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国际反家庭暴力日。社会上对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关注度一直很高,相比之下,对未成年人受家庭暴力伤害的关注却有点少。

记者近日从济南市青少年研究所了解到,逾五成家长会采取打骂方式教育孩子。而一些心理咨询机构的数据显示,因家庭暴力导致心理疾病的儿童在逐渐增多。专家认为,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往往接受并使用暴力,还有可能将这种暴力行为延续至下一代。

5岁男孩遭家暴四处流浪

济南市救助站里成“常客”

今年8岁的小伟(化名)是济南市救助站的“常客”。3年前他第一次被送到该救助站,成为站里年龄最小的流浪人员。“隔一段时间,他就又会被民警发现,重新送回救助站。”济南市救助站儿童保护中心主任姜明说,3年里仅对他的救助就有十几次。

小伟老家在菏泽农村。5岁那年,父母离婚了,他一直跟着爷爷奶奶生活。但家人并不喜欢小伟,常因为一些小事动手打他。一次,挨了打的小伟跑到邻村,整夜未归。好心的村民收留了他,这让小伟突然觉得,外面要比家里好多了。

3年间,他就在别人的施舍中生活,先后在广东、上海、浙江等地流浪。姜明说,他的言行举止,根本不像一个小孩子。因为长时间流浪,接触的人过于复杂,他还学会了偷东西。“在遭受过家庭暴力的流浪儿童中,小伟是比较典型的。”姜明说。据了解,从2003年至今,济南市救助站接收的职业流浪儿童就有20余名,因受家庭暴力而流浪的孩子占七成。“他们有些来自单亲家庭,从小缺少关爱,还有些忍受不了家长粗暴的教育方式,被迫离家出走。”姜明说。接受救助的流浪儿童中,年龄最小的5岁,最大的也不过14岁。

缺少关爱14岁少女吸毒

济南市救助站接收的流浪儿童中,有些孩子不仅家境殷实,父母还都有较高学历。但他们宁愿过流浪的日子,也不愿回家与父母相处。

莎莎(化名)今年14岁,母亲是位老师,父亲在金融机构工作,优越的家庭环境让她从小吃穿不愁。但是,她并不快乐。父母平时工作忙,极少有时间陪她。有时,她一天都难得和父母说上一句话。在家里,莎莎觉得自己是多余的。

慢慢地,她开始厌学,常常逃课,性格也变得越来越孤僻。父亲知道后,对她就是一顿暴打。后来,莎莎就经常不回家,结交了一群朋友,整天在街上晃荡。“被送到救助站时,她已经吸毒成瘾了。”姜明有些心疼地说。

网吧老板比父亲好

在百度“家庭暴力吧”,记者遇到了20岁的济南网友“音乐盒”。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小遭受父亲的虐待,父亲的责骂已经让他失去了自信,变得越来越自卑。他见到陌生人就不愿说话,现在连找女朋友的勇气都没有了。“音乐盒”说,上小学的时候父亲就经常揍他。有一次,作业上没有写最后那个句号,父亲看到后,拿起一根竹条就打他,因为用力过猛,竹条都断了。“我最受不了他侮辱我,叫我渣子、废物。我夜里经常会做噩梦。”他说。

上初中时,他还离家出走过一次。那段时间他都是靠朋友吃饭,也没去学校。后来在街头一个角落避风时,他被父亲发现了,当场被打断两条肋骨。

他说,家庭环境甚至还没网吧温暖。他跟一个网吧老板很熟,一次实在没钱吃饭了,老板就给了些钱,拿到钱的那一刻他就哭了。“为什么外人都能关心我,而自己的父亲却不能?”

儿童遭家暴很少做伤情鉴定

在济南市家庭暴力伤情鉴定中心,记者了解到,从2005年成立至今,受到家庭暴力伤害的儿童来此鉴定的人数很少。“目前,还不足总鉴定人数的一成。”该中心法医丛树东说。

该中心最近做的一次针对儿童的家庭暴力伤害鉴定,还是在2006年。当时,年仅11岁的玲玲(化名)用零花钱买了两只小鸡,父亲发现后对她一顿毒打,导致玲玲背部和四肢有明显的淤血。

丛树东说,“不打不成器”的传统观念仍然很严重,家长认为打孩子是天经地义的。玲玲的遭遇最初被媒体发现并报道,在社会中引起了广泛关注,后来母亲带她做了鉴定。

中华女子学院女性教育学教授田梅英认为,遭受家庭暴力的未成年人,在维护权益时也面临尴尬。“他们还需要父母的监护,如果真诉诸法律,也有可能损害他们的身心健康。”田梅英说。

一半多家长对孩子缺乏尊重

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中,有不少已为人父母。去年,济南市青少年研究所在对他们教育下一代的方式的调查中发现,一半以上父母会采取打骂的方式教育孩子。

调查中,承认“经常打骂孩子,不打不成器”的有5.94%;承认“偶尔会打骂孩子,孩子气得你没办法”的高达48.51%;表示“从不打骂孩子,打骂孩子是家长无能的表现,也是违法的”有36.63%;选择“其他”的占8.91%。

调查显示,有一半多家长的儿童权力意识、法律意识淡薄,对孩子缺乏足够的尊重和理解,当孩子出现问题时,采取打骂这种最简单粗暴的方法来解决。

该研究所常务副所长徐胜男说,如今家长所受各方面的压力的增大、家长对孩子学业期望值的增加以及新时期孩子独立意识的增强,使得一些家庭中打骂现象变成暴力事件并不断升级。这不仅给孩子带来精神与肉体的双重伤害,也是孩子不良性格形成的重要诱因。

强迫孩子上辅导班也是家暴

济南建新律师事务所律师马玉珍认为,家长经常对孩子说“你真没用”“你真让我丢人”等话语,从不赞扬孩子,儿童成长过程中经常目睹家庭成员间的暴力,都会使儿童丧失自信,心理上受到极大伤害。“我不理孩子,或者说他两句,这也是家庭暴力?”市民李女士说,之前根本没有认识到这一点。

对此,马玉珍认为,各种类型的责骂、威胁、恐吓或嘲笑,又称“冷暴力”,虽然不会直接导致身体上的明显创伤,但很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健康造成非常大的伤害,妨碍儿童身体、心理等方面的发展。“比如,家长强迫孩子上辅导班,就是冷暴力的一种形式。”

打孩子一巴掌也违法?

“打孩子是为了他好。”在记者随机调查的30名家长中,有21名被调查者认为,打孩子是家庭内部的事,别人没有权利干涉。“我打孩子一巴掌,也是家庭暴力吗?难道我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能碰了?”一位出租车司机说。

济南康桥律师事务所律师孙兆祥指出,判断家长是否对孩子实施家庭暴力,要看造成的影响是否具有长期性和持续性。他说,一般情况下,经常性地对家庭成员的身心造成伤害的不法行为即构成家庭暴力。如果是偶尔打骂,但造成了严重后果,同样构成家庭暴力。

孙兆祥说,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禁止父母虐待子女,并未对家庭暴力作出具体规定。除非把孩子打伤、致残等,触犯了刑法,父母才会受到法律的制裁。

暴力也会被“继承”

济南大学心理学教授龚晓洁说,孩子不论是直接还是间接遭受家庭暴力,往往都会接受并使用暴力。这是一种“暴力循环”现象。

她说,家长对孩子动辄打骂,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经常挨打不仅容易使孩子产生暴躁的性格,还会让孩子误认为,使用暴力手段就能解决问题。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当孩子做父母时,有可能把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用在下一代子女身上。

龚晓洁还认为,在暴力中长大的男孩,成年后虐待女性的可能性比其他人要大。年龄较大的孩子则以流浪的方式逃避家庭暴力。

许多受暴者不但遭受着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折磨,有些还有不同程度的心理疾患。

山东心理咨询网咨询师杨忠斌说,因遭受家庭暴力患上心理疾病的儿童,他每年都会接诊数十例。“这个数字还在增长。”他说。

今年9月,市民赵女士带着9岁的儿子来做心理治疗。赵女士说,儿子从小就聪明伶俐,尤其喜欢画画。可从去年年底开始,儿子性格大变。“现在他几乎不和我说话,表情也很木然。”她说。

详细了解情况后,杨忠斌发现,赵女士和丈夫常常吵架,有时还会大打出手。起初,孩子还因为害怕哭闹,慢慢地就不再说话了。“家长间的暴力行为间接地影响了孩子,导致他患上自闭症。”杨忠斌说,生活在家庭暴力中的儿童,由于受到长期的惊吓,他们经常会做噩梦,有自闭情绪。有的还离家出走、辍学,甚至做出违法的事情。

《非暴力方式家庭教育培训手册》将出版

为了让更多家长学会非暴力教育子女的方式,近日,广东省妇联与广东教育学院合作,制作出一本《非暴力方式家庭教育培训手册》,即将面向社会发行。

据了解,夫妻怄气时,把孩子当作要挟对方的工具,吵架时不知道要避开孩子……这些行为都是对儿童的虐待。目前,已有两批广东家长参加了该培训的“预实验”,其参与式的培训方式受到许多家长的欢迎。

扩展阅读

家庭暴力-将把孩子带向何处


近日家住合川区南屏西路17号的李女士向重庆晚报求助,13岁的儿子周宏伟因沉迷网络游戏,被家长打骂,于10月3日离家出走。并留有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妈妈,婆婆爷爷,我走了,三年后我会回来……”事后李女士对自己教育方法不当后悔莫及。

相互理解

曾经幸福的欢声笑语

很多家长在发现孩子沉迷游戏最直接的管教办法就是打骂,他们认为打骂可以解决一切问题,“棍棒下出孝子”这是跟中国传统文化不无关系,但无数活生生的例子明显告诉我们,这种方法对于青春期的孩子适得其反,不但没有终止孩子继续玩游戏的行为,反而激发了其逆反心理,使其离家出走。

孩子总是在抱怨为何父母不了解他们,不给他们面子,不去顾及他们的面子常常生活在自己给自己画的圈子里,而这些孩子大多都是出身在贫困家庭父母忙于生计,孩子由于出生就输在起跑线,在学校成绩的不理想更容易导致自卑和自闭心理,不愿和别人进行更多的接触,游戏成为他们交流和沟通外界的最好工具,游戏带给他们是现实生活不能实现的荣誉感和归属感,可他们曾想过为了让他们尽量能过上富足的日子,却常年奔波在外,那父母的辛酸他们懂吗?

网瘾孩子的明天?

我们没有权利去过多指责两者中的任何一方,这种情况的出现不是个体的悲剧,而是这个社会的悲剧,我们的教育体系无法去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读书的料,而挖掘孩子的潜能就显的尤为重要,但我们的社会却无法提供,“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老师、家长、社会对于读书考大学当官的观念根深蒂固,甚至把自己当年未完成的心愿,这些畸形的想法在孩子被无限放大。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父母和孩子的悲剧不会就此终止,李女士也不会是最后一个会出现这个问题的家长,如何处理好父母、社会、教育与孩子的问题就显的十分重要,毕竟每个孩子都有一颗向上的心。

孩子患心理疾病的预兆


近年来,家长、教师及一些专家和心理医生都发现,越来越多的小学生经常出现头疼、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的情况。以前医学界认为,神经官能症在青春期或中青年人群中常见,现在在少年儿童中也不难见到。门诊和心理咨询中的统计显示,除了儿童孤独症、儿童多动综合症以外,像有夜惊症、强迫症、恐怖症等心理疾病的儿童已达到病人总数的10%左右。

专家认为,神经衰弱只是神经官能症的一种,是有心理疾病的一种表现,心理疾病有低龄化的趋势,这应该引起老师和家长注意,孩子在生活中的许多小毛病,可能会导致大问题的发生。

专家建议家长要注意孩子在生活中的行为变化和原因,多和孩子沟通,看看孩子是否有心理障碍,像焦虑症多表现为易紧张、烦恼、焦虑;强迫症多表现为敏感多疑、过分克制、思虑过多、优柔寡断、注重细节、做事要求十全十美;恐怖症表现为性格怯懦、胆小害怕、内心总有不安全感。

还应特别注意观察孩子有没有“心理问题躯体化”表现,即产生一些困惑,如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后,告诉家长或医生的则是头疼、失眠、胃不舒服、没劲儿等躯体化症状。

多数患者发病前,人格上有一定的缺陷。发病时则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比如:强迫症多数是由精神创伤或紧张、痛苦的心理压力诱发的。所以从小开始培养孩子具有健康的人格十分重要。

一些专家指出,从婴儿时期开始就应该从心理卫生角度来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儿童时代更是培养孩子健康人格的黄金时期,年龄越小可塑性越大,溺爱会让孩子任性、自大,经不起挫折,粗暴会让他产生“情感剥夺”的感觉,变得胆小、冷酷、缺乏同情心,这些都会对孩子的性格和心理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心理疾病低龄化的现象应该引起家长和全社会足够的重视,从培养孩子以一种健康的心态面对他们今后的人生。

儿童心理疾病及其判断


心理疾病又称心理障碍、心理异常。它与心理健康正相反,是指儿童大脑功能发生故障,心理不能反映现实,在言语、行为和情感上出现多种歪曲现实、无中生有的反常表现。

我国3-15岁的孩子中,有5%-15%存在着心理疾病,某些大城市12-15岁的初中生心理异常者超过20%。儿童心理疾病分为两类,一类为非精神病性心理异常,又称心理偏异;另一类为精神病性心理异常,又叫心理变态。

一、心理偏异

据调查,我国儿童心理偏异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几种:

1、智力落后。智商在69-50之间,记忆不牢,经常丢三落四,不会思考,学习成绩极差。

2、依赖性格。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凡事都要依赖别人。

3、放纵行为。任性固执,不听别人批评劝解,稍不如意就大吵大闹。

4、逆反心理。成心与父母老师“对着干”。

5、情绪低落。对任何活动都缺乏热情,厌学、厌世、厌与人交往。

二、心理变态

心理偏异若得不到矫治,就有可能发展为心理变态。儿童心理变态有以下几种:多动症、抽动症、焦虑症、恐怖症、失眠症、攻击症、嫉妒症、贪婪症、懦弱症、性过敏症等。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判断孩子是否存在心理异常:一是心理与行为是否协调一致,二是心理活动与客观环境是否协调,三是心理特征与年龄阶段是否相符。

如果父母发现孩子身上出现了心理异常的表现,又做不出准确的判断,就应该及时请教心理医生,多关心、引导孩子。既不可置之不理,也切不可随意给孩子扣上患“心理疾病”的帽子,以免加重其心理负担。

婴儿也会患上心理疾病


一对年轻夫妇抱着出生仅49天的婴儿来到上海市心理咨询中心,抱怨孩子喂饱后总是哭闹不止,不知如何是好。医生的诊断让这对父母大吃一惊:孩子已患有心理病。

原来这位年轻母亲为了尽快恢复产前体形,孩子未满月就为她找了个小保姆照料,连晚上睡觉也是让孩子跟着小保姆。孩子得不到母爱和依偎父母怀中的乐趣,因而以哭闹“抗议”。医生忠告,父母对孩子熟视无睹,很容易引发孩子的心理疾患。

时下,因父母无视关爱和教育不当等原因,引发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疾患不断增多。一份最新统计数据表明,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疾患已从20世纪80年代的1.5%上升到去年的6%。临床中儿童心理性厌食症、挑食症很多,而“祸首”就是自己的父母。如为了减肥而节食的母亲常常成为孩子的“榜样”,儿童就很容易产生厌食;再如经常带儿童吃油炸类的食物,久而久之会引发儿童心理性挑食。学龄前儿童的心理疾患,如果没有得到有效、及时的矫治,就会引发精神上的疾病,后果不能低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