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多大年龄的孩子,都会犯错。市教科院早教专家乔梁说,那些难以接受批评的孩子长大后,也常常会对批评避而远之,因此,让宝宝从幼儿时期就学会接受批评,能帮助他塑造完整的人格。

帮宝宝从小学会接受批评

讲道理好过大声斥责

【案例】桦桦很爱看动画片。每到吃饭的时候,也要妈妈开着电视机。妈妈不让开,他就又哭又闹。但是开着电视吃饭,他又三心二意,往往吃一口饭,就要看几分钟。最令妈妈生气的是,他还喜欢把饭含在嘴里。妈妈责骂了几次,他都不肯听。

对策:遇到宝宝犯错,家长千万不要劈头盖脸地责骂,往往效果适得其反,容易让宝宝产生逆反心理。讲道理是最好的方式,可以培养宝宝安静倾听的习惯,也能纠正他的错误行为,但需要讲究一定的技巧。比如,桦桦妈妈为了让桦桦明白两个道理:“一心不能两用”和“边看电视边吃饭对健康不利”。桦桦妈妈可以让桦桦试着同时做两件事,比如一手画画,一手堆积木,当他无法协调的时候,借机告诉他:你看,这就是一心两用的结果,吃饭和看电视也是两件事,不能同时进行。之后,桦桦妈妈还可以告诉他,边看电视边吃饭,还会让胃不消化,影响身体健康,生病了就不能和小朋友玩了。此外,家长要有一定的原则,不能因为宝宝哭闹,就默许一些错误的行为,比如桦桦家一开始就不该允许边看电视边吃饭的行为,家长也要以身作则,不能一边要求宝宝吃饭不看电视,一边自己看得起劲。还可以适当地给宝宝一些奖励,比如,如果他吃饭吃得又快又好,就能多看一集动画片等。

冷处理并不是不做声

【案例】妮妮总爱做些“危险动作”,不是今天把手戳进插头里,就是明天从凳子上跳下来。前几天她和妈妈一道玩剪纸时,又把妈妈气得不行。妈妈提醒了好几次不能碰剪刀前面的金属部分,她就是不听,还多次去摸刀口部分。妈妈要收走剪刀,她就大哭。

对策:宝宝对未知的事物都有好奇心,但又不知道危害性,而且一旦玩疯了,更是不愿意听家长的说教。家长除了事先给宝宝灌输危险意识外,当他玩疯了不愿听批评时,可以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比如针对妮妮握剪刀刀头的危险动作,家长可以先把剪刀没收,然后坚决地表明态度说:“剪刀很危险,你不听话就要没收。妈妈也不和你玩了。”如果妮妮用哭表示对家长行为的抗议,家长可以先冷处理,但冷处理并不代表完全不理睬。家长可以先在一边观察。过几分钟,家长可以说,妮妮其实是个懂事的孩子,妈妈也喜欢妮妮玩,但玩剪刀是不对的行为,懂事的妮妮是不会这么做的,如果妮妮改正错误了,妈妈还是会和她一起玩的。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能减轻宝宝对批评的不悦感,也更易让他接受。

批评中强化正确行为

【案例】宁宁看到小琦的玩具小熊好玩,想拿来玩,但小琦不肯。宁宁伸手就抢,还打了小琦几下。不仅把玩具小熊拉扯坏了,还把小琦弄哭了。

对策:如果宝宝做错了,就要鼓励他勇敢地承担责任,并积极给出补救方法。妈妈要让宁宁明白,玩具坏了和小琦哭了,都是由于自己的错误行为造成的。妈妈可以指出这个行为是不好的,但不要加入成年人情绪化的行为,比如,“宝宝这样做就是坏孩子”,“以后大家都不喜欢你”之类的话。整个说教过程中,家长不要反复运用批评的语言,而应强化正确的行为:“我知道你很想和他玩,如果你带着玩具去找他,他可能会高兴起来,让我们去试一下吧。”家长可以陪宁宁去买玩具熊,赔给小琦,并向她道歉。家长和宝宝一起弥补过失,能让宝宝学会如何承担责任。此外,在批评过程中,可以允许宝宝对事件作出解释,但也要让他明白,解释不是为了推卸责任,而是让他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扩展阅读

幼儿早教:让宝宝从小学会自我保护


幼儿儿子4周岁以上了。昨日上电梯轿厢时,他才进来,电梯门就合上了,被独自一人关在电梯里的儿子有点哭音地喊了一声:“母亲!”他爸爸马上喊了一句:“儿子别着急,按4!”我急匆匆到了另一部电梯轿厢。来到四楼,儿子早已在电梯轿厢大门口等着我了。我喜悦地紧抱他,但见他尽管双眼有点儿红,但宛然一副“小小男子汉”的样子,很稳重地告诉我:“母亲,我还心急了,我戴着胶手套不太好按4,可是我没哭,我勇敢吧?”怎么让宝宝从小学会自我保护?

怎么让宝宝从小学会自我保护?儿子独自一人应对风险可以理智解决,我想和大家一直以来一直给他们潜移默化安全性意识有挺大关联。幼儿

儿时他喜爱边吃零食边用,还会哈哈大笑,我也很严肃认真地警示他,不能进食时嬉戏;大一些,吃冰糖葫芦,或者拿木签,大家都是随时随地提示他别扎到口、鼻、双眼;他会攀爬了,决不允许他爬阳台,并告诉他一些小孩子出现意外的案例,使他了解那样是很危险的;每日左右电梯轿厢,就教他如何防止被电梯轿厢夹到,三岁时就要他踮起脚够电梯上的数字小键盘;在大型商场及人比较多的场地失踪时,也记牢在原地不动等待,不可以着急乱串;走在路上教他了解交通信号灯,教他交通法规,走人行横道;教他不被美味的、小玩意诱惑……

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随时随地将听见、碰到和想起的安全性和防范意识的专业知识和例证,立即地告诉商品,使他塑造安全性的意识,学好自己爱自己。我觉得,大家能一直守候商品,维护商品自然非常好,但更应当教會商品怎样保护自己,使自身不受伤,及其碰到突发恶性事件时的解决工作能力。

趣味性是好方法。从给孩子讲《白雪公主》刚开始,儿子就搞清楚不应该随便吃他人给的物品——那时候,他还小,只有根据说故事来文化教育他。伴随着他愈来愈听话,大家根据不一样的方法让小孩搞清楚什么事儿是风险的,不是应当做的。

儿子可由本专业制做的安全手册,他最爱依照规定填颜色了,那样在涂涂画画中也记住了解决路人的一些安全性准则,如不给路人开关门等。

有一段时间电视台节目每天晚上开播《危机现场》,大家都是让小孩一起收看。如今他也可以好安静地看了,并隔三差五地解读一番。从电视机里他见到有一个小孩子在蹦蹦床上摔碎了腿——再玩儿时,他就不容易立在旁边跳,只是小心地立在正中间。幼儿

大家常常竭尽所能地问起一些难题,例如“假如你一直在大型商场找不着父母该怎么办?”他便会想到许多方法:去广播室找大姐广播节目;让总服务台的叔叔阿姨让我们通电话;或是告诉警察蜀黍家中家庭住址,父母的姓名等。尽管一些方式很孩子气,但它是他自己能动脑子想出去的,很不易。

安全知识教育融进生活起居当中才可以接到最好是的实际效果。父母言传身教,小孩耳闻目睹,当然会遵守纪律。怎么让宝宝从小学会自我保护?横穿马路时,即便大街上沒有一辆车,大家也会牵着宝宝的手,一直直到信号灯出現,而且会告诉他如何辨别车子和非机动车应当遵循的数据信号,因此如今宝宝横穿马路会很主动地看红、信号灯,会告诉大家“信号灯了,能够 已过!”大家带宝宝出来时,会积极绕开下水井盖走,还会告诉他下水井盖不可以踩。一开始他会问为何,在我们把大道理告诉他,并重复后,宝宝记住了。他如今行走会绕着这种物品,还会告诉别的小孩子:“不要走下水井盖,风险!会把牙磕掉的!”

父母也要告诉小孩遇到风险状况该怎样解决,这才算是对小孩最好是的维护。大家常常设计方案一些“和父母失踪、什么原因下来找警察蜀黍、有陌生人敲门”等场景,有目的地训炼宝宝在各种各样场景下的反映,以手机游戏的方式告诉小孩恰当的防范意识意识。并不断教他背大家的联系电话、家庭住址、父母的名字等,期待他能多一些防范意识的工作能力。

怎么让宝宝从小学会自我保护?防患于未然,做父母的始终都不期待有所述情景出現。但不期待不意味着它不太可能产生,父母假如能在平时安全知识教育上用点思绪,会降低很多风险产生的概率。

拒绝路怒症 让宝宝从小学会情绪管理


近日路怒男猛踹骑车女的新闻占据各大版块头条。其实所谓的路怒症,归根到底是对于情绪自我管理的一种失控,而情绪的自我管理则是人生必备的很重要素质之一,正所谓“不足以掌控情绪,何以掌控人生?”,那么如何培养宝宝的情商?让宝宝成为自我管控情绪的高手?

1、让孩子认同自己,有情绪空间

要让孩子喜欢自己,家庭要给孩子认同感。父母是孩子的模范,父母首先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不让不良情绪带给家庭、带给孩子,要塑造出一种安全、温馨、平和的心理情境,用欣赏的眼光鼓励自己的孩子,让身处其中的孩子产生积极的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让其能自由、开放地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使某些原本正常的情绪感受不因压抑而变质。

2、让孩子认识情绪,表达情绪

通过亲子之间的对话让孩子正确认识各种情绪,说出自己心里此时此刻真实的感受。只有知所想,才能知何解。平时,父母可以在自己或他人有情绪的时候,趁机引导孩子知道“妈妈好高兴哦”“恩,我很伤心”等让孩子知道原来人是有那么多情绪的,我们还可以通过句式“妈妈很生气,因为……”“我感到有点难过,是因为……”来告诉孩子自己的情绪来源,同时你也可以问孩子,“你是什么感觉啊?”“妈妈看见你很生气、难过,能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吗?”等对话来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及发现自己情绪的原因,有利于提高孩子的情绪敏感度。

3、让孩子体验情绪,洞察他人情绪

游戏在幼儿的心理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要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中体验自己的情绪,感受别人的情绪,知道自己和他人的需要。除了父母与孩子要交流自己的情绪感受外,我们可以透过说故事编故事、角色扮演和孩子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感觉和前因后果及利用周围的人、事物,来引导孩子设想他人的情绪和想法。从他人的情绪反应中,孩子会逐渐领悟到积极情绪能让自己和对方快乐,消极情绪会让自己和对方造成痛苦,不利于事情的解决。如果幼儿在表达情绪与控制情绪之间取得平衡的话,便能以建设性的态度表达强烈的情感,而且控制对自己、对他人有伤害的情绪表达方式。

4、让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生活

积极的情绪体验能够激发人体的潜能,使其保持旺盛的体力和精力,维护心理健康;消极的情绪体验只能使人意志消沉,有害身心健康。为此,学会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与情绪,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作为父母,要培养孩子乐观地面对人生,自己首先对生活要有一种乐观的态度。孩子的情绪受父母行为的直接影响,与孩子相处时,父母必须乐观一点。在教育孩子学会乐观地面对人生时,除了多与孩子交流,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之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首先父母要相信自己的孩子,给予鼓励和支持。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孩子进取,克服一些他现在克服不了的困难,只有这样,才能教会孩子以正确的态度和措施保持乐观。

5、教会孩子适当宣泄不良情绪

人在精神压抑的时候,如果不寻找发泄机会宣泄情绪,会导致身心受到损害。生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泪水含有的毒素比较多,用泪水喂养小白鼠会导致癌症。可见,在悲伤时用力压抑自己,忍住泪水是不合适的。另外,在愤怒的时候,适当的宣泄是必要的,不一定要采取大发脾气的方法,可以采用其他一些较好的方法。例如:在盛怒时,不妨赶快跑到其他地方,或找个体力活来干,或者干脆跑一圈,这样就能把因盛怒激发出来的能量释放出来。

情绪无所谓对错,只有表现的方式是否被社会所接受,父母要学会接纳孩子情绪表达的多面性。情绪表达的各种面貌都蕴藏着情绪转化的可能,消极情绪可以转化为积极情绪,唯有正视情绪表达的所有面貌,健康的情绪发展才有可能;唯有能够驾驭自己情绪的孩子,才能够成为听话的孩子。

早教教什么?学会接受宝宝的“坏习惯”


宝宝一天天 长大了着,从第一次模糊地音标发音叫爸爸妈妈,到自身拿汤勺用餐,从每天躺摇蓝到匍匐前进,这一点一滴的发展都给亲人产生了极其的愉悦欢悦。另外,接踵而来的“坏”习惯也让妈妈们烦恼不己。广州市妇婴医院婴儿科护理人员廖芙蓉提示父母,一些习惯是宝宝发育阶段中的天气现象,妈妈只需正确引导就可以。怎么学会接受宝宝的“坏习惯”?

习惯一:用手抓饭

怎么学会接受宝宝的“坏习惯”?一岁上下的宝宝常常爱用手抓饭吃,许多父母会马上劝阻这类“不规矩”的个人行为。实际上宝宝用手抓饭不但能够 提升她们对食材的了解度,慢慢塑造她们对食材的兴趣爱好,那样宝宝长大以后也不交流会偏食。

用餐和念书、游乐设备全是必须渐渐地培养兴趣的,让小孩无拘无束地触碰食材的色调样子个性特征,这对她们而言便是一种愉快。

贴士:妈妈们要做的便是把宝宝的手洗干净,让她们随意地充分发挥吧。特别注意的是,像花生仁粒、爆米花玉米、小豆这类圆而硬实的食材不可以让宝宝抓食,防止卡在咽喉里。

习惯二:吃手指

宝宝四五个月的情况下喜爱吸吮手指头,及其要是近在咫尺的物块总爱放进嘴唇里咬一咬。知名心理学专家佛洛依德把婴儿出生后第一年称之为“口腔期”,是人格特质发展趋势的第一个基本环节。他是根据吮、舔、咬等方法来试着认知能力事情、认知全球。强势地劝阻孩子吃手,会给孩子心理状态上导致黑影,长大以后非常容易焦虑情绪、闹脾气,对他人欠缺基础的信赖和归属感。

贴士:(1)妈妈们要尽量地根据相拥接吻来抚慰宝宝,把他的专注力迁移到绘画、玩具等物块让她们认知能力大量的事情,开发设计她们的人的大脑。

(2)宝宝睡熟后,将手指头拿出来,防止长期性吸吮手指变形。

(3)宝宝假如喜爱咬各种物块,妈妈能够 将水果切成长条状,让宝宝去抓咬,而不是简易用假奶瓶奶嘴替代。

习惯三:四处乱爬

在地面上跑来跑去多脏啊!妈妈们会不许宝宝在地往上爬。但是爬取是宝宝走动的第一步。爬取可提升宝宝的手、眼、腰、腿等全身上下位置的融洽,还可以比较早地让宝宝积极触碰和了解事情,推动思维能力的生长发育。怎么学会接受宝宝的“坏习惯”?针对生疏的自然环境,除开畏惧感,宝宝也会出现明显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期待根据亲自动手去探寻、了解和开阔视野,自嗨。

贴士:假如担心路面脏会产生病症得话,妈妈能够 给宝宝套上小罩衫。

搞好艰辛的照护工作中。要是宝宝爬完不门把放进嘴唇里,不抓吃食材,妈妈无须过度担忧。

习惯四:四处扔东西

你将玩具拿给他,他看也不看就摔到地面上。你捡起,他再摔。有时宝宝抓到全都摔,杯子汤勺工作。扔东西实际上是一种“婴儿游戏”。 宝宝在持续反复的游戏动作中,加强了对物理学全球各种各样物块、各种各样自然环境的了解,这种全是今后进一步认知能力发展趋势的基本。

“扔”和“捡”中间的眼神交流、身体接触,考虑了宝宝感情的要求与心态的发展趋势,亲子沟通获得进一步加强。

贴士:怎么学会接受宝宝的“坏习惯”?你对婴儿游戏的积极主动回复相反又可以激起宝宝的积极主动反映,使其造成自信心感与成就感。这类积极主动的心态感受为宝宝产生乐观开朗的个性化确立了优良的基本。

如何批评孩子 爸妈应学会批评孩子的艺术


对于孩子的教育,并非赞赏和鼓励就可以解决。在孩子犯错误时候,给予适当的批评也是塑造儿童良好性格的手段之一。但批评一定要讲究艺术,才能避免对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达到我们所期望的效果。那么,爸爸妈妈究竟该如何批评孩子?如何掌握批评孩子的艺术呢?1、批评应当适度

肯定与批评的话语之比不低于5:1。父母对孩子的肯定越多,孩子的智力、应变和把握机遇的能力以及社交能力就越强,父母对孩子负面关注多,正面关注少,会引发抑郁和敌意的情绪。所以如果批评过多,肯定过少,孩子就会像缺少阳光和营养的秧苗一样,精神萎靡不振,甚至导致心理和行为问题。

2、批评孩子要注意时间、地点和场合

尽量不要在清晨、吃饭时、睡觉前批评孩子。在清晨批评孩子,可能会破坏孩子一天的好心情;吃饭时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食欲,长此以往会对孩子的身体健康不利;睡觉前批评孩子,会影响孩子的睡眠,不利于孩子的身体发育。最关键的是,父母批评孩子最好单独进行,最不应该在公开场合,比如:公共场所、当着孩子同学朋友的面、当着众多亲朋的面。如果父母在这些场合批评孩子,会大大损伤孩子的自尊心会,让孩子感觉很没面子,而且往往引起孩子的抵触情绪,还可能会对父母心怀不满甚至心生怨恨,会影响父母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3、要让孩子乐于接受批评

批评前,先表扬一些优点,用优点消灭缺点,孩子乐于接受。

4、批评孩子不要翻旧账

对事不对人,就事论事,不提旧账,勿过分强调孩子的过失,重点应放在如何改上。

5、父母要注意自己的言语

态度要和善,用词可严但不能说脏话;声音可高但不能大喊大叫;应庄重但不可失态,切勿盛气呵斥,咄咄逼人。

6、抓住孩子犯错的重点

简明扼要,抓住要害,严肃指出错误,不要说个没完,唠叨不止。

7、孩子犯错要及时批评教育

一旦有错,及时批评,日后多提醒,防患于未然。

8、批评孩子也需家庭配合

批评时全家意见要统一,但不要七嘴八舌一块训斥,孩子有悔改意时就要原谅,鼓励其上进坚持耐心说服,不可多次责备。

9、要根据孩子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方式

性格外向的孩子受责备后会产生羞愧、痛苦但很快就会恢复常态;而性格内向、胆小敏感的孩子受到责备后会产生失望、压抑的情绪,批评时对他们尤其要注意态度温和,语气婉转,否则,就会造成孩子对父母的疏远、反抗。

10、批评孩子也须尊重孩子

批评应从爱护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提高其品德的愿望开始,以信任孩子能改正错误的态度结束。

11、给孩子申辩的机会

让孩子申辩,一方面可以帮助把事情搞清楚讲明白;另一方面,可以了解您的批评在多大程度上让孩子接受,在哪些方面有抵触,还需要做哪些沟通,这样孩子才能更好地理解您所讲的道理,使批评真正收到实效。成功的批评应达到让孩子明辨是非,内化为自我批评和激励的目的。

12、置换理解

孩子特别是6岁以前的儿童,思维方式和成人的思维方式不同,成人以左脑的理性思维为主,而儿童以右脑的直觉感性思维为主。如果从成人的思维和视角来看,有时可能把孩子有积极意义的探索理解为捣乱,这样的批评和处罚,就可能对孩子的心理发展造成不利影响。比如孩子喜欢把玩具和一些东西拆散弄坏,另外还真特别喜欢玩水和泥巴,经常把衣服弄湿搞脏,如果用成人的思维就容易动怒,但如果你蹲下来,把自己放在和孩子同等的地位上,可能就会了解在破坏行为的背后是他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了解这些玩具和机器的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玩水和泥巴的过程是在发展想象力,这些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和创造性是有力的。置换理解前提下的批评就是不容易冤枉孩子,而且更入情入理。

13、避免在孩子情绪激动时下批评

孩子和大人一样,情绪好时比较容易接受不同的意见,不高兴时则容易偏激,听不进批评,非但不会奏效,反容易引起反感和冲突。

14、不要吓唬和威胁孩子

有的父母喜欢用吓唬和威胁的方式来批评孩子,这样无助于孩子的行为改变,反而让孩子觉得父母的爱是有条件的,对自己和父母产生怀疑,不安全感增加,这样的结果使孩子变得退缩、胆怯,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恐惧。

15、要勇于自我批评和承担责任,为孩子做出榜样

父母敢于自我批评或向孩子承认错误,不仅可以及时纠正自己的错误,而且可以用行动证明给孩子看:认错,不是无能和耻辱,不会给自己带来难看;承担责任,是真正自信的表现,可以给别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赢得更多的尊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