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坏习惯,我们下意识就会想到打架、抽烟、喝酒、赌博等等,可是有孩子后,你会发现往往被你无视的坏习惯,其实正在潜移默化影响孩子。千里之堤毁于蚁穴,当你发现自己有下面这些坏习惯的时候,就请尽快改正吧!

离不开手机

这个问题存在于大多数家庭,而且很多家长都处理不好。家长在陪伴孩子的时候玩手机,其实就是对孩子实施的冷暴力。当孩子有欲望和家长沟通的时候,家长却在玩手机,孩子会有种被忽视的感觉。为了补偿自己受到的伤害,孩子可能会变的爱发脾气、哭闹,严重的可能会选择忽视家长,迷恋玩手机自娱自乐。

自我嫌弃

性格决定命运,无论男孩还是女孩,健康的自尊心理对其一生都是很重要的。有些家长喜欢在孩子面前抱怨自己的长相、身材或者其他缺陷,而孩子受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也会对自己产生不满,甚至是自卑的心理。

说脏话

也许你认为孩子不会说话时你说脏话没什么大不了,其实不然,孩子在蹒跚学步时最容易受到语言的影响。很可能在长期的影响中逐渐将这些举止变为自身的一部分,成为一个没有礼貌的人,阻碍以后人际关系的发展。

做事拖拉,没有时间观念

很多家长都有拖延症,可是都感受不到,而当这种习惯延续到孩子身上后,你就会发现有多严重。经常迟到、完不成作业、不愿起床、做事拖拖拉拉等等着都是拖延症、没有时间观念的后果。家长应该从自身做起,平时做事按照计划进行,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不要让给孩子留下“来日方长”的思想。

扩展阅读

宝宝出现这种“坏”行为是在变聪明,妈妈可别傻傻阻止了!


玲玲的宝宝刚满10个月,开始喜欢和大人“对着干”,越是不让他碰的东西,他偏要去碰;不让他尝的东西,他非要趁大人不注意塞嘴里尝尝。每次玲玲都拿孩子没办法,甚至已经开始发愁孩子以后的教育问题了。

其实几乎所有宝宝到了这一阶段,都会表现出类似的逆反心理。因为在10个月后,宝宝双手灵活度及腿部肌肉已经有了明显的发展,同时好奇心增强,看到什么都想去尝试。所以你会发现,宝宝开始用手和脚去探索世界,对他看到、听到的一切都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心理,即使大人拦着他也要试试。

在这一阶段,宝宝还会有“喜新厌旧”的表现。但凡是熟悉的、了解过的物品,很快就会失去兴趣,丢掉一旁不想搭理。但只要是他没见过的,都是好的,都想拿来摸摸尝尝。

好奇心对宝宝发育有哪些好处?

1.培养宝宝探索精神。

推进人类不断进步的,一定是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婴儿时期,好奇心得到充分保护的宝宝,能让他长大后拥有探索精神,接受新鲜事物的速度也会比同龄人快。

2.学习更多知识。

探索过程即是不断学习的过程中,宝宝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对周围的事物有了基本的了解。在爬行过程中,还可以促进大动作发育。

当宝宝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时,家长要做的是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让宝宝自由探索。比如给尖锐的桌角加上保护套、收拾好家里每一个角落,切忌呵斥和阻止宝宝的正常探索行为。

宝宝吃手别阻拦,看完你就知道怎么回事了


宝宝是通过嘴巴来认识世界的,吃手是这一过程的前奏。宝宝将手伸到嘴里,这对宝宝来说是一个质的飞跃。因为在出生后最初的三四个月内,宝宝的手和脚完全不受大脑的控制,动作都是无意识的,而吃手是第一个被大脑控制的有目的的行为。

再过一个月,为了缓解出牙期的牙龈酸痛,手也成了最好用的工具。4-5个月的宝宝吮吸手指不是一种坏习惯,这种行为表示他身心发育进入一个重要阶段,即手眼协调逐渐形成,手功能的分化已经开始。

如果父母误认为这是坏习惯横加阻拦,不许宝宝吮吸手指,将会引起宝宝的不满和哭闹,甚至情绪波动。吸吮手指还可以稳定情绪,当宝宝肚子饿了,感到疲劳、生气的时候,吸吮自己的手指就会安定下来。此时父母可以允许宝宝吸吮手指,否则会影响宝宝手眼协调的能力及抓握能力的发展,使宝宝失去特有的自信心。

大多数宝宝随月龄增大,接触事物越来越多,手眼协调和手功能更熟练,可以取拿周围新奇的东西摆弄,就会逐渐淡化“看手”和“吮吸手指”的游戏,当宝宝到了8-9个月后,大多数就会不再吸吮手指了,仅有少部分宝宝会养成吸吮手指的习惯,该习惯在18-20个月时达到高峰,约80%的宝宝在5岁前自动放弃吸吮手指的习惯。

Tips:

因此,从小要注意在宝宝醒着的时候多与他交流、玩耍,让他手中拿着玩具摆弄敲打,与他面对面谈话、唱儿歌、玩各种游戏,让宝宝在和谐愉悦的氛围下吃饱、睡足、玩好。这样,“吮指”行为就不大会出现,曾经有过的也会自然减少和消失。

宝宝这些行为,原来是表达对你的爱


身边的宝妈经常吐槽,宝宝爱咬,宝宝爱抓头发,那疼得嘞。其实呀,那都是宝宝在表达对你的爱呢。

在成人的世界,我们习惯用语言来表达爱。

而我们的宝宝,在不会说话,或说不清楚话的时候,你知道他们有多爱你吗?他们的爱不是来自语言,而是动作或行为。

别以为婴儿期的宝宝什么都不懂,他熟悉妈妈的气味,只有闻一闻,就能辨识出来。

他全心全意的、用婴儿独有的方式爱着这个叫做“妈妈”的人。来听听宝宝们的心声吧。

咬妈妈——我想亲亲她

在宝宝八个月以后,他的口欲期爆发,随之而来的是喜欢咬我。

他经常冷不丁抱着我的手臂用力一口,两颗门牙印子深深滴刻在手臂上,疼的我哇哇大叫,他反而乐的哈哈大笑。这时候跟他讲道理是完全不顶用的。

因为宝宝还分不清自身感觉和他人的差异,也许对宝宝而言,咬人的经验是愉快的,所以他认为妈妈也会是愉快的。

扯头发——我想摸摸她

从宝宝五个月开始,他的小手就喜欢摸我的头发,就算我扎成马尾挽成发髻都没有用,他的五指神抓,直接戳到发根,紧紧抓住不肯松手,一边抓还一边开心的笑。

我费劲口舌拿着摇铃玩具吸引,才能松手。

千万别以打小手来惩罚。其实这是宝宝小手自然的抓握反应,他可能在寻求安全感,或者只是想跟妈妈接触。

抓握是宝宝与生俱来的反射动作,每次抱起宝宝,他会自然的抓握头发和衣服等。

给妈妈吃——因为我喜欢她

宝宝一岁的时候,开始对自己奶瓶表现出绝对的占有欲,别人不能随便碰。

冲牛奶都要自己拿着,我只能辅助。可是只要我在他面前说:妈妈好饿呀!他会超级大方的把奶瓶放我嘴边,嘴里还念叨:妈妈,喝奶奶。

我拒绝都不行,一定要像模像样喝一口才能过关。

好吃的、心爱的食物,宝宝坚持给妈妈吃,那是因为妈妈是最重要的人。

模仿妈妈——我想帮助她

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从咿呀学语到蹒跚学步,他能做的事情越来越多。

他拎着衣服甩,那是因为看到我晾衣服想要帮忙;他拖着扫把满屋跑,那是他模仿我在扫地。

宝宝的动手能力增强,模仿能力随之而来,虽然在模仿中搞了很多破坏,但那可不是宝宝的本意,他只是想要帮助妈妈。

在不会用语言表达的阶段里,宝宝们总有自己的都表达爱的方式。

?睡觉时一定要挨着妈妈,把身体贴到妈妈身体上才安心。

?和妈妈对视。一定要妈妈的眼神停留在自己身上。想要吸引妈妈的关心和爱。

?特别爱让妈妈抱,被别人抱时身体会扭来扭去的要挣脱。

……

在宝宝的眼里,妈妈有最美的微笑,最温暖的怀抱,最好听的歌谣。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声啼哭,就是对妈妈的呼唤。

当一个小人儿,不会张嘴说出“我爱你”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忽视他们爱的能力。

但其实,他们的每一个小举动,都是在表达对妈妈的爱呀!

明代的人是怎样进行胎教的?


如今,胎教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如果说明代就有人进行胎教了,你信吗?高淳文物专家在第三次文物普查时就发现了这方面的文字记载。明代按察副使韩叔阳之妻黄氏的墓志,特意提到了“古胎教法”。这位贵妇人因为有强烈的“超前”教育意识,而且为人贤惠,培养出一门三进士。

不妄视听,是古胎教法

昨天,记者看到了这块墓志,虽然已经过去了500年,但保存完好,上面的文字依然清清楚楚。志盖上用篆书写着“明故按察副使凤桥韩公封恭人黄氏墓”,志文则以工整清秀的小楷书写。仔细阅读志文,记者发现它记载了高淳县历史上一位不凡女子教育有方的事迹。

“儿辈每侍谈古昔及时务得失,辄能臆断要自不群,娠子则端居正容,不妄视听怕自诵,曰此古胎教法也。身服浣濯,蚤作夜思,拓产业,泊居第,皆恭人力。居常称引先世勤苦俭仆、以诲诸子,毋忘戒惧。”志文清楚地写着,所谓古胎教法,就是:娠子则端居正容,不妄视听。“就是怀孕了就很注重形象,做到不该听的不听,不该看的不看,每天保持愉快的心情,然后把这种心情传给肚子里的宝宝。快乐妈妈才能诞生聪明宝宝。”文物专家濮阳康京解释。

濮阳康京说,墓志里写得很明白,这种胎教法并不是黄氏独创的,而是她效仿古人的。墓志上说,这种古胎教法自3000年前的周代就有了。“西周时,周季历的妈妈太姜是个非常贤惠的女人,她虽然贵为王妃,拥有美色,但她一点也不骄傲,她非常聪明,尤其善于注意孩子的教育问题。周季历的妃子太任,也是一个贤妻良母,从发现怀有身孕,就开始胎教,做到‘目不视恶色,耳不听淫声,口不出傲言’。就这样生下了周文王。现代国外时髦的‘胎教’理念,我国3000年前就实行了,这也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早的‘胎教’记载。”

一门连中三进士

高淳县至今还流传着有关韩叔阳一家的故事。“由于黄氏的贤德,她的老公黄叔阳、儿子韩邦宪、孙子韩仲雍,三代都是进士。有一年过年,韩家贴出了一副对联,上联是:父进士,子进士,父子二进士。下联则是:婆夫人,媳夫人,婆媳二夫人。这个对联引起了邻村一位地痞的注意,他一直妒忌韩家连中三进士,于是夜里趁人不备,就偷偷把对联改了。把上联改成了:父进土,子进土,父子二进土;下联则变成了:婆哭人,媳哭人,婆媳二哭人。第二天,韩家一看春联被人改得如此不吉利,虽然不高兴,但也不想追究,就把这副对联撤了下来,换成了另外一副对联。”

民间传说并不一定是真的,但墓志上记载着,韩叔阳一家自韩叔阳开始,确实一门连中三进士,而韩叔阳在史书上也有记载。“这块墓志是我们在下乡文物普查的时候,在古柏镇发现的。当时这个墓志在一户人家的门口,上面满是淤泥,我一看方形的,还有字,感觉它是一个文物,就把它搬回了县博物馆,经过清洗发现是一块墓志。墓志是黄氏的儿子韩邦宪写的,记录的是母亲的贤德。”濮阳康京告诉记者,当地村民告诉他们,黄氏墓是1958年兴修水利时挖出来的。当时,韩姓一族在自家祖坟挖了7天7夜,发现了韩叔阳父亲、韩叔阳和黄氏等5座浇浆墓,村民原本以为会从古墓里发现很多金银财宝,最后却失望得很,古墓里几乎啥也没有。

濮阳康京说,从墓志上可以了解到,由于黄氏注重胎教,而且为人贤惠,她的丈夫韩叔阳当上了按察副使,大儿子韩邦宪中进士,当过杭州知府,孙子韩仲雍考取进士后,因文才出众,提任福州副使(巡按使)。祖孙三代都是难得的清官。

望子成龙版权属于她家

在高淳,韩叔阳一家的名气很响,关于他们的传说还有很多,“望子成龙”就是其一。虽然有人认为,“望子成龙”的出处和明代才子解缙有关,但高淳人都认为,“望子成龙”的“版权”非韩邦宪莫属。“黄氏的胎教很成功,生下的儿子韩邦宪果然机智过人。有一年,韩叔阳带着他去看花灯,灯市上人山人海,实在拥挤。而韩邦宪由于个头太小,根本就看不到花灯,父亲出于对儿子的爱护,就把儿子扛在肩膀上。一个老秀才看到了,想讥笑韩邦宪不孝顺,就说了一句‘子骑父做马’。韩叔阳一时没有反应过来,虽然很生气,但不知道怎么回。没想到肩膀上的韩邦宪张口就说:‘父望子成龙’。这个下联对得很巧妙,口气不凡而且解了尴尬气氛。老秀才听了哈哈大笑,还连连夸奖这个小孩将来肯定有大出息。”

韩邦宪在墓志里说,黄氏为人善良,节俭,从来不做长舌妇。从小耳濡目染,韩邦宪19岁就考取了进士,授屯田主事,提升虞衡员外郎(六部以下、从五品)、累迁知衢州。任职期问民疾苦,首陈明大义、正职守、实节省、复成法、议赋役、讲实政、广储备、修武备八事,受到了百姓的爱戴。

胎教和不胎教的区别 看完你就知道胎教的重要性了


现在的家长真的是越来越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为了让孩子更加的聪明,赢在起跑线上面,所以孩子还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妈妈就会给孩子做一定的胎教!很多家长都不理解做胎教是为了什么?有这个必要吗?何必这么麻烦呢,只要孩子发育健康,将他们生下来就好!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解答一下胎教和不胎教的区别是什么!家长们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胎教的孩子更聪明!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就已经可以通过妈妈知道外面的世界了,如果我们经常给孩子进行胎教,对他们的大脑发育也是很有帮助的,特别是孩子在后期表现出来的理解能力非常的强大,主要原因就是孩子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我们给孩子进行胎教,这个时候孩子的注意力是非常集中的,所以对于我们的声音以及对于我们说的话,或者是一些行为都是特别的关注,对于培养孩子的记忆推理反应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所以进行胎教的孩子更加的聪明~

胎教的孩子情商更高!

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可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家长都是等到孩子出生以后再培养情商,其实对于孩子情商的培养,从胎教的时候就应该开始了!根据专家们的研究,我们可以发现,在怀孕的时候进行了胎教的孩子,在出生以后,不管是对语言情绪的控制都是非常好的,或者是面对一些复杂的场合,也能做出比较合理的社交行为!在婴幼儿时期很少哭闹,对待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也能更好的解决!

胎教的孩子心理更加健康!

孩子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妈妈感觉到外面的世界了,如果这个时候爸爸通过胎教与宝宝有一定的互动,可以增加宝宝的安全感,让宝宝的心理发育的更加完全,而且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面的时候,最熟悉的就是妈妈的声音以及妈妈的气味了,我们可以通过胎教让宝宝提前熟悉爸爸的声音,在宝宝出生以后,就不会过于的依赖妈妈!而且安全感对于宝宝的心理发育也是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忽略重要性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