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擒故纵”法就是针对婴幼儿的好奇、逆反、求趣等心理特点,采取故意放手、有意忽略的方法达到更好的教育目的。让孩子在尝试、体验中积累生活经验,学会一些生活常识和做人的道理,如:你不想让他做的事情偏偏故意让他去做;很想让他参与的活动,却故意不邀请他参加……有时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案例一

还没玩够

吃饭的时间到了,宝宝跟奶奶从外面散步回来,准备洗手吃饭,但是宝宝还没有玩够,还想让奶奶带他出去玩,不带他去,他就自己往门外跑。

方法运用

这时如果你跟在宝宝后面追,他会越跑越快,可能还会边跑边调皮地向你“挑衅”。运用一下“欲擒故纵”法,看效果如何。家长可以大声地跟宝宝说:“你自己出去玩吧,现在吃饭的时间到了,我们大家都要吃饭了,没有人陪你呦!”边说边把门关上。这时,宝宝会马上调头往回跑。也许他会“侦察”等待几分钟,看确实没有人跟他出来,他就会乖乖回来。

这时孩子如果有情绪或者哭闹,家长要适当给孩子一个台阶,如介绍一下今天好吃的饭菜、吃完饭后还有哪些活动等。

知心话语

孩子执意要去做什么事情,很多时候家长不必总是让孩子牵着鼻子走,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可以故意放手让他去做,但是要告诉他可能发生的后果。

案例二

奶太烫了

宝宝饿了要喝奶,妈妈赶紧给冲好了,但是奶还很烫,不能喝,宝宝等不及,大哭。

方法运用

这时,家长不要手忙脚乱地边哄孩子边说:“马上就好了,马上就好了,不哭,不哭。”而是要心平气和地告诉孩子:“现在奶还很热,不能喝,要等一会儿。”如果孩子不听继续大哭大闹,可以跟他说:“妈妈告诉你了,奶现在还不能喝,你如果不怕烫,一定要喝,你就喝吧,你摸摸……”在不会烫伤的情况下,可以让孩子摸一摸,感觉什么是“烫”。有了“烫”的感受,你让他喝他也不会立即去喝了。

知心话语

孩子有了欲望,想马上得到满足,一分钟都不能等待,这种情形在孩子幼年成长过程中时有发生。但是人的一生当中,需要耐心等待的事情有很多,所以,教育者应该从小教育孩子学会等待。

案例三

心不在焉

看到邻居家同龄的孩子识字不少,还会数数,贝贝的妈妈着急了,最近花了不少时间教孩子,这不,她又在不厌其烦地教贝贝数数,接下来还要教他识字呢!但是贝贝完全心不在焉,一会儿东张西望,一会儿摆弄衣服……

方法运用

晚饭后,宝宝在玩玩具,妈妈拿出刚买的图画书,大声并神秘地跟爸爸说:“我今天买了一本很好看的故事书,我讲给你听……”绘声绘色讲给爸爸听,故意冷落宝宝(但让宝宝又能听见),故事讲完了,爸爸妈妈兴趣不减,找出宝宝的积木一起玩了起来,妈妈:“我要红色的和绿色的,给我那个三角形的,我还要5个长方形的,宝宝快来帮我一起找,数一数我一共有多少个积木,再数一数爸爸的,看谁的多……你要不要来参加,你跟我一伙吧,我们的房子建得一定比爸爸的漂亮。”

知心话语

你想让孩子做什么事情的时候,最好先激发起他想做的欲望和兴趣。在教孩子学知识的时候更要掌握好这个原则。教在有心,学在无意,有时为了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的兴趣,巧设一些善意的“圈套”,把教育内容渗透其中,这样做与强迫或企求孩子去做相比,收效一定更佳。

温馨提醒:

“欲擒故纵”法运用时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及人身安全。

成人跟幼儿说话时的态度一定要温和,“表演”要自然、不留痕迹。

延伸阅读

幼儿早教:如何提高幼儿心理素质?


幼儿当今,很多幼儿存有着一些欠佳的心理健康问题,如:怯弱、骄纵、不自信、自负、妒忌、太过比较敏感、依赖感强、脾气暴躁、消极悲观、抗挫能力差等。因而,幼儿心理健康问题是当今急切需要处理的一个新课题研究。怎样依据幼儿年纪特性和心理需求,根据重要途径对幼儿心理素养塑造呢?如何提高幼儿心理素质?

摆脱自负心理状态。

比如班里有某些幼儿,因自身的某层面较为“会干”而经常受教师夸奖,就自高自大,狂妄自大,不愿意与别人一起玩。对于此事老师可根据小故事《谁的本领大》、《不骄傲的孩子》等开展教育疏导,具体指导幼儿开展自身心态调整。协助幼儿了解:人都有各的本事,仅有团结互助,互帮互助,才可以使每个人的本事获得最好是地充分发挥。如何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幼儿

击败自卑感。

教师应正确引导小孩再次对待和估算自身,协助她们把自己比同年龄人做得更强的事找出去,作出有效客观性的点评。如何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幼儿

清除嫉妒心理。

如何提高幼儿心理素质?教师应开展细心细腻的文化教育和心理指导,以求协助小孩提高“清除嫉妒心理”的信心和能力。启迪诱发幼儿:每一个孩子都会争得发展,自身也会不断发展。当他人发展时,自身不闹脾气,不嫉妒,而要奋起直追,争得发展。

幼儿早教:如何重视幼儿的心理偏离


幼儿说白了幼儿心理偏离,就是指幼儿在心理和个人行为中主要表现出的偏离一切正常的趋向。如爱发脾气、个人行为怪异、注意力障碍、逼迫趋向等。幼儿的心理偏离尽管在水平上比不上成年人的心理病症那般主要表现出显著和平稳的特性,但如果不立即采用矫正对策,则会越来越严重,最后会造成 心理病症。如何重视幼儿的心理偏离?

如何重视幼儿的心理偏离?幼儿造成心理偏离的缘故是各个方面的。这在其中有先天性的缘故,如妈妈在怀孕期间患传染性疾病、中毒了、缺乏营养、及其出世时室息、比较严重氧气不足、孕妇难产或产伤等,均会根据危害幼儿的精神实质及神经系统生长发育而造成 心理偏离。但心理偏离关键還是家庭氛围教育危害的缘故。幼儿

父母的素养、相互的关联、修养方式 ,修养心态等都能对幼儿心理生长发育造成危害。如父母中间家庭不和或离婚,会对小孩丧失需有的抚摸,非常容易使幼儿情绪抑郁、性格古怪、心理异常。如何重视幼儿的心理偏离?而太过娇惯非常容易使小孩产生自豪、自私自利、骄纵等欠佳性情,自立日常生活的工作能力也很差;对幼儿过度粗鲁、简易,易使小孩产生胆怯怯弱、害怕心理,也易使其产生撒谎、粗鲁、蛮不讲理的性情。幼儿

那麼如何看待幼儿的心理偏离呢?

如何重视幼儿的心理偏离?最先在平常应留意观查幼儿心理状况。当小孩出現心理偏离时,父母先要从自身的言谈举止、教育方式、家庭氛围中找寻根本原因。轻微的心理偏离,要是留意更改教育方式,用科学研究、恰当的方式 照顾小孩,就可迅速见效。而对有显著的心理偏离,学习障碍,或有个人行为难题的小孩,宜尽早让少年儿童心理专业医生给与心理医治和用药治疗。

幼儿启蒙早教:如何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心理


幼儿启蒙少年儿童的恐惧心理状态一般会致父母担忧不己,她们不清楚它是一种一切正常的状况,不用多方面特别关心。实际上,这类恐惧很平时,并且是孩子成长阶段的一部分。少年儿童从一岁到5岁会亲身经历不一样类型的恐惧。如何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心理?

或许宝宝亲身经历的第一次恐惧是由极大的噪音和明显而生疏的刺激性导致的。这类恐惧一般出現在孩子出世后的第一年。由于孩子在出世后失去孕妈产生的归属感。第一年里,她们一开始了解外部自然环境。因而,一切她们不了解的刺激性、光源、响声都是使之造成恐惧感。显而易见,宝宝是逐渐融入全世界的新生事物的。如何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心理?幼儿启蒙

在2-4岁中间,孩子会担心动物。父母适度地操纵局势能为孩子出示协助。要让她们掌握,一些动物很危险,而一些动物却很有善。协助孩子了解动物很重要,父母能够给他看照片,为她们买动物造型设计的小玩具,给他讲有关小动物的小故事,和她们一起查看呈现动物日常生活形状的材料。父母始终不可以逼迫孩子贴近她们担心的动物,那样总是使她们心身很慢,并使她们的恐惧心理状态变为可怕心理状态。如何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心理?幼儿启蒙

孩子经常会对暴雨、电闪和响雷觉得恐惧。在地理环境中,暴雨一般很危险。应当告知孩子怎样保护自己。可是,要留意不可以让孩子的恐惧感变为一种长久的很慢。除此之外,少年儿童对黑喑的恐惧也很普遍。别忘记,孩子到5岁时通常还不可以区别虚无缥缈和实际。假如孩子晚间醒来时,应当关住灯哄他入眠。不必让她们觉得恐惧一直随着着黑喑。

如何帮助幼儿克服恐惧心理?总而言之,当孩子造成恐惧时,父母应当竭尽所能地掌握她们,并客观性地作出表述。

幼儿启蒙早教:如何才能应对宝宝依赖心理


幼儿启蒙伴随着独生子的增加,家中中过多的宠溺当然免不了,吃穿住行每样都由父母包办代替,宝宝非常容易产生过多依赖的不良习惯。如何才能应对宝宝依赖心理?

实际可从下列几层面下手:

1、父母应认可宝宝的人格独立。

平常多和宝宝公平沟通交流,让宝宝充足表述自身的观念和体会;放开手让宝宝去做他喜爱的、且不违反原则的事,使他充足呈现自身的工作能力。如何才能应对宝宝依赖心理?幼儿启蒙

在这种主题活动全过程中,让宝宝慢慢意识到,他是一个有独立思考和独立能力的人,并不是诸事务必依赖父母的“小可怜”。

2、假若期待宝宝具备单独观念,父母最先要言传身教,宝宝会耳闻目睹地遭受优良的陶冶。

一些年青的父母,假如发生了金钱问题,就伸出手找老父母要;夫妻争吵,就怄气回家了“搬兵”,更别说星期天一贫如洗地区宝宝去祖父母家又吃又拿。这一切都不利对宝宝单独观念地塑造。

3、父母不必对宝宝说:“全是母亲(父亲)不太好”这种话。

当父母没给宝宝买他喜欢的东西,忘掉宝宝提前准备在幼儿园得用的手帕,母亲下班了回家后接宝宝晚到时,父母多半会说所述话,把义务揽向自身,低三下四地为宝宝“致歉”。父母将会认为那样做会使亲子间配合默契,其实不是。

这非常容易产生亲子间既依赖又对立面的关联。宝宝年纪小不懂道理,父母为取悦宝宝,把自己减少到宝宝的水准,会使宝宝从内心不重视父母,觉得一切都是“父母的错”,进而产生诸事依赖父母、而诸事抵抗父母的异常亲子关联。如何才能应对宝宝依赖心理?幼儿启蒙

4、宝宝假如说:“我很累,跑不动了。”就要他休息一下。

宝宝刚会行走,一说累,父母大多数会马上表示慰问,心痛地抱住宝宝。那样下来,孩子当然会造成依赖心理。恰当的作法是让孩子稍事休息,待精力修复后,再次自身走。那样做才不导致宝宝一碰到困难就胆怯到父母的翅膀下寻求庇护。

5、父母不必问宝宝:“疼不疼?”而该说:“不疼吧!”

宝宝走在路上一不小心摔倒后,有的父母通常会赶快搀扶孩子,随后心痛地问道:“是否特别疼?”假如见到孩子没精打采,便会焦虑不安地问道:“是否头疼?”这类问水陆法会使宝宝不加思索地回应:“好痛。”

姑且不探讨宝宝摔倒是不是有点痛的难题。父母问孩子:“会痛吗?”毫无疑问是诱发宝宝回应:“痛。”即便仅仅微痛,想忍受的宝宝听见父母这一问,也会泪汪汪地说痛。父母会讲出引诱孩子造成依赖心理得话,体现出父母的一种心理状态,即一方面想严苛教导宝宝,另一方面又期待宝宝发嗲或依赖父母。

如何才能应对宝宝依赖心理?父母应当用“不疼吧”的问法替代“痛吗”。宝宝当然会回应:“不疼!”这般则有利于塑造孩子的单独观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