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有点后悔让儿子提早上学了。”看着越来越“女性化”的儿子,许女士很迷茫:三年前,让儿子提早上学是不是太草率了?

“因为儿子太调皮,放在家里又没人带,所以我就想办法让他提早上学。”三年前,许女士想尽办法,才把还没满5周岁的儿子送进了学校,但没想到,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最近,我发现以前很调皮的儿子越来越乖了,最喜欢玩的游戏居然是跳橡皮筋!”许女士说。

原来,因为比其他孩子小了足足两岁,许女士的儿子成了班上个子最小的学生,男生都不爱跟他玩,还老欺负他。所以读小学三年了,许女士的儿子只能跟班上的女生一起玩。

“当时觉得儿子很聪明,学习肯定能跟上,就把他送去学校了,没想到变成了这样。现在,他踢毽子、跳皮筋,玩得比女生还好。”许女士有些后悔了。

“现在很多家长想让孩子早上学,无非是希望节约时间成本,让孩子早点成材,但最后很可能得不偿失。”提到家长的“超前意识”,本报特邀心理咨询师赵长英说,当孩子发现自己的学习跟不上,甚至连体育都不如别人时,这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很大的打击。她认为,这样会扼杀孩子的自信。

赵长英表示,每个孩子都有自身的特点,有些孩子五岁时就具备了各方面的能力,如自理能力、和小朋友交往的能力等等。那么,提早入学也无可厚非。她特别强调,家长也要扪心自问,自己做好准备了吗?如果家长都没足够的自信,最好还是让孩子遵循规律顺其自然地成长。

相关知识

别让夫妻教养不同调伤了孩子


谁是黑脸?谁是白脸?

为了孩子的教养问题,夫妻俩一定会有争执,但是沟通的过程中,应努力建立一致的教养态度,而不是仅流于意气之争,否则伤了夫妻感情,更会伤了孩子的心。

不让夫妻教养不同调伤了孩子

黄昏时,妈妈想带辰辰到文具店去买铅笔,正要出门时,爸爸喊住他们:“你们要去哪里呀?”辰辰高兴地说:“去买铅笔!”不料,爸爸却扳起脸孔说:“你不是还有铅笔吗?怎么一天到晚花钱买东西!”辰辰不甘示弱,回了一句:“妈妈说可以买就是可以买!”这时,爸爸生气地说:“我说不行就不行!”一旁的妈妈听了,脸都垮下来了。

夫妻来自不同原生家庭

许多夫妻都有过类似的经验,在教养小孩上一定会遇到很多问题,更何况夫妻原本就来自不同的原生家庭,对照顾小孩自然有不同的观点。夫妻如果一直坚持已见,甚至演变成战争,那么,夹在中间的小孩,就可能成为最大的输家了。

廖清碧表示,夫妻成长史不同,自然就会发展成不同的教养态度。例如:单亲家庭中的爸爸,如果从小就和母亲生活,长大后他可能偏爱自己的女儿;反之,他也有可能偏爱自己的儿子,原因在于弥补自己缺乏的爱。所以,对教育儿女有不同的解释,就会产生不同的愿望,最后就会影响到对孩子的教育态度。

不为教养争执而破坏感情

一个家庭的和谐与否,夫妻的关系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夫妻关系不好,家庭就会产生问题。若是夫妻间时常为教养孩子问题而频频吵架,无形中会破坏家庭的和谐及夫妻的感情。夫妻每次为孩子的问题起冲突时,时常流于意气之争,将子女问题演变成发泄对另一半的不满,这都会影响家庭生活品质与夫妻的感情,而夹在中间的孩子,就成为冲突的工具或牺牲品。

夫妻间不一定永远是谁对谁错,只有打开心胸,倾听对方在说什么,才能看清自己,找到对孩子最有利的方法,孩子也会觉得这个家庭是温暖的,能给他安全感。若是夫妻经常为孩子的教养问题而起争执,不妨试着跳出来,看看是否应该先从改善夫妻关系着手。

父母教养态度不同大大影响孩子

父母教养态度不同,对孩子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廖清碧表示,父母之间会有分歧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对孩子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1.情绪不稳小一点的孩子会有情绪不稳的情况产生,会影响他的学习能力、自理能力。

2.无所适从有些孩子会像墙头草一样,无所适从,不知该听爸爸的话,还是遵守妈妈的规定,或是只好选择听从声音大的人,完全失去了方向。

3.有罪恶感有些孩子会因此有罪恶感,他们可能会认为爸妈吵架是因他而起,进而无法集中精神,专注于自己的学业。

4.造成阴影有些孩子会产生内心焦虑、不安全感,他们害怕看到爸妈吵架的样子,甚至在心中产生阴影,很难抹去。

努力建立一致的教养观

因教养态度不同所产生的夫妻间的冲突,对孩子或多或少都有伤害,要解决这种冲突,必须先达成一致的教养态度。廖清碧建议,夫妻之间意见出现分歧时,要先私下解决冲突达成共识,协调出一种双方都满意的教养观,取得共识后,再以一致的态度,共同去面对孩子。

例如:小孩常会因为父母都在家,而到了睡觉时间仍不肯睡觉,这时,妈妈可能一直催着孩子去睡觉,但爸爸和他的玩兴正浓。碰到这种情况,父母应该谈谈,孩子几点去睡觉?几点起床?谁陪他玩?达成共识后,有一致的目标,就有了相同的教养态度。

夫妻在双方达成一致的共识过程中,应该学着倾听对方,要试着为对方想想。意见不同时,各执己见,往往看不到问题所在,只有用心倾听,才能发掘问题,解决彼此的分歧,增进夫妻间的亲密关系。

夫妻间有不同的教养观,有时候是夫妻之间的关系差所引起,所以,只有敞开心胸,心平气和地听听另一半的声音,反省、调适夫妻关系,学习如何在互相包容中找到让双方都可以接受的角度来当父母,才能共同商讨出一套对子女最好的教育法则。

7种方法建立良好夫妻关系

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家庭和谐的基础,而和谐的家庭关系则是社会安定、进步的动力,所以,她提出7点建议,以协助夫妻关系更亲密、更具协调性。

1.正视冲突并解决问题当夫妻间有冲突时,应正视夫妻间的冲突,针对问题好好沟通,千万不要轻忽小问题,否则日后会愈演愈烈。

2.向外寻求援助夫妻间的问题若是觉得无法解决时,不妨向外界伸出援手,找婚姻咨询专家,通过问题讨论与反省,让夫妻之间的问题能够解决,或是请亲朋好友帮忙,让夫妻之间坦然面对问题,解决问题。

3.回忆美好时光常和另一半想想、聊聊婚前的种种快乐,回忆两人曾经共度的美好时光,都可以化解冲突,成为婚姻关系正向的力量。

4.检视双方关系检视夫妻关系像什么?是像母子?还是像父女?良好的夫关系应是让彼此有属于自己的空间,互相接纳、欣赏和尊重。

5.多夸奖对方不要觉得什么都是应该的,例如:老公回家后主动陪着孩子玩,就应立刻称赞他。如果对方偶尔说了善意的小谎言,也不要介意,例如:老公是因为怕老婆担心而不愿说出事情的真相,就应该感谢他,而不是责备他,毕竟他的出发点是善意的。

6.放下身段承认另一半的优点,并且多包容他的缺点。

7.了解彼此想法夫妻双方各自写下一张对对方的满意与不满意表,有助于了解彼此的想法。

夫妻间不应有白脸黑脸之分

夫妻面对教养孩子的问题时,其实没有所谓的黑脸与白脸的问题,而是应该协调出一致的教养态度面对孩子。若是夫妻分别扮演黑、白脸,会造成孩子认知上的错乱,不知该听爸爸的还是妈妈的,还是选择听较凶的人的话。

夫妻双方最好从宝宝诞生开始,就对教养子女的方法及观念进行沟通,毕竟夫妻双方来自不同的家庭,有不同的成长背景,因此需要寻求彼此的一致性。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应该目标一致,让孩子充分表达,让他知道不乖时,是没人会袒护他的,也让孩子感受到父母同样是爱他的,而不要有谁当黑脸,谁当白脸的情况,否则孩子永远是在夹缝中生存。

德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是前几年教育机构常用的广告语,当时确实引起很多父母的响应和支持!孩子的人生刚开始,怎么能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在中国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培训班,舞蹈、书法、钢琴、计算机……

在德国看到一家人——夫妻俩和两个男孩——在踢足球,便走上前去聊天。我问道:“你们不利用周末时间带孩子参加各种学习班?”男家长带着不解的表情看我:“什么学习班?”我说:“比如跳舞、钢琴之类的,我女儿在幼儿园期间,几乎把所有课程都学了”。德国父母从没思考过“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这类问题,但是我发现了很多意外的东西:

1、德国幼儿园没有年级,所有年龄的都混在一起

2、德国学校都是半日制的,下午没有课,只有课外活动

3、英语3年级才开始学习

4、小学4年级毕业,根据老师推荐升学,学习技工,中专或者上以后能上大学的文理中学。

5、上大学的比例还没中国高,没有本科生(后来根据欧盟要求更改了一些),要么就读到研究生

6、重视实践课程,抽象的数学学习进度至少比中国晚2年

7、为什么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世界上一半的诺贝尔奖?答案竟然是——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智力。所谓"输在起跑线上"是伪命题,提早读的都是没用的,最多给家长们乐乐,炫耀一下,显得自己孩子比人家能会外语了、会背古诗了等等,没用!

德国宪法禁止学前教育

徳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占总数的一半。通过国家介入,禁止对孩子过早开发智力,避免将孩子大脑变成硬盘,留给孩子大脑更多的想像空间。孩子在小学前“唯一任务”就是快乐成长。

一、不该过度开发孩子智力

原以为在德国只有幼儿园的孩子不允许学习专业知识,后来才发现上小学的孩子也不能学习额外的课程,即使这个孩子的智商超过同龄人。来自科隆的桑德拉写到:“今年我儿子7岁,我向学校老师提出,能否额外教他一些东西,因为他5-6岁的时候就自己在家学会了基本的阅读、书写和简单的数学计算。老师表示反对并说:您应该让您的孩子与其他孩子保持同步。

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去见老师,并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证书,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师用一种奇怪的眼光看着我,似乎我像来自外星的人一样。

老师进而解释,孩子智力被过度开发并不是一件好事情,因为必须给孩子的大脑留下想像空间。过多的知识会使孩子的大脑变成了计算机的硬盘,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脑就慢慢地变成了储存器,不会主动思考了。

尽管如此,我对德国禁止学前教育的做法还是不太理解。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专门请教了德国的教育人士,他们让我找《基本法》来看看。

翻开联邦德国《基本法》(即宪法),我大吃一惊。其中第七条第六款明确规定,禁止设立先修学校(Vorschule)。我还是不明白德国宪法为何这样规定,只好再请教有关的教育专家。他们告诉我,孩子在小学前的“唯一的任务”就是快乐成长。因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应该违背孩子的成长规律。

如果说在上学前对孩子非要进行“教育”的话,那“教育”的重点只有三个方面:

1、基本的社会常识,比如不允许暴力、不大声说话等。

2、孩子的动手能力。在幼儿园期间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参与手工制作,让他们从小就主动做具体的事情。

3、保护孩子情感胚胎,培养情商,培养领导力。

原以为只有德国才有如此奇怪的规定。后来查了一下欧洲有关国家的情况才发现,他们对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异。

二、学前教育破坏想像力

与欧洲相反,中国的孩子在幼儿园期间已经把小学一年级的知识基本上都学完了。人们有理由担心,欧洲的孩子在起跑线上已经输给了中国的孩子。其实,这样的担心是多余的。欧洲人普遍认为,孩子有自身的成长规律,他们在相应的阶段要做相应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国的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很扎实,但他们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经被破坏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动接受知识而疏于主动思考的习惯。

暂且抛开中西教育优劣的争议和评判,让我们来关注德国教育的成果:自诺贝尔奖设立以来,德国人(含移民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德裔)获得的诺贝尔奖人数将近总数的一半。换句话说,8200万的德国人分享了一半的诺贝尔奖,而全球另外60多亿人口只获得了剩下的一半。难道这是种族的问题?恐怕没有这么简单。

让我们重新审视德国的教育,看看他们的做法是否值得我们鉴借。朋友们,我们要对"起跑线"和中国的教育体制有重新的认识了。"硬盘"的后果是毁了一切的未来。

父母谨防三件无心事伤了孩子


伤痕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

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错误批评:

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

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由于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

教育有方:

将批评升级为“战争”,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而且,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这能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教育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所以,妈妈此时不如使用“表扬式的批评”方法,去发现孩子的点滴长处,先褒后批:“你的左手手型比右手的漂亮,左手三指比二指好看,这一遍强弱感觉掌握得不错”,接着再提要求:“右手能不能也像左手那样漂亮,二指能不能往回勾一点,速度如果再放慢一点会更好。来,我们来试一试,我想宣宣一定没问题!”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她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九个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她很可能会毫无心情保持自己的九个优点。

伤痕二:大喊大叫——失控的情绪难以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陶陶每天都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玩具散落一地,画笔、画纸摊满了桌子,床上也堆着他的各种小玩意儿,自己最喜欢的书也十有八九到想看的时候不知道去哪了。多次的提醒仍然没能使陶陶有任何改观。

错误批评:

屋内的一片狼藉点燃了妈妈心中的怒火:“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从哪儿拿来的东西玩完了还放回哪儿去。你就是不长记性,你不收,看我全把它们扔掉!”说着假装把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扔了,接着是一阵急风暴雨般的叫嚷。

留下的伤痕:

不是你的嗓门越高就越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声调和结果往往成反比;并且大喊大叫使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也把你的修养咆哮得无影无踪。如果大人孩子都发脾气,批评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哭闹和打骂,教育的效果抵消为零。而且孩子很快就会知道,妈妈嘴上说“扔掉”,但是手上却没有真正“扔掉”,妈妈的威信也由此丧失。

教育有方:

千万不要以为你的态度,包括表情、语气和目光无足轻重,只有好心就足够了;不肯在表达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难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因为,有时候他们拒绝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

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所以,最好管住自己的脾气,让自己息怒。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难养成的习惯,妈妈应该对陶陶耐心一些。先和孩子一起收拾,能收好一件东西就鼓励一下。孩子被妈妈的肯定激励着,会慢慢学会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伤痕三:喋喋不休——过滥的批评引来逆反

玟玟有一大盒子各种形状的小珠子,串起项链漂亮极了;但当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几个透明的围棋棋子充当“夜明珠”时,哭着喊着要,对方不给,她就把人家装“夜明珠”的小瓶子扔到地上……

错误批评:

玟玟的举动让妈妈觉得很没面子:“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不能总是看着别人的东西好,你家里的玩具还少吗?自己的东西扔在一边不玩,一看到别人拿点什么就跟宝贝似的,真没出息……下次再这样,我绝不再给你买任何玩具!”

留下的伤痕:

如此絮叨、缺乏新鲜感的批评,不能给孩子大脑以明显的刺激,说得越多,孩子越会把这些话当成耳边风。而且,别看孩子小,对语言的领悟能力一点不差,“没出息”、“占有欲”一类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反感,明着或暗着和你对着干,身上的毛病很可能会有增无减。

教育有方:

漂亮的和新鲜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诱惑,抵御诱惑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她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并没有错,但他人的东西我们不能要、更不能抢或毁坏。接着向孩子讲清楚:世界上的好东西多得数不清,我们不可能全部拥有;如果特别想要,就得凭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比如如果对方愿意,可以用自己的漂亮珠子和小朋友换。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近年在教育领域对家长误导最严重的一句话是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一些家长由于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通过各种培训班给孩子超前大满灌与其年龄不同步的知识,揠苗助长。

倘若将人生形容为一场竞赛,起跑线的比喻是恰当的。但是,输在起跑线上只适合短程竞赛,例如百米赛。如果是马拉松那样的长跑,就不存在输在起跑线上的担忧。相反,马拉松比赛赢在起跑线上的运动员,往往由于没有保存体力,致使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由此可见,父母是否应该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要看家长对孩子寿命的预估。如果孩子的人生属于短跑,只有区区十几年,您一定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都知道百米赛的关键往往是起跑,起跑领先了,就成功了一大半。但是假如家长对孩子的寿命预估较长,就相当于孩子的人生是参加一场马拉松长跑竞赛,起跑线是否领先就不重要了。马拉松竞赛的特点是谁笑在最后谁笑得最好。

长跑的要诀是保存实力,这和孩子学习知识的道理一样。当孩子没有一定的阅历时,给其灌输与孩子的年龄不相符的知识,孩子没有生活经验,对知识的感悟不会深刻,不但没有共鸣感,甚至会厌恶。衡量教育是否成功,不是看分数,而是看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还是越来越小。如果受教育者对所学知识的兴趣越来越大,说明教育成功了,反之则相反。受教育者对于所学知识感兴趣的程度,除了老师的教授方法,还取决于孩子对知识的感悟程度。举个例子,一个5岁的孩子对于《静夜思》只是机械背诵,而一位远离家乡的20岁青年如果第一次看到《静夜思》,可能泪如泉涌,百感交集。

20多年前,某大学的少年班家喻户晓。如今,这些昔日的神童几乎全军覆没,没有一个成为栋梁之才。这些孩子没有输在起跑线上,但是他们或父母将人生的马拉松赛跑误判为短跑,拼尽全力赢在起跑线上后,后劲不足,最终败北,贻笑大方。

买过新汽车的人都知道,新车有磨合期。在新车的磨合期,车速不能太快。只有这样,这辆汽车未来才能风驰电掣。如果在新车的磨合期高速行驶,汽车就会早衰,该急速行进时,就会力不从心。假设将人比喻成汽车,人的磨合期就是童年。在童年,不能满负荷运转,要适度磨合。如此,孩子到了成年,才能快马加鞭,后劲十足。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重要。有想象力的人才能进行创造性劳动。想象力和知识是天敌。人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想象力会消失。因为知识符合逻辑,而想象力无章可循。换句话说,知识的本质是科学,想象力的特征是荒诞。人的大脑一山不容二虎:在学龄前,想象力独占鳌头,脑子被想象力占据。上学后,大多数人的想象力将被知识驱逐出境,成为知识渊博但丧失想象力终身只能重复前人发现的知识的人。很少有人能让知识和想象力在自己的大脑里共存,一旦共存,此人就是能进行创造性劳动的成功人士了。在孩子童年时,让其晚接触知识,有利于想象力在孩子的大脑里安营扎寨,倘若孩子成为想象力和知识并存的人,您就能给大师当爹当娘了。

请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输在起跑线上,能赢得人生。赢在起跑线上,能输掉人生。欲将取之必先与之是大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