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怎样做
2021-05-31 胎教怎样做 怎样胎教 有礼貌童话故事怎样让宝宝彬彬有礼?。
幼儿期是人生智力发展的关键期,早期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早教可以让孩子的大脑的以开发,从而让孩子从小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你们知道什么是早教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怎样让宝宝彬彬有礼?》,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友:儿子三岁了,有个不礼貌的毛病,如果家里人惹了他不高兴,他就会大声嚷嚷:“我不要你,你走!”语气又凶又气自己还一边哭,你如果真走他又会更大声地哭着叫你别走,真让人头疼,我该怎么办?
茅于燕:礼貌指行为符合社会规范、道德规范,指容貌、语态、姿势符合社会要求。对小年龄儿童就没有这么严格了,主要指对人和蔼、和睦相处、共享玩具、在公共场所不打闹、在餐桌上安静地进餐、到客人家不大声喧吵、不乱拿东西、在一定场合会使用礼貌语言:请、谢谢、对不起等。
我们说一个孩子不礼貌,就是指上述的行为他没做到。
你的孩子对人说话态度、语气不好,就是不礼貌的表现,也就是对人不和蔼。
礼貌是在社会环境中由成人(父母、爷爷、奶奶、姥爷、姥姥、老师等)的教育下学来的。
要培养或纠正孩子的不礼貌,可以试试这样做:
1、家长要加强自身精神文明的意识,自己要首先有礼貌,作出有礼貌的榜样。
2、对孩子一两次无礼貌的行为要及时纠正,不要溺爱,不要以为孩子小,说话口气又凶又狠没有关系。纠正时要注意自己的语调、语态,不要也是又凶又狠,否则倒成了他学习的榜样了。你纠正他的时候语气要严肃、坚定,有威严,让他感到有压力,不能再这样说了。
3、冷处理。你真走不走,要看情况,不要他叫你走,你就走。而且你走了,他叫你回来,你不要回来,暂不予理睬,让他感到他这样说话不对。千万不要他叫你走,你就走,他叫你别走,你就赶快回来。不要受他指挥。
4、事情过去了,要耐心地和他讲道理,不能对人又凶又狠,爸爸妈妈不喜欢这种行为。
5、通过一同阅读有关礼貌的图画书,来教育他,有时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6、礼貌用语、餐桌上的礼仪要训练,要创造条件让孩子练习。比如:请、谢谢、对不起等,要给机会说,让他在适当情景表现。
7、某一天,孩子做了有礼貌的行为,要表扬。
相关知识
怎样让宝宝能说会道
开心很小的时候,我们就不断跟他说话,不管他听不听得懂。我们看着他的眼睛,表情夸张,有声有色地与他讲这讲那,有时还把嘴巴的发音方式特夸张地对着开心,给他潜移默化的感知。
早期阅读——先口语,再书面语
开心4~5个月时,我们就和他一起看大书,每天有计划有目的、定时地阅读色彩鲜艳、物体醒目、形象美观的图片、卡片、图书。1岁左右开心开始阅读《婴儿画报》。一周给他讲2~3个故事,反复、轮流、循环地讲。一个故事开始讲时我们是非常口语化的,尽可能地发挥想象,拓展讲述许多画面上没有直接表现的线索、情节、对话、心理活动等,为宝宝对故事的理解作好铺垫。宝宝慢慢熟悉后,我们讲述同一个故事时再慢慢提炼较为规范的书面语言,便于开心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词汇、语句,尝试简单的复述故事。
声情并茂——跟宝宝谈话
在与宝宝交谈时我们总是声情并茂,甚至有点夸张。生动多变的语气、语调给宝宝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也激发出他的模仿欲望。开心表达起来语汇更丰富,表情更贴切。
有话必答——积极回应宝宝
当宝宝呼唤,询问、倾诉甚至是自言自语时,我们都给予积极,及时的回应。因为语言是在交流与应用的过程中逐渐熟练和掌握的,宝宝在互相交流的环境中才能经常锻炼语言表述,我们就在交谈中及时纠正、指导、拓展宝宝的语言表述。宝宝想说、敢说、愿说了,语言自然发展得好了!
怎样让宝宝欣赏画画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早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早期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早教让宝宝视觉、听觉、触觉,运动觉全面协调的发展。你都知道哪些早教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怎样让宝宝欣赏画画》,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当宝宝开始对鲜艳的色彩感兴趣,能较长时期地注视某一物体,喜欢穿漂亮的衣物时,就显示他已出现了一定的欣赏意向。怎样画画让宝宝欣赏呢?
一、画给宝宝看的画要用彩色笔绘。图画的色彩要鲜艳,画面画大一些。但也不能有太多的色彩,一般一幅画不能多于3种颜色,否则宝宝的视觉会被太多的色彩分散。
二、画画的构图结构要简单,不能有复杂的背景。可以画一些宝宝喜欢的动物及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例如淘气的小花猫、神气的大公鸡、红红的苹果、漂亮的花皮球等。一般每幅画只需画一件物体,让宝宝认识欣赏。
三、可以让宝宝一边看着成人作画一边欣赏。成人可以光画出物体的一部分,然后让宝宝参与下面的构图。例如成人先在纸上画出小鸟的头和身体,和宝宝一起讨论:还要画什么?然后画出眼睛、嘴、翅膀等。这种在动态中的欣赏不仅使宝宝感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宝宝的思维能力。
四、由于宝宝年龄小,知识不丰富,成人在给宝宝欣赏画时,应加以适当的语言指导,并伴随必要的动作和手势,便于宝宝理解图画的内容。并且也可让宝宝参与活动。例如画了一只小花狗,成人可和宝宝一起讨论一下:小花狗是怎样叫的?让宝宝一边欣赏作品一边学小狗的叫声,他的情绪也会被这些语气和动作所感染,从而增加欣赏的兴趣。
怎样让宝宝喜欢音乐
儿童只有亲手操作,才能获得真知识。宝宝的早教是每一位家长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有更多的学习兴趣,在早期教育中你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吗?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怎样让宝宝喜欢音乐》,供您参考,希望能够以帮助到大家。
音乐是灵感、催发情感、激活想象的艺术,它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不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养,而且有助于开发智力,特别是在激活幼儿潜能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从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勒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英文简称MI)来看,每个幼儿天生都应该是个音乐家,每个幼儿都喜欢在音乐中畅游,幼儿是与音乐最亲近的人群之一。音乐又是实践的、表现的艺术,根据MI的论述,所谓音乐智能,是指察觉、辨别、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它允许人们能对声音的意义加以创造、沟通与理解,主要包括了对节奏、音调或旋律、音色的敏感性。
为此,我们在音乐活动中做了以下探索:
一、创设多元音乐氛围,培养灵敏的音乐感受。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优美的音乐环境能陶冶幼儿爱音乐的情操,促进幼儿优秀品质、高尚情操的形成。
二、开设多元游戏活动,发展自由的音乐想象。一位瑞士心理学家曾说过:“教育的主要目的是造就能创新的,而不是简单重复前人所做过的事的人。”人的幼年期是生命力最活跃的成长期,也是接受音乐教育的最佳期。
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主张,幼儿音乐教育应该从幼儿的生活天地里取材,让幼儿在玩乐中学习音乐,寓学习于游戏玩耍之中。幼儿的生活以游戏为重心,常在游戏中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表现自我、抒发情绪,发挥想象力。
三、依托多元教育媒体,积累丰富的音乐经验。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使得家庭中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影视,碟机等,它能开阔幼儿的视野,拓展音乐文化范畴,可以让幼儿获得古今中外各种音乐的熏染,也可以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音乐的乳汁哺育着幼儿天真烂漫、活泼愉快地成长,它让幼儿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产生更强的求知欲、更敏锐的观察力、更丰富的想象力和更活跃的创造力。
胎教音乐如何选择
音乐对胎教的影响已不再怀疑,和任何事物一样,音乐有美也有丑,有善也有恶。丑的、恶的音乐对人的个体生长有害无益,而美的、善的音乐对人的个体发育生长帮助很大,甚至有意想不到的效果,胎教音乐就是如此。所以选择合适的胎教乐曲显得尤为重要。
胎教音乐应该选择音量适中,格调轻松,节奏舒缓的曲子。如“二泉映月”、“渔舟唱晚”、“仲夏之梦”、“春江花月夜”、“平沙落雁”等作品轻盈灵巧、优美细致、安详柔和、富诗情画意,具有催眠镇静作用;“江南好”、“春风得意”、“喜洋洋”、“春天来了”、“春之声圆舞曲”等曲调优美酣畅,旋律轻盈优雅,能起到舒心、解除忧郁之功效;“步步高”、“娱乐升平”、“狂欢”等曲目曲调激昂,振奋人心,可引人向上;“假日的海滩”、“锦上添花”、“矫健的步伐”、“水上音乐”等清丽柔美,抒情明朗,能消除疲劳;所有这些乐曲对宝宝的生长发育都有一定好处。
让婴儿养成听音乐的习惯
清晨,当婴儿醒来吃奶的时候,适宜听些抒情的钢琴独奏曲或器乐合奏小品(最好是中速或慢速,时间约10~15分钟)。母亲可以随着音乐的节奏轻轻拍打婴儿。婴儿听着音乐如能安静地吮吸,那么白天每次喂奶时,都可放同样的音乐。
当婴儿躺在摇篮里玩的时候,可以选择节奏欢快的舞曲、圆舞曲、小步舞曲和歌曲让婴儿听10~15分钟,如果婴儿没有睡意,可以将同样内容的音乐再放第二遍。开始时,妈妈可坐在摇篮边,边哼旋律,边逗婴儿玩,可以根据音乐的节奏做不同的手势。听习惯以后,可以让婴儿自己躺在摇篮里安静地听音乐。
哄婴儿睡觉时,适宜让婴儿听小夜曲和摇篮曲,时间是10分钟左右。最好由妈妈边唱边安抚婴儿,反复地唱直至婴儿睡着。
每天应按时让婴儿听合适的音乐,父母不要随心所欲地调换乐曲。一组音乐最好听3~4周以后再换,过了一段时间,仍可反复再听。婴儿对音乐的反应是敏感的,养成习惯后,婴儿一听到熟悉的音乐就有吃奶的欲望,一听到催眠的音乐就会慢慢安静下来甜甜地入睡。醒来,也能听着舞曲独自安祥地躺在摇篮里玩耍和休息。
母亲要多给婴儿唱歌。母亲的歌声胜似语言,能带给婴儿最深沉的爱和关注,产生母子的情感交流。听音乐时,母亲对婴儿进行的有规律的抚摸和轻拍,是对婴儿最原始的节奏训练。
父母应该是孩子接受音乐教育最好的启蒙老师。
幼儿多听音乐,多记忆音乐主题,他心中的音乐语汇就会逐渐丰富起来。同时,他的记忆力也在逐步增强。
父母怎样与幼儿一起欣赏音乐
对幼儿来说,爸爸妈妈常和他们一起欣赏音乐,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幼儿喜欢听什么样的音乐呢?开始,可以选择短小的、音乐形象较鲜明的音乐片断。例如新疆舞曲、西藏舞曲、瑶族舞曲、摇篮曲、玛祖卡舞曲、小步舞曲、波尔卡舞曲等。
父母和幼儿一起听音乐时,态度一定要认真,不要随便讲话,要让幼儿也养成安静听音乐的习惯。反复听2~3遍后,父母可以让幼儿边听边哼边打拍子,直到记住主题旋律为止。当孩子对音乐熟悉以后,父母应鼓励孩子边听音乐边即兴舞蹈,让他在音乐中自由地发挥想象和表达内心感受。父母可以以伴唱等形式助兴。
每听一段新的音乐后,可复习听过的音乐,让孩子回忆它的音乐主题。
有时父母可以给孩子讲些音乐家的小故事和音乐小故事,使幼儿对音乐产生更大的兴趣。
如何引导幼儿表达音乐的感受
1、先听简短、浅显的乐曲。让幼儿仔细听后,引导其谈谈感受。所谓感受即是感觉,要引导幼儿找到主要的音乐形象。一开始,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知识范围,让幼儿听短小的重复的音乐旋律,然后提出问题:严听了这段音乐后,你有什么感觉?好象来到什么地方,好象看到些什么?”等等,让幼儿回答。开始,幼儿也许讲不清楚,家长可启发幼儿思考、想象。如听了一段欢乐跳跃的音乐,可启发幼儿:“这段音乐听上去有跳音,好像许多小朋友在跳舞,又像一群小兔子蹦蹦跳跳来到草地上。还象什么呀?”接着就引导幼儿来讲自己的感受。为了提高幼儿的兴趣,还可让幼儿将想象的内容画成图画,引起他再学习的愿望。
2、听主题乐曲,启发幼儿围绕主题想象。上面讲的是听了音乐谈感受,是让幼儿根据乐曲的性质任意想象。在培养了想象力的基础上,就要进一步让幼儿听有主题的乐曲。同时启发他围绕主题去想象。如钢琴曲《小鸟捉虫》,要求幼儿根据乐曲的音乐语言(包括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区等等)想象出小鸟捉虫的过程。也就是说只能围绕着小鸟的动作去想象。这与幼儿的知识范围、生活经验有着密切的关系。家长在引导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要选择幼儿能够理解、可以体验出内容的乐曲。幼儿生活经验少,接触事物的面也很窄,因此,选择乐曲要适合幼儿的特点。
②要坚持让幼儿多听乐曲。人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里。幼儿接触到的许多事物都同声音有密切的联系(如水声、汽车声、鸟叫声、脚步声、雷声、风声、雨声等),而音乐则是一种经过艺术加工的声音。在听音乐时,最容易产生的就是联想,先联想到生活中熟悉的声音,再由声音联想到事物、形象等。但这个过程不是很快形成的,必须反复地听,逐步地领会。通过一遍遍地听来唤起联想,培养幼儿的想象能力和欣赏音乐的能力。
③要运用多种形式,启发幼儿对音乐主题的理解。可利用美术、舞蹈等形式,启发幼儿一步步地抓住音乐形象,理解乐曲的主题。如欣赏钢琴曲《赛马》,在听了几遍乐曲后,就可给幼儿看表现草原牧民赛马的美术图片。但是赛马的全过程,图片不能全部反映出来,这时家长就可以要求幼儿在听音乐的过程中想象——开始时是什么景象,后来又怎么样,最后又是怎样。在一遍遍地欣赏之后,幼儿渐渐形成一幅较为完整的想象图景。
④要掌握好尺度,不能操之过急,要根据每首乐曲的内容、体裁、结构循序渐进。每次欣赏乐曲时,向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争取达到预期的目的。
怎样让宝宝快乐洗脸?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早期教育对孩子以后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影响,早期教育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力,从而培养出一个高情商的孩子。对孩子早期教育有什么好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怎样让宝宝快乐洗脸?”,供您参考,希望能够以帮助到大家。
怎样让宝宝快乐洗脸?
好燃宝妈咪
每次给燃宝洗脸,必会发出杀猪般的嚎叫,哪怕前一秒钟再开心,后一秒钟也是会嚎叫。
也尝试过跟他玩躲猫猫的游戏,开始接受毛巾放在脸上,但是一动就开始躲,时间稍长就号叫,这毛巾盖在脸上也不能把脸洗干净啊!现在只能是用手蘸水先湿他的脸,再用毛巾擦干,勉强洗个脸,但也免不了哭闹。大家有什么好办法吗?
深有同感
妈咪爱宝贝:我家闻文每次洗脸都抢毛巾,有时她心情不好,会更抗拒洗脸。
家有双龙:我家两宝也一样。一般我会跟大的说“洗靓靓,等一下才有人夸你”,小的就强制式的,反正说了他也还听不懂。
小兜妈咪:小兜也是不爱洗脸,每次一看到我端水过来就开始号叫了!
睿睿老妈:这个我也头疼呢,我家睿睿洗脸每次都把脸往怀里钻躲着不露面。
秉轩妈咪:我家宝宝才4个多月,早上给他洗脸,他就左右摇头。每天给他洗澡他倒是很开心。
maggiegg2009:奇怪了,为什么小孩都这样。我家的也是不爱洗脸,特别不爱洗手。每次都抢毛巾,揉成一团扔到脸盆里。有时会擦一下嘴巴就扔到盆里。洗手的时候要抱在怀里抓着手,还要有人在旁边逗他,全家人都出动了才能勉强沾到手,然后毛巾擦一下。
各显神通
昊昊老妈:昊昊心情好的时候,自己动手,心情不好时,我给洗。我没什么技巧,就是跟他说脸脏了不好看,像个小花猫,小朋友不爱跟他玩。
唯爱馨:也试着拿毛巾让他自己洗,孩子会对此感兴趣。别跟孩子说洗脸,就说,宝贝,我们来玩水好么?充分发挥下自己的想象哈~~
huangyc_0758:首先要买一条纯棉的毛巾,每次帮宝宝轻轻地擦洗,别让宝宝感觉到有太大的摩擦力。重要一点是每次都必须用温水进行……
tqjh0809:我家硕宝1岁半了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每次洗脸我都鼓励孩子“咱们洗白白,然后抹香香”。每次一开始洗,硕宝嘴里就开始说“抹抹”看来小孩子也爱臭美呀,我给他抹香香的时候,人家也出一个小指头,自己往脸上抹,抹完他还跑到每个人面前,让别人闻他香不香。
小牛妈咪:我家小牛七个月,很喜欢洗脸洗手洗脚洗澡。可能是习惯了吧,到了晚上如果他洗完脸洗完手,小脚就会一直踢,好像知道要洗脚。以前也是会哭,然后我会一直跟他说话,小牛乖乖哦,要洗小脸了,再来洗小手,再来洗小脚……
874961130:我每次用手蘸水在她脸上有节奏地划一下,嘴里有节奏地说自己编的洗白白,配合表情,洗一下说一下,宝贝就咯咯笑一下,洗完了还仰着头等着洗脸。时间长了习惯了就不费劲了。
mylwheducati:我家宝宝三岁前一见我拿毛巾给他擦脸就开始尖叫,我每次都强迫着给他大概擦擦。但三岁后,我发现他喜欢自己做事,不让大人干预,于是我每天早晚督促他刷牙洗脸,让他自己做,他很愿意,洗得也更干净了。所以我觉得你可以试着让他自己洗,并且在他洗完后表扬他,平时讲故事或遇到其他小朋友,都可以给他讲讲卫生的道理,慢慢会改变的。
cjy375:我宝宝喜欢我给他洗脸,但不喜欢他爷爷奶奶给他洗,后来我发现还是方法的问题,洗脸时毛巾要温度正好,就像美容院的手法,用湿毛巾轻轻地在他脸上按压,他会觉得像是做游戏一样,洗完了还要伸着脖子仰着脸,哼哼着还让擦,有时还用小手抓着毛巾不放手,往自己小脸上放。
点妈论点
把洗脸变成游戏
点点妈妈的宝宝刚刚2岁半,也经历了“一洗脸就号叫”的让人恼火的过程。点妈的经验是:适宜的水温、柔软的毛巾都是让宝宝顺利洗脸的重要环节。同时点妈建议,通过游戏去掉孩子对洗脸的恐惧。
先找一个孩子喜欢的玩具,每天早上拿起玩具和孩子一起给玩具娃娃洗脸,洗的时候加上一些自编的顺口小儿歌。还要问娃娃:“呀,娃娃洗脸变得好漂亮!娃娃是不是很喜欢洗脸呀?”这时候孩子往往会自言自语地说出不喜欢洗脸的原因:毛巾太硬,水会进眼睛,看不见等,妈妈要注意并改正这些。
孩子不说也没有关系,继续和孩子一起玩洗脸游戏。慢慢可以延伸到家庭里,比如和爸爸一起洗脸,也会使过程有趣喔!让孩子看到,并热情邀请孩子一起参与,把洗脸变成有趣的游戏,孩子会爱上洗脸的。不过这个方法可能更适合全职妈妈,谁一大早有这份闲心陪着小毛头玩游戏啊?!
温言软语加耐心
其实宝宝不爱洗脸有很多种理由,比如第一次帮他洗时弄痛了,还有宝宝怕水,还有水温不好,这样宝宝都不爱洗,还有一点就是宝宝想玩的时候你叫他洗脸那也有点难,其实,要以宝宝的爱好来着手,比如女孩子爱干净点,爱漂亮点吧,就对宝宝说:洗洗很漂亮,大家都喜欢,去幼儿园老师也喜欢。各位妈妈不觉得宝宝在学校里都特别听老师的话吗?只要说老师喜欢女宝们肯定会喜吧。
男宝相对而言调皮点吧,也没有那么听话,不过都喜欢哄着的,一边哄着一边洗,让他觉得妈妈在,水没什么可怕的。快报记者吕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