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玲玲是学前班的小朋友,她长得文静秀气?,不喜欢说话。家里来了客人,玲玲总是感到别扭、浑身不自在,自顾自地坐在客厅的一个角落里看电视,对客人爱搭理不搭理的,好像客人与她无关。为这事,爸爸妈妈没少批评她。但是,玲玲依然固我,从来没有招待过客人。

3-6岁不仅是幼儿身体发育与智能开发的关键时期,也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时期。人是社会性的动物。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他们的生活范围逐渐扩大,社会交往的圈子逐步扩展,社会性逐步发展,从一个自然人成长为一个社会人。幼儿社会性的发展要从身边做起,从接待家里的客人做起。那么,如何教育幼儿招待客人呢?

一、让幼儿开门接待客人

当幼儿听到敲门声后,发现是亲友来访,应该主动开门问候,表示欢迎。比如说:“客人,您好!”

二、教幼儿学会礼貌用语

当幼儿把客人领进门后,应该礼貌地请客人坐下。比如说:“您请坐!请喝茶!请吃东西!”,接受礼品要说“谢谢!”,送客要说“您慢走,欢迎您常来玩”。

三、让幼儿帮助准备茶点

招呼客人坐下后,幼儿可以与爸爸妈妈一起准备茶饮、水果、零食、点心,学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要幼儿与客热心交谈

招待好客人后,幼儿可以陪同亲友边吃东西边交谈,回答客人的问话,讲讲自己在幼儿园的学习生活情况。

五、让幼儿进行才艺展示

幼儿活泼可爱,在幼儿园里学了不少的才艺特长,可以在亲友面前展示一番,这可是锻炼能力的绝佳机会喔!

只要家长提供幼儿招待客人的机会,教给他们招待客人的方法,幼儿就能学会待客的礼仪,成为一个学礼仪、知礼仪、爱礼仪、行礼仪的文明幼儿!

扩展阅读

教育幼儿自我延迟满足的途径


我国目前绝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孩子,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对他们几乎是有求必应,无论是吃的喝的,还是玩的看的,只要孩子一嚷嚷,父母就会“奉命”立即设法满足,天长日久在孩子的意识中就形成了这样一个“定势”:我的欲望很容易就可以获得即时满足。这样导致的结果:幼儿的自制力差,对什么东西都想马上获得而不愿花费半点气力或等待一段时间。针对孩子的这种现象,我认为父母和教师在对孩子的教育中要注意实施“延迟满足”的策略,以此来培养孩子的良好性格。

1.积极应答而不立即满足

很多家长有时很纳闷了,幼儿怎么那么缺乏耐心、那么不擅长等待呢?怎么稍不如意就大发脾气呢?可别总以为幼儿天生就是这脾气,其实,主要因为你一直就在“培养”他的急脾气。

如果用延迟满足的方式,幼儿的耐心和脾气就会锻炼得好多了。当幼儿需要你帮助的时候,你远远地用声音答应着:“我就来了--”你“踏踏”的碎步告诉幼儿你马上就到,到了之后你可以和孩子聊上两句:“你遇到什么困难了啊?”让幼儿说明他的情况,这样可以拖延几秒钟以培养他的延迟满足能力。这是积极应答宝贝的最好方式。二话不说、立即满足是充满爱心但缺乏教育用心的方式,而消极冷淡、对幼儿的应答不理不睬则是爱心妈妈永远都不会做的事情。

2.促进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

幼儿的社会适应行为表现,有赖于幼儿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水平。随着角色采择、社会推理、行为归因等社会认知技能的发展,幼儿有可能对所遇到的社会情境做出正确的评价,形成恰当的行为调节策略并采取相应的行为。幼儿延迟满足教育应根据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有意识地创设活动情境培养幼儿的社会认知技能。

3.拒绝而不惩罚

研究发现[7],惩罚也能培养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但不是自我延迟满足能力,而是外在延迟满足能力。即大人在眼前的时候,为了逃避惩罚带来的不安,便在表面上服从大人,大人一走,他就恢复原样了。自我延迟满足能力是幼儿内化了成人的要求,变成安心和乐意控制自己的行为规则,所以成人不在身边,他也知道应该怎么做。

拒绝就是明确坚定地告诉孩子“不”,同时提示他更好的行为规则和方式,惩罚则是对宝贝所犯的错误本身特别关注,用大声训斥、打屁股或者打手等方式使自己得到发泄、使幼儿感到害怕,但是问题本身并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成人要把握好拒绝与惩罚的界限,让幼儿在拒绝而不惩罚的教育方式中滋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

4.培养幼儿积极的情感体验及情绪调节技能

情绪体验在行为在控制中起着“行或止”的作用,太多因调节失败所导致的不良情绪体验,可能使幼儿陷入“失控感”。失控感常常还伴有生理、心理上的变化;长期处于失控状态的幼儿还可能体验到绝望感,从而放弃一切改变困境的努力,教育应注意培养幼儿的情绪、情感的调节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积极进去的心态,提高幼儿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控制预期及失控经验可能影响幼儿失控状态的反应,教师应根据个体差异指导幼儿认识新情景,引导幼儿总结经验;对受失控困扰的幼儿应给以控制干预方法的指导。

5.维持和谐美满的婚姻关系

感受幸福的模式在家庭中是可以代代相传的。孩子以后的生活内容将跟现在的爸爸妈妈截然不同,但是对生活内容的评价是幸福还是不幸福,亲子之间却有惊人的相似。有一项调查报告发现,母亲感觉婚姻关系和谐的,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发育得更好,这已经为孩子感受幸福奠定了基础。

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发展,会影响幼儿的终身,它能预示个体成熟,社会适应,健康发展的一种变量。了解幼儿的自我延迟满足能力的特点及影响幼儿自我延迟满足能力获得的因素,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自我控制能力,促使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这对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延迟满足,培养他们的良好性格,这将是送给孩子终生受益的一份厚礼。

怎样教育幼儿,妈妈们还不知道吗


现在好多家长都在为孩子的教育头疼,特别是孩子刚一接受教育的时候更是一件让人头疼的事,因为孩子的初级阶段的教育是最重要的,如果初级阶段的教育没有一个好基础的话,那么以后孩子的教育真的就进入复杂的阶段了,那么今天小编给大家讲解一下孩子在哪个时期应该接受哪方面的教育呢?对于孩子的教育也是不能忽视的一个问题,教育孩子也是要有正确的方法的。怎样教育幼儿?幼儿早教应该怎么做?中班幼儿故事有哪些?下面跟着网编一起往下看吧。

1、给孩子随性玩耍的时间

美国儿童教育学者汤姆斯、阿姆斯壮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计划性的活动,对学龄前的孩子来说更为健康有益。怎样教育幼儿?幼儿早教应该怎么做?中班幼儿故事有哪些?0元领专业情感分析!10s快速预约

家长们不要一味的给孩子的时间塞满各种各样的活动。

每一个孩子都需要一些无所事事、随心所欲的随性玩耍时间。

2、语言引导

首先家长们了解幼儿阶段重要的不是学识,而是通过引导培养兴趣、思维、情感能力。同时也要掌握一定量的知识和技能。语言引导就是通过语言交流,语言指令来以言传身教的方式教育。比如:讲故事、认字、读书、讲道理、唱儿歌、说话交流等把自己所知道讲给他听。可以说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来自于语言。

3、引导孩子关怀他人

每一个快乐的孩子都需要能感受到与他人的有意义的交集,了解到自己对于他人的意义。

要帮助孩子发展这种感觉,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与他人接触。可以引导孩子陪他一起整理家中的旧玩具,一起捐给慈善机构,帮助那些穷苦困难的孩子;也可以鼓励或带领孩子参加义工活动。

有专家指出,不管孩子年龄有多小,他们都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到快乐,并渐渐地养成乐于助人的习惯。

4、一起做游戏

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游戏,不仅能使孩子更快乐,还能增进亲子间情感。提高孩子思维、情商、创造力、动手能力等,使身心健康发展。首先引导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家长陪孩子做游戏的时候要和孩子一样真诚的、专心的注意力集中地投入进去,不能敷衍。积极地倾听孩子所说的。多问开发思考能力的问题,遇到问题引导孩子自己解决。

5、鼓励孩子多多运动

在日常生活中,多带动孩子做做运动,比如玩球、游泳、跑步、骑自行车等等。

经常运动的孩子能提高体能,也会变得更加开朗。保持多运动的生活还能缓解孩子的压力与情绪,还能让他变得更加开朗。

多运动还能让孩子喜欢自己,拥有较正面的身体形象,并从运动中发现乐趣与成就感。

6、走出去

带孩子去陌生的地方,体验不同的人和事,体验和陌生人的相处,适应全国各地的气候,欣赏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一起品尝各个地方不同的美食。带孩子走出才能更好地看这个世界。怎样教育幼儿?幼儿早教应该怎么做?中班幼儿故事有哪些?

才能真正去了解它,融入它,认识它,从而真正地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孩子是社会的,是世界的,只有不断的认识陌生的事物,对未知的东西去探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有长见识,心胸才能更加宽阔,也更加坦荡。家里了解的东西是有限的,人也不能一直呆在家中,带孩子走出去!

7、有创意的赞美孩子

有时孩子表现的很好时,不要只是单纯说一句很好。

家长们对孩子的赞美要具体一些,指出细节,说出孩子具体哪里做的好,或者比上次表现好。

比如:“你今天有主动跟保安叔叔说早上好,很有礼貌哦!”

不过有时候的赞美也要注意方式,不要造成让孩子有了错误的期待。

现在有些家长还会用物质来奖励孩子,让孩子把赞美的重点放在了可以获得哪些报酬上,而不是自己良好的行为。

家长们应该让孩子自己感受到,完成一件事情所带来的满足与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质报酬来奖赏他。

8、参观法

社会领域中的参观法是指幼儿进入一定的现实社会场景,通过多种感官,感知社会现象的状况。社会领域的观察法主要是针对一个或两个社会事物或现象进行深入的观察,以视觉为主要感知渠道。即根据社会领域教育的目的与任务,组织幼儿在园内或园外的场所,让幼儿通过对实际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思考而获得新的社会知识与社会规范的教育方法。

它能使幼儿教育活动与幼儿实际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通过身临其境,耳闻目睹,接触社会,接受教育。参观法的运用必须服从教育目的,根据教育的要求进行。参观前教师的准备工作是根据教育目的和要求确定参观的地点、对象和进行的步骤,制订好参观的计划。参观时要指导幼儿围绕参观目的进行观察感知。参观结束后,教师要帮助幼儿对参观内容作小结,使幼儿对参观内容有个概括性地了解。

9、激发孩子的艺术潜能

我们都知道莫扎特效应,虽然有很多科学家已经证实了没有所谓的莫扎特效应。

但是让孩子接触美术、音乐等艺术活动,确实可以让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加丰富。

有研究者发现,每当孩子跟随音乐舞蹈,或者是拿着画笔随手涂鸦,都是孩子在用艺术行为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自己的情感。

而孩子喜欢舞蹈、音乐或者画画,也会有一定的成就感,会对自己感到满意。

10、表演法

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引导幼儿通过身态动作、语言及表情去体验、感受一定角色的情感和行为,从而达到社会性—情感发展的目的。一般应有明确的主题。主题可以是幼儿商定的,也可以是教师和幼儿共同确定的。幼儿可根据这个主题自行确定或在教师的帮助下确定相应的角色。

幼儿园社会教育中的表演总是指向特定的发展目标。教师可以根据幼儿发展的需要和幼儿行为、情感发展的实际状况,确定表演的主题和相应的角色,并为幼儿表演创设或引导幼儿共同创设特定的情景,为幼儿的表演提供相关的材料。一般幼儿表演的主题来自现实生活事件或艺术作品(文学作品、电视等)。对幼儿现实生活的关注,有助于表演主题的丰富和生动,也有助于激发幼儿的表演欲望。

11、经常给予孩子拥抱

每当孩子睡醒时,给他一个拥抱;

当孩子表现优秀时,给他一个拥抱;

当孩子对自己的错误感到惊慌失措时,给他一个拥抱......

怎样教育幼儿?家长们给孩子的每一个拥抱,都传达给他们无限的关怀,是无声的我爱你。有专家发现,父母温柔的拥抱和抚触,可以让早产儿变得更加健康活泼,情绪也会更加稳定。

居家待客与礼仪教养


3~6岁,特别是4岁以后的幼儿已具有相当的智力和体力,语言变得清晰,动作更加灵敏,对待人接物表现出强烈的兴趣。我们应抓住这个关键期,因势利导,充分利用接待来客这一生活环节来培养幼儿礼貌待人的品德。

1、父母要为孩子树立榜样。古语说:“己正而后能正人。”作为父母若要孩子礼貌待人,首先自己要做表率,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直接、最深刻。父母的身教是对孩子最生动、最实际的教育。父母应充分利用家里来客的有利时机提醒孩子,给孩子示范,使孩子在亲身体验和实践中理解文明、礼貌、热情的含义,并通过父母的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使幼儿在耳濡目染的环境中,逐步形成礼貌待人的品德。

2、为幼儿讲解待客的“规矩”。父母要给幼儿讲解待客的“规矩”,使幼儿懂得一定的行为规范。如亲友来访时,听到敲门声要说“请进”;见了亲友按称谓主动亲切问好;拿出茶点,热情地请客人吃,不应显出不高兴的样子或独自去吃;当大人谈话时,小孩不应随便插话;小客人来,应主动拿出玩具与小客人玩;共同进餐的人未完全入席前不得动餐具自己先吃;客人离开时要说“再见”,并欢迎客人再来。

3、鼓励幼儿直接参与接待。家里来客,幼儿一般很兴奋。我们不能冷落孩子,要让孩子感到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是小主人,待客要礼貌、热情。可以让孩子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待客活动,通过直接参与,使幼儿待客的动作和技巧得到练习并逐步养成行为习惯。

4、对幼儿的表现作出评价。别人的反应通常是刺激孩子学习的最佳催化剂。客人在时,父母对于幼儿良好的表现可作出表扬、鼓励的表示;客人走后,父母也可以对孩子的表现作出评价,肯定幼儿做得好的地方,指出不足以及今后要注意的地方。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幼儿在接待客人中出现了失误,如打碎了茶杯,弄脏了饭桌,父母千万不要当面批评,要保护孩子的积极性,对待孩子的过失要重动机轻后果,要原谅他们由于缺乏经验而出现的过失。

幼儿礼貌待人的行为规范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要靠平时不断教育、训练和强化。年轻的父母要经常为孩子提供“教育情境”,让孩子不断练习,巩固热情、礼貌待人的行为,这对幼儿思想品德、学识能力、行为习惯的培养都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生日(小客人的不良举止篇)


问题:

在我女儿的生日派对上,有个小客人总是有点不规矩。

思考:

在这种时刻,你很容易就会失去耐心。但是如果你能够越冷静,他就会越快停下来。

解决方法:

1.不要当着其他孩子的面来纠正这个孩子。无论是对那个表现不好的孩子,还是对你的孩子来说,这都是一件很尴尬的事情。相反,走到小客人面前,将手搭在他的肩膀上,并在他耳边悄悄地告诉他,哪些行为是你不喜欢的,以及他应该怎样做。“贺瑞斯,我看到你对我们家的吊灯很感兴趣,但是请不要吊在上面,你可以像这样站在地板上往上看。”

2.给那个表现不好的孩子找点事情来做,这样就可以分散他的注意力了。你可以让他去玩某个游戏,帮你把蛋糕拿到桌上,或是让他干点别的事情,好让他安静下来。一般来说,如果你打断了那个孩子正在做的事情,那么往往能让他安静下来。

3.如果这种行为真的已经很过分了——例如,他打另一个孩子——那么就可以让他坐在椅子上,待几分钟。但不要称之为关禁闭,而是说:“我觉得你需要一分钟时间来安静一下,来,请坐在这张椅子上。”

4.如果是一个大孩子有一些不良的举动,那么,当他注意到你就在旁边的时候,就会停下来。所以,你只需要靠近那个孩子,直到他停下来为止。如果你发现他再次出现那个举动了,那么就再靠近他,直到你确定自己的存在已经足够让他冷静下来为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