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亲子活动

2021-05-10 参加亲子活动 森林被砍树的童话故事 孩子胎教

孩子为何被拒绝参加游戏。

一天,蓓蓓的幼儿园举办家长半日开放活动,让家长陪同孩子一起上课,并观摩教学活动。

在自由活动期间,妈妈看到蓓蓓想要上滑梯,当时滑梯上有几个和蓓蓓同班的小朋友正在上面玩。蓓蓓开始时有些胆怯,不敢上。她回头看看妈妈,妈妈点头做出鼓励的表情,蓓蓓开始上滑梯。这时,上面一个小朋友突然说:“莎莎,蓓蓓要上来,咱们让她上来吗?”这时,只听莎莎果断地说:“不让她上来,她是个赖皮。”

听到这里,蓓蓓“哇”的一声哭了起来,妈妈很吃惊。她耐心地跟莎莎说:“小朋友一起玩不好吗?蓓蓓小,你们带着她玩好吗?”莎莎傲慢地俯视着蓓蓓说:“我们原来很喜欢和蓓蓓一起玩,可她总耍赖,我们就不喜欢她了。”其他几个小女孩也纷纷表示不愿意和蓓蓓玩。蓓蓓哭得更厉害了,妈妈怎么也不明白,在家里特别可爱的女儿怎么在班里这么受排斥?

在这个案例中,蓓蓓明显受到了小朋友们的排挤,这不仅让她感到伤心,甚至还会对她未来的成长造成不良的影响。

通常来说,经常被排挤的孩子,往往都会有这些心理特征:他既喜欢与其他孩子玩,同时又习惯性地表现出在家里的任性和依赖。时间一久,小朋友们就会自动结成团伙排斥他了。所以说,孩子被其他小朋友排斥,主要是由于自身原因所造成的。一般来说,被排斥的孩子会有如下特点:

1.好胜心过强

就像蓓蓓一样,当其他小朋友说到为什么排挤她时,众口一词的原因是她总是不遵守游戏规则。为什么会这样呢?主要是因为像蓓蓓一样的孩子好胜心太强,为了取胜,便不顾规则。因此,往往会遭到集体的反对而最终被排挤。

除此之外,有些孩子在游戏中只能占上风,不能吃一点亏,否则就会没完没了地捣乱,表现得自私、狭隘、任性。例如,如果他们在游戏中吃了一点亏或者自己不愿意玩了,就故意让大家都玩不成,这样的孩子往往也会被多数伙伴厌弃。

2.内心过于胆怯

有的孩子被排斥是因为不遵守游戏规则,而有些孩子则是因为内心过于胆怯,不敢同小朋友一起玩。久而久之,他的综合能力就会较同年龄的孩子差,在游戏中往往就会表现得比小伙伴落后许多,因此被小伙伴们厌弃。

3.年龄原因

如果孩子的朋友圈年龄比较大,只有他是小孩子,那么,这也很有可能使他受到排挤。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一起活动时,在游戏中年龄较小孩子的能力往往不如年龄较大的孩子,因而往往被拒绝参加游戏。

事实上,这些都是孩子被拒绝参加游戏的表面原因,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因为家人对孩子太娇惯,很少对孩子的任性行为进行制约和限定。这些孩子在家里的要求总能够得到满足,但是当与他人交往时,其他人却不会总依着他行事。所以,自然而然地这些孩子就会遭到挫折、受到排挤。

若孩子总受到排挤,父母首先应当分析是否是自己的教育出现了偏差,然后再针对孩子,作出相应的提醒:

1.告诉孩子怎样做才是正确的

如果孩子是因为经常不遵守游戏规则,或者在游戏中捣乱而被伙伴们拒绝再次参加游戏,那么,父母首先应该让孩子知道他被拒绝的原因。然后再明确告诉孩子,不遵守游戏规则和在游戏中捣乱是不受欢迎的。只有在游戏中遵守游戏规则,和小朋友们友好相处,懂礼貌、谦让,这样才能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

接下来,要让孩子摒弃娇气的毛病,让他学会正确地对待输赢。要告诉孩子,对于游戏,赢了肯定高兴,但不要骄傲,要把自己的本领教给其他的小朋友,大家共同提高;输了,应该找到失败的原因,知道下次应该怎么做,不可嫉妒别人或捣乱。

2.让孩子运用年龄优势

如果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玩耍,父母不要过于反对,应当认识到,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交往,可以让孩子获得丰富的内心体验。

当然,当孩子与不同年龄的小朋友玩耍时,还需要提醒孩子有所注意。比如,你可以提醒孩子,在与比自己小的伙伴交往时,要意识到自己是哥哥(姐姐),并教他(她)尝试用哥哥(姐姐)的姿态来爱护弟弟(或妹妹)。

在与比自己大的伙伴交往时,孩子会感到新奇和有趣。哥哥姐姐们总有一些新的东西在吸引着他们,使他们能在快乐中学到知识,获得满足,与此同时,孩子的天性也能得到充分发展。如果孩子由于年龄小、能力差而被拒绝参加游戏,父母可以出面和其他小朋友商量,让孩子参与到游戏中去。

3.鼓励孩子融人集体

对因胆怯而被拒绝参加游戏的孩子,父母可以为他选择较他年龄小、能力又相近的伙伴一起游戏。同时,父母应多给孩子以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如“在游戏中你表现得很好,很能干,爸爸妈妈很高兴”。

平时,父母也应该多鼓励孩子大胆交往,对孩子的良好表现予以及时表扬,以帮助孩子逐步克服胆怯心理。

4.鼓励孩子帮助他人

想让其他小朋友重新接纳孩子,父母就要鼓励他关心其他的遭遇社交困难的孩子,主动对他们伸出友谊之手。这样,他就会体会到人情冷暖,从而改正自己的缺点,改变自己的社交心态。同样,假如你的孩子遇到了困难,也可以询问学校老师或者辅导员是否可提供类似的帮忙。

5.不要娇生惯养孩子

在家庭环境中,父母要注意不要娇惯、溺爱孩子,不能一切以孩子为中心,以免养成孩子自私、任性的性格。

平时,父母还可以经常和孩子一起做游戏,用自己的行动给孩子做榜样。如果发现了孩子的优点,要及时给予鼓励。如果发现了孩子的缺点,也要及时给予批评和指导。

6.聆听孩子的心声

如果孩子因受到排挤而不开心、掉眼泪、心不在焉,或是情绪不佳时,父母可试着与孩子聊天,询问他是否幼儿园发生了什么事情,然后倾听他的心声。

小编推荐

怎样为孩子选择游戏


游戏,是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儿童一种最好和最自然的活动形式。面对商场里造型可爱,制作精巧的玩具,以及家里可随意安排的各种游戏形式,做家长的应该怎样为孩子做出选择,才能达到寓教于乐,全面开发孩子心智的目的?

首先,针对孩子的自身特点选择游戏

不同孩子的发展状况不同,为他们选择的游戏应照顾到孩子自身的特点。如果让动手能力差的孩子多玩玩积木,让表达能力差的多讲讲故事,主身体协调性不好的孩子学学兔子、小鸡、毛毛虫走路,你会惊喜地看见孩子的进步。

第二、让孩子尽可能接触多种类型的游戏

有些家长总是给孩子买同一类型的玩具,孩子喜欢车,就总买车;孩子喜欢娃娃,家里就像娃娃店。殊不知,每一类游戏活动只能锻炼孩子某些方面的能力长此以往,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就不能在游戏中得到提高。

正确的做法是:在保证孩子兴趣,适合孩子特点的前提下,让他尽可能地接触多种形式的游戏。既要给他电动玩具,也要给他积木、拼插;既要安排室内游戏,也要安排户外游戏。这样才能使孩子在各个方面都得以发展。

第三、给孩子安排有适当难度的游戏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花了百块钱给孩子买了玩具,没有多长时间,孩子就扔在一边。表面上,这是孩子的原因,实际上,往往是游戏的难易度不合适造成的。有的游戏难度过大,孩子怎么都玩不好,也容易失去兴趣。给孩子的游戏,要具有适度挑战性。

参加亲子拓展活动游记壹篇


很多幼儿园一直以来都为宝宝举行各种亲子活动,让宝宝和家长在活动中留下美好的回忆。老师会在班级里举行亲子主题活动,让父母与孩子共同创作。在提高孩子想象力的同时还能促进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你们都写过那些活动方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参加亲子拓展活动游记壹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让脑子的知识充沛,阅读范文是很有必要的,高水平的范文,可以帮我们快速上手写作,写一篇好的范文有哪些要点?我们听了一场关于“参加亲子拓展活动游记壹篇”的演讲让我们思考了很多,经过阅读本页你的认识会更加全面!

10月4日,我和很多孩子来到山东大洼参加亲子发展活动。

上午到了那儿,教练给我们进行了分组。在教练的指导下,我们来到训练场,每各队都通过选举选出了自己的队长和副队长。各队制作了自己的队旗,上面写上了队名、队训。

接着,我们参加了野趣抓鱼比赛,大家都拿着鱼网去小溪里捞鱼,捞鱼的过程让我非常开心,可惜的是我一条鱼也没捞到。比赛结束后,我们集中精力吃午饭。

午餐和短暂休息后,在下午,我们对立交桥进行定向穿越,中间是寻宝活动。上山的时候,我才爬了一会就觉得累了,在妈妈的鼓励下,在寻宝游戏的刺激下,我坚持了下来,最终完成了穿越,享受了快乐,挑战了自我。

晚饭后,我们的孩子们分组表演。虽然天气有点冷,但大家热情高涨,节目非常精彩,晚会在大家的不舍中结束。

参加这次活动,我结交了许多新朋友,我表现了自我,战胜了自我,我觉得收获很大,非常有意义,对我是一次很好的锻炼!

爸爸妈妈怎样参与孩子的游戏


孩子在下列情况下可能会请求爸爸妈妈参与游戏:

一、缺少同伴。一个人玩得没劲。

二、角色需要。有同伴但还有角色没人充当。

三、年龄因素。孩子较小,游戏无法开展下去。

四、依赖性强。孩子一刻也离不开父母。

五、为了得到父母的表扬,孩子也会请爸爸妈妈参加。

父母对孩子的请求大致有以下几种反应:

一、拒绝。当孩子来请爸爸妈妈参与自己的游戏时,父母会不耐烦地说:“去去去,自己去玩。”认为游戏是小孩子玩的。

二、应付。当孩子请求爸爸妈妈参与游戏时,父母虽已答应,但在游戏中,漫不经心,干自己的事,时常是孩子提醒该干什么,才如梦初醒似地应付一下,又专心于自己的事情。

三、参与。只要孩子请求参与游戏,家长都欣然接受并以高度的热情参与游戏。

以上家长的几种行为,很显然第三种较好。在处理这类问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不要挫伤孩子玩游戏的积极性和孩子对你的信任感,不可用孩子无法接受的态度回绝孩子,让孩子失望。如果父母不想参与游戏,也应用比较婉转的话语或用激励的方法,让孩子自己玩游戏。例如可说:“妈妈有点不舒服,想休息一下”;“你玩得很好,让我看看你怎么玩的。”

二、不可欺骗孩子。家长如有其他事情要干而无暇顾及孩子的游戏,可对孩子讲明,“你先玩,爸爸把手里的活儿干完就和你玩。”既然答应了孩子游戏就应真正参与进去,而不应付。以免孩子对你产生一种不信任感。

三、家长是否参与游戏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当孩子因年龄小或角色需要或缺少游戏伙伴而请求时,家长应参与进去,并以角色身份、游戏口吻引导孩子游戏,使游戏得以顺利开展。

如果是因孩子依赖性过强而请求父母参与游戏时,家长可不参与,并可利用这一机会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告诉孩子“你在这儿玩,妈妈在这里做事。”让孩子游戏时有一种安全感,千万不可为了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在孩子玩得专心时偷偷走掉,这样孩子一旦发觉父母不在,则更加心神不宁、精力分散。

还有的孩子在需要任何东西或出现任何问题时都是叫爸爸妈妈,从不自己想办法,对于这样的孩子父母千万不可样样代劳,而应引导他自己去做,从而培养他的独立性和责任感。对于想得到表扬的孩子,父母也无需参加,只需给予肯定性的表扬,并鼓励孩子继续玩,使孩子在情感上得到满足就行了。

游戏化解孩子危险行为


作为一名无私的幼儿园老师,想要与家长近距离沟通。因此幼儿园老师会邀请家长,与自己的孩子一起完成某项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的同时,也促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如何让才能制定出一份详细的活动方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戏化解孩子危险行为”,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我曾经受过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科普培训,知道小孩子扔东西的最大危害不是把东西搞坏,而是东西摔碎了以后,碎片可能会飞溅到身上,甚至眼睛里,后果非常严重。

不久,我就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在了可爱的小外甥嘎豆身上。当时,嘎豆一岁多,简直就是一个小飞侠,在屋子里到处乱跑,一会儿上床,一会儿钻衣柜,一会儿又到被窝里和大人捉迷藏。最让人担心的是,他喜欢乱扔东西,玻璃杯子、小瓷器,还有电视、空调的遥控器等,都没有逃出他的“魔爪”。一天晚上,他又开始折腾,先把包着电视遥控器的塑料皮给撕了,接着开始摔遥控器,随后他做出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举动,把遥控器的一个小橡胶钮给抠下来,塞进嘴里,还装模做样地嚼起来。当时,嘎豆姥姥的第一反应是想把橡胶小按钮从他嘴里抠出来,无论怎样诱惑他,他就是不张嘴,反而得意洋洋地嚼着。我想起科普培训上学到的相关知识,给老公使了个眼色说:“嘎豆,看看舅舅和舅妈怎么玩游戏。”我低着头一边装着往地上吐东西,一边说:“呸!呸!呸!呸你一脸黑。”老公也和我一样,做着同样的动作,说着相同的“台词”。不一会儿,小外甥就学我们俩的样子,把橡胶小按钮给吐出来了。

我和丈夫非常喜欢他,就把自己心爱的东西给他玩。8只一模一样的陶瓷小企鹅,本来放在电视机上很好看,可他想在被窝里玩,玩着玩着就要到地下玩,结果就摔碎了4个。看着我们惊讶、气恼的样子,他却开心极了。我们狼狈地收拾碎片,先一点一点地扫地,再用抹布擦干净,但令我们后怕的是,一块小碎片竟然“蹦”到了他的衣服上,幸好我抱他时及时发现,不过我却付出了代价,手被小瓷片划了一个小口子。

儿童心理专家认为,扔东西是小孩子特定成长阶段学习的一种方式,说明他对生活充满好奇,对许多东西喜欢尝试,应该鼓励。于是,我和丈夫就把家里一些颜色较深的棉袜折叠成一个个球状,和嘎豆一起玩“打雪仗”的游戏。或者我们竖起手指来,在头上装成西班牙斗牛,让他拿着海绵靠垫和我们较量,他玩累了,顶多把这些东西扔出去,伤不着我们,也伤不了他自己。

假装游戏绝非简单儿戏


为培养幼儿感恩母亲,幼儿园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那在举行活动前,就必须做一份完整的亲子活动方案。这样才遇到突发状况时,也可以很好的解决。那活动方案的格式和要求又是什么样的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假装游戏绝非简单儿戏”,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玩具是孩子成长的伴侣,在孩子的眼里,它是有生命的,孩子会和它说话,和它做游戏。发现孩子在玩假装游戏,父母不可取笑她,也不必制止。

著名幼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孩子的知识是从经验中获得的,而孩子的生活本身就是游戏。假装游戏绝非简单儿戏,它可是孩子认识成人世界的一面镜子。

假装游戏能让孩子学习“换位思考”,这对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都大有好处。在游戏中,孩子能在与周围人和事物的比较中逐渐认识自我,她手中的洋娃娃往往就是她自己,而她自己所扮演的就是她妈妈的角色了,孩子扮演的角色并不拘泥于一个人,有时在一个游戏种她甚至可以不断出演多种角色。

其实,父母也可以加入她的游戏,在游戏中倾听她的奇思妙想,并试着帮她“出谋划策”。有了你的参与,孩子的游戏兴致必定还要高。从另一方面看,你既了解孩子内心世界,增进理解的最佳时机,并在亲子互动中分享到了快乐。

让宝宝参与劳动的亲子游戏


一边要做家务,一边还要照顾宝宝,爸妈们是不是经常觉得筋疲力尽?何不让宝宝也参与到家务中来,带他边玩边做,在游戏中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和秩序感呢?让家务活变身亲子游戏吧!

家务活亲子游戏-客厅

任务1:收玩具

可将玩具桶或收纳箱(盒)分类编号,如此将玩具收起来时,简单、不占空间。告诉宝宝她的玩具分别在哪,下次要玩从哪拿出来还要再放回去,培养他的秩序感。

如拼图、积木等小型组装玩具,可用数字在背后编号或用贴纸贴。

任务2:收书

按书的大小归类,爸妈在收拾的时候可以和宝宝互动,跟他说“这是大的,放这里;这是小的,放这里。”如此可让宝宝培养成就感及懂得爱惜书本。

【宝宝学习角落】

简单的书本收拾工作,可以让宝宝一起完成,但是不建议让他们来收报纸,因为报纸有油墨,容易让宝宝不小心手沾到而食入,应避免让他们接触。

任务3:收椅垫

可先跟宝宝玩椅垫游戏,在游戏结束后,请他跟着你一起将椅垫放回原位。

任务4:收遥控器

找个大的饼干盒,让宝宝将遥控器通通放进去,如果盒子够大,可事先在盒底画遥控器形状,让宝宝依图形去放,一方面收拾,一方面可以让宝宝学会认形状。

任务5:收拖鞋

可教宝宝将拖鞋左右配对,插在一起,再放进鞋柜里。

【宝宝学习角落】

拖鞋的大小、颜色不一,可让宝宝学习认识大小、形状,且拖鞋柔软、没有重量,没什么危险性,适合宝宝自己收完,爸妈可放心让宝宝自己收鞋,减轻工作分量。

任务6:吸地

可以故意丢一些小纸屑,让宝宝学习吸地,吸的时候,跟他说“纸要回家了”,再一起将垃圾倒出来,这样可培养宝宝的空间存在感,让他知道不见的东西还是会出现的。

家务活亲子游戏-厨房

厨房的清洁整理工作较繁琐且危险,建议让宝宝做一些简单又不危险的收拾工作。宝宝在做家务时,大人一定要在旁一边指导,一边照顾,平时应尽量减少让宝宝进出厨房的时间。

任务1:收锅具

在工作台下面的储藏柜,可放简单的铁锅、铁碗、汤匙或抹布等简单又没有危险性的用品。然后和宝宝一起扮家家,和大人的用具一起玩,之后一起收。

任务2:收调味料

在煤气灶旁加装一个放调味料的置物架,每次烹调完毕,可带着宝宝将一瓶瓶的调味料放回去,还可同时教宝宝认识瓶子的形状。

任务3:垃圾入箱

告诉宝宝垃圾要放进垃圾袋或垃圾箱,可和宝宝一起玩“垃圾投篮”游戏,当然,要记得告诉宝宝把扔到地上的垃圾再捡起来放进去垃圾箱哦!

家务活亲子游戏-房间

任务1:折手帕

对角折手帕的方式,可教宝宝认识形状,培养逻辑感。

任务2:收袜子

教宝宝利用袜子分类的方式学习配对,折完后可带他一起投入篮中或抽屉中,宝宝会更有兴趣。

任务3:收卡片、贴纸

给宝宝一个空的饼干盒,用来收字卡片、扑克牌、贴纸等片状物,就能轻松整理及分类这些纸卡,相当方便且实用。

家务活亲子游戏-浴室

任务1:帮玩具洗澡

在宝宝泡澡的同时,可将玩具放入一起洗,宝宝对于清洗玩具的工作会做得更开心。

不管宝宝是否能将玩具洗干净,在泡澡的同时,还是要让宝宝学习清洁的工作,不过浴室清洁工作需掌握以下6大诀窍:

1、要进入浴缸之前,先将玩具放入,避免宝宝容易感冒。

2、水不要放多,到宝宝小腿即可,水温不要太热,温的就好。

3、把水放好,再让宝宝下水,否则会烫伤。

4、洗玩具时,不要加入洗洁剂,湿滑的水及地面很容易让宝宝跌倒。

5、玩具尽量选不会渗水的,可以选塑料类、防水者,干洗的如布偶,不要带进去。

6、泡澡时,照顾者一定要在旁边。

任务2:清洁小凳子、小脸盆

给宝宝一个小海绵、塑料垫及凳子,教他将沐浴乳加在海绵中,搓出泡泡后擦洗塑料制品,再用水冲一冲。

任务3:收洗澡玩具

给宝宝一个洗衣网,教他每次洗完后,把玩具放进网中,再把网袋挂在门把上,就可以轻松风干玩具。

任务4:收瓶瓶罐罐

让宝宝有一个自己专属的沐浴收纳容器,每次洗完澡后,可以一瓶瓶收放好,除了养成物归原处习惯,还可教宝宝认识瓶子的形状及颜色。

游戏可以化解孩子危险行为


每年大小型幼儿园都会举行不同类型的亲子活动,为了确保活动能够顺利的实施,往往需要制定一份亲子活动方案。使孩子在这次活动中积极参与中体验合作与交往的快乐,你们有些过有关亲子活动的方案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游戏可以化解孩子危险行为”,欢迎阅读,希望您能阅读并收藏。

我和丈夫非常喜欢他,就把自己心爱的东西给他玩。8只一模一样的陶瓷小企鹅,本来放在电视机上很好看,可他想在被窝里玩,玩着玩着就要到地下玩,结果就摔碎了4个。看着我们惊讶、气恼的样子,他却开心极了。我们狼狈地收拾碎片,先一点一点地扫地,再用抹布擦干净,但令我们后怕的是,一块小碎片竟然“蹦”到了他的衣服上,幸好我抱他时及时发现,不过我却付出了代价,手被小瓷片划了一个小口子。

我曾经受过预防儿童意外伤害的科普培训,知道小孩子扔东西的最大危害不是把东西搞坏,而是东西摔碎了以后,碎片可能会飞溅到身上,甚至眼睛里,后果非常严重。

不久,我就把自己所学的知识用在了可爱的小外甥嘎豆身上。当时,嘎豆一岁多,简直就是一个小飞侠,在屋子里到处乱跑,一会儿上床,一会儿钻衣柜,一会儿又到被窝里和大人捉迷藏。最让人担心的是,他喜欢乱扔东西,玻璃杯子、小瓷器,还有电视、空调的遥控器等,都没有逃出他的“魔爪”。一天晚上,他又开始折腾,先把包着电视遥控器的塑料皮给撕了,接着开始摔遥控器,随后他做出了一个非常危险的举动,把遥控器的一个小橡胶钮给抠下来,塞进嘴里,还装模做样地嚼起来。当时,嘎豆姥姥的第一反应是想把橡胶小按钮从他嘴里抠出来,无论怎样诱惑他,他就是不张嘴,反而得意洋洋地嚼着。我想起科普培训上学到的相关知识,给老公使了个眼色说:“嘎豆,看看舅舅和舅妈怎么玩游戏。”我低着头一边装着往地上吐东西,一边说:“呸!呸!呸!呸你一脸黑。”老公也和我一样,做着同样的动作,说着相同的“台词”。不一会儿,小外甥就学我们俩的样子,把橡胶小按钮给吐出来了。

我和丈夫非常喜欢他,就把自己心爱的东西给他玩。8只一模一样的陶瓷小企鹅,本来放在电视机上很好看,可他想在被窝里玩,玩着玩着就要到地下玩,结果就摔碎了4个。看着我们惊讶、气恼的样子,他却开心极了。我们狼狈地收拾碎片,先一点一点地扫地,再用抹布擦干净,但令我们后怕的是,一块小碎片竟然“蹦”到了他的衣服上,幸好我抱他时及时发现,不过我却付出了代价,手被小瓷片划了一个小口子。

儿童心理专家认为,扔东西是小孩子特定成长阶段学习的一种方式,说明他对生活充满好奇,对许多东西喜欢尝试,应该鼓励。于是,我和丈夫就把家里一些颜色较深的棉袜折叠成一个个球状,和嘎豆一起玩“打雪仗”的游戏。或者我们竖起手指来,在头上装成西班牙斗牛,让他拿着海绵靠垫和我们较量,他玩累了,顶多把这些东西扔出去,伤不着我们,也伤不了他自己。

在家里为孩子创造游戏机会


亲子活动能够促进家长与老师之间的沟通,因此幼儿园也会举办亲子主题活动。为了能让孩子们和家长们加强沟通,每学期都会举行亲子活动游戏。希望以此游戏活动,来加强亲子间的沟通交流。那些活动教案应该注意些什么问题呢?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在家里为孩子创造游戏机会”,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家庭生活是孩子游戏反映的主要内容之一,同时也是孩子游戏的主要环境之一。所以,家长应充分利用家庭生活为孩子提供游戏的机会。

一、利用日常生活为孩子提供游戏机会

1、利用看电视的时间为孩子提供游戏机会。孩子都爱看电视,尤其是爱看少儿节目,家长可充分利用孩子的这一心理,让孩子参与电视节目中的一些活动,例如电视节目中的“幼儿知识竞赛或智力竞赛”,家长与孩子共同参加,进行比赛。这样既可调动孩子动脑的积极性,又可提高孩子看电视的质量,丰富孩子的知识。

2、利用睡前的时间为孩子提供游戏机会。孩子都喜欢听故事,家长可利用孩子睡觉之前的时间为孩子讲故事并要求孩子将大意复述出来。这样既可满足孩子想听故事的愿望,又培养了孩子的记忆和表述能力;另外,睡前还可进行一些趣味竞赛,如比一比谁脱衣服快、谁第一个睡好等,以此训练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3、利用家务劳动为孩子提供游戏机会。家庭中孩子能做的家务活是帮助家长拣菜、洗自己的手帕等。家长可将这些枯燥无味的工作与孩子的游戏结合起来。例如拣豆芽,家长可建议孩子一起拣,比谁拣得又多又快。

4、利用带孩子到别人家作客或有人来家作客时为孩子提供游戏的机会。让孩子懂得礼貌行为,并知道在与客人或小朋友做游戏时如何遵守这些礼貌行为。

二、利用室内外环境为孩子提供游戏机会,这可以根据季节特点进行不同游戏,春天可带孩子踏青,夏天可带孩子游泳,秋天可带孩子拾落叶,冬天可带孩子堆雪人、打雪仗。

三、利用逛街、逛公园为孩子提供游戏机会

让孩子观察大街上的各种景象,如行人、车辆,商店营业员的工作,公共汽车司机、售票员的忙碌,街上指挥交通的警察,为以后的生活、学习游戏提供感性认识。在公园里,孩子坐在模拟火车上可体验外出旅游的心情;坐在电动马背上自己仿佛变成了骑兵;当孩子驾着电动车时,又是那样专注地履行驾驶员的职责。

给孩子提供游戏机会的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应为孩子提供相应的游戏材料和玩具。

二、应考虑到孩子的年龄特点,所提供的游戏内容应是孩子力所能及的。

三、应注意游戏的安全性,防止发生危险。

参加亲子活动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