幼儿园的外观,听听孩子们的唱歌声,欢笑声,让宝宝产生愿意进幼儿园的愿望。

当幼儿园入园时,放学时,家长甚至可以进入幼儿园里,让宝宝和小朋友离得更近,看看幼儿园里有什么玩具,有什么花草树森等等。

自理能力准备

在家中,有固定的人看护宝宝,宝宝的生活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入园前的几个月里,就要放一放手,让宝宝学学生活自理了。

1、学习用勺

幼儿园老师虽然会在刚入园时喂宝宝,但毕竟孩子多,老师少,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宝宝就要自己学会用勺吃饭,并要吃饱。这时,宝宝和父母一起吃饭时,就要给他一个不易碎的碗,然后让他自己用勺吃。宝宝吃的时候,不免要浪费粮食,也不免要弄得饭菜到处都是,但一定不要责备孩子,对吃进嘴里的每一口,都要持鼓励的态度,表扬宝宝的进步。对宝宝不正确的用勺姿势,要及时纠正,比如妈妈示范一下,然后让宝宝学着妈妈的样子拿勺。姿势正确,宝宝很快就能学会用勺。

2、学习喝水

喝水谁不会?但用水杯喝水对宝宝来说有一定难度。他们有的还在用奶瓶当水杯呢。这时,家长就要为宝宝准备一个塑料杯,里面倒上一点点水,宝宝渴了的时候,就让他用杯子喝。刚开始宝宝喝不好,总是洒到身上,但这没关系,多练几次宝宝一定会熟练的。当宝宝能把少量的水喝得很好时,妈妈就可以往杯子里多倒些水,让宝宝学会控制水杯的倾斜度,锻炼既能喝到水又不至洒一身。

3、大小便:

一般一岁半以后,宝宝就可以训练大小便了。如果宝宝有了大小便还不能通知大人,或者还在使用纸尿裤,就要注意了,在入园前,要让宝宝学会说:“我要大便,我要小便。”的话,免得给幼儿园老师增加负担,也免得宝宝受潮湿,不洁之苦。

为了让宝宝尽快学会控制大小便,有大小便及时通知大人,家长在看护宝宝时,要了解宝宝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在宝宝睡前、醒后、饭后半小时或一小时,就要提醒宝宝小便,大便,这样可以避免宝宝尿裤子的次数。另外,也要养成宝宝定时大便的习惯。

4、生活习惯

在幼儿园里,上学放学都有一定的时间,因此,父母要逐渐使宝宝在家的作息和幼儿园的一致,宝宝进入幼儿园后才不至于感到不适应。

家长可以这样为宝宝安排作息时间:

早上七时前起床,活动一会儿后,八点左右吃早餐;中午十二点左右吃午餐;十二点半左右,让宝宝睡午觉;两点半左右起床。上午十点及下午四点左右要给宝宝加餐,以水果、奶制品为主。晚上和家人一起进餐,上床时间为九点钏左右。

5、社交能力培养

进入幼儿园,就进入了一个小社会,有些孩子认生、胆小,父母就要多加注意,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平时可以多带宝宝去孩子多的地方,如各种早教机构,更可以让宝宝和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玩。有些家长害怕孩子受欺负,不敢让宝宝和其他人玩,这就大错特错了,要让宝宝学会应对其他同伴,而不是拒绝交往。

6、语言能力的培养

如果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宝宝来说是非常苦恼的事情,因为他不会说,无法表达自己的要求,易被老师忽略(比如身体不舒服,却又不会说)。因此家长要多和宝宝说话,鼓励宝宝讲出自己的想法,尽管家长已经猜到宝宝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也要鼓励宝宝说出来。平时也要和宝宝多说话,让他听得懂成人的话。

7、物质准备

将宝宝的被褥、洗漱用品准备好。为宝宝准备几套上幼儿园的服装,虽然只是上幼儿园,但在穿衣上也不像在家时随随便便,应该正规些。

宝宝在入园前要做抽血化验,问一问保健何时查看化验单。

该做的都努力做了,剩下的就是耐心等待,看看宝宝入园后会是什么样子。

入园准备


为了让宝宝能尽快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爸妈需要提前数月开始作准备,对宝宝进行一些强化训练。哪些准备工作才是真正到点的呢?看完本文,希望对预备役新生爸妈们有所帮助。

爸妈希望宝宝能顺利入园,快乐地投入集体生活中,并愿意为此付出许多行动。事先让宝宝对上幼儿园提起兴趣就是很好的方法。许多爸妈担心宝宝在家里吃、玩、睡都没有规律,不能适应幼儿园里的作息时间,于是下大工夫在调整宝宝的生物钟上。其实,宝宝的作息时间到幼儿园里自然会跟上大群体,这里我们列举了几点容易被忽视的但却相对重要的“入园热身运动”,提请爸妈注意。

为宝宝准备一份简历

爸妈可能要惊呼:宝宝上幼儿园都要简历?是的,把宝宝吃喝拉撒玩的习惯都写下来,特别是语言表达能力没有健全的小宝宝而言很重要。因为这份简历可以为带班老师提个醒,让老师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宝宝的习惯与状况。老师能借着“宝宝简历”这样的辅助工具了解宝宝,对宝宝的照顾与护理也更容易上手。

简历其实不复杂,却要写得详细。比如宝宝的大名小名、一般在什么时候会大便、通常的饭量是多少、有便意了会如何表示、渴了饿了又是怎样表示、在家时的午睡时间等等。最好能附上照片,方便老师能把人和名字对上号。

如果宝宝是过敏体质,爸妈务必把过敏源写清楚。有些特殊体质的宝宝,如严重尿床、先天性疾病等也需事先告诉老师。

爸妈准备复杂度:★☆☆☆☆

受到老师欢迎度:★★★★★

懂得区分玩具与食物

幼儿园里宝宝多,病菌交叉感染的机会更多。教会宝宝区分什么是玩具什么是食物很重要,能有效避免宝宝啃咬玩具或吞食异物。啃咬玩具会使病从口入,吞食异物的后果就更为可怕啦。如果宝宝还在出牙,可以让宝宝带块咬牙胶去幼儿园。

爸妈准备复杂度:★★☆☆☆

受到老师欢迎度:★★★★☆

叫大小便的用词须注意

许多爸妈都知道完成如厕训练很重要,不希望宝宝穿着纸尿裤去幼儿园。不论是否准备入园,爸妈都希望宝宝早对纸尿裤说“再见”。这里要指出一个会被忽略的小问题:宝宝叫大小便用词不规范。

每个宝宝对叫大小便有不同的表现方法。有的是发出“嘘嘘”的声音表示要小便,用“嗯嗯”的声音表示要大便;有些男宝宝管小便叫“开炮”;有宝宝称大便为“扔炸弹”;有些宝宝有便意时就摸着屁股原地跳……虽然老师们在与爸妈交流时肯定要问及这个,可是刚入园的时候,面对那么多的新生,老师连名字都叫不全,更不可能分得清谁大小便是怎样表示的。

与宝宝们猜谜最难不过,等知道答案了,裤子可能也已经尿湿了。不要太难为老师们了,教会宝宝用规范的用词来说吧。

爸妈准备复杂度:★★★☆☆

受到老师欢迎度:★★★★☆

吃饭喝水穿衣自己来

除了会叫大小便以外,托班的宝宝最好能自己吃饭、用杯子喝水,中班以上的宝宝应该学会自己穿、脱衣服。宝宝的自理能力强,在集体生活里必然不吃亏。开饭时间可以自己吃,不用等着老师来喂。幼儿园里的杯子都是普通不过的水杯,如果宝宝在家一直用学饮杯的,爸妈千万要事先让宝宝学会用普通杯子喝水哦。

爸妈准备复杂度:★★★★☆

受到老师欢迎度:★★★☆☆

减除宝宝的分离焦虑

宝宝在初入幼儿园时会哭闹、反抗、要求回家,最大的原因就是与原有照看人的分离焦虑。爸妈有必要在入园前就开始减除宝宝的分离焦虑,特别是对那些黏人的宝宝。

这种焦虑情绪是宝宝缺乏安全感的体现,被爸妈送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周围没有一张熟悉的脸,宝宝当然没有安全感。爸妈应鼓励宝宝表达自己的感觉,帮助宝宝解决问题,同时也教宝宝一些放松的技巧。

可以试着与宝宝短暂分离,例如让宝宝到邻居家玩,约定时间来接他。刚开始可能宝宝只能同意5分钟,可以渐渐延长时间。而暂时的看护人可以从非常熟悉的人渐渐换成比较陌生的人。和宝宝约定时间,爸妈只能早到不能晚到,这样宝宝心里才有底,到时间爸妈一定会来接他哦。

爸妈准备复杂度:★★★★★

受到老师欢迎度:★★★★☆

为了让宝宝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爸妈的准备工作要充分。如果宝宝没有准备好,还是推迟入园的比较好哦。

幼儿入学准备特别篇(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想要让孩子们快乐的入学,不仅仅要让孩子做好入园准备,父母也要做相应的心理的调整,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解下不同国家对于幼儿入园的相关建议吧,希望对于即将入园的孩子有利!

放心让孩子去尝试新的学习生活,即使入学前准备好了,不等于入学后就没有问题了。

允许孩子犯这个年龄会犯的错误。被老师批评也是孩子成长的促进力。

一、二年级的成绩不等于今后初、高中的成绩;一、二年级的学习习惯、态度、速度、方法却会影响初、高中的学习。

多观察孩子从学校回来后的心情,及时解除孩子心中的疙瘩。

不是入学后所产生的问题,都应该在入学前准备好

孩子要入学了,有准备当然比没有准备好,但是过度的“准备”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动力,也会给家长带来焦虑。

从对家有小学生的父母的调查来看,有些问题的产生是可避免的,即可在入学前作好准备的。比如:下午课无精打采,可以在入学前,至少两个月以上给孩子调整作息时间;写字姿势的基本准确性,可以在入学前通过训练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握笔、坐姿习惯。但是,有些问题则不是这么简单,比如:好动坐不住、碰到老师批评就不想上学、写字速度慢、拼音字母与英语字母认读上的混淆等等。这些问题的产生与孩子的个性、养育背景、心理特点、心智成熟情况,以及问题产生的特定背景等等,都有不同的关联。需要我们父母做切实的分析,正确地对待。

小学初期的学习,本身就带有学习准备的意义

小学初期,在有系统地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多的是培养新小学生学习的方法、学习的习惯,适应学生生活。因此,有的孩子上课中会突然站起来,在老师的“不准许”和同学异样的眼光下,慢慢就学会克制自己了;有的孩子拿着“48分”的卷子快乐地告诉妈妈,在妈妈遗憾的表情中才懂得这个分数的意义;有的孩子不知道做功课与考试的区别,在考试时也请教同学,被取消考试资格,以后,孩子就懂得了……还有类似的,如:上课做小动作,课本忘记带,不知道回家有作业等都属于小学低年级学生常犯的“错误”。在学习生活的实践中,孩子体验着如何当一名学生,这个“体验”包含着顺利和不顺利。我们父母则应当持平静、接纳、等待、必要时介入干预的态度,允许孩子从不适应到适应的过程。

PART4:海外视角

美国:给准小学生家长的建议

①注意孩子的身心健全:让孩子在家中练习学校的作息时间;妥善保存孩子的疫苗接种、预防注射记录,定期带孩子做基本健康检查。

②培养孩子的社会性以及情绪的稳定性:和孩子分享今天发生的最特别的事;鼓励孩子尝试新事物,赞美他的特别表现;教他适当表达心中情绪;在开学前后,邀请班上其它孩子到家里玩。

③观察孩子的学习方式与特质:随时问问孩子在学校看到什么?或做了什么?试着让孩子练习“听令行事”。

④注意孩子的语言发展:常常和孩子聊聊天,每天读书给孩子听。

⑤让孩子多多了解他所处的世界:鼓励孩子参与各种文化、艺术、历史、社会活动;当孩子问“为什么”时,反问“你觉得为什么?”以了解孩子的想法。

⑥多了解学校的规范:和班主任老师谈谈你的期望,了解各种科目的内容以及学习标准;借助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体验在学校可能面临的问题。

德国:家园给孩子的特别礼物

幼儿园除了组织孩子们参观学校外,还要去——

→访问警察局:了解犯错误和犯罪的区别,知道做小学生以后就要遵守学校的校规,什么时候有为难的事情都可以打报警电话。

→见识消防队:接受防火教育,了解火灾的时候要保持冷静,躲在建筑物的什么位置最安全。

→观摩园丁的工作:了解植物的培育,然后每人捧一个小花盆回家,自己精心照料,直到出苗、开花。

此外,还有交通教育专家讲座、语言发音专家测试等等。

父母除了为孩子买一只各种文具配套齐全的书包外,还会准备一个惊喜——

入学彩袋:圆锥形的纸袋,里面装有各种糖果甜点,以及爸爸妈妈、亲戚朋友赠送的小礼物,像巨大的蛋筒冰淇淋,每个孩子都会抱着它去参加开学典礼,兴奋地期待着典礼结束后打开彩袋的那一刻。

本网站小编总结:许多的家长将孩子送入幼儿园,往往会担心各种各样的问题,其实想要孩子愉快的入园,家长首先就应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态度,让孩子能够感受到入园的喜庆气氛!

避免入园焦虑,宝宝入园提前准备


上幼儿园的最佳年龄

专家认为,宝宝在两岁半到三岁都适合开始上幼儿园,因为两岁半的宝宝的身体免疫力已经有所增强,对于进入新环境和改变作息习惯不会感到焦虑和身体上产生不良反应,他们已经有足够强健的身体应付这些环境的改变。

而且这个时候宝宝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培养,已经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宝宝的智力,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同时两岁多的宝宝,主动探索的需求非常大,幼儿园提供的家庭之外的探索环境,正好可以满足宝宝的探索心。

上幼儿园前要准备什么

有的幼儿园会要求统一购买被褥、洗漱用品,有的则要求自己准备。入园前,家长应打听好相关事宜,以免重复准备造成浪费。需要自行准备用品的,家长最好给宝宝准备好书包、衣裤、鞋子、手帕、玩具等可能会用到的物品,以备不时之需。

衣服:给宝宝准备一个书包,用来装上幼儿园需要的衣服和用品。家长应为宝宝准备几套得体的衣服,纯棉质地最好。不要太大、也不要太瘦,最好是有兜的,开身的,穿脱方便的。女孩的衣服不要有太多装饰物,男孩最好不穿带拉链的裤子。一定要给宝宝穿内裤,避免肚子受凉,从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秋冬季室内外温差大,准备一薄一厚两件小背心十分必要。给宝宝准备一套衣服,裤子最好备两条,宝宝在喝汤或者洗手的时候很容易弄脏衣服。

手帕:可以给宝宝用来擦嘴,可以让宝宝来挑,这样可以增强他对上幼儿园的兴趣。

鞋子:午睡时为了宝宝如厕方便,最好准备一双小拖鞋。鞋的大小要适宜,尽量选择底软、跟脚、轻便的布鞋或旅游鞋,适合跑......

玩具:如果宝宝依赖性较强,可以在最初一段时间,让他带1、2件喜欢的小玩具到幼儿园去,以减轻分离焦虑。

上幼儿园前的心理准备

在宝宝上幼儿园前,家长要给宝宝先上一堂心理课。家长可以和宝宝多讲讲幼儿园的事情,带宝宝到幼儿园走一走熟悉一下环境,并提前让宝宝结识一些将要一同入园的小伙伴,这样能让宝宝对幼儿园有初步的了解,降低对幼儿园的排斥感,能帮助宝宝更好地适应入园生活。

和宝宝多讲讲幼儿园的事情:宝宝可能还不清楚幼儿园是什么,你可以给宝宝讲解,也可以说说自己上幼儿园的事情,尽量讲些温馨的,不要给宝宝压力。

带宝宝到幼儿园走走:平时可以带宝宝到他即将要上的幼儿园走一走,让他熟悉下环境,听听里面孩子们的欢笑声。

培养宝宝的独立性:上幼儿园是宝宝第一次离开家庭,所以培养宝宝的独立性很重要,因为在幼儿园的时间他是相对独立的,没有一对一的照顾。

多结识新伙伴:多带宝宝出去,让他结识多一些新的小伙伴,还可以让他带小伙伴到家了做客,让他当个小主人,这对于他以后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很有帮助。

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的原因

其实孩子不愿意去幼儿园这个现象还是比较普遍存在的。因为宝宝从小就在家里由爸妈照看,习惯了全天侯爸妈的陪伴,这也就产生了一种依赖的心理。另外一方面就是宝宝对一个新的陌生的环境,很不熟悉,这样就从心理上产生了一定的排斥感,很难一下子适应,所以爸妈也要体谅宝宝,不要责骂他,让他能够顺利过渡这段时间。慢慢的,他交到朋友后,就会爱上幼儿园啦!

宝宝入园前的准备


幼儿入园的最佳年龄是3岁,如果对父母依赖性很强,适应能力较差的宝宝最好等到3.5岁才入园。如果宝宝能分清人的称呼;能够辨认方向;可以掌握基本日常生活用语的表达;掌握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那就是时候入园了。宝宝,就要离开家门,进入幼儿园了。在宝宝入园前的一个月,多抽出一些时间,和孩子一起做入园准备吧!宝宝的心理准备讲解幼儿园小宝宝并不知道幼儿园是什么,这就需要家长和宝宝讲一讲。提示:对宝宝讲时,要实事求是,不要夸大幼儿园有多好多好,免得孩子在入园后,心理落差大,反而认为家长骗他,不愿去幼儿园。熟悉环境在平时,家长应该和宝宝一起,到幼儿园走一走,看看幼儿园的外观,听听孩子们的唱歌声,欢笑声,让宝宝产生愿意进幼儿园的愿望。减少宝宝对家长的依恋感入园之前,可以刻意在家中给宝宝一定独处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宝宝的独立能力,减轻宝宝对成人的依恋感。结交新朋友多带宝宝出门接触小朋友,鼓励他主动地和他人进行语言沟通,与同伴分享食物和玩具。常请小伙伴们到家里来做客,让宝宝当小主人,招待好客人们。提示:在宝宝正式入园前,最好帮助宝宝认识一两个同一个班级的同伴,这样,宝宝在进入幼儿园时,班级里有熟悉的同伴,宝宝的陌生感和不安全感便会减少很多。训练宝宝的自理能力在家中,有固定的人看护宝宝,宝宝的生活被照顾得无微不至。在入园前的几个月里,就要放一放手,让宝宝学学生活自理了。入园前的自理能力训练学习自己吃饭幼儿园老师虽然会在刚入园时喂宝宝,但毕竟孩子多,老师少,有照顾不到的地方,宝宝就要自己学会自己吃饭,并要吃饱。学会自己穿衣服在入园前,家长就要训练宝宝自己解扣子,扣扣子的能力,因为学校孩子多,老师少,如果宝宝自己不会穿衣服,只能等老师来穿,很容易受凉。学习自己喝水用水杯喝水对宝宝来说有一定难度,家长就要为宝宝准备一个塑料杯,里面倒上一点点水,宝宝渴了的时候,就让他用杯子喝。学会大小便一般一岁半以后,宝宝就可以训练大小便了。为了让宝宝尽快学会控制大小便,有大小便及时通知大人,家长在看护宝宝时,要了解宝宝吃了什么,吃了多少。另外,家长在家中也要养成宝宝定时大便的习惯。培养作息习惯在幼儿园里,上学放学都有一定的时间,因此,父母要逐渐使宝宝在家的作息和幼儿园的一致,宝宝进入幼儿园后才不至于感到不适应。社交能力培养进入幼儿园,就进入了一个小社会,有些孩子认生、胆小,父母就要多加注意,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语言能力的培养在幼儿园,宝宝如果宝宝语言表达能力差,对宝宝来说是非常苦恼的事情。因此家长要多和宝宝说话,鼓励宝宝讲出自己的想法。尽管家长已经猜到宝宝想要什么,想做什么,也要鼓励宝宝说出来。平时也要和宝宝多说话,让他听得懂成人的话。入园物品的准备与宝宝一同准备上幼儿园时所需的衣服和用品,可以增强他去幼儿园的意愿。书包带宝宝一起去商店挑一个可爱的小书包,在书包表面绣上或写上宝宝的名字,利于老师辨认。其实对于刚入园的宝宝来说,书包里装些什么是无所谓的,只要每天能背着心爱的书包上幼儿园,他就有一种成就感。衣服给宝宝准备一些适合在幼儿园穿的衣服,把那些不易穿脱的裙子和背带裤收起来,也不要给男孩穿前门襟装拉链的裤子,以免夹伤生殖器;衣服或裤子上最好有放手帕的口袋,因为手帕用别针别在衣服上不安全,也容易扯坏衣服。当然也可以使用一种特制的安全别针。另外准备一两套内衣裤,因为宝宝年龄小,换了环境容易紧张而尿裤子。鞋子为宝宝挑选一双舒适合脚的鞋子,因为幼儿园户外活动较多。可在鞋子上贴上卡通图片,帮助他分清左右。如左鞋贴上猴子的左半脸,右鞋贴上猴子的右半脸,穿对了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整的猴子脸。这样特征明显的鞋子还能避免宝宝之间穿错鞋。手帕由宝宝亲手挑选小手帕,买四五块轮换用,最好是同一花样的,以便识别。玩具一般幼儿园都允许初入园的宝宝带一两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玩具。手里拿着自己熟悉的东西,宝宝会有一定的安全感。让宝宝挑选自己喜欢的、体积适中(小于幼儿脑袋,大于幼儿拳头)、无尖锐突起、表面光滑或柔软的玩具2~3个,轮流带去玩。注意:一开始不宜带图书和可拆卸的玩具去幼儿园,因为宝宝整理、管理起来不方便。也可根据宝宝的具体情况准备其它物品,如有的宝宝仍用奶瓶喝水,有的宝宝有定时喝奶的习惯,妈妈可以准备奶瓶和适量的奶,使宝宝的生活习惯不被完全打破。所有带去幼儿园的私人物品都应标明班级、姓名,万一遗失可及时找回。

宝宝入园前准备及入园后调整


对孩子、对父母、对长辈都是一次不小的考验。宝宝入园后能不能适应?在幼儿园会不会哭闹?一个个问号不停地在家长的脑中盘旋。其实不用担心,只要做好入园前准备、入园后调整,所有难题都会迎刃而解。

提前做准备克服入园焦虑

“家长事前需做足准备,以最放松的、胸有成竹的状态帮助孩子顺利进入幼儿园。”很多孩子上幼儿园前几天又哭又闹,其实就是心理上难以接受上幼儿园这个事情。因此,家长需在入园前帮助孩子做好心理准备,让孩子更多地了解幼儿园,预见幼儿园里可能发生的事情。

宝宝3岁左右入园最好

市民张阿姨的外孙优优刚满2岁,由于张阿姨身体不好,再加上女儿工作繁忙,无力照顾优优,一家人决定,让刚满2岁的优优去上幼儿园。

8月1日,优优在张阿姨的护送下顺利入园,没有哭闹,显得很平静。一连三天,优优在学校都没有哭闹。不过,老师却反映,三天来,优优没有跟老师和同学说一句话,十分沉默。同时,优优在学校也很少吃饭、很少喝水,甚至很少上厕所。张阿姨担心优优年纪太小,很难适应幼儿园,她甚至已经向老师提出了退学的想法。张阿姨忧心忡忡地告诉记者:“真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中日友好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心理师王彦玲表示,“进入幼儿园是孩子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孩子将从完完全全的游戏世界逐渐走进规律世界。经常看见入园情况不好的孩子,往往在上小学、上中学、上大学,以及步入工作岗位时也容易出现难以适应的情况,甚至常常会逃避现实。

一般认为,孩子3岁左右入园比较合适。一些孩子对幼儿园的不适应主要跟他的成熟度有关。如果孩子能达到以下要求就可以尝试送幼儿园:用别人理解的方式提出要求,寻求帮助;孩子和亲人分离时能比较平静,没有很强烈的情绪反应;一般的作息时间很有规律。

王彦玲强调,如果孩子明显偏小,一般不赞成提前入园。因为对于小孩子来说,一两个月的差距都会比较明显,孩子小一些,语言表达能力、心智成熟水平都会差一些,很容易导致常说的被欺负的现象产生。

家长也可以观察一下,如果孩子在入园前和入园初,都表现出孤僻、严重哭闹、一想到幼儿园就表现出严重的恐惧感,甚至影响吃饭、入睡,可以考虑暂缓入学。

家长也需心理调适

其实,在上幼儿园这件事上,无助的不仅仅是孩子,对于即将把孩子送去幼儿园的妈妈来说,“如何为孩子做足准备”、“如何缓解孩子的分离焦虑”、“如何让孩子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都是必须面对的难题。

王彦玲表示,作为父母,特别是妈妈一定要做好多重准备,最好在孩子入园前一个月就开始做一些心理调试。

首先,对于上幼儿园这件事,家长不要吓唬孩子。故意的吓唬不太可能,但家长一般会忽视一些无意的行为。例如,在孩子面前,家庭成员之间互相讨论孩子上学后是否安全?是否能吃饱饭?是否会哭闹?这些焦虑、不安的情绪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也感到焦虑不安。

其次,家长不要过度强调上幼儿园的好处,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做作、不真实,会让孩子的期望值太高,入园后容易产生失落感。

当然,家长要给孩子多讲幼儿园的事,不过,尽量采用平和的语气进行讲述。家长应该像讲故事一样,经常给孩子讲讲,幼儿园有几位老师?他们长什么样?幼儿园有什么玩具?幼儿园的孩子都在吃什么?

此外,家长还可以在家里跟孩子玩“幼儿园的一天”的游戏。家长可以扮演老师,跟孩子做游戏,游戏的内容是幼儿园的宝宝上午做什么?中午吃什么?怎么睡觉?下午怎么玩耍?围绕着幼儿园的一天进行实际的模拟游戏。

王彦玲强调,在介绍幼儿园的时候,家长切忌夸大幼儿园好玩的玩具,这样会导致孩子误认为,幼儿园等于游乐场,会导致孩子玩累了就闹着回家,玩腻了就产生心理失望的落差。要明确地告诉孩子,幼儿园不光是玩的地方,更是学规矩的地方,“每一个孩子都必须学规矩,这样才能长大”。

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家长最好尽早确定要上哪所幼儿园,提前进行准备。如果幼儿园主动提供家长进园参观的机会,那再好不过。重点在于,参观过程由孩子主导,父母跟随。不管孩子想去小花园或者洗手间都可以,因为这是他即将进入的环境的一部分。让孩子掌握主动权的意义在于,他能获得控制感,想靠在妈妈身上就靠在妈妈身上,想出去转转就出去转转,想回家也可以立刻回家。这能最快地让孩子熟悉:这是什么地方?这里有哪些人?会发生哪些事?妈妈也能看到教室里在发生什么事情,老师会怎么处理问题。

孩子哭闹家长态度要坚决

对孩子来说,去上幼儿园是一段冒险的旅程。他们第一次离开妈妈,第一次孤身进入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老师和小朋友,第一次开始过集体生活。他们不可避免地会感到焦虑,更让他们焦虑的是,对于陌生环境里将要发生的事情,他们一无所知。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中西医结合医院原儿科主任张思莱指出,孩子对于与父母分离、进入陌生的环境和陌生人接触,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情绪。而且,由于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过度保护,孩子需要面临幼儿园里学习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和运动能力等方面的挑战,这些因素使得孩子对入园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和抵触的情绪。

王彦玲表示,与其说入园是孩子对新环境的适应,不如说是人与人的关系的适应。乐观的人往往容易些,所以,从小应培养孩子与人交往和乐观的心态。而父母管教太严的孩子,往往交往能力较差,对新环境的适应性也较差。

家住西马金润小区的市民郑女士有一个快4岁的儿子,回忆起一年前送儿子入园的情景,至今她还心有余悸。初入园时,儿子天天哭闹不止;随后,感冒发烧不断袭来;再后来,别的孩子都上全天,自己的孩子却在“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上着学。直到最近,孩子才能像别人一样正常地去上学。

郑女士坦言,可能由于自己是全职妈妈的缘故,她将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孩子的身上。儿子一去上学,她的心里就像有小猫在挠似的,非常难受。“刚入园的时候,我曾经一整天待在他们学校外面,不停地眺望幼儿园,虽然什么都看不见。”

王彦玲表示,家长接送孩子时态度要坚决,切不可自行停止送孩子入园。王彦玲说,家长心疼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会妨碍孩子正常的成长过程。一定要坚信,孩子终将离开父母,走向社会;没有哪个孩子是送不进学校的。此外,从一开始上学时就不要给孩子迟到、早退、缺课找借口,一定要让孩子遵守相关的规则。

回家后注意亲子沟通

孩子刚上幼儿园的那几天,一回家,妈妈就会迫不及待地想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你开心吗?喝水没?跟小朋友玩了吗?……”专家指出,千万不要“审犯人”般的盘问孩子。

王彦玲表示,作为家长当然要询问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但一定要注意方法,要关心孩子的感受,多问好的方面,不要问不好的方面。此时,妈妈需要做的事情很简单,见到孩子后告诉他:“妈妈好想你,宝贝,我想亲亲你。”妈妈不用问“宝贝有没有想我”,只负责跟他亲热,告诉他,妈妈知道他很努力了。

孩子如果有极端的郁闷,不开心,反而是不愿讲出来的,逼他讲,是一种刺激。等他感觉好点,他一定愿意主动和妈妈分享。

除了亲亲抱抱,孩子这时候最需要的是一段妈妈和孩子完全拥有对方的时间。让孩子感觉到,“妈妈只是要和你在一起,我对你没有任何要求,也不期望必须做点什么”。

王彦玲表示,母子沟通是一种从小需要养成的习惯,刚上幼儿园的孩子因为太小,可能还不能完全明白沟通的全部内容,但是只要坚持母子间的沟通,会在初中、高中,孩子到青春期时显现出它的重要性,可以及时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引导孩子的发展方向。“孩子是一辆汽车,家长靠沟通来把握汽车的方向盘”。

防止老人产生无用感

姗姗是个3岁的小姑娘,自出生起,就由姥姥、姥爷一手带大。8月1日,姗姗开始上学,每天由姥姥、姥爷负责接送。每天早上7点半将姗姗送进幼儿园后,姥爷都会在幼儿园门口徘徊到近中午才回家。下午三四点钟,太阳正晒的时候,姗姗姥爷就已经来到幼儿园门口排队,等候孩子放学,其实孩子5点才放学。

王彦玲表示,孩子上学后,长期照顾孩子的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等长辈也会产生焦虑和无用感等负面情绪。通常表现为,很容易对子女发脾气,闹情绪;或者对孙辈过度保护,让孩子更加依赖他们,阻碍孩子独立的发展。此时,作为子女一定要理解他们。

王彦玲建议,作为子女要提前跟老人沟通,告诉老人,上幼儿园是每个孩子都需要做的事情,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不是因为老人照顾不周。同时,子女们要安排好老人今后的生活,帮助他们重新找到自己的爱好。

入园体检需空腹抽血

入园体检是孩子进入幼儿园的准备之一,家长需根据幼儿园通知的体检时间带孩子前往相关的妇幼保健站。

8月7日,记者见到不少家长就带着即将入托的宝贝来到位于嘉园二里的丰台某妇幼保健站,等待体检。由于幼儿体检扎堆,承担体检项目的各科室前,都可见到家长领着孩子排队的场景,不少幼儿家长也因此发过牢骚。工作人员建议,准备入园但尚未确定幼儿园的家长,最好将孩子的体检时间提前或者推后,避开高峰时段进行入园前体检。

此外,工作人员还表示,孩子入园体检前一天晚上12点以后,不能再进食、进水,直到次日抽血前。

发生意外允许孩子情绪发泄

在幼儿园,跌倒、摔伤、碰撞等意外也容易发生,如果真的发生了,家长应该如何帮孩子做好心理调整呢?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病防治与社区卫生处高欣表示,伤害可以给儿童及其家庭成员带来心理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消极的也可能是积极的。家长应该意识到,在遭遇伤害后,孩子出现一些退缩、胆小、愤怒的负面情绪是正常的,应该尽量地安抚孩子,不要轻易责怪他们,要允许孩子将这些负面情绪表达出来。一般情况下,孩子将负面情绪发泄后,经过一段时间会自愈,他们又会乐于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如果孩子在遭受伤害后,负面情绪长期存在,回避发生伤害的场景,易受惊吓,经常做噩梦,家长应该带着孩子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高欣说。

孩子之间经常会出现小矛盾、小打闹。家长不要教他们打、骂等方式,不要过多地干预,放手让孩子自己寻找处理方式。对于天性内向、懦弱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地帮助他们,带着孩子一起去找到对方沟通。

关注细节预防疾病

由于环境的变化,上幼儿园是孩子最容易生病的时期。疾病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家长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帮助孩子少生病。

三大原因导致孩子易生病

中日友好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许鹏飞表示,上幼儿园孩子之所以老生病,主要有三个原因,一个是环境的改变,二是饮食的差异,三是集中生活容易交叉感染。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会成为致病的那根稻草。

以孩子最常见的感冒发烧为例,许鹏飞表示,孩子会不会感冒发烧主要取决于人体和病原微生物的力量对比,人体主要的力量是白细胞和免疫球蛋白。保护上呼吸道的免疫球蛋白主要是分泌性IGA,这个球蛋白产生于肠道淋巴样组织和扁桃体。

大便干的时候分泌性IGA就减少,敌我力量发生变化,所以大便干是感冒发烧的主要诱因。此外,病原微生物生长离不开人体的鼻腔分泌物,鼻子敏感是产生大量分泌物最常见的原因,所以过敏体质的孩子也容易感冒发烧。

凉水洗脸有助控制鼻涕

流鼻涕也是孩子经常会遇到的情况。许鹏飞表示,鼻涕产生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环境温度,很多孩子对环境的温度变化很敏感,冷热变化就会刺激鼻腔产生大量鼻涕,预防的办法主要靠锻炼,可以给孩子用凉水洗脸。

二是环境的过敏源,如果孩子是过敏体质,孩子遇到较多过敏源的时候,孩子的鼻子就会过敏,产生大量分泌物,最好的办法就是减少或者清除周围的过敏源,尽量选择干净整洁的幼儿园。

三是运动,部分孩子剧烈活动以后就会形成运动血管性鼻炎,导致鼻腔分泌物增加。在运动以后鼻子堵或者流鼻涕的孩子,要控制运动量。

大便干燥需警惕

许鹏飞表示,很多孩子都有大便干的问题,但不是所有大便干的孩子都会发烧。大便干只是一个诱因。如果孩子大便干,周围正好有人感冒发烧,孩子同时有鼻子堵或者流黏鼻涕,孩子感冒发烧的机会就很大。

所以平时就要给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定时大便的习惯。长期便秘的孩子,一定要注意是否存在蛋白过敏的现象。

同时,还要关注嘴里的臭味。如果孩子早上起床嘴里有臭味,说明孩子已经有细菌感染,必须给孩子多喝水。

当然,孩子会否生病还有很多因素,如果家长注意了以上常见的因素,虽然不能完全杜绝孩子生病,但孩子生病几率会明显降低。

宝宝入园准备及家长心理准备


宝宝的入园问题困扰着年轻的父母们,担心宝宝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那么,入园前,宝宝和家长要做好哪些准备呢?

宝宝入园准备

1.行为习惯、生活习惯的训练,按时早起,午睡,定时定点吃饭。知道自己提出要求排便。尽量按幼儿园的时间表安排孩子在家的睡眠,按幼儿园户外户内时间安排孩子的户外活动。

2.学说儿歌:爸爸妈妈去上班,把我送到幼儿园;幼儿园里朋友多,还有老师照顾我。

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等等。

3.加强与周围小朋友的联络,有选择地接触上幼儿园不哭不闹的孩子,起到榜样作用,这是很重要的一环,会有积极的影响。

4.带孩子去幼儿园玩耍,有机会陪同孩子到幼儿园去熟悉环境,熟悉老师。家长要经常提到幼儿园,并告诉孩子:幼儿园有许多小朋友玩、有许多玩具玩、有许多图书,还能唱歌、跳舞、做游戏等,表现好让你去幼儿园、幼儿园可好玩了等。

5.在家里进行角色游戏:在家里让孩子和大人一起吃饭,鼓励他自己独立进餐。并和他一起表演老师和小朋友的游戏。妈妈称自己为老师,教孩子学会向老师表达意见和愿望。

6.语言准备:家长注意跟孩子说话时,尽量清楚、有礼貌、语气温和。还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倾听大人的话,学会按大人的话去做某些事情。

家长心理准备

首先,要对孩子入园后可能出现的现象心中有数,充分理解并有足够的心理准备,这些现象是一个孩子成长所必经的,适应一个新环境本身就是孩子心理成熟的一种表现。

这段时间,一方面,由于亲子分离;另一方面,由于孩子进入一个新环境,这两种因素共同影响,孩子往往会出现以下几种现象:

1.情绪方面:孩子初入园时,常常出现不安、情绪波动、哭闹等现象,而且这种现象出现的时间也是不同的,其中,哭有先哭、后哭、长哭、短哭之分;还有离开家门时哭,入园即停者;

2.饮食方面:孩子入园时,可能会出现食量减少、便秘、消化不良等现象,所以在孩子入园前和入园初期,家长应多注意孩子的饮食,做到多流质、多清淡、多饮水;

3.睡眠方面:少数孩子会出现夜惊、夜哭等现象,经过一段时间自行消失;

4.行为方面:入园后有的孩子会出现一些行为变化,依恋增强、行为退缩、胆小、沉默不语、反抗性增强等。这也是对新环境的一种反应,一段时间后会消失;

5.身体方面:少数孩子入园后不爱吃饭,可导致一过性体重下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