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宝贝的能力及心理有时总是让成人捉摸不透,所以一直以来科学家们也动足了脑筋,通过各种各样的试验来了解这些小家伙,这些有趣的试验帮助成人更好地解读了宝贝的幼小心灵。

试验1:“罩”住小手

科学家们把6个月大的宝贝放在婴儿座椅上,让他的小手自然地放在座椅前的小桌上。成人悄悄地躲到婴儿座椅的后面,把两只手伸到前面,分别扣住宝贝的2只手,观察其反映。

几乎所有的婴儿都会很快发现自己的小手被一个“外壳”给罩住了,并努力想把小手拿出来,当他们发现怎么努力也拿不出来时,就产生了焦虑情绪,开始哭闹,此时,科学家们开始为他们播放不同表情的面孔的录像,他们会立刻忘掉眼前的不快,看起录像来。当录像停止播放,他们会又重新回到焦虑的状况中。

试验表明:转移宝贝的注意力是很有效地应对宝贝焦虑情绪的办法。即使对几个月大的小宝贝也同样的有用。但对于那些一直困扰他们身体的问题,他们还会在短时间内反复哭闹,这可以帮助父母来分析宝贝是否有身体上不舒适的地方。

试验2:读表情

科学家们让妈妈坐在8个月大的婴儿对面,分别以快乐的表情与快乐的语调、悲伤的表情与悲伤的语调、快乐的表情与悲伤的语调、悲伤的表情与快乐的语调和宝宝沟通,结果发现,当妈妈以快乐的表情和快乐的语调与宝宝交流时,宝宝也会变得情绪兴奋,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当妈妈以悲伤的表情和悲伤的语调与宝宝交流时,宝宝也会变得悲伤,并开始哭泣。当妈妈以悲伤的表情和快乐的语调或者快乐的表情和悲伤的语调跟宝宝沟通的时候,宝宝会变得很困惑,最终烦躁不安,并哭闹起来。

试验表明:即使在婴儿还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通过观察别人的情绪理解各种情绪,并以同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会提醒父母注意自己的情绪给宝贝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

试验3:用手指物

科学家们把宝贝分成2组,一组当妈咪给他们讲一个事物时,用手去指所讲的东西;另一组,妈咪只给他们讲,但不去指所讲的东西。结果发现,边讲边指时,宝贝的眼睛会顺着妈咪的手指去观看,也会更加心领神会妈咪所传达的意思,而光讲不指时,宝贝表现出不知妈咪所云的困惑。

试验表明:在妈咪教宝贝认知时,给宝贝出示实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试验4:眼神交流

科学家们同样把宝贝分成2组,一组当妈咪与宝贝交流时,配合眼神的交流;另一组当妈咪以同样的语调和宝贝说着同样的话,但是眼睛看着别处。结果发现,当妈咪目光注视宝贝的时候,宝贝也会尝试跟妈咪沟通,并为这种成功的“沟通”感到非常开心。当妈咪面对宝贝说话,无目光的交流时,宝贝能明显地感觉到妈咪的敷衍行为,他会通过各种动作和表情来吸引妈咪的注意,试图将妈咪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自己身上,当他的这种努力失败的时候,宝贝就会烦躁不安,最终哭闹起来。

试验表明:在与宝贝交流的过程中,目光的交流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不只会关系到宝贝当时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宝贝未来的情商发展及智力水平。

相关知识

洞察宝宝心理的4个亲子交流游戏


父母和宝宝之间的亲子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试验1:“罩”住小手

科学家们把6个月大的宝贝放在婴儿座椅上,让他的小手自然地放在座椅前的小桌上。成人悄悄地躲到婴儿座椅的后面,把两只手伸到前面,分别扣住宝贝的2只手,观察其反映。

几乎所有的婴儿都会很快发现自己的小手被一个“外壳”给罩住了,并努力想把小手拿出来,当他们发现怎么努力也拿不出来时,就产生了焦虑情绪,开始哭闹,此时,科学家们开始为他们播放不同表情的面孔的录像,他们会立刻忘掉眼前的不快,看起录像来。当录像停止播放,他们会又重新回到焦虑的状况中。

试验表明:转移宝贝的注意力是很有效地应对宝贝焦虑情绪的办法。即使对几个月大的小宝贝也同样的有用。但对于那些一直困扰他们身体的问题,他们还会在短时间内反复哭闹,这可以帮助父母来分析宝贝是否有身体上不舒适的地方。

试验2:读表情

科学家们让妈妈坐在8个月大的婴儿对面,分别以快乐的表情与快乐的语调、悲伤的表情与悲伤的语调、快乐的表情与悲伤的语调、悲伤的表情与快乐的语调和宝宝沟通,结果发现,当妈妈以快乐的表情和快乐的语调与宝宝交流时,宝宝也会变得情绪兴奋,看起来很开心的样子。当妈妈以悲伤的表情和悲伤的语调与宝宝交流时,宝宝也会变得悲伤,并开始哭泣。当妈妈以悲伤的表情和快乐的语调或者快乐的表情和悲伤的语调跟宝宝沟通的时候,宝宝会变得很困惑,最终烦躁不安,并哭闹起来。

试验表明:即使在婴儿还很小的时候,他就已经能够通过观察别人的情绪理解各种情绪,并以同样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会提醒父母注意自己的情绪给宝贝带来的正面及负面影响。

试验3:用手指物

科学家们把宝贝分成2组,一组当妈咪给他们讲一个事物时,用手去指所讲的东西;另一组,妈咪只给他们讲,但不去指所讲的东西。结果发现,边讲边指时,宝贝的眼睛会顺着妈咪的手指去观看,也会更加心领神会妈咪所传达的意思,而光讲不指时,宝贝表现出不知妈咪所云的困惑。

试验表明:在妈咪教宝贝认知时,给宝贝出示实物,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试验4:眼神交流

科学家们同样把宝贝分成2组,一组当妈咪与宝贝交流时,配合眼神的交流;另一组当妈咪以同样的语调和宝贝说着同样的话,但是眼睛看着别处。结果发现,当妈咪目光注视宝贝的时候,宝贝也会尝试跟妈咪沟通,并为这种成功的“沟通”感到非常开心。当妈咪面对宝贝说话,无目光的交流时,宝贝能明显地感觉到妈咪的敷衍行为,他会通过各种动作和表情来吸引妈咪的注意,试图将妈咪的注意力重新吸引到自己身上,当他的这种努力失败的时候,宝贝就会烦躁不安,最终哭闹起来。

试验表明:在与宝贝交流的过程中,目光的交流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不只会关系到宝贝当时的情绪,也会影响到宝贝未来的情商发展及智力水平。

洞察孩子的4个异常行为信号


儿童、青少年情绪和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是什么?父母如何洞察孩子身上的异常信号,并加以有效引导,以防患于未燃?

一、我们的孩子需要什么?这是他们各种情绪和行为背后的真正原因。

心理学家阿德勒和杜莱克斯认为,他们无非想要:

被爱与被接纳

有安全感

有归属感——融入某个群体

自己的所作所为受人肯定

逐步迈向独立,担负责任及做决定

当孩子感受不到这几点时,他会有负面情绪,如变得消沉,进而可能会产生不良的行为或异常行为。

当父母亲不认同孩子们的情绪时,会发生什么呢?孩子就有一种羞耻感,父母亲这样做等于把孩子的人格给切开了,分成了两半;孩子只是在学业上发展,而在情感上不让他们发展,压抑他们,如果是永久性的就会造成精神紊乱。

二、常见的几种不良行为和异常表现,及父母应对策略

1、引起注意

如果你的孩子以引起注意为目的,通常你的感觉是烦躁、懊恼,然后加以提醒或好言劝说。在达到他的追求注意的目的之后,你的孩子也许会暂时停止这坏行为,但不久之后,他也许会旧病复发,以求得更多的注意,或另找一种方法来寻求你的注意。

案例:要睡觉时,六岁的佳佳一会要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又说害怕,不停地要让爸爸妈妈注意到她,连续几个晚上都重复发生同样的问题,父母被她搞得很心烦。后来父母了解到,原来佳佳是为了引起父母对她的关注才这样表现的。后来父母设法给予佳佳应有的关注和爱,也使她有足够的安全感。佳佳这些折腾就没有了。

父母应对策略

避免在孩子寻求注意时给予注意,在孩子没有预料到或在他无意引起注意时,给予正面的关注。不要有求必应,尽可能忽视不良行为,不要被激怒。

2、追求权力

追求权力的孩子通常会令你生气,让你有被激怒的感觉,你感到你的权力受到挑战。陷于权力争斗的孩子好辩,爱与人作对,结果不是你硬要他服从,就是向他投降。有时你也想摆平或打击孩子,如果你投降,他的目的就达到了,不再有不良行为。

案例:很多父母在孩子吃饭这件事上很头痛,孩子不好好吃饭,父母想尽办法,软硬兼施地强迫孩子,甚至不许他离开座位。有时父母或爷爷奶奶在屁股后面追着孩子吃饭,每天都重复着,爸爸采取了完全不同的方法,减少孩子的零食,吃饭时给孩子足够的时间吃,时间到了,让孩子去玩,中间饿了只给果汁,不给零食,孩子终于了解吃饭再也不能达到权力争斗的目标,而同时孩子也必须忍受不吃饭所带来的后果。

父母应对策略

一般是从冲突中退出来,不要与孩子继续争斗或向他投降,也不要生气。可能的话,让孩子经历一下不良行为或异常行为所造成的后果。如果你忍一忍,不和他正面冲突,事后请求他帮忙、询求他的意见和建议,使他成为你的同伴,那么他就没有人可以作对了。

3、报复

寻求报复的孩子要的是跟你扯平,因为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事。通常父母对这种报复行为的反应是感到伤心难过,当父母生气或想摆平时,孩子可能会发觉自己斗不过父母,因而转移目标,开始报复。

怀有报复心的孩子觉得自己不可爱而受到伤害。有一点需要注意,幼小的婴儿通常不会以报复为手段,他们有时是因为生气而表现出越轨的行为。

当孩子在你面前说:“你不是我的好妈妈,你对我一点都不好”,甚至说:“你不配做我的爸爸。”这些话让人感到很伤心,随之而来的是气愤。这就是孩子在以报复的方式和你抗衡。

很多青春期的孩子在家里得不到父母的爱和接纳,他们就到外面去,故意报复你,他们知道父母最不喜欢什么,如果你不喜欢他们吸烟、喝酒,或穿奇装异服,他们就故意这样做或这样打扮来报复父母。

父母应对策略

不要以伤害回报孩子,要打破报复的恶性循环;如果你做错了要道歉,试着想办法与孩子建立信任、互相尊重的关系,因为寻求报复的孩子极需要被爱。

4、表现力不足

孩子有这样的行为,是要父母对他们放弃希望。你觉得失望,无助,对孩子消极以对,最后完全的放弃,认为孩子真的无可救药!

案例:文文的父母对她的期望非常高,因为父母都是高材生,希望文文也能像他们一样,受人尊重,将来长大了更优秀。

文文觉得父母因为太优秀了,就觉得自己永远也达不到像父母那样,因此很自卑。当文文问妈妈数学题时,妈妈给她讲了好几遍她都没有明白,妈妈说:“我不明白你为什么还不明白,我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也许数学对你来说太难了,你不是学数学的料。”于是文文说:“你说的对,妈妈。我真的不是这块料。”

父母应对策略

父母一定不要放弃表现力不足的孩子,否则他们会自己放弃。要停止所有的批评。关注所有的努力,无论多么小的努力,父母都要争取帮助孩子。父母要多关注孩子的优点和能力,多给予孩子鼓励。

最后一个父母应对的策略,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集中精神先改变我们的行为。同时改变你对孩子不良行为和异常行为的反应模式。除非父母们愿意花时间和努力同孩子们一起来建立积极的关系,否则任何的指导和训练都是没有效果的。

早教:宝宝是个冒险家和宝宝的试验


贝刚会行走,一天到晚动个不断,哪里都敢去,什么都想拿想摸,爸爸妈妈追前赶后十分担忧。

实际上这类行为针对1-两岁的贝贝而言是一切正常的。这时的贝贝正处在形象化行動逻辑思维环节,他是有目地的应用姿势来解决困难。贝要想依靠自己的行動来对周边全球的景色开展探索,就需要用各种各样视觉器官去了解事情。

拿、摸就是他立即的学习培训方式。贝会行走了,自身感觉早已能够 无拘无束地四处乱串了,对自然环境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理状态当然也就更为活跃性,因此才会出现这类状况。

对于此事,爸爸妈妈能够 采用一些保障措施,如将将会导致风险的物件收好,多给他们一些能刺激性他好奇心、探索行動的可以信赖的物件这些。那样就不必担心这一“小冒险家”四处“冒险”了。总而言之,既要确保安全性,又要激励贝充足探索。

贝刚会行走,一天到晚动个不断,哪里都敢去,什么都想拿想摸,爸爸妈妈追前赶后十分担忧。

实际上这类行为针对1-两岁的贝贝而言是一切正常的。这时的贝正处在形象化行動逻辑思维环节,他是有目地的应用姿势来解决困难。贝要想依靠自己的行動来对周边全球的景色开展探索,就需要用各种各样视觉器官去了解事情。拿、摸就是他立即的学习培训方式。贝会行走了,自身感觉早已能够 无拘无束地四处乱串了,对自然环境的求知欲和探索心理状态当然也就更为活跃性,因此才会出现这类状况。

对于此事,爸爸妈妈能够 采用一些保障措施,如将将会导致风险的物件收好,多给他们一些能刺激性他好奇心、探索行動的可以信赖的物件这些。那样就不必担心这一“小冒险家”四处“冒险”了。总而言之,既要确保安全性,又要激励贝贝充足探索。

洞察0~3岁宝宝的情绪特点


宝宝在三岁之前是最可爱的,但同样的,也是最调皮和难管的,每天应对宝宝的吃喝拉撒已经累坏了妈妈,当宝宝出现各种情绪状况时,更是急得想撞墙!其实不必惊慌,每个孩子都不是天生的捣蛋鬼,了解孩子不同阶段的情绪特点就可以把问题迎刃而解。

零至一岁

情绪特点:这个时候的宝宝情绪十分平和稳定,偶尔号啕大哭,原因可能是生理上得不到满足,如想睡觉,肚子饿或身体不适,所以父母的周全照顾最要紧,令宝宝觉得安全,舒服。建立正常的作息规律,宝宝的情绪便不会有太大波动。

特别注意:避免出现恐惧

但要注意一点,就是避免宝宝受到惊吓,例如在他身边大叫或突如其来的巨响,这会使他觉得无助,对自己不能理解的事物感到害怕,产生恐惧的情绪。

tips:如何克服恐惧

如果宝宝出现恐惧的情绪,父母可以通过与宝宝身体的接触,如抚摸,紧抱等动作,令宝宝感受到别人的关注和爱护,而逐渐安静下来。另外,这时期的宝宝对周围陌生的环境也有探索的意欲,不妨带他外出,认识外面的事物,切勿过分地保护他,拖延他的学习进度。

一至二岁

情绪特点:这时期的宝宝很容易哭闹,大发脾气,无论你怎么劝都没有用。平息他哭闹最好的方法,就是不加理会。

tips:如何应对哭闹

1.分散注意力

宝宝用哭闹来要胁你,最佳的对策便是转移他的注意力。比方说,吃饭时你把正在学步的宝宝放进他的高脚凳里,他可能会拗在那里,并挥动双手尖叫着。此时,你最好先让他下来,拿些有趣好玩的东西分散他的注意力。只要把他哄得团团转,让他忘记不想坐在椅子里吃午餐这件事,之后,当你再把他放进高脚椅里,他很可能会乖乖合作。

无论你碰到多么棘手的管教问题,你可以发现最有效的一招,便是分散宝宝的注意力。宝宝小的时候,注意力往往持续不久,这就是为何他们一看到有趣的东西,立刻破涕为笑的原因。

2.自由发挥

但是,教导这个岁数的宝宝时,必须注意一点,就是不要期待他去做讨你欢心的事。举一个例子:宝宝大都喜欢户外活动,他喜欢自由自在的跑跑跳跳,去认识新鲜有趣的事物;此时,父母应该耐心地在一旁观看,不要催促他。如果不得不打断他时,不妨在他面前来回地走,或设法吸引他的注意,他就会很快往你这边过来。可是,宝宝很可能会抗拒父母的触摸或搂抱,不愿意接受父母的管束。管教宝宝时最好先放松后收紧。

总括而言,管教这个年纪的宝宝并不容易。

最好的管教方式之一是允许(但不评论)宝宝正常的情绪宣泄,这会带给宝宝莫大的支持与安慰,例如让他吸吮拇指或橡皮奶嘴,让他将心爱的毛毯带在身边,给他一种心灵上的慰藉。

二至三岁

情绪特点:宝宝到了两岁左右,就不需要这么多的管教技巧了。但是到了两岁半时,进入了教养的黑暗期,令父母伤透脑筋,但是,令人意外的是,这个年纪的宝宝都非常相像,而且简单的管教技巧就可以把他们管得服服帖帖。

tips:

1、父母要擅于利用宝宝的习惯倾向。

为他规划良好的作息时间。举例来说,如果能为两岁半的宝宝培养良好的就寝习惯,便可以解决每天叫他上床睡觉这个难题。

诸如此类的习惯还包括帮他脱衣服、洗澡、穿睡衣、刷牙、在门口荡秋千、带他进浴室、上床、睡前为他讲故事、拥抱并亲吻道晚安,最后为他关上灯;这些事要花掉你很多时间,尤其当你疲累不堪时。但是一旦它们变成固定的作息后,你就有可能让宝宝乖乖去睡,而非敷衍他或强硬地要他上床睡觉。

两岁的宝宝喜欢一成不变,他喜欢重复做同样的事,任何变化他都很难接受;因此,尽可能允许他将玩具或私人物品放在原来的地方,家具也要摆在他希望放置的位置。这个年纪的孩子要求每件事物都得在适当的时间里放在适当的位置,他也要求每天的作息有一定的秩序。总而言之,他喜欢凡事一成不变。

2、命令孩子时,要尽可能为他留面子。

不要硬绷绷地命令他;例如,要避免用"吃中饭之前,你必须把所有的玩具捡起来"这类的说法,而应建议性地表达"现在让我们一起把这些玩具捡起来吧"如果他不愿意,你也不必坚持催他答应。最好的办法是改变话题或离开现场,尽量避免以强制强的情况。当他不愿意,而你又执意要他服从命令时,最后的输家往往会是你。遇到这种争执不下的情况时,你不妨转移他的注意力。

举例来说,假如宝宝不喜欢穿衣服,无论他愿不愿意让你为他穿衣服,你都要避免和他发生激烈冲突。也许你可以把他摆到一个很高的地方,一边和他谈论未来将发生的事,一边很快地帮他把衣服穿好。

要转移两岁半的宝宝的注意力很简单,只要和他说话即可。通常和一岁半宝宝的交谈,可能会让他听得满头雾水。但是和两岁半的宝宝闲聊,即使他不完全听得懂,却能吸引他的注意,至少可以将他的注意力从先前的争执中转移开来。

3、要这个年纪的宝宝作决定是非常困难的。

因此倘若你能为宝宝预作计划,告诉他将会发生什么事,有时对你会很有助益。

宝宝如果能依照顺序重新说一遍,就表示他懂得你说的,而且他也会照做。至于宝宝乱发脾气时又该如何呢?许多父母发现宝宝开始乱发脾气时,最佳对策就是不理他,否则一旦宝宝发现只要发脾气,父母就会予取予求的话,以后发脾气就成了他们最大的武器了。所以,尽可能让宝宝了解,发脾气不但得不到任何东西,甚至会失去父母的关心,这是很重要的事。

但是针对宝宝乱发脾气的情况,父母最好还是能够防患于未然,绝大多数的父母都知道宝宝每天在哪些时候或哪种情形下闹得最凶,因此至少一半以上针对宝宝发脾气想出的对策,是让宝宝离开这类会让他失控的情境。

4、对于某些年龄的宝宝来说,给他们选择机会是很不错的管教方式。

父母也应针对不同个性的宝宝,给予不同的选择。像一些头脑清楚的宝宝们,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就很容易作选择,而且会坚持到底,另一种宝宝的个性就不适合作决定;举例来说,这些困惑的宝宝们一点也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让他们选择,只会加深他们的困惑而已。

在宝宝不同的成长阶段里,如果你希望他的一言一行都如你所愿,最好你能适时修正管教方法,来适应他们每个成长阶段所具有的优缺点。而你越了解宝宝在各个阶段的行为特征尤其是教养黑暗期你的管教方法就越有效地配合宝宝的年龄和个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