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幼儿园孩子的安全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所担心的,毕竟做为父母的不能一直守在孩子的身边,因此让孩子掌握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很重要,以下就让我们来看一篇来自北大多智能课题的日志吧!

孩子生活在家庭、幼儿园和社会的环境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常常不可避免,但是通过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变消极躲避为积极预防,就能够使各种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降到最低限度。那么,幼儿园老师如何教幼儿学会自我保护,减少幼儿园意外伤害的发生呢?

一、创造良好环境,增强幼儿体能。

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一些体弱、受保护过度的幼儿,在活动中经常磕磕碰碰,而平时活泼好动、身体健壮的幼儿意外受伤率却很低。究其原因不难看出,由于体弱幼儿不爱活动,造成动作不协调、平衡能力差,遇到情况反应慢,所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而那些活泼健壮的幼儿,由于好动、灵活、反应快,遇到情况能采取紧急措施,因此受意外伤害较少。由此可见,增强幼儿体能是提高幼儿自护能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工作:

1、消灭不安全因素。

在园区环境改造中,我们因地制宜,精心设计,创设了便于幼儿锻炼的各种环境设施。我们对现有的容易对幼儿造成伤害的建筑进行拆除和改造,对大型玩具进行全面检修,认真检查每一颗螺丝,做到防患于未燃,将意外伤害消灭在萌芽之中。入园指导

2、创设良好锻炼环境。

我们利用园内一切可以利用的小型场地,增设了废旧轮胎和老师自己制造的吊球、拉力器、攀登架等,创造条件让幼儿在课余时间进行锻炼。如幼儿在玩轮胎过程中,知道了一手扶着一手在后面推就滚稳了,而且越玩越灵活,并且知道轮胎要倒时赶快躲开身子、跳到一边就不会压着脚。这些器械既丰富了幼儿的活动内容,又锻炼了幼儿的体能。

3、开展多种活动,增强幼儿体能。

我们除对幼儿进行体育训练外,还注意开展各种幼儿感兴趣的活动,以增强幼儿的体能。如:春天带领幼儿去郊游,通过远足活动对幼儿进行力量和耐力的练习;冬季运动会组织幼儿进行达标项目比赛,自觉加强了平时的排球、跳绳、投掷、翻滚等项目的练习,兴趣很浓,达标率也有所提高。

幼儿在空气新鲜、日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锻炼活动,可以提高机体能力,使动作更协调更灵活,思维变得更活跃,这些都为培养幼儿自我保护的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养成良好行为,形成自护习惯。

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讲过:“习惯养得好,终身受其益。”

生理学家认为:“习惯是自动了的条件反射。”幼儿期容易形成条件反射,我们应该抓住这一教育契机,探索有效的方法,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自护习惯。

4、良好行为的养成,能使幼儿躲避伤害。

例如,幼儿有了饮食前吹一吹、摸一摸的行为习惯,可以避免烫嘴、烫手,防止误吃东西;幼儿养成靠边走、跑、右行的习惯,碰撞同伴或受车辆撞碰的机会旧会大大减少;轻开门窗、轻拿、轻放桌椅的行为,能使幼儿避开门窗桌椅边棱,可免遭磕碰的皮肉之苦。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家庭和幼儿园应相互配合,对幼儿进行教育,并长期坚持、反复强调。我们将日常行为规范编成琅琅上口的儿歌,便于幼儿理解、记忆。我们还开展了《我会穿衣服》《马路上发生的事情》《遇到困难我不怕》等主题活动,使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了自我保护的作用。

5、遵守游戏规则,形成自护习惯。

幼儿的自我中心特点极为突出,玩得高兴时,常常忘记了要遵守规则和秩序,往往一拥而上,你推我挤,极易造成身体伤害。因而,在游戏活动中,注意培养幼儿按秩序游戏,遵守游戏规则,也是使幼儿获得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为了使幼儿懂得游戏规则,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如讲故事、游戏模拟等,让幼儿判断是非,知道遵守规则、互相谦让的重要性;又如,设置问题的方法。小班幼儿特别喜欢手拉手走路,有时甚至三个人一起拉手走,这是比较危险的一旦有人摔倒,其他人也易摔倒,并由于小手相拉,摔倒了的人失去了本能的手扶地等自护动作,而容易导致头部受伤。根据这种情况,我们要求幼儿不手拉手走,并请幼儿回答为什么老师这样要求他们,以此提高幼儿思考的能力,从而使幼儿学会积极的防御。入园须知

本网站小编总结:看到小宝宝安全的成长是每个家长们的心愿,那就敬请家长们平时多教会孩子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不要过份的将孩子包裹起来,毕竟保护的了一时却保护不了一世,因此多锻炼孩子自我保护的方法很重要!

延伸阅读

变化(幼儿入学准备)


引言:小朋友初上幼儿园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的小情绪,但是当熟悉了幼儿园之后,多半的孩子都会喜欢上幼儿园,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贺贺妈妈的日志吧,看看贺贺小朋友对幼儿园的适应情况吧!

2011年9月1日,贺贺小朋友正式上幼儿园了。在这之前,我们一直与她沟通新幼儿园的好!新幼儿园的特别!新幼儿园老师像妈妈!贺贺听了非常高兴,对新的环境充满期待!前两天因为发烧没有去,等去后的前两天她也是哭,我就告诉她一个信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你的事情是上幼儿园,妈妈和爸爸是上班,哭也要去,不哭也要去。贺贺记住了,每天去幼儿园的路上嘴里说着“哭也要去,不哭也要去”!我鼓励她真了不起!虽说不高兴但还是坚持着上了一周,从此,她渡过了第一阶段,慢慢地开始喜欢幼儿园了。路上也高兴的说儿歌,唱小曲了。老师辛苦了!

本网站小编总结:初到陌生的环境之中,都有一定的适应期,因此在初入园的几段时间里,家长们要多鼓励孩子,要知道父母们在孩子的成长之中所起的作用还是非常重要的,敬请关注我们吧!

白云(幼儿入学准备)


引言:儿歌读起来,让人感觉朗朗上口,许多的小孩子们也都比较喜欢读儿歌,所以家长们要想让孩子多认字,与其让孩子枯燥无味的一个字一个字的学习,不如教会其简单的儿歌吧!

小白羊,小白羊。

漫步蓝色小山上。

风儿停一停,

你们歇一歇。

风儿轻轻吹,

你们慢慢跑。

小白羊,小白羊,

你们要去哪里?

这是一首轻盈,诗意,充满梦幻感的儿歌,通过反复诵读,可以唤起孩子的美感,激发他们美妙的想象。

在舒适温馨的氛围里,让孩子闭上眼睛,用轻柔的声调在孩子耳边朗诵儿歌。

在景色优美的户外,和你的孩子一边观察天空中云彩飘动的样子,一边朗诵这首儿歌。

在分享这首儿歌后让孩子自由发挥想象,说一说自己看到的云彩像什么。

本网站小编总结:让孩子们一边读一边的想象其中的画面,不仅仅可以开展孩子们的想象力,也可以使其记忆的更加深刻,因此家长们不防多学习几首简单的儿歌来教给孩子吧!

让孩子乖乖睡觉(幼儿入学准备)


前言:小宝宝们初上幼儿园,难免有孩子的习惯不与幼儿园的相一致,那么如何才能培养他们有一个好的习惯呢?就让我们拿睡午觉来说起吧,以下就来详细看一篇来自玫瑰的日志吧!

孩子在幼儿园一般都要午睡,可是我们班就有那么几个孩子总是睡不着,这令我很头疼!我们就绞尽脑汁的寻找一些方法,效果是有,但总不是很理想。有一次,我从一本书上看到,上面的教师用做梦的方法让班里的孩子睡觉,说这一招很管用。我何不试一下,于是,等孩子躺下后,我给他们讲了一个童话故事《白雪公主》,并告诉他们,只要睡觉,梦姐姐也会把最美的故事托给你,你就会梦到。这时,孩子急了,“老师,我想做梦。”“只要你们闭上眼睛,不要乱动,就能睡着,就会做个美梦。”我耐心的给他们讲着。这时候,孩子们一个个都闭上了眼睛,不一会儿,班里已静悄悄了。午睡醒来后,孩子们争先恐后地给我讲他们自己的梦,还有的孩子告诉我:“老师,梦姐姐今天太忙了,她忘了把梦托给我了。”“没关系,那是因为听话的孩子越来越多了,明天她会记着的!”我一本正经的说,孩子听到后高兴的跑开了。如果你也有这样的捆扰,还就试试这个办法吧!

本网站小编总结:睡午觉可以使小朋友下午更有精神,但是常常有个别的的小孩子不爱午睡,那么怎样让他们能够好好睡觉呢,这就需要老师来想一些技巧,你有没有别的好办法呢?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下吧!

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教孩子学会自我保护

从孩子开始学会走路的那一刻起,父母就该逐渐教会孩子,当遭遇不测而父母不在身边时,如何让自己转危为安。以下假设的几个场景以及应对方法,供父母参考。

陌生人送上的东西

场景:傍晚,5岁的蒙蒙正在路边挖沙子玩,这时一个陌生的男人热情地凑过来要和蒙蒙一起“建城堡”,还送给他一支漂亮的小水枪。几分钟后蒙蒙就和“叔叔”混熟了,此时,“叔叔”要带蒙蒙去吃肯德基……

应对方法:类似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时有发生。所以,父母要让孩子学会对陌生人给的任何东西都别动心,尤其是对“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好朋友”等都别相信;并且明确告诉陌生人,父母就在附近,或用“爸爸马上就要来接我”的话,把陌生人吓走。假如陌生人还缠着你,就声东击西,趁其不备朝人多的地方跑,大声求救,高叫“火警!”以引起路边人的注意。

游乐场找不到父母

场景:在熙熙攘攘的游乐场,4岁扬扬跟着一个小姐姐从滚筒滑梯到太空舱,又从蹦蹦床到气垫床……等小姐姐走后,扬扬才发现自己找不到妈妈了……应对方法:4岁以上的孩子都应该清楚记得家人的电话和自己的住址,平时父母要将如何打电话和如何在街上找到公用电话的方法一遍遍地演示给孩子看,如果是5岁的孩子,有必要让他学认路和辨别方向,知道距家最近的公交站名。如扬扬在游乐场与父母走散,可以在原地稍等一会儿,然后请工作人员帮忙找到广播室求助。

需要提醒的是,父母要嘱咐孩子“遇事不慌”,千万不要随“好心人”到人少的地方或他的家中。

独走时有人盯梢

场景:放学后茵茵没有看见妈妈来接自己,便心想:“反正家离学校不远,我已是个小学生了,能自己回家的。”于是很自信地一个人走了。茵茵边走边玩,这时有个中年男人跟着她走走停停,等进了小区,那男人主动对茵茵说自己也住在这个小区,然后问茵茵家在几号几室……

应对方法:如果遇到以上场景,父母要告诉孩子,独自回家时,发现有成年人在后面跟着你,一定要想办法“割”掉这个尾巴。

简单的方法是,到一个离你最近的十字路口,向正在执勤的交警叔叔问个路,或者直接说后面有坏人跟着你。遇到危险的时候,让孩子懂得求助是非常有效的。如果坏人胁迫你跟他走,就惊叫着奔向人多的地方;如果知道这时家里没人,千万不要往家里跑。

遭遇有人过分亲昵

场景:熠熠在小区里玩,这时一个熟悉的叔叔从背后拍了拍她的小屁股,又摸摸她的脸,反反复复地夸她是个美丽的小女孩,还说要送给她漂亮的衣服……

应对方法:在孩子遭遇性侵犯的案例中,相当部分是熟人造成的。因为他们已经取得了孩子的信任,不再受到设防。所以,父母要给孩子一个原则:除了爸爸妈妈,别人都不能碰我的身体,也不要轻易暴露自己的隐私处,更不能让别人接触自己的隐私处。

此外,还要让孩子知道,不能让自己与陌生人在封闭的房间里相处,如果有人正在侵犯自己的身体,可以大声叫喊:“爸爸快来呀!”以此来蒙蔽坏人,然后趁其不备,赶快逃离。

遇到有人勒索钱财

场景:有一天,上一年级的鲁鲁在校门碰到一个青年男人,莫名其妙地被他狠狠地揍了几下后,那人还穷凶极恶地逼他交出身上所有钱。结果,鲁鲁身边仅有的10元钱被抢走了。

应对方法:父母要告诉孩子的是,此时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这种情况下决不能逞强,钱是小事,要尽量避免自己受伤害。同时,要记住坏人的样子,事后及时报警。如果父母有事在孩子放学时不能去接他,记得要与同学结伴而行。

学会利用接园的时间(幼儿入学准备)


前言:据相关的统计,到幼儿园接孩子的基本上都上老年人比较的多,其实父母们去接孩子更容易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的情况,能过与老师及孩子的交流,了解孩子一天是否过的开心,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一般中国父母接到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今天在幼儿园吃什么了?”“你今天学什么了?”“有人欺负你吗?”我们中国的父母一般比较关注孩子的生活情况和学习情况,认为孩子只要吃饱穿暖、在幼儿园没有受欺负就行。家长的关心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可能会让孩子自己对生活和学习过程有更多的关注,而忽视了情绪情感的培养与变化。外国的父母问孩子的第一句话通常是:“你今天快乐吗?”“今天有什么有趣的事吗?”“你有什么新作品了吗?”“今天和大家玩得高兴吗?”外国的父母把注意力更多地放在孩子的情绪情感、兴趣、能力以及孩子自身成功感的建立和与伙伴的交往上。入园指导

不同的问话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我们建议“中西合璧”,巧用“黄金时间”,走进孩子的心里,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态。

帮助孩子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国外家长看重轻松愉快的气氛,平等的“朋友式”关系,让孩子从小在积极向上的环境中成长,让孩子从小与家人一起学会“分享快乐、分担痛苦”,有利于帮助孩子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我们也应由“保姆式”家长转变为“朋友式”家长。

让孩子有个轻松的心理环境。无论家长一天的工作多么辛苦,也不管你今天多么不愉快,从接到孩子的那一刻起,就应该让孩子在第一时间见到你的快乐笑脸。“终于盼到接你的时间了!”孩子永远在大人的脸上寻找自己在父母心中的位置,你的“脸色”会直接影响孩子离园后的情绪。给孩子一个漂亮的开场,让孩子有良好的倾诉欲望和表达意愿。入园须知

向孩子提问的内容要具体、明确。年龄小的孩子可以提一些直接回答的问题:比如你认识新朋友了吗?晚饭吃的是什么?你的好朋友是谁?等等。而中、大班孩子的问题则可以进一步加深:比如今天你和小朋友一起做了什么游戏?你遇到了什么有趣的事?你又学习了什么新本领?等等。年龄稍大点的孩子可以多问几个“为什么”。总之,问题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避免“应答式”的提问,提问的方式以不损伤孩子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原则。

本网站小编总结:离园的时候是小孩子们思维最活跃也是最兴奋的阶段,他们渴望得到父母的认可与鼓励,做为家长要学会利用好这一段时间,增加亲子之间的关系,使孩子们对新的生活产生向往!

孩子已经学会了商量(幼儿入学准备)


前言:现在的小孩子们那一个不是家中的宝,从而过早的使孩子们养成了自私自利的性格,以下就让我们来看一篇来自紫玫瑰的日志吧,看看自从小孩子们上了幼儿园之后都有那些的变化吧!

今天早上带班,有些孩子早早的吃完了餐点在游戏,王甜甜正在那里吃着饼干,汪小雨吃完后便在外面的筐里拿了个塑料的皮球在手里玩,王甜甜一看是自己的皮球,急得赶紧站了起来,"你怎么没跟我商量就在玩我的皮球"她并没有离开自己的小椅子,汪小雨一听,大概也觉得是,便马上补了一句"你的皮球借我玩玩好哇""好的"王甜甜一口答应了,她又转念一想"我的皮球是没有气的"汪小雨一听,"哦,那我去换一个吧"。她们俩有趣的谈话就这样结束了。王甜甜你真得进步了。家访那天,当外婆拿来好吃得来招待我们时,孩子在旁边边叫边喊“这些是我妈妈买给我吃的”,来园时,拿来的玩具不肯给小朋友,好东西不肯大家一起分享……她慢慢的开始没有朋友,现在她能这样,已经是一个大得进步。更重要的是孩子之间在玩别人的东西,已经学会了商量,和好朋友商量,大家商量!恩,真不错!!

本网站小编总结:我们不得不承认目前城市的教育与农村有着很大的差距,城市里的孩子接受的教育早,学到的知识多,正好可以把握好孩子学习的最佳时期,但愿这种教育能够及时的普及,使每一个孩子都能够享受平等的教育!

幼儿打架之后(幼儿入学准备)


引言:幼儿园里的小孩子多了,有的时候难免会出现一些摩擦与争执,如果你是一名幼儿园的老师你会应该处理呢?以下就让我们来看下幼儿打架之后不同的处理方法所得到的不同结果吧!

案例一

三个中班小朋友在玩开汽车的游戏。聪聪开着“汽车”把乐乐的“汽车”撞翻了。乐乐立刻大声对聪聪说:“不准撞我的汽车!”聪聪没有反应,他再次发动“袭击”。这时,乐乐对聪聪嚷道:“不准撞我的汽车!我要生气了!”聪聪还是不说话,他笑眯眯地招呼壮壮一起去撞。壮壮犹豫了一会儿,接受了聪聪的“邀请”。于是,聪聪和壮壮一起去撞乐乐的汽车。乐乐看到心爱的“汽车”被撞翻在地,气愤地拽过壮壮的胳膊,闭着眼睛就咬。这时老师恰巧过来,看到这一情景,便大声阻止道:“乐乐,你在干什么?”乐乐听见后就松开壮壮,低下了头。老师生气地指着壮壮胳膊上的小牙印,训斥乐乐:“你看看,你看看你把人家咬的!”几秒钟的沉默后,老师接着说:“你怎么能咬人呢?”此时壮壮一言不发。老师又问:“怎么回事?你们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乐乐和壮壮都低着头,一声不吭。过了一会儿,老师又指着壮壮的伤痕对乐乐说:“你看看,你都把壮壮咬出血了。他爸爸妈妈看见了多心疼啊!你想想,要是你被别的小朋友咬成这样,你爸爸妈妈是不是很心疼啊?”乐乐低着头嗫嚅着说:“是。”老师说:“这就对了。快对壮壮说‘对不起’。”乐乐绞着手,不说话。老师又要求说:“快向壮壮道歉,说‘对不起’!”乐乐停顿了几分钟后才抬起头对壮壮说:“对不起。”壮壮回答说:“没关系。”老师看到自己的要求被执行了,就温和地对乐乐说:“以后再也不许咬人了,听见了吗?”乐乐点点头。“好了,去玩吧!”入园指导

案例二

迈克想建造一座城堡,斯图想为玩具卡车修条路。贝利觉得这两个想法都不错。最后,迈克和贝利开始建城堡,斯图准备修一条长长的路。迈克对贝利说:“给我一块长积木。”贝利从地毯上拿起一块积木递给迈克。斯图叫道:“那块积木是我用来修路的。”说完,从迈克手里夺回了积木。于是,迈克用脚踢翻斯图搭建的道路,还要打斯图。这时,老师介入了:“这儿发生什么事了?”斯图说:“迈克弄坏了我的‘路’,他教贝利拿我的积木。”迈克辩道:“那不是你的积木。”斯图说:“我先拿到的。”迈克抓住积木不肯放,坚定地说:“可我需要它。”老师把这两个男孩分开,说:“迈克,你能用语言告斯图你想要什么,而不是用争夺的方式吗?”迈克回答:“我告诉他我想要这块积木。”老师又问:“那他说什么了?他告诉过你为什么他不给你吗?”斯图马上说:“因为今天我是第一个拿到这块积木的。”老师又对斯图说:“当迈克把积木从你身边拿走时,你感觉如何?你告诉过他那样做使你生气了吗?”斯图说:“我要发疯了。”老师表示理解:“是啊,要发疯了。当你感到愤怒时,除了抢夺积木,是否还能用其他的方式?告诉我,你可以怎样做7”斯图委屈地说:“我确实已经和他讲过了。”迈克有些激动:“没有,你没有!你只是抢它……”斯图申辩道:“我没有。”此时老师插话了:“等一会儿。一个一个地说,否则我不明白你们在说什么。迈克,当斯图拿走积木时,你是不是想打他?当你生气的时候,你应该用语言而不是用打架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况且,你们俩还是好朋友,好朋友是不能打架的。你们俩为什么不相互说声‘对不起’,然后,你们就可以一起建造一座有道路环绕的城堡了。看,像这样。斯图,你可以把两块稍短一点的积木连在一起。是的,就是这样。”

在这两个案例中,两位教师都及时有效地阻止了幼儿的打架行为,而且都是通过提问介入的,但两位教师的教育方式有所不同。前面那位中国教师调解时的问话是指向攻击幼儿,围绕被攻击幼儿的受伤程度进行的。方法是通过移情,使攻击的幼儿认识到打人是错误的,然后让他通过道歉来弥补过错,取得对方的谅解。事情到此为止,没有再深入下去。后面那位美国教师调解的问话则指向双方幼儿,一步一步地引导幼儿说出自己的感受,加深彼此的理解。在这一过程中,幼儿明白了打架是不对的,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很多种。最后,教师引导幼儿相互体谅,并且启发他们用合作的方法“建造一座有道路环绕的城堡”,还提示幼儿采用“把两块稍短一点的积木连在一起”的变通方式来解决问题,继续游戏。入园须知

不难发现,两位教师的教育方式反映了不同的教育观念:案例一中的教师关注的是被攻击幼儿的伤势以及教给攻击的幼儿“打人不对”的道德观念,但没有教给他们体现这种道德观念的合适的途径。案例二中的教师关注的是孩子解决问题的过程,意在引导幼儿掌握合适的表达情感、解决冲突的方式,体现了她尊重儿童个性、力求公正的观念。其实,幼儿打架不一定全是坏事情,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幼儿只懂得进攻或只懂得退缩,对其个性发展都是不利的。打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攻击者和被攻击者学会调节自己的行为,获得有益的经验。攻击者遭到同伴抵制和老师的批评,认识到自己不被同伴接受时,就会反思、调整自己的行为,与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被攻击者通过反击,成功地阻止了别人的“进攻”,当再有人侵犯他时,他就不会退缩。如果教师在调解过程中注意教给幼儿运用合适的方式与他人交流,指导幼儿面对冲突时用正确合理的方法加以解决,幼儿一旦面临类似情况就会运用已有经验进行处理,否则便有可能重蹈覆辙,也无法获得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技能。本网站小编总结:幼儿老师的教育方法潜移默化的关系着孩子们的性格及时处理问题的方法,所以马虎不得,在此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够关注此篇文章,学会正确的处理小孩子之间的矛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