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个“万人迷”。宝宝已经可以做到自然好,宝宝若没有做到,我们怎样帮助孩子做到呢?

(1)宝宝没有与同伴交往的意愿时,怎么办

【情境描述】有些宝宝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即使在外边,也只和大人在一起,不主动去找小朋友玩。有的甚至当同伴主动找到他时,他也采取“回避政策”。

【分析与建议】这类宝宝不愿交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点。

首先是缺乏交往动机,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着玩游戏。当宝宝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宝宝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要知道孩子与成人之间是“垂直关系”,而与同伴之间则是“平行关系”,因此在与同伴交往,儿童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因此为了“省事”,孩子往往喜欢与成人交往。

对于这类宝宝,父母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断乳”。要求家庭不要以宝宝为中心,当宝宝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扰。这样不仅有助于他们产生同伴交往的动机,而且能更好的促进其独立性发展。同时实践研究证明,及早进行这种训练,也有助于缩短宝宝刚入幼儿园时产生的“分离焦虑”时间。

其次是有过交往失败的经历。有些宝宝由于有过负面的交往经历,比如被同伴欺负过,而不愿意再与同伴交往。他们采取回避的方法,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对于这类问题,父母应细心观察,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孩子若是被同伴欺负过,父母不妨直接带领孩子与同伴交往两三次,为宝宝“壮壮胆”,当宝宝学习到交往技能,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后,父母就可以撤了。

最后可能是宝宝个性的原因。有些宝宝由于受遗传或自身个性特点影响,比较内向,不愿与人打交道,而只喜欢与物打交道。对于这类宝宝父母可以引导,但不要指望一蹴而就。父母要尽可能引导宝宝与同伴多一些交往,否则孩子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途径。年龄较小的宝宝(大约在3岁以下)不愿交往是正常现象,因为这时他们还处在“单独游戏时期”或“平行游戏时期”。但3岁以后,宝宝应表现出逐渐增强的交往需要,如若不是,父母应从以上方面寻找原因。

除此之外,父母应考虑“自闭症”的可能,不要讳病忌医,要及早带孩子到专业机构去治疗。

关于自闭症有以下一些外在表现,家长可以作为参考:

*冷漠而孤独,很难与其他人混在一起,玩在一起;

*重复自己的话或别人的话;

*不知危险,有时自伤自残;

*对疼痛的知觉弱;

*无缘无故大哭或大笑;

*不喜欢被人触摸或拥抱;

*反复机械玩同一物品;

*用手势或含糊单音表达需要;

*听而不闻或视而不见;

*没有视线接触;

*反抗一般性教学方法;

*对特定物品有特殊偏好,喜欢旋转物件;

*不能接受日常习惯之变化;

*运动感觉统合功能失调,普遍智力偏底;

*语言障碍,口吃或吐音不准,吐字用词简单,语言破碎;

*羞涩怕陌生人,逃避不愿见人,不愿说话。

(2)宝宝没有与同伴交往的胆量时,怎么办?

有些宝宝害羞、胆小,想与小朋友交往却不敢交往。比如想交换玩具却不敢说,让父母带着交往等。

【分析与建议】造成宝宝不敢交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

首先是宝宝缺乏交往经历和经验,宝宝对于没有经历或经历少的事情总怀有恐惧心理;其次是不自信。

因此,除了多带宝宝进行同伴交往外,比如经常带孩子到楼下院子里玩,到有孩子的邻居家串门,与朋友一起带着孩子出门游玩等,还要重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可以首先让孩子与比他们年幼的同伴交往,因为年龄的优势会为他们带来能力的优势。当孩子在与较小宝宝交往过程中积累起丰富的交往经验、建立起自信时,他们就逐渐敢于交往了。

宝宝在3岁左右出现不敢交往的情况比较多,因为这时他们正处于想交往又不会交往的阶段。但随着交往经验的丰富,他们会变得乐于交往,如果还不敢交往,那多是自信心不足所致。

相关阅读

如何让你的宝宝在同伴中受欢迎


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儿童在0到6岁,就是说6岁前与同伴关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如果在6岁之前建立好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以后的社会交往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今天我想在这里和大家讨论、分享一下这个话题,“如何使我们的宝宝在同伴中更受欢迎”,让他良好的社会关系从0岁就开始建立起来。

专家简介:赵红梅-- 北京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博士,中国心理学会会员,现任北大幼教特教资源中心副主任。进行中德两国17-18个月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跨文化研究以及3个月到3岁儿童的追踪研究。参与撰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教育部重点项目基金申请及其他合作项目基金申请,负责儿童同伴交往专题部分,参与香港青协课题研究,负责考察大陆香港两地青少年同伴交往状况'进行中美两国1岁到1岁半儿童父母教养方式的跨文化比较研究。两次对加拿大华人收养的中国儿童进行调研并撰写报告。参与翻译《发展心理学》、《女性心理学》、《青少年同伴交往》。

主持人:各位网友好!很高兴大家今天来参加惠氏金宝宝俱乐部的活动。我们今天很高兴请到了北京大学儿童发展中心的赵红梅博士来担任我们这期活动的嘉宾。我们这期活动的主题叫做“如何让您的宝宝在同伴中更受欢迎”。下面我们很高兴请赵博士做一个简短地自我介绍。

赵红梅:各位大家好!我一直是学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最初我是研究青少年心理发展的,但是在我的研究工作中,我发现很多家长经常向我问起,比如说前几年他们经常问,怎么样提高我们孩子的学习成绩等等的问题。但是近几年我发现,家长问得更多的问题,就是说我的孩子跟他的同学相处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还有的人会说,他们会跟父母的交往出现问题。这样翠是我现在非常重视儿童的社会型发展,尤其是和同伴的发展。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出,儿童在0到6岁,就是说6岁前与同伴关系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时期。如果在6岁之前建立好良好的同伴关系,对于以后的社会交往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今天我想在这里和大家讨论、分享一下这个话题,“如何使我们的宝宝在同伴中更受欢迎”,让他良好的社会关系从0岁就开始建立起来。

网友:我的宝宝平时跟小伙伴玩得很好,但是一碰到陌生人或者是比较霸道的小朋友,就感觉有点缩手缩脚了。那么请问这是什么样的原因造成的?

赵红梅:现在我先提醒一下各位朋友,在您提问的时候先说出孩子的性别,然后要告诉我您小孩的年龄,以便我们更好地讨论这个问题。那么您这个小孩是一个男孩吗?

主持人:网友没有提到是男孩还是女孩。

赵红梅:这种情况,也就是说他和一般的小朋友相处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的对于比较霸道的小朋友,他就不知道如何相处。自然界有一个规律,就是此消彼涨,那么他也同样适用于我们的社会交往当中。那么对于这种小孩子,第一次出现,如果家长经过客观地评价,确实是别的孩子非常霸道,我们自己的宝宝受到了欺负,那么我们一定要告诉孩子怎么做,站到自己的孩子一边。可以告诉自己的宝宝,尤其是在别人第一次欺负他的时候就要说,你这样做不对,或者可以说你要是再这样做我就不客气了。因为其他的宝宝欺负他的时候,一般也是尝试性的,如果我们的宝宝没有坚定、适当地反击,将会助长其他的宝宝对他的欺负。但是如果你给出了明确地态度,这种欺负会渐渐地减少。我建议我们家长可以尝试一下,如果说我们的宝宝的性格实在是太懦弱了,那么我们的家长可以尝试地陪在宝宝的身边,给他们去壮壮胆,那么被欺负的行为就会有所好转。

网友:我的女儿已经两岁多了,一直不喜欢跟小朋友玩,好像不知道怎么相处。比如说翘翘板,她不太愿意跟别的孩子一起玩,反而一定要跟妈妈在一起玩。现在情况稍微好一点,但是我很想知道,有什么办法可以让孩子主动地跟小朋友一起玩?

网友:我的女儿3岁半了,很喜欢跟比自己大一点的女孩子在一起玩。但是因为比她大的不敢欺负她,而且还带着她玩,能玩上大半天,但是和自己年龄一样的小孩就不行了,老是存在着抢东西或者是打架的现象。而且我的女儿胆子比较小,别人抢了她的东西一般情况下只会哭,我作为妈妈不知道如何教育自己的女儿。不应该怪她胆子小,也不应该让她抢回来。所以每次我的女儿回来之后受伤了我看了都很心疼,那么应该怎么解决这样的问题?

赵红梅:这样的家长遇到的问题跟上面相类似,这个小朋友也喜欢跟比自己年龄大的同性孩子一起玩耍。那么小姐姐实际上和我们成人是相同的,可以给她很多的照顾,那么我们的小宝宝等着别人照顾和谦让她就好了。那么在这样的交往过程中,对她的社会技能的要求较少。但是我们发现了这个小宝宝在和同龄的小朋友,尤其是比自己小的孩子交往的时候会出现问题。总体上看,是我们的宝宝缺少和同伴交往的技能。这里面还有一个可能,就是我们的宝宝可能缺少一些交往的自信心。那么我们家长,可以采取一些小小的策略,树立她的自信心。我们都知道,小朋友都很崇拜比自己强的人,这里面的小技巧就是,我们的家长,可以教给自己的宝宝,尤其是女孩一些小魔术或者是折纸的游戏等小技能,让她有机会可以在小朋友面前展示。那么通过展示,小朋友会对她投来一种羡慕的目光,增强了她的自信。就会树立她在同龄小朋友面前的威望,有了这样前提的存在,对她以后的交往会越来越好。那么她在以后的交往过程中,不会再害羞或者是畏缩。

找寻“不受欢迎宝宝”症结


有一项研究把儿童按社交地位分成5种类型:受欢迎的儿童、被拒绝的儿童、矛盾的儿童、被忽略的儿童、一般的儿童,并把“被拒绝的儿童”和“被忽略的儿童”统称为“不受欢迎的儿童”。相比其他宝宝而言,这些“不受欢迎的儿童”在成年以后,偏离社会的行为也比较多:“被拒绝的”宝宝容易发展成反社会人格,而“被忽略的”宝宝容易发展成神经质的人格。这项研究给予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对儿童的交往问题,父母不能等闲视之,必须及早干预。父母要针对儿童不同的交往问题,采取适宜有效的教育策略,帮助宝宝克服交往障碍,使其成为受欢迎的人。

不愿与同龄孩子交往的宝宝

有些宝宝不愿意与同伴交往,即使在外边,也只和大人在一起,不主动去找小朋友玩。有的甚至当同伴主动找到他时,他也采取“回避政策”。这类宝宝不愿交往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

1、缺乏交往动机。有些家庭以孩子为中心,对孩子的各种需要几乎是无条件满足,而且总有人陪儿童游戏。当宝宝总有人陪伴在身边时,他们难以产生找同伴游戏的动机。还有些宝宝只愿意与成人交往,是因为成人总让着他,与同伴交往,他就需要协调、商量,甚至还要想办法解决冲突,为了“省事”,他宁可与成人交往。

对于这类宝宝,父母应及早对其进行“心理断乳”。也就是说,家庭不要以宝宝为中心,而应“人人平等”。当宝宝长到3岁左右,有了一定的独立能力时,就应给他一个简单的时间表,让他明白,家庭成员有聚在一起的时候,也有各自工作、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不能互相干扰。宝宝“心理断乳”的及早进行,不仅有助于他们产生同伴交往的动机,而且是促进其独立性发展的“关键策略”。实践证明,及早进行“心理断乳”,也有助于缩短宝宝刚入幼儿园时产生的“分离焦虑”时间。

2、有过失败的交往经历。有些宝宝由于有过负面的交往经历,比如被同伴欺负过,而不愿意再与同伴交往。他们采取回避的方法,目的在于保护自己免受伤害。对于这类问题,父母应细心观察,找出问题的症结,然后“对症下药”。孩子若是被同伴欺负过,父母不妨直接带领孩子与同伴交往两三次,为宝宝“壮壮胆”,当宝宝学习到交往技能,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后,父母就可以撤了。

3、个性原因。有些宝宝由于受遗传或自身个性特点影响,比较内向,不愿与人打交道,而只喜欢与物打交道。对于这类宝宝父母可以引导,但不要指望一蹴而就。父母要尽可能引导宝宝与同伴多一些交往,否则孩子就失去了一个很重要的学习途径。

年龄较小的宝宝(大约在3岁以下)不愿交往是正常现象,因为这时他们还处在“单独游戏时期”或“平行游戏时期”。但3岁以后,宝宝应表现出逐渐增强的交往需要,如若不是,父母应从以上方面寻找原因。除此之外,父母应考虑“自闭症”的可能,不要讳病忌医,要及早带孩子到专业机构去治疗。

不会与人交往的宝宝

有些宝宝愿意交往,也敢于交往,却由于采取了不适宜的交往行为而在交往过程中经常出现问题。这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

被欺负。有些宝宝总被一个或几个孩子欺负,他们不敢反抗,只有回到家里向父母诉说,父母既心疼又生气,但常常不知怎么办才好。此消彼长是一些事物存在的规律,这个规律也同样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上。当一个宝宝欺负另一个宝宝而没有遭到反抗时,他就会逐渐胆大起来,更加强化了欺人的行为。其实,宝宝最初的欺负行为都是尝试性的,当这种行为遭到反抗时,他一定会收敛一些。因此,当宝宝第一次回家报告被欺负时,父母在搞清楚纯属欺负行为时,一定要告诉孩子应勇敢地反击。比如,鼓励孩子对欺负人的宝宝说“我不喜欢你这样做”“你再这样,我就不客气了”等等。有些宝宝由于性格懦弱或别的原因不敢反击,父母则可以陪伴在孩子的身边,但切记一定要让孩子自己处理,父母不能包办代替,也不要给孩子形成仗势欺人的印象,要让孩子以理服人,在反击过程中积累交往经验、增强交往技能才是最根本的目的。

其次,教孩子几个“绝活”也是提高宝宝社交地位的策略。宝宝往往崇拜能力比自己强的人,对于这样的同伴他们也很少产生欺负的动机。因此,在业余时间教孩子一些技能,如折纸、变魔术等,有助于他们“震慑”住喜欢欺负人的同伴。

自我为中心。有些宝宝比较自我,在游戏过程中,不愿意把自己喜欢的玩具给同伴,总希望别人都听他的,好拔尖,总要占据“好事”……这种宝宝由于其行为不符合“游戏规则”而常常成为不受欢迎的人。其实,对这类孩子的教育使用“自然结果法”就很好。即:当宝宝由于自己的行为而不受欢迎时,父母再及时介入,在孩子感到最“痛”的时候帮助他找出原因及对策。宝宝的“乐群性”使他们这时很容易接受父母的建议。轮流、分享、协商等都是宝宝应该学习的重要的社交技能,或曰“游戏规则”,在交往过程中,要让宝宝逐渐习得这些技能从而逐渐成为受欢迎的人。

正强化教育让孩子更受欢迎


正强化是一种管教的策略,它可以帮助孩子学习适当的社会行为。各个年龄段的孩子都需要通过方法加强积极的行为,例如孩子有良好行为时获得表扬或奖励,孩子就会重复好的行为。此外,提供积极的关注也能减少孩子表现不好的可能性。爸爸妈妈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来加强孩子积极的行为,在不断的鼓励下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受人欢迎啦。

小编支招:不同形式的鼓励

1.赞美孩子的良好行为。

例如,蹲下来面对着孩子,看着他(她)的眼睛说,“玩玩具之后把玩具放回玩具箱是特别棒的事情。”避免敷衍的表扬或是赞美,例如,“真是个好孩子”。当赞扬孩子时,记得保持微笑并使用积极的语调来加强你传达给他(她)的信息。最好能不厌其烦,每次都对孩子良好的行为表示欣赏。

2.用你的肢体语言加固好的行为。

一个拥抱或击掌为干得好提供了正强化意识,鼓掌和欢呼也表明你同意孩子的行为。这些能够让他(她)理解自己在做一件特别棒的事情。

为你的孩子提供一个有形奖励来强化他(她)好的行为。例如,在幼儿园里表现好的孩子都会获得红花、贴纸等。爸爸妈妈可以提供其他奖励给孩子,例如去公园、去游乐场。户外活动会激励一些孩子,然而它并不是适合所有的孩子。所以要选择你的孩子能够感到愉悦的奖励。

小编支招:游戏的正向力量

爸爸妈妈可以通过和学龄前儿童的游戏,来教育他(她)良好的行为反应。例如角色扮演游戏,让孩子担当某一个成人角色,例如杂货店的老板、医院的医生等等。而爸爸或者妈妈作为顾客或者病人。

观察孩子在这一角色中表现出的行为,鼓励孩子使用“请”、“谢谢”、“再见”等礼貌用语。在游戏结束后使者和他(她)讨论在游戏中的表现,并且让他(她)明白处理一些事情的正确做法。

小编支招:墙壁上的贴纸

一些对孩子良好行为的有形展示更能够加强孩子的积极行为。例如,在墙上挂一个小黑板,记录下孩子在某些时候的良好行为,例如“主动收拾餐桌”、“收拾玩具”、“自己睡觉”等等,在每个良好行为的后面贴上卡通贴纸,告诉孩子收集一定数量的贴纸就可以获得奖励哦。

提醒爸爸妈妈的是,最重要的是记录孩子在做某些事的时候第一次的良好表现,这样记忆深刻,也能够加强孩子以后的良好行为。

家庭教育应避开的两大误区


误区一:

教孩子学乖

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误区——教孩子学乖。评价孩子时,动不动就说“你真乖”或者“你不乖”,将“乖”当成了教育标杆,具体就是听话,按老师和家长要求做事。

现在的学校评选三好学生,十之七八是女孩,在所谓的“优秀生”里,永远没有调皮孩子的身影,这其实很好理解,因为比起男孩子的好动,女孩子更容易静下心来好好学习,不吵不闹、不惹是非,完全符合我们这个社会认可的“乖”孩子标准。

殊不知,在塑造这样一批批“好孩子”的过程中,往往也剥夺了孩子建立自信和良好自我形象的独立空间,甚至无形中扼杀了他们的创新能力,这是一种片面强调孩子社会性的教育理念。

好学生固然值得肯定,但专家认为,那些不听话的调皮孩子也有可取之处。比如那些上课爱做小动作的学生,虽然常会被老师教训,但每次挨批后,都能立刻抖擞精神继续调皮。所以说,他们的抗“击打”能力比起那些“好学生”要好得多,而自我调节也是一种能力,能使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今后的人生,这对他们日后步入社会是大有益处的。

专家认为:“不听话”并非绝对坏事情。其实,孩子有时不按父母的要求去做,不听从父母的指令,这正是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何况现在的孩子生活在信息丰富的社会,每天都可以吸收到许多信息,对人对事都会有自己的想法。如果父母过早地用成人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是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而且容易扼杀儿童的天性,使孩子从小失去最珍贵的创造性人格,这会给父母留下难以弥补的悔恨。

著名的德国心理学家海查曾做过如下的实验:他对2至5岁时有强烈反抗倾向的100名儿童与没有这种倾向的100名儿童追踪观察到青年期。结果发现前者有84%的人意志坚强,有主见,有独立分析、判断事物和作出决定的能力。而后者仅有26%的人意志坚强,其余的人遇事不能做决定,不能独立承担责任。这一研究说明,反抗行为强的孩子,长大易有坚强的独立意志,而这一点正是21世纪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误区二:

家庭教育围着学校转

中国的大部分父母言谈间都把“儿童”的概念缩小为“学生”。孩子的生命就这样被压缩到一个方面,以此来换取成功,代价未免太大。其实,“儿童”的内涵远大于“学生”,儿童除了在学校要当好一个学生外,在家里、在社会中还有更多形形色色的角色需要“扮演”。 

因此,家庭不止是给孩子创设的“学习家园”,还应该是他们的“精神家园”。为什么现在那么多大学生放假不愿意回家?就是因为在他们眼里,家里是一所“文明监狱”,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他们学习。

专家指出,孩子要适合家庭教育,也要让家庭教育适合孩子,这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可当前大多数家长使家庭教育与学校的关系变为单向,只知道家庭教育围着学校转,结果却牺牲掉很多培养孩子品质的机会。其实学校也可以协助家庭教育,优秀的家长应该把握随机的教育机会。

专家建议:不要用太多规矩限制孩子的自由。要让孩子去做他自己喜欢做的事,让他们有一片发挥的天地。例如孩子喜欢玩电脑,不要说“不准玩”,可以告诉他,如果你的成绩够好了,或是功课做完了就可以玩,但是一周只能玩两个小时。把每一个“否定”变成“机会”,把自主权从父母身上转移到孩子身上。这样不但能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还能激励孩子去努力完成那些“必须做”的事。

专家指出:我国的家庭教育目前存在两个很大的误区:一是教孩子学“乖”。评价孩子时,动不动就说“你真乖”或者“你不乖”,将“乖”当成了教育标杆。二是家庭教育围着学校转。父母成天只知道督促孩子学习,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延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