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胎教
2021-05-31 不胎教 儿子小学入学准备什么 怎么胎教儿子和我不亲,怎么办。
父母必须帮助孩子树立远大的理想,尽快自主自立。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之前,一定要遵循其内心的发展规律。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儿子和我不亲,怎么办”,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友:我自己把天儿带到10个月,回奶奶家给他断奶,然后我来深圳,他和奶奶在家——仅仅两个月的时间,我们这边什么都稳定下来后,就把他和奶奶都接来了,可天儿现在什么事都缠着奶奶,也不让我抱,和奶奶特亲,国庆七天假,我全心全意陪他玩,培养感情(自己都累病啦)8号我上班,下午回去,他好像有找不到和我的感觉了……唉,真的好伤心啊!怎么办?
茅于燕:孩子和谁亲,这是与他和谁生活在一起生活,有很大关系,所谓日亲日近、日远日疏,就是这个意思。特别是10个月左右的孩子,他已经有一点懂事了,他知道奶奶对她好,想要的东西都能满足他,所以对奶奶特别亲。现在,奶奶和他一起住你们这个家,虽然他原来和你最亲,可是,现在你们却搬到深圳,住在一所新房子里,这新房子对他来说,是完全陌生的,虽说你们本来最亲,但隔了两个月(这两个月他的思维疏远了,所以在这个极生疏的环境里,有他心爱的奶奶,对你还有一定的生疏感,所以他就更加依恋奶奶了。)
你说花了国庆七天假陪他玩,想换取他对你的亲近,结果并未如愿,你很伤心。其实,你不必伤心,孩子对谁产或疏,不是一下子就改变的,需要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才有可能。
建议你从现在起和奶奶一同照顾他的生活。虽然你每天上班,但还是可以利用假日或下班以后的时间多照顾他,慢慢地他会改变的。
美国有一个心理学家做过一个研究是关于母亲和孩子是不是天天在一起就能和孩子最亲?结论是:时间长短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而母亲能理解孩子、能解决孩子的“困难”、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会对她最亲。如果你在时间上能满足他的要求(当然不是一味的溺爱),也一样可以让孩子和你亲。不要伤心,孩子慢慢会好的。
相关知识
宝宝不跟我学怎么办
好奇是入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开始。想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正确的早教是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能够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让宝宝有自信的与别人交往。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宝宝不跟我学怎么办”,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友:我的宝宝九个多月了,性格开朗活泼。但是只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我教他做再见等动作他理都不理我,自己管自己玩,最多看我一眼,又理头做他自己的事了。请教专家我该如何做?
茅于燕:九个多月的宝宝,能够:“自己管自己玩,最多看我一眼,又埋头做他自己的事了”,这是很“了不起”的表现了,说明他在这么小的年龄已有一定的独立性了。往往家长着急,九、十个月的孩子老缠着自己,如果他们的孩子能自己管自己玩,他们就会满意极了。
九个月的小婴儿模仿能力刚开始萌发,有时在无意中也会学着成人做一些动作,比如再见、谢谢等。但教他做这类动作时,他却不能每次都接受,他们的意识水平还没有达到这一步。
一般来说,婴儿到十一个月左右,模仿能力有较大进展。不但能模仿成人的动作,还能形成“语言—动作”的条件反射呢!比如成人说:“再见”(语词),他就会“挥挥手”(动作);成人说:“欢迎”(语词),他也会“拱手摇动”(动作)。
当然,早期儿童在不同行为领域(如:语言、手的精细动作、全身的坐站走跑动作、适应性行为,与人交往的社会行为等的发展速度是不相同的,有的孩子这一方面发展快些,有的孩子那一方面发展快些,都是正常的。
这位家长也许看到有的人家的孩子九个月就爱跟着学了,自己很着急,其实大可不必。孩子虽没跟着学,但他能自己管自己玩,又会做自己的事,说明他在独立性方面发展较好,所以不用着急,到十一个月左右,也多半能跟你学了,还会形成反射呢!
孩子叛逆不乖怎么办该怎么办
随着孩子们长大,孩子们也有了自己的想法、情绪,变得有些叛逆了起来。那么问题来了,孩子叛逆不乖怎么办该怎么办?一起来看看吧。
不少家长的心愿是希望自己的宝宝乖乖的,能听大人的话,但宝宝毕竟是个有自己想法的小不点,哪怕他小,哪怕不懂事,也总是会坚持己见。
所以在家长看来,孩子是不乖的叛逆的,那面对这样的孩子,家长也不要着急,可以从以下三点切入。
第一点,父母要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面对孩子的叛逆,父母首先想到的是,这是孩子的问题。但实际上,父母可能是孩子不顺从的根源,是父母的行为强化了孩子的叛逆,所以如果想要改变孩子不顺从的现状,父母首先要担起责任来,修正自己的行为。
比如,态度上的问题:忽视孩子的感受,他明确表达不喜欢,还让他接受;轻视孩子的需求,认为孩子的需求是无理取闹,而不是认真聆听需求背后的原因。
此外,还有语言上的问题:用粗暴的语气对孩子说话甚至大喊大骂,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嘲讽孩子的弱点,引发孩子羞愧、内疚、自责的心理感受。
父母要反思自己是否存在这样的行为,如果有就要及时停止,并积极改正。
父母身体力行,改正自己的态度和行为,还怕孩子模仿学习的不够快吗?
第二点,父母要尝试用理解的角度看问题。
孩子毕竟不是成年人,心智和情绪上都很不成熟,所以父母在能力上是高于孩子的,与其要求孩子超越局限的去理解父母,不如父母低下心来先去理解孩子。
怎么理解孩子,孩子的心事并不难理解,只要成年人能认真聆听就可以。
首先要传达出你认真的态度,让孩子相信,你是真的想听他的心声而不是敷衍,孩子感受到你的态度后,就会说真话。
其次要学会聆听,保持与孩子目光的接触,不随意打断孩子的诉说,不武断评价孩子的态度。
你需要向孩子传达出,我能够理解你的心事对你来说很重要,我能够理解你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力。
如果父母能用理解的角度看问题,就会发现,所有叛逆的孩子背后都有些苦衷。
第三点,父母要奉行在理解基础上的正向强化。如果父母能真正的理解孩子,就会认为孩子需要的是帮助而不是指责。
父母应该做些什么呢?正向强化。孩子有时会有叛逆的行为,有时会有积极的行为,所以与其在叛逆的行为上纠缠不休,不断争斗,不如把精力放在表扬,激励积极的行为上。
而且,真诚而具体的口头表扬就很有效果的,孩子做对了一件事,你真诚的赞美他,他一定会很开心,并且会重复做积极的事,最终脱离叛逆的苦海,父母和孩子皆大欢喜。
如果父母真的爱自己的孩子,就试着放下架子,尝试去理解孩子,理解孩子不顺从行为后的苦衷,并帮助他们摆脱苦衷更加积极的行动,助他们快乐茁壮的成长。
我该怎么办?(三)
虎子这种表现,在潼潼身上也特别突出,他想象出来的东西很多时候不符合常理,你如果要对他强调你认为正确的东西,他就会有很激烈的反映,往往会哭起来。虽然我不懂孩子的这种心理是怎么一回事,但我感觉大人的这种行为似乎对孩子是一种很大的伤害,所以后来尽量避免直接纠正他的做法,而换一种态度:一方面接受他的想法,鼓励他积极思考,另一方面又告诉他一般情况下是怎么回事。孩子对此也很接受。
tt801的回复:(写于4/4/200110:53:08AM)
我也来夸夸潼爸吧。潼爸也许算不上是个好老公,但绝对是个好爸爸,最难得的就是他有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因而成了潼潼的“好哥们”,我们出去玩的时候,他总是由着潼潼的兴趣,比如说上次去公园,可潼潼偏偏就看上了公园外的山坡,在那里爬上跑下,反反复复,一点不觉得厌。等了很久,我耐不住说了句:“潼潼我们进公园去玩吧,里面还有更好玩的呢。”可潼潼不理,他爸就说:“不是陪他出来玩吗?”他喜欢怎么玩就怎么玩吧。前不久,他带潼潼去爬山,用潼潼小飞机装出飞行的样子,嘴里还说:“哦,飞上山罗。”结果被故作老成的潼潼讥笑为:傻冒。弄得他只好一脸憨笑,真是挺可爱的。
可就是这个好爸爸也有不耐烦的时候哦。比如说对潼潼玩得起劲总尿裤子的问题,潼爸就总忍不住会冲潼潼发火,我每每事后提醒他潼潼还是个孩子,你这种态度别吓得孩子以后有心理障碍,他虽然总说:3岁多了还这样象话吗?不过态度还是一次比一次缓和。
相信虎子爸也是个不错的爸爸,没有耐心的时候是不是只是对某些不太能理解的方面才表现出来,或是当时情绪不太好,我想以虎子妈妈的耐心一定能同化他的吧。
June的回复:(写于4/4/200110:44:57AM)
小虎子妈多花点心思,不但教好小虎子,顺带也把小虎子爸也教育了吧。我和丈夫平时常交流对儿童教育的看法,我每学到什么有价值的观念方法,都跟丈夫说,他也点头称是,所以我们两人是“统一战线”的。
悄悄的回复:(写于4/4/20019:54:22AM)
过去虎娃爸也有这样的情况。我采取了坚壁清野的政策。
1、利用保姆休息、换保姆的时间,坚决让他带虎娃,我以做家务、做饭为由在厨房或其他房间休息。两岁的虎娃当然缠人,又是破坏狂,结果虎娃爸只得放下书本陪着。陪着陪着,他就被虎娃的奇思妙想征服了,对我说,儿子还挺有想法。
2、给虎娃买了大量VCD,把电视机占上。
3、收缴娱乐性报刊杂志,外面只留业务杂志书籍或育儿业务书籍。虎娃爸读业务累了,找来找去只有育儿的可看。一看,还挺有趣。
我该怎么办?(四)
我该怎么办?(二)
成功的定义
保是我儿子的爸爸。他是来自皖南农村,自幼的生活困苦和求学艰辛,在他思想里留下了刻骨的记忆。
当我们的孩子孕育的时候,保对我说:“我不能再让我的孩子白手起家了,我要让他站在我的肩头。”以后的日子,保常常是不到深夜不归家,在家的时候,也是手机BB机长呼短啸,好象他的业务永远也处理不完。
孩子出世的那一天,也是他人生第一次生意旗开得胜的日子,他拿了张支票来到产房公司,自豪又坚定地说:“儿子,爸爸在外挣钱为你创造物质文明,妈妈在家为你创造精神文明,我们两个文明一起抓。”
当我们母子出院的时候,保用他那辆崭新的汽车把我们载到宽敞的新家,安顿好我们母子之后,他又踏上了‘钱途’。
人们常用:前途无量,作祝福的话赠予有志男儿,可我从不愿提及这四个字。因为,在当今社会上前途多半是指‘钱途’,以‘钱途’无量评定男人的成功是这个物欲横流社会所存在的障碍。为了‘钱途’多少丈夫在追求钱财的过程中,毁坏了健康。保在商海生涯多年后的今天,常常是带着一身的疲惫归家,肩周炎和肝痛折磨他彻夜难眠,我不认为这是男人的成功,这等于以高昂的代价买了几百万元。为了‘钱途’多少爸爸只能让孩子从电话中爸爸的声音,熟悉自己的父亲,爸爸在多少孩子的心里已经变成了银行和商场。
孩子三岁的时候,正是保公司业务最繁重的时候,保一个月手中的机票比别人的公共汽车票都多,每日父子俩电话的开场白是:儿子说:“爸爸,你现在在哪里呢?”爸爸说:“我现在##里,你在干什么哪?”儿子说:“我在干##,爸爸你给我买个##吧!”爸爸说:“好的!”因为,保知道他目前只能通过满足孩子对玩具的要求表达他的父爱。为此我常对保说:“我们不能随意满足儿子所有要求,其实,在儿子的成长过程中,你肯多花点时间陪他,把你那些对别人的建议,运用到对儿子身上的话,他将来会有快乐积极的人生,如果孩子的生活将来一团糟,那时我们会伤透心,因为我们都深爱着他。”
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后,总要问我:“爸爸,今天回来吗?他怎么老是不回家,我们班###的爸爸去日本了,###的爸爸到上海去了。”通过儿子的话,我好象感觉现在的大多数的丈夫在对待事业和家庭天平上,不再是‘鱼与熊掌兼得’。前不久,保收到来自儿子幼儿园的一封信:
《一位父亲的反省》
亲爱的天父,可否宽恕我伤害了自己的孩子?我生长于贫困的环境,所以我以为为一间大房子可使他们知道自己的重要性。我不知道其实我只要爱他们就够了。
我以为金钱能给他们快乐,结果却使他们认为金钱比人更重要。我以为责打能使他们坚强,能使他们知道保护自己,结果是我为了约束和教导他们便不讲道理。
我以为让他们孤单,会使他们学会独立。结果却使大儿子成为二儿子的父亲。
我以为对所有的问题装作若无其事是维护家庭平静的办法,结果反是教会了他们逃避而非领导。
我以为在众人面前假装家庭幸福,是让孩子们觉得受到尊重,结果是教导他们隐藏问题,活在谎言中。
我以为作父亲的责任只是赚钱,不离开家庭和供给他们的物质的需要。但他们都觉得为人父者不仅应当如此,这使他们必须凭猜测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父亲。
亲爱的神,我希望你看到这篇祷告,因我的眼泪弄湿了好多字句。
保看完了信后一声叹息,说:“我很想多陪陪孩子,可是有一大堆人等着我吃饭,我别无选择!”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的男人,要放弃和牺牲很多,我也不想为此与保闹家庭危机,稳定而亲密的家庭关系,会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童年,也会使保的工作更有效率、更成功。在儿子现实的早教影片中,我依然是女主角,爸爸是男配角。我衷心希望天下和保一样的爸爸,能对成功的定义有新的诠释,不断改进自己的态度,早日从男配角上升为男主角。快乐的童年快乐的回忆,这对孩子将来个性的发展很重要。
我该怎么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