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的心理健康主要是指其合理的需要和愿望得到满足之后,情绪和社会化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幼儿对自己感到满意,情绪活泼愉快,能适应周围环境,人际关系友好和谐,个人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发挥。

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孩子的心理健康的几条建议:

1、情感投资———让孩子天天快乐

轻松愉快的情绪能使孩子顺利地进行各种活动,父母应使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兴高采烈的状态。

幼儿情绪的发展具有易受感染性的特点,为使孩子拥有良好的情绪体验,父母要做到:

为孩子树立模仿的榜样,时时处处以自己乐观向上的情绪去感染孩子。

父母之间要建立和谐、默契的关系,以便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的脸是父母之间关系的晴雨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要对孩子进行情感投资。美国精神病专家坎贝尔提出,要使孩子心理健康,父母要作“精神投资”。深情地注视孩子,和孩子进行温馨的身体接触,一心一意地关心孩子。

2、以礼相待———让孩子感到父母可亲可敬

家庭内部民主平等的人际关系是孩子心理健康的“维生素”。调查表明,民主协商型父母与独断专制型父母相比,前者培养出来的孩子更通情达理,受同伴欢迎,能与人友好相处,乐于助人。为了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父母要做的是:

尊重孩子,认识到孩子也是一个独立的人,有自己的情感和需要。放下做家长的架子,蹲下身来与孩子讲话,以减少“威严感”,使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平等的。

父母要礼待孩子,对孩子讲文明礼貌,不打骂孩子。无论孩子做了什么好事或有什么成绩,父母都要表示祝贺,绝不吝啬赞赏。

当父母意识到自己对孩子可能讲错了话、做错了事之后,要勇于向孩子承认错误并及时道歉,这不但不会降低自己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反而会使孩子感到父母更加可亲可敬。

3、循循善诱———让孩子认识自我

孩子是否能正确地认识自己、估价自己的能力,是其心理健康的一项重要指标。为了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自我意象,发展孩子的自尊心,提高孩子的自我意识水平,父母应使孩子认识到世界上只有一个“我”。“我”是独特的,“我”有许多优点,当然也有一些缺点,不过,经过努力,“我”能改正自己的缺点,做个好孩子。

为此,父母可采用各种形式来进行:鼓励孩子在镜子前照一照,看看自己的五官长得怎么样、身材如何;启发孩子通过不同的手段,绘出自己的形象,比如躺在地上,请父母帮忙描出身体的轮廓,然后自己进行剪贴,也可自己画自画像;引导孩子对自己的照片、作品进行分类、整理,按日期前后进行排列,或按照内容进行编排,建立一个较为完整的成长档案;把各种折纸作品收集起来装订成册,使孩子能经常翻阅、观赏,为自己的进步感到骄傲和自豪。

此外,塑造孩子良好的个性品质也十分重要。幼年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孩子性格特征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各个方面的发展水平和未来的工作和生活。

在培养孩子独立性的时候,父母要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使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培养孩子克制力的时候,父母要和孩子一起制订规章制度,鼓励孩子做家庭的“稽查队长”,带头遵守家规家法。

为使孩子能适应集体生活,从而得到较好的生存和发展,父母还必须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意识,训练孩子的合作行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要使孩子意识到与人合作的价值,可通过游戏来进行。>>>心理健康的重要六个标准

孩子成长的道路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父母应注意培养孩子战胜失败、消除恐惧的技能,磨炼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例如孩子怕黑,不敢独自一人睡觉,父母可在3岁孩子的卧室放一盏调光台灯,而对4岁的孩子,父母则可关灯,让孩子边听录音磁带里的故事边进入梦乡。研究表明,最初的成功对幼儿以后的学习有着极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培养孩子的毅力。

孩子的心理健康跟家长的关注度有很大关系,经常受到父母关注的孩子则有利于养成开朗自信的个性。

扩展阅读

早教:海外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来源于乌克兰

现阶段,乌克兰各种学校积极主动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的成效协助心理有问题的学生,早已初成作风。在俄课堂教学组织中从业社会心理学服务项目的权威专家已达约3.五万人。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依据俄国家教育部的要求,幼稚园、中小学校、青少年宫、高等学校可在国家教育部的领导干部下,自发性开设心理疏导课室、心理援助管理中心等。以中小学校附设的社会心理学组织为例子,社会心理学教师假如发觉某学生有富有攻击能力、担心念书、害怕解答问题等主要表现,便会请学生来自身的心理疏导课室。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教师会共同奋斗出一种家庭型的气氛,让学生体会关怀、关爱,使学生想要讲出是不是曾有一些事儿使自身的心里遭受了“振动”,以后教师会对其开展心理疏导。如必须,教师将提议学生报名参加演说、韵律操、现代舞蹈、跆拳道等对其身体健康有利的校园内文娱活动。

来源于荷兰:

假如你拨打荷兰东部地区玛格达什孔泰地域青少年身心健康行動网研究会的电話,向荷兰权威专家求教处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合理妙方时,研究会心理咨询专家玛丽莱-若泽•巴罗女土会毫不迟疑地回应说:“聆听!”让有心理问题的小孩畅快倾吐,随后再谆谆教导,协助她们修复心理平衡。

更是为给有心理问题的年轻人一个“倾吐的乾坤”,该地域青少年身心健康行動网研究会启用了“聆听热线电话”,全部青少年、家中和与青少年文化教育相关的人都能够完全免费拨通热线电话,向权威专家倾吐苦恼痛楚,叙述碰到的难题。此外,接纳倾吐的权威专家需细心征求述说,与倾诉者沟通交流,出示相关资询提议和心理状态协助,并保守秘密。

来源于新加坡:

对于青少年心里健康难题,新加坡采用了下列好多个层面的对策:

•提升与青少年的沟通交流会话。 权威专家们号召,父母应当多与小孩闲聊,教育孩子讲出心声,学校和小区应多机构会话、沟通交流和讨论会等,根据这类主题活动让青少年从社会发展汲取营养成分,获得抵抗不健康观念的免疫能力。

•严控互联网。新加坡广播节目管理处对互联网服务供应商和內容服务提供商推行许可证制度,规定服务供应商限定群众进到不良影响大的网站地址。 一些社会发展专家学者还进行“小孩上外网畅游,爸爸妈妈干什么”的探讨,明确提出了“陪小孩上外网爸爸妈妈责无旁贷”的认为。

•用多种多样的小区、社会实践活动吸引住青少年。例如,新加坡一些小区在区域内学校营销推广一种被称作啪拉啪拉的减肥舞蹈;新加坡度假旅游单位还为青少年开拓大农场休闲农业旅游;新加坡老百姓研究会机构青少年报名参加泅水、登山、钻正宗主题活动;体育文化单位每一年机构数万人马拉松比赛跑;新加坡国际性慈善基金会机构青年人去孟加拉等一些第三世界國家报名参加助民主题活动等。这种主题活动对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大有益处。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来源于日本:

日本非常高度重视让青少年感受社会发展和触碰当然,根据掌握社会发展和亲近大自然使青少年心身得到完善发展趋势,规定学校、家中和小区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升青少年到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中来的机遇。

1998年,文部科学省执行“全国性少年儿童计划”,亦称“应急三年发展战略”,为青少年报名参加各种各样社会实践活动发挥特长,各种各样设备逐步完善,如农业和林业省有“少年儿童长期性当然感受村”、自然环境省有“儿童公园休闲娱乐设备”、林业厅有“少年儿童山林俱乐部队”、经济发展产业省有“儿童实验店铺”和“少年儿童科学和生产制造课室”,高校和科学研究行政机关有向青少年对外开放计划,除此之外,仍在全国性设定二十四小时热线电话“少年儿童热线电话”、“育儿教育热线电话”,撰写《家庭教育手册》和发售亲子教育录象等。

从2001年度刚开始,文部科学省又推行“少年儿童梦想基金”规章制度,对机构和执行青少年教学活动的团队出示五十万、一百万和三百万日柱不一额度的支助,这种教学活动包含感受当然、社会发展志愿活动、劳动者感受和参观考察科学研究行政机关等。

来源于英国

如何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据英国心理学专家研究会的结果,每1000名学生必须配置1名学校心理学专家。因而,美国各州的教育部门都有着一批学校心理学专家,她们各自驻守在各中小型学校,为学生、父母、教师及其学校系统软件出示心理咨询服务。在纽约地域,基本上每所学校都是有一个由学校心理学专家、学校社工师、文化教育评定权威专家、学生高校辅导员和语言矫正师构成的“以学校为产业基地的輔助组”,为一般学生和幼儿教育学生开展平时心理疏导、心理状态确诊、心理辅导、评定和干涉。

如何判断孩子心理健康?


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有以下几条:

1、求知欲强。

这样的孩子兴趣广泛,喜欢观察事物,爱动脑筋,思维敏捷,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试,对新鲜事物反应快,敢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2、意志力强。

不怕困难和挫折,不达到目的不罢休,从不半途而为废。能根据自己的需要控制自己的愿望和行为,还能排除外界和内心的干扰,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和工作。

3、活泼乐观。

与人交往坦诚、随和,不掩饰自己的喜怒哀乐,乐意接受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和挫折所引起的不良情绪能很快释放,不淤积心里。

4、心态平衡。

经常保持欢乐愉快的心态,遇事冷静,情绪很少大起大落,能理智地分析遇到的问题,很少表现出焦虑不安或忧郁社会”的行为。

5、人际关系良好。

心胸开阔,尊重别人,能与别人和睦相处。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适应纪律约束和行为规范。

对照以上5条孩子心理健康的标志,看看你家的孩子符合哪几条呢。如果不符合的话,父母就要小心查找原因了。

加强重视孩子心理健康


现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很大的原因是由于家长的过度保护造成的,家长们力图不让孩子受一点伤,不受一点打击。孩子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度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对人际关系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心理健康呢?

创设良好环境

幼儿园是学前教育系统的支柱,对学龄前儿童的教育起着导向作用。幼儿园环境包括实物环境、心理环境、语言环境等多层次、多侧面的内容。应按照教育目的为幼儿提供新颖性、启发性和引导性的设备、材料、玩具、物品等,在调整环境时,也要经常丰富、补充和更替交换,以激发幼儿求知好奇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满足幼儿操作、探索的心理需要,使生活在这个环境中的每个幼儿感到安全、欢乐、自尊、自信,从而获得成功。

如新小班幼儿对亲近的人有强烈的情感依恋,与之分开时,会有或多或少的分离焦虑。同时有的幼儿看到别人哭他也哭、别人笑他也笑,情绪不稳定。这时,我们会给孩子们准备一些能够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东西,比如色彩鲜艳的毛绒玩具等等,或者在教室里贴上幼儿与家长的照片,开设多个“娃娃家”活动区等,将教室装扮成家的样子。在日常活动中经常抱一抱、摸一摸幼儿,帮幼儿穿好衣物、脱鞋子,拍着幼儿睡觉,以动作、表情等各种方式向幼儿表示亲近和爱抚,增强幼儿自身的安全感和对老师的信任感,使幼儿身心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这样孩子就不会哭闹,反而会喜欢幼儿园的生活。

发挥游戏功能

在实践中,我们认识到不是所有的游戏对心理健康教育都是行之有效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游戏应该具有目标性和针对性。通过游戏,让儿童体验合群的愉悦,增强合群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在角色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活动,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自我意识得到良好发展。

积极地正面引导

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及个体差异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目标,选择适合的活动内容,并认真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物质材料准备和知识准备。在教育活动中多用鼓励的方法,因人而异地指导幼儿,使幼儿表现得自信、主动。

教师要广泛搜集幼儿在幼儿园、家庭中有关的信息,善于发现幼儿的优点,以积极的态度对待幼儿,客观、具体、明确地评价幼儿。如利用入园、离园、家访、开放活动等时间向家长了解幼儿在家情绪、行为等方面的表现,及时肯定幼儿的优点。

日常活动时经常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和同伴在哪些方面有进步,对幼儿的进步给予表扬和鼓励。同时引导幼儿少与别人比,多与自己比,既指出他优秀的地方,又要指出他的不足。使幼儿正确地评价自我,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注意个别差异

每个孩子都具有自身的特点,我们在重视幼儿群体心理健康的同时,必须十分关注个体儿童的心理健康,实施个别教育。可以通过开展个别辅导的形式,对问题突出的孩子还要和家长联系,咨询专家,进行心理治疗。

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容忽视,也不能耽误。孩子的成长没有重复,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

多关注孩子用爱构筑城堡


妈妈经验谈

豆豆八个月的时候,小脑袋里已经存了许多“事事”。有个周末的上午,我告诉他:“吃完奶后就好好睡一觉,下午爸爸回来跟你玩。”下午老公回来了,我抱着豆豆给他开门,豆豆见到爸爸就张开双手要求抱抱。恰巧,老公感冒了,怕传染给儿子,就捂着鼻子径自进了家门,豆豆一看爸爸不理他,就伤心地哭了,我忙给他解释,直到我老公换了衣服,戴上口罩后出来跟他玩,他才破涕为笑。

我上班后,由于单位离家较远,对豆豆的关注比以前少了很多。白天他跟爷爷奶奶玩,有时候到了下午六点多,他困得两个眼皮都打架了,但就是不睡觉,坚持到我回家抱一抱,然后在我怀里安静地睡着。豆豆对我的期待,让我既惊喜又无奈。

初为人母,这两件事对我的触动很大,从此,一下班我都匆匆往家赶,风雨无阻。白天不能陪他玩,晚上就带他睡,至少要让他看到我,知道妈妈就在身边。面对他偶尔的急躁和哭闹,我总是耐心跟他交流:“你想做什么?妈妈帮助你。”安慰他的情绪,满足他的需求,给他足够的安全感。

很多人以为幼儿小,什么都不懂,常常忽略了他的兴趣要求和感情需求,这样对孩子的心理成长是不利的。

总结:孩子需要无限的爱来构建自己的城堡,家长给的疼爱和关注越多,他的城堡就会越宏伟、越坚固。孩子是落入凡间的精灵,你的喜怒哀乐逃不过他的眼睛,你给予的关注,冲击着他的心灵,影响着他的性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