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着清脆而熟悉的铃声,又迎来了一个新学期,孩子要在入学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入学准备做的好可以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生成一个良好的环境,你有哪些推荐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看不见的朋友,希望能为您提供更多的参考。

平时与孩子们玩耍,家长们常不常会发现孩子喜欢自言自语,给看不见的朋友说话,其也叫做孩子们“意识”里地朋友,那么为什么孩子们会有这种意识呢?以下就让我们结合实例来详细的了解下吧!

镜头一:

苗苗原来住在一个大院子里,能和好多小伙伴一起玩。可爸爸调职后,他们一家搬到了陌生的城市,住进了孤零零的高楼。苗苗还不够年龄上幼儿园,但由于爸爸妈妈忙于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只能请保姆在家照顾苗苗。保姆不爱说话,经常把玩具交给苗苗,就埋头自己干活了。

看到苗苗抱着玩具娃娃,一脸孤独的样子,妈妈心里有些愧疚。她好不容易申请到假期,想留在家陪孩子玩,可刚拿起玩具小火车,就听见苗苗说:“我和莉莉说好了今天玩积木。”妈妈正在纳闷,又见苗苗对着旁边的小椅子招手:“快点来吧,我这次一定要搭得比你好,不过今天不要再把积木弄撒了啊。”“莉莉是谁啊?”妈妈忍不住问。“我的朋友啊,她今年也3岁,经常和我一起玩。”小保姆走过来悄悄地说:“阿姨,苗苗最近经常自言自语,好像在和看不见的人一起玩。她是不是,我们乡下说的,撞邪了?”

视点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因为工作忙碌而冷落孩子,使其处于相对孤独的状态。如果离开熟悉的生活环境,和熟识的小伙伴分离,会加剧孩子的孤独感,甚至会使他觉得难以忍受。对友谊极度渴望的孩子,就会用想像来臆造出“朋友”以陪伴自己、缓解孤独。3~6岁的孩子,还不能完全区分想像和现实,有时会把想像出来的当成自己已经拥有的,把渴望得到的当成现实存在的。早教网

专家支招:

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不必惊慌失措,因为这只是孩子在这个特殊的年龄段进行自我满足的一种方式。比如有的孩子非常想要宠物,但得不到允许,就可能会臆想出一只看不见的小狗,煞有其事地要带着自己的“小狗”出去遛遛。随着年龄的增加,孩子大多会学着分清幻想与现实,这种“看不见的朋友”自然就能消失。但孩子的臆造,往往反映出他内心最迫切的需要。如果是因为感到孤独,家长就应该抽些时间给予他更多的关怀,帮助孩子在新的环境找些真正的同龄小伙伴,渐渐代替他的虚拟朋友。

镜头二:

过完暑假欣欣就要上小学了,一放暑假爸爸妈妈便把她送到爷爷家。妈妈说爷爷曾经是教师,可以给欣欣打打基础,免得她上学后课程跟不上。爷爷很严厉,欣欣算错了加法,或是不小心打破了杯子,都会看见爷爷板起的面孔。妈妈每次来看欣欣,都会叮咛她:“要好好表现,千万不能惹爷爷生气啊。”欣欣总是小心翼翼地点头。

星期六,妈妈来看欣欣,刚进门就听见爷爷严厉的声音:“你怎么又说谎,哪有什么蕾蕾!”欣欣低头看着手里的算术本,一脸委屈地嘟囔:“在本子上乱画的真的是蕾蕾。”奶奶小声对妈妈说:“不知道欣欣为什么最近老撒谎,爷爷一责问她哪错了,就说是蕾蕾做的,附近根本没有叫蕾蕾的孩子啊。刚才眼瞅着她做算术时又开始在本子上画画,爷爷一批评,她又推给蕾蕾了。”

视点分析:

孩子生活经验少,心理很稚嫩,在生活中犯错在所难免,如果家长要求过多、过高,会使孩子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害怕自己表现欠佳或是犯错误,并因此受到责罚,甚至会失去长辈对自己的爱。孩子容易把想像与现实相混淆,为了缓解家长过高要求带来的心理压力,就会用想像中的伙伴来替自己分担“罪责”,减轻罪恶感。因此,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孩子,在面对指责时也许就会把责任推诿给自己想像中的朋友,认为这样就不用再去面对责罚和随之而来的坏心情。

专家支招:

家长都希望孩子成才,但对孩子的要求必须以适合其生理和心理发育特征为前提。家庭教育不应过于冰冷和严厉,要以爱和鼓励为主,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当孩子把责任推卸给“看不见的朋友”时,家长不要单纯地指责他说谎,而是要在修正教育方式的同时,不动声色地帮孩子改正错误。比如孩子把椅子碰翻后说是某个虚拟的朋友干的,家长可以语气平静地说:“在家里加足马力乱冲可不太好,那你帮朋友把椅子重新摆整齐吧。”这样既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能让他明白错误所在和补救的方法。时间久了,孩子自然会建立起自己的责任感。

镜头三:

和大自己半岁的表姐比起来,明明不会跳舞、唱歌,也不会绘声绘色地讲故事。每次去外公家聚会回来,爸爸就会对他说:“我怎么有个这么笨的儿子。”而妈妈给儿子定下目标:比表姐更出色。每天回家后,她就会说:“明明,去练一个小时钢琴,昨天的练习曲弹得太差了!”“明明,把昨天布置的唐诗给妈妈背一次。”明明在动画片前磨蹭了一会儿,妈妈就会过来揪着他的耳朵说:“怎么这么没出息,快给我过来!”

慢慢地,明明在家里说话越来越少,总喜欢一个人躲进书房。妈妈有次听到房里有声音,以为明明在背古诗,从门缝里偷偷一看,发现儿子正对着空无一人的电脑椅在数落:“小东,你真的很笨!我给你说了好几次了都不懂,没出息!”第二天晚饭前,妈妈又看见明明在琴凳上自言自语:“好吧,既然你说我弹得特别好,我就再给你来一首。”妈妈有些害怕地对爸爸说:“儿子该不会脑子出毛病了吧?”

视点分析:

很多家长在物质上都尽量给予孩子极大的满足,却往往忽略其精神上的需要。对孩子而言,他更需要的是精神上的满足,也就是家长的认同和赏识。在很多时候,儿童世界就是想像的世界,对现实生活

“无能为力”,又得不到家长帮助的孩子,往往会选择从虚拟世界中寻求解决办法,用想像甚至幻想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如果孩子在家里得到的总是否定和批评,或是家长干涉过多,使孩子完全没有发言权和选择的自由,他很可能就会自己塑造一个永远钦佩和欣赏他、永远服从他指挥的朋友。早期教育

专家支招:

每个孩子都有闪光点,家长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而不是用其他孩子的长处来要求自己的孩子。要用赏识的目光对待孩子。孩子是独立的个体,不是家长的附属品。家长可以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的长处,表达自己的情感,让孩子觉得自己在现实中被重视,而且能表现得很好,逐步建立真正的自信,形成自己的人格魅力。这样,孩子就能慢慢从虚拟世界中走出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成功的感觉。

本网站小编总结:有的时候小孩子们的幻想是一种病,家长们不可盲目的忽略,而有的情况仅仅是因为孩子们好奇心理,做为家长们要分清楚孩子们的处于那种症状,然后再对症下药,但原此篇文章对家长教育孩子有利!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小鸟是大树的朋友吗


儿童总是用他们的方式去感知世界的。他们感知的方式、过程、结果都不同于我们成人。

那天,我同儿子谈起朋友的话题,以便指导他正确地与朋友和睦相处。我告诉他,平时与小朋友们在一起玩,不要欺侮别的不朋友,要宽容等,他懂事地点点头。接着他发表了自己关于朋友的“高见”。

“爸爸,你说,小鸟是不是大树的朋友?”

我心里一震,思考着该如何回答孩子的问题,说“不”,让孩子失望——很多儿童媒体,如卡通画、动画片、童话故事等都向他传递了“小鸟是大树的朋友”这个信息;说“是”,则又不符合成人的认知标准。面对孩子期盼和信赖的目光,我微笑着肯定地告诉他:“对,你说得对!小鸟是大树的朋友!”

记得《读者》杂志登载过一篇文章叫《我们的想象力哪儿去了》。文章深刻地指出:儿童本身是充满了想象力的,只是因为我们成人用一种固化的无情的教育,把孩子的想象力扼杀了。一个人如果受到的教育越多,则想象力越贫乏。可惜,许多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或是认识得太迟了。

我认为,不能用成人的思维和判断来掩盖、取代孩子的思维与判断。孩子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感知世界,其实是一种学习,一种创造,一种权利。为什么要把我们成人的认知方式与思维结果强加给孩子呢?

我继续引导孩子:“还有什么和什么是朋友?”儿子兴奋起来,略加思索,说出许多关于朋友的命题:“太阳是月亮的朋友!”“太阳是地球的朋友!”“牙膏、牙刷是牙齿的朋友!”……

儿子的脸上充满了快乐。我理解孩子,因为他用自己的语言、判断、思维认识了这个世界,最重要的是他得到了认可。而事实上,他满足的并不是真正的认识了这些事物,还在于他有限的认知活动得到了别人的认可,这种认可与鼓励将成为他继续认知的动力,不断探索的兴趣的源泉。随着孩子年龄与知识的增加,他会自动修正自己的认知,并使之越来越丰富,越具体,越真实。而他同时将保留着更为积极的探索的创造的兴趣。

希望更多的父母了解,儿童是用自己的方式理解世界、认识世界的。

父母应该成为孩子的好朋友


作孩子的好朋友

幼儿需要朋友,才能发展健全的人格,他不仅需要年龄相同的朋友,也需要能够提供他正面影响的朋友,帮助他迈向成熟。

照理说,父母应该是孩子最亲密的大朋友,但由于当今的社会型态,父母亲大都拥有自己的职业,亲子相处的时间过于短少,使得亲子关系越来越疏远,父母成为最不了解孩子的人。

由于相处时间短少,有些父母会产生亏欠心理,任由孩子予取予求,即使留意到孩子有不良的习惯,也不加以纠正,使孩子无法建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导致日后问题的产生;相反的,有些父母难得接触孩子,所以一有机会,就忙于行使父母的职权,但由于平时对孩子的了解不够,反而引起孩子的反弹,造成亲子关系间的紧张。

许多关于教人如何做父母的心理学丛书,几乎本本都提到亲子之间该如何沟通,虽然这可帮助为人父母者认识亲子沟通的重要性,但在施行上,好象总无法达到预先设想的效果。

其实亲子之间的沟通不应被视为一种理论的实践,也不仅限于言语上的表达,而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表现出来的,除了文字的传递之外,它包含的方式很多,包括表情、手势、姿态、声调等等,在此强调:良好的沟通是以上各种方式的综合灵活运用,光靠言语是有限的。

总之,家长应该多了解孩子的感受,与孩子多交谈,让孩子懂得父母的爱的意义。

告诉孩子怎样交朋友


“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这首儿童歌曲深刻表现了孩子们对友谊的渴望、对朋友的珍爱。从牙牙学语到入托,从上小学、中学到大学,一个人对朋友的定义和重视程度会一直不停地变化。教师和父母如何教育和引导孩子恰当对待朋友,会影响到孩子的童年是否快乐,成年后性格、情趣、心理承受能力、社会交往等多方面的发展和完善。

孩子们的友谊无处不在,邻居、同学、琴友……当孩子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朋友圈时,他玩起来快乐,学起来轻松。在孩子幼小的时候,他们的朋友圈是很不牢固的,两个好朋友有可能瞬间反目,甚至可能拳脚相向。然而第二天再见,他们又不计前嫌一起玩。但若是小学生或更大的孩子和朋友之间发生了分歧,友谊的恢复则要麻烦得多。

孩子学前和初等教育阶段的友谊是怎样发展变化的?对孩子来讲,朋友是什么,谁才算得上朋友?男孩和女孩交朋友的模式有什么异同?我们如何帮助孩子发现问题并巧妙应对?《别让孩子孤独》一书就这些常见问题采访了很多父母和孩子,口述实录了他们的心声,并针对孩子在友谊方面常会遇见的困惑给出了行动指南。

正如一枚硬币总有两面,朋友也有好和坏之分。在《别让孩子孤独》这本书中,作者是这样给“坏朋友”贴标签的:一是淘气包。孩子交了这样的朋友并且如果以他们为榜样,容易形成不良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二是喜欢玩弄权势或自以为是的朋友。三是带来不良影响或者家庭价值观不同的朋友。四是你不喜欢的朋友。当孩子们交往到这样的“坏朋友”或为交了这样的“坏朋友”进退两难时,家长要客观看待:有些问题会随时间的流逝而自行解决,有些则需要大人和孩子一起正确处置,关键是要认识到问题并知道怎么做。

孩子们的兴趣爱好以及他们的价值观各不相同,有的特别爱看电视,有的喜欢画画,有的不受节制地吃甜食冷饮。如果你的孩子刚好交了志趣不同的朋友,他可能会产生焦虑。比如,为什么他可以吃很多糖而我不能,妈妈说多吃糖会蛀牙是否是错的。作者的建议是,父母应以容忍和开放的心态,与孩子一起接受朋友与自己的不同,帮助孩子由此发展自律能力。

如果孩子想拒绝他不喜欢的朋友,做家长的可加以支持,但注意不要编谎话。

朋友不仅可以是真实的,还可以是非人、虚拟的朋友。想象中的小猫、小狗都可成为孩子们独处时交流的对象,芭比娃娃更是众多女孩的好伙伴。孩子们常常以虚拟朋友为伙伴,扮演角色或编故事,可以充分发挥想象力,非常有利于认知发展。父母听到孩子在自言自语或者兴奋地和“小矮人”或“白雪公主”对阵,最好多加以鼓励,千万别一声断喝。

每个人都渴望拥有朋友,孩子们更是如此。他们不停地变换环境,离开家庭进入幼儿园,然后离开熟悉的小伙伴,到一个陌生的学校念小学,拥有或交往朋友可以帮助他们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在《别让孩子孤独》中,作者详细解释了朋友对低龄儿童的重要性:提高熟识性和安全感、玩得快乐、做更多的游戏、获得经验和自信等。你可以尝试《别让孩子孤独》这本书中介绍的方法,帮助孩子正确交朋友,使孩子变得更加合群,在他们的小圈子中更自在、更积极。

朋友并不是你想要就能要得到的,孩子也面临这个难题。家庭、学校、兴趣、爱好、容貌、举止等既可能是成为朋友的有利因素,也可能恰好是玻璃天花板,可望不可即。女作家张爱玲在圣约翰中学读书的时候,父母离婚,她在继母的目光下生活,被迫穿继母的嫁前衣,内心很自卑:“那段时间是不愉快的,也没交什么朋友”。择校、中途转学、插班或家境与同班同学相差甚远的孩子,往往会产生较大的交友压力,家长和老师需要循循善诱,关注孩子心理变化。

然而,正如单身没什么不好一样,作者提出,如果孩子就是没有朋友,在某种情况下也没关系,如孩子生理或心理年龄还比较小、是个自来熟、曾经历情感挫折、早慧等。如今,在城市,“独二代”、“独一代”孩子占了主流,双职工父母、低龄儿童教育者不妨都来读读《别让孩子孤独》,因为这本书为孩子们正确交朋友和恰当处理朋友关系提供了很多帮助。

让父母成为孩子的知心朋友


孩子总有一天会向父母或老师谈起自己过去的遭遇、感受和畏惧心理。而父母或老师一定要心平气和地倾听孩子的诉说,要知道他们开口有多难,又是鼓起多大勇气、犹豫了多久才把真相谈出来的。

首先,你不要恐慌或作出过度反应!如果成年人表现出特别震惊、鄙视或其他消极反应时,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利的,这将给孩子的心灵带来进一步创伤。若大人一听就暴跳如雷,马上斥责甚至打骂他们:“我早就告诉过你……”那就如雪上加霜,也使大人丧失了在孩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也会使孩子的话半截打住,拒绝提供更多信息。

成年人要特别注意的是,孩子肯定会要求千万不能把这件事再告诉别人,这时应向孩子解释清楚保密是肯定的,保证不与不相干的人讨论此事,但有时有必要报告给从事儿童和青少年保护的有关部门或人士,以寻求他们的帮助。

正确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隐私,和孩子的谈话在安全、隐秘的地方进行。

1、支持孩子把事情经过讲出来——向孩子明确表示“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会永远爱你的”,鼓励他们尽早如实向大人讲清事情经过,大人会帮助他们今后不再受到伤害。应该记住的是,性骚扰者肯定会在作案时恐吓孩子:“如果对别人讲,我会杀了你。”而孩子也害怕大人会因此而惩罚他们,或从此失去关怀。

2、要从身心两方面表达对孩子的爱——搂住孩子,说话时别一张嘴就是“你为什么早不告诉我们”或“你为什么会让这种丢人的事发生”,相反,应该给孩子一些积极的鼓励,如“我很骄傲你能告诉我们这件事”,或“我很高兴事情并不太糟”,或“我知道你还小,这不怪你,在这种情况下你是无能为力的”。

3、向孩子解释他们没有错——大多数孩子会有深深的内疚或自责,如果自己更精明或更强壮一些,那么就不会受到诱惑或哄骗,所以要明确告诉他们,你是没有任何过失或责任的。

4、要记住孩子几乎不会在性虐待问题上撒谎——要让孩子感觉到大人是相信他们所讲的一切的。

5、保持与孩子继续交流——要让孩子知道,父母今后仍然会同情、关爱、理解和支持他们,这样孩子们就敢进一步说出具体过程和感受。

6、如果怀疑孩子存在身体方面的损伤,要带孩子去医院检查——父母光是自己猜测是没有用处的,必须及时就医,请专业人士做出正确的、独立的判断。

不要禁止我和男生做朋友


妈妈,我对你说

妈妈:

我真不能理解,您作为现代家长,怎么也用老脑筋看待问题?这些天我是跟班里的一个男同学关系很好,这有什么不妥的吗?值得您这么大惊小怪的吗?更让我无法接受的是,您居然跟我们班主任反应情况,不让我俩再接触!

妈妈我已经跟您解释了,我们之所以经常打电话是因为班里最近组织“一帮一”互助小组,我的帮助对象是那个男同学,所以晚上他写作业遇到了问题就会给我打电话。可是您根本就不听我的解释,还批评我说:“你刚上五年级就开始和男生走那么近,这还了得,以后你还不得早恋啊!我警告你,不许你再跟那个男生来往了!听到没有?”

妈妈,您把问题也想得太严重了吧?我没想到的是,您居然真的去找老师说这件事。结果老师真的把我们的互助小组解散了。有的同学知道后,就大喊着我和那个男生的名字,说我们早恋……我现在都快在班里待不下去了。

妈妈,本来什么都没有的事儿,让您这么一折腾,什么事儿都出来了。这下您满意了吧?妈妈,大家在一起学习就肯定有接触,为什么您一定要用成人的眼光来干涉我呢?妈妈,我现在特别苦恼,真不知道该怎么做才好。

您的女儿:湾湾

妈妈要懂的心理学:正常的异性交往,有益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很多妈妈聚到一起聊天的时候都会有这样的感慨:“现在的孩子真是早熟!幼儿园开始就知道找男女朋友了。”孩子的这种早熟趋势让妈妈对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过密,产生如临大敌之感。实际上,在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孩子对于异性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认识,他们的认识还停留在幼儿期,而“女朋友”只是模仿成人世界的一个称呼,在他们心中,女朋友和小伙伴是一个意思。

小学高年级的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是每个告别学龄期的孩子迈向青春期的一个节点。在这一阶段,孩子对于异性刚刚有了深一层的认识。不再单纯地认为“男生和女生的区别就是去不同的厕所”了。他们开始注重自己在异性面前的形象了,并且逐渐掌握了交往的礼仪,男孩变得有绅士风度,女孩也开始向淑女迈进。这些都要归功于孩子对异性交往的渴望。由于男生和女生的心智、性格并不相同,因此在男孩和女孩交往的过程中,双方都可以从对方那里感受到不一样的乐趣,这对孩子青春期的发展很重要。

很多家长和老师对于高年级男女生交往特别关注,交往稍一频繁,家长就会和老师双双出击,直到浇灭孩子间的“火花”为止。这种做法看似是关心孩子,实际上会对孩子的心理造成伤害,以至于孩子在今后选择伙伴上会出现对异性的排斥和恐惧。这种恐惧会造成孩子的交友障碍,甚至会让孩子变得不会和异性交往,这种情况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十分不利。

总之,家长应该正确认识孩子身心发展的特点,不能因为害怕孩子出现问题就把孩子与异性隔离开来。

换种方式爱孩子

1.孩子和异性同学来往,妈妈不要小题大做

苗苗妈妈发现:隔三差五就会有一个男生打电话找苗苗,两个人还聊得十分起劲,女儿对着电话总是笑呵呵的。她想:女儿一定是早恋了!在小升初的节骨眼儿上,可不能让女儿为了这事儿分心啊!

为了阻止女儿和那个男孩再通电话,每次那个男孩打电话找苗苗时,妈妈都说苗苗不在家,有时妈妈还会偷偷地翻看苗苗的书包,希望从书包中能发现女儿早恋的蛛丝马迹。可是,苗苗的书包里除了课本、作业本和文具就没有其他的了。

这天,苗苗放学一回家就跟妈妈哭喊起来:“你为什么私自不让我接电话?妈妈,你太专制了!”妈妈听到女儿的话,知道自己的做法一定是被苗苗发觉了,于是就直接跟苗苗摊牌了:“我这么做还不是为了你好,小升初的考试一天比一天近,你不好好地复习,还跟男生早恋!我要再不管你,还指不定你成什么样子呢!”

苗苗听了妈妈的话,哭得声音更大了,她拿起一封信塞到妈妈手里,哭喊道:“谁早恋了,你凭什么这么说我?呜呜……”妈妈打开信,看完之后心里后悔极了。

原来苗苗班里的班长转到其他学校去了,而苗苗是中队长,两个人之前一直共同处理班里的事情。班长走后,班里的事情就由苗苗独自承担了,有时候苗苗忙不过来,班长才定时地给她打电话,和苗苗共同商量一些问题。哪儿有什么早恋的倾向啊?

妈妈知道是自己把事情想得太严重了,她跟苗苗道歉,苗苗也不理她。直到妈妈保证以后再也不胡乱地干涉苗苗的事情,苗苗才点头答应。

在“苗苗早恋事件”中,无疑是苗苗妈妈把事情看得太严重了,然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个像苗苗妈妈一样的家长啊?家长往往会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判断孩子出现的问题,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常常将孩子单纯的世界搞得复杂化,因此给孩子带来了无尽的困扰。

这种由于妈妈小题大做而引发的问题其实完全可以避免。妈妈在关注孩子的同时也要相信孩子,如果妈妈给予孩子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即使孩子真遇到了问题,也会找妈妈帮忙解决的,这自然能够避免产生误会了。

2.用幽默化解孩子的“感情困扰”

这天,小程神秘兮兮地把妈妈叫到自己的房间。

“妈妈,我告诉您一个秘密,您得替我保密啊!我喜欢上我们班的班花了。”

“噢!能喜欢上班里的班花,说明我儿子的眼光不错呀!”

“那是!”小程不无自豪地说。

“嗯,可是你们小学的人不多,女生也不是特别多。如果你以后上了好的初中,就会遇到更多优秀的女生,肯定选择的机会要比现在多;等你上了重点高中后,全市的优秀女生全都聚集到一起了,你的选择机会就更多了;再到你上了重点大学……”

“等我上了重点大学之后,全国的漂亮女生都在一起了,呵呵呵。谢谢妈妈,我知道该怎么做啦。我的目标就是上重点大学之后,找到全国最漂亮的女生!”小程说完,母子俩目光相遇后,都笑作一团,随后小程就拿起书开始学习了。

小程妈妈的这种幽默式的幻想,不仅解决了孩子早恋倾向的问题,而且还激发了孩子学习的动力,很值得妈妈们学习。早恋倾向是每个青春期的孩子的小秘密,小程能够将这个秘密坦诚地告诉妈妈,说明妈妈在小程心中是可以信赖和依靠的朋友。

小程妈妈面对孩子的信任,并没有让小程失望。她用巧妙的方式,让小程认识到现阶段学习才是他的首要任务。相对于严厉的家庭禁令,这种幽默式的引导无疑更能让孩子接受。能让孩子从心里接受的建议才是好的建议。妈妈面对孩子的早恋倾向时,一定要保持冷静,正确地引导孩子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3.正视孩子的异性交往问题

鲁迅先生曾批判过一个旧官僚禁止男女同学同泳的事情,他说:“同学同泳,偶尔皮肉相触,有碍男女大防。不过禁止以后,男女还是同吸着天地间的空气。空气从这个男人的鼻孔呼出来,被那个女人的鼻孔吸进去,又从那个女人的鼻孔呼出来,被另一个男人的鼻孔吸进去,简直淆乱乾坤。还不如下一道命令,规定男女老幼诸色人等,一律戴上防毒面具,既禁空气流通,又防抛头露面!”而今的部分家长对男女同学交往的事情严加禁止,实在比旧官僚还官僚。

家长为杜绝孩子出现早恋的现象就禁止孩子和异性交往,这种过激的行为很容易让处在青春期的孩子心生不满。有的孩子因此产生了逆反心理,故意跟家长作对,原本没有早恋的倾向,也可能在家长的三令五申下对早恋产生好奇心,结果事与愿违。还有的孩子在家长和老师的“熏陶”之下,对异性产生了深深的恐惧心理,害怕和异性相处交往,逐渐转变成对同性的好感,从而产生性别转移,出现青春期的同性恋倾向。

家长应当正确引导孩子与异性同学交往,鼓励孩子公开地、大方地与异性同学交往,以消除孩子的好奇心。当然,家长正视孩子与异性同学的正常交往,也是信任和尊重孩子的一种表现。

宝宝有“男朋友” 爸妈先别急


俗语有云,“女为悦己者容”,但没想到一个4岁的小女孩就已经懂得这个道理!今年4岁半的妞妞为了“小男朋友”变得爱美起来,这可愁煞了妞妞妈:孩子早恋了,这可怎么办?其实,孩子的世界十分单纯,我们不应该用成人的眼光来衡量。

破除儿童性教育误区

四岁的宝宝也会早恋?这是怎么回事?当爸妈遇到自己的孩子居然有了”男女朋友“的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首先先别着那么快就认为他们在早恋,其实啊,孩子的世界比大人们想的要单纯许多。

妞妞妈的烦恼

妞妞今年4岁半,开始上幼儿园了。虽然孩子一直就比较“爱美”,但这个学期以来变得更主动,经常会自己去选择一些漂亮的发夹或是皮筋。

关键是,女儿还经常提到班上的男同学杰杰。为此,妞妞妈特意去幼儿园问了班上的老师,发现妞妞和杰杰现在已互称“男女朋友”,还说将来要“结婚”。

原来,杰杰是妞妞班上新转来的一个男孩子,性格比较活泼,看起来确实也有那么一点帅帅的感觉。但是两个孩子才4岁多,就以男女朋友相称,似乎还太早了一点吧。妞妞妈既觉得有点哭笑不得,又隐隐有些不放心,担心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专家意见:孩子的世界很单纯

对此,幼儿园的何园长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其实对性别的认知还很简单,孩子们之间主要就是通过穿着和打扮来区分。他们口中的“男女朋友”,其实就是玩得好的朋友,并非情侣间的那种关系。

而有些孩子还会互称“老公”、“老婆”,这也只是孩子从大人的生活圈中学到的一种称谓而已。对此,父母也不必太过介怀,毕竟他们可能压根就不知道这个称呼代表什么意思呢!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心理专家也表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这种表现很正常。幼儿有好奇、好玩、好动、好游戏、好模仿的特点,互称“男女朋友”或是表示“想结婚”其实只是模仿和游戏的行为,是在学习生活的一种方式。他们很可能是在电视或是婚礼中,看到和学习到的,并非真正的感情。

所以,孩子出现的这些行为,家长不必过于担心或关注。相反,如果指责或批评孩子,反而可能会使得他(她)对异性交往产生恐惧,产生异性交往心理障碍,甚至产生错误的性取向,甚至造成孩子成人后出现同性恋。

懂得和孩子“谈情说爱”

家长们大可以坦坦荡荡地对孩子谈及“爱情”。当孩子问到“什么是爱情”时,父母就可以利用这个机会,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讲解爱情,至少是其中一些部分,告诉他们,爱情是非常美好的,可能是现实中人所能得到的最美好的东西之一,并且爱情能带给他们发自内心深处的幸福。

当孩子年纪稍大时,家长更应主动提及爱情,让孩子划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告诉孩子:友谊不等于是爱情,但友谊可以成为爱情的桥梁。

当孩子还小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爱情的神圣。孩子长大后,教会孩子区分友谊与爱情,让他们学会自己判断:若是友谊,就大胆保持;若像爱情,则应谨慎相处。相信孩子会对爱情有更深刻的理解,也会找到最美的爱情。

瑞典小朋友说性很自然


关于儿童性心理的发展,有一项研究可为佐证。1974年,性教育专家芭翠夏巴沙洛柯琪前往瑞典,学习瑞典学校里实施的“强迫性”的性教育,试图了解这种对七八岁的孩子所实施的教育,是否比美国开放式的研讨方式更能正确传达性的知识。

她先请一群美国的二年级学生和一群同样年级的瑞典二年级学生描绘“婴儿从哪里来”和“他们怎样出生”的图画,然后请他们解说。

美国儿童多半从上帝的意志说起,说到吃某种类型的食物,甚至说到做梦。他们之中除了有一个孩子说“医生把妈妈割开,妈妈很痛苦”以外,没有一个孩子说到任何类型的男性角色。

瑞典的孩子则有明显的不同。15个儿童中的11个,描绘了因性交而发生的繁殖图;他们也理解避孕概念、分娩以及起源,而且在他们的图画中,父母和婴儿都在微笑呢!

这项调查所透露的意思是:父母应尽可能“简单”、“诚实”和“清楚地”解答孩子的生殖疑惑。

安妮西班斯坦博士为了了解儿童的理解力,曾询问他们婴儿起源的概念。发现孩子往往能依照事实解说生产的事情,这可能使父母误解、困惑、甚至惊骇。如果你也担心孩子如此早熟,不妨改用“蛋”或“种子”的繁殖过程解释生产。蛋是大家熟悉的食物,种子是我们都知道——生长在土壤里的一株植物的起源,你应该可以说得很自在、很明白。

三或四岁的儿童对性的了解多半处于第一和第二阶段,其另一特征是:他们会热忱地爱上双亲中和他们自己性别相异的那一个,甚至对同性怀有嫉妒情绪。虽然他们不可能有成人的思想,但无疑地,他们已懂得“性”,能够表现温柔、挚爱和嫉妒——显示孩子所有的情绪都和成人的“性欲”有关联。

这个年龄的儿童多半好动(关于做人的“道德”原则,此时还没有发展),在床上时他们会企图靠近双亲,希望和父母一起沐浴,想看他们穿衣服,或者抚摸父母的生殖器。

假如你碰到类似的情形,请不必对他大吼大叫,或眼露凶光,因为那只是好奇而已。只要你给他建立规章,孩子通常懂得分寸。

五到七岁之间,儿童对父母的态度可能会改变。他们放弃与母亲或父亲“结婚”的念头,决定与同性父母更亲密;此刻他们也开始认同——自己的男子气概或女子气质,而慢慢进入轻视异性的同性恋情。手淫在这个年纪是相当普遍的。若儿童公开抚摸自己的生殖器,那就是谈论它的适当时机了。此外,你还应向他保证那不是不正常的,并且解释那是人们私下才能做的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