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如何帮助学生,我们主要有两条建议。第一条,就是我们格塞尔研究所认为的学生的行为成熟程度要跟他所就读的年级相匹配。长久以来我们坚持认为,如果学校能够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发育程度,也就是行为成熟度,把学生安置到最为恰当的年级就读,那么,学校里的问题至少能有一半得到消减,得到预防。为了能够让每个学生都就读正确的年级,我们首先建议每个孩子进入小学的时间,以及后来的逐渐升级,都不应该简单以出生日期也就是生理年龄为限,而应该以行为年龄为要,也就是说,根据他表现出来的行为所能够达到的成熟程度为基准。

这就意味着,我们不可以想当然地以为一个孩子满了5周岁就一定能上小学学前班,6周岁就一定能上小学1年级了。(译者注:美国一部分地区的学制,规定凡当年12月份满5周岁的孩子,9月份的时候可以上小学学前班,也就是孩子进入小学的开端;同样,凡当年12月份满6周岁的孩子,9月份可以升入小学1年级。也就是说,4岁半多的孩子就可以进入小学,开始小学生涯。)在我们的儿童诊所里所遇到的情况,以及我们在全国各小学的研究中所目睹的事实,都一再清晰地表明,许多学生在学校里学不好的原因,仅仅是因为他们上学太早了,因此孩子就读的年级始终比他能力所及偏高了一年。ZJ09.cOm

在我们看来,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办法,就是在所有孩子进入小学之前,都为他们做一次行为能力检测。如果孩子不能通过这一检测,应该让孩子复读一年,或者返回到他能力所及的合适年级就读。

入学准备扩展阅读

混龄班教学,让心理更成熟


一个孩子进入到混龄班,从一个被照顾的小朋友,逐渐成长为照顾别人的大哥哥大姐姐,社会角色从一个学习者演变成一个小老师,他知道其他小朋友在想什么,他积累了丰富的多层次的社交经验,并且还不断地适应和接受自己的新角色。

混龄班孩子心理发展更成熟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些实验,研究表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和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在揣摩别人心理方面存在差距。从小和兄弟姐妹们生活在一起的小孩子更容易感受别人的想法,并且能更加准确地推理别人的行为。更惊奇的是,兄弟姐妹人数越多,在这方面的水平就越高。

心理学家认为,在同龄班中,孩子间的能力和知识都差不多,特别是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发展比较落后的孩子,会感觉到自己总是处于落后的位置,从而产生自卑感;一些优秀的孩子就会比较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而在混龄班中,这两类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需求,能力差一点的孩子能够从和更小一点的孩子在玩耍中得到乐趣,而优秀的孩子能够在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那里学习到更多的东西。经常和大孩子“混”在一起的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更加卓越。

而且,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混龄班能弥补这些“独苗”天生的家庭缺失,让他们体会到各个年龄段的想法。一个孩子进入到混龄班,从一个被照顾的小朋友,逐渐成长为照顾别人的大哥哥大姐姐,社会角色从一个学习者演变成一个小老师,他知道其他小朋友在想什么,他积累了丰富的多层次的社交经验,并且还不断地适应和接受自己的新角色。

如何正确把握夸奖孩子的“度”


如何正确把握夸奖孩子的“度”

我们班有个非常聪明的宝宝,刚开始入园时表现的非常棒,老师们都很喜欢他,当然也经常在孩子们面前表扬他。但是人无完人啊,更何况是一些孩子呢。调皮,做事没分寸是正常的。但是做错了就的受到教育,这也是必然的。

这个宝宝也经常犯错,我们在帮他指正错误的时候,他就表现得很激动。有的时候甚至上课不认真听讲,做一些小动作。我和她妈妈也交流过这个话题,从他妈妈那里得知,这个小宝宝从小要什么给什么,而且由于从小就聪明,无论邻居还是家里的老人们都总是夸他。

我们班这样的小朋友其实不少,这引起我的深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吗?

美国专家研究认为:多少年来,人们一辈辈地传授说,好孩子是夸出来的,但事实并非如此。

当人们对一名学童说:“干得好,你真聪明!”这样做的结果极易导致他的学习成绩越来越差。为什么这样讲呢?

一个美国课题组对400名五年级学生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那些被夸为聪明的孩子都倾向于不接受艰难的任务,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当他们取得好成绩时才能获得承认。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在教育孩子上我们的引导要放在对的位置上才行:对儿童称赞的重点应放在他们所付出的努力上,而非结果上,只有这样,才能减轻孩子们对出错的恐惧心理,才会让他们积极地去接受新的任务和应对新的挑战。

混龄班教学,让心理发展更成熟


混龄班孩子心理发展更成熟

美国心理学家曾经做过一些实验,研究表明,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和没有兄弟姐妹的孩子在揣摩别人心理方面存在差距。从小和兄弟姐妹们生活在一起的小孩子更容易感受别人的想法,并且能更加准确地推理别人的行为。更惊奇的是,兄弟姐妹人数越多,在这方面的水平就越高。

心理学家认为,在同龄班中,孩子间的能力和知识都差不多,特别是在统一的教学模式下,发展比较落后的孩子,会感觉到自己总是处于落后的位置,从而产生自卑感;一些优秀的孩子就会比较容易产生骄傲自大的情绪。而在混龄班中,这两类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需求,能力差一点的孩子能够从和更小一点的孩子在玩耍中得到乐趣,而优秀的孩子能够在年龄大一点的孩子那里学习到更多的东西。经常和大孩子“混”在一起的小朋友语言表达能力更加卓越。

而且,现在独生子女家庭居多,混龄班能弥补这些“独苗”天生的家庭缺失,让他们体会到各个年龄段的想法。一个孩子进入到混龄班,从一个被照顾的小朋友,逐渐成长为照顾别人的大哥哥大姐姐,社会角色从一个学习者演变成一个小老师,他知道其他小朋友在想什么,他积累了丰富的多层次的社交经验,并且还不断地适应和接受自己的新角色。

减轻学生负担的措施之浅见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是关系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能否实现时重大问题之一。

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源于何处?从心理负担和体力负担两方面分析,可略见端倪。

造成学生心理负担的因素有三点。一是来自社会的压力。即高学历、高文凭是竞争理想职业的通行证这一观念,已过早地深入儿童少年之心。二是来自家庭的压力。家长望子成龙的夙愿每天萦绕于孩子的耳际。三是来自学校的压力。其一是学校评价教师的标准对教师产生的心理压力,自然迁移到学生身上;其二是教师的按成绩排学号、捧座位等激将法,对自尊心较强的孩子来说,产生的心理压力更是巨大的。

以上所述的心理负担,在现实中毫无保留地转化成了学生的体力负担。教师的题海战术,家长的车轮战术(休息日带孩子穿梭于各补习班之间),使一个个弱小的身躯不堪重负,几岁的孩子便产生了我什么时候能退休?的企盼,十几岁的少年便道出了人活着真累!的感叹。这不是幽默,实属教育的一种悲哀!

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何以减轻?从学校教育方面讲,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树立教师的新意识

教育的关键在教师。学生负担的轻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教师决定的。因此,要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应转变教师传统的教育质量观,树立以下四个意识:

1.全面发展的意识

素质教育是一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全面性,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素之一。素质教育的全面性要求既体现在课程的设置方面,又体现在各门学科的教学目标之中。其中,占重要地位的语文教学,必须树立全面发展的观念,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语文学科的性质和教学目标所决定的。语文教学既要完成本学科的特有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又要完成素质教育提出的各科共有的教学目标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发展智力,培养良好的习惯等。

2.学生主体的意识

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应试教育的最大弊端是目中无人,使学生论为考试的奴隶。素质教育则是一种尊重人、培养人的教育,以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促使其健康成长为目的。

3.面向全体的意识

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分界线之一,即教学是面向全体还是面向少数学生。教师在教学中是否面向每一个学生,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衡量。

(1)教师确定的教学重点、难点,要针对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既要以教材为依据,又要以学生为依据。可以针对中等学生水平来确定重点难点,这样能兼顾两头。

(2)学生参与训练的面要广。重点训练内容,应该人人参与,都得到训练的机会。

(3)教师要抓住优、差两类学生,有针对性地培养。做到教学目标分层,课堂提问分档,作业设计分类,讲评反馈分度。

4.提高效率的意识

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只有效果意识,而无效率意识。提高教学效率问题,是当前教学特别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老大难问题。教学效率低,势必挤占学生课外活动和休息时间,势必加重学生的负担,势必阻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身体健康,这与素质教育思想是相悖的。

二、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

教师个人素质的好与差,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具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这里主要指的是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

(1)教师的良好思想、道德素质,应体现于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及对教学成效的不懈追求之中。在教师队伍中,爱岗敬业的楷模,之所以能在平凡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不凡的业绩,是因为他们有着积极向上的信念,出于对教育事业的赤诚,全身心地投入于自己的教学活动。由此可见,提高教师的思想、道德素质之重要。

(2)教师的文化、业务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要做一名适应当代教育发展需要的教师,只具备在师范院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现代教学技术,甚至发展自己的多项特长,方能胜任日益发展的教学工作。如今,多媒体教学已不鲜见;简笔画、弹唱等技艺也都常用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学效率提高了,这是事实,那种一支粉笔一本书的课堂教学将成为历史。培养一支多才多艺、文化业务素质高的教师队伍,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基础工程。

三、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是各科都需研究的课题,其目的是提高教学效率,把本应属于学生的课余时间还给学生,把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真正减下来。

就语文教学来说,教师应做到四个优化:优化教学目标;优化教学过程;优化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渠道。广大教师应明确课堂属于学生,教师要教学生读书;学生应在反复读书中掌握知识,养成习惯,形成能力;学生的求知欲应得到满足;学生的学习效果应当堂巩固,并得以验证。以此为依据,合理安排教学过程,选择教学方法,改变一问一答贯穿课堂始终的旧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减轻学生负担的措施不止以上三点,改革考核评定方法,变百分制为等级制就是一项很有力的举措。如能在实践中抓好落实,严格控制,避免流于形式,使教师、学生、家长从根本上淡化分数,学生的负担自然会减下来。再如,各校对教师工作业绩评价改为以素质教育评价标准来衡量,教师便不再把压力转嫁给学生,学生的负担也能减轻。为使孩子们能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中健康地成长,全面地发展,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是每一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应不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


让学生牢固地掌握基础的物理知识,需要通过记忆。而记忆力与智力是相辅相成的,记忆力增强有助于发展智力。无论是想象推理或判断都需要记忆力来帮助,以便从中提取所需要的材料。物理这个学科特点是概念多,定律多,公式多,符号多,难记易忘,还易混。要很好地掌握这些基础知识,为深入学习打基础,就得不断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使他们运用记忆规律解决难记易忘的问题。

1.承前启后,温故知新,让重点知识反复再现

这样不仅使旧知识不断强化,而且有助于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讲光的折射定律时让学生回忆光的反射定律,讲定压表的使用规则时复习电流表的使用规则,用分析对比法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比较记忆,在讲授新课时凡能够和以前知识及日常生活中有联系的地方,都尽可能加以利用,使所学知识不知不觉地在平日课堂中得到再现和利用。这样做不仅使所学知识前后联系,而且增强记忆,通过分析对比前后联系,使学生在复习旧知识的过程中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新知识,这样学旧知识用得上,新知识学得活,易懂易记。

2.善于总结,揭示规律,增强记忆

总结就是把学过的旧知识进行分类,概括系统化,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过程。通过总结可以使知识形成网络,便于抓住知识要点掌握规律,增强记忆。每一知识都有独立的体系,但不同知识块间又有类似的共性或一定的联系,这就是规律。只有让学生掌握规律性知识,学生才能系统地、全面地掌握物理知识、增强记忆,学生的智能才能得到充分发展。所以当讲授某一部分知识告一段落后让学生自己归纳本章知识要点,整理一份提纲,找出规律,互相交流,取长补短,选出最佳作品在全班交流。例如《简单机械》一章的学习,在课堂上逐一学习了杠杆,轮轴,滑轮等几种简单机械,而对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还不一定清楚。为了让学生全面系统地掌握这部分内容,必须让学生掌握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即规律性的知识杠杆平衡条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只要抓住杠杆平衡条件这个纲,其它目就很容易张开,这样既便于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也便于全面系统地掌握知识。

3.分量适当,防止干扰,增强记忆

影响记忆效果的因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贪多求快,心理学家告诉我们遗忘的速度与记忆材料的多寡成正比,记忆的材料越多,忘得越快,这不仅浪费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使学生产生消极情绪;其二,就是主次不分,互相干扰,特别是易混淆的问题,混在一起记忆更使学生感到困难。从记忆规律出发,教学中应时刻注意精讲多练,使学生学会一个记一个,对于易混淆的内容,一一比较,分别处理,个个击破。例如,第二册从第四章电路到第八章欧姆定律,篇幅较长,内容较多,习题门类齐全,千变万化。教学中要抓住重点,首先让学生记住三个基本概念: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记住三者之间的联系,欧姆定律和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强度、电压和电阻的基本规律,只要掌握了这些物理规律,并用它去分析解决问题就能够以不变应万变,顺利解决问题。对于易混淆的内容同时拿出来比较记忆,配上适当的口诀、顺口溜等。例如,三脚插头的三个脚分别接什么线不容易记,如果加上左零右火上接地的顺口溜就很容易把它记住。

努力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马克思曾指出:未来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所谓自由发展就是和谐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

由于十年文化大革命的影响,教育事业也一度停滞不前,甚至有人提出读书无用论。所以,那个年代许多人的素质都偏低,这也对他们后代的培养产生不良影响。一些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得当,学习目的不明确,生活无规律,自理能力差,缺乏应有的礼仪常识,缺乏办事能力。他们一旦进入社会,必将不适应改革开放的社会形势,不适应21世纪的需要。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先转变学习观念,不要只注重成绩,其它都不闻不问不管,要以培养能力为主线,融基础知识于实践,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一、学会学习

在教学中,以课堂教学与活动训练为中心,运用课内外、校内外结合的方式,发挥学校、社会、家庭的合力作用,系统地教学生以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1.创建和谐的课堂气氛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教师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一好二笑三不四疑五多六自七鼓励。

一好指教师以良好的心境进入课堂,创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二笑指教师始终与学生微笑相处,保持和谐的教学气氛。三不,不讽刺、不挖苦、不随意批评或变相体罚学生。四疑,教师采用设疑、置疑的方法,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望,缩短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时间。五多,采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学节奏张弛有度,控制学生的注意力。六自,以自学为主线,形成学生自己预习自己读文自己分析自己小结自己解疑自己作业的学习模式。七鼓励,鼓励学生积极发育、大胆提问,敢于争论,鼓励学生与众不同、异想天开、勇于参与、不怕困难,培养学生探索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另外,教育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使学生的学习目的,由浅层向深层次发展。

2.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学生学是为了自己能够独立地学。

三四预习法:三指三种预习,即课前预习、阶段预习、学期预习;四指四项预习任务,即理解新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复习有关的旧知识,找出新教材重点及不理解的问题,写预习笔记。

三三上课法:课前三项准备,包括知识上的准备(预习),物质上的准备(书、本、学习用具),身体上的准备(早睡早起);课上三项要求专心听、当堂懂、思路清。

四段复习法:尝试回忆、看教科书、整理笔记、看参考书。

五步作业法:准备、审题、做题、检查、提高。各步都有具体的方法和要求,如检查,有逐步检查法,重做法,代入法等。

这些方法都是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会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培养广泛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其智力发展,获得较全面的知识。

二、学会生活

学生除了学会学习还要学会生活,学会自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做生活的主人,发扬我国人民的传统美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觉做家长的好帮手。消除依附心理、依赖心理、懒惰心理,在活动中享有选择、创造的自由,体验到独立自我的快乐与欣慰。

三、学会交往

加强自身修养,在活动中还要学会交往,做交往的主人。教育学生尊重他人,以信任、诚挚、谦让的态度与人相处,具有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以及辨别真伪、善恶、美丑的能力。

只有观念转变,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才能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才能使学生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和发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跨世纪人才的需要。

帮助学生更加合群的方法


◆要承认学生交友的差异

有些学生交了好些朋友,这些小伙伴不可能都是一个样的。他们的品德、知识、个性等都有差异,互相的交往深度和影响程度也会有不同。对此,应要承认和尊重客观事实。教师要注意观察和启发,使学生从众多的伙伴们中汲取好的东西,摒弃不良的影响,但千万不要造成学生厚此薄彼、热甲冷乙。

向成人学习

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与成人交往,因为成人有丰富的知识、得体的语言、优雅的气质,这些都是管理能力的基础。学生可以在这种交往中学习到很多东西,受到潜移默化的良好熏陶。比如:

和一个有礼貌的人在一起,就会学到处处以礼相待。那么,在客客气气的氛围中,什么事情办不成呢?

和无私的人在一起,具有了无私的胸怀,就不会没有朋友。一个集体是不会拒绝一个忘我者为领导,的。

和富有同情心的人在一起,就能成为品德高尚的人,而这正是社交活动中的主要精髓,能够赢得别人的信任。

要让学生明白,向他人学习,是管理者十分重要的素质之一。

与人合作

众所周知,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任何大的科学研究和科学试验,任何大的工程建设,任何大的商业运作,都不可能由哪一个人独自去完成,它需要群体的智慧和合作。正因为如此,现代的领导者和管理者都需要同别人密切合作。由此可见,能否培养与同伴团结友爱的精神,将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

怎样教育学生成为一个与同伴团结友爱的人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