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孩子的道路上,父母们不能太过宠溺,该狠的时候还得狠。那么问题来了,孩子需要改正的地方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有句话叫惯子如杀子,这个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当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时,当妈的理智却总会被恻隐之心给淹没。并且还拿出各种理由来自我安慰,帮孩子开脱。

讲个朋友的故事,朋友是家里的老大,从小就格外听话懂事。但父母却过于重男轻女,对小她七岁的弟弟特别宠溺。

她的作业本被弟弟丢满香蕉皮,刚发的课本被弟弟叠成纸飞机,好不容易盼来的新衣服被弟弟剪了个大洞。而对于这些行为,妈妈都是用一句话打发“他现在还小,不懂事是正常的,大了就好了。”

家里的老人实在看不下去,训哭了弟弟,结果朋友的妈妈赶紧去哄,跟弟弟站一边“不要欺负我们”。听她说,弟弟现在已经二十多岁了,却依然熊得让人想揍他,工作、感情一塌糊涂。

所以,不难看出,孩子的有些习惯,你越心软舍不得去改,才是在害孩子。

喜欢看电视、玩手机

经常会听到有些妈妈说,自家孩子两三岁,特别喜欢看电视、玩手机,就连吃饭的时候,也是盯着电视眼睛都不眨。如果把电视机关掉,或者将手机拿走的话,孩子就会不停地哭闹,真是拿他没办法。

于是,部分心软的妈妈,就会舍不得改掉孩子痴迷电视、手机的习惯,甚至还安慰自己通过看电视或者玩手机能让孩子增长知识,对语言表达能力很有帮助。

但妈妈们,你可能不知道,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的危害:增加眼睛近视的概率;注意力不集中、专注力差;攻击性比较强;性格变得孤僻,不善于人际交往;破坏孩子的想象力。

因此,当遇到孩子痴迷电视的情况,妈妈一定要想办法,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不可放任其行。

满嘴脏话、不懂礼貌

有句话叫,没有人会告诉你,你家孩子没有礼貌。但作为妈妈,还是要有自知之明。

当孩子说脏话时,千万不要感觉没关系,或者当成笑话,更不能抱有孩子说出这样的话以后不容易被欺负、受委屈的心态。这些都会起到强化作用,以至于孩子满嘴脏话,让外人觉得缺乏教养和礼貌。

前几天,带孩子去小公园玩,遇到一个小孩,一不高兴就骂人。但他的妈妈却坐在旁边,全程姨妈笑,满脸都是我家孩子很厉害,不会被欺负的自豪。

直到有位带娃的老人受不了,说了句“嘴欠”。她才开始不淡定,解释道”孩子是跟人学的,不知道这是骂人的话,我也纠正了,但改不掉。”

好吧,又是一个心软的妈妈,但说脏话、不讲礼貌真心是很败好感的。别人对孩子的印象可能只有缺乏教养,根本不会再去探究他身上的优点。甚至如果养成习惯以后,孩子可能会因此经常和别人发生口角和争端。

延伸阅读

需要关心孩子心理健康的情况有哪些


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们也需要去关注下孩子的心里健康。那么问题来了,需要关心孩子心理健康的情况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养育孩子一直以来都是家长们纠结不已的难题,而与小时候的“养”相比,孩子长大一些后的“教育”还要更令家长们为难。

除了那些二胎父母,其他家长都是第一次当父母,很多东西都不了解,很多事情可能都做得不是很好。

不少家长都为自己孩子的性格问题大伤脑筋,眼看着别人家的孩子活泼开朗、积极乐观爱说话,自家孩子却只喜欢自己待着,都不愿意和别人交流,家长和他说话都得不到多少回应。

可别小看了这种差异,这很可能是孩子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万万大意不得。

如果孩子有这3种表现,那应该关心一下他们的“心理健康”了。

1、总和父母吵架

有些孩子性子犟,当父母发现孩子犯错、表现不佳而批评教育他时,孩子往往不是低头认错,反而是和父母吵架。

这样的孩子,自尊心是很强烈的,父母的责骂让他感到自己受到了侮辱,因此会很激烈地回应。

如果家长发现孩子有这种表现,那就要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情况了,可不能掉以轻心,尤其是自己不能也因为孩子的暴躁而变得暴躁,这对解决问题毫无益处。

2、不爱搭理父母

有的孩子面对父母的教训大发脾气,也有的孩子面对父母的教训会表现得很平静,可这并不意味着孩子平静地接受教训,而是一种“冷战”,是不爱搭理父母。

事实上,孩子这种表现甚至比大吵大闹问题更大,说明孩子的心理问题已经到了一个相当严重的程度了。

这样的孩子性格沉闷,做什么事都缺乏积极性,甚至有自闭倾向。

作为家长,要赶紧开诚布公地和孩子好好谈一谈,疏导一下孩子心理的负面情绪,用积极的态度去面对孩子,将孩子从自己的封闭世界中拉出来。

3、自虐、自残

如果孩子出现了自虐甚至自残现象,那说明问题已经严重到不能再严重了,情况相当危险,必须马上带孩子去看心理医生。

孩子之所以自虐、自残,往往是因为性格自卑,家长严厉,遇到了不顺心的事又没法发泄。

不过,就算孩子有这几种表现,家长们也别武断地认为“这孩子肯定是心理有问题”。

要知道,孩子和父母吵架,孩子不爱搭理父母,这可能是孩子心理健康出了问题,但也有可能是家长的言行有问题。

这种情况下,家长要首先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忽视了孩子,孩子才用吵架引起自己的注意?是不是自己失信于孩子,孩子才不爱搭理自己?

养育孩子,生理健康重要,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希望孩子们都能身心健康,茁壮成长!

科学胎教宝典需要掌握的方法有哪些


近些年来,市面上流传的有很多关于胎教宝典的书籍,大部分家庭对此都持着半信半疑的态度。国际母婴月子会所的专家学者们根据自己毕生所学的知识,结合妈妈们的经验,作出如下总结,接下来,就跟随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胎教宝典对于宝宝的发育是至关重要的。胎儿并是像大家以为的在母体中对外界毫无感知,他每天在母体中通吸收母体的营养,慢慢发育,与此同时,他能感受到外界的声音甚至是环境变化。做好相关的胎教工作,可以对宝宝的发育起到促进作用,使宝宝更加聪明,甚至还可以在此期间培养宝宝和妈咪的感情,促进情感的交流。说不定,胎教的内容对于他以后的性格、喜好会有很大影响。

胎教宝典最好在怀孕之初就开始进行。在前九周,宝宝的听觉方面已经开始发育了,此期间可听一些比较轻柔的一些音乐,不要那种节奏感太强的音乐,在这里推荐古典音乐。在第八至十二周,可做一些轻柔的动作或者跳一些幅度不太大的轻舞蹈,促进其触觉的发育。在第四周以后,可以经常去公园或者精致比较好的地方逛逛,看看风景,刺激其视觉发育。在第十六周之后,可以经常跟宝宝对话,帮他感受周围的人和环境,在晚上八点左右最佳。在第二十周之后的一个月内,可以去郊外等空气比较新鲜的地方走走,若可以可安排一次旅行,对大脑的发育有好处。在第二十四周之后,这个时候他的听觉系统发育已经比较成熟了,可每天和他聊天,适当的听一些轻柔的音乐,或者跟他讲一些有趣的事。在第三十六周之后,他的视觉发育也逐渐成熟,并能感觉到外界的光线。

在对胎教宝典的运用过程中,有一些项目是需要爹地从旁边一起协助的。在这里,专家们提醒大家要做好准妈妈孕期保健。

孩子六岁前需要养成的好行为有哪些


随着孩子慢慢长大,我们在宠爱孩子时也主要注意家庭教育。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六岁前需要养成的好行为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我一直认为,孩子在入学前可以不上兴趣班、英语班,这些东西上学后有近20年的时间去学习。但是在入学前,最重要的是教会孩子一些好的习惯、规矩,这才是影响孩子一生的课题。

一个好的习惯,会改变孩子一辈子的做事方式,让孩子受益无穷。但是习惯的养成,需要爸妈树立良好的榜样。给孩子定的规矩,首先自己能够遵守。你不让孩子玩手机,你天天抱着手机玩王者荣耀,这就不合适了。

宝宝上学前养成这5个好习惯,将会让孩子受益终身

1、生活的基本常识

宝宝入学前就应该知道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识,比如饭前便后要洗手;红灯停,绿灯行;过马路要走人行横道;如何应对陌生人;如何应对火灾或者地震等

2、责任感

很多孩子一旦闯祸后,都会说不是我干的,一句话把责任推给别人。这个问题,我们家长必须重视,必须让孩子敢于认错,道歉,知道做错事就要付出相应的的代价。

3、尊重人

从小就要让孩子知道平等的重要,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让孩子知道只有你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的尊重。让孩子知道尊重不仅仅是见面问好,尊重别人还是不乱丢垃圾,不影响别人。

4、懂礼貌,守规矩

从小就应该让孩子知道什么是尊老爱幼,孝敬师长,以及在公众场合遵守规章秩序的重要性。

5、爱分享

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和食物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这样大家都快乐。我们可以让宝宝从和别人交换玩具开始,让孩子明白这样自己可以玩到自己没有的玩具。

这些规矩的建立,需要父母能够以身作则,才能让孩子有模仿的对象。

我们应该如何给孩子制定一个规矩呢

1、规矩要和年龄相符

我们在给2岁女儿制定的规矩是,自己玩完积木后要自己收拾好;吃饭前一定要先洗手等这样是2岁孩子可以完成的。如果这个规矩制定给一个5岁的孩子,基本意义就不大了。

2、以身作则

自己制定的规矩,打掉牙也要坚持。有一天我女儿看电视,上面有个人正在抽烟,女儿问爸爸:“我是不是也可以抽烟。”老公说:“不可以,抽烟有害健康。”后来老公抽烟,女儿说爸爸是坏人。老公一气之下就把戒烟了。

3、循序渐进

规矩和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从简单的规矩开始,慢慢增加新的内容。慢慢就会发现,孩子真的变了很多。

4、始终如一

让孩子知道规矩和秩序的重要性,且规矩一旦建立,就是不可破坏的。破坏后,妈妈会给一些小的惩罚。

培养习惯和规矩的时候,妈妈应该怎么做?

1、明确原则

首先我们要让孩子应该遵守什么,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是的,可能孩子一开始并不理解这些规则建立的原因,但是时间的潜移默化,孩子会慢慢理解并遵守的。

2、做约定

很多规矩,在事情没有发生之前就和宝宝沟通好。比如我们可以提前和宝宝说,每天只能看半小时动画片,那么从这个规矩建立后,妈妈就要每天都坚持,不能因为家人来了亲友,没时间照顾孩子,就甩给孩子一个手机。

3、多重复

孩子在规矩的初期,往往会由于贪玩,忘记规矩,这时候我们就要不断提醒。

4、坚持

当孩子表示反抗和抵触的情绪时,我们应该允许孩子有这种情绪。但是我们可以再次和孩子明确不遵守规矩的后果,我女儿就会乖乖遵守了。

5、讲道理

孩子不遵守规矩怎么办?妈妈和爸爸不能上来就是指责、谩骂、更不能殴打,可以通过讲故事或者讲道理的方法教育孩子。我在给孩子讲怎么过马路和红绿灯的时候,我就用她最喜欢动画情节,说绿灯的时候,你会有魔法,所有的车都害怕你,都会停下来等你,这时候要在魔法用完之前快速通过;当红灯亮起的时候,你的魔法就用完了,所以要等一段时间积攒魔法能力。

后来每次过马路的时候,女儿总是拉着我的手说:“妈妈,现在是绿灯。你得快点,我的魔法不多了”

准妈妈阅读书刊有哪些需要注意


书是知识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孕妇文化修养的基础,也是胎教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读一本好书、看一篇好的文章,无异于在精神上获得一次美的净化,使人心情开朗,精神振奋,耳目一新。在胎教的实施过程中,孕妇更应注意从书籍中吸取精神营养,获得知识和智力的启示,但是,阅读图书可不是拿起来就看,有些事项是必须注意的。

1.宜选择的图书

从胎教的角度出发,孕妇宜选择阅读一些趣味高雅,给人以知识的启迪,使人精神振奋,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书籍。因为同时,对深居腹中的胎儿也起列潜移默化的渗透作用。

2.不宜选择的图书

那些单纯为了吊人胃口的庸俗小报,惊险离奇的凶杀、武打书,以及下流卑俗的黄色书刊,就像都市里的噪音,看了之后,使人心理感到压抑、紧张,处于一种不良的情绪状态下,对于胎儿的身心发育是极不利的。

因此,孕妇的阅读内容宜选择那些优美的抒情散文、著名的诗歌、游记、有趣的童话故事、艺术价值高的美术作品,以及有关胎教、家教、育婴知识等书刊杂志,从中获得知识和力量,而不要拿起书来就看。

温馨提醒:听音乐、看书、读诗、旅游或欣赏美术作品等,这些美好的情趣有利于调节情绪,增进健康、陶冶人的情操。而且对下一代也是非常重要的。

孩子自卑的层次有哪些


说到孩子的性格,我们来说说自卑。许多孩子都会存在一定的自卑,只不过是宝爸宝妈们没有发现。因为自卑也是分层次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吧。

为人父母,任重道远,除了要解决孩子的温饱问题,还要关心其心理上的健康。如果他们过于自卑往往会自我封闭,整体的综合素质明显不如自信开朗的孩子,心理学家将自卑分为三个层次,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会让其一生都蒙上阴影,将来的学习、事业、婚姻等都会受到影响——

层次1:不爱说话、比较敏感

这其实是小孩子自卑心理的第一阶段,无论是在家庭聚会还是团体活动中,他们往往喜欢缩在角落,一言不发,别人对他的第一印象就是“闷葫芦”一枚,而且有时对父母一句善意的玩笑会格外敏感,喜欢对号入座,稍微听见一点不好的评价或者一个无意的举动,例如皱眉、叹气等,都会格外在意,然后一整天都陷入自我怀疑中。

处理办法:其实这类小孩内心也需要表达,可是不知采用何种方式,将自己束缚在“茧”中,无法出来,外人也无法进入,希望家长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多引导、多鼓励,不要责怪孩子“无用”。

层次2:社交障碍

透过人际交往其实也能很好的看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有一类小孩面对人群时就会紧张、不知所措。走在路上永远将头低成鸵鸟状,有时见别人多看了自己几眼,且脸上带着笑意,就觉得对方在嘲笑自己。而且经常享受一个人的世界,不愿或者说害怕结交朋友,父母很少看见孩子提起朋友,出门在外都不敢跟别人打招呼,只是躲在父母的背后,别人以为孩子只是内向、害羞,其实有些可能是自卑。

处理方法:父母需要经常带着孩子去外面看看,同时要对他们取得的小小进步多加鼓励,不过这个需要一个漫长、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要过于心急。

层次3:过于听话、不敢表达自己的情绪

有一类小孩子过于听话,在家中从未表达过自己的不满,对父母的安排全盘接受,即使有些事情真的很难完成,他们眼中有些抗拒,可是看见父母的脸色就立马答应了。处理问题时基本上也很少发表过自己的观点,一味听从别人的安排,别人对他的评价都是“乖乖仔”,父母也认为听话就是福祉。

实际上这种极度压抑个性及情绪的做法,源于他们内心世界的深度自卑感,可惜很多家长都难发现。正是因为孩子打从心底里缺乏自信,长期的自我否定、自我厌弃让他们通过对外界的依附来实现自我价值,认为只有这样才能不被抛弃,长期如此,将来恐怕难成大器。

处理方法:这类小孩可能是因为单亲家庭,内心十分缺乏安全感,或者是父母过于强势,从小在打击中长大,导致他们过于自卑,建议父母能多及时悬崖勒马,多给孩子一点关爱和选择的机会,放手让他们去“闯祸”、“试错”。

哪些胎教观念需要纠正


胎教,从广义上讲是指为了促进胎儿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健康发育成长,同时确保孕产妇能够顺利地渡过孕产期所采取的精神、饮食、环境、劳逸等各方面的保健措施。

专家表示,其实孕妇在怀孕期间的生活、情绪、经历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到胎儿,只要孕妇在日常生活中保证给胎儿提供最安静舒适的生长环境,让胎儿摄取到丰富的营养,就是最好的胎教。不当胎教对胎儿发育会造成一定影响,如何科学合理地胎教呢?

音乐“胎教”

在一些母亲肯定上过这样的“胎教”课,用笔记录着:怀孕5个月时进行音乐胎教。每次5~12分钟,6个月后,每次20分钟,一天1~2次。甚至连音箱摆放的位置都有讲究,放在1米左右处,扬声器对着腹部,分贝在65~75。不仅胎儿听,准妈妈也要精神集中。

专家则表示:使用声音来刺激胎儿,不是就想对其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但实际得到的效果是胎儿的听力阈值下降了。音乐通过母体的传递到胎儿,当胎儿的听觉神经感受到时已不再是原本的和谐的旋律与节奏,而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声波,是有害的噪声,它有可能对胎儿造成易干扰和易激惹性。简单的说,原来给胎儿一定音量的声音就能引起他的反应,但现在呢,一个比原来音量还要低的声音就能引起他的反应,单纯的从表面上看的话,胎儿好像是变得机灵多了,实际上,胎儿得不到一个安静的环境,让神经变得紧张了。

拍打“胎教”

许多人会建议,在胎儿踢母亲肚子时,可轻轻拍打被踢部位,然后等第二次踢肚时就再次拍打。每天早晚2次,每次3~5分钟。听说这样生下来的宝宝在听、说和使用语言方面都能获得最高分,有助于宝宝的智力发展。

但专家解释道:只要细心了解生下来宝宝的生活状态我们就可以知道,小宝宝除了吃东西填饱肚子的时间会睁开眼睛外,基本时间都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就连大小便,他们也能闭着眼来完成。所以,你会对新生的宝宝早晚2次,每次3~5分钟地去拍打他?况且,当他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那种胎动并不是闲着和你在玩游戏,可能他是在伸懒腰或换个睡姿呢。 如果你对他拍打的话,很容易引起他烦躁不安的,这种胎教方式一点作用都没有。

妇产科专家提醒您:

现在常推广的“胎教”方法,只是从听觉、视觉、触觉方面对胎儿进行刺激。而听觉、视觉和触觉这些都是生理学参数,加上现在所发表的各种论文中所采用的实验都是生理学实验,并没有临床医疗实践的科学结论。因此准妈妈们不能盲目地相信这些“胎教”方法。

那难道就不需要胎教了吗?答案是肯定的。其实,在保证给胎儿提供最安静舒适的生长环境,并且做到给予胎儿摄取到最丰富的营养,这就是最好的胎教!

保持好心情就是呵护宝宝

保证准妈妈好心情、情绪稳定至关重要,不能长期过度紧张,如忧虑、恐惧、发怒、痛苦,这将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诸如出生的宝宝好动、情绪不稳定、易哭闹、消化功能紊乱发病率很高。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人类脑下垂体的激素可以分为两种。

一是与情绪有关的激素,情绪不好的时候,人体会分泌一些肾上腺素、压力激素或是紧张激素,这些激素对胎儿及整个子宫环境都会产生很坏的生理反应。

二则是良性激素,即是所谓的快乐激素。它能够让一个人的心情好起来,比如当我们在听一些悦耳的音乐时,准妈妈就会分泌这种快乐激素,它从妈妈的脑部开始分泌之后到达全身,当然也会到达子宫的血管,通过脐带送到胎儿身上,在脐带血管的放松过程中,可以提供给胎儿更多、更好的营养和氧气。

所以必须保证准妈妈时刻拥有好心情。

其实胎教并不仅仅是未来母亲的责任,准爸爸也需要经常参与其中。据国外机构研究,表明胎儿更喜欢听中、低频的音波刺激。因此,准爸爸们不妨试着在每天的固定时间里抚摸准妈妈的肚子,和宝宝打招呼,或是给他们讲故事、念儿歌、聊聊发生的趣事等等。同时,准爸爸的这种关心也会降低孕妇的妊娠期焦虑。

除此以外,专家还指出,胎教其实不应仅仅局限在听音乐、讲故事,更有用的胎教其实是孕妇在怀孕期间能经常保持心情愉快。

孩子自卑有哪些表现


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无论是身体还是性格。但是往往有些孩子的性格很内向而且自卑。那么孩子自卑有哪些表现?一起来看看吧。

1、不愿意跟别的小朋友玩

正常的孩子其实都很喜欢跟别的小朋友玩的,猫爸的女儿就特别喜欢邀请幼儿园班上的同学到家里玩,特别是过生日、过节的时候更是如此,平时回家还能告诉我们在幼儿园谁是她最好的朋友。

但是我们邻居家的小姑娘却不是这个性格,都已经上幼儿园了,见到外人还往后躲。幼儿园上的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经常哭着不想去,父母很是着急。后来她妈妈经常带她来我们家里做客,希望跟我女儿学的外向一点。

可是效果一点都不好,那孩子每次来都会哭,而原因都特别无语,比如一起下棋的时候,她觉得棋盘有点歪,想要纠正过来,但是我女儿说没关系的,就这样吧,她就会哭,女儿上去安慰她,她还会越哭越厉害,你想这样的孩子哪个小朋友喜欢呢。

2、孩子特别敏感

自卑的孩子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很容易敏感,简单来说,就是别人随意的一句话都会引起孩子的注意,并且记到心里去。就像上面那个场景一样,一件小事情或者一句玩笑话,都能引起孩子的不适。

一般来说这样的孩子因害怕受到伤害,所以不愿意跟别的小朋友玩,她自己还害怕说错话引起别的小朋友嘲笑。但是孩子越不跟别的小朋友打交道就越不会跟小朋友相处,造成恶性循环,这样会给孩子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所以父母如果发现孩子特别敏感一定要多多留心。

3、特别听话的孩子

我想很多家长都会为孩子不听话而头疼,有的时候你越让孩子干什么他越不干什么,甚至还会用行动证明你是错的。比如猫爸的女儿,你说这样拿可能会烫手,结果人家非得那样做,然后还说你是错的。

父母又不能跟孩子解释风险的问题,因为孩子也听不懂,所以非常头疼。但是这都是正常的,证明孩子正在成长,变得越来越有主见。而生活中,有的孩子却很听话,一点小事都做不了主,都会去问爸爸妈妈。

事实上,这样的孩子很可能是自卑的心理压抑了他的想法,这样的孩子怕做错事,怕父母批评,一般在父母管教特别严厉的时候孩子容易这样。所以父母平时要注意自己管教孩子的方式,要适当的表扬孩子,少点谩骂,大胆的鼓励他去做想做的事情。

孩子没有教养的行为有哪些


一个孩子有没有教养,通过他的行为举止就能够看出来。那么问题来了,孩子没有教养的行为有哪些?带着疑问,一起来看看吧。

人们常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孩子从小的言语行为大致能体现成年后的走向。所以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这么多家长会注重孩子的教育问题。

孩子小的时候刚刚接触社会,他们是没有辨别能力的,无论好坏要好能勾起他们的好奇心,他们都会去模仿、学习,这时,父母一定不要听之任之,如果发现不良言行,一定要及时纠正,因为孩子时期是塑造其品德、教养的最佳时期。

1.说脏话,给人起绰号

说脏话可能是家里人或孩子经常接触的人爱讲脏话,孩子模仿来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模仿大人讲脏话,当我们看到那么小的小不点学说脏话时会被他萌萌的样子笑翻的。

孩子看到大人这么开心就会觉得是一种鼓励,会经常讲脏话,如果稍大点还是出口成脏,一方面是不文明引起人反感,有时还会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脏话,挑衅到别人的情绪,而带来不堪设想的后果。

所以当孩子还小的时候,就学说脏话时大人一定要制止,更要反省自身自己的言行,以免给孩子带来不好的榜样。孩子上幼儿园或上小学了,要教育孩子不能乱给别人起绰号,自己不喜欢的事,一定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

2.未经他人允许拿人家东西或在别人家做客乱翻人家东西

当孩子两三岁时就会有占有欲,对于自己喜欢的东西会有强烈的占有欲。如果孩子在外面与其他小朋友玩耍时,看到别人的玩具喜欢就要占为已有时,一定要强烈制止,告诉孩子那是别人的。

如果喜欢爸爸妈妈会给你买。从小就让孩子明白,所有的喜欢要通过正当的渠道得到。

如果我们带孩子到别人家做客,一定要告诉孩子,不要进别人卧室,不能在别人家乱翻。这也是被列为熊孩子行为的典型。有的孩子在别人家做客,进屋后就会翻别人的东西。

合自己心意的就翻出来玩,不合心意的就乱扔乱放,有的还会大肆破坏,不管孩子有多小,不管是多好的朋友家,都要及时制止,要与孩子一起帮着收拾,顺便教育他要尊重别人,尊重别人的隐私,以免他将来去哪里都是这样。

3.公共场合大声喧哗

公共场合是检验一个人文明与否,检验一个家庭的家教是否成功的场所。很多时候我们在车站、机场、地铁上、电影院总能看到一些熊孩子的熊行为。

不是大场嚷嚷就是胡乱打闹嬉戏,更有甚者还会破坏公共设施,在墙上乱涂乱画,随地扔垃圾,让旁人纷纷侧目。没一个人喜欢那种行为。

如果刚好自己孩子有以上行为时一定要及时制止,或当他看到以上行为时一定要及时给他忠告,让他学会考虑他人的感受,控制自己的行为,以免他长成熊孩子。

4.欺负其他小朋友

小朋友间也会因为争玩具,争游乐设施出现小打小闹的情况。作为父母,当我们看到孩子间出现矛盾时,不能因为护短一味地袒护自己的的孩子,一定要及时了解情况。

如果自己孩子有欺负其他小朋友的行为,一定要及时制止,给孩子讲道理,让他明白如果别人欺负咱自己不能怕事,要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但自己也不能做挑事的人去欺负别人,还要让孩子当面给其他小朋友道歉,只有这样才能养成孩子正确的是非观。

孩子小的时候根本没有是非观,是非观是在家长的教育引导下慢慢形成的。我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文明懂礼貌,家长首先要自我反省,然后找出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

受过胎教的孩子有哪些特点


1、不爱哭。虽然婴儿在饥饿、尿湿和身体不适时也会啼哭,但得到满足之后啼哭便会停止。还由于受过胎教的婴儿感音能力较好,每当听到母亲的脚步声、说话声就会停止啼哭。孩子比较容易养成正常的生活规律。如在睡前播放胎教音乐或母亲哼唱催眠曲婴儿就能很快入睡,满月后就能养成白天醒、晚上睡的习惯。

2、能较早与人交往。婴儿出生2~3天就会用小嘴张合与大人“对话”,20天左右就会逗笑,2个多月就能认识父母,3个多月就能听懂自己的名字。

3、较早学会发音。受过胎教的婴儿2个月时会发几个元音,4个月会发几个辅音,5~6个月发出的声音能表达一定的意思。

4、较早地理解语言。受过胎教的婴儿4个半月时能认出第一件东西,6~7个月时能辨认手、嘴、水果、奶瓶等。这样的婴儿能较早理解“不”的意思,早期学会服从“不”的孩子更懂事、更听话。他还会较早学会用姿势表示语言,会做“欢迎”、“再见”、“谢谢”等动作,也能较早理解别人的表情,所以,显得特别聪明可爱。

5、较早学会说话。经过胎教和早教的孩子9~10个月时,就会有目的地叫爸爸妈妈,如果出生后不继续给以发音和认物训练,胎教的影响在6~7个月时就会消失。受过胎教和早教的孩子在20个月左右便能背诵整首儿歌,并且也能背数。受过胎教的孩子入学后成绩都比较优秀。

宝宝的胎教与智商

十几年前,英国曾有一新生儿叫苏珊,出生二周能讲“奶”字,“奶”字是其母在她出生前经常给她讲的字,因其母在接近分娩的日子里,乳房经常涨得流出奶来,其母一边擦奶,一边对腹中的她讲:“奶,这是喂你的奶,你可以出世了……”苏珊出生后,每次喂奶时,其母又经常对她讲:“苏珊,你可以吃奶了。”这成为苏珊感受最亲的话语,故苏珊很快就学会讲"奶"字。一般幼儿会讲话也要到1岁左右,而生后两周即开始说话,确实令人惊奇。此后苏珊九个月即开始走路,并开始学认字了,这是胎教促进了她的智力发展。

美国也有一个婴儿在周岁时,便能念书。令周围的人惊奇,因为和他一起玩的两岁的幼儿此时还只能说些只言片语。他的举动令人不可思议。但是他妈妈却不认为是件怪事。她认为孩子吸收这些知识的基础是通过胎教奠定的。原来在怀他5个月时,妈妈即给他进行胎教,经常用温和的语言给他念书,讲动物、花草,让他了解外边的世界是多么美好。[美食中国]

从生理角度讲,母亲的感情波动会通过激素及大脑产生的某些物质传递给胎儿,促使其智力发展。这种学习方法称作“子宫对话”。教胎儿的内容可涉及各方面,除了英文字母外,还可唱歌,数数及朗读等。对愉快的故事用欢快明朗的声音,涉及科学知识内容则用严肃的语调,一字一句地读给胎儿听。为了使胎儿与自己合拍,母亲可先给胎儿一个信号,然后进行胎教。教数数一天不能超过五次,忙时只教两三次,教到50,再回到0。用数字做些彩色的算式卡片,孩子出生后,可将其作为幼儿期教材。父亲也可在胎儿旁朗读画册,把种种知识告诉胎儿。若父亲会演奏乐器,如手风琴、口琴等,可在胎儿旁以胎儿易接受的旋律演奏。

经过胎教的婴儿记忆力好,语言学习能力强,胎教还会使孩子思维敏捷、动作灵巧,多种能力得到锻炼。

科学研究表明,在怀孕5个月后,胎儿已能在腹中听与看了,此时即可进行胎教了,胎儿对母亲的声音最亲切,不仅可以从听到,而且可以通过母亲的身体直接感受到。胎儿不喜欢尖锐或强烈的声音,喜欢柔和愉悦的声音,愉悦的声音促使胎儿大脑发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