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琴胎教
2020-01-06 文琴胎教 电子信息专业入学准备 电子科技大学入学前准备电子琴带来的误区。
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尽快自主自立。为了让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打好基础,我们要通过早期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质。早期教育能够促进婴幼儿大脑的开发,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电子琴带来的误区”,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培训班鱼龙混杂。
由于电子琴是新兴乐器,全国真正科班学过电子琴的寥寥无几。但为了迎合儿童学习电子琴的潮流,全国城乡办起了难以计数的电子琴培训班。
众多的培训班进一步掀起了儿童学习电子琴的热潮,热潮中又有更多的培训班办起来。在众多的办班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合格的。这些教师要么是电子琴方面的专家,要么是由钢琴或手风琴改行的。但也有相当多的办班者是为了赚钱。更有一些人,本来功底很差,甚至有些拉二胡的、吹管乐的、弹琵琶的,为了赚钱也办起了电子琴培训班。大概由于学电子琴的人太多,饥不择食的缘故吧,培训班竟大部分门庭若市。
孩子们学了一段电子琴之后,能演奏几段简单的旋律,经电子琴自动节奏、自动和弦一渲染,听起来挺热闹,使琴童产生误解,以为自己弹得不错。父母则产生更大误解,以为孩子进步很快。大多数琴童父母可以说都是外行,他们听不出好坏,但喜欢比较。特别是喜欢同学习其它乐器的孩子比较。比如有两个孩子素质差不多,同时学习乐器,一个学习钢琴,一个学习电子琴,学完一段之后演奏同样的乐曲,电子琴由于许多自动功能介入,一般人听起来效果要比钢琴好。但是,在热闹的乐曲中,有多少成分是琴童自己演奏的。一般父母怕是不得而知了,其实很大一部分是乐器自身的电脑演奏的。
儿童刚开始学琴时并无主见,全在于父母和老师的引导。目前出现的电子琴热,完全是由于一些人的错误引导造成的。希望父母们不要只顾孩子一时的兴趣,应引导自己的孩子步入学习音乐的正路。
儿童学习乐器,重在打基础。
电子琴是新兴的电声乐器,它的型号、功能都不统一。随着科技事业的高速发展,电子琴还会不断发展变化,很难固定为哪一种模式。乐器本身不定型,何能打好基础。
儿童学习电子琴,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经过一段学习之后,已能较熟练地操纵自己的琴并能演奏一些乐曲,但是,一旦换了别的琴却显得束手无策。就是因为不同厂家、不同牌号的电子琴其功能、操作键不统一的缘故,特别是一些孩子学琴时用的琴档次较低,若遇到档次较高的琴几乎无法下手。电子琴的发展速度较快,更高档的琴会被不断推出,在低档琴上演奏惯了,如何能适应高档琴。琴童父母以为孩子学习电子琴可以像学钢琴等乐器那样为将来打基础的想法是不合实际的。
电子琴没有定型的教材及教学方法。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电子琴教材大都是根据钢琴或手风琴教材改编的,并不十分适合电子琴演奏。因为电子琴的触健既不同于钢琴,又不同于手风琴。钢琴的键子较硬,其声音的大小,音色的好坏都同演奏者的触键方法有直接关系;手风琴键子的软硬虽然同电子琴差不多,但是手风琴声音的大小及音色除了演奏者手的控制外还要受风箱的制约。这两种乐器虽然同电子琴都属健盘乐器,但前者在触键方面是有很多学问的,每个练习曲都有所侧重,都有一定的针对性。某一个练习曲可能是针对手指、手背、手腕、肘、小臂、大臂等某一点而写的,需要学琴者在练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把握。通过对这些练习曲日复一日的练习,久而久之就有了正确的触键感,也就有了俗话讲的“功夫”。而电子琴由于键子过软,而且力度、音色等不在乎手的控制,所以,虽然练习同样的曲子,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达不到练功的目的。
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孩子学上述乐器,也可选学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扬琴……稍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学习管乐器。当然,具体到每个儿童,需要根据自身的主客观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乐器。
扩展阅读
看电视给宝宝带来的6大影响
一定要选择孩子最喜欢的教育方法,否则就不能取得好的效果。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早期教育,早期教育能够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让宝宝有自信的与别人交往。早教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额一个环节了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看电视给宝宝带来的6大影响”,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电视几乎是家家户户的必备品,宝宝一出生就处在电视环境下,直接的、间接的受到电视的影响。许多宝宝甚至把电视控制器当成了第一个玩具,而且神奇地对许多按钮的功能都相当熟悉。
电视给宝宝带来了视觉的盛宴,也会让宝宝陷入孤独。父母在对待宝宝看电视的问题上,控制数量和保证质量是合理使用电视、避免宝宝沉迷电视的好方法。
看电视给宝宝带来的6大影响
一出生就处在电视环境的现代小孩,可能认为电视并不稀奇,就像很自然地认识家中的其他各种器具一样。
当然1岁儿也会关心电视,不过他们恐怕只有在“蛋糕”、“小狗”等画面出现时,眼睛才会为之一亮。但是两岁儿就不同,他对什么时间有什么节目、该按哪个按钮都相当熟悉。而且,对电视内容有相当程度的反应,有时让人搞不清楚他是不是真的能看懂。
有关电视的影响,基本上从2岁开始,以下是作父母该注意的事项:
(1)时间、距离的问题
让小孩看电视的持续时间最多只能30分钟;如果看太久,对眼睛相当不好,因此30分钟后必须有一段休息时间。
另外,小孩的座位要比电视位置稍高,距离大约是画面对角线的8倍长,室内的光线和画面相比不可太暗或太亮。
(2)时间分配的效果
2岁儿喜欢凡事都有规则性,看电视的时间若加以分配,让他在固定的时间内看喜欢的节目他最高兴。对熟悉的节目,他有如和好朋友见面一样充满兴趣,这时候是让孩子养成节制习惯的最好时机。
一般的幼儿节目时间正好是母亲最忙碌的时刻,那就让小孩独自享受电视节目吧!像有节奏感、可以一起运动的节目,都是小孩喜欢且容易模仿的;如果有时间,希望家长尽可能陪孩子一块欣赏,制造一些亲子间共同的话题。
(3)不用担心小孩的模仿
2岁到5岁之间的小孩是最会模仿的,当然电视节目也在模仿之列;不过2岁的幼儿多半不会受节目内容的影响,只会模仿简单的字句或动作,因此不用过于担心。
与其怕电视影响小孩,不如先担心大人的行为或说话是否会影响小孩的发展,不过还是尽可能选择适合小孩的节目。
(4)有冲击性的节目
不适合幼儿观赏的电视节目,是指富有冲击性,像一些残忍、有攻击性、令人畏惧或不安的画面,都容易造成小孩不眠、夜惊、食欲不振等现象。
由于幼儿的理解力不够,往往把这些画面当作真的;因此若要让小孩看这些刺激的节目,大人最好陪伴在侧,并紧抓小孩的手以减少他的不安,看完之后还要对孩子仔细地说明。
(5)“电视儿童”的预防
一般人所谓的“电视儿童”只是单指长时间看电视的小孩,事实上这不光是时间长短的问题,对于电视影响小孩的程度也该考虑。小孩子整天守着电视,把电视当作好朋友,这会使孩子在成长、学习上和社会呈现脱离状态。
由于电视是机器,无法了解小孩的心思,亦不能和小孩促膝对谈地相互交流,因此小孩无法真正吸收知识和培养感情。
不过2岁儿可是个道地的探险家,如果大人能作适当的安排,小孩对电视以外的活动仍然有相当浓厚的兴趣。
(6)电视广告对青少年所产生的影响
自从有电视以来,电视广告对青少年所产生的影响便成了社会所关注并引起很大争论的焦点。
很多幼儿对广告有着浓厚的兴趣,有的一听到播放广告的声音,就跑到电视前来看,还会把一些广告词背下来,高兴了,咿咿呀呀地背给大人听。
电视广告之所以能够如此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大致上有两种原因:一是广告那种近乎顽强的一再播出,在幼儿的脑里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另一个原因是它那精简而直接的表现手法。
当然若单要看这两个特点,不一定只是电视才有,收音机、报纸的广告亦然。但相比之下,电视比较特殊,除了它比收音机、报纸对幼儿影响更大之外,主要原因是它的表现手法,是利用画面的视觉和声音的效果来表达的,而这样的电视广告,其特点就在于它用反复的插映,直接的画面和迷人的音乐效果,直接打动幼儿,使幼儿对事物的模式认识能力得以拓展。
的确,电视广告长则不会超过五分钟,短的只有五秒钟。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如何才能最有效地把商品的特点体现出来,并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呢?广告制作者都在彻底地研究着,也因此,它的经过精心浓缩的表现方式,才隐藏有吸引儿童注意力的作用。
因此,可以让孩子适当地看一些广告节目,这对孩子的语言发展是有利的。
提示:电视辐射伤害宝宝皮肤
家长可以做个试验:洗干净脸,然后打开电视机连续看一两小时。之后,照镜子看自己的脸,脸色有点发暗。再用一块白色的湿巾擦脸,湿巾上会留下一层黑。这是因为空气中的灰尘受电视辐射的影响而粘附在脸上所致。
专家表示:传统的电视机辐射较大。这些电视使用电子射枪式进行逐行扫描,产生的辐射存在电视周围,尤其是电视机周围1米内的危害最大。电视辐射能导致脸上长色斑,尤其是宝宝还很小,应该从小防护宝宝娇嫩的皮肤。
长期看电视还会产生“电视病”,包括视力下降、颈椎病、腰痛、消化不良等。
防护对策:平时让宝宝看电视要平视或稍微俯视,千万不要让宝宝坐在地上总仰视电视不要关灯看电视。看电视的距离要适中,可以荧光屏对角线为标准,不超过7倍就可以,4-5倍距离最好。每次看电视不超过2个小时。
入门乐器不宜选电子琴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为了让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打好基础,我们要通过早期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质。早期教育能够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让宝宝有自信的与别人交往。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入门乐器不宜选电子琴,供您参考,希望能够以帮助到大家。
儿童学习乐器的好处很多,用一句话概括,即“学习几年,得益终身”。但是,专家提醒父母们:为了在音乐方面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请慎重为孩子选择乐器。电子琴有着丰富的音色,可以惟妙惟肖地模仿自然界各种声音,并且具有自动节奏、自动和弦等常规乐器所没有的特殊功能,许多好奇的孩子很自然地会对它产生兴趣。许多父母看在眼里,记在心中,为了使孩子能在音乐方面有所进步,纷纷为孩子购买了电子琴。然而,这实实在在是儿童学习乐器的一大误区。
儿童学习乐器,重在打基础
电子琴是新兴的电声乐器,它的型号、功能都不统一。随着科技事业的高速发展,电子琴还会不断发展变化,很难固定为哪一种模式。乐器本身不定型,怎能打好基础呢?
儿童学习电子琴,常常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孩子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已能较熟练地操纵自己的琴并能演奏一些乐曲,但是,一旦换了别的琴却显得束手无策。就是因为不同厂家、不同品牌的电子琴其功能、操作键不统一的缘故,特别是一些孩子学琴时用的琴档次较低,若遇到档次较高的琴几乎无法下手。电子琴的发展速度较快,更高档的琴会被不断推出,在低档琴上演奏惯了,如何能适应高档琴呢?琴童父母以为孩子学习电子琴可以像学钢琴等乐器那样为将来打基础的想法是不合实际的。
电子琴没有定型的教材及教学方法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电子琴教材大都是根据钢琴或手风琴教材改编的,并不十分适合电子琴演奏。因为电子琴的触键既不同于钢琴,又不同于手风琴。钢琴的键子较硬,其声音的大小,音色的好坏都同演奏者的触键方法有直接关系;手风琴键子的软硬虽然同电子琴差不多,但是手风琴声音的大小及音色除了演奏者手的控制外还要受风箱的制约。这两种乐器虽然同电子琴都属键盘乐器,但前者在触键方面是有很多学问的,每个练习曲都有所侧重,都有一定的针对性。某一个练习曲可能是针对手指、手背、手腕、肘、小臂等某一点而写的,需要学琴者在练习过程中逐步体会和把握。通过对这些练习曲日复一日的练习,久而久之就有了正确的触键感,也就有了俗话讲的“功夫”。而电子琴由于键子过软,而且力度、音色等不在乎手的控制,所以,虽然练习同样的曲子,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达不到练功的目的。
提示:许多琴童父母以为使用与钢琴、手风琴差不多的教材,学了电子琴就可以为将来学习钢琴、手风琴打基础,这纯粹是一种误解。学习了电子琴如果再想学钢琴或手风琴,除了识谱能起点作用外,触键的感觉几乎等于零,还得从头学起。
培训班鱼龙混杂
由于电子琴是新兴乐器,全国真正科班学过电子琴的寥寥无几。但为了迎合儿童学习电子琴的潮流,全国城乡办起了难以计数的电子琴培训班。众多的培训班进一步掀起了儿童学习电子琴的热潮,热潮中又有更多的培训班办起来。在众多的办班者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合格的。这些教师要么是电子琴方面的专家,要么是由钢琴或手风琴改行的。但也有相当多的办班者是为了赚钱。更有一些人,本来功底很差,甚至有些拉二胡的、吹管乐的、弹琵琶的,为了赚钱也办起了电子琴培训班。大概由于学电子琴的人太多,饥不择食的缘故吧,培训班竟大部分门庭若市。
孩子们学了一段时间的电子琴之后,能演奏几段简单的旋律,经电子琴自动节奏、自动和弦一渲染,听起来挺热闹,使琴童产生误解,以为自己弹得不错。父母则产生更大误解,以为孩子进步很快。大多数琴童父母可以说都是外行,他们听不出好坏,但喜欢比较。特别是喜欢同学习其它乐器的孩子比较。比如有两个孩子素质差不多,同时学习乐器,一个学习钢琴,一个学习电子琴,学完一段之后演奏同样的乐曲,电子琴由于许多自动功能介入,一般人听起来效果要比钢琴好。但是,在热闹的乐曲中,有多少成分是琴童自己演奏的呢?一般父母怕是不得而知了,其实很大一部分是乐器自身的电脑演奏的。
儿童刚开始学琴时并无主见,全在于父母和老师的引导。目前出现的电子琴热,完全是由于一些人的错误引导造成的。希望父母们不要只顾孩子一时的兴趣,应引导自己的孩子步入学习音乐的正路。
这里,我们并不想否定电子琴这种乐器,更不想否定许多人培养儿童学习电子琴方面的功劳。应该说,电子琴是一种很优良的乐器,而且今后肯定还会有大发展。这里只是想说,电子琴不宜作为儿童学习乐器的入门乐器。而且至少可以说,有比它好得多的阶梯可供攀登。比如说钢琴、小提琴、手风琴……这些乐器相对来说历史较长,经过无数次改进已基本完美。既有可供各个年龄段儿童学习的各种型号的琴,又有系统的教材和科学的教学方法。在这些乐器上打好基础,将来既可进一步发展成为本门类的演奏家,也可向其它方面发展。就说演奏电子琴吧,只要具备钢琴或手风琴的基础,演奏一般电子琴乃至更高级、更复杂的电子合成器,只要认真熟悉一下它的各种功能及开关,稍微练习即可演奏得很好。我们目前许多优秀的电子琴演奏家原本大多是由钢琴或手风琴改行的,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如果客观条件不允许孩子学上述乐器,也可选学民族乐器,如二胡、琵琶、扬琴……稍大一点的孩子还可以学习管乐器。当然,具体到每个儿童,需要根据自身的主客观条件来选择合适的乐器。
孩子学电子琴的最佳年龄及方法
电子琴具有的特殊功能,可以对孩子进行综合音乐能力的培养,以激发他们从内心对音乐的理解热爱。孩子们一旦掌握了这种能力便能发挥自己无穷的创造力,自如地用音乐的语言去表达他们内心中的各种感受,孩子们将更加喜欢音乐、热爱音乐。
孩子学电子琴的最佳年龄及方法
学电子琴的最佳年龄
5岁前孩子的注意力集中度不超过10分钟,5岁后可以达到15到20分钟,这是孩子的天性。因此孩子学习电子琴,最好还是能在5岁左右开始。
学电子琴的最好方法
孩子们理解能力较弱,但是记忆背诵能力却特别强,这是他们学习电子琴的一大优势。如果有意要培养孩子学习电子琴,家长应该做好准备工作。
1、先观察孩子的兴趣。
决定学习电子琴之前,先带孩子找一个电子琴班旁听,期间要称赞已经学习弹琴的孩子,勾起自己孩子学习的欲望。
2、报读初级班。
学习必须建立在兴趣之上才能事半功倍。如果旁听和实际操作孩子仍无兴趣即可放弃,如孩子显示出强烈的兴趣,则可以在幼儿园给他报一个短期初级电子琴班,由专业的老师进行教导。
分享的误区(下)
前一段时间和亲子园的老师还讨论过这个问题。小涵过了一岁半就开始小气起来,自己的玩具一般不给同龄的小朋友玩(大孩子除外),当然交换玩具就可以,也得征得他得同意,要是别人不经他同意,拿走了,他就会去抢回来,一边抢一边哭,好象很委屈的样子。甚至公共场合的大型儿童玩具,他喜欢的,也会霸着,别人一来,他就哭。我天天讲故事,讲道理,说大型玩具是大家的,问他滑梯是谁的,他会回答:是大家的。但下次去玩时,仍会犯错误,让你哭笑不得。
他看见别人的玩具,想玩,一般不抢,会盯着看,有时我会教他拿玩具去换,或者叫他自己去说:借我玩。一般他说出来,别的小朋友或大人都会给他,但他的东西仍是不能借给别人。我想也许这是一个阶段的反应。过了两岁就好了。
从社会的发展来说,物质的供给是有限的,人类或动物间的分享都是有限度的,但不分享又是不可能生存的。所以首先要教会孩子所有的概念,然后才是分享。如果没有所有的概念,也就谈不上分享。
娃娃这样的反映会不会是太自制了,她以送人东西为乐吗?她会不会为失去了玩具而不高兴?还是她喜欢听到人的称赞和感谢?你要多分析她的心理,我觉得人的个性是千差万别的,有人天性宽厚,有人天性狭隘。如果她很快乐,是自愿的,那麽你也不要太担心,也许你真的养了一个天性博爱的孩子,她长大了说不定是人间的天使。
Curious George的回复:
除了教育孩子外,有时也需要家长们共同的配合,我时常带孩子去公园,但我不喜欢她玩沙,所以开始时不带玩具去,她常常拿别的孩子的玩,如果玩具的主人要玩的话,我会要求孩子还给她,宝宝会马上还,有时别的孩子的家长也会要求她的孩子让我家宝宝再玩一会,较少有矛盾,后来我也带着玩具去,如果别的孩子要,我会让孩子借给她,既然是说借的,也就不会白给了,如果宝宝舍不得我会说你玩好后借给她好吗,我也会教宝宝向朋友的孩子借玩具,或要回自己的东西,说实话我也是壮着胆子的,我是个不会说No的人,但我不希望孩子如此,觉得要教会她分享和说明自己的要求,如果她和其他孩子抢玩具的话,我不大干涉,只是要求抢到的孩子玩好后,让给别人。老是接受娃娃馈赠的家长我认为不足取,她应该知道孩子不懂事,或者应该回赠点什么,不如老着面皮和那家长说明孩子不懂事找个理由就说玩具是别人送的不能给,要回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