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父母担心孩子交到不好的朋友,于是经常会干预孩子的交往。但是,这样做孩子交往的“第三者”,其实对孩子是十分不好的,而且不利于孩子与家长的信任感培养。

小田同学约了同学一起出门,结果没多久就回家了,她一脸扫兴地告诉妈妈:“约了一起玩,居然同学的妈妈也陪来了!实在没意思。”

据了解,家长成为孩子交往的“第三者”,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一些教育专家认为,家长应当帮助和引导孩子学会交往,但这种“包办”式的陪伴,并不利于孩子成长,反而会增加孩子与家长间的不信任感。

家长作陪“买”放心

在某民办初中念二年级的小田前些天约了好友小李逛街上书店。小李的母亲知道后,提出自己可以请假,陪伴女儿一起去,于是出现了上面的情形。

“我对她们很好的。我说你们俩想吃什么就买什么,统统由我来买单。”在一家快餐店,小李母亲掏钱买了两份点心;到了手机商铺,她又主动表示愿意帮忙买手机小挂饰。尽管这样,小田还是觉得浑身不舒服。

而小李母亲认为,自己出来陪伴女儿,是为了孩子好。她说:“孩子不大不小,跟同学一起出去,我不放心,交通安全、饮食安全,有时小孩考虑得不周到。”出于安全考虑,家长硬要充当孩子与同伴交往的“第三者”。一位家长说:“我女儿念初三,说要与同学出去。看到她在家里经常看言情小说,我就怕她早恋,所以她一提出外出,我就会多一份心眼,甚至要求同行。”更有一些家长明里不陪伴,却在孩子出门后进行跟踪盯梢。

学生交流盼自由

“自己与同学外出逛街或玩耍,愿意由家长陪伴吗?”记者曾就这个话题询问了5个初中学生,结果4个同学“不乐意”,只有一个学生说:“愿意,但只有在这么一个情形下,就是需要母亲大买单。”

一位高中女生说:“家长对我们同学之间交往不放心,其实就是用自己比较陈旧的想法束缚我们。在他们眼里,同学之间外出一定会发生一些事情,无形中将我们的交往空间窄化了。”而另一位今年升高三的男生认为,同学一起外出很正常,“我们经常在一起打打篮球,尤其是暑假,更应当多加强与同学交流,这样生活才更有乐趣。”一位在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担任学生会主席的男生说,家长如果让我们早点成长,就应该去掉过度保护的心态,连同学之间外出都要当陪伴者,从表面上看是爱护孩子,其实这会弱化我们的能力。

过度保护不可取

家长充当学生外出陪伴人的角色,在小学生身上更为突出。明珠小学校长倪中华认为,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同学结伴外出,根据路途长短、目的目标,家长要加以关心,但也并非每次都要去陪伴。只要在安全范围之内,应当尽量让孩子学会自由交往,不过可以采取事先询问、事后交流等方式加以引导。而对小学高年级或初中学生,只要理由正当,安全有保障,应当鼓励孩子通过外出交往获得生活的经验和人际交往的方法。

杨浦区德育室主任戴耀红分析,多数家长之所以愿意充当同学外出陪伴者的角色,还是在于过度保护。其实他们这样做,没有顾及孩子的切身感受和心理。且不说孩子们外出玩耍一直处于家长眼皮底下的尴尬,就连学会基本的交往、学会生活的过程都被“屏蔽”了。一些家长以孩子小不懂事为由不敢放手,长期下来,会使孩子的基本生活能力弱化。

相关阅读

幼儿早教:宝宝也早恋?父母莫过分担心


在幼稚园的小宝宝喜爱玩过家家游戏,有时孩子乃至打情骂俏,互称之为“男女朋友”,让许多 父母觉得吃惊。实际上孩子的全球是很单纯性喔。幼儿

四岁的小宝宝也会学生谈恋爱?这是什么原因?当父母碰到自身的孩子竟然拥有“男女朋友”的情况下,你应该怎么办呢?最先别着急着那麼快就觉得她们在学生谈恋爱。

妞妈的苦恼

妞2020年4岁半,刚开始上幼稚园了。尽管孩子一直就较为“追求美丽”,但这一学年至今越来越更积极,常常会自身去挑选一些好看的发卡或者橡皮筋。

关键是,闺女还常常提及班里的男生杰。因此,妞妞妈刻意去幼稚园问了班里的教师,发觉妞和杰如今已互称“男女朋友”,还说未来要“完婚”。

原先,杰是妞班里新转到的一个男孩子,性情较为开朗,看上去的确也是有那麼一点帅萌的觉得。可是2个孩子才4岁多,就以男女朋友相当,好像还过早了一点吧。妞妈既感觉有点儿啼笑皆非,又隐约一些不安心,担忧危害到孩子的成才。

权威专家建议:孩子的全球很单纯性

对于此事,幼稚园的何幼儿园园长觉得,这一年龄层的孩子实际上对性別的认知能力还非常简单,孩子们中间关键便是根据衣着和穿着打扮来区别。她们嘴中的“男女朋友”,实际上便是玩得好的盆友,并不是恋人间的那类关联。

而一些孩子还会继续互称“丈夫”、“媳妇”,这也仅仅孩子从成年人的微生活初中到的一种称呼罢了。对于此事,父母也无须太过心存芥蒂,终究她们将会根本就不清楚这一叫法意味着啥意思呢!

心理学专家也表明,这一年龄层的孩子有这类主要表现很一切正常。儿童有好奇心、好玩儿、爱动、好玩的游戏、好效仿的特性,互称“男女朋友”或者表明“想结婚”实际上仅仅效仿游戏的个人行为,是在学习生活的一种方法。她们很可能是在电视机或者婚宴中,见到和学习培训到的,并不是真正的感情。

因此,孩子出現的这种个人行为,父母无须过度担忧或关心。反过来,假如斥责或指责孩子,反倒将会会促使他(她)对异性交往造成害怕,造成异性交往心理问题,乃至造成不正确的性取向,乃至导致孩子成年人后出現双性恋。

明白和孩子“打情骂俏”

父母们大能够 胸怀坦荡地对孩子谈起“爱情”。当孩子问起“什么叫爱情”时,父母就可以运用这一机遇,用孩子能了解的方法解读爱情,最少是在其中一些一部分,告知她们,爱情是十分幸福的,可能是实际人士能够获得的最幸福的物品之一,而且爱情能带来她们发自肺腑最深处的幸福快乐。

当孩子年龄稍大时,父母更应积极谈及爱情,让孩子撇清友谊和爱情的界线,告知孩子:友谊不一因此爱情,但友谊能够 变成爱情的公路桥梁。

幼儿当孩子还钟头,父母能够 告知孩子爱情的崇高。孩子长大以后,教會孩子区别友谊与爱情,让她们学好自身分辨:若是友谊,就胆大维持;若像爱情,则应慎重交往。坚信孩子会对爱情有更刻骨铭心的了解,也会寻找美丽的爱情。

亲子早教:父母不应过分担心孩子反抗


经常听见父母的埋怨:“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讲我家的孩子!无论我好说歹说,他一概不理,诸事都和大家唱反调,简直个十足的叛逆者。”父母为这类反叛者的将来而愁眉不展。亲子

幼儿心理学专家觉得,父母的这类担忧有点儿不必要,由于三岁至六岁的孩子,原本就处在反抗环节,不管你多么的有权威性,要是不和他食欲,他便会反抗究竟,用知名的少年儿童心理学专家皮亚杰得话而言,这一阶段叫“以自我为中心”阶段。 曾有权威专家做了那样的科学研究:将2岁至五岁的幼儿分为2组,一组反抗性较强,另一组反抗性较差。亲子

結果发觉,反抗性极强的幼儿中,有80%长大后单独判断力较强;反抗性较差的幼儿中,仅有24%长大后可以自身做事,可是单独分辨事儿的工作能力仍较为弱,经常依靠别人。因而,权威专家觉得,反抗个人行为有时候侯代表着孩子有其自立自强的想法,不会受到干涉都不受操纵,这更是孩子发展趋势判断能力的优良机会,非常值得父母高度重视。若只一味规定孩子听从你,那麼他的判断能力当然就无法发展趋势。亲子

亲子针对三岁至六岁的孩子,反抗不是什么坏习惯。做父母的为什么不可以提升传统式的拘束,敢于接纳孩子的想法,乃至允许他抵制你的作法呢?大约是由于说白了的自尊心、面子问题吧!假如此刻你可以想起:孩子的反抗并不是叛逆,只是一种表述他自己的方法,是不是你会学会放下你的虚情假意的自尊心,接纳孩子的想法呢?

父母不必过分担心的宝宝小毛病


啃脚丫、舔舌头、瞥眼睛……看到孩子这样,妈妈们心里直打鼓: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儿童发育问题专家认为——

这几种情况家长不必担心

美国儿童发育问题和早教专家诺曼教授

一、“天呀,他总是喜欢尝他的脚丫子!”

出现年龄:4个月

小婴儿的眼睛和头的活动方向通常能透露出他的兴趣所在。从婴儿开始注视着自己的手时,我们可以推断,他现在开始对了解自己充满兴趣。

接着,孩子会发现他自己有脚,然后,他会把脚抬起来放到嘴里“尝尝”,去感觉,去体验,然后再放开。这样的行为能帮助他形成对自己身体的认识及动作机能的控制感,增加他们的信心和对环境的信任。

二、“不停地跑,还经常会撞墙!”

出现年龄:2岁

淘气的2岁,也是探索的2岁。当他掌握了走和跑的技能,有了行动的自由后,就开始东奔西跑。

有着天生探索热情的他,看到什么东西,就想马上把它抓到手里,感受一下那到底是什么。

他跑的时候直冲目标而去,根本不会注意周围环境。此外,这个年龄段的孩子,眼睛对距离的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因此,很容易一下子就撞到墙上。

三、“不停地说‘不’!”

出现年龄:2岁

2岁,正是“控制与反控制”的阶段,他要通过自己的发声来得到他想要的。比如,从外面玩回来,孩子把衣服脱了随手扔在地上,爸爸说:“你把衣服挂起来。”孩子就会大声地说:“不!”

不要苦恼,这是宝宝的“第一反抗期”到了。说不,正是孩子自我意识出现的标志,他在试图控制周围环境。父母可以温和而坚定地坚持你的要求,这正是规则建立的开始。直到3岁,淘气的孩子又会变“乖”。孩子的发展总是螺旋式上升,比如他会由淘气到安静,然后再淘气,再安静……这个过程将会一直持续到十几岁。

四、“他变成了小话唠!”

出现年龄:4岁

4岁,正是一个不停说话的年龄。在幼儿园里,课堂休息时间往往充满了孩子的喧闹声。正是在不停地讲话中,孩子练习着语言,学习着游戏规则,释放着情绪压力。

如果你嫌他“唠叨”,而让他冲着墙说,那么,你将错过一个听孩子讲话的机会。作为父母,不管多忙都需要学会倾听孩子。这会帮助你了解孩子的情绪、需要等内心世界。

五、“开始舔舌头!”

出现年龄:5~6岁

5岁的孩子不像4岁那样唠叨不停,相对安静了下来。在5岁半的时候,他们会有一个变化,经常把舌头伸出来舔嘴唇下方——尤其是做作业的时候。

6岁的孩子,还是喜欢动舌头,但是舌头是在嘴里面,舔着外侧下牙床来回运动。也许你还会听到很多奇怪的声音。注意看孩子的嘴!这时候孩子进入了换牙期,中间的门牙掉了,封不住唾液,所以就会出现吸唾液的声音。

看看6岁孩子用过的铅笔,大都是被啃过的。此外,他们坐在桌旁吃饭的时间也比较长。这是因为吃饭时他总想说话,但是因为没有门牙,饭粒就会因为张口说话掉在饭碗里!

六、“他怎么总是瞥眼睛?”

出现年龄:6~7岁

四五岁的孩子刚进入一个新环境时,眼睛会四处转着看:多美丽的房间,我愿意多待一段时间!

但到6岁,孩子的眼睛就会向上瞥着,趁人不注意时再扫上两眼。比如,老师问他:“你的作业呢?”他说:“我忘了。”然后眼睛就会向一边瞥去。

7岁的时候,和他说话时,他的眼睛瞥向一边的角度会更大。老师在黑板上写很长的字,孩子都可以看到。直到8岁,孩子的眼睛才像又会“运动”了,可以转了。到8岁以后,跟孩子说话的时候他会直直地看着你。

节后分离焦虑,不必过分担忧


十一长假期间,爸爸妈妈全天候陪同,走亲访友间,宝宝也常常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但是节日过后,家长要回到日常的工作中去,很多宝宝一下子无法适应这种心理落差,产生了“分离焦虑”。

试试以下这些方法可缓解

孩子已经得了节后综合征,眼下该怎么办?如何缓解?当孩子出现这种分离焦虑时,置之不理或一味顺从,都不利于身心健康。

NO.1→闲暇时做做身体抚触

分离焦虑实际上是孩子安全感缺失的表现,而性格偏内向、感情偏细腻的孩子,表现得会更明显。

家长在闲暇时,可以给孩子做做身体抚触。这种抚触不仅针对婴儿,对于大一些的孩子同样适用。温柔的揉揉捏捏,其实也是家长与孩子在情感上的无声交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孩子内心的焦虑感。

NO.2→让孩子的生活丰富起来

很多孩子哭喊闹腾,是因为精神需求没有得到充分满足。孩子的精力远比成人旺盛得多,因而爸妈去上班的日子里,代养人要注意尽量丰富孩子的生活,让孩子有的玩,玩得开心。

每天带孩子出去玩,不是简单地看看公园风景就回家,而是真正参与到一些运动项目中,比如小朋友们一起过家家、玩沙、玩水、传球、滚球等。当孩子跟同龄伙伴在玩时,监督好外围环境的安全即可,不要过度干涉,聪明的家长永远是跟在孩子后面的。

NO.3→家长别跟着孩子情绪化

在孩子问题发生时,家长千万别跟着情绪化,保持积极、乐观、信任的态度,有助于缩短孩子节后分离焦虑。

对于有些已经在上托管班或幼儿园的孩子,态度要坚决,“狠”得下心。即使孩子情绪反应较大,也照送园所不误,让孩子感到去上课是理应要做的事。交给老师后,高高兴兴地跟孩子再见即离去。家长要以平常心对待接送,否则容易激活孩子的不良情绪,加大送园所时的难度。

NO.4→尽快回复规律生活状态

节后,家里的环境要从嘈杂恢复安静,可以和孩子做一些能平静情绪的游戏,比如讲故事、画画、玩拼图等,尽量少和孩子玩过度兴奋的活动。

对于已经上学的孩子,家长要尽快调整生活节律与园所相适应。还要注意用积极语言暗示,避免以下消极言语:如“小朋友有没有欺负你?”“有没有吃饱?”“有没有被老师批评了?”等。

下一个节日别让孩子玩太疯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要想避免今后假期宝宝再度出现节后分离焦虑,有些事还得做在前头,节日期间,就要让孩子玩中有“度”。

NO.1→孩子正常作息别紊乱

节假日里,大人们难得聚到一起,因此有时会无暇顾及宝宝的生活规律,宝宝的作息习惯和原本规律生活的秩序感很容易被打乱。当节后忽然又恢复紧绷的生活状态,孩子又得重新适应这些约束时,当然就不太习惯了。

节假日期间,家长也要放松有度,节制自己以身作则。尤其在临近上班时,家长要提前为孩子营造好的作息习惯,让孩子早睡早起,定时睡觉、定时吃饭。

NO.2→让代养人多陪陪孩子

为什么会出现节后分离焦虑?节日期间,家长几乎全天候陪着孩子。节后这些最亲近的人突然不能守在身边,孩子会一下子不安起来,有的就通过喊叫、哭闹来表达自己的焦虑,呼唤亲人。所以在上班前两天,要给宝宝打打“预防针”,告诉他们节日结束后的生活同以前一样,爸爸妈妈不能每天跟他呆在一起。家长要让节假日后的代养人多跟宝宝接触,而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和宝宝短暂分离,不要全天候和孩子呆在一起。

NO.3→上班前夕打打预防针

针对要上学的孩子,临近上班时,就要告诉孩子快开学了,和孩子一起回忆他在幼儿园的好朋友以及在幼儿园的快乐生活。

节日一过完,家长就要想办法让他们告别这些不易节制的娱乐活动,如常时间地看动画片等。表现不好时,要提醒孩子放假前是怎样表现的。如果孩子表现好,要马上表扬他:“宝宝,你又和以前一样棒了!”如果出现哭闹行为,家长要坚持原则,不要让步,实在是无理取闹,家长可以用冷淡法,对他的哭闹置之不理。

节日结束前两天,饮食上最好清淡些,给孩子多吃水果、蔬菜,调整好胃口。节日过后,家中剩余的饮料及糖果应尽快收起来,不能让孩子们养成每餐喝饮料、没事就吃糖的习惯。

更多入园内容,请关注入园专题“轻松应对宝宝的入园焦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