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怕陌生人

有的孩子只要一见到有生人靠近,或被小朋友抢了玩具,或被突然发出的声音吓了一大跳,就会立刻放下手里的玩具,跑到妈妈身边,甚至依偎在妈妈怀里。

专家动口:怕生的宝宝很容易生闷气

这种怕生的宝宝都非常敏感,安全意识比好奇心要强烈得多,由此自我保护意识很强,这类宝宝往往不会做出格的事情给自己惹麻烦,也不会与小朋友发生冲突,在人际交往中总是表现得退缩和谦让,但其实谦让之后他们心里并不舒服,所以很容易独自生闷气,可他们宁愿吃亏也不愿意通过闹纠纷争取自己应得的利益。

妈妈动手:轻轻抚触宝宝的后背

妈妈与其千言万语地劝宝宝别害怕,不如轻轻抚触宝宝的后背,让他感到妈妈手的抚摸所带来的抚慰,并拉着宝宝的手一起进入游戏场,拉着他的手去走独木桥,和宝宝一起挖沙子,一起堆城堡。宝宝受到妈妈的热情感染,并有着来自妈妈肢体触碰的支持,内心会安定下来,自由地进入游戏状态,自然而然地,宝宝会渐渐地松开妈妈的手去参加集体活动。

4、怕小动物

如果路边有一只小狗,胆子大的孩子就会凑上去盯着看,怕小动物的宝宝就会神情慌张地大叫,吓得脸色都变了……

专家动口:妈妈首先要表现得从容和自在

怕小动物的宝宝往往有怕小动物的父母,当妈妈的你别是先是跳起来,不是大叫:“宝宝,躲开!这条狗咬人!”就是大喊:“宝宝,快走!这狗多脏呀。”即使父母不怕小动物,也往往会在孩子怕小动物时表现得过于保护宝宝。比如将孩子抱起来,或者迅速走远,其实一条小狗也没什么可怕,宝宝要自己面对的人和事还多着呢,妈妈需要表现得从容和自然。

妈妈动手:用你的大手拉着他的小手摸摸小狗

如果可以,拉着孩子不让他到自己的腿后去躲,而是让孩子站在自己的腿前,双手扶住孩子的肩膀,紧紧握一下孩子的肩膀给孩子以力量。妈妈也可以蹲下身来,把自己的脸和孩子的脸并列在一起看小动物,这样能增强孩子对战胜恐惧心理的信心。如果小动物比较温顺,你不妨用你的大手拉着宝宝的手一起摸摸小动物,让宝宝知道小动物是很可爱的呢!

宝贝不勇敢的3块绊脚石

1.失望的石头!

如果宝宝受到了小朋友欺负时,妈妈流露出很失望的神情和语气,一味地去指责自己的宝宝是多么地无能,那么,宝宝将会更加退缩,更加胆小,而且还会产生自卑心理。

2.保护的石头

如果宝宝胆子小寻求妈妈安慰和保护时,妈妈始终把宝宝搂在怀里,持久地护住孩子的身体不撒手,不去孩子尝试接触让他胆小的事物和活动,这种不明智的做法会让孩子更加依赖,更加胆小不独立,总也长不大。

3.安慰的石头!

孩子胆小时需要安慰,可如果孩子一而再,再而三地被妈妈抱在怀里安慰后仍然表现得胆子很小,妈妈就可以不再给予安慰,而直接、坚定地轻轻推开宝宝,但要给予鼓励:这真的没什么,你不用这样害怕,你可以做到!

来自:健康863

相关知识

如何让孩子什么都吃(下)


去除特殊的味道

有一些味道较强烈的食物,如青椒、红萝卜、羊肉、海鲜类虽然有营养,却得不到孩子的青睐。所以作为妈发牟你不妨多花点心思改变烹调的方式,如加柠檬或姜怎去鱼腥味;处理青椒时,不仅要把内部清洗干净,还要记得用水泡过哦!

爱上新口味

孩子大多对新食物产生排斥感所以第一次接触可是相当重要的。因此可让新食物搭配孩子喜爱的食物一起出现;当孩子肚子饿时,新菜色要先上,以提高接受度;勿在小朋友生病时介绍新食物;而且家人要加以配合食用来鼓励孩子尝试的意愿。

选用色彩鲜艳、图案可爱的餐具

把孩子不喜欢的食物放到可爱的容器中,不仅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也可能大为提高孩子吃的意愿。

2、让孩子参与食物的制备

家长通常不喜欢小朋友在厨房里越帮越忙,但是若偶尔让孩子参与采买、烹调的过程,不仅可以享受亲子一起做菜的乐趣,也会让孩子乐于品尝自己努力的成果。如请小朋友帮忙洗菜、拣菜、递调味罐;或是让孩子发挥自己的创意,把食物摆成他自己所喜欢的形状。

参与的过程可以给孩子很大的成熟感,不单他自己吃得开心,还会督促他人品尝自己的杰作呢!

3、善于利用餐盘

控制餐盘内的分量,且规定吃完后才能挑选自己喜欢的食物。

4、控制点心与零食的给予

许多孩子偏爱吃点心、零食,等到了正餐时间又往往吃不下去。一般而言,点心是为了补正餐的不足,而零食则是满足孩子口欲的产物,所以尽量少在非用餐时间让小孩吃太多东西,不管点心或零食,还是要慎先富含营养而非空热量的食品,如牛奶的制品;饼干则以感口味且非油炸类为主;饮品要以不影响食欲为原则的果汁供应。

5、适度的管教

父母不可一味地顺从孩子,即使他不敢吃、不愿意吃的东西,哪怕一小口,也要让他试着认识食物的味道。

定下用餐的时间,时间一到立刻收起来,让孩子体会因偏食不吃而有肚子饿的感受。

我不吃,我就是不吃嘛!那就不妨允许孩子一餐不吃,或喝些白开水,待他肚子饿时再试一次,或是下一餐提早开饭,造成不可一再心软不忍心而养成坏习惯。

6、创造愉快的进餐气氛

有时孩子对于食物兴趣缺少,是因为用餐的气氛不佳,因此爸爸、妈妈不妨营造一个吃饭的好气氛,使孩子对吃饭成为一种美好的期待。同时,吃饭时看电视、打电动,也是破坏小孩进食氧气的因素,父母可不能忽略的!

7、培养孩子正确的营养观念

适时给予孩子一些营养教育,慢慢培养他对食物的感觉烽正确的营养观念,渐渐地,小朋友也会愿意尝试口味普通但具营养价值的食物了。

8、留意孩子是否有妨碍进食的不适

如牙疼就会挑食、拒吃,所以要多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并制作适合他们的食物。

9、爸爸妈妈本身要有正确的饮食

了女的饮食习惯,在耳濡止染下很容易深受父母亲的影响,所以大人最好不要在小孩面前评论对食物的喜好和食物的好坏,而应该广泛地提供孩子多样化的食物选择。

10、善于利用心理学

亲子共餐:有时候小朋友的偏食,是为了引起父母亲的关注,所以不妨多多陪着孩子共享用餐的情趣。

认同心理:让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一起进餐,不仅能提高孩子进食的兴趣,在别人能,我也可以的心态下,他可是会吃下原本不喜欢的食物哦

鼓励式的纠正:借由下面的鼓励方式让孩子去改变他的坏习惯,待后再次予以奖励,使他们乐意维持新的行为模式。

多费些心思引导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各种营养素,但无奈,他们大多有不爱吃、不敢吃的食物,因此,想要孩子有均衡的饮食、又吃得开开心心地,只有请老爸爸妈妈多费心了,毕竟“均衡营养,父母有责”啊!

文\营养师 黄久容

应对宝贝奇怪的穿衣主张(下)


执著的“超人”情结

丁丁太崇拜“超人”了!自从买了那件印有“超人”图案的T恤衫,非它不穿,脏了不愿意脱下来洗,天气凉了也不肯加衣服……

宝宝的心里话

“超人”太神奇了,他力大无比,机智勇敢,没有办不到的事,我和小朋友都喜欢他。穿上“超人”衣服、学着他的样子,我就是“超人”那样的大英雄了!

破解宝宝的穿衣行为:

丁丁的做法是典型的“英雄情结”。其实,很多宝宝都热衷于穿那些印有“著名”卡通人物形象的衣服,如超人、大力水手、天线宝宝、蜡笔小新、机器猫……让这些卡通伙伴每时每刻陪着自己,和自己一起去面对在幼儿园、在游乐场等各种环境中遇到的各种挑战,心里有多踏实呀!

细想想,三、四岁的孩子能力有限,他们有很多很多的愿望却又无力实现,所以,才会把希望寄托在神奇的外力上面,使自己暂时生活在幻想之中,借助他们“心想事成”。这也是孩子们自娱自乐、自我激励的一种方式。

父母的达标态度:

不论是“超人”,还是机器猫、变形金刚,它们都是勇敢、智慧、善良的象征,宝宝们喜欢这些人物,希望它们在衣服上陪伴着自己,父母可以顺其自然。但是,这不等于说要买一大堆这样的衣服。孩子的兴奋点是有阶段性的,说不定过不了多久,他们就“更换门庭”,喜欢别的卡通人物了。一个变通的办法是,妈妈可以买一些孩子喜欢的卡通贴,把这些小贴纸贴在裤子上、毛衣上、夹克上、睡衣上、袜子上,甚至是运动鞋上。

父母也可以利用这些卡通人物对宝宝的影响,鼓励他们大胆、机智地帮助身边的人。

就想假装“双胞胎”

朵朵和芊芊同在幼儿园中班。朵朵有一条与芊芊一样的牛仔裤和一身米老鼠套装,她每天都坚持穿这条裤子或套装,脏了也不肯换。还缠着妈妈给她买一条芊芊那样大摆的、能转起来的白纱裙。

宝宝的心里话

芊芊的白纱裙真好看,穿上它弹琴的样子太美了,就像是小天鹅;我表演钢琴的时候也想那样。那次,我和芊芊穿着同样的衣服一起玩儿,一位阿姨猜我们俩是双胞胎。我就喜欢和芊芊“做”双胞胎,那感觉真是好极了!

破解宝宝的穿衣行为:

5岁左右的宝宝已经有“求同心理”了,会注意其他小伙伴儿穿什么,其服饰都能给宝宝以视觉的刺激和记忆,进而产生模仿自己的同伴的想法——想拥有同样的衣服。朵朵的这种穿衣选择,恰恰表明了她愿意和小朋友交往、希望和芊芊密不可分、好得像双胞胎一样,甚至能融合在一起。

父母的达标态度:

让朵朵明白:是不是双胞胎,不仅仅由穿同样的衣服来决定。况且,芊芊也不是只穿这两件衣服,在她穿其他衣服的时候,你们还是不能假扮成双胞胎。

给朵朵讲讲求同存异的道理,让孩子明白我们没有必要事事都和别人一样。保持个性和自信是最重要的。何况,那种适合演出的白纱裙平时穿着也未必舒服。

每次外出都是一次“盛典”

挑衣服并不是女孩的专利,一些男孩也越来越把自己往“酷仔”和“帅哥”的样子上打扮。

3岁的睿睿白白净净、秀秀气气的。别看这么个小家伙,可在意自己的外表了——每次出门都精心修饰一番,即便妈妈说他们只是去楼下的超市、或是去趟银行,他也绝不马虎,非要换上一身干净的运动装,比个小姑娘还小姑娘

宝宝的心里话!

妈妈常说:“出门就要有个出门的样子,不能邋里邋遢的。”爸爸妈妈每天都穿着很好看的衣服去上班;晚上回来再换上在家穿的、妈妈说是比较随便的衣服。我知道,在外面穿的,就要和在家里穿的不一样。所以,我出门前也应该换衣服。

破解宝宝的穿衣行为:

孩子善于模仿,父母的言行给宝宝提供了很生动的模仿的范本。他们这样做,其实是在提醒自己:我长大了,我也能和爸爸妈妈一样了。

孩子天性好奇,像睿睿这样刚刚学会自己穿衣服的两三岁宝宝来说,穿脱衣服是一件很有趣、很好玩儿的事,还可以自己“创作”。他们多想利用这个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呀!

另外,宝宝的活动范围实际上是很小的,抛头露面的“社交”机会也微乎其微。因此,不管去哪儿,只要离开家门,他们就认为是去做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如同一次“盛典”,非隆重不可,所以一定要精心打扮、漂漂亮亮。

父母的达标态度:

古人云:“人而无仪,不死何为。”宝宝从小关心自己的仪表,也是他有教养、尊重自己和他人的表现之一。既然如此,爸爸妈妈就让步吧!当然,妈妈们要费点事,多替他多洗几件衣服了。

妈妈不妨把那些比较好的、为宝宝出席正规场合准备的衣服收起来,把那些比较休闲的、舒适的衣服放在孩子能拿到的地方。

我怕黑,但我不是胆小鬼(下)


总而言之,重要的是千万不要取笑孩子,或者小看他的想法,忽视他的感觉。你可以告诉孩子你有不同的想法和观点,但是不能表现出你小看他。这是因为你的孩子正处于对自己认知世界的观点逐渐产生自信心的阶段,父母是否尊重他的观点和想法对他来说非常重要。

强迫你的孩子与恐惧对抗也是徒然的,不会有任何效果;让你的孩子完全依赖于你的保护还是不能使他不再去害怕那些他想象出的怪物。所以说,如果你的孩子害怕晚上自己去厕所,那么你就先陪他去一段时间。过几个星期或者几个月后,你再慢慢增加让他自己去的次数。

3.给予支持和鼓励。当你发现自己的孩子在某些方面能够自立的时候,你肯定会感到很高兴。同样,当你的孩子觉察到自己能够自立的时候,他也会兴奋不已。但是,当他有害怕的感觉的时候,他还是非常需要你的支持和鼓励的,这对他很重要。

孩子们都很信任自己的父母,所以解决孩子怕黑的问题只需要父母有相当大的耐心就可以了。要知道3、4岁大的孩子是最容易受到那些可怕念头的影响的,恰恰是父母这边适当的反应能够帮助孩子减轻他们的不安和忧虑。

有一个4岁的小女孩丹丹,突然有一天晚上,她不让她的妈妈离开她半步,但是又没有表现出来她的害怕。她的妈妈最后问她:“什么能使你感觉好点儿呢?”令她妈妈奇怪的是,她想要一个创可贴贴在被子上。她的妈妈就拿了一个创可贴帮她贴在了被子上,没多久,丹丹就睡着了。显然,对她的妈妈来说,这样做没有任何的意义,但是却能够使丹丹感觉良好,效果不错。

4.允许他对恐惧的‘痴迷’。令人吃惊的是,大多数孩子都有一种源于自身的动力去克服他的恐惧。他们也许会不断谈论他们害怕的事物,也许一遍又一遍地问一些问题,也许让父母重复讲同一个恐怖故事,还可能把他们害怕的事物融入他们的游戏当中。通常这种“痴迷”是孩子们本能地自我抵御恐惧和克服恐惧的一个方式。

孩子们可能关注一件可怕的事情几个星期,有时会几个月。如果几个月后,你孩子的恐惧心态没有任何改善,或者更加严重了,那么你就要寻求专业人事的帮助了,可以让他们直接与你的孩子接触,或者只是与你探讨一些行之有效的办法以便你去帮助你的孩子。

5.帮助他学到解决问题的技能。克服恐惧心理固然重要,但是同样重要的是,你孩子的这种经历,能够使他有机会在实践中学会如何解决问题,这将使他终身受益。

你可以教他探究他的恐惧,学会面对他的恐惧,并且最终找到一个能够使他感到安全的解决办法。“探究”的意思是,他会询问其他人,或者自己在房间四处查看一下,看看是否有一些可怕的东西。“面对”是指他能够自然地从黑处到亮处,从亮处到黑处,没有任何心理阴影,比如,你可以和他做一个捉迷藏的游戏,让他自己用毯子先把头蒙起来,然后再露出来。

寻求解决办法是说找到一个使他认为安全的做法,比如,在房间里安一个灯光比较暗的夜灯或者小台灯,也可以让他抱着心爱的小熊使他有一种安全感。无论怎样,最重要的是让你的孩子也想办法,献计献策。这样做的目的是让孩子明白害怕使他变得脆弱,容易受到外界的攻击,但是想办法解决它,就能够使他重新又得到他失去的那些力量和能力。

克服怕黑小招数

1、把孩子的玩具小动物在窗台上摆成一排,像士兵一样保护他,打败那些入侵者。

2、把一瓶“驱魔降妖”水放在孩子的床边,告诉他有了这瓶“神奇水”,怪物就不敢靠近了。

3、帮助孩子找几句驱除不安的话,像“怪物走开!”之类的,大声念出来。

4、有的孩子能从一些物品中找到安慰,或许穿上爸爸的T恤衫睡觉就有了一种安全感。

天生科学家


为什么你的孩子喜欢把水倒来倒去,如此简单的行为却让他乐此不疲?别小看孩子,生活中的科学常识多着呢,学科学可能就是这么简单。

孩子们是天生的科学家,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有时就像真正的科学家一样,把他们的假设付诸试验,并且从试验的结果中学习知识。为了让他们天生的好奇心得到满足,爸爸妈妈可以帮助他们成就科学探索精神:

1、一起准备食物:

厨房就像一个大的实验室,在里面,你的孩子可以观察不同的食物成分混合在一起时,它们会变成什么新的颜色和滋味,并且亲眼目睹当食物受热或被冷冻时它们会出现什么样的变化。比如在你蒸鸡蛋的时候,他就可以看到蛋清和蛋黄如何搅拌在一起,为什么像水一样的鸡蛋放在锅里蒸几分钟却变得像豆腐一样了?当水和面粉搅拌在一起时,更有趣了,变得像他的橡皮泥一样,可以捏一只小鸡了。

2、种一个私人花园:

带着孩子在屋外种菜或种花不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你若稍不留意,他就有可能因为好奇而吞下你正在播种的种子或施用的化肥,这可就大糟特糟了。给你一个更好的建议:在营养液里种一棵植物,最好是生长周期很短的。比如西红柿的种子,长得又快,孩子还能透过玻璃看到它的根和小苗,这可太有吸引力了,它一定能让你的孩子着迷许多天。

3、玩水:

对孩子们来说,把水倒来倒去这件事本身已经足够有趣了,何况是水的更多变化呢。给你的孩子看一个实验:水里放进其他东西会有什么变化?比如一滴实用色素,当然,墨水或颜料也行。水的玩法有很多种,这里再举几个例子。水放进冰箱的冷冻室里会怎样?或者做根冰棒试试?天热了,浅盘里倒点水,晚上睡觉前放到屋外看看,早上,水哪去了?小鸟喝了吗?水的玩法简直太多了,发挥你们的想象力吧,一定能得到更多的乐趣。

4、近距离地看和触摸:

春天的花开了又谢,让你的孩子更贴近些,看看花谢了有什么长出来,种子是哪里来的。若他喜欢蹲在地上看蚂蚁,好了,索性给他一个放大镜,让他看个仔细看个够。带着孩子在周围走走,看看你们住的地方都有哪些树,为什么有的树皮粗糙有的却光滑?和孩子一起体会发现的乐趣吧。

5、声音试验:

让你的孩子体会大声说话和小声讲话有什么不同,若是在耳边说悄悄话呢?为什么声音有时会变小?用一个纸杯,扣在嘴上,这个简单的试验就可以让你的孩子明白消声的道理了。或者用两个纸杯做一个简易的电话。还记得你小的时候玩过吗?在纸杯的底部扎一个小洞,穿一根线进去,系一个结,两个都系好后,就可以打电话了,声音可大可小,全在自己调节了。

6、触觉游戏:

找一个袋子,里面放进一些不同形状和质地的小东西,比如一把塑料勺,一块手绢,一块积木等等,让孩子伸手进去摸,靠双手的感觉,能不能猜出摸到的东西是什么,拿出来看看猜得对不对,不管是对是错,这种类似变戏法的小游戏一定能让孩子喜欢。若是在袋子里放进不同的水果,比如苹果、梨、桔子什么的,不但可以摸不同的表面,还可以蒙上眼睛靠气味来辨别,猜对了,水果就是奖品了。

7、认识昆虫和动物:

带孩子到外面散步的时候,不要一言不发,其实外面有趣的东西多得很。哪怕是一只小蚂蚁或树下的一只小虫子,对你来说没什么,对孩子可不是,他们喜欢“研究”虫子,若是没什么伤害的小虫子,你甚至可以让他拿起来看。到动物园玩是每个孩子的一大乐事,当然我们不是让你给孩子上一堂生物课,不过你们可以边看,边告诉孩子哪些是在陆地上走的,哪些是可以在天上飞的,这可比用画片讲真实多了,孩子也更容易记住。若是有小动物园更好,孩子可以更亲近动物,通过喂食和触摸,让他们接近小动物,了解他们的食物和习性,看看小动物宝宝和他们的爸爸妈妈有什么不同?

8、望天:

不要把这理解成发呆,天空本身也很好看。蓝天上白云在飘,为什么它会动?夜晚的星星是什么样的?为什么看不到太阳?为什么天有时蓝有时灰,有时又看上去是黑的?为什么白天太阳公公照在身上,暖洋洋的,夜晚,月亮婆婆却不暖和?

9、回答孩子的问题简单直接:

当孩子问一个问题时,不要用又长又科学的解释来迷惑他们,比如如果他问“为什么天是蓝的?”不要试图让他明白水分子、光折射的复杂原理,只是简单地告诉他“蓝色很漂亮,所以大自然为天选择了蓝色。”或者说“任何东西都有一种颜色,天的颜色是蓝的。”更复杂的原因等着他长大去探求吧。

文:小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