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胎教

2020-09-15 妈妈胎教 地球妈妈童话故事 妈妈的胎教

妈妈,请别来打扰我!。

也许有一天,你会为孩子这样的行为而震惊或者失落:当你乐呵呵地走到他的房间外,准备看看他正在做什么,或者问问他愿不愿意和你一起出门的时候,3岁的小人儿居然严肃地跟你说:“妈妈,你别进来。我现在有事儿……”这时你该怎么办呢?如果这一天真的来临,你千万不要大惊小怪,因为就像当了妈妈的你经常叫喊着要“给自己留一些空间”一样,孩子其实也需要自己的空间,而且这种需要从很小开始就有了。只不过,他不知道要怎么告诉你。

当然,每个孩子的性格不一样,他们的需求程度和表现形式也不一样。有的孩子只要拥有自己一个小小的“窝”,可以在需要的时候安安静静哄娃娃睡觉,或者隐藏一下下卡片就足够了,有的孩子却需要关上房门,并高悬“禁止靠近”的大警示牌才能安心;有的孩子喜欢自己待会儿,但如果你上前找他,他就会从自己的小世界里出来,有的孩子一旦受到你的干扰,就会大发雷霆,好像你踩了他的尾巴一样。

那么,孩子到底在想什么,我们需要给他们保留多大的自我空间呢?

0~6个月:妈妈,就让我发会儿呆吧……

他为什么需要自己的空间:对于一个小baby来说,独处的、安静的时间是真正的“停工期”——他终于有机会能休息一下了!每天除了睡觉和喝奶的时间外,爸爸妈妈以及亲戚朋友总是不停地逗他乐,虽然小宝宝已经可以承受20分钟之久的挑逗,但是他们每天都需要有些安静的、看上去无所事事的时间。

所以,我们应该花一些时间帮助小宝宝学会如何让自己快乐。比如当他一觉醒来,你不要立刻扑上去摸摸这儿,看看那儿,而是尽量让他学会玩自己的手指、脚趾或者练习发出“咕咕”的声音来帮助他自己平静而快乐起来。

提示:当宝宝醒来,情绪很好、很平静的时候,让他坐进躺椅或者婴儿车,然后把他推到窗前,让他在安静中远眺一下,虽然他的视力范围极其有限,但是哪怕就是感受一下腿上的阳光、听一听窗外的鸟鸣,或者就是出出神、发发呆,也很好啊!

1~2岁:我的地盘,我做主。

他为什么需要自己的空间:这个时候,孩子开始有了自我意识,知道别人和自己是不同的。因此,他们往往需要锻炼自己的独立能力,并且认识自己的能力。

当然,这个阶段的孩子因为“翅膀还没有长硬”,所以不可能太独立。他也许想自己在院子里走走,但不会走得太远。他也许想单独在房间里工作,但不会把门关得严严的,只不过是象征性地合上一些,给你留下大大的缝隙。不过,这个年纪的孩子已经能够比较明确地区分“我的地盘”和“妈妈的地盘”的概念了,即使都在你们家里,不同的地盘,他的表现也会有小小的差别。此外,你会惊奇地发现,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居然没有小时候大方了,他经常会独自享用美食,拒绝与你分享。

提示:这么大的孩子是不可能说出他需要自己的时间和空间的,因此,当他推你、拍打你或者跟你发脾气的时候,你不要惊奇,也许是他想要单独呆一会了。这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告诉他说推人是不好的,然后问问他是不是想自己待会儿,然后开心地走出他的“地盘”。

3~4岁:我自己能行,妈妈你别管。

他为什么需要自己的空间:这个时候的孩子有了一点点独立性,他能够处理一些生活中的技能。比如他能自己穿衣服、喝果汁、使用剪刀剪东西之类。而做这些事情的时候,他希望是自己独立完成的。

三四岁的孩子希望自己像个大孩子一样,如果父母在他身边指点不停地指手画脚的话,他反而很难做好了。而且,成年人的过多帮助,往往使孩子对事情失去想象力。所以,在孩子并没有发出救援邀请的时候,爸爸妈妈最好收起关注的目光,就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冲突、扮演角色,尽力去解决他遇到的问题。

有些3岁的孩子可能开始搞些小秘密了。他们喜欢把一些心爱的东西藏起来,比如一辆小汽车、一枚小贴画,并且对自己的秘密守口如瓶,然后在这种可爱的神秘感中获得满足和快乐。过几分钟或者过上几天,他们就会把自己的小宝贝翻出来,寻找下一个藏宝地点。

提示:对于很多父母来说,接收到孩子的“请勿打扰”信号是从他上卫生间时要关门开始的。其实,孩子并不是对自己的身体隐私有了意识,他只是在模仿成年人的行为。还有些孩子开始喜欢和他的小毛绒玩具、洋娃娃说悄悄话,玩一些过家家的游戏,并且不愿意有成年人在场……无论何种状况,你的突然降临,也许会引发他的尖叫,他甚至会恼羞成怒推你离开卫生间或他的房间。这时你千万不要生气,你可以平静地告诉他:“如果你不希望妈妈打扰你,可以说‘我想自己待一会儿’,妈妈就会走开了。”

5~6岁:我已经长大了!

他为什么需要自己的空间:到了五六岁,孩子变得更喜欢交际了,而且他们越来越喜欢同龄人混在一起,而尽量远离成年人的干涉。当然,即使上了小学的孩子也不可能成熟到无人监督的程度,所以爸爸妈妈应该坚持这样一个原则:在离孩子不远的地方呆着,当出现安全问题时,出面干涉一下。作为父母,尊重孩子拥有自己空间的权利,尊重他只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的秘密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你们也要让他知道你们仍然是父母,而且,隐私是要有一定的限度的。你可以通过很多机会告诉孩子:“在进入你的房间前我会敲门,但是我决不允许你把门插上,禁止我入内。”

提示:无论孩子在什么年纪,你应该都让他知道带着他的小秘密靠近你们,是非常安全的。这就意味着,当他信任你们、向你们倾诉的时候,千万不要反映过度。要知道,趁着孩子的隐私仍旧单纯而可爱的时候,比如偷吃了一块巧克力或者不小心把爸爸的画轴弄断了时,你要打好一个地基——一直保持你们和他之间的交流通畅到有那么一天,他有了真正的秘密时,他才会真诚地、信任地跟你交流。

zj09.com小编推荐

妈妈,我从哪儿来的


时间一去不复返,新学期的号角已经吹响,不少的同学会在家里的帮助下调整作息为入学做好准备,入学准备可以帮助孩子们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中,你看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资料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妈妈,我从哪儿来的”,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所有的孩子都会问自己的父母同样的问题:“我是从哪儿来的?”他们初通人事后就会对自己生命的来源问题产生疑问。父母也认为这是最难回答的问题,这里给父母提供的建议是,尽量给孩子提供真实的答案,不要用类似“是从苹果树上掉下来的”的回答敷衍他,这样的回答他是不会满意的。孩子往往会自己去找一个真实的答案,这时他会对自己寻找答案的过程感到忐忑不安,担心别人知道后会遭到嘲笑。他认为这种心理是神秘的甚至有罪恶感。

父母可以直接告诉孩子他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好奇的孩子往往更关心两个相关的问题,“我是怎么钻到你的肚子里的?又是从妈妈哪儿出来的?”关于这两个问题,许多妈妈回答的方式不一样,有的会用比喻来回答,说是小鸟衔来的种子或者是妈妈吃了奇异的苹果就会在肚子里生长出宝宝,而出生的部位是肚脐、胳肢窝等地方。相反有的妈妈会用比较实际的答案告诉孩子,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可以参照下面的小故事。

“妈妈的身体里面有一种叫卵子的细胞,爸爸身体也有一种叫精子的细胞,有一天,它们两人相见了,卵子就热情地邀请精子去她的家里做客,他们俩就一块去了妈妈的肚子里。妈妈专门为他俩准备了一所美丽的宫殿叫子宫,在妈妈的子宫里,卵子和精子合成了一个受精卵,经过妈妈身体里营养物质的哺育,它们成长为一个小胎儿,等到胎儿十个月的时候,妈妈住到了爱婴医院,医院里的助产士阿姨就把宝宝接出来了,你这个小生命就诞生了。”

用这类比较真实的故事,宝宝会十分爱听,他会不厌其烦地让你讲解,父母应该理解孩子的心理,不要认为这是羞于见人的事,担心别人听了这个故事会笑话孩子。要从孩子探究世界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小给他一个正确的答案,见多识广以后,他对这类问题就见怪不怪了。当宝宝认为这不是一个神秘的事物时,心理上的阴影也会烟消云散。父母应牢记自己的语言、行为会深深地影响着孩子心理的正常发育,如果你认为性是一个正常的事物,那么在孩子的心中就不会对它产生畸型的心态了。

妈妈,别……


假期的余热还没有完全褪去,新的学期即将来到,不少的同学会在家里的帮助下调整作息为入学做好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入学准备的知识吧!为此,小编从网络上为大家精心整理了《妈妈,别……》,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你别……!”两岁半的小羊羊现在最爱说这句话了。比如,背诗时,他如果卡了壳,我们一般不去提示他,因为,一提示,儿子准会红着小脸,一边急忙用小手来捂我们的嘴一边大叫:“你别念,别念呀!”你千万不要认为,小羊羊是在顾面子,他其实是告诉人们:“我自己能想起来,不要大人告诉!”

到了两岁半,儿了凡事都愿尝试,愿自己动手。洗手,会自己踮着小脚开水笼头,水溅了他一身一脸也不在乎;搭积木,他要依照自己“设计”的“施工”,递给他图纸,他也会放到一边。小东西尤其喜欢自己穿衣服,每天早上不失败几次不会罢休。先会穿袜子,后会穿裤子,终于,有一天早上,他没让我动手,自己穿上了里外翻了个,扣子错了位的衣服,兴奋地跑到我面前,小肚子一挺;“妈妈,我自己穿衣服了,我是大人了!”看他那小模样,羊羊长大了。”

儿子的脸上充满阳光。我也悄悄为自己在教育儿子方面加了1分。然而,这1分加起来并不那么容易。如同绝大多数孩子一样,羊羊是我们的宝贝,从他生下来,我们就没有让他受过一点点委屈。怕他“初生牛犊不怕虎”从不敢让他脱离我们的视线,总是一遍遍地提醒孩子不要这样,不要那样,在生活上对他更是无微不至。直到我发现,儿了出门时总是紧紧地攥住我的小拇指,我才告诫自己对孩子可别“过度保护”了。当母亲的大多不会不自主地把孩子覆在自己的“羽冀”之下。然而,我们不可能永远把孩子护在身边,孩子自有他广阔的天地,他终将会成为男子汉,走入新的领域的。所以怎么适度照顾孩子,既保护他们不出危险又能激发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探索和自力就是每位妈妈都要注意的问题了。

就说羊羊吧,也许同我照看他时总是一再提醒“小心”有关,明明他能爬上柜子,可如果是我在身边,他就会成为娇宝宝,乖乖地让我扶。一旦离开我,他又能耐大长,淘气多了。可见过度保护有碍孩子潜能的发挥。

认识到不能“压抑”了孩子的“才能”后,我便常常在惴惴不安的心情之下,让孩子做些“过分”之举,在经过一段“宽松”的看护之后,孩子果然大有长进。当然对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来说,在他们那小小的躯体中似乎总有种时时向外迸发的力,他们对新事物永远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和探索劲头。尤其是男孩子,他们即使是偎在你身边也不会如女孩子一样恬静,他们会一头扎进来,又突然挣开去,想把一个男孩子紧紧地搂在怀里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对男孩子也许要更费心一些。比如,小羊羊要拿工具“修理”玩具,我就不能给他真东西,否则,他真会用力地敲敲打打,很容易伤了手。为此我买了套工具玩具,什么东西坏了,就让羊羊“修修”。当孩子出现尝试的欲望时,我总是给予支持,开始时可能会有挫折,此时不要忙于代劳,要让他们经过努力克服,当然,必要的“暗助”也是需要的。到他们熟练后,可以给他安排“表现”的机会,让他体会到成功的乐趣和增加学习的兴趣,使孩子有较强的自信心,相信经过努力就会成功。

自从实施“宽松教育”后,小羊羊进步很快,到了今天,我如果要为他代劳时,他也会用坚定的口吻,发出稚嫩的声音:“妈妈,你别……”

妈妈,请给我一个催眠吻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学期即将到来,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好入学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在开学时不会慌乱,你都听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小知识呢?急您所急,小编为朋友们了收集和编辑了“妈妈,请给我一个催眠吻”,欢迎您阅读和收藏,并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一个早晨,我们一家吃早饭,突然,女儿对我说:“妈妈,昨天夜里我没睡着。”我只当女儿说着玩玩,没放在心上。当天夜里睡觉时我去她的房间看了看,发现她睡得挺好的。没想到第二天吃早饭时,女儿又重复着同样的话,而且样子挺认真,不像在开玩笑。我不由一愣,暗自想:昨天夜里不是睡得挺好的嘛,明明睡着的,为什么要反复说自己没睡着呢?我开始思考起女儿的反常表现。

晚上,下起了雷阵雨。我走进女儿的房间,关好窗户,正准备关灯时,女儿却喊住了我:“妈妈,不要关,我怕。”我摸摸她的头说:“文文最勇敢,不怕,有妈妈在呢。”女儿拉着我的手轻轻地说:“妈妈,你亲亲我吧。”我突然感到一阵温柔的情愫在心中油然而生。女儿小时候,我们抱她亲她是常有的事。后来我觉得她大了,就不做这种亲昵的动作了,我信守“严是爱、松是害”的教育准则,对女儿是严肃有余而爱抚不足。此情此景,使我不由得俯下身去亲了亲她,女儿笑了。

第二天早晨,女儿高兴地说:“妈妈,你昨天亲了我,我马上就睡着了,你今天晚上再来亲亲我吧?”“哦,难道我的亲吻有这么大的作用?”“是呀是呀。”女儿连连点头,“这是催眠吻,效果好极了。”催眠吻!我恍然大悟,顿时明白了女儿反常表现的原因。女儿毕竟还是个孩子,需要父母的爱抚,而我把这种爱深藏在心里,致使女儿感受不到,她感到的只是父母对她的严而再严,导致了她情感上的贫乏。这使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教育孩子的事上,不能极左也不能极右,要有一定的分寸:在生活上要让孩子学会独立,在情感上不能让孩子感到孤独,从而使之身心健康、独立能干。

从这以后,女儿每天睡觉前,我总不忘去亲亲她,让她时刻感受到我对她的爱,使她在催眠吻中愉快满足地睡觉,进入甜美的梦乡。

我的天使,谢谢你来到妈妈身边


律回春晖渐,万象始更新。新学期即将到来,父母也会帮准孩子们做好一些入学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那么你还有了解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我的天使,谢谢你来到妈妈身边》,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引言:虽然妈妈早早的料到了你会来,但并不知你确切到来的时间,妈妈等呀等呀。终于,妈妈在听到你哭声的那一刻起,才看到了你——我的天使。虽然妈妈流泪了,但是妈妈是幸福的,因为你的出现。

肉肉软软的你,让妈妈舍不得放开手,想永远留你在身边。

自从有了你,时间变的好快。

宝宝你在妈妈的怀里汲取温暖的时候,让妈妈感觉更温暖。

给你梳头对于妈妈来说既幸福又重要。

有你,真好,妈妈不再寂寞。

你的小手好温柔,不仅梳理的妈妈发,更梳理了妈妈的心。

其实,这么亲密的日子,每一天都不会重来,希望这一刻永远停留。

和你在一起的日子,会让妈妈永生难忘。将来,这是妈妈最美好的回忆。

本网站小编总结:宝宝的到来,生活中添了一份热闹,更多的幸福和满足。因为有你,妈妈才变得完美,变的更幸福,更懂得体谅父母。虽然有时候会觉得你很吵,但是你带给妈妈的惊喜和快乐更多,没有你,妈妈生命中的色彩会减半。所以,谢谢你,我的天使,谢谢你来到妈妈的身边。

为妈妈打伞


真不错,真希望更多的妈妈这么去做。

很多的独生子女家庭里,所有的大人围绕着一个孩子,孩子拥有所有想要的东西。她觉得世界就是这样啊!将来一定会有一天,她面对幼儿园、学校、单位的同伴,发现这世界并不是想什么就有什么,她会非常的痛苦。所以与其让她将来去承受这种不幸,不如现在就告诉她:这世界是平等的,在接受的同时,也要想到给予;在被爱的时候,也要去爱。我和童童的妈妈从孩子出生之前开始,就在这样尝试着和她一起正常地生活。

在此祝所有的妈妈和爸爸在关心孩子是不是吃好喝好、长了几颗牙的同时,千万别忽略了,还要培养出一个具有健康心理和精神人格的成人,去面对将来不能依赖爸爸妈妈的社会。

就象我们教给孩子学习她应该会的那些技能,总觉得越早越好,那么是不是有理由这么讲:现在就一步步地教孩子学会怎么与人交往,学会怎么去爱,学会拥有健康快乐的人格,也绝不是太早呢。

潜移默化之中,孩子了解的不仅是小小家庭中的规则,将来更有能力面对这个世界。这其实更重要。

为了让孩子将来少受些磨难,现在请让她给妈妈打伞,谢谢了。:)

妈妈,我失恋了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了,新学期已将向我们走来,学生们也要为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在开学时不会慌乱,你都听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小知识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妈妈,我失恋了,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某天,还在幼儿园中班的儿子告诉你,他失恋了,你该怎么办呢?扬扬妈的做法,你觉得如何?

扬扬是我今生的最爱,冒着高龄产妇的危险把他生下来,让我每天都满溢着幸福,可是幸福之余,他每一步的成长也牵动着我的心。

从出生到现在,除了偶尔感冒生病外,庆幸一切发展得都很好,看着他身体棒棒,学习也不错,我沉浸在做妈妈的成就之中。可是,有一天,我却遇见了一件我做梦也难以想像到的事情。

这天,一向爱眯眼笑的小家伙耷拉脑袋回来了,看着他的小嘴撅着,眼睛红红的,我心疼地问:“扬扬,这是怎么啦?是不是挨批评了?”他抬起脑袋,委屈地看着我,说了一句让我哭笑不得的话:“妈妈,我失恋了。”

关于“早恋”这个词,我并不陌生。上小学时,就听过某某和某某谈恋爱了,老师家长如何禁止反对,那时恋爱只是一个遥远而懵懂的东西,过后就忘记了。到了中学,老师明令禁止男女同学密切交往,否则会影响学习,甚至影响一生的幸福。于是,恋爱便成了雷池,不敢越一步。却没想到,我才4岁的儿子竟然恋爱了,而且还失恋了。我该怎么办呢?总不能告诉他“大丈夫何患无妻!”“天涯何处无芳草!”吧。也不能立刻发火,批评指责他,骂他小小年龄不学好吧。毕竟,恋爱为何物,他一点都不懂啊。

没办法,我只好采取缓兵之计,拼命控制自己的惊慌失色,一边摸着他的小脑袋,一边平静地说:“都是个小男子汉了,不要哭嘛。有什么事情告诉妈妈,好不好?”扬扬擦着眼睛,点点头。原来,他喜欢上了班里的一个小女孩月月,喜欢和她单独玩,还送月月巧克力和玩具,今天更好笑,竟自编了首情诗给月月,结果月月一点反应都没有,这可伤了小家伙的心,于是,他就认为自己失恋了。

记得以前有位妈妈说过,她才5岁的儿子曾郑重其事地告诉她他要结婚了。当时她并没有惊讶或责备儿子,而是耐心地询问儿子婚礼打算怎么办,需不需要她帮忙。一场看似很严肃的话题就这样被轻松地转移了。

我何不也学着这位妈妈,换一种方式来安慰宝宝呢?“扬扬,妈妈知道你很伤心。因为妈妈小时候也喜欢过一个人,可是他不喜欢妈妈。”听到我说这话,扬扬抬起小脑袋惊异地看着我。“你看妈妈现在是不是很快乐?其实啊,喜欢妈妈的朋友有好多,妈妈和他们在一起照样玩得特别高兴。你也一样,兰兰、欣欣不都是你的好朋友吗,和他们在一起玩,不是也很好吗?”

从此,我那宝贝扬扬再也没有提起他那小小的恋爱了,或许他早已忘记了吧。而通过这件事情,我也明白了:作为一位妈妈,不仅要关注宝宝生理的健康,更要细心观察他的心理发展,而且要学会采取和缓的方式来应对宝宝让你措手不及的问题,在宝宝的成长中,我们也在成长。

孩子摸着我的脸说:妈妈别生气了,你笑吧


时间过得真快呀,我们将要迎来新的学期,许多同学都会在开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做好入学准备可以让我们习惯在生活和学习活动上的一系列变化,你看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资料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孩子摸着我的脸说:妈妈别生气了,你笑吧,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引言:力力妈妈说:最近孩子不知是怎么了,玩着玩着看我不出声,就以为我生气了。然后走到我面年摸着我的脸说:妈妈别生气了,你笑吧。我会呵呵笑两声,然后,宝宝也会对着我呵呵的笑。我觉得宝宝是不是太敏感了,还是我对待孩子的态度出现了问题。

其实,原因在于孩子在犯错时,父母总是说:“如果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所以孩子总处于害怕中,以为自己又有什么地方做错了。下面我们来听听专家的建议:

建议一:试着冷静下来分析问题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先不要急着生气,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下孩子为什么哭闹,在了解原因之后再做定夺。孩子犯错都是有根源可循,如果家长不分青红皂白就先生气,孩子不仅不能及时发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正,而且还容易给他的心里造成阴影。家长这时候应该冷静下来耐心分析孩子犯错的原因,引导孩子改正错误。

建议二:分清楚大错和小错

有些家长对于孩子犯的错误太过敏感,总想着要在孩子犯错的第一时间就纠正他,但很多时候孩子犯的错无非是些无伤大雅的小错,而很多家长都会小题大做。有时候家长应该容忍孩子犯的小错,不需要每次都去纠正他,可能在他尝到了错误做法的后果之后,他自己会觉悟过来什么才是正确的。让孩子自己领悟,这效果远远比家长的教导要来得好。

建议三:分析是孩子错了还是大人的观念错了

很多时候孩子的思想和大人是不一样的,有些东西他觉得应该是这样,而在大人的世界里却是另一番模样。如果这时候你认为是孩子的错,那么很有可能你就把孩子单纯的世界给抹杀了。孩子的世界是充满想象力,虽然有时候会出现奇怪的想法,但作为父母先不要急着否定他,换个角度想想,孩子的观点何尝不是一种想象力的表现呢。

家长如果直接对孩子生气,这样很有可能就会激发孩子内心潜在的叛逆因子,这对你的教育来说是一块绊脚石。孩子都是需要大人的耐心和关心,一味的责怪只会让他心理产生阴影,耐心引导才能够解决孩子不听话的问题。

本网站小编总结:孩子有时候很淘气,家长千万要冷静,控制情绪,不要动不动就和孩子生气。在孩子6岁之前,如果家长经常对他生气,他会渐渐养成消极的负面人格,经常觉得自卑,害怕与人交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其实父母也是需要成长的。

妈妈胎教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