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孩子总是上呼吸道感染,嗓子红肿,扁桃体发炎,有人说孩子大些可以切除。

扁桃体是人体呼吸道的第一道免疫器官,其免疫功能在小儿期(尤其是3-5岁)最活跃,位于咽部扁桃体隐窝内,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喉咙”处,此位置相当于两军交战时的先头部队或者神话故事中的门神,它抵制和消灭自口鼻进入的致病菌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这是一个非常有用的器官。但它的免疫能力也是有限的,当吸入的病原微生物数量比较多或者是毒力比较强时,就会引起扁桃体发炎,出现红肿、疼痛、化脓等。除扁桃体外,鼻腔后面的腺样体及咽后壁的淋巴组织,共同组成一个环状的淋巴网,罩在呼吸道的最上端,对进入呼吸道的空气起到过滤作用,这是一个强大的防御机构。扁桃体是呼吸道及消化道的“门户”。作为一级防线防止各种病原体的侵入。

扁桃体作为呼吸道及消化道的“门户”,当细菌病毒来临时,扁桃体首当其冲,一旦人的抵抗力下降,细菌病毒就会在此大量繁殖,扁桃体就会发炎。发炎的扁桃体充血、肿胀、化脓。扁桃体的陷窝上出现许多小脓栓,严重的会布满脓苔。经常反复发炎可形成慢性扁桃体炎,由于反复炎症使扁桃体增生肥大,两侧扁桃体几乎碰在一起,像两扇大门堵住了咽部。可以说,扁桃体就是守卫宝宝健康的卫士,当呼吸道有致病原入侵时,首先出来作战的当然是“扁桃体”了,尤其在小儿时期,不仅是首先出来而且出来以后还非常活跃。一旦发生战争,总是有胜有负,最先挂彩的也就一定是最先出来的那一个。如果不仅首先出来,并且出来还非常活跃,那挂彩机率是相当的高了——这也就是宝宝扁桃体炎频发的原因。

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引起,也可因患麻疹、猩红热、流感、鼻窦炎引起。孩子会感觉咽部发干、痒、疼痛,有异物感,可以引起刺激性咳嗽,也会因扁桃体隐窝内的细菌作怪引起长期低热,食欲不振,神疲乏力。由于慢性扁桃体高度肿大引起上气道阻塞,可致张口呼吸、鸡胸,甚至肺心病。

5种情况考虑手术治疗

·慢性扁桃体炎反复急性发作,或多次并发扁桃体周围炎。

·扁桃体过度肥大,妨碍吞咽、呼吸及发声。

·慢性扁桃体炎已经成为病灶,或与邻近器官的病变有关。

·白喉带菌者、保守治疗无效时。

·各种扁桃体的良性肿瘤,可连同扁桃体一起切除。

过去对慢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主张用手术切除法,但是近年有人认为扁桃体是一个免疫器官,可以产生分泌性IgA,有抑制细菌在呼吸道生长扩散的作用,对病毒亦有中和及防止扩散作用。目前的共识是,6岁以下的儿童扁桃体有重要的生理功能,随意切除将降低机体免疫功能。扁桃体在3—5岁时免疫功能最活跃,不能轻易摘除扁桃体,是否需要手术切除,应该权衡利弊,建议能不切就不切。但是若扁桃体反复发炎,经久长期低热,有引起急性肾炎或风湿热的可能等手术适应证,则考虑手术。

如何预防扁桃体炎呢?

1.如果宝宝是喝母乳的话,妈妈要注意不能吃太过油腻的食物,要保证饮食的清淡。

2.如果宝宝已经喝奶粉要注意奶粉和水的搭配要合理,要注意温差变化和异常天气。多喝水。

3.还有搓宝宝脚心,搓手。每样每天至少200下。持之以恒。效果应该不错。

4.要注意不要让宝宝穿太多了,要注意衣着的搭配要合理,小宝宝不能捂着,捂着容易感冒。

5.要增强宝宝抵抗力,多让宝宝晒太阳,补充一下维生素D,特别是现在,可以让宝宝喝合生元益生菌。

6.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避免在室内抽烟,减少对宝宝的咽部刺激。

7.帮助宝宝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8.鼓励宝宝平时多去户外活动,锻炼身体,提高自身抵抗力。

9.宝宝穿衣盖被加减适当,保证有良好的睡眠和营养丰富的饮食。

本网站小编总结:加强锻炼和营养才能保护好我们宝宝的身体防线不被病毒和细菌侵入。

延伸阅读

不应轻易给孩子下断语


一些文化素质不高的家长盲目地相信民间流传的、但未被科学证实的教子俗语。如“打是疼、骂是爱、不打不疼那是害”、“三岁看小,七岁看老”等等。

这些家长发现孩子三五岁时有不聪明的表现,六七岁有愚笨的举止,便断言:“你这孩子完了,不会有出息了。”然后对孩子的爱骤然下降,非打则骂,孩子皮肉的伤痛能很快恢复,而受伤的心灵可能一辈子也难以愈合。小孩子是靠大人的评断来认识自己的,如果孩子忽然发现自己在家长的眼里是那样的不堪造就的,其心理是难以承受这种致命打击的。日后极有可能以心灰意冷的态度对待学业、对待生活。本来完全有可能成为人才的人,却在少儿时代就凋谢了。

不少孩子后来学业不佳,工作生活能力差,精神委靡不振,这跟他们的童心曾受到过深刻的伤害有密切的关系。一个人最重要、最宝贵的东西就是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是人的精神支柱。一旦这个支柱不存在了,人的精神生活也就结束了。

因此,家长千万不要轻易地给孩子下断语。

该不该光着身体


该不该光着身体在孩子面前走来走去?这个问题,答案恐怕见仁见智。我们随意请教了四个人:

“噢,不,绝对—绝对不可以。孩子绝不可以看到双亲没穿衣服,至少不能脱得光光。”

“我觉得,父母‘应该’光着身体在屋里走。当然喽,没必要时常这么作……”

“荒谬……只有糟老头子和嬉皮士之流才会光身露体。我是个健全的成年人,宁可服装整齐出现在他们面前,同时也希望他们在我面前能穿上衣服。”

“有什么值得争议的呢?重点在于你要认清自己的身份,以及认定该怎么做。我父母都是很高傲的人,老弟没穿戴整齐也从不走出浴室或卧室。所以我们都晓得无论到哪里,记住——得先敲门。”

第四种说法比较接近专家观点,即决定权在你。假如你认为父母不该在孩子面前光身露体,就穿上衣服吧。如果你觉得在自己家里、在孩子面前,脱光了是很自然的事,也尽管去做。重点在于,自在就好;否则,根本别去伤这个脑筋。尽量顺其自然,其次才考虑该不该做。

顺其自然

孩子看到了你没穿衣服,并不会对他造成任何伤害。孩子天生就对自己和别人的身体感到好奇,他好奇的对象包括父母在内。因此他们看到后,除了能增进对人体的认识外,也能由于看见父母的身体,预知自己日后发育情形。

也就是说,若父母觉得,偶尔让孩子在浴室或卧室中看到自己裸体是件很自然的事,同时这也已经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那么孩子就确实能经此不矫柔造作的方式得到“人体是美好的”信息。如果你从来没有在孩子面前裸露的习惯,可别为了“或许会对孩子有好处”的想法而勉强自己。

李门·吉摩博士说:“有些父母通过书籍或是因怀有罪恶感,觉得在家里该让身体显露更为“解放”,于是勉强裸露自己。遗憾的是,结果只会让孩子因而觉得,自己若是这么做也将是不自然的。”

裸体本身没有伤害

孩子在无意间瞥见你裸露身体时,你的反应对孩子的影响尤其深远。如果他平常很少看到你裸体,无意中撞见时,你愈生气,他们对你当时的反应愈难以忘怀。于是他们将会认定,自己一定做错了事,同时也认为裸露自己是件坏事——如此一来,可能造成他们日后对性持犹豫不决的态度。

为防止父母有过于强烈的反应,也避免使从未见过双亲裸体的孩子产生困惑,大部分的性教育学家认为:一般家庭在平时最好别太注重服装是否整齐。因为假如孩子常能看到成人的躯体,届时比较不会引起观念上的偏差或过度惊讶。

至于平常就习惯于穿得比较少的家庭,也不必担心所谓的“过于暴露”。如果超出了孩子所能容忍的极限,他们自然会明白地表现出来。

孩子到了青春期,会特别在意自己发育中的身体,逐渐把自己隐藏到门后,同时也要求你这么做,当孩子说:“爸,把门关上!”或者是“妈,请你出去!”时,教育学家及精神学家一致主张,父母应该注重这些讯息。

专家建议,在家中,你不妨对性采取“开明”而“自在”的态度——但是得特别记住一点,千万别勉强自己。你自己对裸体的感觉,或许也正是孩子所持有的感觉。

为宝宝开个庆生“趴体”吧


宝宝的生日,是家里的大事情,有没有想过为宝宝开一个有特色的生日趴体呢?趴体!哈哈就是party啊,让小朋友们聚在一起疯玩到趴下!

作为这个趴体的灵魂人物——总策划,妈妈当仁不让!是不是觉得千头万绪、无从下手了呢?希望本文能让你眼前一亮哦。

趴体策划

确定时间地点

时间一般选在宝宝生日当天,或者是前一个休息日。要避开宝宝们午睡的时段,还要考虑好是否招待客人们吃正餐。地点很重要,是在家里开还是在餐厅包场,或者去早教中心里开?在餐厅和早教中心举办的话,场地方会帮忙策划,整个过程比较程式化,家里就比较随意。但是,开homeparty的话,妈妈要对事后打扫战场的辛苦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哦。

人员确定

除了确定开趴体的时间地点以外,另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确定小客人的名单。现在的小朋友也有自己的社交圈呢,比如早教班里的同学、小区里常常一起玩的邻居、幼儿园(托儿所)里的小伙伴;甚至是哥哥姐姐的同学;爸妈的同学、同事或网友的宝宝、产院里住同一病房的小朋友……是不是发现,有很多小客人可以邀请呢?快快打电话给他们,问一下是否来参加,会来几位家长,别忘了还要加上自己家里的亲戚。

把名单列出来,然后逐个电话确认,把肯定会来参加庆生趴体的人数确定下来。记得,大小客人的数量要分别计算,最好在名单上注明每位小客人的年龄。

节目安排

依据受邀宝宝的年龄状况以及场地的情况,妈妈可以为趴体设定一些游戏节目。比如玩水、魔术欣赏、小朋友食物DIY等等,当然,吹蜡烛、分蛋糕和拆礼物都是不可以忘记的三个重头戏。节目确定后,妈妈的工作就有头绪了,预订餐厅或者找专业操办party的公司……

当然,妈妈还有一件重要工作要做,就是通知那天出席趴体的妈妈们当天的节目安排,让她们做好适当的准备。例如:玩水的话要自备水枪、至少带一套替换的衣服。

物品准备

家里一下子来那么多大小朋友,食物的消耗一定很大,各种零食、点心和饮料会被飞快消灭。有的妈妈认为,生日就要让宝宝开心,这一天是“开戒日”,平时不给宝宝吃的东西,统统敞开供应。妈妈的本意是好的,但是让宝宝一下子吃得没节制对健康不利。所以,糖果、碳酸饮料、冰淇淋等还是应该限量供应哦。一些容易引起危险的食物,比如果冻,最好就不要供应了。

小装饰物可以让趴体更有气氛,party帽、口哨等一定要采购,吊旗、一次性餐具、灯笼、气球之类可以根据场地条件置办一些,泡泡枪是宝宝们喜欢玩的,可以买几支,另外还要准备足够量的泡泡水。妈妈可以买一块卡通塑料桌布铺在食品桌上,既美观又可以在趴体结束后方便清理。party用品的图案很丰富,妈妈在购买时,可以选择宝宝最爱的卡通形象。

小寿星当天的穿戴,也是妈妈需要好好费下心思的呢。既要足够闪亮,又要不妨碍宝宝活动才好。

别轻易给孩子定性为“受欺负”


“孩子受欺负了怎么办?”不少家长都曾经遇到这样的问题,是替孩子去“出气”,教训对方一顿呢?还是交给孩子一定的社交技巧,避免此类事情再发生,对于家长来说,这是一个难题。

父母的苦恼:孩子“受欺负”心里很窝火

女儿今年刚上幼儿园,在集体生活中,时不时会碰到一些小摩擦,最让我感到担心的是她受了欺负还不吭声。前段时间,她爸爸出差回来时买了一件漂亮的玩具,她很喜欢,去幼儿园的时候也带上,说跟小朋友一起玩。那段时间我工作忙,也没注意到一些细节情况,两三天后才发现她一直没把玩具带回来,问原因,女儿才支支吾吾地说,被班上的一个男孩拿去了,她要不回来。

听了后我很生气:女儿怎么这样没出息,自己的东西被抢了还不敢要。我想第二天找老师去了解情况,老公却劝说这是小事,没必要兴师动众,让孩子自己跟老师说。我也很矛盾,不知道在这件事上该如何教女儿解决。——圆圆妈 

上个周末,贝贝和小区里的几个孩子聚在游乐场边玩耍,他们都是四五岁左右,家长们也比较放心,没有贴身跟随。我和另外一位家长在旁边闲聊起来,突然,儿子眼泪汪汪地跑过来,我一看,他的小脸上有一道红印,很明显是用手抓的。儿子哭着说,他正准备爬滑滑梯,可旁边那位比较高大的小男生要插队,还动手打了他,受了欺负的贝贝显得很可怜。

我真想教他勇敢地去跟对方“干一架”,可理智告诉我不能这样,只能是带着儿子找那个小男孩讲理去,因为都有家长在场,大家只是和和气气地说了一些大道理。表面上问题解决了,可我还是很担心,儿子以后再被欺负该怎么办?——贝贝妈

专家说法:孩子的世界里没有“吃亏”

(指导老师:广州市某幼儿园梁院长)

孩子们之间的打闹跟成人之间的打斗是有本质区别的,他们之间的打闹更多的是带有游戏成分,是一种玩耍。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们慢慢学会与周围小朋友该如何交往,对他们来说,也没有“吃亏”与“不吃亏”的概念,很多时候,所谓“吃亏”其实是家长的想法。所以我们常常看到,两个孩子刚刚打架了,而且还是满脸泪水的,可一会儿又在一起亲密无间地玩。所以,只要能保证孩子的安全,家长没有必要把孩子们之间的打斗看得过于严重。如果只是偶然受到欺负,完全不必理会,让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家长千万不要给孩子传递一种受欺负的概念,那样,会使他原本没有负担的心理变得沉重起来。

父母理智做法:教会宝宝自我保护的方法

当家长遇到这种问题时,理智的做法是:如果孩子没当回事,继续高兴地玩耍,家长也就不要再追究;如果孩子很伤心,很委屈,家长就先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公正客观地帮助孩子进行分析,在这件事上,谁做得好,谁做得不好,在批评别的孩子的缺点的同时,也要指出自己的孩子在这一事件中的责任,不要把埋怨都倾泻在别的孩子身上,要让孩子学会宽容、大度。然后家长要及时和对方孩子的家长沟通,提出问题所在,友好地商量解决方法。当双方家长意见达到一致时,可带两个孩子见面,这时候家长不需要再掺合,而是让孩子自己来解决,该道歉的道歉,该和好的和好,一场交际危机也就化解了。

此外,还应该尽量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和勇于表达、敢于据理力争的勇气。要力劝孩子别在欺负他的人面前哭,哭泣只会导致对方变本加厉地嘲弄。教孩子表现出自信心,比如,告诉他注视着欺凌弱小者的眼睛说:“住手,我可不喜欢你所做的事情”,然后,昂首挺胸地离开。

网友支招:不服输“以牙还牙”

对于“孩子受欺负该怎么办?”这个话题,网上的妈妈们也充分发表意见。爱子心切,在这个竞争的社会,家长们希望孩子从小就是强势的,很多妈妈认为,如果孩子受到别人欺负,一定不能服输,要还击过去。

“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你一味忍让退缩,结果会更惨。”网友嘟嘟说道。也有部分妈妈认为不能简单地教孩子“以牙还牙”,那样会影响他们以后的人际交往。“你可以先向孩子征求意见,问他想怎样做?然后告诉他要学会自我保护,如果自己没办法解决,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孩子间的玩闹不过是过家家,只要好好疏导,就不会产生太大的问题。”网友冉冉妈说道。

教会孩子认识自己的身体


在中国文化中,“性”是一个古老而又禁忌的话题。谈论“性”往往被认为是下流可耻的事情。但是,我们应该让孩子了解人类的生理差异,意识到男女有别。在成长发育的过程中,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发现异性器官不一样,并会产生困惑,这是很正常的。3--6岁的孩子正处在好奇,好问,好模仿的阶段,可能会因为好奇而抚摸玩弄自己的性器官,成人对此不必惊惶失措而大加斥责,关键是在于怎样引导和教育。

1、成人应该树立正确的观念,不可将孩子引入误区。宝宝长大了,围绕两性器官之差异会提出各种他们感兴趣的问题,父母自然是被询问的第一个对象。成人不必答非所问,或遮遮掩掩,敷衍搪塞,或视为脏肮下流,严词呵斥。这样会使孩子将生殖器官误认为是下流无耻的象征,将与此相关的活动都看作是丑恶的。有的孩子甚至会产生逆反心理,偏要弄个明白,或更加频繁地玩弄自己的性器官,以满足好奇心,或窥视父母性生活,形成神秘感,甚至长大后走上犯罪道路。总之,这会严重阻碍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2、要在日常生活中教会孩子逐渐认识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及其简单功能,包括性器官。父母实事求是、通俗易懂的说明,不仅能解除孩子的疑问,取得孩子的信任,而且还能沟通成人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医学界专家曾说过,3~6岁的孩童常有抚摸自己性器官的行为,对别人上厕所的动作感兴趣,甚至窥视,这决不表示孩子有了性的自觉或意识,而仅仅是出于神秘和好奇。

3、与孩子同睡一床的父母不能当着孩子的面亲热爱抚,甚至过性生活,不能给孩子以目睹、窥视的机会,因为这样会导致孩子胡思乱想,情绪紧张,形成精神压力,妨碍孩子的心理发育。

4、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卫生常识教育。成人必须义不容辞地承担起“传道、解惑”的责任。孩子有玩弄自己性器官的行为不要简单训斥,而要告诉孩子,那是小便的地方,摸弄自己的性器官是要生病的。再就是帮助孩子挑选良好的同伴、好的图书、音像磁带等精神食粮,转移其注意力,增强其身心健康,帮助他们积极向上地成长。

如何教宝宝探索自己的身体


在宝宝6个月至1岁半大时,父母可每天抽出几分钟的时间和孩子来做指认身体的活动,这种活动不仅是亲子之间的交流,也有利于宝宝认识自己。帮助宝宝了解身体构造、器官,使宝宝感受实际身体经验、特征、意义及功能,是成长中必要的课题,而宝宝有了自我认识即可进而了解自己,促进适应能力发展。具体有以下几个参考做法:

1、照镜子,识五官。

家长和宝宝对坐,先指着自己的嘴巴说“嘴巴”,然后把住小儿的小手指他的嘴巴说“嘴巴”,每天重复1-2次。然后和宝宝一起对着镜子,握住宝宝的小手指他的嘴巴,又指自己的嘴巴,重复说“嘴巴”,持续数天后,当家长再说嘴巴时,宝宝就会用小手指自己的鼻子。此刻一定要对孩子表示赞许和鼓励。

小编提醒:虽然宝宝还不会说话,但家长还是需要强调每个部位的名称如“这是鼻子”、“这是耳朵”、“这是嘴巴”,让并让宝宝与其他人比较身体,如“这是宝宝的鼻子,那是哥哥的鼻子,每个人都有一个鼻子,但每个人的鼻子都长得不一样。”

2、在澡盆里认识四肢和身体。

7个月后宝宝能自己坐在澡盆里,从而越来越喜欢洗澡,喜欢在浴缸里和塑胶玩具一起玩,偶尔拍打,看水花四溅,然后哈哈大笑。这个时候宝宝渐渐地对他身体的每一部分感兴趣,比如晃动小手,把小脚丫举到水面上观察,这些行为都是孩子开始探索自己身体的表现。这个时候家长可以用自己的大手把宝宝的小手握在掌中,对宝宝说“妈妈的手很大,宝宝的手很小”。给宝宝涂完洗澡液后,闻闻宝宝的小脚丫,对他说“宝宝的脚香香”。通过轻轻抚摸膝盖、胳肢窝、乳房、肚脐、小鸡鸡,让他敏感得咯咯笑,然后不失时机地告诉他各个部位的名字。随着年龄的增长,再科学地逐渐告诉宝宝各个“部件”的作用。

3、身体藏猫猫。

妈妈把嘴巴用毛巾捂住说“嘴巴躲起来了”,然后拿开毛巾说“嘴巴出来了”,再捂住,再拿开,重复3次;然后牵着宝宝的小手指着他的嘴巴,大声念“嘴巴”,也重复三次。把手伸进手套,说“手不见了”,拿出来说“手又出来了”连续三次;把宝宝的手放进去,再拿出来,说“手”,重复三次。还可以把手脚、鼻子、耳朵等想办法“躲起来”,然后分别让宝宝找。不过宝宝的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限,可以分上午下午来完成,每次20分钟左右。

宝宝探索自己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是阶段性的,顺利经过这个阶段后,宝宝就能继续往前发展。帮助宝宝探索自我时,促进宝宝的成长,有助于宝宝缩短自我探索的时间,把更多的注意转向未知外部世界。

教育宝宝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每一个孩子都有认识自己身体的权力,但若是孩子们方法不正确,家长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来引导呢?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如何才能让宝宝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

孩子正一点点长大,他们开始对自己的身体发生兴趣,会产生许多有关身体的疑问。或许我们还毫无防备,却已经遭遇了孩子火辣辣的问题,只能愣在那里。尴尬时刻,我们如何给孩子一个冷静的答案,在教会他认识身体的同时,也学会尊重他人和保护自己。

一般来说,孩子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他们开始探究自己身体和小伙伴身体的秘密。他们通常会问:“在我从椅子上摔下来之前,我能爬多高”之类关于身体能力的问题,也会在对自己的身体特征考虑一番后,对这些问题感兴趣:“小鸡鸡可以拉多长”、“尿尿是从什么地方流出来的”等。他们不仅只对自己的身体感兴趣,而更重要的是与别人的身体进行比较。

对自己的身体和他人的身体形成认识的过程将对孩子个性的发展有一定影响。如果孩子被允许触摸自己的身体,而不必偷偷摸摸的,他们能自然地看待自己的身体,而不是过分的羞涩,这将使他们学会爱惜、照顾自己的身体。对身体的健康、良好的认识,是形成开朗的、自信的个性的前提条件。也为孩子长大后与他人正常地交往,以及正当地享受性乐趣打下了基础。早教网

菁菁妈第一次发现菁菁躺在被窝里不愿起床,原来是在摸自己的小鸡鸡,菁菁刚4岁多。那一刻,妈妈感觉天都要塌下来了,觉得孩子学坏了,自己的教育心血白费了。事后菁菁妈妈最为庆幸的是当时马上冷静下来,没有大呼小叫地发作。而是采取最合适的方法,听听她怎么说:“我走到他的床前,温柔地告诉他要起床了。可菁菁说还要睡觉,我告诉他,他并不是想睡觉而是感觉现在这样很舒服。他诧异地看我,对我知道了他的秘密有些不好意思。我平静地告诉他,这很正常,只要他觉得很舒服就好,但是这样不卫生。因为我们的手上有细菌,这样会把细菌带到身体里,小鸡鸡也会生病。菁菁明白了我的意思,同时也不再害羞,只是知道妈妈说这样不卫生。于是就乖乖地起床了。”

“对于这件事我也反省了一下,是否给孩子盖的被子太厚重?孩子的内裤是否太紧了?这些都是造成孩子自慰的原因。自慰并不可怕,这是正常的生理现象,重要的是我们家长的态度以及孩子对这件事的看法。不要让孩子对这件事有犯罪感和神秘感,如果家长大声训斥他,告诉他这是流氓行为,是坏孩子的行为,孩子会很担心,自己是不是很坏。这样会让他有犯罪感,同时更加好奇。妈妈应该告诉他这很正常,不要担心,只是要分场合。同时想办法减少这种机会,让他有更多的事情来转移注意力,不要把心思放在这方面,培养多种兴趣爱好来充斥孩子的内心世界。”事后,菁菁妈对这件事做了反省和总结。

菁菁妈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因为她采取的措施既不会让孩子养成自慰的习惯,也不会让孩子觉得“性”是很神秘的,更不要让孩子为此产生犯罪感。早期教育

很多上幼儿园的孩子就开始刺激自己的生殖器了。他们很投入地在椅子腿上蹭来蹭去,或者在睡觉的时候,抚摩自己,他们只是享受一种舒服和放松的感觉。儿童的自我抚慰还有其他的作用,它可以安慰孩子,帮他们驱散害怕和不安全的情绪,在激动或紧张的情形下,使孩子镇定下来。如果孩子当着父母的熟人,或者在超市抚摩自己的时候,父母应该轻柔但是坚决地制止。也就是说,儿童的自我抚慰是正常的,但是不应该在公共场合,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孩子也不例外。

本网站小编总结:随着小宝宝们的长大,一般到了2岁多时,他们就有了自认识自己身体部分的意识,甚至还会发现自己的不同之处,在宝宝们这一敏感的时期,父母的正确性教育与引导很重要,但愿家长们都能够把握好这一时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