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去幼儿园了,看着孩子开心的样子,心想,终于孩子对幼儿园熟悉了。在幼儿园老师们首先就交给孩子们跳绳,老师说跳绳能锻炼聪明的宝宝。

跳绳能确定儿童数学观念不少儿童会数数,但往往是背书式或机械式的,他们并不明白数的真正含义。而跳绳活动能使他们把抽象的数与实际事物联系起来,从而使儿童能初步理解数的实际含义和形成数的概念。跳绳能提高儿童记忆能力由于在跳绳过程中不断数数和跳绳次数所建立的“对应关系”,从而使抽象枯燥的数字变成 了具体形象的事物。这样,使儿童的大脑皮层产生兴奋并提高儿童的兴趣,因而将抽象记忆转变为形象记忆。

跳绳能促进儿童心灵手巧。人的机体在运动时会把信息反馈给大脑,从而刺激大脑的积极思维,而跳绳时的自跳自数正是这样,通过信息的来回往返,促进大脑思维加快,判断更准确,肢体活动灵活有力而达到心灵手巧。早教网

同时,能使语言变得清晰流畅,从而促进儿童智力、体力、应变能力的协调发展。跳绳能培养儿童节奏平衡跳绳活动是左右两只手和左右两只脚都同时操 作且有一定节奏的活动。这可以有效地促进儿童左半脑和右半脑协调发展,还可培养孩子具有规律性节奏感,使儿童的心理、生理都得到全面发展。

本网站小编总结:跳神对与孩子来说,不仅锻炼了身体,也对孩子的大脑发育有好处。

入学准备编辑推荐

谁带大的宝宝更聪明?


专家研究后认为,父亲在教育孩子方面有更强的目的性。想要培养孩子哪些品质,发展哪些方面才能,父亲心中一般都是有计划的。该怎样做,需要些什么条件,是比较明了的,而母亲在这方面就要差一些。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是有较高期望,但在实际教育中,母亲往往就显得无计划。

从教育内容来看,在知识的传播上,父亲的知识面一般广于母亲,而且在史、地、哲上父亲往往精于母亲。

因此,父亲给孩子讲得更多的是历史故事,各地风情民俗,英雄人物等,而母亲则一般都是给孩子讲童话,涉及史地哲较少,这在拓宽孩子视野,丰富孩子知识上就稍逊一筹了。

在生活习惯的培养上,父亲教育孩子要独立、果断,要具有勇敢精神和冒险精神。他们让孩子参与修理简单家电,让孩子大胆学骑自己行车,带他们爬山、赛跑……而母亲总想保护孩子,在孩子参加有一些危险和复杂的事时节,她们总担心孩子会不小心碰着了、摔着了、累着了。

从教育方式上来看,父亲一般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动脑做事,而母亲则比较喜欢帮孩子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父亲对孩子提出的无理要求,态度一般都比较强硬,而母亲则时常心软。父亲带孩子上衔,看的东西多,零食吃得少,母亲带孩子上衔,看的不多,零食却吃的不少。

如何利用职业特长教出聪明宝宝


中国有一句古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简单的10个字道出了环境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

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生存环境,也是人生中第一个课堂。即使我们长大,走进幼儿园、学校,步入更为广泛的社会,家庭仍然是最贴切、影响最深的重要环境。因此,家庭环境教育一直以来都受到教育研究者广泛的重视。

你的职业会影响你的教育方式吗?

准确地说,家庭环境不仅包括家庭的物质生活条件、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结构及关系还包括了家庭成员的语言、行为感情和父母的职业类别。

有调查显示,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父母的职业与10年前相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单纯的工人家庭比例逐渐减少,其他职业增加。这一变化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将家庭的职业类别作为了家庭环境教育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一些学者认为:不同的职业,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和所创设的家庭氛围都会有所不同,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家庭环境、家庭学习条件、学习气氛;不同职业类别的家长对孩子教育的自觉程度的和教育方式也存在差别;另外,家长的职业道德、职业修养对子女都是有一定影响的。

无独有偶,中国科普博览网在一篇文章中公布了美国科学家成长家庭环境调查表,它对美籍诺贝尔获奖者(从1901年-1972年)以及美籍科学家(从1935年-1940年)的父亲职业作了比较。

(其中的专业人员是指大学教授、教师、医生、工程师、律师、法官、牧师和艺术家等。)

主持这项调查的研究人员认为,不管是遗传原因还是社会原因,诺贝尔奖金得主的社会出身仍然高度密集。在那些能够给孩子提供良好环境的家庭里,专业人员的家庭有提供教育和社会联合优势的可能。

这些从事专业职业的家长能为孩子的成长提供一定的信息量,而足够的信息量是创造力形成和开发的前提,能培养儿童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提升丰富的想象力。

巧用职业资源育儿

就这个话题,上海师范大学艺术与学前教育系副主任李燕博士表达她的观点。她指出,父母的职业会左右他们的教育方式。每种职业都有它的职业特性和职业技能,教育中,父母会不自觉地运用这些职业资源,利用自己的技能优势,提升孩子的某项智能。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不乏常常见到“音乐世家”、“梨园之家”、“教育世家”等在智能方面具有继承性的家族。如何巧妙运用你的职业资源是每位聪明父母都需具备的本领。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较强语言文字能力……

如果你是从事语言文字工作(比如记者、作家、广告公司的文案、市场创意、翻译、电台节目主持人等),在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你这一职业语言智能强的优势,培养孩子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审美力,激发他对语言学习的兴趣,提升语言智能。

你可以这样做:

因为工作的关系,很多时候你会与书本和文字打交道。你可以在孩子面前表现出你的爱好和才能,这无疑会为孩子做出最生动的榜样,对于他们来说也是最好的激励。

在工作之余,利用你对文字的深刻理解为孩子朗读一个故事,让他通过你的朗读充分感受到语言和书本的魅力。通过朗读故事,可以促进孩子学会聆听和辨认声音、帮助年幼的孩子识别词语的意思,以及让他们更容易理解故事的章节、顺序和情节。

多与孩子交谈,充分利用你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优势,让孩子学习模仿你的语气和词汇。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经常与人打交道……

有些职业除了需要职业技能外,还有其他的职业特性,比如编辑这一职业,他不仅仅需要语言智能很强,它还要求从业人员有着良好的人际智能。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政府公务员、记者、公关、行销人员、管理者等等。

你可以在对孩子的教育加入这些内容:

在与孩子的交谈中,加入一些在你工作中与人互动的感受,告诉孩子你在与人交往中积极情绪的体验。如果你是一名记者,你可以和他聊聊今天你对采访对象的感觉,以及在采访中你们俩出现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反过来,你也可以问问孩子今天在幼儿园和小朋友发生哪些有趣的事情。这样的谈话可以帮助孩子理解人们在交往中行为,提升他的人际智能。

如果你的工作需要较强的内省智能……

从事教师、律师等职业的家长一般具备比较强的内省智能,将你对信息的整合、反省过程与孩子一起讨论。你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你的工作,当然是用浅显易懂的语言。工作中出现了哪些状况,你当时是如何想的、又是如何做的,从这件事中你得出什么样的教训……当孩子出现状况时,你也可以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再与他讨论他当时的感受和想法。通过积累孩子反省的经验,帮助他成长。

如果你的工作是与自然科学相关……

还有一些家长是自然科学的研究者(如生物科技研究人员、历史考古工作者、动植物研究者等),更可以利用自己专业的特长。

在同孩子在一起时,你可以:

要想孩子对你的研究有所兴趣,你可以用讲故事的形式,做基础的科普宣传;在生活中寻找你的研究领域;或者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利用你的专业知识,告诉他生命的奥秘和新奇。培养孩子的观察、分类、搜集的能力,让他喜欢和热爱我们所赖以生存环境。

父母的职业类别往往会决定一个家庭的氛围,但父母的文化程度和职业类别并不能决定子女的人生,良好的教育与个人的奋斗尤为重要。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副主任乐善耀老师提醒各位家长:父母的首要责任是发现孩子的优势智能,然后在教育中给予各种刺激去发展它,在亲子的互动中与孩子共同成长。

专家/李燕上海师范大学艺术与学前教育系副主任;博士

乐善耀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副主任

4种刺激让宝宝聪明过人


从孩子出生的那一刹那,我们就开始关注它所受的刺激了。现在很多产科大夫都会建议产妇们尽量能够自然生产,那是因为自然生下的小孩离开子宫后,可以在产道中受到挤压、刺激,所以更容易获得健康和聪明。

自然刺激

刚出生的孩子,我们要选择一些有声音、颜色鲜艳、有动感的玩具,这时候,对感官的刺激训练就开始了。另外父母亲的笑容、陪伴和言语刺激等等是不可缺少的刺激。对于低龄的孩子来说,父母亲的抚触也非常重要。抚触是每个人都需要的,成年人也需要握手、拥抱,对婴幼儿来说更为必要。不仅能开发孩子的触觉能力,促进他们成长,还传递着父母的爱心,让孩子产生良好的情感体验,培养健康的心态,是亲子交流的绝佳手段。父母亲对孩子的抚触应在孩子清醒时进行,父母一定要洗净手,除去戒指、手链、腕表之类的饰物,以免划伤孩子。抚触时用力要轻柔,时间不宜过长,每天五六次,每次三四分钟即可。

等到孩子稍微大一些的时候,父母可以带孩子多接触自然环境,观赏花草、倾听大自然的各种声音、逛公园、旅游等等,在这些接触自然环境的过程中锻炼孩子各种感官的敏锐性,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提高他的感知能力。

活动刺激

孩子的任何能力都是在活动中得到体现,也是在活动中得到锻炼的。所以我们要为孩子提供各种各样的活动机会,比如鼓励他和同伴去游戏、交往,参加竞赛、演讲、辩论、公益活动等等,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并且提高生活中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并且引导孩子多使用左眼、左耳、左手、左脚,发挥其功能,促进右脑的发育。

很多父母会比较注重孩子的安全性而忽视了孩子的活动需求,会对孩子提很多的限制,这些限制会牢牢地捆住孩子的手脚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发展。比较正确的做法是家长一边鼓励孩子参与活动,一边用加强监护和安全教育来预防安全问题的发生。因噎废食是不可取的做法。

兴趣刺激

父母可以有意识地去发现或者培养孩子各种各样的兴趣爱好,比如可以让孩子参加集邮、摄影、下棋、收藏、插花、剪报、饲养小动物等等兴趣活动,这些兴趣爱好不仅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力,而且可以磨炼孩子的耐心和意志力。

在孩子的兴趣爱好中,往往隐藏着孩子的潜能,因为一个孩子在参加自己感兴趣的活动时,他的潜能最容易被激发出来,也容易去克服困难,坚持到底。

记得台湾的教育专家王财贵先生给家长提过如下建议:在孩子三岁以前,家长可以把世界名曲作为家庭的背景音乐让孩子熏陶其中,因为这个时期是孩子对音乐的敏感期。您的孩子三岁前可以不学乐理,但不可错过听音乐的最佳时机。他还建议在孩子三岁前,让他看遍世界名画、世界著名风景和建筑物的画片,让这些美的“画面”深深地印在孩子的脑海里。未来,这些音乐和画面将会成为一个孩子最宝贵的“艺术财富”,在他的生命中慢慢散发出艺术的气息来。

专业刺激

当我们发现了孩子在某些方面的特长时,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接受进一步专业训练的机会,比如舞蹈、声乐、吟诗、作画、主持、书法、雕刻、泥塑、演奏乐器、练武术、踢足球、搞小发明、航模制作等等,这些专业的训练既可以深入地培养孩子的求知欲和创造精神,而且会让孩子在专业训练中获得一技之长。或许这些专业训练将会让孩子从此找到自己发展的方向。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很容易把专业训练和兴趣爱好混淆起来。有兴趣爱好不等于为了专业训练,而专业训练也不一定是为了兴趣爱好。兴趣爱好可以让孩子自由选择,而专业训练需要请教有关的专业老师,协助判断孩子是否具有某方面的专业天赋或者素质。另外在教孩子专业技能的过程中,也要选择合适的老师,使用合适的方法。任何一种对孩子有伤害的方法都是不足取的。

如果有些父母为了某个专业在社会上很吃香,而强迫自己的孩子去接受专业训练,那么非但起不到培养孩子的作用,甚至会让孩子误入歧途。

因材施教,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忘了这一点。

《聪明宝宝》新妈培训班


引题:最近,有媒体报道一位中美混血儿在短短89天之内学会2500个汉字,创造了吉尼斯世界记录。于是有人就提出,是不是因为混血儿集合了血统的优良遗传,所以更聪明?科研结果显示这个说法不正确,因为智力中只有40%来自遗传,剩余60%跟人脑在后天的形成过程有关。我们来看看,聪明宝宝是怎么样在后天“养”出来的。

首先,了解大脑如何运作——“互联网”的形成

简单来说,大脑的运作就是接收信息、消化信息和作出反应的过程,这个过程就象我们使用电脑通过互联网去进行信息的利用。单个电脑很难达到让信息四通八达地传递,必须依靠先进的网络。人的大脑也一样,除了每个脑细胞的正常发育外,脑细胞之间也会在出生后产生联接,形成“互通网络”,才能完成信息传递,这个俗称“大脑互联网”的形成过程,就是脑部发育的过程。

因此,脑部发育与脑细胞的数量、大小和脑细胞联接有关。千亿个脑细胞在胎儿期已经形成,出生后不再增加,但脑细胞的大小和脑细胞之间的联接在婴儿期发展最为迅速,宝宝大脑的重量在出生后12个月增长175%以上,增加的就是脑细胞联接(也叫突触),在外界的刺激下,产生更多的突触,使大脑互联网变得精密和四通八达。<详细>

宝宝撕书 聪明妈妈有对策


可是,毕竟是花钱买来的书,学习总不能这样破费吧?别急!聪明的妈妈有聪明的办法,赶紧来看看吧!

当宝宝第一次撕书

很多父母会给孩子做亲子阅读,在亲子阅读的过程中,难免都会遭遇宝宝撕书的情况。当宝宝第一次撕书时,大部分父母都是大声斥责,告诉宝宝:“书,是不能撕的!”但往往收效甚微。

专家解析这是宝宝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

专家指出,宝宝开始喜欢书通常在9个月龄,这个月龄前后,宝宝还没有真正到“早期阅读”的阶段,他们更喜欢学习手眼协调能力。

在他们眼里,撕书就是一种学习过程,他们不能理解妈妈“书本要爱惜”的理念,也不知道书是花钱买来的,撕掉浪费钱了。

此阶段宝宝特别喜欢撕书,实际上是在练习左右手的反向运动,以及与视觉的协调能力。他们会一遍又一遍地撕,品味手指捏纸以及用力的感觉,并很有成就感。

如果父母能够理解宝宝这是一种学习的行为,那么就不会斥责宝宝,或者制止他们的学习,而是作为欣赏者,对宝宝每次撕的动作进行鼓励,让宝宝把撕的练习运动完成地更好。

当然,花钱买的书,这样被“破坏”一定于心不忍,那么,实际上有简单的办法,就是给宝宝换书,不用的杂志书报,让他撕个够。当宝宝撕的动作得到充分练习后,他们就会不再撕书了。

那么,这个阶段还要不要给宝宝看书呢?专家认为,此阶段宝宝确实没有早期阅读的能力,但是让他们感到接触图书是日常生活中必有的事,这种“习以为常”将是孩子今后养成早期阅读习惯的重要基础。

随着宝宝的成长,理解能力逐步加强,他们会喜欢听妈妈讲故事,做角色扮演,当他们发现妈妈许多好听好玩的内容都来自于这些书时,就会对书抱有强烈的认知愿望,经常要妈妈给他们阅读,这样循序渐进地坚持下去,等宝宝2岁时,通常会认识500个以上的文字了,到3岁,通常会认识1000个以上的文字了,这些都是宝宝被自身认知欲望驱使所产生的学习成果。

妈妈出招去拿胶水等工具把书补好

在女儿11个月的时候,我买回了一套亲子阅读的故事书。刚开始几天,宝宝也是会撕书,告诫了好几次根本别用,弄得整个地板都是碎纸片。

懊恼之际,请教了一个过来人。那就是,宝宝撕书时,不要大声斥责,只是很平静地拿来胶水等物品,和孩子一起把书补好。

于是,书一被撕,我就跟孩子一起来补,并告诉孩子,书是我们的宝贝,里面有很多知识,撕了它会痛的。刚开始宝宝不明其意,还很有兴致地跟着“帮倒忙”。但这样坚持了一段时间,果真越来越少撕书了。

建议新手妈妈,当宝宝第一次撕书时,父母不要对孩子大声斥责,也不能视而不见,要语调坚定而严肃地告诉孩子,撕书的行为是不对的。例如:“宝宝不能这样,你撕书,书会痛的。”然后可以去拿来胶水等物品,让孩子一起参与把书补好,并告诉他书是很宝贝的,书里有很多我们要学习的知识,我们要做个爱护书的好孩子。

父母可以用冷淡、伤心、生气等表情来影响宝宝,让宝宝明白妈妈因为他的这个行为很不高兴。对于大一些的孩子,还可以利用故事、儿歌及其他形式向宝宝灌输道理或行为标准。当宝宝做得好时,父母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

玩具也能玩出聪明宝宝


魔方,益智有魔法?

魔方、九连环、乐高积木……如今孩子的玩具品种越来越丰富,“益智玩具”也有很多种。很多家长给孩子买来的玩具“堆成了山”,花了不少钱,却也没发现孩子从中得到了什么教益。益智玩具真的有用吗?怎样教孩子科学地玩玩具呢?

益智玩具玩出聪明才智

有的孩子家里玩具成堆却没发现什么好处,有的孩子,从几件玩具中就能得到很多的帮助。近日,记者采访了两位广州的小女孩,她们都从益智玩具中获益匪浅。

玩魔方破了吉尼斯纪录

“魔方小公主”谢恩希。恩希如今6岁,高难度的魔方都会玩了。而恩希打破“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最年轻的魔方复原者”时只有3岁零117天。现在的恩希聪明伶俐,和同龄人相比,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比较突出,拼图、乐高玩具也玩得非常好。

恩希的爸爸是中学的数学老师,他对记者介绍说,恩希从两岁9个月就开始学习魔方了。“因为家里离幼儿园比较远,所以每次带恩希上学的时候,我就教恩希玩魔方。开始时是教她认颜色,孩子很有兴趣,后来慢慢地就从最简单的地方开始教她还原魔方,每天大概一小时。”

恩希的爸爸发现玩了魔方之后,小恩希的注意力变得非常容易集中,而且记忆力也变得更好,于是也把“魔方教学”用在了自己班里的学生身上。他发现,学生通过魔方训练后,自信心、学习成绩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带的班级学生入学时排名是倒数第一,到了初三时则排在了正数第一,而且数理化成绩和其他班级的学生相比遥遥领先。”

玩具店玩出小天才

小月今年12岁,刚刚跳过了小学的最后一年,直接升入了重点中学。而在此之前,小月已经成了很多媒体竞相报道的对象。因为小月既会演讲、辩论,又能跳舞、画画,英语比赛拿过全国奥林匹克竞赛广州赛区的第一名,英语水平与国外同龄小朋友相当。而且小小的年纪,连法语也能说上不少了。小月在中大人力资源中心心理中心进行了韦氏智力测试,结果超过了140分,是个名副其实的“小天才”。

小月的妈妈对记者介绍说,全家人之前并没有给小月做过什么特别的辅导,小的时候,因为要做生意都没有时间太管她,但读了小学以后,小月表现出了自己的优势,最突出的就是“学什么都特别快”。

小月的妈妈表示,因为爸爸是开玩具店的,所以小月从小就泡在玩具堆里,店里的所有玩具小月都玩了个遍。“我们从来没有对她进行什么特别的教育,我和她爸爸的遗传基因也一般,都是很普通的人,估计小月的智慧就是得益于玩耍吧。”

分析:

益智玩具有助开发多元智能

魔方、各种益智玩具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吗?如果使用方法得当,益智玩具的确对孩子的各种能力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可以直接提高孩子观察、思维、想象、应变等多项基本能力。事实上益智玩具正是专家非常推荐教师和家长在生活中经常使用的提高孩子能力的“法宝”。

魔方、九连环、七巧板、乐高等是典型的益智玩具,因为这类玩具的设计不仅仅在于用形象、色彩、声音来吸引孩子,而是需要让孩子必须在开动脑筋、运用思维去解决问题之后才能得到成功的乐趣,这里面还包含着毅力等非智力因素。

专家拿“魔方”举例说:“魔方是世界排名第一的智力玩具,是由匈牙利布达佩斯建筑学院厄尔诺·鲁比克教授在1974年发明的。发明时教授就希望它可以成为一种帮助学生增强空间思维能力的教学工具。如何把混乱的颜色方块复原是个有趣而且困难的问题。”

据了解,常见的魔方都是“三阶立方体魔方”,也有二阶、四阶、五阶等各种立方体魔方,魔方甚至也有球形的。“一个三阶魔方有4325亿种变化,如果你一秒可以转3下魔方,不计重复,你也需要转4542亿年,才可以转出魔方所有的变化,这个数字是目前估算宇宙年龄的大约30倍。复原魔方需要一双灵巧的手,敏锐的空间想象力和高效实用的转动程序。因此,这对于孩子的右脑开发有很大的帮助。魔方游戏还可以帮助孩子认识空间立方体的组成和结构及锻炼空间思维能力和记忆力。”

除了魔方以外,其他益智玩具也可以锻炼孩子的各种能力,如拼凑四巧板、七巧板可以锻炼观察能力、应变能力、思维顺序等等。“拼图是平面的,可以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拼图的时候应该先完成哪一部分?这涉及逻辑和思维顺序的问题。四巧板则富于变化,教孩子遇事‘不钻牛角尖’。一个方向不行,再转过来试试不同的方向,锻炼孩子的应变能力。”“这些能力在孩子小的时候不能直接地给家长看到什么好处,但事实上孩子成年后在工作中解决问题都要依靠观察、思维、想象、应变等基本能力,而这些是必须要从小开始一点一滴培养出来的。”

专家建议:

培养聪明宝宝可以很便宜

现在的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可谓是煞费苦心,专家表示:培养聪明宝宝,“花银子不如花心思”,其实如果方法得当,对孩子就会非常有帮助。

玩玩具注意科学方法。“虽然益智玩具很有用,不过家长也必须要方法得当,才能起到帮助孩子的作用。”据专家介绍,由于益智玩具的玩法并不容易,因此家长一定要注意运用逆向思维,由易到难地教孩子玩,否则,如果孩子产生了畏难情绪,就适得其反了。“任何问题都有推荐的解决方法,比如,把一个弄乱的魔方还原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但是如果从最后一步倒着开始,就更容易让孩子发现其中的规律。”

讲故事、背诗词锻炼记忆力。据“魔方公主”谢恩希的父亲谢老师介绍,在恩希很小的时候,他们就很注意对她记忆力的锻炼,“每天晚上都要给孩子讲故事,然后白天让孩子复述出来,再加上背诵诗词等等,孩子的记忆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为孩子的大脑补充营养。专家认为,培养聪明宝宝,为大脑补充营养也非常重要。“大脑最需要的营养就是蛋白质,所以要多给孩子吃鱼、虾、鸡蛋、肉类等蛋白质丰富的食物,坚果类也要适当补充。”

聪明妈妈将宝宝的羞愧转为快乐


在婴儿即将届满一岁之际,他们逐渐从爬行慢慢开始学走,此时,孩子与父母的沟通方式也开始有了改变。舒尔指出,研究者观察到,12个月大的幼儿从母亲那边获得较多的正面回应,而18个月的孩子则获得较多的教导与指引。

而研究发现,母亲平均每9分钟就对他摇摇学步的孩子发出一次“不可以……”的警告,这可能是因为开始学爬、会走的婴幼儿喜欢探索充满危险性的东西。

一位母亲,一日看到自己的女儿正拿着紫色的彩笔在墙上乱涂,“不可以!”她忍不住对女儿大吼。女儿看着母亲,一脸惊恐,刹那间她了解她做错了事。她低下头去,一副快哭出来的样子。母亲唠叨了一会儿,告诉女儿色笔只能画在纸上,然后她抱着女儿想到她们可以一起做一件事:“刷墙壁!”她女儿再度亮起双眼,开心地跑去爬去拿海绵。

这样的互动,帮助孩子成功克服了羞耻感。旧想法的学者认为这些所有的“不可以”指令,是在保护孩子安全并帮助他们社会化的副产品。但是传统的研究者并不认为,羞耻感可以促进孩子的脑部发育,相反地,他们认为应该减少让孩子感到羞愧的处境。新想法的育儿理论则认为,避免孩子产生羞耻感固然有其道理,但是在孩子社会化的过程中,羞耻感也未必是绝对不好的。脑神经生物学的一些研究指出,一些令人羞愧的处境,例如上面所描述的例子,事实上可以刺激右脑的发育,这部分主要掌管创意、情绪与感受,只要羞愧的感觉不要太久,而且能够跟随着一些复原与补救的经验。

新一代的专家认为,让孩子真正受伤害的,并不是羞耻感,而是父母无法帮助孩子从羞愧中复原过来。父母可以怎么做?舒尔说:“在婴儿成长的过程中,藉由一些小小的羞耻感来促进其社会化是很重要的。”尴尬(羞耻感的成份之一)大约在14个月大时出现,当母亲“不可以”的指令,跟随着孩子低垂的头与难过的表情开始产生。

孩子于兴奋(开心地在墙上涂鸦),忽然间掉落很泄气的情境(母亲“不可以”的警告),再回到兴奋的情绪(“好吧!让我们一起刷洗墙壁吧。”)

在这一个快速的过程中,脑部许多部分开始活动,并且产生许多连结,使得这整个脑部系统获得更紧密的锻炼。其结果可以促进认知部位(前额脑区底部,orbitofrontalcortex)与感情部位(边缘系统,limbicsystem)的发展,并且促进这两个系统的连结,让孩子在感情与自律能力能有均衡的发展。

很重要的一点必须记得,要赶快让孩子从羞耻感中复原过来。长久的羞耻感会让孩子自我封闭、易怒甚至产生暴力倾向。想想看自己的情形,如果尴尬的感觉一直持续下去,你会不会想要逃开或做出一些反抗的行为?

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