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幼儿教育杂志《妈妈和宝宝》曾经刊登过著名演员严樱兰教育孩子的文章。这篇文章讲的是关于不爱吃饭的孩子的典型事例:

我精心为孩子做了各种食物都无济于事,孩子越来越瘦,越来越虚弱。当时他除了喝饮料、吃零食外基本上不吃饭。每到吃饭时间我都要端着碗到处追着孩子喂。有几次实在是没有办法,我把勺子扔到院子里就哭了起来。当时真是伤心透了。

有一次,我在广播里的幼儿教育节目中听到“不要总是强迫孩子吃饭”。当时我觉得要是不强迫孩子吃饭的话,孩子可能会饿死,但我还是下决心听从专家的建议。之后的两天里,我痛苦地看着孩子,生怕他出事。到第三天,孩子终于主动要求吃饭,我就顺其自然地给他盛了饭。从那时开始,孩子爱吃饭了,身体也越来越结实了。

如上所述,在吃饭问题上最重要的是不要强迫孩子吃饭。孩子什么都想自己尝试,这是本能,但是请一定不要错过孩子自己想吃饭的那一段时期。

刚过周岁的宝宝喜欢用双手扶着饭桌站起来,然后用手抓东西吃。这时候可以做小小的肉丸或把食物切成小块放到孩子面前。一开始,宝宝只会用手抓,而且很多食物都会掉到地上,可以在宝宝坐着的地方铺上报纸或塑料布,这样吃完后也比较容易收拾,慢慢地他就能学会用勺子或叉子了。有的妈妈嫌宝宝自己吃饭太费事,收拾起来也麻烦,就直接给宝宝喂,这样会让孩子失去吃饭的主动性。

不管是谁,一开始做事时都不会太熟练。没有练习的机会怎么能熟练地应用呢?给宝宝一个笨手笨脚的机会吧。宝宝自己吃完后,妈妈不应该说:“怎么搞的?掉的比吃的还多?”而应该说:“哎呀,宝宝太了不起了,都能自己吃饭了!”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认可,他可以从中获得成就感。这样父母就不会因为吃饭的事每次都要跟孩子进行一场战争了。

对于不爱吃饭的孩子,妈妈要狠下心来,把饭菜摆好后先叫孩子来吃饭,如果孩子不过来,也不要理他。一开始孩子可能还以为妈妈会像过去那样到处追着喂,即使不吃,也会给别的零食。但只要家里人都不理睬孩子,孩子总有感到肚子饿的时候,到时他们自然会主动要求吃饭。

这看上去虽然有些残忍,但父母必须意志坚定。一般情况下,孩子肚子饿时就会主动想吃饭了。这点父母倒可以放心。

相关推荐

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


小强今年6岁,有一天,表妹来了,小强把表妹带到他的卧室玩。可没多久,就听见房间里传来表妹的哭声,妈妈闻声跑进去,发现小强正在拿玩具熊打表妹的头,妈妈赶紧把两个孩子拉开,并且批评小强说:“你再打表妹妈妈就不要你了!”小强刚想解释说:“是因为……”妈妈就打断他:“打人你还狡辩?”然后就命令两个小孩在不同的房间玩。

【心理分析】幼儿园阶段的孩子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产生矛盾十分正常,我们首先不能对此大惊小怪。有很多时候孩子之间的打闹只是他们交往的一种需要,当然,也不排除有些孩子喜欢恶意打人。案例中的家长在发现孩子打人的时候,只是采取避免或制止的手段。对于打人的孩子,家长也只是采取恐吓或警告的态度,至于为什么要打人,家长听也没有听就给予了否定的态度,这样,就把孩子表达的机会给剥夺了。

【专家的话】很多家长不喜欢犯了错误还进行解释的孩子,以为这是在做无谓的狡辩,所以不管孩子说什么都是错的,甚至有的家长听到孩子解释后就更加生气。这样,孩子的表达愿望受到了负强化的作用,如此循环,也就形成了不爱说话的习惯。所以,当孩子表达自己情绪的时候,家长要用平和的态度倾听,用缓和的语气回应他们,让他们感到自己受重视,并明白遇事应通过语言交流的方式解决。

教宝宝自己吃饭


有的宝宝3岁多了,还不会自己吃饭,有的父母因此而不愿意送宝宝去幼儿园,担心宝宝在幼儿园没有人喂饭,吃不饱。不会自己吃饭的宝宝一般还伴有挑食、偏食、吃饭慢等一系列饮食习惯方面的问题。其实,应尽早养成宝宝自己吃饭的习惯。

专家认为,吃饭不仅能为宝宝提供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各种营养物质,而且宝宝的饮食行为发展是否正常,还关系到宝宝的精神和社会心理的发育发展。为宝宝选择哪些食物、进食量、喂哺方式、时间、间隔、餐次等等,与父母的素质、家庭养育传统及社会时代文化都有密切关系,这些因素既可能对宝宝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也会造成宝宝喂养困难,损害宝宝的身心健康,甚至引起将来在情感、心理、社会交往和体质发育等方面的不少问题。

有经验的父母可以发现,宝宝10个月以后(有的宝宝可能还要早),当他习惯于用勺子吃辅食时,每次喂饭他都喜欢来抢夺你手中的餐具,这是训练宝宝自己吃饭的一个很好的时机。这时候,你可以在每次喂饭时,也给宝宝另外准备一个勺子和一个小碗,当然应该是不易碎裂的塑料制品,让宝宝自己拿着,比划比划,这时的宝宝一般不会来挖碗里的食物,而是拿着餐具高兴地敲敲打打,对吃饭也更加有了兴趣。

过一段时间后,也许在1岁左右,宝宝可能就会用勺来挖碗里的食物,并模仿大人把勺子里的食物送到自己嘴里,想自己“吃饭”。这是训练宝宝自己吃饭的最好时机。这时的宝宝很可能因此会把饭菜洒得一身一地。有的妈妈爱干净,也怕麻烦,不愿意宝宝把一切弄得脏乱不堪,往往就生气地制止宝宝这种行为,岂不知这样做实际上是扼杀了宝宝自主自立学吃饭的萌芽,时间长了,宝宝就会认为吃饭就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与自己无关。

正确的做法是:给宝宝穿上一个围兜,尽量防止弄脏衣服,但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妈妈对此不要太在意。然后在喂宝宝的同时,把饭菜也拨一点点在宝宝的小碗里,比如几粒米饭、一片菜叶,让宝宝试着自己挖起来送进嘴里,开始不成功没关系,允许宝宝多次尝试,即使饭菜洒到了地上,这时也不应该过分批评宝宝,更不能因此而制止他。很快你会惊喜地发现,宝宝能够比较自如地完成这个动作了,这时要及时鼓励宝宝,夸奖他说:宝宝真能干,自己会吃饭了。这样宝宝也会很开心,自己动手的积极性就更高了。当然,这时宝宝吃饭主要还是要靠大人喂,只是要允许宝宝参与到这一过程中来,不能一味地包办代替,打击宝宝自理的积极性。

随着宝宝动手能力的加强,可以试着让宝宝独立吃完一部分食物。比如,在碗里饭菜所剩不多时,让宝宝自己吃掉剩余的食物,如果宝宝能够独立完成,就予以积极鼓励,这会让宝宝产生一种成就感,也有助于自信心的培养。对于一些小馒头、小包子之类食物,完全可以让宝宝自己拿着吃。这样有的宝宝在1岁半以后,慢慢地就可以逐渐过渡到自己吃饭了,甚至有的宝宝两岁左右就可以使用筷子夹菜了。等宝宝会自己吃饭以后,有时也会不肯自己吃,这时不要过分迁就他,告诉他吃饭是他自己的事,让别人喂饭没羞。使他树立自立光荣的意识和观念。这样到3岁时宝宝上幼儿园后,就不用担心宝宝自己吃饭的问题了。

有的父母或老人心疼宝宝,凡事总爱包办代替,总说宝宝还小,长大自然就会了。殊不知宝宝的许多坏习惯都是大人“培养”出来的。就从自己吃饭这件事来说,如果大人总是过分主动,宝宝自然就会相应被动,久而久之,不仅在吃饭这件事上总处于被动状态,甚至连性格和其他行为习惯都会变得被动起来,缺乏自信,自理能力差,依赖性越来越强,责任心淡薄。这对宝宝身心的健康发展都是不利的。因此培养宝宝良好行为习惯要从小事做起。

我要自己吃饭


小朋友我是小布丁,是你们的好朋友,我现在心情不太好,哎呀,该怎么说呢?哎。。。

以前吃饭都是爸爸妈妈喂我,我自己不会用勺子和筷子,有别人喂当然好了,不用自己动手了,我还觉得挺美的呢。可是就是因为自己不会吃饭,到我上幼儿园的第一天我就出丑了,真丢人呐。。。

吃饭的时候老师把饭菜和餐具放到我面前,我以为老师会像妈妈那样喂我吃饭呢,可是老师好像没有喂我的意思,而且我看到每一个小朋友都是自己吃饭的,哎呀,这可怎么办呀?我也得自己吃饭吗?我可不能让他们知道我不会自己吃饭,还得爸爸妈妈喂,于是我低着头偷偷的看他们怎么用勺子,哈,看起来很简单嘛,自己来吧。我用勺子拐了一勺菜,慢慢的往嘴里填,哎呀,糟糕了,洒了。老师发现我这里出了问题就过来喂我,我觉得很不好意思,哎呀,多丢人呀,都这么大了还得让别人喂,当时我就暗暗的下了决心,告诉自己“小布丁,你一定要学会自己吃饭。”

等到晚上回了家以后,我坚决的拒绝了妈妈,不让她以后再喂我吃饭了。我小心的用着勺子,虽然用的很笨,还经常洒饭粒,但是我相信,过不了多久,我就会像幼儿园其他小朋友一样可以自己吃饭了。哼,我有这个信心。想朋友你回自己吃饭吗?

要是你想在还不会自己吃饭的话,那么从现在开始吧,你一定要好好的学哦,要不然你也会和我一样觉得很难为情的。

早教: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


小强有一天,表妹来啦,小强把表妹送到他的卧房玩。可不久,就听到屋子里传出表妹的哭泣声,妈妈闻此声跑进来,发觉小强已经拿泰迪熊打表妹的头,妈妈赶快把2个孩子打开,而且指责小强说:“你再打表妹妈妈就不必你呢!”小强刚想表述说:“是由于……”妈妈就切断他:“打人你要死不承认?”随后就指令小孩子在不一样的屋子玩。怎么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

行为心理学:怎么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幼稚园环节的孩子大多数以自我为中心,发生争执十分一切正常,大家最先不可以对于此事心惊胆战。有很多情况下孩子中间的玩耍仅仅她们相处的一种必须,自然,都不清除一些孩子喜爱故意打人。

实例中的家长在发觉孩子打人的情况下,仅仅采用防止或劝阻的方式。针对打人的孩子,家长也仅仅采用吓唬或警示的心态,对于为何要打人,家长听都没有听就给与了否认的心态,那样,就把孩子表述的机遇给夺走了。

权威专家得话:怎么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许多家长讨厌犯了不正确还开展表述的孩子,认为它是在做不必的死不承认,因此无论孩子说些什么全是错的,乃至有的家长听见孩子表述后就更为发火。

那样,孩子的表述心愿遭受了负强化的功效,这般循环系统,也就产生了不喜欢说话的习惯性。怎么给孩子表达情绪的机会?因此,当孩子表述自身心态的情况下,家长要用平静的心态聆听,用缓解的语调答复她们,让她们觉得自身受高度重视,并搞清楚做事应根据語言沟通交流的方法处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