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勇敢的童话故事
2021-05-25 让孩子勇敢的童话故事 科学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 如何让孩子做好入学准备8种方法让孩子平静。
孩子生气的时候的表现是大同小异的,他们对自己的脾气失去控制,也不能象平常一样地正常思考,“但是,帮助孩子平静的方法则要因人而异”,明尼苏达大学的雪莉?盖勒说道:“对一些孩子来说,咬咬大拇指,抚摸一阵毛毯,或者坐在妈妈的膝上听一个故事就能平静下来,而另一些则可能需要尖叫一阵,如果尖叫能够阻止他们把东西砸坏,尖叫也行,因为最终的目的是教会孩子学会镇静下来的办法。
但是,即使你以为你找到了孩子平静下来的有效方法,这个方法在下个星期还是可能失效,当孩子在超级市场突然大发脾气的时候,你还是可能感到手足无措,因此,我们在这儿就一些有经验的母亲与儿童教育专家来谈谈她们的秘诀。
1.抱紧孩子。许多家长都知道把孩子包在襁褓里能使大哭的婴儿平静下来,“这个原则也适用于大一些的孩子”,已有两个孩子的克莉斯汀?班尼特说道“比如,当孩子摔了一跤,擦破了皮的时候,他的安全感被粉碎了,因此她可能大哭大叫,你可以把她抱起来,轻轻地摇她直到她的肩膀松驰下来,这样,她的安全感会慢慢回来。”
2.让他用小拳头发泄。如果孩子发怒要砸东西,给他一个枕头让他打个够,幼儿园教师琳?菲利普建议:“或者给他一个塑料锤子,让他砸到他会用语言表达他的愤怒为止。”
3.家长保持平静。“当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最要紧的是家长不能发脾气。”辛格门博士说,“培丽亚是我们七岁的女儿,她常常会情感用事,有时我实在受不了了,我就告诉她我需要离开房间静一会,我发现她已经到了能够宽慰自己的年龄,所以我告诉她感到悲伤或愤怒是正常的,然后我让她的愤怒自个儿慢慢地消失。
小孩子常常需要向家长“借贷”平静的心态,孩子要平静下来之前必需把家长的平静内化,如果家长自己行为失控,孩子就不可能做到这一点。
4.倾听孩子诉说。即使是一个小孩也应该有倾诉她感情的权利,我们三岁的女儿麦迪生,每次听到她十五岁的姐姐要她离开她的房间时,都很生气。南卡罗本纳州的海蒂?斯坦波尔?皮雅说,麦迪生会大声地叫道:“她叫我滚出去!”然后就大哭起来。我会认真地听她倾诉,因为她的感情的确受到了伤害。等她说完了,我就让她帮我准备晚饭或者做一些大女孩在家干的事,这样她就感到她受到了特别的对待。
5.使用纺织品与玩具。纺织品对有些孩子有特别的宽慰作用,特别是那些性格喜欢抱毯子或抱小猫小狗的孩子,试试看对孩子说:“你可以和这头毛茸茸的熊坐在一块,它会使你好受一些。”你可能会发现柔软的物品与抚摸它的感觉使孩子渐渐静了下来。
6.逗孩子发笑。“如果孩子着急的在地上跳脚,我们也跳脚。”班尼特说:“有时,孩子发怒发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我就参加她与她一块大哭,”我会说,“哭的好听,再响一些,我听不见。”用不了多久,我们两个就在一块大笑了,“但是,虽然幽默有时能拆除愤怒的雷声,你还是需要小心从事。在纽约工作的心理治疗专家大卫?舒马克勒说:“在有些情况下地把事情弄的更糟,孩子可能会感到你在取笑他,不把他当一回事,如果你发现这种迹象,赶紧改变策略,或者抱抱他,或者同情地听他倾诉。”
7.转移注意力。学步的幼童很想探索许多区域,如果被阻止的话很容易发怒,因此,不要火上浇油告诉他不能爬上餐桌,相反,转移他的视线,给他一些新的探索的东西,可能的话,走到门外去。“每次我把我19个月大的克莉斯蒂娜带到后园她都很高兴,她听着园中的鸟叫声就会完全忘记几分钟前使她大发脾气的事了。”佐治亚州的克鳃格女士说。
8.深吸一口气,告诉孩子深深吸口气可能使孩子更为愤怒,但是如果你蹲下身,看着他的眼睛,然后自己做几次深呼吸,他很可能会不自觉地模仿你的呼吸方式,不久,他就会冷静下来告诉你发生了什么事,而不是哭哭啼啼地闹个不停了。 (女人志)
扩展阅读
10种方法让孩子更聪明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聪明,而多项科学研究表明,积极的早期干预有助于改善孩子的学习和智力发育。美国“健康生活网”最近载文,刊出经过科学证实的10种让孩子更聪明的方法。
1.益智游戏。下棋、填字游戏、猜谜语等都是非常好的益智游戏。九宫格数独之类的游戏更能锻炼思维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复杂决策能力,有助于提高孩子智商。
2.学习音乐。加拿大多伦多大学一项研究发现,音乐有助于锻炼右脑思维能力,能提高孩子智商和学习成绩。孩子学习音乐时间越长,受益越大。加拿大肯高迪亚大学一项新研究也发现,7岁左右学习乐器最有助于提高孩子多种反应能力,长大后更聪明。
3.母乳喂养。母乳是重要的“大脑食物”,多项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的孩子更健康更聪明。美国《普通精神病学文献》杂志刊登加拿大和白俄罗斯研究人员经过近6年半的跟踪调查发现,吃母乳的孩子平均智商要比不吃母乳的孩子高出5%,学习成绩也更好。
4.积极锻炼。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表明,小学生的体育成绩与学习成绩之间存在明显的正关联。动作发育是智力发育的早期表现形式之一,儿童多运动能刺激相应大脑皮层,使之更活跃,更精确地支配运动和动作的发展。集体体育运动还有助于培养孩子自信心、团队精神和领导才能。
5.视频游戏。研究发现,旨在提高儿童策略思维和计划技能的视频游戏有助于提高其团队合作能力和创造力。美国罗切斯特大学一项近期研究发现,适当玩视频游戏的孩子在识别和捕捉视觉线索方面反应速度更快。
6.远离垃圾食品。儿童饮食应尽量避免高糖、反式脂肪及垃圾食品,有利于儿童早期(特别是2岁前)智力和运动能力的发育。多项研究发现,营养不良的儿童炎症更多,上学受影响,成绩易滞后。
宫外孕湿疹怀孕的表现手足口病症状宝宝感冒流鼻涕怎么办孕中期注意事项怀孕吃什么好盆腔炎有什么症状怀孕三个月胎儿图
7.培养好奇心。好奇可以激发幼儿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专家表示,善于培养孩子好奇心,鼓励孩子探索新思想的父母给孩子传递的重要信息是:求知极其重要。多问孩子问题、交给孩子新技能、多带孩子外出探索,有利于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父母给孩子讲故事、与孩子一起做手工和小实验等,都有助于激发孩子的好奇心。8.多阅读。阅读是提高孩子各发育阶段简单又最有效的方法。家长们不妨给孩子读读睡前故事,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9.培养自信心。孩子的自信多数来自家人的赞扬。儿童心理学家建议父母应该给孩子(尤其是青春期孩子)积极的鼓励,使其保持乐观心态,提高自信心。“真笨”和“没出息”等对孩子的否定性评价很容易伤及他们的自信。参加集体体育运动及社交活动也有助于培养孩子自信心。
10.吃好早餐。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大量研究表明,吃早餐可改善孩子的记忆力、注意力和学习成绩,哪怕早餐只吃一点主食加牛奶也是有好处的。不吃早餐的儿童更易疲劳和易怒,反应也更迟缓。
哪8种做法会让孩子成绩差?
让孩子把学习“玩”起来
1.唠叨式。家长若要想让孩子面目一新必先使自己发生变化,就要尽可能地剔除自己头脑里的旧框框、旧经验、旧模式、旧做法,而采用新思想、新模式、新做法。许多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肯定有比较定型的做法...很多孩子说,一听父母唠叨他就烦。做父母不妨自己想想,如果夫妻之间对方老唠叨,那你们烦不烦?作丈夫的唠叨,妻子烦,作妻子的唠叨,丈夫烦。因此,唠叨式是愚蠢的家教方式之一。
2.数落式。有的唠叨式同时就是数落式。总是数落孩子,你怎么不用功啊?你怎么样啊?总是在那儿数落。数落比唠叨更恶性,因为数落常常有谴责性质。数落式家教往往破坏孩子的学习状态,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给压制住了。
3.训斥、打骂式。训斥打骂都可能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其结果有仅不会使孩子成绩提高,而且会使孩子更加厌学,甚至逃学。
4.达标式。规定孩子下次考试平均成绩必须达到多少分,各次要进入前几名,这叫达标式。达标式也是伤害孩子积极性的一种家教方式。先给孩子制定了一个标准,使孩子心理上特别紧张,担心达不了标。而孩子往往是越担心越达不到标,因为心理上的压力使他很难自由发挥,也很难发挥出应有水平。
5.疲劳式。学校搞题海战术,家长再增加学习时间,学习题目,这就是疲劳式教育。孩子的精力是有限的,超负荷学习会给孩子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最终只能是欲速不达。家长若要想让孩子面目一新必先使自己发生变化,就要尽可能地剔除自己头脑里的旧框框、旧经验、旧模式、旧做法,而采用新思想、新模式、新做法。许多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的问题上,肯定有比较定型的做法.。。
6.包办、陪读式。对于孩子的学习,家长都替他操心,问长问短,没完没了地辅导,一天到晚陪着孩子学习。这也是错误的方法。
7.催促式。“你该做作业了,你该复习了”,这样的催促如果孩子听烦了,他们可能会说:我本来想学,你一催我反而不想学了。
8.愁眉苦脸式。老为孩子操心,所以也叫操心式。父母的面孔对孩子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一个孩子回到家里,如果面对的是一张数落自己的脸,一张唠叨的脸,一张训斥的脸,一张打骂的脸,一张愁眉苦脸的脸,一张拉长的脸,一张催促的脸,孩子就会从根本上失去在家庭中学习的乐趣。
最后,跟自己对照一下,看看自己有哪些方法已经在使用了,如果有的话,希望有则改之,好尽快提高孩子的成绩。>>话题:如果您的孩子的成绩倒数,您会怎样?
育儿问答:
友qianchengsijin问:怎么样才能改变孩子的成绩?
特聘专家崔军(向他提问)解答:孩子考试很好,成绩很优秀,当然是家长非常高兴的事情;如果孩子考试成绩不好,家长也不要急躁,要学会冷静思考,帮助宝宝分析孩子考试不好的原因,并给宝宝指出今后努力的方向。考试是考察学生对以往所学知识的一个总结,也是督促孩子努力学习的一个手段,但是,那只是过去的历史,目前家长的首要任务是怎样提高孩子学习积极性的问题。实际上家长也不要过分强调孩子的考试分数,现在只要能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良好的品德等,就是最大的成功。以后孩子就会健康成长...>>看看其他专家的解答
让孩子更聪明的8种表扬方式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想要给宝宝的将来打好基础,有些家长会选择早期教育宝宝。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早教已经成为婴幼儿成长中必不可少的额一个环节了吗?为满足您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让孩子更聪明的8种表扬方式”,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的成长需要父母的认可,然而,对孩子的赞美或表扬,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如何表扬自己的孩子也是一种学问,家长可能想不到表扬方法对孩子的心理造成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我们一起看看哪些表扬方式可以让孩子更加聪敏?
1.更具体的表扬
仔细考虑一下你想让表扬传递出什么信息?通常表扬是为了鼓励更多的好行为,所以表扬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你一直都在帮妈妈搬东西,很辛苦哦!”“你自己穿上了鞋!”“这幅画你很认真地画了一个上午!”而不是全部笼统地说:“你干得好!”“你真棒!”
2.强调努力的表扬
最有效的表扬注重事情的过程和为之付出的努力,而不仅仅是结果,对结果进行表扬没有太大价值。有效的表扬将鼓励孩子向前进,他能够学会自我激励,而不是为了你的肯定去做什么事,这样的表扬是对孩子真正的鼓舞,如:“哇!你把房子修得好高!你可以把这么多石块儿垒得这么整齐!”
3.以“你”开始的表扬
这样说可以帮助孩子审视自己,为自己的成绩感到骄傲。对孩子来说,成就感和自豪感能促使孩子不断努力,以获得成功。
4.强调效果的表扬
如果孩子帮助了别人,表扬的重点可以放在那些事情产生的效果上,比如“你把卡车给果果玩,你看,他看上去开心极了。”
5.有预期的表扬
“我一叫你,你就来我这边,这能帮我节省很多时间。”这样一说,孩子就不好意思听见你叫而没有反应了。
6.不添加主观判断的表扬
“你画的鸟像是要从纸上飞出来了”比“我喜欢你画的鸟”更好。孩子需要通过表扬,对自己做的事情感觉良好,而不是对妈妈的称赞感觉良好。
7.问句式的表扬
有时候,你体贴的问话比任何表扬都能透露出你对孩子喜欢、对他做的事情的尊重。这种问话体现出来的关心,对孩子来说是最大的奖赏:“这座城堡的哪个部分是最难修建的?”或者:“你的画里面,你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
8.减少“很好”“真棒”这类的表扬
这样简单的表扬,很多时候都是我们成人不自觉地敷衍孩子的方式,充其量它是一种判断式的表扬而已。而这种判断式的表扬,会忽略孩子的具体能力,过于频繁的话,还会让孩子沉溺于这样一种感觉:我做什么事都很棒,我太完美了。久而久之,孩子总是依靠大人来告诉他对错好坏,并习惯于取悦大人,迎合大人的期望。他衡量自己的价值会变成“能不能让别人高兴”。也就是说,判断式的表扬会让孩子过分在意外在认可,但内心做事情的热情没有得到激发,不懂得自我激励。孩子有必要学习成为自己的判断者,做自己的“拉拉队长”,自己的主导者。
表扬不仅要看结果,还要看见过程。孩子常“好心”办“坏事”。例如,孩子想“自己的事自己干”,吃完饭后,自己去刷碗,不小心把碗打破了。这时家长不分青红皂白一顿批评,孩子也许就不敢尝试自己做事了。如果家长冷静下来说:“你想自己做事很好,但厨房路滑,要小心!”孩子的心情就放松了,不仅喜欢自己的事自己做,还会非常乐意帮你去干其它家务。因此只要孩子是“好心”就要表扬,再帮他分析造成“坏事”的原因,告诉他如何改进。
>>
让孩子远离脏话的8大方法
天才儿童不是天生的,是早期教育和生长环境影响的结果。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我们要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早教。早期教育能够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让宝宝有自信的与别人交往。你都知道哪些早教知识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让孩子远离脏话的8大方法”,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帮助。
1.别让宝贝觉得说脏话很有趣
听到很小的宝贝说脏话,有些父母会觉得有趣,忍不住吃吃地笑。这样,就会使宝贝产生错觉,认为这是一种能得到父母赞赏的行为。于是,宝贝会一再地说脏话,试图继续获得这种愉快的体验。如果父母听到宝贝说脏话就大怒或觉得十分尴尬,宝贝也会因说脏话引起父母的注意,而继续他的说脏话游戏。最好的方式是听到宝贝说脏话时,给他一个冷冰冰的面孔。让他明白,你对他说脏话的游戏一点儿没有兴趣,也很反感,这样他就不会尝试用说脏话来吸引你的注意了。
2.教宝贝一个新的表达方法
如果宝贝仅是在尝试一个新词,看看它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或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来表达自己,那么,父母可以尝试用另外一个有趣的新词,比如用一些童话书或者神话故事里提到的咒语或有趣的图来吸引宝贝;也可用一些听起来很愚蠢但不是脏话的词汇,来帮助宝贝表达自己,转移宝贝对那些脏字眼的注意力。即便宝贝刚刚开始学说话,他也能很快就学会用这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愤怒情绪。
3.给宝贝设定一些界限
一旦发现宝贝说脏话,就有必要给他设定一些界限。但给宝贝设定界限时一定要冷静,不能过于激动甚至以近乎疯狂的态度对待宝贝。如果是宝贝自己生造的词,告诉他没有那样东西,没人明白他在说什么。这样,可以降低宝贝说脏话的积极性;如果宝贝模仿其他成人说的脏话,不要给他解释脏话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能说,冷静又明确地告诉他“你不能用这样的词”就可以了。
4.别给宝贝的脏话太多注意力
有时,宝贝说脏话仅是想要某个东西,或想吸引父母对他的注意。父母不要因宝贝说脏话感觉尴尬,就试图尽快结束宝贝的这种行为,甚至不惜放弃原则,让宝贝的小“阴谋”暂时得逞。比如,宝贝想要冰淇淋,父母不宜说“这样说话不好,不要再说了。好了,这是你的冰淇淋。”2岁左右的宝贝生活经验匮乏,根本就不可能明白父母跟他说的这些话的含义,他们看重的只是一说脏话就可以达到目的的结果,而不会想到父母的真正意图是什么。因此,父母这样的行为无疑是在鼓励宝贝,只要说脏话就能达到目的,而那些不能说脏话的道理他们根本就不会往心里去。
5.教宝贝学会尊重他人
宝贝最常见的说脏话,就是给人起一些他认为很可笑的外号。他们常常将一些自己认为不好的词凑在一起,组合成一些新的词语,来表示自己对他人的不满。要告诉宝贝,给人起外号是不尊重人的习惯。无论是在家、幼儿园还是其他公共场所,一旦看到别的小朋友说脏话,就要及时向宝贝解释,让宝贝明白小朋友的这种做法是不礼貌的,不受人欢迎的。也可以问问宝贝,如果别人这么叫你,你会不会不高兴。通过这种移情作用,宝贝就会理解他对别人说脏话时,别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也就明白为什么不能说脏话了。
6.父母做宝贝的好榜样
尽管成人与宝贝的行为规则有很多不同的地方,一旦宝贝听到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偶尔冒出一些脏话,就会认同父母的这种表达方式。父母管不住自己的嘴,当你要求宝贝不要说脏话时,他会很困惑:为什么爸爸妈妈能说,我就不能说呢?这样,父母对宝贝说的话就没有了权威性。解决问题的方法是,一旦你无意中说了一句脏话,宝贝开始模仿时,赶紧用一些别的事情来转移宝贝的注意力。比如,给宝贝讲个故事,教宝贝唱一首歌,或者和宝贝玩一个游戏,以这样的方式来洗刷父母自己的行为给宝贝带来的污染。
7.别随意做语言与行为之间的关联
给宝贝换尿布或者把尿时,要温和地描述父母所做的一切,对宝贝的身体也不要做一些不适当的评价,比如皱着眉头,一个劲儿说些类似“臭屁股”之类的难听话。这样,宝贝会在潜移默化中将这些词与他那些体验联系起来,并把这一切看成是很不好的事。今后,他在不高兴时就会用这些词来表达自己的愤怒之情。
8.配合一些小小的惩罚
如果在警告宝贝后,宝贝仍然说脏话,父母就要采取措施了。最有效的方法是,让宝贝停下他正在做的感兴趣的事,让他安静地待上几分钟,不许说话,不许动。比如,让宝贝待在汽车后座上、商场一角某个位置或家里某个房间等。如果这种惩罚不发生作用,可以撤销对宝贝的奖励。撤销时父母一定要严肃冷静,不要情绪化。一旦向宝贝宣告了这样的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坚持,不能因宝贝的哀求或其他任何原因而轻易放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