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我的儿子自小就是我阿姨帮我照看,我阿姨经常带他到外面玩,有一次,有个邻居在他面前说一句脏话,他就学会了,以后就经常说,我很着急,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能不能请茅医生告诉我应该怎么做,才能解决这个问题?

茅于燕:儿童学习主要是依靠模仿,而引起模仿的内容往往是他感兴趣的或刺激强度大的,至于有的模仿内容不文明、不健康,他可能并不了解。

你孩子模仿的这句话一定是比较夸张的、他认为有趣的,所以他经常说。

解决的办法有:

1、以平常心来对待,平静自然,你在干什么还干什么,等于没有听见。你愈是干涉,他觉得你在注意他,他就会愈多说。

2、如果孩子愈说愈多,且长时间不改,就要严肃地对他解释。比如说:“这句话不好听,你说了,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孩子对爸爸妈妈的好感和宠爱都很关注,为了得到爸爸妈妈的爱,也可能会克制自己的这一行为。

3、切忌打骂。打骂会使孩子受到强刺激,有时反而会激发他说更多的脏话。

4、某一天,两天没说这句脏话,要大大表扬他。

5、也可以在他说这句脏话时,作个不喜欢的表示(摇头、用手指在嘴边制止等),并赶忙带他洗个澡或倒出他心爱的玩具让他玩,转移注意。

延伸阅读

引导孩子学会说话的方式


1、多跟宝宝说说话

有的家长很少同孩子讲话,总是以为宝宝太小,同他讲话也听不懂,所以总让孩子唱独角戏。这些家长可能不知道,婴儿的脑细胞是由生长环境中所得、所见、所闻的刺激来刻画重复印象,脑细胞也是因这些刺激而获得成长的,这些刺激直接影响着孩子的语言发展。语言发展有几个过程,一个是孩子的发音阶段,二是理解语言阶段,三是语言表达阶段。宝宝出生以后就可以训练引导宝宝发音,家长要不断地和孩子交流,把语言信息留在孩子的脑子里。

因此,对于刚出生的婴儿,家长也应该给予丰富的语言环境,给予足够的语言刺激。比如,给孩子换尿布时、洗澡时、喂奶时,陪孩子玩耍时、孩子睡觉时、睡醒时,都要与孩子讲讲话。勿需太多语言,重在积累,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几句话,就会成为孩子语言发展的奠基石,也为加深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奠定了基础。

2、鼓励宝宝多开口

孩子还不会讲话,表达某种需要时只能用动作或眼神。家长如果看到孩子伸手去抓杯子,就赶紧给喂水;孩子啊啊、呀呀地用手指着水果,家长马上满足需要……这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时间长了,孩子就会觉得:我不说话,什么都能被满足,干嘛要说话呢。是呀,家长的这种行为,使孩子丧失了与人讲话的欲望和开口说话的动力,最终用自己的身体语言来代替口头语言与人交往。

现在,像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尤其是老人带的孩子。造成孩子开口讲话晚还有一个原因是,父母不知道怎样给孩子适合他们能力的语言刺激。比如教孩子说话时,不是通过具体的、形象的、色彩鲜艳的、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实物,而是孩子一岁多了,还拿一些图片、书面文字展示给孩子看。孩子学语言阶段,需要直接、生动、形象的刺激。书本中的词汇是抽象的,孩子的接受效果会差些,因此学会说话的速度就很慢。当孩子要某件东西时,应当把他所要东西的名称告诉他,还要告诉他东西的特点,比如:苹果,红色的……这样几次以后最起码他会说“果”。所以一定要给孩子语言环境、听的刺激和给他说话的机会,这样孩子的语言会发育得很快。

需要注意的是,教孩子讲话还有一个目标定位,否则欲速则不达。这个定位就是:教孩子讲话,要略微超过孩子的实际语言表达能力,这个能力要在大人的帮助下能够完成。比如孩子会说一个字,家长最好教两个字,孩子会说两个字,家长教三个字,这样才能使孩子的语言能力大幅度提高。如果孩子只能说一个字,家长教短语或句子,那就等于什么也没有教。

3、不要让宝宝莫衷一是

现在有些家庭里存在多种语种或方言,语种或方言的混乱也是造成孩子不开口讲话的一个原因。在家庭环境里,夫妻双方一会儿讲方言、一会儿讲普通话,再加上频频地更换保姆,保姆的方言又会刺激孩子的脑细胞。这个刺激过程不符合孩子的语言能力,最终导致孩子对语言莫衷一是,不知道应该选择何种语言。

4、不要逼宝宝讲话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还很差,家长为了急于让孩子学会说话,有时就用“逼”的方法。比如,孩子想要某个东西,而家长拿着这个东西要挟孩子,孩子不说话就不给,这样就造成孩子对开口讲话有一种厌恶心理。尤其是孩子开口讲话比同龄宝宝晚时,家长往往使出“逼话”这个杀手锏,威逼利诱,让孩子讲话。孩子要先理解语言,才能表达语言,这是一个过程。如果逼得太凶,孩子就会觉得讲话有很大的压力。对这种压力,孩子只能用沉默不语来抗拒了。

早教:孩子居然学爸妈嘿咻,应该和宝宝分开睡了


需不需要让孩子和父母分离睡,什么时候应当分屋,什么时候应当分房,这种小问题让许多 父母深陷担心。许多 父母以便照料宝宝便捷会挑选和宝宝同房睡,并觉得那样能够 给宝宝产生归属感,但一直和宝宝同房睡过晚让宝宝单独睡却非常容易造成问题。

恶性事件回望:

因一直沒有和父母分房睡,小孩子不经意看见父母在嘿咻,竟然向幼稚园的小孩子直播父母啪啪的情景,并效仿父母的姿势。这类场景确实令人难堪,并且这还并不是个案。也有十几岁的孩子一直和父母同睡,更浮夸的是一位妈妈带著孩子一起睡了19年,直至孩子读大学,但过多乃至畸型的疼惜却造成 孩子缺失日常生活自控能力而退学,并造成比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害怕谈恋爱,极度地依靠父母。

太迟分屋、分房睡对宝宝的伤害

许多 母亲担忧和宝宝分离睡,宝宝会缺乏安全感,夜里踢被子了该怎么办,又哭又闹了该怎么办,照料起來都不便捷。一开始分离睡的确会出现一段较为艰辛的全过程,但假如一直不和宝宝分屋、分房睡却会对宝宝导致大量的损害。

对宝宝的身心健康造成伤害

针对小宝宝而言,许多 母亲以便照料宝宝便捷会挑选和宝宝同房睡。有的宝宝会较为比较敏感稍有一点声响便会吓醒,而母亲由于担忧叫醒宝宝而害怕动,也害怕翻盘,最终造成 谁也睡不太好。而有时候由于父母睡得太死,一不小心压到宝宝,或者宝宝被衣服、褥子遮住而出现意外。

婴儿的吸气工作能力较差,睡在父母周围非常容易吸进过多父母呼出来的二氧化碳,造成 脑制氧不够,危害宝宝生长发育,尤其是在气体不商品流通的屋子里。

危害孩子的自觉性发展趋势

许多 孩子不肯和父母分离睡,是担忧丧失父母,是对父母的过多依赖。当宝宝一又哭又闹、发嗲的情况下,母亲通常就优柔寡断了。但是太迟分房睡,会对宝宝的感情生长发育、自觉性和信心造成不良影响,通常主要表现为女孩子更为依赖父母,男孩子更为敏感。

非常容易导致孩子儿童性早熟,危害心里健康

最难堪的事儿便是父母在啪啪时被宝宝碰见,许多 父母觉得孩子睡觉了,实际上孩子们通常全是在假睡。不必觉得宝宝小不听话,宝宝三岁上下就早已拥有性别意识,5-5岁的宝宝刚开始好奇心,乃至会效仿父母的个人行为和同年龄的小孩子玩“性生活”的手机游戏。更大一点的孩子将会会感觉性是污浊、罪孽,十分可耻的,成年人后对其自我意识导致阻碍。不管年龄多少,童年时期不经意见到父母夫妻性生活,都是对孩子的自我意识生长发育导致不良影响。

危害夫妻关系

除开对孩子有影响,也会对夫妻感情造成危害。许多 家中母亲以及孩子睡,父亲自身睡,长久以往夫妻关系也会遭受危害,父母关联不太好,家庭氛围家庭不和,一样也不利孩子成才。

真实案例:

小宋(笔名) 女

自小就看了父母性生活,一直跟她们在一个屋子里入睡,她们做时好像忘记了形,如今我已经有孩子了,可是这基本上是块烦扰之处,觉得她们非常脏,乃至有点儿无耻,感觉非常恨她们,还总还记得她们性生活常常说的这些粗话,特恨她们。

应对那样的状况究竟应该怎么办呢?

三岁前分床睡

心理学专家提议三岁前应和孩子分床睡,实际上宝宝一出世就可以分床睡,把宝宝放到自身的婴儿车里,婴儿车放到父母的床前,父母还可以立即照料宝宝。实际上在西方国家许多 國家宝宝一出世便会睡在自身的屋子,但在中国因为定居标准和育儿教育意识的限定一般没办法保证。但分床睡最好是不必超出三岁,三岁后宝宝慢慢有性别意识,从依赖期向社会性变化,这时候是分床睡的最佳时间。

5岁前分房睡

宝宝3-5岁的情况下就可以分房睡了,这一环节宝宝对父母关联、两性问题早已较为比较敏感了,要防止让孩子见到父母中间夫妻性生活,还要让孩子搞清楚父母中间的婚姻关系是不可以干预的,孩子不可以占据母亲,因此和孩子分房睡最迟不必超出5岁。

分离或许没办法,但务必那么做

许多 父母会担忧分离睡,是否会让宝宝缺乏安全感,刚分离时宝宝在所难免担心又哭又闹,这时候父母们通常会优柔寡断愧疚。但这时候的优柔寡断并并不是爱孩子,孩子终归要学会独立,归属感是平常对宝宝的照料、守候中慢慢创建的,并不是单纯性地陪宝宝睡。

但是分离睡一定要让宝宝有融入全过程,能够 从分褥子、分屋、分屋子由浅入深。不必选用商议的语调和宝宝说分离睡怎么样,只是要给与宝宝反面的激励,“宝宝你长大以后,再过没多久你也就能够 自身睡啦,有自身的小屋子,你能自身布局啦。”那样的话语会让宝宝忘掉分离出来的焦虑情绪,并对分离睡有所期待。一开始分离睡时,也将会会出现不断,父母能够 陪孩子入眠后再离去,让宝宝渐渐地融入。

宝宝学独立 先要学会自己玩


宝宝在出生后7个月开始能够独立移动自己的身体,特别是到了宝宝学会爬行阶段时表现出了敢动的独立性。好奇宝宝会会不断地扩大他的活动范围,积极探索这个让他感到非常新鲜的万千世界。要想宝宝学会独立,家长可以让宝宝先学习和自己做游戏。

1、为什么要让宝宝自己玩

爸爸妈妈应该有意识地让孩子学会自己玩耍,独自玩耍能培养孩子充分了解自身和自己的兴趣,还有助于宝宝培养自主感和自信心。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另外,探索可以说是每个宝宝的天性,独立性就像是给宝宝插上翱翔的翅膀,让他有更多的空间和机会去接触、观察、研究这个外部世界。宝宝学会和自己玩,能够避免没有伙伴的孤独感,而且专注力因此得到很好的锻炼,家长的适当放手还能够让宝宝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避免依赖他人。

2、布置孩子玩乐的小天地

孩子已经开始和爸妈分床睡,有自己独立的房间,这样无疑能够让孩子尽快独立起来。小编建议家长可以在大厅中也为孩子划分出一个属于他玩乐的小天地。你可以在大厅的某个角落铺上软软的塑胶垫或者舒服的地毯,让孩子在上面玩玩具。

大厅是家庭的公共空间,在这个地方为孩子划归小乐园能够让他有“在什么地方可以做什么,什么地方不属于我”的意识。如果亲戚好友的小朋友来,这个“小天地”也能够为他们提供玩乐的场所,方便大人们关注着孩子的活动,避免发生危险。

3、精心提供玩具

如果家长想要孩子学会享受自我空间的乐趣,那么在初期家长要别出心裁为孩子精心挑选玩具,让他能够乐在其中。有一些游戏比如“过家家”,很讲求游戏者之间的互动交流,所以不适合用来培养宝宝独立玩耍的意识。家长可以为宝宝挑选一些诸如积木、遥控车这些玩具,即使宝宝独自玩耍也能够享受游戏的快乐。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家长喜欢将几件玩具拿出来让宝宝自己玩,但妈妈很快就会发现宝宝这个玩一下,那个玩一下就嚷嚷无趣了。其实家长可以让孩子一次只玩一种玩具,这样既能够让宝宝能够每次专心做一件事,培养宝宝专注力,也能引导宝宝将手上玩具收拾好才能玩另一个玩具的行为习惯。

4、必要时要跟宝宝说几句话

一些家长在宝宝玩耍时总是会不分时机地打扰或者关心宝宝“渴不渴、累不累”。虽然说家长的这些行为是出于善意,但这样很容易破坏宝宝做事情的“连贯性”和专注力。但并不是说家长在孩子玩耍的时候完全放任不管,必要时要跟宝宝说几句话。比如提醒一下他现在已经9点钟了,半个小时以后就要上床睡觉。再比如用眼神提醒宝宝不能将玩具放到嘴里咬等等。

5、让他知道你就在附近

一些宝宝处于分离焦虑的阶段,如果妈妈不在身边时他们就很容易感到焦虑,在这样的情绪状态下更不用说享受游戏的快乐了。同时让宝宝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也是为了保证安全。

宝宝在地上游戏,家长可以静静地呆在宝宝身边,或者坐在不远的沙发上看看书,一起共度美好的午后。宝宝一般在成人的陪伴之下注意力都会比较集中,在此过程中给予宝宝积极的鼓励和肯定,有助于宝宝建立良好的专注力,并能保证宝宝有兴趣参与这样的活动。

宝宝说脏话怎么办


当宝宝突然脏话说得特别“溜”,你是觉得好玩,还是大惊失色?宝宝怎么就变成“脏话大王”了呢?

不知哪一天,纯洁可爱的宝宝嘴里忽然蹦出一个脏字,毫不提防的妈妈一时吃惊又好笑,惊过笑过,却担忧起来,这么可人的小宝贝怎么学会了说脏话?世间的污言秽语怎么进了宝贝清清爽爽的小脑袋?不管怎么样,要把这些不雅之词从宝宝的语言系统里清除出去。可如何“清污”呢?妈妈心里还是没底。

这里我们来个情景再现,针对不同年龄宝宝的语言和心理发展特点,给出不同的“清污”策略,妈妈们可以据此治理,把宝宝从语言污染中解救出来,还原宝宝的天真无邪。

问题1:假如牙牙学语的宝宝蹦脏字情景再现:

两岁的小米摇摇晃晃地在地板上追着满地蹦跳的电动小狗,电话铃响了,妈妈几步跨过去接电话,不小心踩翻了小狗,小米不满地去打妈妈的腿,妈妈赶紧将小狗扶起来,却忽然听见小米嘴里蹦出两个字:“傻X”。妈妈愣了,顾不得接电话,问小米:“你说什么?”小家伙清晰地重述:“妈妈傻X。”

妈妈生气了,板起脸要教训小家伙,一旁的小阿姨却忍不住捂着嘴笑出了声,小米听见笑声,也跟着咧开嘴,一叠声地重复那两个脏字,妈妈叫她住口,她根本不听,妈妈忍无可忍,一巴掌朝着小米挥了下去。

寻源:

两岁的孩子正在牙牙学语阶段,通常只会说简单的字词,他们学习语言的主要方式是模仿和重复成人的说话,很多时候,他们并不明白这些话的含义,只是通过外界的反应来猜测自己说的话对不对,假如成人的反应是正面的,他们就会受到鼓励,而在下一次类似的场景中使用这个词,反之则不然。所以,宝宝第一次蹦出脏字,其实是无意识地模仿她从家人或者邻居等人嘴里听来的词,此时如果成人表现出好笑、好玩等正面反应,宝宝便会得到鼓励,而再次重复这个词。另一方面,两岁的孩子已经具有个体意识,他们会尝试用各种方式冲破约束表达个性,语言也是她表达的一种方式,当她尝试说出一个新词时,成人如果立刻制止,会激起她的反抗心理,用故意重复来宣示她的说话权利。

策略:

1.不要在宝宝说脏话时开心大笑,也不要斥责。开心大笑和斥责会从正反两方面鼓励、刺激宝宝重复脏话,正确的反应是不动声色,不加理睬,让她觉得这个词毫无意义,重复几次这样的冷淡场景,她就会自动停止说这个词。

2.不要重复宝宝说的脏字。重复宝宝说的脏字,会加深她对这个词的印象和记忆,强化她的模仿行为,而避而不提,她会很容易疏远和忘掉这个词。

3.净化家庭语言环境。家人戒绝脏字脏话,孩子就断了最大的脏话模仿途径。成人用文明礼貌的语言跟宝宝说话,宝宝也会学会同样的表达方式。

问题2:假如幼儿园宝宝说脏话情景再现:

4岁的小凯和邻家男孩小雄在院子里玩,小雄跑到一棵小树下面对小凯说:“这是我的家,我请你来我家玩。”小凯不屑地撇撇嘴:“我靠,这是你家吗?”小雄自豪地回答:“当然是我家,我奶奶种的。”小凯继续反驳:“放屁,树怎么能当家?”两个小男孩的对话,让旁边的小凯妈妈大吃一惊,儿子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么多脏话,还用得这么熟练?她一把拉过小凯,说,我们回家,别在外面胡说八道。

寻源:

三四岁的孩子进入语言发育的第二阶段,这个阶段他们能讲较为复杂的句子,在思维上,能从具体、个别的事物进而理解事物的关系,抽象思维开始萌芽,能评价事情的好坏对错,在认识活动上,正从无意注意、无意记忆和无意想象向有意方向发展。这个年龄的宝宝大多在上幼儿园,接触到的人和事更加丰富,语言环境自然也更加复杂,他们可能从周围的成人或幼儿园的同伴那里无意中听到和学会脏话,无意间记住,再在类似的场景下无意中使用出来,此时如不及时制止和教育,这些脏话可能在孩子的意识里生根。

策略:

1.向宝宝说明讲脏话的坏处。此时的宝宝大多并不明白脏话的真正含义,但他已经有分辨好坏的能力,所以可以用简洁的话告诉他,说脏话是不好的行为,不是好孩子,妈妈不喜欢听,尽力让他理解和接受。

2.告诉宝宝正确的表达方式。脏话通常是人们表达不满、否定和愤怒等负面情绪时使用的一种语言方式,孩子在学会脏话的同时也明白何时何地可以说这些话,所以在告诉他不能说脏话的时候,要同时说明如何用文明和正确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想法,比如可以说“你错了”、“我生气了”、“我不同意”,等等。

3.制定奖惩规则。可以和宝宝约定,假如他说脏话,会受到惩罚,比如停止游戏,今天不许看电视,而一周不将脏话,则可以奖一个玩具,几周以后,宝宝的自我约束可能就会变成习惯,再也不讲脏话了。

4.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父母不仅要杜绝脏话,而且要对孩子使用“谢谢”、“请”等礼貌用语,假如不慎当着孩子说出不雅的词,事后要勇于认错,告诉孩子爸爸妈妈这样说是不对的,下次一定不会这样了。

问题3:假如学龄前宝宝吐脏语情景再现:

五岁多的成成像个小大人,很喜欢对听到看到的事情发表看法,一次,妈妈带着他上街,有个小学生吃完香蕉随手把香蕉皮扔在地上,成成见了,气愤地大声说:“妈的,乱扔垃圾!”周围的人侧目而视,妈妈很尴尬,说:“成成,怎么能在街上骂人?”成成理直气壮:“这种混蛋,就该骂。”妈妈无言以对,成成说的这两句脏话,是成成爸爸嘴里经常出现的,以前成成偶尔说过,妈妈没在意,没想到,成成现在说到大街上来了。

寻源:

即将上学的孩子语言发展已趋成熟,能够说出各种复杂句式,能比较系统、连贯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并有了简单的逻辑思维,能说出事物好坏对错的理由,阐明自己的看法。这个时期的孩子对语言的有意注意和接受能力都很强,对脏话自然也是学得快记得牢,几乎能够活学活用,此时清理他们的“污言”,就得使用相对严厉一点的方法。

策略:1.严肃地告诫孩子说脏话的恶劣后果。孩子此时已经会推论事情发生的后果,所以可以告诉他,脏话是侮辱人的,说脏话是不尊重别人,也不尊重自己的行为,不受人欢迎,老师可能不喜欢你,同学也可能不愿和你做伴,要是一直口吐脏字,别人会把你当作没教养的人看待。假如你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会不尊重你,你会自食苦果。

2.严厉与怀柔并用。在没有外人的场合,孩子说出脏字,要即时用严厉的语气制止,但用词仍要礼貌,比如“请你不要再说这样的词”、“我不希望再听到这样的话”,这样可以给孩子一个反差,让他既明白你的认真态度,也懂得怎样用文明的语言表达不满。在有外人或公共场合,可以平和地提醒他,你又说错话了,等到单独相处时,再告诉他,我不想让你难堪,你也要学会礼貌对人。3.定一份家庭文明公约。孩子此时可能已经学会一些简单的字词或拼音,让全家人坐在一起,认真写一份公约,简单列几条,写明奖惩办法,最好让孩子抄写,并由他负责监督,这样会激起他的责任心,在挑爸爸妈妈错误的时候,他也更容易约束自己的言行。

孟迁点评:

1因时制宜对于学语期的孩子,冷处理是最好的,我们不去回应,也要叮嘱孩子能接触到的其他人也不去回应;对于稍大的孩子,我们应该帮助孩子了解粗话脏话的坏处,并告诉孩子用什么语言可以代替脏话粗话。不要为此对孩子有指责,孩子需要的是我们的帮助。

2树大自直看看身边成年人对语言使用情况,文化素质稍高的人都不会脏话满口,大部分人都能根据场合选择得体的语言。当孩子上学后,他们同龄人会有区别于成年人的语言氛围和习惯,但是他们也能学会如何使用得体的语言。在这一点上,除了极少数个别情况外,孩子是可以“树大自然直”的,故不必过分担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