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是宝宝正式进入的第一个社会环境。面对新环境,肯定有许多地方需要适应与改善。如何帮助宝宝更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呢?

问题1:

孩子不肯离开父母,只要父母一离开,孩子马上就哭!

解决方法:

突然离开自己熟悉的照护者(通常为父母),多数孩子都会产生分离焦虑。如果能训练孩子习惯于接触其他人或同龄小孩,那么这种分离焦虑就会明显改善。另外,让孩子带一件自己特别喜欢的物品上学,可帮助建立起安全感,降低焦虑程度,帮助孩子更快地适应环境。

在进入幼儿园之前,父母可以适时地告诉孩子,幼儿园是个很有趣的地方,让孩子对幼儿园充满期待。

问题2:

孩子早上总是赖床,有时候都已经送到学校门口了,可孩子又在路上睡着了。

解决方法:

在打算将孩子送到幼儿园之前,父母和孩子都要提前做好准备,并且在预备入园的1~2个月之前开始规划和调整,尤其是生活作息方面。对2~3岁的孩子来说,每日的睡眠时间为9~10小时。如果想在早晨7点起床,那么最晚要在晚上10点上床睡觉。

问题3:

孩子无法安心听从老师的指令,也无法适应固定的上下课时间。

解决方法:

孩子在家里自由自在惯了,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睡觉就睡觉。一旦进入幼儿园,却必须依照园内的规章制度来生活,这自然有点不习惯。为了帮助孩子尽快养成自律的好习惯,父母在家可先用游戏方式训练孩子专心。不妨先与孩子一同读故事书,训练他能静坐在椅子上,时间可以由5分钟开始,慢慢延长到10分钟。

在陪孩子读书时,可通过互动问答的方式引发孩子的兴趣,同时训练孩子的专注力。当孩子出现分心状况时,可以就故事中的情节提出简单问题,请孩子回答。

问题4:

孩子的性格比较内向,很难和其他小朋友打成一片,总是一个人躲在教室的角落里。

解决方法:

一般来说,老师会花较多的时间陪伴新入园的孩子。等他对环境熟悉、产生安全感之后,再让他和其他的孩子一同作息。面对比较内向的孩子,老师会尽量诱导他融入团体当中。如果孩子本身还是不愿意,可以请班上比较活泼、热心的孩子主动接近他,让他尽快产生认同感和自信心,不再因害怕而不敢与人接近。

问题5:

孩子的占有欲很强,不愿意和他人分享,经常和同学争东西,甚至出手打人。

解决方法:

现代家庭独生子女居多,孩子的分享观念比较淡薄。当孩子因玩具而出现争吵时,老师会先行制止,并利用其他玩具来分散孩子们的注意力。事后则通过讲故事及角色扮演的方式,教导孩子分享的观念。

父母在家也能帮助孩子建立分享观念,例如在吃东西时告诉孩子:“妈妈分给你一些,你也要分给爸爸一些!”还可经常安排一些孩子们的聚会,让孩子练习发展社交能力。

问题6:

孩子为了达到目的,经常哭闹不休。出于补偿心态,只要孩子一哭闹,家长就尽量满足他的要求。结果在进入幼儿园之后,老师也要面临动辄大哭的孩子。

解决方法:

这很可能是家人的错误教养所导致的行为。父母应该适时教育孩子正确的是非观念,并建立起生活规则与规范,不要被孩子牵制。一旦孩子哭闹,家长可先用其他方法分散孩子的注意力,等他停止哭闹后,再耐心地教导他。当然,首先要确定孩子没有生病或受伤。

问题7:

在家里几乎是父母帮孩子穿衣穿鞋,入园后老师会帮他穿吗?

解决方法:

在孩子2岁之后,就可开始生活自理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在准备送孩子入园之前,训练课程更是要抓紧。平时让孩子帮忙做些简单的家事,例如帮忙端水、拿些简单的东西等,这样孩子也比较容易产生成就感,进而变得更有自信。不要害怕孩子做不好,也不要怕给孩子收拾残局。只有家长耐心地训练孩子,孩子在入园后才能尽量减少不适应的问题。

问题8:

孩子在家时,几乎都是父母喂饭吃,到了幼儿园,老师会帮忙吗?

解决方法:

一般来说,2岁之后的孩子已经有了比较好的动手能力和手眼协调能力,自己吃饭应该没有问题。倒是很多父母怕孩子吃得乱七八糟,所以干脆自己喂饭。这导致孩子一直缺乏自己吃饭的机会。请父母不要怕麻烦,应该放手让孩子自己去锻炼一下。如果怕孩子吃不饱,那么在孩子不想继续吃的时候,可以和孩子玩“你一口,我一口“的游戏,让孩子喂你,你也喂孩子,这样一来,孩子既可以吃饱,又有了训练的机会。

问题9:

孩子的身体状况不太好,应该主动告诉老师吗?是否会引起老师的特别对待?

解决方法:

如果孩子本身患有先天性疾病,例如先天性心脏病、过敏体质等,请务必主动向老师说清楚,不要吝于启齿。这样老师才能特别注意,以免安排不利于孩子的活动或饮食。

至于孩子的心理问题,老师会对孩子进行密切观察,根据阶段性的发展状况做出初步的评估。比如有些孩子就是特别安静,常常自己呆在一旁,不论老师如何引导,也不愿意参加团体活动。这样老师就会把实际情况告诉家长,并提出进一步的处理建议,请家长务必给予重视。

问题10:

刚上幼儿园的孩子,抵抗力好像比较差,其他孩子一生病,就很容易被传染,如果孩子一直在生病,该怎么办?

解决方法:

在选择幼儿园时,一定要注意园内的环境是否清洁。同时提醒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打喷嚏或咳嗽一定要捂住口鼻。另外,家长也必须从提升孩子自身的免疫力着手。在饮食方面注意营养均衡;养成规律的生活作息,晚上10点之前要上床睡觉;平时多与外面接触,不要把孩子关在家里,多接触大自然,培养与自然共生共存的能力。如果孩子生病需要吃药,一定要详细填写用药单给老师参考。

问题11:

孩子不喜欢吃青菜、吃肉,如果他不习惯幼儿园的饮食,怎么办?

解决方法:

让孩子明白,多吃蔬果会让身体更健康、排便更顺畅,比如“如果不想让臭臭的便便留在肚子里,就一定要多吃蔬菜,蔬菜里面的纤维可以赶走肚子里的便便”。

用讲故事和鼓励的方式,引导孩子接受不喜欢的食物。可以利用孩子们的竞赛心理,鼓励或吸引孩子多吃蔬菜水果。如果真的不爱吃蔬菜,就多吃水果。不爱吃肉的话,就多用豆类的蛋白质或鱼类补充。

问题12:

孩子吃饭的速度很慢,有时要吃1个多小时,他能适应幼儿园的就餐时间吗?

解决方法:

在家吃饭时,就应该要求孩子专心吃饭,不要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或玩玩具。可以给孩子规定一个基本的吃饭时间,利用小小的奖励,刺激孩子在规定的时间内把饭吃完。当然,吃饭太快也不好,容易造成消化负担,要注意把吃饭的速度控制在一个合适的范围内。

精选阅读

入园新生三大问题要关注


转眼间新生入园已经一个多月了,照说小朋友们该适应幼儿园的集体生活了,可此间中秋节和国庆长假却让宝宝们又开始恋家了。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副园长吴冬梅说,对于幼儿园新生,最困扰的就是不适应集体生活而产生分离焦虑情绪,而入园一个月里,宝宝的饮食、交往等各种问题也在幼儿园里凸现出来,值得家长关注。

案例1

分离焦虑:长假后上幼儿园就哭

“女儿上幼儿园快1个月了,这几天上幼儿园之前总是哭,并且哭得很厉害,感觉好像特别害怕幼儿园。老师说,女儿在幼儿园表现还可以,可以和小朋友一起玩,早上在幼儿园哭一会就好了。可是孩子回家之后稍有不顺心,就哭个没完,脾气也变得越来越坏。”程程的妈妈问幼儿园老师,女儿这样实在让人伤脑筋,她是不是在幼儿园受了什么委屈,或者心理有了阴影?

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幼儿园副园长 吴冬梅:入园意味着孩子踏入社会,开始集体生活,这种生活不比在家里为所欲为,孩子在这个集体中必须学会调整自己的行为,从一个自然人变为社会人。但这个转变的过程,对于3岁左右的孩子来说,显得有一定的难度。由于孩子对爸妈非常依恋,所以在幼儿园的集体生活就会显得相当无助,因此,绝大部分的新生在幼儿园有郁闷、焦虑、紧张等情绪,可是他们又不懂得如何发泄自己的不满,唯一的方式就是哭,通过哭闹来缓解内心的分离焦虑。

还有些孩子在幼儿园不哭,一回家却动不动哭鼻子、发脾气。其实,这也是一种发泄内心情绪的方式,当孩子说不出自己的不满时,就期望得到父母加倍的重视和关注。

一般来讲,新生的分离焦虑情绪会持续1-2星期。由于情绪紊乱,有的孩子回家后出现各种意想不到的症状,比如胃口很好、疲惫想睡觉等,家长以为孩子在幼儿园饿了,哭得厉害没睡好。其实,这些都是因为在幼儿园情绪紧张,回家之后,能让自己彻底放松了,所以食欲好,睡觉香。专家建议:

(1)一定要让孩子有发泄不安情绪的途径,和孩子多谈谈幼儿园的新鲜事。

(2)坚持送园,哪怕孩子小感冒,不要随意打乱孩子适应幼儿园生活的规律。

(3)心理越安全,分离焦虑就越弱,多与孩子肌肤接触。

案例2

幼儿园大锅饭:挑食更严重

阿珊的宝宝现在三岁四个月,长得虽然白白胖胖,但在饮食上却还是让妈妈伤脑筋,孩子不喜欢吃青菜,就算是把青菜做成菜泥也不吃。现在上了幼儿园,老师也发现宝宝挑食的毛病,她就连菜汤里的一丁点青菜都要挑出来。

吴冬梅解释:

“宝贝啊,今天想吃点什么啊,奶奶给你做。”相信这样的话长辈们都很熟悉。这种有求必应的生活方式让小朋友只选择了自己喜欢的食物,很容易形成偏食、挑食的习惯。因此,专家建议,在家里给孩子提供的食物,要尽量丰富多样。

另外,“观察和模仿”是孩子了解社会的主要方式,家长在饮食方面应做出好的榜样,比如介绍膳食时可以说,“哇,今天有什么好吃的呢?” 有些家长自己本身就挑食,无意间当着孩子的面说自己不喜欢吃这个,不喜欢吃那个,孩子自然会受到家长的影响。专家提醒,莫让自己对某种食物的情绪影响到孩子,要做出好榜样。

案例3

咬人:新生交往沟通方式

才入园一个月,优优已第二次被小朋友咬了。晚上洗澡时,妈妈发现宝宝的手臂上又有牙印,问他是不是被人咬啦,他也说不清。妈妈问老师,老师说他确实被咬。回家后,妈妈告诉优优,别人咬你,你为什么不告诉老师?他支支唔唔说不上来。事实上,优优性格内向且胆小,妈妈担心宝宝在幼儿园被其他小朋友欺负,心里甭提有多不痛快。

吴冬梅解释:孩子被打,痛在家长心里。吴冬梅认为,家长如果发现新入园的小朋友被抓了,被咬了,不必过于介意,可以交给老师处理。遗憾的是,有些家长对孩子身上的抓伤非常在意,找老师评理、控诉、责骂,甚至会帮孩子出头,教训咬人的小朋友。

吴冬梅说,孩子的行为要比语言发育早,摸、抓、揪、咬是他们的主要沟通方式,年龄越小,越是如此,喜欢你还咬你,但由于不知道轻重,自己不会控制力量,出手重了就伤着人了。所以,家长不要以为孩子被咬了,被抓了,就是在幼儿园受欺负了。

如果经常挨打或攻击其他小朋友,就值得注意了,最好让老师在私底下处理,让孩子们懂得如何交往,并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宝宝入园五大常见生活问题


孩子入园后会吃什么?老师会照顾他吃饭吗?

幼儿园实行定量食谱,来保障营养均衡。在食物的制作上一般也会注意从色、香、味、形上吸引宝宝,激发他们的食欲。比如,常为宝宝制作动物形象的小点心、小包子、小饺子;三鲜、肉末、蔬菜等不同配料的蛋羹;松软可口的各种蛋饼和太阳米饭、果料米饭等。进餐时,老师一般会用生动的语言鼓励孩子主动进餐。不好好吃饭的孩子,老师也会喂他,尽量完成定量。

幼儿园一般喝什么水?怎么保证孩子的饮水量?

在饮水上,幼儿园多以白开水为主,一般还会根据节令情况,为宝宝增加酸梅汤、秋梨膏水、冰糖菊花水、什锦水果汤等,帮助孩子去火、润肺、止咳、防病。大多数幼儿园能保证孩子一定的饮水量,这是有要求和标准的。对于小孩子,老师要保证上、下午至少各有两次饮水时间,每次都要达到1杯。天热的时候,孩子可以将水壶带到户外,在游戏中间还要喝1次。在此基础上,很多幼儿园也提倡随渴随喝。

为什么宝宝入园后好像在幼儿园里吃不饱?

宝宝从家里的进餐环境和饮食内容过渡到幼儿园要有一段适应期。幼儿园一般是三餐两点或两餐两点,提倡少食多餐。不像在家里,每顿饭的量也会相对多一点。另外,在家里活动量相对有限,而在幼儿园里,孩子大量奔跑、游戏、玩耍,消耗大量能量,手边又没有零食,也没有随意的“加餐”,回家后有的孩子很快就会感到“饥饿”。

怎么回应?

回家后如果孩子表现出有主动吃饭的想法,可以给他加一点餐。但是加餐的数量和内容要根据不同孩子的情况来定。食量大、体重偏高的孩子,可以适当地控制一下,少吃点主食,吃一点水果,喝点酸奶。幼儿园的食谱是公开的,可以根据食谱的具体情况进行补充搭配,以保证营养的充足和丰富。

宝宝入园后被别的小朋友抓伤了怎么办?

入园的前两个月小朋友之间打闹的情况并不多见,似乎他们都在观察环境,这时候班里也相对安静些。两个月后打闹的情况增多,开始出现一些争执、抓咬的现象。矛盾的出发点经常是为了争抢玩具。有的孩子没有学会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喜欢的就要得到。有些孩子没有学会防备别人的攻击,可能会被抓伤、咬伤。

怎么回应?

为了减少摩擦,在家里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孩子迅速反应的能力,此外,教会孩子学会大声表达:“我不喜欢你这么做,你不许打我!”

宝宝不敢在幼儿园里大小便怎么办?

在入园初期,有的宝宝因环境的变化会有憋大小便的情况。你最好能和老师沟通,告诉她宝宝的如厕规律,请她在相应的时间提醒宝宝大小便。

此外,宝宝在家大便一般是坐盆,或由大人把着大便,而幼儿园一般都是蹲坑,有的宝宝因为不习惯会拒绝在幼儿园大便。

怎么回应?

如果你的宝宝在家大便时有特殊的习惯,如有的宝宝会抱玩具或看电视,有的要人陪等,提前告诉老师,和老师商量着保留一些习惯。同时,可以进行一些坐便训练,帮助孩子逐渐适应。

宝宝入园后的三大热点问题


幼儿园让宝宝接触到更多的人,也就是开始学习与社会打交道的开始。小朋友相互友爱,互帮互助,对于培养他的性情有很大的帮助。可是一开始,宝宝初来乍到,很多状况接踵而来,父母怎么处理呢?

幼儿入园热点问题一:早晨赖床怎么办?赖床不一定是宝宝为了不去幼儿园而想的“招数”,父母有必要先分析原因再“对症下药”:

原因一:

没睡醒如果因为入园打乱了宝宝的作息,宝宝因此没睡够,就需要重新调整作息了。如果已经叫醒了孩子,又不能再让孩子继续睡时,那就要采用一些“温柔”的方法了。

解决方法:

1、给孩子一点时间。“那你再睡一会儿吧,等‘大肚子’定时器饿了叫唤的时候就起好吗?”

2、利用音乐的魅力。给孩子放一些平时爱听的歌曲,音量适中。让轻松、优美的音乐声唤醒宝宝的“好心情”,然后再要求孩子起床。

原因二:

宝宝想给自己放放假,在家休息一下。

解决方法:

1、用宝宝的“好朋友”激励。如:“你的小兔宝宝早早地就跟妈妈说要去幼儿园了,还说等你醒了让你去幼儿园找它呢!我们快点去找小兔子吧。”

2、请宝宝帮忙。如:“妈妈想请宝宝帮妈妈找一找妈妈的牙刷和杯子,妈妈找不到了,你来帮帮妈妈好吗?因为你的眼睛特别棒。”

3、礼物分享法。“妈妈给你买了新的小贴画,今天你当小老师发给小朋友,他们一定很喜欢的。”

幼儿入园热点问题二:如何让宝宝快速记住老师的名字?

解决方法:

尽快记住老师的名字,会让宝宝对陌生的幼儿园产生“熟悉感”,也便于和老师之间进行沟通。这里有几个有用的方法你可以试试,问问宝宝老师的外貌 特征:“哪个老师最高?哪个梳小辫子?哪个最瘦?”借助于形象去记忆,宝宝会感到很轻松,也很亲切。老师的性格特征比如:“ 哪个老师最爱笑?”借助情景记忆,“早上谁问你‘早晨好’来着?下午是哪个老师带你们去玩的?”

幼儿入园热点问题三:宝宝常尿裤子怎么办?

解决方法:

宝宝自己不会上厕所、不知道或不敢叫老师、玩“疯”了忘了……都可能是宝宝发生“状况”的原因。不妨记住下面的“三要两不要”:要用亲切关爱的 语气告诉孩子,如果有大小便要告诉老师,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帮助他。尿湿了裤子也没关系,老师会帮他换上的(当然,提前要和老师沟通好); 要给宝宝穿着有松紧带的裤子,便于穿脱;要告诉老师宝宝大便的大致时间和平时如厕的次数,请老师随时提醒宝宝如厕;不要因此训斥宝宝,要知道,已经很沮丧 的宝宝最不需要的就是“火上浇油”;不要宝宝不尿湿裤子了要鼓励,但尽量不要当着众人的面表扬,有些敏感的宝宝会因此自尊心“受伤”。

温馨提示:

入园为宝宝与同龄孩子接触打开了一扇交往之门,爸爸妈妈要鼓励宝宝多交朋友,让宝宝体验与同伴玩游戏的快乐,帮助宝宝认识小朋友。从宝宝身边接触最多、印象最深的小朋友开始:“谁在你对面吃饭,他叫什么?”,“今天唱歌时谁坐在你旁边?她梳不梳小辫子?”

给宝宝布置一个甜蜜的“小任务”,比如:“妈妈准备了一个球,你去给小朋友玩,问他叫什么,回来告诉妈妈,好吗?”让宝宝有意识地和本班小朋友 一起玩。放学后,通常幼儿园会安排出一段时间让小朋友们在园里自由玩耍,引导孩子多和本班的小朋友玩,甚至你也可以参与进去,这是宝宝学会交往的好机会。 周末,邀请孩子的小伙伴来家里一起玩。为他们多准备几个可以合作完成的游戏,当然也不要忘了多准备几个玩具。

宝宝入园引发的三大热点问题


入园为宝宝与同龄孩子接触打开了一扇交往之门,爸爸妈妈要鼓励宝宝多交朋友,让宝宝体验与同伴玩游戏的快乐,帮助宝宝认识小朋友。从宝宝身边接触最多、印象最深的小朋友开始:“谁在你对面吃饭,他叫什么?”,“今天唱歌时谁坐在你旁边?她梳不梳小辫子?”

给宝宝布置一个甜蜜的“小任务”,比如:“妈妈准备了一个球,你去给小朋友玩,问他叫什么,回来告诉妈妈,好吗?”让宝宝有意识地和本班小朋友 一起玩。放学后,通常幼儿园会安排出一段时间让小朋友们在园里自由玩耍,引导孩子多和本班的小朋友玩,甚至你也可以参与进去,这是宝宝学会交往的好机会。 周末,邀请孩子的小伙伴来家里一起玩。为他们多准备几个可以合作完成的游戏,当然也不要忘了多准备几个玩具。

幼儿入园热点问题一:早晨赖床怎么办?

赖床不一定是宝宝为了不去幼儿园而想的“招数”,父母有必要先分析原因再“对症下药”:

原因一:

没睡醒如果因为入园打乱了宝宝的作息,宝宝因此没睡够,就需要重新调整作息了。如果已经叫醒了孩子,又不能再让孩子继续睡时,那就要采用一些“温柔”的方法了。

解决方法:

1、给孩子一点时间。“那你再睡一会儿吧,等‘大肚子’定时器饿了叫唤的时候就起好吗?”

2、利用音乐的魅力。给孩子放一些平时爱听的歌曲,音量适中。让轻松、优美的音乐声唤醒宝宝的“好心情”,然后再要求孩子起床。

原因二:

宝宝想给自己放放假,在家休息一下。

解决方法:

1、用宝宝的“好朋友”激励。如:“你的小兔宝宝早早地就跟妈妈说要去幼儿园了,还说等你醒了让你去幼儿园找它呢!我们快点去找小兔子吧。”

2、请宝宝帮忙。如:“妈妈想请宝宝帮妈妈找一找妈妈的牙刷和杯子,妈妈找不到了,你来帮帮妈妈好吗?因为你的眼睛特别棒。”

3、礼物分享法。“妈妈给你买了新的小贴画,今天你当小老师发给小朋友,他们一定很喜欢的。”

幼儿入园热点问题二:如何让宝宝快速记住老师的名字?

解决方法:

尽快记住老师的名字,会让宝宝对陌生的幼儿园产生“熟悉感”,也便于和老师之间进行沟通。这里有几个有用的方法你可以试试,问问宝宝老师的外貌 特征:“哪个老师最高?哪个梳小辫子?哪个最瘦?”借助于形象去记忆,宝宝会感到很轻松,也很亲切。老师的性格特征比如:“哪个老师最爱笑?”借助情景记 忆,“早上谁问你‘早晨好’来着?下午是哪个老师带你们去玩的?”

幼儿入园热点问题三:宝宝常尿裤子怎么办?

解决方法:

宝宝自己不会上厕所、不知道或不敢叫老师、玩“疯”了忘了……都可能是宝宝发生“状况”的原因。不妨记住下面的“三要两不要”:要用亲切关爱的 语气告诉孩子,如果有大小便要告诉老师,老师会像妈妈一样帮助他。尿湿了裤子也没关系,老师会帮他换上的(当然,提前要和老师沟通好);要给宝宝穿着有松 紧带的裤子,便于穿脱;要告诉老师宝宝大便的大致时间和平时如厕的次数,请老师随时提醒宝宝如厕;不要因此训斥宝宝,要知道,已经很沮丧的宝宝最不需要的 就是“火上浇油”;不要宝宝不尿湿裤子了要鼓励,但尽量不要当着众人的面表扬,有些敏感的宝宝会因此自尊心“受伤”。

巧妙应对宝宝入园4大棘手问题


从居家生活到去幼儿园,对孩子来说是一次精神上的“断奶”。因之,在去幼儿园之前,家长就要有目的地训练孩子,帮他们做入园的准备。一些幼儿教师就幼儿和家长可能会面临的问题,给出了相同建议——

哭闹

孩子最初去幼儿园,离开了熟悉的环境,都会产生分离焦虑,绝大多数孩子还会哭闹。

对此,在孩子入园前家长有意识地积极引导,消除他们的恐惧心理。例如经常跟孩子说:“宝宝已经长大了,该到幼儿园去了,那里有老师、有好多小朋友,有很多好玩的东西,你可以学唱歌、跳舞、画画、讲故事……”让他们从心底里向往幼儿园;切忌消极引导:“你淘气、你闹,非得把你送幼儿园去……”如果家长以惩罚的口吻提起幼儿园,孩子会把它想象成一个可怕的地方,自然不愿意去了。有条件的话,可以带孩子参加幼儿园办的亲子班,让他直观地了解幼儿园,感受幼儿园比家里好玩多了。

对于去幼儿园前几天孩子的痛哭,妈妈一定要克制自己,态度要坚决。有的妈妈跟着孩子一起哭,这对孩子一点好处都没有,要记住:你的哭会导致孩子变本加厉地哭;如果你不能果断地离开孩子,就等于你把自己对幼儿园的不放心情绪传染给了孩子。一般来说,只要家长能挺住,孩子一两个星期后基本上就不哭了。

在入园最初一段时间,父母要多和孩子聊聊,积极引导。比如问问宝宝在幼儿园里有哪些高兴的事,极力强化这些事情;即使没有,也要尽量找出些愉快的事来。

但是,如果孩子在去幼儿园一个月以后还不能习惯集体生活,从早上起床或前一天晚上就对幼儿园表现处极大的畏惧,到了教室门口不进去,或在园内拒绝吃饭,家长就该及时和老师沟通,仔细分析症结所在:是孩子自理能力差、不会与人交往,还是老师的态度不够温和……然后和老师配合,制定相应的训练方案,帮孩子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必要的话,可先送孩子去半天,适应之后再送全天。

午睡

据幼儿园老师介绍,班上午睡不好的孩子为数不少,有的一分钟也不睡,甚至还有孩子吃手、咬被子。午睡困扰着不少孩子。原因是,一些孩子在家生活不规律,根本不午睡或到下午三四点才睡午觉,这直接导致了他们在幼儿园午睡时辗转反侧,自己难受,也影响其他小朋友休息。

幼儿午睡困难,与早上起床晚有直接关系。调整好作息时间,这个问题会迎刃而解。对两三岁的孩子,最好让他们晚上八点半上床、九点以前入睡;早上六点半起床,中午十二点多午睡就不会太困难。如果晚睡晚起,只能恶性循环,在生理上很难适应集体生活。因此,家长应帮助孩子于入园前建立良好的作息制度,养成早睡、早起、准时午休的习惯。

生病

不少孩子初上幼儿园连续感冒、发烧,厉害的引起气管炎、肺炎,在秋冬季节更为明显。这有几方面的原因:孩子哭闹,着急上火,在园内一天喝水较少;有的孩子总喜欢和小朋友比,吃饭想争第一,吃得过量、积食,稍一着凉,引起发烧;家长给孩子穿得过多,孩子在户外活动时必然出汗,被风一吹,极易感冒;而年龄偏小的孩子,在园内一般不脱衣服盖着被子午睡,起来容易着凉。

对这类孩子,家长每天早上先让孩子喝一杯水再去幼儿园;嘱咐他们白天渴了向老师要水喝或吃饭时多喝汤、稀粥;接孩子时务必带一瓶水或绿豆汤,晚上让孩子把水喝足。如果孩子食欲好,家长要时常提醒老师控制他们的进食量,不要把小肚子吃得鼓鼓的。另外,孩子穿衣服应比成人少一些,加衣服要适度,最好能备一件夹的小背心在幼儿园,以便孩子穿脱方便、活动自如,又能避免受寒。

交往

在幼儿园,孩子们之间经常会有一些小矛盾,比如抢玩具,推搡、打闹,有的幼儿免不了身上会带“伤”。

孩子在幼儿园和小朋友不愉快、受了委屈,家长是找老师、园长告状,还是教给孩子自己解决争端的办法?显然后者更为明智和有效。如果你的孩子想玩别人的玩具,不妨鼓励他和小朋友商量,对方不同意不能硬抢;如果不想把自己的玩具给别人,也要好好对人家说,比如“我过一会给你好吗”……另外,告诉孩子,面对动手打人的同伴,大声制止他的行为,告诉他打人不对,如果再这样,就告诉老师。慢慢地,孩子会在幼儿园这个集体环境中学会与人交往。

往往被忽略的入园”大”问题


7月份已过去大半儿,家长们现已陆续收到入园通知书啦吧!离宝贝们入园的日子也越来越近啦~也不知道爸爸妈妈都准备的怎么样啦,不过有些问题容易被忽视,但又很重要,那就趁早来坛子里说说~算是给大家提个醒吧~也欢迎细心的家长过来随时补充哦~

1、幼儿园伙食问题,一看就知道很重要了,宝贝们都在长身体的时候,充足的营养是很必要的,很多好的幼儿园有自己的厨房,有专门的营养师;也有些幼儿园没有厨房,将伙食外包出去,味道是不错,就是不知道合不合幼儿的“小胃”;另外还有极少数幼儿园没有厨房就算了,早餐居然只是蛋黄派或巧克力派,孩子是很喜欢吃,但是我们都知道,这些是零食,不易当早餐啊!

所以请各位家长入园前提前了解幼儿园伙食问题:早了解早知道,早预防早准备!(不过很多幼儿园还是很负责的将孩子一周的菜单张贴在门口的公布栏上,但之前也有过表里不一的新闻报道,所以请各位家长珍重。。。)

2、幼儿园家长群体问题,这个应该是很少人想到的问题,我也并没有歧视谁的意思哦~小孩子的模仿能力很强,而且不会分辨好与坏,如果不注意很容易“感染”到不好的习惯。而且很现实的问题是,北京人口多而杂,总有少部分人素质有待提高,难免会让他的孩子养成不太好的习惯或作风,如果您的孩子和这些人的孩子在一个幼儿园,那么后果可想而知啦!

所以说关注幼儿园家长的群体也很重要啦!另外,一个幼儿园的家长往往是互相学习交流的对象,同等层次的人在一起也会有共同的目标和爱好嘛~

3、不要轻视幼儿园的保育员,这个也重要哦!很多家长一般会比较重视班上的老师,而忽略保育员的重要性,不过细想想,孩子刚入园肯定不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也不强,其实更需要的是保育员的照顾,如果您和保育员搞好关系,让保育员清楚了解咱家宝贝的习惯与喜好,保育员工作省劲,咱家宝贝也舒服,您说是不?

选蒙氏幼儿园须考察三大问题


蒙氏幼儿园要看教师证书

据资深学前教育专家李莉介绍,蒙氏教育兴起于20世纪初。最初是帮助智力残障儿童的一种教育,后来,经该理论的创始者——蒙特梭利进行改进,开始面向正常儿童。目前,北京、上海等地纷纷兴起了蒙氏幼儿园或蒙氏班,很多老师认为有了蒙氏教具就是蒙氏教育了。其实,蒙氏教育的精髓是“尊重儿童”和“认识儿童”,教师能否真正驾驭蒙氏教学是蒙氏教育是否正宗的关键。

据从事蒙氏教师培训的范老师表示,在蒙氏教育中,老师看似只起到辅助作用,其实,他们要在孩子动手的过程中,仔细观察孩子,了解每个人的特殊需求,给每个孩子提供有针对性的辅导。有些人觉得蒙氏班的老师基本上是摆设,谁都能干,其实这种教学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了。

“转型”被允许“蒙氏”要正宗

据部分区教委学前处负责人表示,亲子园和幼儿园是两种不同学前教育模式,针对人群也不同。亲子园主要针对0至3岁幼儿及家长,在训练孩子的同时,更主要是培训家长如何教育孩子。对于亲子园转型为幼儿园的情况,主要是缘于入园难的现实应运而生的现象。一般知名的亲子园不会涉足幼儿园,刚刚建起的亲子园为打知名度,可能会以这种方式招揽生意,前提是,只要符合幼儿园办学条件,这种转型是可以的。但是,针对这种打蒙氏教育招牌的幼儿园,有关专家提醒家长,一定要分清所谓的“蒙氏”是否正宗。

选蒙氏幼儿园须先考察资质

选择蒙氏班或蒙氏幼儿园的家长,需要考查带蒙氏班的教师是否经过培训、是否有“蒙氏教师资格证”,并要看是否由权威机构中国国际蒙特梭利教学研究会、中国国际幼儿教育研究院联合颁发的证书。

另外,合格的蒙氏教师首先必须性情温柔、态度谦恭、做事严谨,有良好的知识结构,扎实的幼儿教育基础理论和丰富一线教学经验。

链接:

入托故事:公立园“落榜”投奔亲子园

入托故事:三年换两所幼儿园,有苦有乐

公立幼儿园PK升级亲子园

亲子班有利于配合幼儿园教育

选择幼儿园最好先带孩子试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