吮手指,宝宝的自我安慰法。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早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早教。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我们该如何正确的为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吮手指,宝宝的自我安慰法”,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你知道吗,宝宝吮手指,打哈欠,叹气,蜷起身体,转过头去,甚至踹一踹他们的小腿,都是自我安慰的方式呢。为了能够认知这个世界,他们必须找到一个使自己身体和情绪安静下来的方法。

曾经有一个妈妈对我说,她的孩子无论干什么都必须随身带着一个绒布小围嘴,只有拿着这个围嘴,他才能安静地做事,否则一定哭闹不休。有一次去拍照,无论怎样哄,他都必须将围嘴拿在手里,而那已经变了色的围嘴在镜头里看上去实在不美观,大人们只好像做游戏一样将围嘴藏在身后,引孩子去找,然后抢拍几个镜头。睡觉就更不用说了,没有“围围”的陪伴,孩子是怎样也不肯睡的。

或许你也碰到过这样的事情,孩子总要找到一个安慰他们自己的东西,特别是睡觉的时候,更是断断少不了。孩子们寻求的安慰不只是那些看得见的奶嘴、毛巾,他们哭,打哈欠,蜷起身体,或者闭上眼,也是安慰自己的一种方式呢。

宝宝也需要自我调整,于是他们找到一个方法安慰自己,使自己安静。

是的,你的宝宝还很小,需要你的照顾和安慰,但同时,他也需要发现一个自己安慰自己的好方法。爸爸妈妈们热衷于花费很多的精力在对婴儿全方位的照顾和早期教育上,他们就忘记了,婴儿也需要更多的休息时间安安静静地自我调整。宝宝们会寻找时间自己单独呆着,他们转过脸去什么也不看或者干脆闭上眼睛,然后对从外界收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减少外界的刺激,充分休息。

令人惊奇的是,大多数宝宝天生就有自我安慰的能力。虽然宝宝看起来是那么无助,但是他们并不是被动去接受大人的照顾的。宝宝离不开照顾他们的父母,他们与母亲日夜相伴,母亲帮助他们吃饭和睡觉,但是,为了能够认知这个世界,他们必须找到一个使自己身体和情绪安静下来的方法。

所以,从一开始,宝宝们就主动实验不同的方法。而照顾他们的父母,可以有很多机会去帮助宝宝学会自我安慰。不要认为宝宝寻求安静的举动是软弱的,根据最新的调查,自我安慰对宝宝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这种能力对孩子独立行为的发育非常关键,比如他们可以自己在夜里睡一个整觉。

在第一年里,你将有好多机会去帮助你的宝宝学会自我安慰。

“吮手指是我最喜欢的自我安慰方式,它对我帮助可大了。”

还在妈妈肚里的时候,宝宝就已经学会了吮着手指自我安慰了。很多小宝宝在出生不久,就发现了自己手指的妙处,他们边流着口水边嘬得津津有味。吮手指是宝宝的本能,没有人告诉他们怎么做,他们自己很自然地就亲近了小手指头。可是,你发现了吗,宝宝在吮手指的时候,是那么专注,而且那么安静,不哭也不闹,不打扰大人。

若是宝宝不喜欢吮手指,而对安抚奶嘴特别感兴趣,一种新的观点是让宝宝自由地享受,不要剥夺他们安抚自己的权利,他们吮吸,是因为他们有这个需要。

“我已经暗示你们我在安慰自己呢,你们没有注意到吗?”WWw.Zj09.com

哭是大多数宝宝自我安慰的一个手法,所有的宝宝都用哭的手段表明他们饿了,累了或者受到太大的刺激了。但是,刚刚当爸爸妈妈的父母们并没有意识到宝宝也会用一些不显眼的方式自我安慰。比如说,当外界的刺激越来越大了的时候,你的宝宝可能会用以下的方式表明他要脱离外界的刺激了:打哈欠,叹气,蜷着身,转过头看其他地方,捂着耳朵,装着呕吐,脸变红或者变得苍白了,或者睡着了。有一些宝宝会拽毛毯的毛或者捏揉着毛毯或衣服的一角使他们自己冷静下来。可能你想不到,还有一些宝宝会使劲地揣腿,那是他们在说:我累了,我要休息。有意思吧。

小宝宝需要时间来自我安慰,自我调整,当你的宝宝伤心的时候,或许他在告诉你“让我安静一会儿”,你就别再一个劲儿地安慰他了。但是,在让宝宝有时间自我安慰的同时,你应该留意宝宝不再哭闹的时候他在干什么呢,当他急噪不安的时候他是怎么做的,是什么使他感到平静了。当然,没有一个神奇的方法能够安慰所有的宝宝,也没有一个方法对一个宝宝从始至终都有效。父母们需要不断地去尝试和实践。

仔细的观察能够让父母找到一个帮助宝宝的好方法。如果你的宝宝在伤心的时候喜欢把脸埋在胳膊里或者蜷缩着身子,那你可以试着抱紧他。如果他喜欢妈妈轻轻地抚摸,你可以温柔地轻抚他的后背或者脸颊。当你看护和安慰你的宝宝的同时,你也得到了宝宝对你的信任和依恋,正是这种信任和依恋能够使他试着自己安慰自己。但是,你要注意,千万不能把自己置之度外。当你的宝宝急噪不安的时候,你要帮助他尝试每一个你所能想到的安慰方式,可以每次试一种,一段时间后看看是否有效。

“我已经转过头了,你们别再打扰我了,我需要思考一下。”

当你的宝宝还处于婴儿期的时候,他会越来越喜欢模仿你,和你一起玩耍。不过,当你给宝宝唱歌,或是介绍一个总是喋喋不休的陌生人给他认识的时候,你该多注意宝宝的眼睛。若是他露出厌烦的眼神,或者索性转过头去不看使他感到过于刺激的某个人或某个事物,这些举动都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自我安慰的手法。

你和宝宝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一开始他会盯着你看,但是,如果他感到过于刺激,他就会转过头去或者眼睛看别的地方了。过一会儿,他平静下来了,可能会偷偷瞥你一眼。等他再次感到太刺激的时候,他又会转过头去不看你了。若你总是不停地说话,宝宝就会闭上眼睛,不再理睬你无休止的讲话了。所以,当你与你的宝宝在一起的时候,他露出厌烦的眼神或者眼睛躲躲闪闪,这是在告诉你他需要休息了,你可以抱着你的宝宝,让他趴在你的肩膀上看一会儿窗外的风景。或者干脆让他在婴儿摇椅上独自呆一会儿。

“要想我晚上睡得香香甜甜,睡前、睡中的安慰也不能少呢。”

宝宝能够在夜里睡一整觉,简直是每一个刚刚做妈妈的人梦寐以求的事情。或许你的宝宝身体很好,出生几个月后,他已经不需要在半夜里吃奶了,你所面临的就变成了宝宝自我安慰的问题了。

宝宝夜里的睡眠有一个深度期和浅度期的交替过程。当他处于睡眠浅度期的时候,他常常醒来找一些事物使他重新睡着。一旦宝宝找到了一种自我安慰的方式了,比如吮手指,他就能够自己应付半夜醒来这件事情了。不过他仍然需要外来的安慰,比如父母跑来照看他或者轻轻地摇一摇他的小床。

养成一个规律,可以使你的宝宝对每一个外界的挑战都有所准备。帮助宝宝建立有规律的生活方式,把他一天的时间分成几大块来做不同的事情,那么,到了一定的时候,宝宝自己就会知道“哦,我们该做这件事了”。做好了心理准备,从一件事转到另一件事的时候,宝宝就能够很容易使自己平静下来。这一点在夜晚更加重要,尤其是当你的宝宝在黑夜里独自度过一段时间的时候。

第一步就是你需要找到一些每晚你可以重复使用的安慰方式。你一定要在宝宝能够睡整觉之前就开始这样做。尝试任何一个可以使宝宝平静下来的方法,比如讲故事,或者唱歌给宝宝听。

第二步是当宝宝昏昏欲睡的时候把他放下,但不要离开。这样就逐渐使宝宝习惯于自己睡觉了。对一些父母来说,尤其是对那些急切盼望宝宝赶紧闭上眼睛睡觉的父母,显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可以试着去做,在宝宝没有睡着之前,可以尝试不去给宝宝喂奶或者摇他的小床将会怎样,也许宝宝慢慢就会习惯了,自己就睡着了。

延伸阅读

让儿尽情吮手指


宝宝从出生到长大,离不开的就是教育。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早教。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对于早期教育,你觉得应该怎样做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让儿尽情吮手指”,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有这样一个故事:

皮莱特小时候,母亲为了让他改掉喜欢玩火柴的习惯,想了一个办法。母亲把家里一切要点火柴的活儿都留给他干,无论他是在津津有味地看书,或是在院子里自得其乐,还是在街上和小朋友玩,母亲都把他叫来,要么点炉子,要么点烤箱,要么点蜡烛。当然,母亲总是在一旁看着并指导他。不出两个星期,小皮莱特对点火柴这件事厌烦得不得了。

皮莱特长大以后,成为家庭教育咨询专家。有一次,一位母亲向他请教该如何让自己十来岁的孩子戒掉吮手指的毛病。皮莱特将自己母亲的方法做了一点变通,他让这位母亲在每天傍晚,给孩子设定20分钟的吮手指头时间,孩子可以自由地在任何地方吮手指,其他时间则不允许。

最初几天,放学一回家,这个孩子就在客厅里吮他的手指头。有一天他吮着吮着,看看父母,忽然脸一红,“扑哧”一声笑了,他父母也笑了。之后,他对吮手指这件事没了兴趣。

皮莱特由此得出结论:孩子本不该做的,如果屡禁不止,你就特许他在特定的时间范围内,有家长在场的时候做。时间长了,那事情对他就不再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

其实我们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也可以将故事中的方法与生活相结合,有些事情越是禁止孩子做,孩子越来兴致,如果父母开明地允许他做,过一段时间他可能就会失去兴趣。

手指益智法


手是认识物体的重要器官,也是触觉的主要器官。科学家研究发现,通过活动手指来刺激大脑,远比死记硬背更能增强大脑的活力,并可延缓脑细胞的衰老。这对人类智力的开发尤其对孩子的智力开发十分重要。

人们常说“心灵则手巧”。这里所说的“心”不是指心脏,而是指大脑。“心灵手巧”与“手巧心灵”是辨证的关系,手脚灵了,头脑才会聪明,笨手笨脚必然笨头笨脑。训练孩子的手脚,等于给孩子做“大脑体操”。手的动作,代表着孩子的智慧,因为大脑用来处理来自手的感觉信息和指挥手的运动占的比例最大。大脑有许多细胞专门处理手指、手心、手背、腕关节的感觉和运动信息。所以手的动作,特别是手指的动作,越复杂、越精巧、越娴熟,就越能在大脑皮层建立更多的神经联系,从而使大脑变得更聪明。因此,训练孩子手的技能,对于开发智力十分重要。

可以采用如下方法:

1、锻炼手的皮肤感觉。经常给予孩子手部皮肤以有力的刺激,如把手交替伸进冷、热水中(温度要适宜);或让孩子多接触一些不同性质的物品,如玩沙子,玩石子,玩豆豆等。这样,可以锻炼孩子手的神经反射,促进大脑的发育。

2、增强手指的柔韧性。如让孩子经常伸、屈手指,闭上眼扣扣,练习写字绘画,这些锻炼有利于提高孩子大脑的活动效率。

3、锻炼手指的灵活性。让孩子的手指做一些比较精细的活动,如摆弄智力玩具、拍球投篮、学打算盘、做手指操等;要手脑并用,边做边思考,以增强大脑和手指间的信息传递,提高健脑效果。

4、培养孩子自己动手的习惯。为孩子选择玩具时,要从培养孩子自己动手习惯出发,比如高级自动化玩具就不如积木、橡皮泥或能拆能拼的玩具更有利于动手能力的培养。

5、交替使用左、右手。左手受右侧大脑支配,右手受左侧大脑支配;交替使用和锻炼左、右手,可以更好地开发大脑两半球的智力。

纠正宝宝吮指10方法


早教正能量,成就新梦想。早教是宝宝在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早教可以让孩子的大脑的以开发,从而让孩子从小学会面对和解决问题。你们有对自己的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吗?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纠正宝宝吮指10方法”,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吮指是婴儿常见的行为,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大约有一半的小婴儿有过这种吮指行为,其高峰在18-21个月。有80%的儿童在入睡时还要用一用。

吮指的方式在不同儿童那里是不同的。有的只是把手指(多数是大拇指)塞在嘴里“咂”;有的是抱着毛绒的玩具就要吃指;还有的不是吃大拇指,而是吮食指、中指,甚至拳头。

吮指的时间对不同儿童也不相同。有的只要是醒着没人陪伴就吮,有的是在入睡前才吮。在入睡前吮指的,更难纠正。

对吮指的看法,不同国家有不同。在我们国家,家长很紧张,觉得孩子有了大问题了,千方百计地要纠正;但今天的欧美国家并不是这样看。他们认为这并不是什么不良行为,孩子到了5岁左右会自动放弃的,专家也认为,如果孩子快出恒牙了,还在吮指,才会对牙列的整齐与否有影响,否则就没有什么害处,不必过份担心。

吮指的原因一开始是偶然的、不经心的,婴儿在两个月左右就“发现”自己的手了。他偶尔把手、手指碰到嘴边、伸到嘴里,很自然,吮吸一下很快乐,就常常这样做,终于形成了习惯。有人认为小婴儿吮指是由于出生后吮吃瓶奶,吮吸动作没有得到满足,所以出现吮指,这也有可能。对于年龄大一点的儿童(五、六岁)来说,因为某个原因(父母争吵、爷爷经常发大脾气等)心理情绪紧张,感情无寄托,因而发生吮指,以求得安全感,这也是有的。

总之,对吮指的看法各式各样,是否急于纠正,认识也不尽相同。我个人认为这是一种在儿童发展过程中常见的行为,在一岁以内不必过份紧张,一岁以后,应该注意纠正。当然,在两三个月就纠正更好。两岁左右开始纠正,可以利用语言讲道理,效果更好。四岁经后再开始纠正,由于习惯太牢固,纠正起来,困难很大。

纠正吮指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在小婴儿醒着的时候,总让他的手指有事做,摇小拨浪鼓、小摇铃,会有用,另外,抱他起来走动。在他刚要把手伸到嘴里时,把他的手指拿出来,逗引他看垂挂的玩具、听你唱唱歌,转移他的注意力。

2、在手指上涂上“有异味的东西”,如黄莲、一点点咸味、一点点辣味,对刚形成吮指习惯的小婴儿很有用。

3、不要批评,这样做会使他更加吮指,寻找安全感。

4、孩子大一点了,可以带他看牙医,让牙科医生对他说不能吮指的话(事先和牙科医生说好),这会很有用。

5、对在睡前要吮指的孩子,可以在睡前对他讲讲故事,一起看看图画书,甚至推迟一点睡觉,以使他累了,不吮指也可以睡着了。

6、对吮吸习惯比较牢固的孩子来说,睡前马上把他喜爱抱着睡觉的玩具一起收起来,让她会大哭大闹,这并不是一个好方法。最好和他一起玩“宝宝回家”的游戏,让他和你一起把这些宝宝放到“床上”去,让他们睡觉,然后你再和他看图书、讲故事,陪他睡觉。这样,他知道“宝宝们睡觉了”,会忘记他们,不会去找他们,也不会吮吸了(因为她只有在抱着这些毛绒玩具才吮指呢!)。

7、孩子因为你拿走她心爱的玩具而大哭大闹,你不理会她,是正确的,她哭闹几天就会好的。最怕是她闹了一阵,你又给她了,于是她就愈闹愈厉害,终致形成了生物钟,到时候就会自动醒来闹。

8、可以带孩子到姥姥、奶奶家住几天或者外出旅游几天(把她心爱的毛绒玩具也带几件,以备急需,不过,不让她看见),彻底改变,有时会连不良行为也改变了。

9、如外出不可能,把屋里的摆式换个样,床换个地方,被褥抱套不同的,也可能有用。

10、换其他人(如姥姥、奶奶)来照顾她睡觉几天,试一试。

孩子的这些古怪行为,其实是在自我安慰,粗暴干涉后患无穷


家长都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之前,一定要遵循其内心的发展规律。给宝宝进行早期教育,可以培养他们的人际技能。我们为什么要对孩子进行早教呢?小编特地为您收集整理“孩子的这些古怪行为,其实是在自我安慰,粗暴干涉后患无穷”,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小小常在快两岁的时候特别喜欢吃手指,把自己的拇指啃得指甲都变型了,还咬出血来,伤口轻微发炎。无论怎么制止都不管用,只能在他睡觉的时候,用百多邦软膏涂在伤口上,防止进一步发炎。

后来在香港买了一瓶专门用来改变吃手习惯的“小苦药”,可以涂在指甲上,通过苦味来抑制孩子吃手的欲望。常爸自己尝了一下,苦得龇牙咧嘴,所以没舍得让孩子受这个罪,就搁置下来了。

因为常爸之前做过一些研究,知道频繁吃手是很多孩子的必经之路,所以虽然心痛孩子把自己咬得手指变形,也就不再强加干涉了,做好手的保洁和消炎,爱吃就让他吃吧。

过了一段时间,猛然发现,小小常不再吃手了,拇指的指甲也长回来、恢复正常了。不得不感叹成长的妙不可言,只要耐心等待,很多“毛病”都可以“不治而愈”。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孩子一岁以前吃手是在用自己的方式探索世界,不要去干涉;但是过了一岁孩子还是吃手(咬手指),家长就开始焦虑了,很多人认为,频繁咬手指与安全感缺失有关,是这样吗?今天,我们请小马君就这个问题和大家聊一聊。

如果孩子需要抓头发,咬手指,摸大人胳膊或者衣角才能入睡,是不是表明孩子缺乏安全感?

已经够注意保护了,为什么他还是没有安全感?

而如果我要说,孩子的这种表现特别正常,他只是在用新学会的本领来安慰自己呢,爸爸妈妈们会不会更加疑惑了?!

今天就来跟大家聊聊那些你认为“不正常”的“臭毛病”是如何产生的,跟传说中的安全感有没有关系,爸爸妈妈又该不该帮孩子纠正?

大部分孩子都曾有过专属“小动作”

关于安全感我自己特别喜欢JohnBowlby的依附性理论。他的观点就是孩子与父母的早期互动会影响他与他人的安全关系,而孩子有无安全感是需要长期的观察以及大量的证据,单从他某一个行为就去判断其安全感是否充足,既片面,也不科学。

比如我们很容易通俗地认为爱笑,周围人暂时离开也不哭不闹的孩子很“懂事”,而那些经常“咬手指、抓头发、奶嘴不离口……”的孩子常被视为是劣迹斑斑的“问题儿童”,让大人,尤其是长辈们忧心不已。

其实,并非只有你家宝宝才这么“难搞”,基本上3岁之前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有一些让人无法理解的小动作。如果我们回想一下自己小时候,或是问问爸爸妈妈,可能也会有类似的动作。

而排除个别有明显“自我伤害”的倾向(比如用力、大把地拉头发,长时间尖叫、浑身不停地颤抖等),需要向专业的儿童医学机构求助外,适当的有一些“坏习惯”,不仅不能下判断说他“没有安全感”,反而要恭喜他找到了一种自己喜欢的安抚方式,通过这些行为他们来释放压力让自己得到安慰(self-soothingbehavior)。

聪明的身体懂得自我安慰

这些小动作什么时候发生得最频繁?

如果按照年龄段来分,其实就是6个月之后到3岁之前;

如果按照事件来分,一般会出现在“transition”(过渡时间),包括从睡觉到醒来,从一个熟悉的环境到一个陌生的环境,从一个熟人手里被抱到相对陌生的人手里,从家里到幼儿园,等等。

这些过渡时间都是孩子压力值相对高的时间,人的身体是非常聪明的,有自己的机制去平衡掉这部分压力,身体自己就学会了“self-soothing”(自我安慰)。

所以,现在你可能就明白我之前说的,孩子这些看似古怪的行为非但不能表明孩子缺乏安全感,反而证明了他正在学会用自己的方式让自己变得平静,并且这种“self-soothing”的能力也是孩子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能力。

打击孩子的“自我安慰”力,后患无穷

当孩子刚去上幼儿园的时候,一个self-soothing能力强的孩子,与父母分离时也会哭泣,但是很容易被老师安慰,或者自己通过抱着玩具熊的方式来释放压力;而一个self-soothing能力弱的孩子,情绪可能就容易崩溃失控,而且会持续好几天非常难哄。

self-soothing的能力部分是与生俱来的,但一样要靠后天培养,可惜,面对孩子们自己“发明”的各种“奇怪”的自我安慰方式,更多父母选择的是无情地打断,严厉地禁止。

试想,如果孩子的古怪行为本身是在释放压力的,但是你硬是不让他这么干,压力还在那里,他们会怎么办呢?

一般有三种处理方法:

第一,完全向“外部”释放压力,典型表现是拼命哭,怎么也安慰不好;

第二,将焦虑感向内部积压,比如孩子选择默默抹眼泪,不太爱与人说话;

第三,将压力转移成对外的攻击性。比如你会发现他开始莫名其妙地打人,或者大声叫喊。

能量是守恒的,一味禁止咬手指造成的后果远比孩子咬手指严重得多。

如何助长他们的自我安慰力

如何把自己哄着对孩子来说是相当有挑战的事情,正因为如此,睡前孩子们“古怪”行为出现的概率也会特别高。2002年,美国加州大学专门研究了孩子的睡眠规律以及自我安慰行为的变化趋势。

与大多数家长迫切想要减少这些行为不同,研究人员喜欢这些安慰行为,而且他们想知道如何加强这些安慰行为。

结果发现有3件事情与之息息相关:

1.第一年的时候孩子大部分时候睡在在自己独立的婴儿床里,在婴儿床外睡眠的时间相对比较少。

2.孩子的睡眠环境相对比较安静。

3.孩子在清醒的时候,父母会非常积极地与之互动。

研究者发现,孩子的自我安慰行为早在4-6个月就发生了,1岁时候的频率最高。这种能力与孩子的天生气质没什么直接联系。

研究人员还发现,当孩子与大人分床睡的时候,自我安慰能力更强一些,因为父母发现孩子中途醒来的概率变小了,孩子有更多的机会去自己安慰自己重新入眠。

所以你可能会发现,刚开始分床睡的时候,孩子会发展出睡前爱咬手指拉头发的“新毛病”,或者更频繁地用咬手指和拉头发的方式哄自己重新睡着。

放心,他不会咬一辈子手指

别担心孩子咬手指或者抓头发,就算你什么也不做,这些行为会在3岁之后明显下降。其实里面是有儿童发展的依据的。我们之前聊过一个理论叫做theoryofmind(心智理论),通俗地讲就是孩子需要到一定的年龄才会顾及别人的眼光。

当孩子发现自己之前发明的self-soothingbehavior(自我安慰行为),比如咬手指给他制造了一定的社交困难时,他自然会减少这种安慰行为。这个时候他会自己找别的方法去安慰自己,很可能选择唱歌,画画之类的。

这时候,才该管

不过还是有的大人会看不惯,希望他改掉。原则上我还是不鼓励这种行为,但还是说一说到底什么时候父母需要一些介入。主要可以把握两点:

第一,关注他的的行为有没有制造“社会性”上的不舒服,帮助他找到更好的替换行为;

第二,让“自我安慰”行为升级成为更有意义的活动。

我来详细解读一下,

第一点,如果说他的自我安慰行为并没有干扰他人,也不会妨碍他交朋友,那么完全不需要介入。

但如果困扰到别人,比如有些孩子喜欢在公共场合触摸自己的隐私部位,让别人不舒服,你就可以和他坦诚交流,给他说明感受,比如“妈妈知道你这样做觉得很舒服,我们自己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完全可以这样,但是在公共场合,会让人家很难受,我们可以换一个方式,比如给你的小伙伴一个拥抱,或者听听音乐。”通过提供更好的替换行为,让孩子弥补之前自己在选择上的不足。

第二点,父母还可以利用孩子“自我安慰”行为,让他们做更加有意义的事情。

比如有位美国妈妈发现自己孩子有压力的时候就喜欢推玩具“除草机”,结果这位妈妈就突发奇想,让孩子去推真的除草机,结果到了8岁,这个孩子已经是一把割草的好手了,又释放了压力,又帮助了家事。

再比如,有个老师发现自己班上有个孩子只要有压力就会去拿勺子敲击各种教室里的家具。她没有制止这种行为,而是寻找到了更好的替换行为——让孩子学习打鼓。后来这个孩子成为了一个非常优秀的鼓手。

无论是哪种介入方式,核心都是“不制止,找替换”,而且一切考虑的标准也不是“你觉得怎么好”,而是“哪种方式更符合孩子的发展。”

在我看来,任何的自我安抚行为都是孩子安全能力提升的表现,并不存在好坏。

如果你只是一味堵截这种行为,他就会退回到从外部获取的方式,于是你就会看到他大哭大闹,需要你抱等,然后你又会觉得“这孩子怎么这么难哄”。

现在,想必你明白了,不是孩子难哄不正常,而是你根本不懂他。

关于手指的童话故事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