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我们小时侯的游戏吗?抖空竹、掷沙包、骑马打仗等等,随着高楼大厦的增多,随着生活节奏的变化,这些伴随上一代人度过童年的老游戏如今距离孩子越来越远了。有关调查发现,目前儿童的肺活量、弹跳力、柔韧性、耐力等身体指标有明显下降的趋势,学校里几乎再也找不到能爬树上墙的“小皮猴”。 相反,孩子们的玩具之多却是我们小时候无法奢望的。有人提出,玩具智能化、私人化的发展趋势是否让孩子更加远离了“玩”的初衷?  游戏仅仅是游戏么?专家指出,游戏除益智功能外还应具备认知、社交、运动等功能。  那些年过三十已为人父母的人都非常感谢童年的那些老游戏,因为那些主要以户外大运动量为主的老游戏不仅给了他们欢乐,也带给他们健康的身体。有人说,“我们小时候经常和小伙伴一起玩砍沙包、丢手绢、跳皮筋,这些活动偏重于户外,运动量也不小,无形中锻炼了身体,所以我从小到大身体一直不错,体育考试也能轻松过关。比如,在我们玩的游戏里有一种叫‘迈步’的,就类似于跳远。而现在的许多孩子户外活动太少。”也有父母说:“现在的小胖子越来越多,不仅和现在孩子吃得太精太细有关,也和他们的运动量不足有关,在我小时候居住的大院里,只有一个小伙伴稍胖一点儿。”现在孩子们的玩具越来越贵,离父辈们童年时的老游戏越来越远。  

那么现在我们的孩子的游戏情况如何呢? 1、玩具动手动脑不动窝  虽然目前商店里还有一些传统的空竹、沙包等传统玩具,但是问津乏人,孩子们根本不感兴趣,倒是偶尔有大人打听。像空竹这样的玩具已经很少有孩子会玩了,而沙包和球类也已经被改造成了安全的海绵芯,更适合在室内玩。一般大人带孩子来买玩具,首先考虑的是玩具的安全性,沙包也正是因此才变成“绵”包的。其次,父母和孩子都更偏爱开发智力的益智型玩具,这些玩具大都是要求孩子动手动脑的,但是运动的功能不大,而且普遍都适合一个人坐在家里玩。另外,像电脑这样的大件“玩具”也越来越多地进入了普通家庭,孩子在电脑旁坐上一天更成了常事。  

2、孩子素质指标普遍下降  目前全国正在进行中小学生体质调研工作。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孩子的形态发育指标呈上升趋势,表现为身高、体重的增长;但是素质指标耐力、柔韧性不如从前,机能指标中中学生的肺活量也下降了。  据一些多年从事中学校医工作人士介绍,现在学校的“小胖子”的确远远多于从前,而且不少老师父母都感觉孩子的肺活量、弹跳力等身体素质指标有下降的趋势。过去总有一些特别“皮”的男孩喜欢爬上爬下,现在的“小胖子”走路都喘粗气。李老师认为,造成学生某些身体指标下降的原因和近年“玩”的内容改变不无关系。过去孩子们的游戏大多是在室外和小伙伴进行,游戏同时还有运动的作用,孩子几乎不用进行专门的锻炼就能达到应有的运动量,而现在的游戏和玩具偏重智力开发,强调动手动脑,孩子一个人在家就能玩上一天,更没有时间进行体育锻炼了。同时,课业负担重、体育锻炼少、饮食结构不合理也是重要的原因。  

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玩具要向多元化发展已经成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目前教育界已经注意到玩具智能化、电动化对孩子的身体动作发展的不利影响,提出儿童玩具、游戏多元化的发展方向。有的幼儿园已经开始重新开发过去的老游戏、老玩具,让孩子重新学会父辈们玩过的游戏。不少父母由于担心孩子的安全,总是把孩子关在家里,再加上居住环境的限制,无法让孩子获得身体动作的训练。虽然有益智功能的大型玩具色彩、功能丰富,对孩子很有吸引力,但是大型玩具往往无法满足孩子成长需要的运动量。像橡皮筋、冰棍棒、沙包这类简单甚至简陋的玩具对于孩子的成长其实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邢园长最后表示,玩具除了益智的功能,其实还应具备认知、社交、运动等功能,而一些从前的老游戏恰恰能填补这方面的空白。 

zj09.com编辑推荐

亲亲小游戏,让宝宝远离焦虑


焦虑孩子六个月大后,开始对陌生环境和陌生人产生害怕和焦虑,怎样减少孩子因分离时,所带来的不安全感呢?父母每天拨出时间陪伴孩子,唱歌、看故事书、拥抱等,通过简单的亲子互动和游戏,让孩子感受父母的关心和爱,减少因分离产生的不适感。

一般而言,孩子在未满六个月以前,只要有人能细心照顾他的需要,不论是由谁来照顾似乎差别不大。但是到了六个月之后,孩子开始会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产生害怕的情形,

而他也会开始对他有反应的人,如和妈妈、保姆之间产生一种特殊的“连接”,而当孩子和某一特定个人产生密切的连接后,才会有所谓的“分离焦虑”产生。

分离前应有缓冲期

所谓分离焦虑是指:当孩子和对他有反应的人面临分离时,会产生一种不适应行为,而这种不适应行为,依不同年龄,会有不同的行为反应,例如:越小的孩子,会表现出来紧紧抱着父母不放、害怕、非常爱哭;而较大的孩子,则会有惧怕的表情出现、情绪非常不稳定、又叫又跳的、耍赖、哭躺在底上不起来等等。

但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有分离焦虑的,有些孩子面对陌生人或陌生环境,丝毫没有陌生害怕的情形,而且还能和别人玩得很开心。此外,在和孩子分离的时候,应该注意一些事项:

1、要有一段分离缓冲期:当父母需和孩子分离时,应有一段缓冲时间,让父母和接替者之间有角色的传递,一方面让接替者产生信心,另一方面可让接替者了解你照顾孩子的方式和态度。如果接替者能充分配合,则能减少孩子面对分离时所带来的焦虑和不适应行为。

2、有父母完整的照顾:如果父母给孩子完整的照顾,让他对外在世界深具信心,则孩子比较乐观,对幸福较有把握,这样就有足够的能力去面对分离。如果父母平日对孩子疏于照顾,他的依赖的心理没有获得满足,所以当孩子面对分离,会感到害怕、悲观,对环境的变动也比较不能适应。

80后的老游戏是BB最好的早教


很多家长意识到了陪孩子一起游戏的重要性,可是接着而来的问题就是,怎么陪孩子玩,陪孩子玩哪些游戏?小编经常收到宝爸宝妈的提问,“周末了,有适合的亲子游戏可以推荐吗?”“有没有一些可操作性的亲子游戏?”,其实80后儿时的游戏,就是BB最好的早教。

藏猫猫

几乎每个孩子都曾玩过藏猫猫的游戏。我们儿时玩过,我们的孩子再玩起来,仍然会乐此不疲。藏与现的不断变换,加上父母出其不意的动作、有趣的语言、表情等,能很好地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探索欲和整体认知发展。

小孩子偏爱这个游戏,还因为这个游戏能满足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不同心理需求。对小宝宝来说,你把脸遮住,孩子看不见,他们就以为你消失了,你放开手,宝宝重新看见你,会觉得分外惊喜!待孩子大一些,找到一样被藏起来的东西,或者一个躲起来的人,对孩子更意味着探索的冒险与刺激,当然也能同时收获成就感。

过家家

过家家,所有的妈妈一定不陌生。

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并认识世界的。过家家就是一种经典的模仿游戏,通过模仿,孩子自发想象情景,自动进入角色扮演,身心发展可得到全方位的促进。孩子2岁以后,能够理解假装情境了,过家家就能玩得更复杂些,可脱离实物,多做一些假想游戏。

譬如孩子看见父母做家务,孩子就会跃跃欲试,那就来一个分配家务、“干活”的游戏;孩子常见父母照顾别人包括自己,也就会把自己的娃娃或者宠物当做宝贝一样疼爱,那就顺势教会孩子如何照顾他人;也有孩子怕打针,父母就可以陪孩子玩,帮孩子排解内心的压抑情绪,等等。

假装游戏是一个从无到有的游戏。父母平日要注意引导孩子多观察生活并积累生活素材。孩子的生活内容越丰富,扮起家家来也更有趣。

跳房子

据说这是全世界都玩的一个古老游戏,源于古罗马战争时期。只需在地上画出跳房子图即可玩起来。此游戏不仅要求孩子将标的物扔到恰当的位置,还要求孩子遵守相应的规则,单脚跳着通过,并避开危险区域,然后再返回到原点。这个游戏对学龄前孩子来说难度不小,是一个挑战。

三岁之后的宝宝能单脚站立,父母即可跟孩子一起玩这个游戏,当然首先要试图让孩子明白规则,也可适当减少难度,确保孩子享受游戏的过程。

丢沙包

丢沙包也很好,是非常老的民间游戏了,不过运动量也更大些,小孩子玩的话需要缩短游戏时间。一块小布头,包一些米进去,缝好了,一样绝好的玩具就做出来了。然后就能有各种不同玩法,比如可以你扔我接,接不住就输;也可以划定一个圈,站进去,圈外的人扔沙包,圈里的躲,躲开就算赢。

摸瞎瞎

在一个限定的空间,如教室、家里或地上画个圈,用红领巾把一个人双眼蒙上,去捉其他人,被捉住的人就要当"瞎子"。

“摸瞎瞎”有助于全身运动,当"瞎子"的人,还要充分用耳朵来判断,练习听力以及在黑暗中的行动能力。自古就有人玩,《红楼梦》大观园里就经常有玩此游戏的镜头。

月子里别让咱娃吃了睡睡了吃,这些游戏长智力促感情


但是今天想要和您说的是:

月子里的宝宝15天过后,

当他清醒的时候,

宝妈可以选择和宝宝玩一些简单的早教活动,

不仅能够促进母子间的感情,

还能起到不错的智力开发效果呢。

宝妈可能觉得:乍看之下这新出生的小家伙似乎什么都做不了,即看不到远处的物体、不会抬头,甚至认不出爸爸妈妈的模样。宝妈说的不错,此时的新生儿宝宝大多对周围的人和事物还没有什么意识。不过俗话说:“人不可貌相。”你怀里的这个小家伙其实正在通过所有感官从周围的环境吸收大量信息,因为他的听觉、嗅觉、触觉和味觉能力在出生时就已经发育成熟了呢。

当然了,这个月龄的宝宝还是要以吃饭睡觉为主,所以每一次游戏的时候,以10分钟为最佳时长哦。

【推荐游戏一:小小艺术展】

要知道小家伙从出生就对人脸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喜欢看各种各样的脸孔。有很多宝妈在孕期就给宝宝买了各种各样的床头挂铃。其实最好的选择是:宝妈提前准备一些家人的照片,记得需要冲洗呈黑白色,在每个照片上打上小孔,用绳子穿起来横挂在宝宝面前。记得照片和宝宝的眼睛距离应该保持在23厘米左右。一般情况一周换一次照片,这不仅会刺激宝宝的视觉发育,对社交能力的培养也是相当不错的。

【推荐游戏二:绒球游戏】

拿一个红色的绒布球或者是玩具让宝宝注意到,然后缓慢的移动红球,让宝宝的视线跟随红球慢慢移动。这样可以测试宝宝的视力发育,也能培养他的专注力,但是宝妈要记得:这种游戏最多每天玩1-2次,每次1-2分钟,不要让宝宝产生视觉疲劳。

【推荐游戏三:血液循环操】

因为新生儿宝宝的血液循环不太好,手脚易冰凉。宝妈可以在宝宝清醒的小片刻为他做一做血液循环操,不仅可以改善宝宝四肢的血液循环,研究表明,按摩在很大程度上是能够促进小宝宝的智力发育的。

具体这样做:

1.宝妈先将手搓热,然后将宝宝右脚握在掌心,另一只手的拇指与食指捏住宝贝的大脚趾,轻轻按揉脚趾底面,大脚趾底面是大脑髓海的反射区,经常按摩能给大脑以良性刺激,从而促进大脑发育。

2.注意不要按摩宝宝的脚底板。脚底被称为人体的“第二心脏”,按摩过程中如果宝妈没有注意力度很容易伤害到宝宝。

3.妈妈再将手搓热,一只手握住宝宝的手腕,另一只手的拇指和食指捏住宝宝的小手指,依次轻柔按摩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另一只手也如此。

安全工作做足 娃娃远离跌伤


孩子在还没有学会走路之前很喜欢到处爬,而这时候就很容易从高处摔下来。如果从太高的地方摔下来很容易导致头部或者其他部位受伤,孩子摔倒的严重程度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本文将列出决定摔倒严重性的影响因素和如何预防孩子摔倒的建议。

诱使孩子摔倒的因素

孩子摔下来的高度:高度越低,伤害越小。小于5岁的孩子摔下来的高度不要高于1.5米,再大一点的孩子摔下来的高度不要超过2米。

孩子摔到哪里:坚硬的表面比如混凝土、瓷砖甚至是坚实的沙土上的危险程度明显高于摔倒柔软的表面。

孩子摔下来的时候撞到的东西:锋利边缘的家具比如咖啡桌和桌子边缘,这些家具应该放置在孩子不能爬上去的地方。

家具安全措施

即使是年幼的还不能控制移动的孩子也有摔倒的风险。如果你的孩子在桌面上,你要保证手一直护着孩子。

确保所有的家具是稳固的,这样孩子才不会把它弄翻然后摔倒。你需要把一些家具固定住比如碗橱、书架,可以把它们拴在墙上。把孩子想拿的东西尽量放在较低的位置,这样就避免了他攀爬。如果有必要的话,你可以把家具挪到孩子不会去到的地方,或者放置屏障阻碍孩子够着。

大多数有锋利边缘的家具都要远离孩子经常出没的地方。如果家具不能挪动,可以用泡沫将边角包起来。

门窗安全措施

窗户应该锁起来或者用屏障挡住不让孩子靠近。还要把窗户旁边的椅子、桌子和盆栽移开,因为孩子喜欢爬上去看外面的风景。

用贴纸贴在玻璃门上,在玻璃门前放家具,这样孩子就不会撞到门上。可以使用安全的玻璃或者抗摔碎的玻璃门和窗户。

当孩子在阳台的时候要时刻看着他。在阳台处安装安全护栏,确保没有台阶或者脚架可以让孩子爬上去。

其他安全措施

在地板上防止防滑产品比如地毯。在楼梯处安装安全门,一旦孩子爬行或者滑倒,安全门可以保护他不摔落到地下。在洗澡的时候要教育孩子站着洗澡,因为浴盆是很滑的,即使是成年人也很容易滑倒,何况是孩子。

别让孩子总宅家,自然才是好的玩伴


现代社会科技发达,各式各样的电子游戏层出不穷,孩子要么抱着体感游戏机,要么就玩着电脑游戏,可是这些游戏真的对孩子好么?其实,科技的发达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要抛开大自然给予孩子的馈赠,让孩子亲近自然,多参加户外活动,可以让孩子收获在游戏中无法获得的意外惊喜!

1.让风做孩子的翅膀

有的家长可能会想:这风有什么好玩的?仅仅是风还是不够的,风只是能够给孩子提供玩耍机会的一个媒介,如果能搭上一些小玩意就变得十分好玩了,比方说,放风筝、风车、飞舞彩带。

父母可以提供制作风筝、风车和彩带的材料,让孩子自己动手去做,适当的时候,父母可以给予帮助,这样既可以锻炼孩子的创造力、动手能力,也能让孩子在感受到快乐的同时获得满满的成就感。

2.听见下雨的声音

下雨,是最平常不过的自然现象之一了,可以说是司空见惯了,那怎么让孩子跟雨亲密接触呢?父母可以这样引导孩子:雨滴落在水洼里的声音很清脆;打在玻璃上的时候声音很剧烈;落在人的手心时很凉爽;飞在空中时很优美。

通过不同的状态下雨给人的感受,让孩子发现雨的美丽。此外也可以补充一些关于雨的相关知识,比方说,为什么雨后会出现彩虹?为什么下雨之前会有电闪雷鸣?

3.绿树红花来相伴

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到附近的公园走一走、看一看,告诉他们,树木是人类的好朋友,他们每天都在辛苦地为我们人类提供新鲜的氧气,美化我们的环境,让孩子从心底有一种爱护花草树木的意识。

初一意外,家长还可以带孩子看各种各样的花,让他们记住花的名字、花期、形状、周期等知识,补充孩子的知识储备量。让孩子亲近花草树木的好处是,孩子容易不自觉地爱上他们,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他们的热爱。

户外活动不仅可以让孩子长见识、拓宽眼界,也潜移默化地锻炼了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创造力、探索能力和动手能力,这也是父母和孩子产生情感交流的最好机会。所以,父母不要在让孩子忙着玩游戏,而忽略身边最好的玩伴大自然了。

10个脑洞大开的小实验,让孩子远离iPad!


1水中燃烧的蜡烛

准备:

【1】一个空的玻璃杯,将蜡烛在杯底中间固定好

【2】在玻璃杯中注入清水,注意不要使水面没过蜡烛

【3】用火柴将蜡烛点燃,注意观察蜡烛燃烧到水面后会不会熄灭

会发生的现象:

蜡烛在燃烧到水面之后,依然没有熄灭,而是继续燃烧,只是在水中留下一段空的蜡烛筒。

告诉孩子怎么回事:

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顶部会渐渐地形成杯状,遇水后就变成了一层较薄的外壁,隔开了清水和燃烧的火焰,所以蜡烛可以继续燃烧。2用冰煮水

准备:

【1】向锅内倒入清水,加一点盐搅匀,然后加热直至沸腾。

【2】在玻璃瓶中诸如半瓶水,然后将其放在沸腾的锅里,待瓶中的水沸腾。

【3】将瓶子从锅中拿出,立刻用瓶塞盖住,注意为避免被被子烫伤,可以用毛巾裹住瓶口处。

【4】稍等一会儿,瓶子里的水不再沸腾,这时再将瓶子倒转。

【5】把沸水浇在瓶底处,观察瓶里的水是否会再次沸腾。

【6】把碎冰放在瓶底处,看瓶中的水是否有沸腾现象

会发生的现象:

沸水浇瓶底,瓶中水没有沸腾;碎冰堆瓶底,瓶中水又出现沸腾现象。

告诉孩子怎么回事:

当瓶子接触到温度较低的冰块时,瓶子内的空气温度也会有所下降,这时空气密度就会变小,瓶里的气压会下降。随着气压的降低,水的沸点也变低,因此瓶中水再次出现了沸腾现象

3倒转杯子不漏水

准备:

【1】根据玻璃杯口的大小,用剪刀在卡片上剪出一个比杯口稍大的圆片。

【2】往玻璃杯中注满清水。

【3】一手端着玻璃杯,另一手将圆片把杯口盖严实。

【4】快速地倒转玻璃杯,然后拿开压着圆片的手,观察现象。

会产生的现象:

圆片还是盖在杯口,杯子里的水并没有往下流。

告诉孩子怎么回事:

盖在杯口的圆片,在承受水的重力的同时,还受到向上的大气压的作用力,而大气压力比水的重力要大,所以圆片并没有掉下来,杯子里的水也没有向下流。

4预测天气的小纸花

准备:

【1】把玻璃杯放在桌子上,在其中倒入清水并加入食盐制成浓盐水。

【2】把粉红色的纸折成一朵简单的纸花。

【3】把浓盐水涂到纸花的花瓣上。

【4】用胶水将纸花粘在吸管的一端,然后把吸管的另一端插进花盆里,一个预报天气的“气象员”就在你眼前诞生了。

会产生的现象:

当花瓣颜色变浅的时候,天气会变好;当花瓣颜色变深的时候,天气会转阴甚至下雨。

告诉孩子怎么回事:

被浓盐水浸湿的花瓣更容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它可以灵敏地反映出空气中水分的湿度,因此可以起到预测天气的作用。晴天的时候空气比较干燥,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较低,纸花吸收不到充足的水分,所以颜色会变得比较浅;而阴天的时候空气中的湿度大,其中的水分含量很高,纸花吸收的水分比较充足,所以颜色会变得较深。于是纸花的颜色就是预测天气的信号了。

5模拟下雨小实验

准备:

【1】在水壶中接上清水,放到火炉上煮沸。

【2】将水壶的盖子揭开,把准备好的玻璃放在水壶口的上面。

【3】仔细观察玻璃上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会产生的现象:

玻璃上渐渐出现小水珠,最终像雨一样从玻璃上流了下来

告诉孩子怎么回事:

水壶中有白色的蒸汽升起,当蒸汽碰到玻璃的时候凝结成小水滴。小水滴越聚越多,最终从玻璃上流了下来。天空中的雨就是这样形成的。

6自制喷雾器

准备:

【1】拿出吸管,找到1/3处的点,用剪刀剪出一个小口,注意不要把吸管剪断。

【2】将吸管在切口的地方折弯,然后把短的那头插进水中,使弯折处距离水面6毫米左右。

【3】从吸管的另一端对着吸管吹气,看看能不能吹出水雾。

会产生的现象:

吸管的弯折处出现喷雾

告诉孩子怎么回事:

在吹气的时候,弯折处的空气对下端吸管的压力减小,于是清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便涌了上来。而由于另一段吸管中正有气体吹过来,所以水流就被吹成雾状向外扩散开去,于是我们就看到了飘散的水雾。

7瓶子中的云

准备:

【1】在空的大可乐瓶中倒满热水,注意用毛巾包住瓶子,以免被热水烫伤。

【2】静待几秒钟后,倒出瓶子里一半的热水。

【3】拿出冰块放在瓶口上方,观察会有什么现象。

会产生的现象:

瓶子里的空气中浮现出朵朵“白云”

告诉孩子怎么回事:

瓶子里的热水会持续地冒出水蒸汽。当在瓶口上方放置冰块之后,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于是就出现了我们看到的朵朵“白云”。

8用水滴做放大镜

准备:

【1】用清水将玻璃洗净,然后把玻璃擦干。

【2】用滴管吸水,在玻璃上滴一滴直径5毫米左右的水滴。

【3】把制作好的“放大镜”放在报纸上,看看是不是

可以放大字体呢。

会产生的现象:

透过水滴看到的字体确实变大了

告诉孩子怎么回事:

水的表面存在张力。当把水滴滴在玻璃上之后,它会自动缩成小球,这样就相当于一个“水凸透镜”。因为凸透镜可以放大物体,所以我们看到的字体就会变大了。

9沸腾的冷水

准备:

【1】把冷水倒入玻璃杯中,当液面达到杯子高度的3/4时停止。

【2】在手帕上沾一些水,平铺在玻璃杯口。注意让手帕的潮湿部分微微下陷。

【3】用一只手摁住手帕,紧紧地压住瓶口,另一只手托起杯底,将玻璃杯翻转。然后再将其恢复原位。

【4】拉近玻璃杯口的手帕,再次一手摁住瓶口,一手托住杯底,将玻璃杯倒转过来,观察会发生什么现象。

会产生的现象:

不断有气泡从水底升腾到水面,看起来好像是玻璃杯中的水沸腾了似的

告诉孩子怎么回事:

当玻璃杯被翻转之后,水面上空会出现一部分真空环境。当把手帕拉紧之后,空气会沿着手帕的空隙进到玻璃杯中,消除真空环境。这时再次翻转玻璃杯,气泡就会从水底升到水面,给人们造成的印象就是水开了。

10向高处流的水

准备:

【1】用火柴把蜡烛点燃,用蜡油把蜡烛固定在盘子上。

【2】往盘子里倒入一定的清水。

【3】在蜡烛上罩一个玻璃杯,仔细观察。

会产生的现象:

【1】清水会慢慢地进入玻璃杯,玻璃杯中的液面会越来越高。

【2】过一会儿,蜡烛熄灭了。

【3】蜡烛熄灭之后,玻璃杯中的水面还在上升,直到最后停在一处

告诉孩子怎么回事:

蜡烛在燃烧的过程中消耗了玻璃杯中的氧气,玻璃杯中的气压降低,在外部气压的压迫下清水慢慢地流进了玻璃杯中,最后当玻璃杯中的气压与外界气压相等时,外界气压就无法再将清水压进玻璃杯中了。

请把游戏还给孩子


请把游戏还给孩子

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将学前教育“把游戏还给孩子”试点扩大到7所幼儿园,通过示范性幼儿园带头,鼓励让幼儿多玩游戏,让学前教育去“小学化”。

看到这则消息,记者感触良多。对“80后”“90后”来说,尽管步入社会后的竞争压力很大,然而谈及幼儿园上学经历,尽情地玩耍、两小无猜的友谊,跳皮筋、翻绳、老鹰抓小鸡等简单的游戏……这些都成为他们快乐童年的美好回忆。

而随着社会竞争日渐激烈,“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不少家长[微博]共识。年幼的孩子过早承受起“功利化的人才培养和选拔模式”的痛楚。现如今,幼儿园学小学的东西,学龄前认字过百、入幼前数字加减……一批又一批孩子快乐的童年蒙上了阴影。

更有甚者,不满周岁的孩子也已踏上学习之路,各地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早教机构,动辄上万的早教费在“肥”了早教机构的同时,对孩子成长到底有多大作用仍是待解之谜。

众所周知,对呀呀学语的幼儿来说,玩乐是这个阶段孩子的天性,也最符合其成长规律。

多了沉重的学习压力,少了健康的运动游戏,孩子就会不游戏了?答案是否定的。

与传统游戏渐行渐远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越来越多的孩子成为电子娃娃。一些教育工作者感慨地说,现在的孩子不知道该玩什么,有的一天就抱着IPad、Iphone等高科技设备玩电子游戏,不仅对视力不好,而且缺乏与其他小朋友的互动。

所幸的是,教育部门已看到了问题症结,正着力破解“重学习,轻游乐”“传统游戏冷、电子游戏热”的幼儿教育怪圈。孩子健康成长,是政府、社会、家长共同的心愿,也是共同的责任,让我们共同期待有关部门决心能再大一些,步子能迈得更宽一些,也期待更多学校、家长,能参与到“把游戏还给孩子”活动中来。

我国积累下来的传统游戏不在少数,只要加以现代开发,受到小朋友的欢迎是肯定的,记者曾采访的一个幼儿园利用3年时间就搜集了121种民间游戏,并形成了教材,在体育课和课余时间推广,孩子们乐在其中。

所以,让孩子快乐、健康成长,不妨让孩子回归传统游戏开始,从回归简单开始,从远离电子游戏开始,三五玩伴、一张废纸、一个沙包……无需多大投入,孩子照样可以享受简单快乐。

游戏让孩子伶牙俐齿


游戏一、广播电台

玩法:家庭每个成员作为一个广播电台,如:奶奶广播电台、爸爸广播电台。一位家长打电话,当拨到某个电台时,这个电台就要播放歌曲、相声、新闻等节目。家长可有意识地拨打孩子的电台,使孩子得到更多的练习机会,使孩子语言能力得到提高。

益处:使孩子口齿清楚、态度大方,能有表情地讲述和朗诵。

游戏二、传电报

玩法:成人在孩子耳边讲一些有趣的电报内容,如小猴在电灯泡里跳迪斯科、小老鼠打败了大老虎等。孩子听后传给第三个人,第三个人讲出电报内容,发电报人进行验证。如无第三个人,则要求孩子在成人耳边再复述一遍。

益处:培养孩子的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游戏三、咕噜咕噜

玩法:家长与孩子面对面站立,双手握空拳、两拳交错上下边绕圈边念“咕噜咕噜1(出示1个手指)”,家长说:“一头牛”。2个人再绕圈并念:“咕噜咕噜2(出示2个手指)”,孩子说:“两只鸟”。依次说数字组词到10,游戏结束。

益处:学习用量词组词和即兴说话,培养孩子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

游戏四、小小营业员

准备:孩子的玩具5-10件,围裙。

玩法:将玩具逐一放好,家长先系上围裙当营业员,向孩子介绍商品。如指着玩具狗说:“这是只小狗,白白的毛,鼻子会闻气味,它有4条腿,有一条卷的尾巴,它会帮人们看门,你喜欢它吗?你想买它吗?”孩子将小狗“买”回去,然后由孩子当营业员介绍商品,游戏反复进行。

游戏的变化:可以出现水果、蔬菜、交通工具、娃娃等各类物品,还可以让顾客描述要买的物品特征让营业员猜,猜对了就把物品“卖”给顾客。

益处:培养孩子运用口语进行连贯讲述的能力,巩固对物品特征的认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