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约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理,而不是现有理论认为的2岁后才会有所显露。

据报道,加拿大约克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理,而不是现有理论认为的2岁后才会有所显露。www.zJ09.COm

从事儿童心理和智力发育研究的玛丽亚·莱赫斯特带领的专家小组对50名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4项实验。实验报告显示,当母亲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人时(如聊天或其他形式的互动),3个月大的婴儿通常会蹬腿和发出叫声。

这项研究得出的结论有别于现有的一些理论。现有理论认为,婴儿到2岁后才会开始显露嫉妒、害羞、骄傲等较为复杂的心理。莱赫斯特指出,“吃醋”表现出一个人对失去所爱之人的害怕。

莱赫斯特说,确定新生儿不久就会表现出“吃醋”心理有重要意义,因为以往对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婴儿“吃醋”心理与人际沟通的形成有关,是感觉某人的出现威胁到自己与亲人关系后所作出的反应。这项研究表明,新生儿到3个月大时已对周围的人产生意识。这可以证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是受某些动机和目的影响的。

她指出,尽管爱“吃醋”的婴儿会令人觉得麻烦,但在一定限度内的“吃醋”反应是一种正常的行为,母亲们可以细心观察以便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的反应。

相关推荐

3个月的婴儿也存在嫉妒心理


加拿大约克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理。而现有理论认为,孩子2岁后才开始显露嫉妒、害羞、骄傲等较为复杂的心理。

从事儿童心理和智力发育研究的玛丽亚·莱赫斯特带领的专家小组对50名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4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母亲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人时(如聊天或其他形式的互动),婴儿通常会蹬腿和发出不满的叫声。

在前3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婴儿面前喝水,盯着婴儿看,和婴儿母亲说话但母亲没有回答,这些都没有引起婴儿明显的不安。

但在第4个实验中,婴儿母亲开始与研究人员对话并不时发出笑声。此时,婴儿表现出生气的样子,开始在座位上翻转身体,同时嘴里发出急促而愤怒的声音。

莱赫斯特指出,“吃醋”表现出一个人对失去所爱之人的害怕,婴儿“吃醋”心理与人际沟通有关,是感觉到某人的出现威胁到自己与亲人关系后所做出的反应。研究人员认为,确定婴儿同样会表现出“吃醋”心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以往对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

婴儿从3个月起就存在嫉妒心理


加拿大约克大学研究人员的一项研究发现,3个月大的婴儿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嫉妒心理,而现有理论认为,孩子2岁后才开始显露嫉妒、害羞、骄傲等较为复杂的心理。

从事儿童心理和智力发育研究的玛丽亚·莱赫斯特带领的专家小组对50名3个月、6个月和9个月大的婴儿进行了4项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母亲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人时(如聊天或其他形式的互动),婴儿通常会蹬腿和发出不满的叫声。

在前3个实验中,研究人员在婴儿面前喝水,盯着婴儿看,和婴儿母亲说话但母亲没有回答,这些都没有引起婴儿明显的不安。但在第4个实验中,婴儿母亲开始与研究人员对话并不时发出笑声,此时,婴儿表现出生气的样子,开始在座位上翻转身体,同时嘴里发出急促而愤怒的声音。

莱赫斯特指出,“吃醋”表现出一个人对失去所爱之人的害怕,婴儿“吃醋”心理与人际沟通有关,是感觉到某人的出现威胁到自己与亲人关系后所做出的反应。研究人员认为,确定婴儿同样会表现出“吃醋”心理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以往对这方面的研究非常有限。

嫉妒心,快走开


宁宁起嫉妒心了

迪儿和宁宁一起搭积木,迪儿搭得又快又好,不一会儿就搭好了一座高楼。宁宁呢,积木总是往下掉,不管怎么努力,就是赶不上迪儿。看着迪儿的高楼,宁宁伸手推了一把,顺势还推了迪儿一把,迪儿坐在地上大哭起来。一旁聊天的妈妈们急忙来解围,弄得一时尴尬。

宁宁的行为正是宝宝嫉妒心的表现之一。嫉妒心产生以后,宝宝往往把怨气指向别人,或设法攻击对方。过分的嫉妒容易使宝宝的性格渐渐变得古怪,如抑郁、神经过敏、推卸责任等。

宝宝1岁半左右开始分化出嫉妒心理。这个时期,如果妈妈抱了别的宝宝,他会因为嫉妒而哭闹,这种嫉妒是宝宝心理发展的自然现象。

宝宝会嫉妒什么

父母的爱

宝宝因为爸爸妈妈对别的小朋友(包括自己的弟弟妹妹)表示关爱而产生一种嫉妒情绪。

例:3岁的妞妞一直是爸爸妈妈关注的焦点,可是弟弟出生后,她感到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注少了,觉得爸爸妈妈不爱自己了,从而对弟弟产生了一种嫉妒心:“我不要弟弟从妈妈的肚子里出来。”“我不喜欢弟弟。”

老师的赞扬

老师表扬了其他小朋友而没有表扬自己时,有的宝宝会产生嫉妒心。

例:老师表扬天天贴的“鸡蛋”(小纸片做的)平整、漂亮。旁边的亮亮很气愤,他把天天的作品揉得皱皱的。

物质的享受

当宝宝发现别人拥有的玩具、食物、服装等自己没有,或者自己的没有别人的好时,就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嫉妒心理。

例:丝丝看到文文手里有一个漂亮的布娃娃,就把她的布娃娃抢过来。

能力的强弱

有的宝宝看到别人比自己能干时,会自然地流露出嫉妒的情绪。

例:跑步时,乐乐跑不过航航,他就使劲抓住航航的衣服,不让他超过自己。

让嫉妒心快走开

嫉妒心,虽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但你不能就此听之任之,而要及时疏导,以免使宝宝形成不良的性格。宝宝嫉妒心的表现很外露,不会掩饰。只要稍加注意,你就能及时发现,及时疏导。

1.给宝宝充分的关爱和温暖

你充分的关注和爱能使宝宝产生安全感和信任感。特别是当与其他小朋友在一起时,你要注意态度,避免对别的孩子太亲热而刺激宝宝的嫉妒心。同时告诉宝宝,你爱其他小朋友,更爱自己的宝宝,如果像爸爸妈妈一样爱小朋友,宝宝和小朋友才能友好相处。

2.引导嫉妒情绪向积极方面转化

这主要靠你的教育和引导,从而激发宝宝的竞争意识和自强信念。帮助宝宝弄清别的小朋友是怎样获得成功的,使他改变只从结果进行比较的低层次、简单的思维方法。其次,指导宝宝进行自我分析,帮助他找出自身的弱点和优势,避免自私、攻击、执拗等不良心理的骚扰。如告诉宝宝:“你也有很多优点,你的眼睛水汪汪的,脸蛋儿长得很甜,不仅会唱歌,还能帮爸爸妈妈做事。”让他感到自己有很多优点,将嫉妒别人的消极情绪转化为积极方面。

3.激发宝宝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当你看到别的孩子在某些方面比自己的宝宝强时,不要当面责备宝宝,如“别人能行,你怎么就不行”,这样只会挫伤他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宝宝有一点点进步的时候,就要及时给予赞许,让他意识到自己的能力和力量,激发他的自我意识和自信心。

让宝宝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首先要肯定他的能力,即使批评他时不要批评他这个人,而是批评他的行为。经常提醒宝宝有些事情他能做好,而不是在宝宝做错事情时,对他说泄气的话,并帮助他从失败中总结教训。

4.帮助宝宝调节伤害性情感

有时宝宝嫉妒别人,常会情不自禁地去伤害别人,如抢别人的玩具,将别人心爱的东西弄坏,甚至打人等,这样的行为会伤害别人的感情。要帮助宝宝摆脱伤害性情感的困扰,保持愉悦舒畅的心情,及时鼓励宝宝,如“你搭的飞机很不错。你会唱歌,而且唱得很好听呢。”当宝宝妒火中烧时,千万不要火上加油,骂他“没出息”、“真笨”。同时,要对宝宝进行积极的情感暗示,如用鼓励的目光进行情感暗示,或者转移他的注意力,给他讲故事,带他出去散步等,使他用另一种情感冲淡或代替嫉妒心。

怎样应对宝宝的嫉妒心?


小朋友们的心事很明显,都明明白白写在脸上,表现在动作上,出现在话语中。

“我是最好的!”

宁宁从小就很优秀,在幼儿园里很多活动中都常常得第一,经常得到老师的表扬。但最近妈妈发现,只要老师夸别的小朋友,宁宁就会显得很失落,好像每一次的焦点都必须是他才可以。

“赢了我就不玩了。”

林林最近喜欢上了下跳棋,每次在家里玩他先走到终点都会兴高采烈地把大家叫过来看,可是他就是输不起。有一次和小朋友玩,刚走几步,发现自己没有优势了,就要重玩。重起了一盘,刚没走几步又要重玩。小朋友就不干了,最后两人闹得不欢而散。

“不许你们抱她!”

小洋的二姨带着女儿豆豆来小洋家里玩。因为豆豆刚刚一岁多,很可爱,家里人就都围着豆豆转。姥姥给豆豆做了最好吃的沙拉,妈妈陪着豆豆一起堆积木,爸爸还把豆豆抱起来举得高高的。这一切让小洋心生嫉妒,终于等到豆豆伸手够小洋的发夹玩时,她爆发了,她把豆豆一下推倒在地,大喊:“这是我的,你别在我家,你走!”吓得豆豆哇哇大哭。

为什么孩子爱比较呢?不许别人比自己好的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小心思?

找到自己的位置

3~4岁的孩子开始学着比高比低、比好比坏,通过比较他们可以建立起参照体系,在这一体系中确定自己的位置。这种比较是认识自我的途径,了解自己所处的位置,会成为孩子们行动的促进力。然而一个硬币总有正反两面。如果孩子在比较中,不满足于自己的位置,但是又暂时没有学会怎样努力,那么很容易对那些他们认为“比自己好”,“比自己乖”,“比自己讨喜”的小朋友产生嫉妒的心理。

孩子们的情绪是直白而真实的,他们不像大人会掩藏内心,于是,他们会自然而然地说出:“不许你比我好!”

缺乏安全感

爱对一个人来说是最核心的概念,爱与什么样的内容相联接就会对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形成什么样的导向。我们常常会用比赛的结果来评价孩子,比赛成功时,我们会表现出热烈的爱:“你跑得最快,真棒!你让妈妈自豪!” 朋友也会投来羡慕的目光,“林林又得第一了?你怎么这么棒啊。”当夸赞总是和“优秀”联系在一起时,孩子会将自我价值建立在成功之上,他会误以为一定要“表现好”才能得到大家的关爱和肯定。而不是他本人“惹人爱”。所以,当爸爸妈妈抱别的孩子的时候,当老师夸奖别的小朋友的时候,内心缺乏的安全感就会让孩子手足无措,体会到失望和嫉妒的感觉。

作为孩子最亲的人,可以做点什么,来抚慰孩子要强的心,让孩子放心呢?

帮助孩子建立安全感

爱孩子本身,而不是他的附属品,要让孩子明白,我们对他的爱是无条件的,而且是不会变的。我们要告诉他,“爸爸妈妈爱你,你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最爱你。”我们爱的是他这个人而不是他的成功。这样孩子才能在内心建立最安全的信任感,他不会为了讨好父母而出现某种行为,也不会为了成功才去参与游戏。

更关注孩子的努力和进步

鼓励孩子超越自我,而不是超越别人。虽然我们总是不由自主地要做孩子之间的比较,但是我们还是要让孩子明白,他自己的努力和进步最重要。总和别人比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一定得强过别人才有资格得到父母的爱。如果自己比不过别人,那可能就不值得父母爱了。这样的孩子,当自己脆弱的时候,当自己暂时停滞不前的时候,很难接受真实的自己,他都可能会不喜欢自己。所以,我们必须让孩子明白,因为我们很爱他,所以每一次成功,我们会和他一起庆贺,每一次失利,我们也会和他一起寻找新的目标。我们期待的是他的积极和努力。

帮助孩子和自己作比较

如果需要比较,建设性的做法是拿他的表现和作品与他自己上一次的做比较,当我们鼓励孩子挑战自我,超越自我时,他们往往会做得更好,这会有利于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发展。因为和自己做比较,关注点就会落在进步上,而不是一定要比别人强。

夸赞孩子的每次参与

爱玩、爱参与、爱尝试是孩子的天性,我们要珍视这一内部动机,鼓励他的参与过程,我们要告诉他,“你这次跳棋的桥搭得太巧妙了,通过这个桥运输了那么多棋子。”

夸赞孩子付出的努力

追求成功代表的是印证自我,而追求努力代表的是超越自我。我们要鼓励孩子的努力,让他充满自信,好上加好。

我们要告诉他,“妈妈看你这么投入地捏泥巴,妈妈都被你的投入给感染了。”“你用了这么多时间来做这个新的泥巴造型,果然做出来的东西非同凡响。”

夸赞孩子的具体事情

夸细节不但可以让孩子觉得真实,起到百夸不厌的效果,而且可以为孩子下一次的行为提供参照,让孩子想要做得更好。例如孩子画了一张漂亮的母鸭小鸭画,我们不要告诉他“你真棒”或“真像个艺术家”,我们要告诉他,“这只鸭妈妈一边游还一边回头看她的小鸭们,像是一个妈妈在看护她的孩子,你画得真好!”

帮孩子认清自己的心情

在负面情绪中的孩子,往往容易表现出过激的行为。当不愉快的事情发生后,我们需要先帮孩子冷静下来,认清自己的心情。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让孩子接受自己的很多面,阳光的、狭隘的、大方的、小气的……每个人都是个多面体,当我们忍不住生出负面念头的时候,第一步,是要去接纳它,知道那也是自己的一部分,然后才是分析该怎样面对那样的念头。一般来说,冷静下来的孩子都会意识到自己的冲动之举欠妥,这时,我们只要给他一些提示,给他一个台阶,帮他走出困窘的境地。当他感受到你的爱和支持时,也会带着新的目光去寻找别人的优点。

当孩子放下心中的焦虑和嫉妒,不再“不许你比我好”以后,他会真切地感受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会欣然接受这种舒心和安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