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大小型幼儿园都会举行不同类型的亲子活动,无可避免的就要编写活动方案,这样才能让活动达到最佳的活动意义,在写活动方案时会不会遇到不会的问题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训练宝宝,游戏是好的方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想培养感觉统合能力,一点都不难,只要运用身边一些垂手可得的小工具,六个月后,就可以明显看出成效!

1. 摆荡游戏:(0~1岁起) 从宝宝出生起,就得开始训练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只要由家里的长辈将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地摇晃,就可以达到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应、增加肌肉张力的效果。等到宝宝一岁大左右,就可以找一条大毛巾,并将孩子置于毛巾中间,由爸爸、妈妈各拉住毛巾的一边,轻轻摇晃。

2. 丢接球:(1~3岁起) 宝宝一岁时,可将直径约20公分的橡皮球,放在孩子的面前,并鼓励孩子主动伸手拿球;待宝宝二岁后,就可以玩进阶游戏,即使用20~30公分的橡皮球,然后与孩子间隔约二公尺,分别坐于地上,用滚球的方式与宝宝玩传球游戏。宝宝三岁就可以完高阶游戏,将您与宝宝的距离拉长至3~5公尺,并改以弹跳的方式传球。如此一来,可以改善宝宝的手眼、双侧,及视觉追踪的协调性。

3.镜子游戏:(2岁起) 从宝宝二岁起,就可以开始玩模仿游戏。藉由孩子模仿父母动作的过程中,可藉机让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及区辨左右方向,这对宝宝的观察,与动作计划能力有长足的进步。不过,一开始不要太难,应从一只手开始,再进展到全身,以免动作太复杂,宝宝一时记不清,而产生挫折。

4.地面探险:(1~2岁起) 仅需不同材质的拼装地毯,就可以提供宝宝触觉及本体觉刺激,有助于改善其动作计划能力。玩法很简单,宝宝一岁时,就可以在家里布置各式不同材质的地毯,让宝宝在地毯上爬或走,或从事任何游戏,让宝贝接受不同材质的刺激。等到宝宝二岁起,妈咪就可以做难度稍高的设计,将地毯高度任意变化,让宝宝在不同高度的地毯上,从事各种游戏。

5.叠积木:(2~3岁起) 自宝宝二岁起,就可以开始着手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工具是约5公分立方的积木,让宝宝尝试用一手或两手将积木叠高即可。待宝宝长大些,到了三岁,就必须换小一些的积木,约三公分立方来训练,让宝宝试着使用积木,进行叠高或创作游戏,有助于改善手眼协调,并可顺道训练宝宝的创造力,及注意力,一举数得。

6.跳格子:(3岁起) 现代都市寸土寸金,孩子游戏的空间大大缩减,想玩跳格子游戏,似乎不是容易的一件事。不过,也有变通的方式,不能在户外玩,换个地点在家里也可行,只要运用家里的拼图地垫,就可以享受童年。玩法很容易,将每块地垫放置于地,并固定,注意喔!每块的间距需为20~30公分,然后就可以让宝宝用跳的方式踩地垫,很有趣吧!这对baby的空间概念训练,及本体觉刺激,都相当有帮助,不妨多进行。wWw.ZJ09.cOm

精选阅读

游戏是最好的训练宝宝方法


游戏是最好的训练宝宝方法

想培养感觉统合能力,一点都不难,只要运用身边一些垂手可得的小工具,六个月后,就可以明显看出成效!

1.摆荡游戏:(0~1岁起)

从宝宝出生起,就得开始训练宝宝的感觉统合能力!只要由家里的长辈将孩子抱在怀里轻轻地摇晃,就可以达到刺激前庭、改善平衡反应、增加肌肉张力的效果。等到宝宝一岁大左右,就可以找一条大毛巾,并将孩子置于毛巾中间,由爸爸、妈妈各拉住毛巾的一边,轻轻摇晃。

2.丢接球:(1~3岁起)

宝宝一岁时,可将直径约20公分的橡皮球,放在孩子的面前,并鼓励孩子主动伸手拿球;待宝宝二岁后,就可以玩进阶游戏,即使用20~30公分的橡皮球,然后与孩子间隔约二公尺,分别坐于地上,用滚球的方式与宝宝玩传球游戏。宝宝三岁就可以完高阶游戏,将您与宝宝的距离拉长至3~5公尺,并改以弹跳的方式传球。如此一来,可以改善宝宝的手眼、双侧,及视觉追踪的协调性。

3.镜子游戏:(2岁起)

从宝宝二岁起,就可以开始玩模仿游戏。藉由孩子模仿父母动作的过程中,可藉机让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及区辨左右方向,这对宝宝的观察,与动作计划能力有长足的进步。不过,一开始不要太难,应从一只手开始,再进展到全身,以免动作太复杂,宝宝一时记不清,而产生挫折。

4.地面探险:(1~2岁起)

仅需不同材质的拼装地毯,就可以提供宝宝触觉及本体觉刺激,有助于改善其动作计划能力。玩法很简单,宝宝一岁时,就可以在家里布置各式不同材质的地毯,让宝宝在地毯上爬或走,或从事任何游戏,让宝贝接受不同材质的刺激。等到宝宝二岁起,妈咪就可以做难度稍高的设计,将地毯高度任意变化,让宝宝在不同高度的地毯上,从事各种游戏。

5.叠积木:(2~3岁起)

自宝宝二岁起,就可以开始着手进行精细动作训练,工具是约5公分立方的积木,让宝宝尝试用一手或两手将积木叠高即可。待宝宝长大些,到了三岁,就必须换小一些的积木,约三公分立方来训练,让宝宝试着使用积木,进行叠高或创作游戏,有助于改善手眼协调,并可顺道训练宝宝的创造力,及注意力,一举数得。

6.跳格子:(3岁起)

现代都市寸土寸金,孩子游戏的空间大大缩减,想玩跳格子游戏,似乎不是容易的一件事。不过,也有变通的方式,不能在户外玩,换个地点在家里也可行,只要运用家里的拼图地垫,就可以享受童年。玩法很容易,将每块地垫放置于地,并固定,注意喔!每块的间距需为20~30公分,然后就可以让宝宝用跳的方式踩地垫,很有趣吧!这对baby的空间概念训练,及本体觉刺激,都相当有帮助,不妨多进行。

独自游戏是宝宝自立的萌芽


很多宝宝愿意爸爸妈妈陪着自己玩,而爸爸妈妈工作再忙,每天也应该抽出一定时间和宝宝一起享受游戏的乐趣。但是培养宝宝独自游戏的能力也是有必要的。独自游戏是宝宝游戏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是宝宝自立能力的萌芽,对其身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宝宝专注于某一个玩具或游戏,一定是因为他对其有兴趣,而不是大人要求他这么做的,这就很有意义。它可以培养宝宝的注意力,学习专心做事,宝宝会在独立探索事物的过程中有所发现,并从中得到乐趣。是有利于宝宝智力发展的。否则,如果你的宝宝离开大人就不知道自己该玩什么,怎么玩,那说明他的依赖性太强了。

独自游戏也有益于培养宝宝独立思考,并按自己的想法去行动的能力,帮助宝宝树立自信心,使他认识到自己的能力。独自游戏又是集体游戏的基础,宝宝只有学会自己玩,才能逐渐学会与别的小朋友一起玩。

专家发现,有独自游戏经验的宝宝和没有这种经验的宝宝,在一起玩耍时会表现出很大的差异。会独自游戏的宝宝在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时,具有主动而积极的游戏能力,往往会出主意、想办法,成为小朋友中的“头儿”,长大了也较有主见。而没有独自游戏能力的宝宝,在家里是一会儿也离不开父母的陪伴,必须有人陪着他玩才行,上幼儿园以后,往往也是总围着老师转,不会自己玩,也不会和小朋友玩,表现出胆小和怯懦的性格特点。

因此,培养宝宝享受独自游戏的乐趣是很有意义也很有必要的,为此,爸爸妈妈要为宝宝创造一定的条件。比如说给根据宝宝年龄特点,为宝宝准备一些安全的、可以独自玩耍的玩具,像积木、上发条的小车、娃娃、木工玩具、一套玩具小家俱,甚至给他一些废纸、一把旧算盘、几个大小不一的空纸盒、空药瓶,有些东西大人看来不是玩具,而在宝宝手里却成了宝贝,能翻来覆去摆弄上半天,玩得很带劲。

如果有一天,你发现宝宝自己在房间里玩了几分钟,没有要人陪,这时千万不要去打扰他,这是宝宝独自游戏的开始,你应该为宝宝感到高兴,而不是觉得宝宝可怜,急于去陪伴宝宝,剥夺他享受独自游戏的机会和乐趣。也可以每天规定一个时间,全家人都安静下来做自己的事,爸爸妈妈可以看看书报,让宝宝自己一个人玩一会儿。

当然让宝宝独自游戏并不是对宝宝不闻不问,放任不管,而是应该暗中给宝宝以照看和保护,但不要让宝宝发觉。如果宝宝一个人玩得很好,爸爸妈妈应该予以表扬,强化宝宝独自游戏的意识,给予积极肯定,让宝宝知道自己独自游戏是一件能让爸爸妈妈高兴的事,以后他就会知道,在爸爸妈妈忙的时候,应该自己一个人玩,这样也能减轻父母的负担,抽出时间来做一些必要的家务。

独自游戏的时间可随着宝宝年龄的增长而适当延长,1岁宝宝即可开始试着让他独自玩一会儿,每次从10分钟开始,逐渐延长。

游戏是孩子的工作(下)


一二岁前幼儿的发展

通常是一个人玩;以自我为中心,有占有欲;会有“连续但漫无目的”的动作,能看、听、感觉;会抓、握东西;能将东西拆开、组合、拿出、放入;能爬行、投掷和跳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期为他准备的玩具可以是:便于投掷、抓握的柔软玩具;不易破损的玩偶、娃娃;铃铛、音光盒;可供堆积的积木,及可以攀登或爬进爬出的硬纸盒或木箱;涂鸦用的蜡笔、剪贴簿;能组合的汽车、火车、船等。

二三至五岁幼儿的发展

喜欢和其他人一起玩;大肌肉的运用很灵活,渐能控制精细的动作;喜欢朝着一个目标爬、跳或跑;需要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很难分辨事实和想像;对事情只有模糊的认识;喜欢扮家家酒之类的游戏。此时期为他准备的玩具有:训练肌肉的玩具,如爬竿游戏、跳马游戏、小三轮车、大球和大型积木;发展心智的玩具,如八至十二片的拼图,养鱼或栽培植物,以及磁铁、望远镜、万花筒等科学性玩具;扮家家酒的玩具,如易洗不易破损的娃娃,各种家庭用具,像烹饪用具、园艺用具、洗衣用具等,百宝箱、玩具火车、飞机、卡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表达情感的玩具,如布偶或木偶、黏上、沙堆、腊笔、画纸、钉子、槌子等。

成人的任务

孩子的游戏对孩子有重要的价值,但是这需要成人随时关心与辅导,才能使孩子在娱乐之外也得到教育的功能。成人在辅导孩子游戏时应注意下列几点原则:

1给孩子充分的时间

孩子玩游戏,可能需要多次的探索与试验才能学会游戏的内容或技巧。例如:孩子玩黏土往往要花上很长一段时间,去了解黏土的特性,才能加以运用,创作。所以父母千万不要期望孩子第一次就要做出许多的作品来。

另外,当孩子玩游戏或玩具兴趣正浓时,父母最好不要去干扰他,让他有充分的机会和时间,培养专心的态度。如果您要孩子做另外事或要和他说话,最好先提出“预告”,使孩子知道该准备收起玩兴及玩具了。如果父母常在孩子玩得正浓时候横加阻止他,将造成孩子日后注意力不能集中的不良后果。

2为孩子找玩伴

游戏的重要价值之一是从游戏中发展社会行为、培养优良品德,要得到这些效果,我们就要鼓励孩子与同伴一起游玩,所以我们应主动找机会让孩子与他的同伴在一起游戏。

孩子在一起,会互相模仿与学习,故对于有不良习性的孩子最好不要让他参与游戏活动;或是见到孩子相互学习的行为是错误的时候,父母应及时予以纠正,以免形成不良的行为;孩子在一起也可能发生争吵的现象,父母也要随时予以注意。

3安排一个适合孩子游戏的环境

父母若能巧心地为孩子安排一个自由自在,充满有趣事物的游戏环境,将可使孩子满足而专注地在其中游玩。安排环境最重要的是要除去不安全的东西,以免孩子发生意外,如药品及尖锐的东西,不要放置在孩子常走动及可触及的地方。

孩子游戏的环境如果有充足的设备,将能引起孩子游玩的动机。在自动自发的游戏中,常可培养孩子想像与创造的潜能,故父母应尽量为孩子收集一些有趣新奇的玩具。

4适时的建议与参与

对于孩子原本散漫的游戏,父母可以适时提供一些小小的建议,使它变得较有组织。例如:父母可以问问捏黏土的孩子:“今天是不是有人过生日?”“你们是不是在做蛋糕啊?”这样就可以使原本散漫的游戏,变得有方向、有趣味。还有就是孩子游戏时,可能会遭遇不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大人的提示与引导。父母应适时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让孩子知道,在需要时,父母或老师会在旁帮助他,以免孩子产生无助、挫折的感觉。

结语

总之,成人若能适时地给予孩子协助和关注,将使孩子的游戏不仅具有娱乐的价值,更使孩子得到了身心各方面的良好发展。

游戏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如果父母能以“寓教于乐”的方式教导孩子,孩子将能得到充足的快乐与发展,做父母的也应随时随地关心孩子的游戏活动,最好也培养自己有良好的想像力,才能给予孩子适切有趣的建议与引导,让孩子玩一个既有趣又有意义的游戏。

游戏是孩子的“工作”


不少家长在传统文化影响下,认为游戏和玩耍不是重要的事情,甚至是有害无利的,并把这种观点带到早期教育中。因此,有的家长把早期教育理解为对孩子进行早期知识技能的训练。

其实,多年的早期教育实践和研究已经证明,提前开始的知识技能的强化训练并不能给予孩子的适应未来社会生活挑战所必需的素质与能力。而其所造成的短期危害是使幼儿过度紧张、厌食、头晕及耳鸣等症状,长期危害是使幼儿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伤害。究其原因,这种做法违背了幼儿的心理生理发育和认知的规律。

许多研究证明,由婴幼儿自定前进步伐,自我控制的游戏是他们学习与发展的最佳途径;游戏是幼年时期重要的任务,缺少游戏的机会和经验,将影响孩子各方面的发展;游戏还是婴幼儿理解世界、适应环境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游戏对于成人而言,是工作之余的消遣和娱乐,但游戏对于婴幼儿来说,却是他们的“工作”,是他们生活中的正经事。为使孩子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我们做家长的应该保障婴幼儿游戏的权利。

游戏是儿童发展的需要


从心理学来看,把各个年龄段的主要活动定义为基本活动。对于成人来说基 本活动就是工作,工作以后才能适当的休息,虽然我们生活中的一些事情对人们来说也是游戏,但是成人必须以工作为主要基本活动。而游戏是幼儿阶段的基本活动。所谓基本活动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满足基本生活需要的活动,在生活中所占次数最多的活动;另外一个是在生活发展中有重要意义、重要影响的活动。

对幼儿来说,游戏是基本活动。表现为小孩子吃饱了,喝足了,一有时间,一有精力就去玩,甚至把生存需要的活动都转变为游戏。好比说,让他去洗脸,刷牙,孩子就会借这个机会到水龙头玩水。小孩子是非常喜欢游戏的。那么为什么小孩子要游戏,要玩?因为幼儿游戏是人身心发展各个方面的需要。首先我们看一看,小孩子有哪些方面的需要。身心发展的需要可以从各个角度去认识,但是有一些最基本的需要。

第一个方面的需要是和生存活动相关的需要。例如吃、喝、睡等。和生存需要在同一个层次上的还有安全的需要,即他的周围环境是否对他有安全感。安全需要是在大人满足他基本活动需要基础上形成起来。他哭,给他提供食物;尿湿了,给他换尿布。孩子逐渐对外界环境有一个安全的感觉。很多材料中有这样一个图片,许多小孩子喜欢被大人玩,做父亲的喜欢把小孩子往上抛,孩子也会很高兴,咯咯的笑。为什么孩子在腾空时不觉得害怕呢?因为他对大人有一种安全和信任。这就是一种安全和信任的需要。这个需要是成人满足他基本生存需要的基础上产生起来的。在这个层面上还有一个身体活动的需要,这个层次是和身体活动有关系的。归纳起来,有三个需要:1.生存需要、2.安全需要、3.身体活动需要。

第二个层次的需要是认知活动的需要。 认知活动的需要是孩子表现出的对事物的好奇、好动。认知活动的需要是小孩子好奇,对事物探索,对什么事情都是想摸摸、动动。这些 都是认知活动的需要。

另外,孩子生下后,在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产生社会性交往的需要。这也是第三个层次的需要。刚开始是和成人交往,成人是社会性交往的最早对象,以后又逐渐的过度到与伙伴的交往。孩子在这个层次上面,自我认识逐渐发展,同时他还有一个自我肯定的发展需要。

游戏是孩子的工作(上)


从各方面的发展来看,游戏对孩子的确有着莫大的价值。因此做父母的,不仅不应忽视孩子游戏的行动,还要时时主动关心孩子游戏的内容,随时给予鼓励或指导、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快乐而自然地得到德、智、体、群各方面的充分发展。

“小宝,不准在客厅里跑来跑去,安静一点好不好?”“吵死了,把玩具枪给我,不要玩了!”……当小宝玩得正兴高采烈时,妈妈却怒气冲冲地过来喝止,不准他再玩。使得小宝既委曲又不满,觉得妈妈剥夺了他的快乐与自由。

游戏的重要性

在大人的眼光里,总认为孩子到处跑跳是顽皮捣蛋、不听话的举动,所以每次看到孩子跑就要予以喝阻,甚至命令孩子要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准乱动。孩子天性活泼好动,若强制他们不能游玩,可能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孩子不像大人需要工作,所以游戏玩耍在生活上就成为他们的一个重心。从儿童发展的研究方面来看,游戏可以说就是儿童的工作,其意义与价值是颇为广泛的。

1在生理发展方面:游戏提供儿童运动的机会,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

2在情绪发展方面:适当的游戏活动,可以带给儿童快乐、愉悦的情绪,发展乐观进取的个性。

3在心智发展方面:游戏可以增加儿童的知识,引发想像、创造的能力。

4在社会行为发展方面:游戏可以提供儿童与玩伴接触的机会,学习合作、互助、团结等品德。

从各方面的发展来看,游戏对孩子的确有着莫大的价值。因此做父母的,不仅不应忽视孩子游戏的行动,还要时时主动关心孩子游戏的内容,随时给予鼓励或指导、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快乐而自然地得到德、智、体、群各方面的充分发展。

如何参与孩子的游戏

知道了游戏对孩子的重要性,做父母的可能就会热烈地参与孩子的游戏活动。在这里,我们提出几点成人参与孩子游戏时需注意的事项。

为孩子选择优良的玩具

优良的玩具是孩子游戏的媒介,可刺激孩子游戏的乐趣,增进游戏的价值。优良的玩具应具备:

1多变化,可刺激想像力及创造力。

2质料优、构造坚固、无毒性、不会损害身体。

3可以引起美感或感情,诸如洋娃娃、七巧板、积木、毽子、皮球、风筝等等,都是很好的玩具种类。

由于电视上玩具广告的普遍,加上近来家庭生活水准的提高,父母有足够的经济能力为孩子添购许多的玩具。过多的玩具可能造成收拾及管理上的困扰,而过多为孩子买玩具,也可能造成孩子喜新厌旧的心理。故父母对于玩具的选择应有所考虑与节制,可鼓励孩子利用家中原本拥有的一些废物,如碎布、瓶罐、木块等来自制玩具,不仅有助于孩子的创作能力,更可引发孩子爱惜玩具的心。

玩具的选择最重要的是要适合孩子身心的发展,如果孩子年龄太小或者还没有预备好的时候,就让他玩超出能力的玩具,将会使他感到挫折与灰心,反而会造成不良的结果。所以,选择玩具要配合孩子的年龄需要。以下我们来看看各年龄阶段孩子的发展有哪些情况,而什么样的玩具是适合这些阶段的孩子。(接下文)

游戏是学前儿童的主导活动


学前儿童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游戏中度过的。幼儿喜欢游戏,也需要游戏,游戏是最适合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幼儿在生活环境中获得各种知识,学会许多动作,大多是通过游戏的形式反映出来。

游戏不同于学习和劳动。它不是为了完成某一种预定的社会任务,也不是现实生活本身。它是在假想和想象中来完成的一种现实活动,是想象和现实生活的一种独特的结合,是人的社会生活的一种初级形式。

儿童在游戏中,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反映周围的现实生活,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和道德面貌,反映人们彼此间的关系。所以,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途径。

幼儿游戏的内容,离不开他们周围的现实生活和成人的实践活动。幼儿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往往是模仿成人的活动,借助于想象,用玩具、游戏材料,用语言、动作,创造性地反映出来。例如,幼儿上街,看见行驶着的电车,公共汽车,回家以后,就用板凳或是木箱、木板等,当作汽车、电车,在地上推来推去,或是用绳子牵来牵去,想象着开汽车,开电车的情景。又比如他们看了战斗故事影片,回家以后,就用铁盒当坦克,用木棒当机枪,想象着作战的情景,自言自语地冲呀!、杀呀!类似这样的许多事例都说明,幼儿的游戏活动所反映的内容都是人们的社会实践。

游戏活动种类很多,一般有教学游戏、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活动性游戏和体育性游戏等等。

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教学游戏,能够丰富儿童的知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儿童的观察、注意、记忆和独立思考等能力。例如,通过汉语拼音游戏,可以使五、六岁的幼儿达到小学一年级的拼音水平。又如扮演幼儿园和商店的游戏时,幼儿园老师委托儿童到商店去购买一些必需的物品:彩色铅笔、厚纸、剪刀、浆糊、尺子等,儿童就必须注意听,并有意记住这些物品的名称,到商店里才能买得回来。从这种游戏中很自然地就使儿童的注意、记忆力得到了发展。

游戏本身是一种创造性的想象活动,在游戏中,幼儿的想象力十分活跃。随着幼儿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想象的内容也逐渐丰富起来。例如,幼儿在做娃娃家的游戏活动时,女孩要扮演妈妈的角色,用白纸揉成小颗粒给娃娃喂饭,把手巾当作被子给娃娃盖,还自言自语地说:娃娃乖乖睡等疼爱孩子的话,表露出了妈妈爱孩子的情感体验。

在创造性游戏活动中,有的儿童可以做出很多奇妙的物体模样,有的儿童可以表现出特殊的才能,如组织才能、发表演说的才能和歌唱才能等等。

活动游戏能培养儿童的自觉纪律和道德品质,锻炼幼儿的意志和性格。因为活动性游戏多数是集体活动。如老鹰捉小鸡游戏,每一个参加者都必须遵守一定的游戏规则,如不遵守,就会破坏集体的统一协调行动,游戏就不能进行下去。通过这种游戏,可以使儿童体会到个人要服从集体。有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主义精神和自制能力。

角色游戏对培养幼儿的性格与意志有特别的作用。例如,让组织纪律性较差的儿童扮演幼儿园游戏中的老师,老师要教学生排队、做操、唱歌等,扮演者就得象个老师的样子,要带头遵守组织纪律,要给学生做榜样。在游戏中,儿童有了这种体验,对培养他们的组织纪律性是大有好处的。又如,有的儿童意志力较差,可以让他扮演哨兵站岗的角色。哨兵在岗位上不能随便和别人说话,不能到别处去玩,必须规规矩矩的执行哨兵的任务,这对儿童的意志行为是一个很好的锻炼。

总之,游戏活动方式很多,对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是多方面的。幼儿教养人员要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和他们对玩具要求的不同,积极做好组织和引导工作。

一般地说,小班儿童的游戏,多半是简单的、零星的反映现实中的一些事物,有的喜欢独自游戏,有时也能三、两个儿童合作游戏,时间短而且容易转移。

中班儿童能较多地反映成人的劳动和人与人之间的一般社会关系,能逐渐集合较多的同伴一起游戏。

大班儿童游戏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复杂,喜欢集体游戏,更具有社会意义。

不同年龄的儿童对玩具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小班儿童喜欢简单的、体积比较小的、能活动的玩具。大班儿童喜欢大型的、比较复杂的、能活动的玩具。女孩子喜欢玩娃娃,男孩子喜欢玩汽车、火车、手枪、步枪等。

玩游戏是孩子的工作


游戏的重要性

在大人的眼光里,总认为孩子到处跑跳是顽皮捣蛋、不听话的举动,所以每次看到孩子跑就要予以喝阻,甚至命令孩子要安安静静地坐着不准乱动。孩子天性活泼好动,若强制他们不能游玩,可能影响他们身心的发展。孩子不像大人需要工作,所以游戏玩耍在生活上就成为他们的一个重心。从儿童发展的研究方面来看,游戏可以说就是儿童的工作,其意义与价值是颇为广泛的。

在生理发展方面:游戏提供儿童运动的机会,可以促进身体的健康。

在情绪发展方面:适当的游戏活动,可以带给儿童快乐、愉悦的情绪,发展乐观进取的个性。

在心智发展方面:游戏可以增加儿童的知识,引发想像、创造的能力。

在社会行为发展方面:游戏可以提供儿童与玩伴接触的机会,学习合作、互助、团结等品德。

从各方面的发展来看,游戏对孩子的确有着莫大的价值。做父母的,不仅不应忽视孩子的游戏,还要时时主动关心孩子游戏的内容,随时给予鼓励或指导,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快乐而自然地得到德、智、体、群各方面的发展。

父母参与游戏时需注意的事项

一二岁前幼儿的发展

通常是一个人玩;以自我为中心,有占有欲;会有“连续但漫无目的”的动作,能看、听、感觉;会抓、握东西;能将东西拆开、组合、拿出、放入;能爬行、投掷和跳跃;具有强烈的好奇心。此时期为他准备的玩具可以是:便于投掷、抓握的柔软玩具;不易破损的玩偶、娃娃;铃铛、音光盒;可供堆积的积木,及可以攀登或爬进爬出的硬纸盒或木箱;涂鸦用的蜡笔、剪贴簿;能组合的汽车、火车、船等。

二三至五岁幼儿的发展

喜欢和其他人一起玩;大肌肉的运用很灵活,渐能控制精细的动作;喜欢朝着一个目标爬、跳或跑;需要有“自己动手”的机会;很难分辨事实和想像;对事情只有模糊的认识;喜欢扮家家酒之类的游戏。此时期为他准备的玩具有:训练肌肉的玩具,如爬竿游戏、跳马游戏、小三轮车、大球和大型积木;发展心智的玩具,如八至十二片的拼图,养鱼或栽培植物,以及磁铁、望远镜、万花筒等科学性玩具;扮家家酒的玩具,如易洗不易破损的娃娃,各种家庭用具,像烹饪用具、园艺用具、洗衣用具等,百宝箱、玩具火车、飞机、卡车、汽车等交通工具;表达情感的玩具,如布偶或木偶、黏上、沙堆、腊笔、画纸、钉子、槌子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