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晓月

“宝贝,乖,你吃了这口菜,妈妈就带你出去玩。”我们经常看到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听话一点,使出浑身解数,夸奖、许诺、贿赂……难道小孩子一定要收买才能做事情吗?

我女儿莉莉已经2岁半了,有一次我带她去购物,提着大包小包刚出商场的门口,她就提出不合理的要求了:“妈妈,你抱着我!”提着重重的物品已经让我有些吃不消了,再抱她显然是不可能的。看我没有反应,她又重复了一遍她的要求,只不过嗓门比先前更大了。我能预感到接踵而来的将会是这样一个场面:我不理会她径直向前走,莉莉则会紧紧抱着我的腿大声哭闹,结果食品、物品散落一地,我还得忍受来往路人带有责备的审视。当时我唯一能够想到的办法就是让自己冷静下来,并且向莉莉承诺:如果她能自己走,我就会给她买小贴画。谢天谢地,这招还真灵了!

但是,事后我对自己的做法也持怀疑的态度:难道父母只能靠‘行贿’的办法来收买这么大的孩子听从父母的安排吗?物质奖励显然非常有效果,但是很可能导致一发不可收拾了,孩子刷牙,穿衣服,吃蔬菜都要物质奖励才能做到,那父母该如何是好呢?

专家们认为:对于2岁的孩子,偶尔给予孩子奖赏,鼓励他积极配合父母的要求和安排,这种做法没有丝毫的问题。但是,还有更省钱却更耐用的办法:父母乐观的心态,再加上玩笑的语气,很可能和小贴画这些物质奖励一样能达到效果。比如,如果对莉莉说:“我们赛跑,看谁第一名跑到存车的地方!”那么,她也很可能自己走,不让妈妈抱了。

还有一点值得父母注意,那就是合作是双向的。也就是说,如果父母对于孩子的需求有所回应,那么孩子对于父母的要求就会显得格外地合作。当然,父母想让孩子明白付出和获取的因果关系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2岁的孩子非常顽皮,好冲动,而且情绪变化快,在他们的生活里,主要的乐趣就是尽之所能操纵一切。想让你的孩子在生活中也能更好地与你合作,步调一致吗?如果想,就参照以下建议小试一把吧。

经常鼓励你的孩子参与做事

专家们做过这样一个测试:当父母带孩子购买生活用品的时候,如果让孩子积极参与,帮助父母购物,或者给孩子随身带着玩具让他玩,这都能使他显得很听话,就不会总给父母添乱了。比如,当你带孩子去购物的时候,可以告诉他你们需要买些什么:“走!我们现在去买苹果!”;或者和他闲聊:“看!这是面粉,你知道用面粉我们能做什么吗?”;还可以由孩子来决定买哪种食品:“我们今天应该买菠菜呢还是买胡萝卜呢?”;或者夸奖他做得好:“天哪!居然是你先找到了蜂蜜,真棒!”总之,一开始就让孩子参与购物更能使他有积极性,并且他能够很愉快地顺从父母的安排,这总比等到最后孩子不耐烦了,父母再恩威并施更有成效。

按计划行事

习惯做法,能够使你的孩子对他的生活安排有更清楚的了解,从而减少了他受挫的几率。虽然每天晚上都遵循‘洗漱-讲故事’的生活规律也不能完全保证孩子睡觉前就会自觉把事情做好,但是他预先知道会讲故事,就能使他心里有所安慰,即便很不情愿去刷牙,他也不会大发脾气了。另外,你每天还应该给孩子留出足够的时间,让他自己的事情由自己来完成。比如,你想让你的孩子自己下楼或者上楼,那么你就该允许他比平时花费更多的时间来做好这件事。

沉着冷静,态度明确,指令明了

如果你对孩子说话的时候情绪乐观高涨,没有犹豫不决和不耐烦的口吻,也不对他厉声呵斥,那么你就能使孩子感觉到,你相信他有能力和你配合好。而且,在你下达指令的时候,要清楚和直截了当,让孩子明确知道你想让他做什么,与其告诉他:“我想马上就出发!”,还不如蹲下来,看着孩子的眼睛,语气平静但坚决,直接告诉他:“请你马上穿上你的外套,戴上帽子。”如果孩子很合作,马上就做到了,那么父母应该夸奖一番,但也要明确,有针对性,告诉他:“真棒!行动很快,而且自己穿戴的不错。我非常高兴。”

让孩子体会到选择的乐趣

大多数父母都明白,让孩子自己选择能够使‘不行’变成‘行’。因为让孩子做决定满足了他自身的控制欲。在选择范围比较小的情况下,这确实是一个好办法。也就是说,对你2岁多的孩子,你最好让他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这才能使他感觉到不受约束,自己做主。如果是多项选择,那么情况也许更糟,因为你的孩子在面对众多选择的时候会不知所措,也就会产生挫败感。另外,还要给孩子充足的时间去做决定。但是,如果你拿出两件衣服让孩子自己选择,他却选择其他的,该怎么办呢?你可以肯定他的选择:“对,那件也不错,我怎么没想到呢!”但如果他的选择不合适,不能兑现,那就告诉他那件衣服不在选择范围之内,如果他实在想穿其他的衣服,你可以再给他拿出一件来。

着重强调他的利益

如果你的孩子知道他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他就很有可能可以更好地与你合作完成每一项任务。当然,向孩子解释的时候,要用2岁孩子能够理解的言语,这样他才能真正了解到他的利益是什么。父母可以用‘如果这样,那么就会怎样’的这种方式强调合作的好处是什么。比如,对他说:“如果你把桌子上的东西收拾干净,那么你就可以把纸放在上面画画了。”同样,用‘之后,然后’这种语句也可以奏效。比如,告诉孩子:“你穿好睡衣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讲故事了。”这种简单的先后次序,对于2岁的孩子来说很容易就能理解,并且按照次序一一做到,因为他们对后者很感兴趣,这就迫使他们赶紧做完第一件事。

创造容易合作的环境

父母要接受这样一个事实:2岁的孩子还不能控制他的冲动欲望。因此,防患于未然尤为重要,其好处就是,既减少了你的紧张和担心,同时也避免孩子受挫。如果你的孩子每次靠近那个价格不菲的台灯都想去摸一下,那么你最好把它放在孩子够不着的安全地方。总之,需要父母创造一个使孩子更容易听话的环境。这样,孩子违背父母意愿的行为就会大大减少了。

对他的不合作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如果每次你2岁孩子的行为都与你的意愿背道而驰的时候,你都反应强烈,那么你和你的孩子都会感到很不愉快,而且心里都会有种挫败感。因此,父母有些时候对孩子的不合作行为忽略不计反而更有好处。当然,如果是带有危险性或者破坏性的行为就应该马上制止。另外,父母还要把各种规则最小化和简化。过多的必须和应该使孩子对自己的行为没有了自主权,从而使他产生受挫感。比如,吃晚饭的时候,不必要求孩子必须坐好了才能开始吃饭,也不必要求孩子吃饭的时候必须正确地使用餐具,因为过多过严的要求注定孩子会失败。不过,如果你的孩子能够很好地使用勺子吃饭,你就要好好表扬一番。

增加趣味性

在你要求孩子动手做事的时候,应该使用更生动活泼的话语引起孩子的兴趣,发挥你的想象,把它当作一种游戏,而不是纯粹做事。比如,和孩子赛跑,看谁快,而不是直接要求孩子自己走路;给孩子刷牙的时候,念一首有趣的刷牙儿歌,就能使刷牙的时间显得不再漫长,而且牙齿刷得更干净。还有一种看似傻傻的游戏,就是让物品开口讲话。如果你的孩子拒绝穿上衣服,那么你可以给这件衣服赋予生命,模仿卡通人物的语气对孩子说:“你好!我叫宝宝背心,你能让我从你的头上套进去吗?”对成年人来说,这是一个有点傻气的方式,但是孩子们却觉得非常有趣,以致于他们自己都忘记了刚才还坚决不穿这件衣服呢。

扩展阅读

惩罚不用“打”


古语云:“棍棒之下出孝子”。古人教子,并不反对施行体罚,但强调要适可而止,对于不同年龄的宝宝又有不同的处理方法。体罚是手段,教育是目的,但是手段用得不正确就达不到目的。换言之,单靠打不能改变宝宝的素质,家长也不能指望用体罚来打出孝子。

现代社会也有许多父母经常通过打宝宝来惩罚宝宝的错误。但研究证实,挨打的宝宝常常情绪不稳定,缺乏自尊心。相信每一位父母都不会希望自己的宝宝这样吧?“打”虽然暂时可以制止宝宝的不当行为,但它会导致宝宝哭闹,从而使父母感到更大的压力。宝宝的哭闹会扰乱你的心思,甚至导致你继续打骂他,这只会引起宝宝进一步的哭闹。“打”只会告诉宝宝,体罚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以后你会惊讶地发现,宝宝的朋友惹他生气或他想引起他们注意时,他就会打他们。

一旦采取打的方式,父母可能以后会再次打宝宝,并逐渐养成习惯。“打”与生气、厌恶和拒绝直接相联,宝宝会渐渐把父母与挨打的痛苦回忆相联系,从而认为你不喜欢自己。久而久之,当你真的表扬宝宝时,这些赞扬在他眼里已经没有价值了。“打”所产生的不安全氛围,会对家长与宝宝的关系发展产生长期的消极影响。

当宝宝做错事时,父母可以冷处理,采取暂时隔离、闭门思过的方式,让他单独呆在一个房间里反醒自己,等他承认错误时,再与他真诚地讨论为什么不应该这样做。也可以罚他暂时不玩最心爱的玩具、不许看动画片等等,方法多种多样,父母们可以根据情况区别对待。

教孩子学会与同伴合作


欧洲著名的心理分析家A·阿德勒认为:假使一个儿童未曾学会合之道,他必定会走向孤僻之途,并产生牢固的自卑情绪,严重影响他一生的发展。可见,孩子学会交往与合作是多么重要。

那么,孩子不会与同伴合作该怎么办呢?

首先,要提高孩子与同伴合作的意识,激发孩子与同伴合作的愿望。

爸爸、妈妈可利用星期日或节假日带孩子游戏、参观菜场、小吃店、商店等互相协调工作的地方。孩子一个人玩的时候,爸爸妈妈可问孩子:“你的汽车要加油吗?”“你的变形金刚会打仗吗?”激发孩子渴望与同伴合作的愿望,主动与同伴交往。

其次,要教会孩子与同伴友好合作的方式,学会为别人着想。

爸爸妈妈应教育孩子在活动时对同伴有礼貌,用别人喜欢的名字招呼他们。要与同伴互相谦让,友好相处,分享玩具、图书;对大家都喜欢的玩具不争抢,可以让别人玩一会儿,自己玩一会儿,大家“轮流玩”。这样,可以使孩子遇事想到别人,知道有了同伴,才能玩得更愉快。

再次,要积极鼓励孩子参加游戏活动。

游戏是培养孩子合作交往能力最有效的活动,在游戏中孩子可逐步摆脱“自我中心”。如让孩子跟邻居的同伴玩“娃娃家”的游戏,孩子可以做娃娃的爸爸、妈妈,在游戏中履行爸爸或妈妈的义务,洗衣、做饭、带娃娃。孩子从一个人玩发展与同伴共同游戏,也就发展了合作能力。

最后,要教会孩子解决合作中遇到的小纠纷。

孩子与同伴在活动中意见不统一时或玩得不愉快时,爸爸妈妈应及时引导孩子相互商量用什么方法可以使大家都玩得愉快,如猜拳、轮流等方法,协调关系,确定共同的目标,使活动顺利进行。

总之,常言道:孩子总不能跟爸爸妈妈一辈子。只有让孩子逐步适应外界环境,学会与同伴的交往合作,才能健康、活泼地成长。

合作的孩子,更乐于分享


几个两三岁的孩子通过合作完成了一项任务,并因此获得了奖品,那么他们乐意平分这些奖品。虽然黑猩猩与人的血缘关系最近,可是在它们的脑海中却没有“分享”这个词,即便是合作后赢得的食物,它们还是喜欢据为己有。

德国莱比锡马克思-普朗克人类进化学研究所的凯瑟琳娜·哈曼(KatharinaHamann)说:“在灵长类动物中,只有人类具有合作精神。”虽然其他的灵长类也会一起去觅食,但这个行为却与合作不同。别看几只黑猩猩可以联合起来将猴子杀死,但它们在分食猴子时也会心不甘,情不愿。

人就大不相同了,年仅5到7岁的孩子就能相对公平地分享资源。但是当孩子小于5岁时,如果大人没有特别理由给他们一些糖果的话,他们就会倾向于将大部分糖果据为己有。也许你认为只有孩子到了学龄时,才会乐于分享,但是哈曼认为这个结论过于草率。

如果这些糖果奖励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得到,情况又会如何?这个疑问似乎在我们现实中更为常见,而且“通过合作获得奖励”这个过程能更好地反映我们的进化过程。

合作,更乐于分享

哈曼引导两个2岁或3岁的孩子进行了一项实验。她让两个孩子分别到站一块木板的两端,木板的两端都放有两颗小弹珠,然后让他们各自拉动木板上的一条绳子。这样两颗弹珠中的一颗就会滚到木板的另一端,于是一个孩子可以拿到3颗弹珠,而另一个孩子只剩下一颗。之后,哈曼发现,一半的2岁孩子和四分之三的3岁孩子,都乐意将多出来的那一颗弹珠分给只拿到一颗弹珠的孩子。但如果孩子不用拉动木板就能得到多余的弹珠,他们就不那么乐意分享了。

哈曼在测试小孩儿是否具有分享意识时的实验装置,当孩子拉动绳子时,由于两端受力不均,其中一边的弹珠会滚向另一边。

在第二次实验中,哈曼将所有的弹珠堆放在一起,让孩子们不再觉得哪些弹珠属于自己,哪些属于对方。并且这次孩子们不仅需要合作完成任务,还需要各自完成一项工作。3岁的孩子在合作的情况下,仍然更愿意分享弹珠。但两岁的孩子,在无缘由得到奖品、合作得到奖品、各自工作得到奖品这三种情况下的表现差不多。

黑猩猩的表现

拿黑猩猩做实验要复杂得多,在野外环境下黑猩猩可不乐意将食物分给同伴,所以需要找一个它们不用递送东西的方式。在哈曼的实验装置中,两只黑猩猩需要通过绳子拉动木板,以便得到上面的葡萄。在这个过程中一粒葡萄会滑向另一端,然后掉到下面的跷跷板上。每只黑猩猩都可以踩动跷跷板,得到葡萄。

哈曼测试黑猩猩是否具有“分享”意识的实验装置,当葡萄掉落到跷跷板时,只要一方的猩猩踩动跷跷板,它就可以得到葡萄。

如图所示,如果葡萄通过左边的洞掉到跷跷板上,我们就把左边的黑猩猩称为“幸运猩”。哈曼发现,在三分之二的实验中,非“幸运猩”会立马踩下跷跷板,捡起掉落的葡萄。其他时候,只要“幸运猩”捡到葡萄,它们是万万不会将葡萄送给搭档的。后来哈曼不再让非“幸运猩”踩跷跷板了,这样葡萄通通落入“幸运猩”手中,但即便这样也只有1/6的“幸运猩”会将掉落的葡萄分给搭档。

“这是一个很棒的研究”,杜克大学研究野生灵长类动物合作的伊恩·吉尔比(IanGilby)说,“我对这个结果一点儿也不感到意外。”这个结果与野生黑猩猩的行为是一致的。

分享,属于人类

哈曼认为人类与黑猩猩的区别在于,人在获取食物时需要相互依靠,而黑猩猩不需要。当它们去捕食时,几乎不用合作,因此它们没有进化出平分战果的习惯。只有到了需要通力合作才能填饱肚子的时候,分享才会显得格外重要。

密歇根大学研究灵长类行为的约翰·三谷(JohnMitani)说:“我认为人类在分享战果中与其他生物存在着本质的不同,其中包括我们的近亲黑猩猩。”

但是三谷对哈曼的实验提出了质疑:“在孩子的实验中,为什么不放一些他们喜欢的零食,比如说糖果?我小的时候也曾玩过弹珠,但是我早已忘记那时的弹珠能有多大的魅力。”

对此哈曼的回应是:“最近已经有人在实验中证实了糖果和弹珠对小孩儿有相同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喜欢玩儿弹珠。在许多实验中,科学家都用弹珠做道具,孩子们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它们。并且,在没有合作的情况下他们都会将弹珠据为己有,只在合作之后才会分享。”

懂得合作的宝宝更有出息


在现代社会中,只有懂得合作的人,才能获得生存空间;只有善于合作的人,才能赢得发展机会。一个懂得合作的孩子,成年后会很快适应社会并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懂合作的孩子在生活中将会遇到很多麻烦和挫折。懂得合作、善于合作、乐意合作的宝宝一般都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各种场合都能与他人和睦相处。

宝宝合作能力的发展

0~1岁:合作作为一种比较高级的社会性能力,在宝宝降生后的第一年里并不具备。

2岁左右:在出生后的第二年,宝宝的合作行为开始发生并且得到发展。这时正好是宝宝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宝宝的思维发生了第一次重大的转折,就是开始能够明确地认识到自我与他人的区别,摆脱了完全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局限,逐渐学着从他人的视角看问题的,能够简单地站在他人的立场思考和理解别人的感情,这就使得与他人之间的合作成为可能。这时,宝宝开始渐渐能够与他人进行一些合作游戏。

3岁以后:3岁宝宝能够进行一定的合作,但是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目的还不是十分明确,宝宝之间的合作与交往也较少,往往不会考虑到别人的意见和感受,因此合作性的游戏与行为并不多见。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的合作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但整个学前阶段,宝宝的合作能力发展水平都不是很高。

温馨提示:学前阶段是宝宝合作行为发展的重要阶段,经历了从无到有的一系列连续发展的过程,为以后合作能力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因此,爸爸妈妈应该创设机会和条件引导宝宝与他人合作。

让宝宝学会合作

·为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

宝宝是善于模仿和学习的。爸爸妈妈应当以身作则,为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在日常生活中,爸爸妈妈的相互关心,相互体谅,处理事情的合作过程,宝宝在耳濡目染中也会慢慢习得并模仿。与之相反,在一个爸爸妈妈不善于合作家庭里,他们的宝宝学习合作机会不那么多,所以合作能力就不会那么强了。

·提供机会让宝宝与父母合作

爸爸妈妈要给宝宝提供尽可能多的合作机会,使宝宝可以获得比较丰富的合作经验,并且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宝宝充分体验到合作所带来的喜悦和成就感,使宝宝产生乐于合作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例如,妈妈可以与宝宝一起玩皮球,具体玩法是:妈妈和宝宝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妈妈将皮球滚到宝宝那边,宝宝将皮球滚到妈妈这儿来。在类似这样的亲子协调合作游戏的过程中,宝宝可以体会到独自游戏所不能体验到的快乐和愉悦。

妈妈也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培养宝宝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例如,带宝宝到户外散步时,看见蚂蚁运粮食,妈妈据此引导宝宝思考:“为什么要有这么多的小蚂蚁来搬这粒粮食呢?”“把粮食搬进洞后,小蚂蚁会做什么事呢?”让宝宝明白合作产生的力量是很大的。妈妈也可以为宝宝选择一些关于合作的童话故事,如《三只小猪》、《蚂蚁搬家》等,通过生动形象地给宝宝讲故事,让宝宝体会故事中合作带来的好的结果与快乐的情感,并使宝宝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另外,在吃饭的时候让宝宝帮忙摆放碗筷,扫地时帮忙把畚箕拿过来等等,让宝宝尽可能多地参与需要合作的事儿。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宝宝的合作能力,也可以发展宝宝的自信心和独立性。

·创设条件让宝宝与同伴合作

宝宝不仅需要和爸爸妈妈合作,而且更需要和同伴合作与交往。妈妈可以经常带宝宝去社区玩耍,在那里,宝宝能够有机会和其他小朋友交往与合作。妈妈也可以邀请其他小朋友来自己家做客,为宝宝创设与同伴交往和合作的机会。宝宝与同伴可以一起合作完成一件事情,不仅促进了宝宝交往能力的发展,也提高了宝宝的合作能力。例如一起栽一棵小树、共同完成一幅画、一道收拾玩具等。为宝宝创设需要合作的情境和条件,促进宝宝合作行为的发生,同时鼓励宝宝与同伴之间的交往与合作,鼓励宝宝结交不同的好朋友,让宝宝体验到合作的力量与喜悦。宝宝也可以和同伴一起玩合作游戏,如“你拍一,我拍一”、捉迷藏、下棋等,在这些游戏中,宝宝自然而然体验到了合作带来的快乐,因而更加愿意合作。

·给予适当的赞扬和鼓励

不管是宝宝与爸爸妈妈的合作,还是与同伴的合作,都是值得赞赏的。宝宝有被赞扬和被认可的需要,妈妈不必吝啬自己对宝宝的赞许。当宝宝替你摆放好碗筷的时候,不妨称赞一句“宝宝真能干,可以帮妈妈做事了。”那么,以后宝宝会更加乐意和爸爸妈妈一起合作完成一些家务等。当宝宝和同伴一起合作完成一幅画时,这幅画集中了两个以上小朋友的智慧和劳动,当作品完成后,宝宝肯定会觉得非常自豪,妈妈可以给予宝宝相应的赞扬。当合作活动结束后,爸爸妈妈注意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引导宝宝感受合作的成果,让他体验合作成功后的快乐,激发他合作行为的再现,使宝宝今后的合作行为更加自觉、稳定和持久。这对于巩固宝宝的合作行为有着重要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