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拥有不同的个性与特质,爸爸妈妈更要懂得欣赏孩子的独特之处,唯有亲子间具有良好的情感交流与沟通,彼此拥有深深的信赖感,教养的工作才得以真正落实,同时也才能够为孩子树立起建全人格的发展模式。

大多数的爸爸妈妈,都是在摸索中逐步去学习、去探索,然后多少领悟一点、调整一点,才能在亲子关系中找到相处的诀窍,也因此得以在自我成长的道路上,更上一层楼。

没有人天生会做爸爸妈妈,也没有人天生会做人家的孩子。爸爸妈妈总是战战兢兢的照顾孩子,同时渴望能教养出“优质性格”的孩子,然而什么是“优质性格”?简而言之,也就是让孩子拥有比较能适应现代社会需求,也比较能创造成功前途的优秀人格特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因为孩子拥有了这些特质,爸爸妈妈的生活也可以变得更轻松、更放心、也更快乐。

因此,为了创造孩子与爸爸妈妈双赢的人生,本刊特地邀请中国台湾辅仁大学儿童与家庭系老师陈富美、华人顶尖演说家暨EQ专家、畅销亲子作家吴娟瑜、中国台湾心理学家游干桂共同集思广益,提出“培养优质性格小孩”的中肯意见,希望能提供爸爸妈妈和小孩间更为紧密互动的方法,以成就出更多的优质家庭环境,并培养出更多的优质孩子。

让孩子懂得对自己负责

个人人格特质的养成,起始于孩童时期,如今我们常在电视、报纸新闻中,看到许多人因为在现实生活中遭遇挫折,便采取自杀或是伤害别人的行为,来逃避人生所应承担的责任,这些错误的示范除了后天影响之外,也很可能是因為他們从小就没有一个较为健康的人格,因此導致他們在长大后做出那些社会所无法理解的行为。其实,自己的人生最终都需要自己负责,爸爸妈妈应该在幼儿时期,便让孩子养成负责任的态度,才能使其拥有面对未来人生的无尽勇气,这也是爸爸妈妈所应送给孩子的最珍贵宝藏。

“你不会做,我来帮你!”许多爸爸妈妈因为担心孩子无法自己将事情完成,而一味地帮他们做很多事情,长此以往将逐渐剥夺了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国台湾辅仁大学儿童与家庭系老师陈富美表示,从孩子开始学习上厕所或穿衣、穿鞋时,爸爸妈妈便可以放手让孩子自我摸索,藉以培养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

也许在孩子学习新事物的过程中,会发生很多意想不到的状况,此时,爸爸妈妈应该站在辅导者的角色,以“你觉得妈妈应该怎么帮你?”、“让我们一起想办法,问题一定可以解决的。”的观念与行动,陪伴着孩子一起解决问题,而不是直接动手将事情办好。

陈富美表示,在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但可训练孩子自己动脑筋想办法的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孩子建立自我、自信的概念,相信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好,而不会在日后遇到一点点小问题不能解决时,就选择逃避,并且害怕面对做不好可能会失败的结果。

华人顶尖演说家暨EQ专家、畅销亲子作家吴娟瑜说,想要避免孩子不负责任的状况,爸爸妈妈不妨先了解孩子养成“不负责”性格的可能原因,并加以调整改正。

养成不负责性格的可能原因

吴娟瑜说,孩子没有责任感、不敢负责可能是因为下列几项因素:

1、不敢负责:可能是爸爸妈妈要求孩子完成的任务太大,例如:要孩子打扫所有的房间,或要孩子去买十样以上的东西,面对这些突然出现的庞大任务,孩子会觉得害怕、不知所措,在没有处理这些事情的经验,又怕做不好被爸爸妈妈责骂,孩子很可能立马以“我没有空!”、“我不会买!”等借口来逃避问题。

2、不会负责:可能是当孩子没有把事情做好时,爸爸妈妈也没有要求他重做,或只是唠叨几句就自己接手把事情处理完成,以致于让孩子没有学到“要享受权利,也要会尽义务”久而久之便养成了把玩具乱丢、不会物归原处等不良习惯。

3、不想负责:可能是当孩子渴望把事情做好,可是每次无论怎么做,爸爸妈妈都不满意并且大声责骂孩子这里做的不好、那里做的不行,久而久之孩子会觉得沮丧难过,因为不管自己如何努力想做好事情,都得不到爸爸妈妈的赞美与鼓励,时间久了也就失去了“想负责、想做好事情”的动机,日后对于爸爸妈妈交代的任务,干脆采取假装不知道、不理会的态度。

所以,爸爸妈妈除应该反省自己的教养方式,也要多花时间了解孩子不敢负责、不会负责或不想负责的原因,这样才能找到正确的方法,鼓励、培养孩子负责任的性格,让孩子从小就知道,某些人生必须面对的问题只有靠自己努力、家人陪伴才能完美的解决与面对。

下一篇:倾听孩子心声躲过10大误区(下)

相关知识

早教:爸妈要懂得倾听孩子心声


每一位爸爸妈妈都善待自己的孩子,可是却经常不清楚孩子内心想的是哪些、必须的是如何的爱,那样,就造成 爸妈经常只重视在物质条件上考虑孩子的。实际上,伴随着孩子的成才,她们更必须的是爸妈可以出示精神实质上的适用,而倾听孩子的心声,刚好就是以精神实质和情感上关注孩子、与孩子创建婚姻关系的关键方法。能够 那样说,应对孩子时,爸妈的耳朵里面比嘴唇更为关键。爸妈如何懂得倾听孩子心声?

倾听孩子的心声,还能够让孩子对爸妈的信赖感愈来愈深,仅有勇于向爸妈拉开自身的心弦,让她们可以清晰地认识自己对一些事情的观点和觉得,才可以使爸爸妈妈走入孩子的精神世界,为孩子之后的成才与生活做指导。爸妈如何懂得倾听孩子心声?

孩子也是个单独的个人,也会出现自身的心态,当她们受了憋屈或碰到挫败时,最必须的便是爸爸妈妈的倾听与表述的关怀的心,仅有那样才可以解决孩子心里的很慢和焦虑不安心态,有利于修复孩子的信心,英勇路面对新的挑戰。

绝不浮夸地说,学好倾听是创建和睦亲子沟通的一个重要。可是,爸爸妈妈以往都习惯用嘴唇说,而不习惯用耳朵里面听,要让她们把这类习惯性更改回来却并并不是件非常容易的事。由于倾听并不是很简单地“听到”,只是要学会放下手上的一切事儿,内心也不必去想其他事儿,把这一时间完全地交由孩子,填满善心地与孩子在一起,听她们讲话。爸妈如何懂得倾听孩子心声?

针对年纪偏小的孩子,最好是要有人体上的触碰,例如相拥或搂着孩子,看见孩子的双眼,让她们感受到爸妈的关怀。用心倾听孩子的每一句话,用小表情或者简单的词语例如“哦,是那样”、“之后呢”等来做答复,表述爸妈对孩子常说事儿的关心和高度重视。在这里在其中不必随便切断孩子得话,假如爸爸妈妈觉得孩子常说是不正确的,也不必随便地给与指责和点评,要激励孩子把话讲完,随后选择适度的机会再说和孩子讨论这一话题讨论。

爸妈如何懂得倾听孩子心声?孩子有时并不一定爸爸妈妈给有人说一些指导得话,最必须的实际上便是倾吐,把自己内心想说的话说出来也就没事了,因此这些沒有倾听孩子讲话习惯性的爸爸妈妈们,从今天开始吧,给孩子一些倾吐的時间,不必指导和干预,仅仅用认真地心态去倾听,坚信大家坚持到底,一定会有出乎意料的获得。

影响孩子成长的10大误区


1.不要瞧不起孩子

“你怎么这样笨啊!”每当这类瞧不起孩子的话脱口而出时,都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观念。

2.不要恐吓孩子

采用恐吓的方式来管教孩子,也会减弱他的自我观念。如果父母说:“你下次再这样,就要你好看!”每当孩子听了这些话,他们会对父母产生恐惧心理。

3.不要贿赂孩子

有些父母许诺孩子,如果读书成绩好,就给买什么东西。这样不利于孩子树立良好的学习目的性。

4.不要逼孩子答应“下次不敢了”

孩子犯了错误,妈妈气极地说:“好,现在你要答应我,你再也不敢这样了。”要小孩许诺是没有意义的,假使碰上敏感的孩子,反而会使他再度犯错而感到难过。

5.不要过度保护监督孩子

过度保护监督孩子会挫伤孩子的自我观念,削弱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因为当父母过分监督孩子的行为时,其实也是在告诉孩子:“你不能照料自己。”

6.不要对孩子唠叨不休

过分唠叨不休会使孩子觉得父母认为他没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会产生厌恶不快的感觉。其实,有条理地向孩子交代事情,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7.不要强迫孩子立即盲目地服从他人

如果你硬要孩子丢开他正做着的事,听你的话做别的事,他的反应会很不乐意。要求孩子立即而又盲目地服从,对抚育出独立而自我调节的人,这种主法是无效的。

8.不要纵容孩子过分

纵容孩子并不利于孩子本身,只会剥夺孩子的潜在能力的发展机会,阻碍他成为能干、独立、能自我调节的人。

9.不要用不一致的规矩管教孩子

有些父母凭自己的喜怒随意设立规矩,同样的行为有时遭罚,有时由他去。这样会使孩子感到迷惑。

10.不要定不适合孩子年龄的规矩

不要做不切实际的期望,因为你期望于他的,是他的年龄不可能达到的行为水平。这对他的自我观念有极坏的影响。

避开10大误区 养育出色男子汉


你可能觉得男孩总是很调皮,总是给你惹麻烦。有时他还很固执,不听你的话。其实,有些行为恰恰因为他是男孩。让我们读懂我们的男孩子,然后你要做到:

多拥抱你的男孩

误区:刚刚出生一个多月的小男孩已经开始东张西望了,但他很少专注妈妈,他大概不需要妈妈抱他。

事实:男孩需要更多的拥抱。1岁半之前,怎么宠爱你的儿子都是不过分的。他看你眼睛的时间少,看起来好像更少依赖你,而且容易被别的事物所吸引。比起你的脸,他更喜欢看那些移动的物体。但实际上,男孩大脑成长得比女孩慢,所以他们的情感比女孩更加脆弱,他们需要更多的关怀。他的肌肤需要通过触摸得到满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他更想让你带着他四处走,所以多抱抱他吧。

理解男孩的冒险行为

误区:男孩调皮捣蛋。带他出去玩,他总是喜欢做一些危险动作,比如登高、从高处往下跳。妈妈们因为担心他的安全而制止他们的行为。

事实:中国人传统上一直要求孩子要静,总是想办法约束孩子的行动。其实,你应该时时刻刻想到,我们的小男孩是远古时期的小猎人,他们需要广阔的空间和自由的行动,他们依靠运动和攀爬来健康地发育他们的大脑。妈妈爸爸们不要束缚他。你需要在不干涉他的前提下尽量保护他的安全,并且相信他天生的空间判断能力。同时,鼓励你的小猎人多参加体育运动,多在户外奔跑活动,各种感官综合的经验带给他的是更健康的发展。

适当让男孩走进集体

误区:现在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出于爱护和安全考虑,很多妈妈不喜欢让小朋友到家里来玩,也不愿意让孩子到外面去玩。

事实:男孩天生是群居动物,他们生性成群,在群体中学会社交、学会爱、学会生活、学会责任感和道德观,并找到自己的归属。如果男孩在孩提时代没有学会处理团体中的关系,缺少团体意识,将来就不懂得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不可能和别人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寻找的是能让自己放松、能给他任务、能让他感到自豪的集体。家长应该适当鼓励他们参与积极竞争的活动,比如体育活动,让他们从中找到自己是谁。家长也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在有挑战、感兴趣的氛围中学到能力、技巧和责任感。

理解男孩的固执

误区:一个2岁的小男孩一直想登上一个高高的童话城堡。但他太小了。妈妈告诉他你现在还不能玩这个。但男孩好像没听见,还在看城堡。妈妈硬拉着孩子离开。

事实:做不到的事情,一定要去尝试,这是睾丸素的作用。从襁褓期开始,男孩就不像女孩那样心安理得地接受挫折,也不喜欢接受他人的帮助。通常他明明知道自己力所不能及,感情上却不能够很快地接受,他还是要坚持不断地尝试。男孩子对自己情绪的处理,比女孩子缓慢许多。这时,妈妈应该相信我们的小猎人对自己的判断能力,并且给他足够的时间调整自己的心态。他接受事实后,会自己离开的。而你硬把他拉走、或者强迫他接受你对他的帮助,才会使他产生真正的挫折感。

知道他的注意力不如你

误区:你说了好几遍,他也没听见。你觉得他是故意的不听你的话,所以你很生气。

事实:他就是没听见。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好,特别是在他们非常专注地干一件事情的时候,根本听不到第二种声音。这时,你不要呵斥他,你越呵斥,他越排斥这种陌生的噪音。你应该走过去、蹲下来,看着他的眼睛,抓住他的手,对他温和地讲话,让他同时有视觉、触觉和听觉的刺激,他才会从其他事情上把注意力转到你身上。

体谅男孩的特殊表达方式

误区:对你不满意,或者自己的心情不好,他就摔门、砸东西、喊叫、甚至敲墙。于是你训斥他,展开一场嗓门儿的比赛。

事实:由于体内睾丸素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愤怒,更需要发泄,侵略、冒险和竞争是男孩的天性。男孩是用身体来表达他的情感的。他不会像女孩一样,能用语言表达出“我生气了”“我很难过”等情绪,即使表示对你的爱,他可能也只是拉拉你的衣角。有时男孩在非常高兴的时候也摔东西,这都是睾丸素的作用,是这个小男子汉成长中的正常行为。2~5岁男孩会越来越多地显露自己的个性,这时,孩子容易发火,爸爸妈妈不要压制他的反抗,否则可能会破坏他一生的性格。你应该告诉他什么是更好的表达方式,他有能力、有责任也有时间去调整自己。同时给他发泄的机会,允许他喊叫,甚至指定一样东西比如沙发或者沙袋等,让他捶打。

给男孩优秀的男性偶像

误区:男孩的世界里总是有很多女人,妈妈、姥姥、奶奶、保育员、幼儿园老师等。这些女人会给孩子最好的照顾,他还需要什么?

事实: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男孩总是要在身边寻找一位男性作为榜样来效仿。在过去,家庭中的男性成员往往充当这个角色。如今独生子女家庭,多数男孩缺少叔叔、舅舅这样的男性亲属。男性榜样有可能是家庭的朋友或者孩子的老师。当男孩说“我喜欢某位男性”或“***很不错”等话语时,父母就需考察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可以认同。因为男孩子已经把他作为了榜样。

帮助男孩表现自己的同情心

误区:小猫咪病了,邻家小女孩不断地抚摸着小猫咪,表现出无限的同情。儿子却冷眼旁观,表示男孩生性冷酷。

事实:男孩同样有同情心,只是现实社会严重抑制了他们的同情心。男孩很少像女孩那样用语言和倾听来表达自己的关切,他们更注重自己能够为对方做些什么具体的事情、给予对方切实的帮助。当你情绪不好或者身体欠佳的时候,女儿也许会陪伴着你,给你说些甜蜜的话语,儿子却会用实际行动表达他对你的关爱。也许他会笨手笨脚地给你倒一杯水,也许他会积极地收十好自己的玩具,表示他不用妈妈操心。了解男孩的这一特点,也有助于我们理解自己家庭中的成年男性,比如父亲和丈夫。下一次你期待鲜花的时候,爱人却给你买来烤鸭,也许你会少一些怨气,多一分感激。

帮助男孩认识他们的英雄主义

误区:4岁的儿子做什么事情都喜欢首当其冲。这孩子太莽撞了。

事实:这是男孩一种本能的反应。男孩通过“自我牺牲”来发现“我是谁”和自己的“个人力量”。他们在共同奋斗中和谐友谊,可以为了理想献身。所以家长要告诉他们冒险和使命的衡量标准,并给他们安排一些诸如“倒垃圾”的小任务,告诉他这些小任务也可以让家人很舒服。衣食无忧、万事不用自己操心的男孩只能学到很少的冒险精神,缺乏使命感。父母要鼓励男孩去发现自我价值并实现它。在鼓励中,告诉他最有意义的是实现价值的过程,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教男孩学会自律

误区:邻家小妹妹刚走进房间,儿子就挥起手中的“金箍棒”打过去。不懂礼貌的孩子应该狠狠教训他。

事实:男孩有很强的进攻性,父母应该教育我们的孩子懂得自己的价值,了解一种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教男孩懂得价值观、道德观实现他的自律。电视节目、好的故事都可以告诉他什么行为是好的。

分享的误区(上)


孩子和成人的想法有点不同。在孩子送“礼”的时候,他们的想法首先是自己喜欢,才肯拿出来送给别人。

今年3月份的一次聚会,恰巧东东的生日。我因为忙,到了前一天晚上才想起来没有买礼物。来不及了,只好问虎娃,明天是东东弟弟生日,我们送他什么礼物呢?虎娃答“车!”。我一想不错,东东和虎娃一样是小车迷。对虎娃说“来不及买了!”虎娃回答“我有!!”说罢跑到游戏室。一会儿举出了他那辆掉了一个门、车前盖和一个后轱辘的“法拉利”模型车。这是他最喜欢的车,从小陪到大的第一部车,几乎成了他安慰物的车,目前仍然是他车库里No.1的车。送这种车做生日礼物当然不行,但我感动的是他居然拿出的是自己最喜欢、最爱玩因而也就磨损最严重的爱车。

由此想起来多数小宝宝都曾经把嘴巴里嚼了一半的东西吐出来往妈妈或其他他喜欢的人嘴里塞。这其实是他最初的分享意识。这个时候,他完全是从自我来出发的,自己是中心。在这个阶段孩子对事物的感情都是从“我”出发的。“我”喜欢,所以我给我喜欢的人。(转下文)

分享分享的误区(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