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到底该教孩子什么?或许,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故事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有人问这位获奖者:“您在哪所大学、哪个实验室学到了您认为一生当中最主要的东西?”

这位白发苍苍的学者答道:“幼儿园。”

“在幼儿园您学到了什么?”

学者说:“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摆放整齐,吃饭前要洗手,做错了事要表示歉意,午饭后要休息,要仔细观察周围的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

专家观点

多关注孩子情感和习惯培养

“过早教给幼儿知识,如同一把剪刀,将孩子想像的翅膀剪掉,使他们由天鹅变成了家鸭失去了天空,得到了池塘。”重庆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专家曲虹打了这么一个形象的比喻。她说,幼儿教育是孩子良好习惯形成的最佳时期,如果这个时期没有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个孩子将来要为此付出很高的成本。

幼教专家孙毅表示,童真童趣和玩耍游戏是幼儿的权利,儿童最初的学习方式就是玩,幼儿园教育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致力于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扎实的身体基础和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等,使其能一生持续地学习,有质量地生活。

精选阅读

中国的幼儿园到底该给孩子准备什么?


引言:幼儿园里各式各样的玩具,各式各样的焦距,各式各样的装饰,人家长和孩子看的眼花缭乱,我们是根据什么让幼儿园“装备”这些东西呢?

在幼儿适应园所集体生活的过程中,家长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幼儿园可以组织家长们参加专家讲座和专题培训活动,了解幼儿分离焦虑的原因,寻找减轻焦虑情绪的对策,从调整作息时间、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宝宝入园,带领孩子观摩幼儿园活动入手,帮助幼儿做好入园的思想和能力准备。小班教师的新生家访以及家长、孩子共同参与的亲子活动作用更为突出。教师可以在家访过程中把个人亲切和蔼、大方得体的良好形象展现在家长面前;还可以利用讲故事、做游戏、赠送小礼物等方式赢得幼儿对自己的喜爱与信任。孩子则会在父母的陪同下,逐渐熟悉幼儿园的生活、活动环境,增进与小伙伴之间的友情,形成良好的集体融入感,引起幼儿对群体生活的向往之情。

2-3岁的幼儿,运动系统发育日趋成熟,此时孩子们的自主活动及有计划的游戏锻炼应该成为促进身体健康、获得最佳发展效果的主导模式。创设良好的游戏活动情境,开展新颖有趣的游戏活动,是促使幼儿快速适应幼儿园生活的最佳途径。教师要在设置游戏区域和准备活动材料上多下功夫,确保幼儿接触到的设施设备安全、柔软、方便;保证同类玩具数量充足,防止幼儿因争夺玩具而发生纠纷;创新游戏活动内容和玩法,利用丰富多彩的集体游戏或小组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转移幼儿的不良情绪,逐渐建立有效的集体生活规则和意识。

此外,小班教师队伍的合理搭配是体现幼儿园理性思考和感性管理特色,使幼儿喜欢幼儿园集体生活的关键所在。新入园幼儿自理能力较差,班级需要配备一位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的老教师和一位机智灵活、富有创造力的青年教师。这样的新老搭配既能相互扶助、又能相互补充。

幼儿在最初的集体生活环境中形成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行为会影响其一生。如果这一时期的社会化得以顺利发展,将有助于幼儿增强自信心,促进情绪情感、品德意志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相反则会引起焦虑、退缩、品行障碍乃至违法犯罪等问题。幼儿园和幼儿家长,要从身心两方面协助幼儿做好入园各项准备工作,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帮助幼儿以积极的心态迎接新的生活和学习。

本网站小编总结:

幼儿园入学应该准备的物品如下1.书包为孩子准备一个带有图案的小书包,最好在购买时带上他,一个他所喜爱的小书包会增强他去幼儿园的意愿。在书包表面绣上或写上孩子的名字,利于老师辨认。对于刚入园的孩子来说,有时对书包里装些什么是无所谓的,只要每天能背着心爱的书包上幼儿园,他的心里就有一种成就感。2.衣裤为孩子准备日常所穿的衣服、裤子、袜子各一套。最好在衣裤上绣上孩子的名字。把它们装在书包里,以备孩子尿床、尿裤或因其它活动弄脏时换用。3.鞋子为孩子准备一双特征明显的鞋子。刚入园的孩子经常会出现相互穿错鞋子的事情,一双特征明显的鞋子会让孩子容易辨认。宝宝入园,如果能在鞋子上贴上特别图案的不干胶也是一个好办法。轻便、合脚、不用系鞋带的鞋子最适合孩子们做运动。4.名字贴主要是用于幼儿辨别茶杯、毛巾。5.午睡用品有些幼儿园需要自带被子,家长们带需准备几种厚薄不同的被子,以便适应季节变化之用。是否需要应提早向幼儿园咨询。

幼儿园的孩子到底该学啥?


现在很多家长非常热衷于智力开发,不少幼儿园从中班开始就按学科开课,还没课桌高的孩子就成天进行课堂学习,学拼音,学算术,背古诗,背单词,有些孩子白天在幼儿园待了一天,放学了还要上兴趣班,那么小的人儿,看着都累。

家长也心疼,但你不学吧,别的孩子都在学,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呀,很多家长都这样想。于是,孩子小小年纪,就开始了严酷的人生竞争。其实这是不明智的。智力开发不是不可以,但过度开发,危害甚大。

★实例:孩子之间是有差异的

曾经有一位著名的教育专家,请了几个说不同语言的保姆来照顾自己的儿子,要求他们和儿子说话必须用自己的母语,于是孩子自然地学会了好多种语言,后来在学术上也取得了不凡的成就。这个故事经教育家宣讲之后广为流传,现在已经成了很多儿童语言培训机构的法宝,似乎只要给孩子提供足够的教育,孩子就一定能够成才。

且不说那个专家的理论是否正确,孩子之间有差异,从自己孩子身上得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所有的孩子。最近几年,国内媒体就报道过好几个相反的事例。上海一名男孩,生活在语言刺激非常丰富的环境里,为了培养儿子的语言天赋,爸爸在家说日语,妈妈在家说英语,祖辈在家说上海话,还有保姆在家说家乡话,但遗憾的是,孩子并没有成为天才,反而到2岁还不会说话,不是声带、听力有问题,而是患上了“失语症”,原因竟是他过早处于多种语言环境中,导致语言思维混乱,无法用一种明确的单纯的语言来表达,结果难以开口。

过度开发孩子的智力,很可能是违背自然规律的,其长远的损害也许当时显现不出,但终会爆发。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不能太急功近利,心急则短视,短视是不可能成大器的。

★思考:我们被广告忽悠了吗?

所谓的早期教育,有时候我很怀疑它的科学性,怀疑又是一个商业陷阱,因为太多人靠它吃饭、靠它致富了。

很多家长都熟悉那句口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如果我没记错,这句话应该是某个儿童产品的广告词,借助大众传媒的神威,它已经深入人心了。

广告是个什么玩意儿?!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赚钱,所以它会不惜一切手段,制造概念,强化概念,把人圈进去。商家为了卖产品,不惜投入巨资做广告,在巨资的诱惑下,一大帮所谓的社会精英、专业人士,纷纷奉献出他们的脑力和体力,搞出精彩的创意,做出诱人的作品;而一大堆高高在上的媒体们,纷纷奉献出黄金版面、黄金时段,让这些创意隆重登场。身为一个普通人,在这样的攻势下,往往不知不觉就中了招,乐呵呵地当了俘虏。这就是现代商业文化的可怕之处——不知不觉中,霸权就温柔地行使了!

孩子的一生,不是奥运会的百米决赛,短短10秒时间,起跑慢一点,就要吃大亏。人生就像马拉松,起跑并不重要,关键在于坚持,在于持续不断地努力。当然,儿童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很多东西不是不能学,而是看以什么样的状态去学。

★实例:五岁女孩,为何不爱跳舞?

我认识一个五岁的小女孩,父母想让她学舞蹈,她不干,说太累。表面上看,好像是这个女孩怕吃苦,性格有问题,但实际上却有更深的原因。我问她母亲,她还没有开始跳舞,怎么就会觉得累呢?“累”这个概念是怎样形成的?她母亲说,她在幼儿园跳过,就觉得累。难怪,病根其实在幼儿园。

跳舞本是一件快乐的事,所有的艺术和体育活动,都带有娱乐性质,都是能够给人乐趣的。可是一个五岁的小女孩,据她妈妈说,平时很爱美,买了新衣服会对着镜子照半天,“六一”儿童节化了妆,到晚上睡觉也舍不得擦掉,这样一个女孩,为什么会对舞蹈这种美的艺术害怕呢?就因为太累!

累的感受超过了美的感受,超过了娱乐的感受,这不能不说是幼儿园的极大失败,甚至是一种罪过,因为它扼杀了孩子对这种艺术的好感,扼杀了孩子学习这种艺术的热情,更扼杀了孩子在这方面发展的可能性。

★思考:是谁扼杀了孩子的学习乐趣?

其实,不光是艺术和体育,所有的学习都是包含着乐趣的,阅读有乐趣,数学有乐趣,做物理、化学实验有乐趣,观察生物的习性有乐趣,了解宇宙奥秘有乐趣……可以说,一切认识世界的活动都是有乐趣的,上帝赋予我们这样的禀性,让我们在乐趣的指引下,主动积极地认识世界、认识真理,人类文明的进步才有了最根本的动力。

但中国的孩子,却往往把学习等同于吃苦,是需要用毅力去坚持的事情,很多原本有乐趣的学习,变成了孩子的噩梦、家长的负担。孩子们成天唉声叹气地学着,为一个写纸上的分数而努力,这不是等于和上帝作对?这样的学习是不能持久的。以牺牲乐趣为代价的学习,其严重后果也许一时表现不出来,但在孩子漫长的一生中,它所扼杀的可能就是孩子对于学习知识、探索真理、认识世界的积极态度,还有什么比这更可悲呢?

其实,过早的、过强的智力开发,不仅危害大,而且没有必要。

4个月会爬的孩子和6个月会爬的孩子,长大后走路并没有什么区别。3岁会背唐诗的孩子不一定比6岁会背唐诗的孩子更有可能成为作家。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开发得早,只能说起步早些,但起步早如果走得慢,优势也保持不了多久。相反,起步晚一点,但后劲足,大步流星,也许走得更远。

★关注:人生是一场比赛吗?

人生是一场比赛吗?为什么不可以把人生看成是一次旅行?人生本来就是一个过程,每一天,都是生命的组成部分,每一天都有自己的意义。为了将来的某一天而牺牲掉前面的任何一天,都是一种损失,这意味着很多生命的乐趣和意义,都同时被省略掉了。

只注重知识的学习和智力的开发,而忽略了作为一个人的全面发展,这个人的成长就是畸形的,他的人生就有很大的欠缺,哪怕最终他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也难说他的人生就很圆满。

关键举例:孩子要不要学乐器

孩子一到四五岁,很多家长就开始考虑要不要学乐器了。

学乐器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一旦确定要学,你就要做好准备,经济上、精力上都要有极大的付出。

1。要做好财力上的投入

首先是买乐器,乐器便宜的几百,中等的几千,贵的上万。一般人会选择中等的,音质不会太难听,看上去不是太刺眼,用起来还行,价格也还合适。既然买了乐器,轻易停下来就是浪费。往下学,花钱如流水。课时费,一节课少则二三十,多则八九十,一周一次,似乎还可以承受。学到后来,大课变小课,老师变名师,学费自然也涨上去了。当然,到了这时,孩子学得也有些水平了,家长更是舍不得停下,再贵也得硬着头皮上。到后来,考级、表演、参赛,都是花钱的事,只不过这时的家长已经麻木,脑袋都进去了,还在乎耳朵?花再多钱也只能认了!

2。要做好精力上的投入

再说精力上的投入。每次上课的接送就不必说了,很多学琴的孩子,上一次课要跑半个城,路上就要耗费几个小时。初学的孩子由于年龄小,能力差,几乎都需要家长陪着,家长实际上成了家庭教师,不仅要帮孩子记谱,还要和孩子一起听,你先学会,回家再指导他。慢慢孩子长大一些了,也有了基础,领悟力也强了,不再需要家长陪学。但孩子的天性就是贪玩,回家以后怎么保证足够的练习呢?只能家长督促。很多时候,在练琴的问题上,孩子和家长之间仿佛就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每天都在斗。

所以学乐器,真的是前途很光明,道路很曲折。父母总是对孩子抱着最美好的希望,看见人家的孩子背着乐器去上课,学着学着,就能演奏曲子了,自己的孩子也不笨,凭什么呀?不甘心,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学一门,增加点艺术细胞,也增强点竞争力。但真学起来了,才知道不容易,能坚持下来的人实在不多。

3。家长要有迎接一切可能的心态

我认识一些学琴的孩子,钢琴买了放在家里,弹了几次就厌烦了,开始家长还逼着学,后来逼也逼不出来了,实在学不下去,钢琴就成了一架摆设。当初花了那么多钱,现在连碰都不碰一下,让家长看着就烦。

学音乐确实是需要天赋的,以前我在这个问题上体会不深,儿子学架子鼓后,因为经常去看他上课,就越来越有感受。同一个班的学生,起点是一样的,课程是一样的,但是敲出来的感觉确实就不一样,越往后学,差异越大。所以,孩子学琴,家长是抱着什么样的目的,这很重要,如果只是培养素质,作为娱乐,那还好办,什么时候都可以学,什么时候都可以停,也不一定非要学到什么程度。如果是为了将来在音乐上有所发展,或者是为了考级,为择校加分,那孩子就苦了,家长也苦了。

练琴没有不苦的,不管有没有兴趣,不付出就不会有收获,这是个简单的道理,每个孩子,每个家长,在报名的时候,在第一次摸乐器的时候,就应该有所准备。

★关键:我们重视孩子的意愿吗?

学不学乐器,最重要的是要尊重孩子的愿望,要孩子真正喜欢。

话又说回来,孩子一开始往往并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也许当时他确实是很喜欢,吵着闹着要学琴,但是学不了几次,热情消失了,兴趣转移了,他确实不喜欢了,孩子的天性就是如此,也怪不得他。

如果已经发现孩子不喜欢了,那又怎么办呢?要么果断地停下,不要再花冤枉钱。要么鼓励他,激发兴趣,用意志去坚持。一个事情做久了,做熟了,也会产生感情,哪怕不是很喜欢,坚持学下去,待技术的障碍突破之后,慢慢也会找到演奏的乐趣,也会陶醉在音乐之中,也会有成就感,这就是另外一个境界了。

对待孩子的学习,家长不要控制太多,在孩子产生兴趣的基础上安排孩子进行学习,这样才能取得不错的效果。

孩子在幼儿园到底学什么?


据记者走访100多所幼儿园,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现象:广州市几乎所有口碑良好的幼儿园,也就是国家认可的一级一等园都不将识字、算术当做教学重点,而将孩子情绪、情感、习惯、行为的培养看得更为重要。一些规模小、起点低的幼儿园则恰恰相反,他们招生时往往承诺,在幼儿园教会孩子识多少多少字、学会多少多少以内加减法。

华南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系副教授冯夏婷在谈到这个现象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在幼儿阶段,情绪、情感、习惯、行为的培养肯定比知识、技能的培养更重要。而有些家长,让孩子死记硬背,甚至孩子两三岁时就开始读拼音、认汉字,显然是违背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

那么,孩子在幼儿园到底学什么?

一次游戏活动的启示

娃娃快乐玩游戏

展示活动是游戏“冲过地雷区”,孩子们要小心翼翼通过布满彩色纸球“地雷”的小路,一旁新生家长关注着孩子和老师的一举一动。孩子们在老师带领下,先跑步热身。然后老师在地上画了一连串大小不一,疏密相间的圆圈,然后让孩子们脚踩圆圈行走。过后,开始真正的“冲过地雷区”比赛。过程中,老师不断进行指导和增加难度。游戏后,老师安排孩子们清扫“战场”,把不同颜色的纸球“地雷”分类放好。

游戏中能学什么

30多分钟的游戏结束,老师向家长解读这个游戏活动不同环节对孩子的培养:热身和基础训练是培养良好运动习惯;比赛,是培养竞争意识和对游戏积极的态度,以及投入程度;游戏过程中,会学到跑跳等动作,以及身体控制、注意力等方面的发展。还有训练孩子勤于思考,智力上的发展;结束的整理工作,是训练良好行为习惯,还有学习分类、颜色等方面作用。

一席解读后,家长若有所思:原来,这么简单的游戏活动,蕴涵了这么多的教育内容。沙面小学实验幼儿园园长林远明说,幼儿园的学习内容不仅仅是教授孩子们数学、识字等知识,而是对孩子进行全面的教育。家长要懂得孩子以及幼儿园教学特色,才能明白幼儿园里孩子能学到什么。

解读幼儿园教育

幼儿教育是对幼儿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涉及体智德美方方面面。具体包含哪些内容呢?目前,幼儿园的教学包括五大领域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这是根据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规定内容而定的。对于家长来说,我们对孩子学习的关注点应该放在哪些地方?可以从以下方面做些思考——

1.学会生活生存

学会生存就是让孩子掌握独立生活能力、安全常识,以及各种动作要领。比如中班的小朋友要学会的生活能力有:会穿脱、折叠衣服,折叠被褥,会系鞋带,会用筷子,会分发整理餐具,收拾桌子,会刷牙,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

2.学会学习能力

幼儿能自己探索、发现周围的事物进行学习,对周围事物感兴趣,那么对他今后的学习十分有益。而幼儿园各个领域开展的教学活动,都注重儿童能力的开发。比如科学领域的能力有感觉、观察能力,概括分类、数量、形状、时空等数学概念……幼儿园重视幼儿亲自参与活动,通过不断体验、经历,学习知识技能。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以及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开发。

3.学会良好习惯

幼儿园的教育目的是为幼儿全面发展奠定基础,而行为习惯是从小养成的,习惯包括卫生习惯、行为习惯,学习初步的社会规则。因此幼儿园的活动里都包含了怎样培养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品德行为方式和对情感、情绪的把握、与朋友友好相处等的内容。

到底该不该教孩子早点识字?


许多家长认为,孩子越早开始识字,将来智力水平越高。持此观点的家长都在孩子两岁左右,甚至在孩子一岁前就开始对其进行识字,包括买幼儿图书在睡前给孩子讲解,逛街时也抓住机会教宝宝认文字。

有些父母在教孩子识字时采用简单的抄、默等方法,机械地死记硬背,这种方法效果很差,并且损害了孩子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厌学情绪,扼杀了孩子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发挥。

识字是上学以后的事

与主张“早起步”的家长不同,也有家长认为,识字对学龄前儿童来说太枯燥、太抽象,在幼儿阶段不应当进行识字教育,识字应是小学教育的任务。教育家卢梭就认为幼儿过早识字毫无意义。

的确,晚识字不见得一定会影响智力的发展。据记载,清朝的戴震9岁时才会说话,10岁时才入私塾读书,而后来他却成为集哲学家、数学家、训诂学家、地理学家和教育家为一身的学者;北京大学副校长陈章良教授在7岁之前也不识字,而他不到30岁就成为博士生导师。这说明,识字早晚和以后的智力水平以及取得的成就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然而,早期教育研究显示:3岁前没有开始识字的幼儿容易患语言“小儿麻痹症”,以致进入小学后阅读困难,适应能力差,影响智力发育,造成终生障碍。0到6岁大脑处于记忆能力最强阶段,是识字的关键期。美国心理学家推孟在“天才发生学”的研究中指出:有44%的天才男童和46%天才女童都有5岁开始阅读的经历。由此看来,学龄前儿童的识字教育还是有必要的。

顺应规律结合实际

每个汉字都是音、形、义有机联系的符号刺激物,幼儿学习汉字有利于右脑开发,而右脑的开发对儿童智力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0到6岁学会2500个字,能提高幼儿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3至6岁的幼儿正处于兴趣广泛、精力旺盛的年龄,而阅读可以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知识的兴趣。

当然,如果将识字早晚作为衡量孩子智力水平的唯一标准是很片面的。3岁以前的儿童思维特点是以直观行动思维为主,思维离不开具体事物和动作,不可能通过抽象概括认识事物的本质。即使能认一些字,也是机械记忆,就是把文字当成一种图形强行记忆,很快就会遗忘,这样会增加大脑的负担。

天下父母都希望孩子聪明好学,为孩子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孩子识字不仅要顺应儿童学习的规律,更要结合孩子的实际情况。这就需要家长对孩子多观察、多了解,培养孩子对识字、对学习的兴趣——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幼儿园回来最该问孩子什么


“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有没有吃饱?”“跑步时老师有没有帮你脱外套?”“老师今天教什么了,有没有叫你回答问题?”“今天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呀!”“把今天教的儿歌背给妈妈听听!”……每天下午接孩子离园时,家长们关切的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恨不得让孩子把一天的生活细节都描述一遍,有人称其为“亲子交流”。专家指出,“亲子交流”看似只是简单平常的几句话,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最爱嘘寒问暖

市区某幼儿园作了一番小调查,结果发现,在来接孩子的家长当中,第一句话就询问孩子吃、穿等生活情况的占了一半,其次是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少数家长会关心一下孩子和老师以及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情况等。记者还发现,这些家长当中,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居多,老人们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孩子的嘘寒问暖上。

一位庞爷爷:“外孙自去年上小班后,每天都是我负责接送。”谈及接孩子离园时的交流,庞爷爷说:“还真没想那么多,就是下意识地问他吃了什么,有没有吃饱啊等,要么就是问他学了什么,老师教的儿歌会不会背啊之类的问题。”旁边的一位孙奶奶则告诉记者:“我孙女上大班了,她独立性很强,也很聪明,每天都会向我展示她学到的新本领,所以我每天就会问她,老师教了什么,学会了没有。”

[老师建议]

锻炼孩子表达能力

很多家长都愿意利用接孩子离园的这段时间和孩子交流,这样既能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又增加了双方的沟通,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孩子的表达能力。这种做法非常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应该提高自己的提问水平,多用启发式提问,与孩子进行更广泛的交流。

现在的很多家长往往更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什么了,玩什么了”,这些需要关心,但不是最主要的,家长可以多从孩子的感受、关心他人、获取新知识等方面进行问话,如:“你今天在幼儿园高兴吗?”“讲一个你今天觉得特别好玩的事儿。”“今天你们班阳阳来了吗,他的感冒好了吗?”“你教妈妈折小纸船,好不好?”“你今天帮老师整理图书、收拾玩具了吗?”等。同时,提问要具体,要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慢慢地,孩子会喜欢和家长交流一天的在园生活。

回到家后,也可以再给孩子一次表现的机会,请孩子跟家里人讲一讲,孩子又会得到一次锻炼。渐渐地,孩子的表达能力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个案推荐]

问:你今天有没有帮助别人?

女儿:依依,小班;

家长:杨妈妈

“你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帮老师做事啊?”当依依的妈妈有一天这样问时,依依愣住了,好半天才回答了一句:“没有。”妈妈没有说什么。第二天,妈妈又一次这样问她,这回依依没有迟疑,直接回答:“没有。”第三天,当妈妈又把同样的问题提出来时,依依似乎早有准备:“帮了,我今天帮老师收玩具了。”妈妈表扬了她。此后,依依特别喜欢在班上帮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做事,老师经常表扬她能干,依依也因此觉得特别开心,从帮助别人中得到了很多乐趣。

孩子到底应该几岁送幼儿园?


关于孩子几岁上幼儿园,要不要上托班这个话题,昨天,一个朋友,孩子将近两岁半,来跟我诉苦,说平时要上班,孩子放在家里老人带的很不科学,她各种逃班早退尽量自己在家呆着,单位意见很大,再那么混下去要失业了,而现在孩子教育开销那么大,她家情况不允许一个人全职的。我说,把孩子送托班啊,你白天上班晚上陪孩子不就行了?她斩钉截铁地说:“不行,都说孩子三岁前送幼儿园对孩子特别不好,我怎么着都要扛到三岁以后”。问她三岁前入园不好在哪里,也能列出诸如年龄小容易生病啊,孩子多老师照顾不周啊,孩子容易攻击性强啊,亲情淡化安全感差之类这些点。

她说的这些,其实我也听过,而且两三年前也信过,所以我家小朋友是我在家全职自己带到三岁多才上的幼儿园,直接小班。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后悔的事情并不多,坚决不三岁前上托班,是其中一个。

孩子几岁上幼儿园这个问题,不是硬性的根据年龄一刀切的。每个孩子早期的发育程度差别很大,家庭环境和条件差别很大,幼儿园本身情况差异也很大,所以,几岁上,是要根据各种条件具体分析的。但有一点是例外,如果打算让孩子上的幼儿园是托班小班都有,可以直升的,如果条件允许可以报上名,而且孩子的基本身体状况没明显落后同年龄段孩子的问题,请尽量从托班上起,我当年就忽略了这个问题。

我家熊孩子幼儿园就是全年级的设置,她上小班的时候,班里绝大多数的孩子多是一起从托班升上来的。那些孩子彼此认识一年,也基本都有了自己的好朋友,这时直入小班的那几个,完全融入进去是相对困难且需要时间的。而且,经过一年托班的训练和培养,托班升上来的孩子在自理能力,遵守规则,听从指令等方面,是优于直接进小班的孩子的。孩子进幼儿园的时候,除了食量比其他孩子大,班里年纪最小的她,基本在各方面都是相对落后的。而且,通过我和几个老师的沟通,不仅仅是落后,是他们班几乎所有直入小班的孩子都会落后一些,经过一年,直到上了中班以后,这种情况才逐渐能有些改善,但托班升上来的孩子基本是优势保持的。(最近我在研究一个胜利者效应的科学实验,这种进入一个集体就明显比别人差的状况,对孩子的影响会很不好)

所以,如果确定自己未来要去的幼儿园有托班,就别犹豫了,如果实在不想让孩子三岁前入园,那么宁可换一个没托班的。当然,也不是所有插班的孩子跟托班孩子比表现都有差距,比如有些本身有年龄比别人大好几个月的先天优势,但大多数插班孩子是有差距的,这对自信心的培养会有影响。三岁就当插班生的感受并不那么美好,回头跟大家讲胜利者效应给我的触动(研究好些天了,要把生物科学实验结论借鉴到心理学和教育上来,我需要多咨询几个专家朋友)。

如果你给孩子选的幼儿园是没有托班的,那么应该几岁上,下面几点我通过和几位资深幼儿园老师沟通后的一些总结,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帮助。

01.身体情况

有些资料会强调孩子掌握入园的基本自理能力,比如能否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诸如此类。但实际情况,这些能力具备了当然好,可以让孩子更好更快地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但并不是至关紧要的因素,要根据幼儿园的情况灵活判断。

比如说有的幼儿园管理是比较规范,老师是很有耐心的,那么,即使入园的时候孩子还未掌握哪些生活技能,经过老师的引导和其他同龄小朋友的示范作用,也能够比较快掌握。

下面是前几天一个读者留言说的她家上托班的情况,还有其他几个类似留言,和老师所讲述的是吻合的。

其实我们入托前,宝宝不会自己吃饭,不愿意上厕所基本每天尿裤子,不用奶瓶喝奶不睡觉,但是一到幼儿园,能自己吃饭了,愿意和小朋友们一起上厕所了,一个月后白天彻底戒了尿不湿,午睡不用喝奶了。我们要相信孩子的适应能力,当然前提是,这个幼儿园的老师不会辱骂责怪孩子,愿意等待孩子成长进步。

但如果孩子身体的自然状况比较差,本身就抵抗力很差容易生病,那确实在家看护家长会更踏实些。抵抗力是可以逐渐培养的,比如通过一次次感冒发烧这种常见病,比如通过接触不是那么干净的自然环境等等。正常身体状况的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生病频率差别并不会很大,但如果本身抵抗力就已经很差了,还是在家久一些,把抵抗力提高后再送吧。

02.心理准备

心理准备主要考察点是两个方面,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安全感。

社交能力这点其实分歧挺大的,因为有些老师认为在孩子有一定独立社交能力后再入园更好,但更大一部分老师认为社交能力在入园后是可以培养的,两岁以上的小朋友,在一定的环境中,会自然而然的成长和改变,而且幼儿园相对稳定的朋友,对孩子社交能力的培养提高很快。

而安全感,这点更和年龄没太直接的关系。安全感的给予是从平时生活的点滴中潜移默化的。比如从来不会逗孩子说些妈妈不要你了之类的话,比如出差在外的时候也都会提前告诉她妈妈要有几天不在家,但是我会在和你约定的时间回来。这种安全感的给予会让孩子知道无论何时,妈妈都会守护着她,即便有短暂的分离,肯定还是会来到她身边。有些孩子,在两岁的时候,已经对父母的爱,对世界充满了安全感,哪怕送了幼儿园,也会很快适应白天的分离,晚上的依赖。而有些孩子,即使三四五六岁了,依然会非常没有安全感,这种情况可不是早入园导致的。

送孩子入园,社交能力欠缺大多数时候是没有关系的,但如果孩子基本的安全感没有培养起来,那就不妨再等等。

03.家庭情况

家里是否有稳定的看护人,而且非常乐意,也很用心在家看孩子。

如果家里没有看护人可以照顾孩子,多早送托入园都是可以理解的,比如我前同事,双职工,孩子一岁就送到托儿所之类的机构了,比托班还早;如果经济条件很差,就像前几天网络上有个开出租的单亲妈妈,每天把婴儿放副驾驶坐上满城跑,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我相信任何选择都无关乎爱不爱孩子,生活的无奈罢了。

但现在绝大多数的家庭,可能都是父母上班,家里老人在帮忙;或者妈妈被迫放弃工作的发展,在焦急的等孩子上幼儿园好重新奋斗职场。这种情况下,真的没必要死扛着非让孩子在家呆到三岁,一个孩子天天跟着爷爷奶奶看电视,还不如去幼儿园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一个妈妈虽然人在家但异常焦虑,真不如给孩子找个合适的幼儿园,自己安心的去上班。

当然,也会有一部分全职妈妈,发自内心的享受在家带娃的生活,为孩子而学习了很多的东西,想多给几年形影不离的陪伴,在家就可以进行必要的早教,还能总带孩子到处玩和小朋友们接触。这种情况,想比三岁更晚入园也没问题,孩子最重要的教育始终是家庭教育,幼儿园是有力补充而已。

所以,孩子到底几岁入园这种问题,跟你一刀切告诉你的答案,一定是不负责任的。每个孩子的情况不一样,每个幼儿园的情况也不同,在做决定之前,需要我们全面考虑一些问题,争取做出相对好一些的选择。

当然,肯定也会有一些朋友,像我一样,在帮孩子入园这一步,可能做的并不完美,于是会有一点点自责,一点点后悔,觉得如果早了解的更多就能做到更好。但其实真没什么关系,孩子成长的过程长着呢,我们做为家长,真的没可能每一步都帮孩子做出最对的选择。既然选择了,就努力在现有条件下,做到最好吧。

孩子从幼儿园回来父母该问些什么


“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有没有吃饱?”“跑步时老师有没有帮你脱外套?”“老师今天教什么了,有没有叫你回答问题?”“今天有没有小朋友欺负你呀!”“把今天教的儿歌背给妈妈听听!”……每天下午接孩子离园时,家长们关切的问题总是一个接一个,恨不得让孩子把一天的生活细节都描述一遍,有人称其为“亲子交流”。专家指出,“亲子交流”看似只是简单平常的几句话,却对孩子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

家长最爱嘘寒问暖

市区某幼儿园作了一番小调查,结果发现,在来接孩子的家长当中,第一句话就询问孩子吃、穿等生活情况的占了一半,其次是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还有少数家长会关心一下孩子和老师以及其他小朋友相处的情况等。记者还发现,这些家长当中,以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居多,老人们大都将注意力集中在对孩子的嘘寒问暖上。

一位庞爷爷:“外孙自去年上小班后,每天都是我负责接送。”谈及接孩子离园时的交流,庞爷爷说:“还真没想那么多,就是下意识地问他吃了什么,有没有吃饱啊等,要么就是问他学了什么,老师教的儿歌会不会背啊之类的问题。”旁边的一位孙奶奶则告诉记者:“我孙女上大班了,她独立性很强,也很聪明,每天都会向我展示她学到的新本领,所以我每天就会问她,老师教了什么,学会了没有。”

[老师建议]

锻炼孩子表达能力

很多家长都愿意利用接孩子离园的这段时间和孩子交流,这样既能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又增加了双方的沟通,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孩子的表达能力。这种做法非常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家长应该提高自己的提问水平,多用启发式提问,与孩子进行更广泛的交流。

现在的很多家长往往更关心孩子在幼儿园“吃什么了,玩什么了”,这些需要关心,但不是最主要的,家长可以多从孩子的感受、关心他人、获取新知识等方面进行问话,如:“你今天在幼儿园高兴吗?”“讲一个你今天觉得特别好玩的事儿。”“今天你们班阳阳来了吗,他的感冒好了吗?”“你教妈妈折小纸船,好不好?”“你今天帮老师整理图书、收拾玩具了吗?”等。同时,提问要具体,要找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慢慢地,孩子会喜欢和家长交流一天的在园生活。

回到家后,也可以再给孩子一次表现的机会,请孩子跟家里人讲一讲,孩子又会得到一次锻炼。渐渐地,孩子的表达能力将会得到显著提高。

[个案推荐]

问:你今天有没有帮助别人?

女儿:依依,小班;

家长:杨妈妈

“你今天在幼儿园有没有帮老师做事啊?”当依依的妈妈有一天这样问时,依依愣住了,好半天才回答了一句:“没有。”妈妈没有说什么。第二天,妈妈又一次这样问她,这回依依没有迟疑,直接回答:“没有。”第三天,当妈妈又把同样的问题提出来时,依依似乎早有准备:“帮了,我今天帮老师收玩具了。”妈妈表扬了她。此后,依依特别喜欢在班上帮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做事,老师经常表扬她能干,依依也因此觉得特别开心,从帮助别人中得到了很多乐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