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潜能开发入学准备下

2019-12-28 幼儿潜能开发入学准备下 四岁以下孩子童话故事 孩子胎教

3岁前开发孩子运动潜能。

家长重视孩子的发育是毋庸置疑的。但现在的问题是,很多家长太重视智力开发,却往往忽视了对孩子运动潜能的开发。

实际上,及早开发宝宝的运动潜能,对他们未来的学习和成长都有重要作用。比如,孩子在运动时做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刺激大脑皮层,使其在反复的练习中,熟记肌肉感觉及方向感,有利于培养他们今后运动的准确性、灵敏性和协调性。

此外,参加一些运动,尤其是群体运动,还有助于培养孩子踏实、坚韧、自信的个性,也算是一举多得。

3岁前是孩子运动能力发育的最初阶段,也最容易培养出他们的运动兴趣和习惯,而这些相信会让每个孩子终身受益。

家长可有意识地引导孩子多做一些运动,比如带他们到现场观摩一些比赛,让孩子体验现场的运动环境,潜移默化地帮他们开发运动潜能。在陪孩子玩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对孩子所做的每一个动作多加鼓励,让他们更有激情和自信。

通常,1岁左右的孩子刚学会走路,家长可多训练他们的四肢活动能力,如在床上翻身、练习爬行、训练平衡能力等。

2岁左右,家长应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动作配合的运动,比如搭积木。这可以同时使蹲、趴、举手的动作,和大脑的思考能力都得到锻炼。家长也可以拿起一个玩具,然后突然松手,让孩子蹲下去捡。这种无意识的下蹲、站立对腿、脚踝关节力量、左右平衡能力都有良好的锻炼作用。

3岁的孩子运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对运动项目的模仿、判断等能力也更强,这时可让孩子开始进行跑步、跳绳、踢球、投掷运动,锻炼手臂、肩、肘、腿等处的肌肉;也可视孩子的自身情况,适当尝试一些简单的武术运动,如蹲马步等。

相关推荐

1-3岁潜能开发的重点与游戏


1~2岁开发重点

动作

1~2岁的宝宝,已学会走、跑与基本的跳跃动作,所以可为他安排运动量较重的游戏,一方面可训练其运动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可加强训练肌肉。

语言

满周岁的宝宝进入语言模仿学习的阶段,除了听辨声音的能力大增,对于语词运用的理解力也大增,同时慢慢通过不同游戏培养其语言发展。

模仿与学习

此时宝宝对周遭人与事的注意力渐增,不仅会察言观色,还会模仿大人的言行,尤其喜欢模仿照顾者的言行,这时照顾者要注意本身言行,尽量要说话有礼、态度和悦,并可在游戏中教他学会关心及照顾别人。

精细动作&逻辑观

此阶段是精细动作及数学逻辑概念开始发展的阶段,所以应多利用此阶段的特性来变化亲子游戏的类别。

亲子互动时间

游戏名称:我猜,我猜,我猜猜猜

适用年龄:1~2岁

材料:3个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杯子

玩法:把奶嘴放在其中1个杯子内,再将杯子都倒扣在孩子面前,让孩子猜奶嘴在哪里。孩子每猜一次,就把杯子拿起来给他看,再倒扣回去,当孩子找到时,将3个杯子调整位置,重复若干次,直到孩子能直接翻起小杯子,拿出奶嘴为止。

小玩家须知:此游戏可培养宝宝的观察力、记忆力。

游戏名称:小手转一转

适用年龄:1.5~2岁

材料:不同旋转盖的空罐(如洗发水、化妆水、香水等)、钮扣、弹珠

玩法:把空罐子一个个拿起来,在宝宝面前将钮扣或弹珠放入,再跟宝宝求助,请他把弹珠取出,以引导宝宝试着转开盖子,取出后再转紧盖子,并给予夸奖。

小玩家须知:此游戏可训练宝宝小肌肉精细动作的发展。

游戏名称:123万能贴

年龄:1~2岁

材料:身体、手、脚各部位

玩法:照顾者把头贴在宝宝额头上,告诉宝宝头被粘住了,请他来帮忙拉开。每次可以换不同部位粘贴,配合口令喊“123,贴~肩膀”,照顾者的肩膀马上和宝宝肩膀贴在一起,接着可以再问宝宝:“123,贴哪里?”让宝宝练习回答并做动作。

小玩家须知:此游戏可启发宝宝应变能力、语言表达力及想象力。

游戏名称:袋中取物

年龄:1~2岁

材料:3~4种玩具、枕头套

玩法:照顾者先告诉宝宝几种玩具的名称,等宝宝熟悉后,将玩具放入枕头套中,跟他说:“把某某玩具拿给我。”让宝宝仅凭触摸取出对象,宝宝猜对时,记得给予鼓励。

小玩家须知:此游戏可发展宝宝触觉能力。

游戏名称:小脚走一回

年龄:1~3岁

材料:不同颜色的宝宝脚印

玩法:当宝宝会站时,在家里客厅的地面上摆好脚印,由你牵着他踩脚印走。如果宝宝能独立走且走得很稳,可把脚印摆放成弯形的让他走。当宝宝会双脚跳时,可改用双脚跳,更大时还可用单脚跳。

小玩家须知:此游戏可刺激宝宝运动平衡能力及双脚的大肌肉力量。

2~3岁开发重点

此时期宝宝的词汇渐渐增加,能顺利和周遭的人沟通,且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不开心时会发脾气,对他人说的话会以“不要”加以反驳,会试着表达意见,有自己的主张。建议当宝宝急着要说话、表达自己时,要尽量耐心地让宝宝完整表达心中的想法,不要打断他的话。

此外,此时期的宝宝开始会想事情,活动力也变得比较旺盛,可以多进行一些稍有挑战性的游戏,并可教导他多与朋友交往,完成合作性的游戏。 要多尊重宝宝的自尊心及想法,培养他独立自主的态度,在潜能开发的同时培养其健全的人格。

亲子互动时间

游戏名称:影子变变变

适用年龄:2~3岁

材料:手电筒、台灯

玩法:先把灯都关掉,接着打开手电筒,和他说要去找星星,然后让宝宝指出手电筒的光圈射在墙壁的哪个位置(即星星)在哪里。照顾者可随时晃动手电筒,移动光圈的位置,也可以打开一盏灯,用镜子反射光影,让幼儿找光影在哪里。

小玩家须知:此游戏可加强宝宝追视能力,通过观察、体验光与影的关系培养他的感受力。

游戏名称:数数乐

适用年龄:2~3岁

材料:吸管数根、5个瓶子或盒子

玩法:指导孩子分辨1、2、3、4、5等数字,然后在瓶子或盒子上各贴上1、2、3、4、5的数字并引导孩子先拿一根吸管放入贴有“1”的瓶子中,依序再一次拿2根吸管抓在手上,一起放入数字“2”的瓶中或盒内,以此类推。

小玩家须知:此游戏可训练宝宝数学对应概念。

0岁宝宝运动智能开发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作为父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早期教育,早教可以让孩子的大脑的以开发,从而让孩子从小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0岁宝宝运动智能开发”,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文/李艳

专家/刘钰心(中国/台湾)

不知你发现没有?宝宝常常会兴奋地向你摆动着小手、小脚,其实他是在对你说:“跟我玩玩吧。”因此,何不利用空闲时间和宝宝一起来玩玩运动游戏呢?

0-1岁是宝宝在人间走过的第一个年头,也是他一生中最关键的一年。别看他是个小不点,他可是一块拥有超强吸收性的“海绵”,你给他多少,他都能吸收进去,而且还能激发出他小小身体里蕴藏的巨大能量。

这一时期,宝宝要学习的内容可不少,动作的学习是其中的一个重要任务,即宝宝从刚开始的躺卧,到用躯干支撑学会坐,到四肢协调去爬行,再到后来的会站立、走路。这些动作的学习小看不得,它不仅是宝宝未来的肢体动作发展的基础,还有利于其他智能的全面提升。同时,专家还提醒父母:越早对宝宝进行身体运动方面的训练,对宝宝智能开发的作用就越大。

爸爸、妈妈、宝宝,准备好,一起开始运动吧。

0-3个月宝宝

0-3的宝宝的颈椎还没有完成发育好,因此没有足够的支撑力去支撑头部。这个年龄段的宝宝适合以下和缓的运动,而且你的动作要比较轻柔才行。

游戏1:踩自行车

你将宝宝的脚抬起来,并用左右手各自抓住宝宝的左右脚,一前一后帮宝宝做运动,就好像宝宝在踩自行车那样。帮宝宝换尿布、洗澡时,比较适合玩这个游戏。这个游戏有利于锻炼宝宝的腿部肌肉。

TIPS1:做运动时,越是年龄小的宝宝,你的动作越要轻柔。刚开始做这个游戏时,运动的频率要比较慢,然后再逐渐加快。同时为了增强游戏的趣味性,你可以在帮宝宝做运动时,配合节奏念唱儿歌。

TIPS2:请爸爸妈妈注意:所有的运动游戏都不适合在宝宝喝奶前后半小时内做,不然会造成溢奶。

游戏2:滑滑梯

妈妈坐在地上或床上,屈膝,把自己的小腿当作是滑梯,让宝宝从膝盖下方慢慢下滑。注意:手一定要护着宝宝,尤其是颈部。这个游戏既可增强宝宝的平衡感,又可增强空间感知觉。

TIPS:这个游戏十分有趣,也适合大一点的宝宝。对于6个月以上的宝宝,你可以坐在椅子上,让整个腿伸直,使滑梯的长度变长、倾斜度变大,让宝宝玩。

3-6个月宝宝

游戏1:浴巾滑梯

爸爸妈妈各拿着大浴巾的一头,将宝宝放在大浴巾中,提高浴巾的一头,让宝宝在浴巾中体验下滑的感觉。这个游戏有利于增强宝宝的前庭感、触觉、空间感知觉。

游戏2:小猫钓鱼

当宝宝躺在自己的婴儿床里时,妈妈用双手紧紧握住宝宝的双手,感受宝宝的力气,然后慢慢地将他拎起,使他从躺的姿势变成坐的姿势。这个游戏可锻炼全身的肌肉、提高肌耐力,有助于宝宝日后学习爬行和走路。建议此游戏每天做3-5次。

TIPS1:为了保证宝宝的安全,建议使用以下的抓握方式:妈妈的大拇指让宝宝的五个手指握住,妈妈剩余的四个手指抓住宝宝的手腕,以保证宝宝的手腕不受伤。

TIPS2:6个月以上的宝宝也可以玩这个游戏,这时,你就可将宝宝整个人吊挂起来,轻轻地前后摇晃。注意:游戏时,不要前后、左右地胡乱摇晃,否则很容易让宝宝的关节受伤。

游戏3:碰一碰,我们是好朋友

此游戏很简单,就是让宝宝的左手碰右脚,让宝宝的右手碰左脚,或者双手同时碰双脚,在游戏时,你可以跟宝宝说:“我们的手和脚是好朋友,一起来碰碰!”这个游戏有利于提高宝宝的手腿协调动作。

6-12个月宝宝

游戏1:我是小青蛙

这个时期的宝宝不会跳的动作,但这个游戏可以让他体验跳的感觉:妈妈坐在椅子上,双手抱着宝宝,把他的双腿放在你的大腿上,然后你的脚跟有节奏的抬起、放下,宝宝就可以感受跳跃的感觉。你还可以同时念儿歌:“我是小青蛙,我爱跳、跳。”这个游戏十分好玩,宝宝一定会喜欢,而且它有利于宝宝腿部的肌力、肌耐力、弹跳力的发展。

游戏2:我是小飞机

妈妈躺在床上或者地上,将双腿伸直,让宝宝仰卧在妈妈的大腿上(即后背贴在妈妈的大腿上),然后让宝宝的手臂尽量往后伸展。这个游戏有利于锻炼宝宝的腹、背肌肉以及肌耐力,为宝宝的爬行做准备。

游戏3:我是小球手

抓东西、拿东西的动作可促进宝宝手部的小肌肉运动。在这一时期,玩“我是小球手”的游戏比较适合:让宝宝在地上或床上坐着,然后你滚一个球给他,让他去抓这个球,可训练他的手眼协调能力。

TIPS:有时,当宝宝抓住一个球后,你不妨再滚一个球给他,看看他会如何反应:是放掉先前抓的球呢,还是用另一个手去抓第二个球。

促进手部精细运动的游戏

1、玩多种玩具可以锻炼手部精细运动,比如:玩积木、球、按键发声的玩具都是不错的选择。

2、你不妨让宝宝学习用手旋转奶瓶的奶嘴部分,虽然他不可能转开,但是这个动作可以很好地促进他手部小肌肉发展。

3、你可以在婴儿床上挂一些可发声的玩具,让宝宝练习用手抓、并拍打,使其发出声音。如果没有,可自制,比如:在绳子上吊一些钥匙就是一个很好的发声玩具。

游戏4:双人骑车

妈妈和宝宝面对面坐着,手拉手、脚碰脚,手和脚对应做踩踏自行车的动作。此游戏适合稍大一点的宝宝,有助于宝宝的四肢协调发展。

游戏5:学步游戏

1岁左右宝宝开始学步了。这个时期,你不妨和宝宝面对面、手牵手,让他的小脚踩在你的大脚上,带着他前后、左右地慢慢走,以帮助他学会走路。

聪明宝教室:

什么是身体运动智能?

身体运动智能是指人体运用肢体、支配身体的技能。比如:大小肌肉运动、触觉运动、以及跑、跳、走、操作工具等动作都需要运用到身体运动智能。

你的0岁宝宝有身体运动智能优势吗?

具有身体运动智能优势的宝宝,从小就可以观察出来。具有身体运动智能优势宝宝通常具有以下的特点:

1、宝宝喜欢玩手、玩脚、动来动去,爱摇晃。

2、再大一点,他特别喜欢伸手拿东西、抓取东西的力气很大。

3、学爬行和走路都比同年龄宝宝时间早。

4、喜欢爬高爬低,重复同样的动作,比如:把东西丢在地上,再捡起来。

5、每天的活动量大,对于外界的反应快、动作灵活。

多做身体运动对0岁宝宝有什么好处?

1、肢体的动作可以刺激大脑,使宝宝变聪明。比如:手部的动作是与左脑顶叶掌管的,因而多做手部的运动(比如劳作、手工之类的游戏)都有利于大脑的智能开发。

2、运动是释放宝宝心理情绪和压力的途径,有利于宝宝形成积极正向的性格特质。

3、肢体运动有助于宝宝的认知和学习。一般来说,7岁以前的宝宝的认知都来自于感觉,即对来自外界事物的感受。运动是宝宝学习的工具和途径,比如:宝宝通过用手去摸,来感觉事物;通过移动身体来拿玩具等等。

4、坐、爬、站、走这些基本肢体动作是宝宝将来学习各种其他动作和技能的基础,这些体能的游戏对这一阶段的宝宝智能开发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

早教知识:运动潜能早点开发比较好


当今,运动对于每个孩子来讲都是重要的,而加强运动是孩子生长发育来讲是非常好的,所以建议孩子都去积极的做运动。家长应该坚定不移的支持孩子做运动,因为这对提高孩子的智力和潜能的开发有一定的好处。事实上,提早开发宝宝的运动潜能,对父母将来能够培育出孩子额运动兴趣和习惯有一定的好处。

良好的兴趣和习惯会令每个孩子一生受益。例如:孩子在做运动时的每一个动作,都能刺激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使它在反复的练习中,熟记肌肉感以及方向感,有助于培育他们从今以后运动的准确度、灵敏度和协调性。另外,参加一些户外运动,尤其是集体运动,还有利于培育孩子踏实、坚韧、自信的个性,也算得上是一举两得。我们作为孩子的家长,应该好好的培养自己的孩子,让他们学会一些本领包括运动,方便他们走向社会。

3岁前是孩子运动能力发育健全的初级阶段,也最容易培育出他们的运动兴趣和习惯,而这些相信会令孩子一生受益。3岁前孩子的运动神经和肢体没有长成,这时适合培养他们适时的进行运动,而且运动要有规律,要有步骤,这样才能把孩子教好。

家长应该有意识的指导孩子多做一些运动,例如带领他们到现场观察一些比赛,让孩子体验现场的运动环境,潜移默化的帮助他们开发运动潜能。通常的时候,1岁左右的孩子刚刚学会走路,家长可以多多训练他们的四肢活动能力,例如在床上翻身、练习爬行、训练平衡能力。这些运动能够锻炼孩子的运动潜能和四肢活动能力,这样方便他们进行比赛环境和生活环境的适应。

当孩子2岁左右,家长应该有意识的知道孩子进行一系列配合运动,例如搭积木。还可以同时使蹲、趴、举手的动作,和大脑的思考能力都得到了应有的锻炼。家长也能够拿起一个玩具,然后忽然松开手,让孩子蹲下去再捡起来。这种无意识的下蹲、站立对腿、脚踝关节力量、左右平衡能力都有非常好的锻炼作用。

3岁左右的孩子运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对运动项目的模仿、判断等能力也更强,这时可以让孩子开始进行跑步、跳绳、踢球、投掷运动,锻炼手臂、肩膀、肘、腿等几处的肌肉;也可视孩子的身体壮况,适当尝试一些简单的武术,如蹲马步等等。总而言之,不能让孩子不运动,那样早晚身体会完。

最后,我想说的是,孩子健康与否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发展。还有孩子运动对他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而且一个人孩童时期的身体健康对以后他的人生有指导意义。我们为了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就应该好好培育孩子的运动兴趣和习惯,这样才能使他们成才!

孩子的运动能力从几岁开始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之前,一定要遵循其内心的发展规律。早期教育能够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让宝宝有自信的与别人交往。你们知道什么是早教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孩子的运动能力从几岁开始》,欢迎您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助益!

各种运动对于孩子的生长发育当然大有好处,可是,不同年龄段的孩子生长发育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在制定锻炼计划时,一定要充分考虑孩子身体条件对锻炼内容的承受能力。盲目求快求早,可能适得其反哦!

游泳,“亲水”越早越好

建议起始年龄:5周岁

这里指的是正式学游泳的最佳年龄。这是因为,学游泳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自控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岁以后,孩子才能理解教练的指令,适应陌生的环境和课程安排。如果孩子还在3~5岁之间,家长又非常想给他报游泳训练班,最好选择那种能够“一对一”或者小班教学而且课程安排相对宽松自由的训练班。

在正式学习游泳之前,不妨充分地给孩子与水亲近的机会——从这一点来说绝无年龄限制,越早越好。现在很多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游泳”,只要安全卫生措施到位,“亲水”对于孩子的成长发育来说,绝对有益无害。

陪孩子在水池中投入地“疯玩”,让他慢慢体会在水中的平衡感。爱上水的宝贵体验,有利于让他愉快地投入到今后真正的游泳课。但是,如果他玩得不想从水里出来,则要巧妙引导,千万别厉声呵斥他。

跆拳道、武术,每天进步一点点

建议起始年龄:5周岁

武术、跆拳道对于孩子身体以及意志力的锻炼效果当然不言而喻,但是孩子过于年幼时还无法领会其中奥妙,过了年龄段后又影响了柔韧性——因此,若想从事这两个项目的锻炼,建议在孩子5周岁左右就可以开始了。

这是因为,5周岁左右的孩子身体的协调性和柔韧性等能力发展较快,注意力、控制力、思维能力、行为控制能力都有明显提高,这为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但此时孩子的学习和运动能力毕竟还不强,开始仅适宜学习一些简单的武术动作和动作组合,运动量也不能过大。

在学习之前,不妨本着“跳一跳够得着”、“每天进步一点点”的原则,轻松地与孩子做一些相关的游戏。锻炼孩子的柔韧性是武术的重要益处,父母在家可以和孩子一起玩锻炼孩子柔韧性的小游戏,例如比赛“用手摸地”、“用胸部够膝盖”等等。

至于跆拳道,一般机构招生都从四五岁开始,当然也有一些体育训练机构安排的学习内容难度相对大一些,报名年龄从8岁开始。在学习跆拳道之前,记得要告诉孩子,跆拳道要求孩子学习时要有好的状态和精气神,比如让孩子们在训练中大声喊出来——这会让他更有自信。

自行车,“童车病”小心

建议起始年龄:2周岁

所谓“童车病”,就是有些年幼孩子在骑了一段时间童车以后,两条腿出现发育不正常。比如,有的孩子出现膝盖内侧特别膨出,两个小腿向外撇;也有的孩子两条小腿向内弯曲,膝关节不能靠拢——这些由骑车引起的小腿异常就叫做“童车病”。

引起“童车病”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部分童车设计不合理,不符合儿童的生理保健要求,比如车座离脚蹬距离过长或者过短等。第二个原因就是有些家长“急不可待”,让刚刚学会走路的孩子长时间骑童车,甚至以童车代替了手推婴儿车。

蹒跚学步的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旺盛阶段,身体里的骨结构以软骨成分为主,骨组织含水分和有机物质比较多,含钙量比较少——此时孩子的骨骼富有弹性,可塑性强,肌肉的力量比较薄弱,骨骼容易弯曲变形。在上述原因影响下,下肢骨的生长发育就容易出现形态异常。

另外,有些穿着开裆裤的孩子更不能骑车。童车坐垫质地坚硬,会摩擦和压迫会阴部,造成会阴部的皮肤红肿疼痛,遭受细菌感染时还会发生尿道炎,出现尿急、尿频等症状。

所以,2岁以下的幼儿最好不要骑车。如果要骑,每次时间不能太长,一般骑10~30分钟比较合适。而对于2-4岁的孩子来说,家长要经常检查他们的双腿,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纠正。

轮滑,从滑板车开始

建议起始年龄:4周岁

随着天气转暖,各大广场、ShoppingMall里又冒出了一个个轮滑俱乐部。看着小朋友脚上飞转的“风火轮”,别说孩子,就连家长的心里都有些蠢蠢欲动。

轮滑需要孩子的身体具备相当的平衡感及下肢协调控制能力,也需要有敏捷的肢体反应。在如此快速的运动中,发生危险的可能性极大。即使没有冲撞、没有摔跤,年幼的孩子也很可能因为用力不当而造成肌肉、骨骼的损伤。

一般来说,年满4周岁的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速度仍处于稳速增长阶段,这时期的孩子特别活泼好动,运动功能也进一步完善,可以尝试轮滑运动。而在那以前,滑板车、踢毽子、跑步等运动方式都能起到类似的下肢锻炼作用。

另外,即使年满4岁开始学轮滑,也要注意时间和强度。

小朋友在训练过程中,不能长时间持续练习,基本上是“多次少时”的原则,一般持续练习在1小时左右,尽量不超过1个半小时,年纪越小的时间强度也越低。切忌平时不玩,然后逮到一次机会使劲玩,过度的疲劳对孩子的身体损害很大。

幼儿潜能开发入学准备下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