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改变家教批评多、表扬少的不良倾向。

·遵守家庭教育表扬的心理规则,才能收到表扬的效果。

·表扬是要激发孩子的自信心,发掘孩子潜在的心理能量。

·遵守家庭教育批评的心理规则,才能收到批评的效果。

·批评不是挖苦,更不是打骂。

我想在这里和家长一起讨论一下,教育孩子时表扬孩子的心理艺术和批评孩子的心理艺术。

一、教育孩子要讲艺术

有一位父亲反省他教育孩子失败的教训,正如孩子母亲对他说的:什么话到你嘴里就难听三分,就是好话别人听起来也变了味,简直是阴阳怪调。

这位母亲谈的是批评的心理艺术。同样意思的话一个人说起来可以让心里顺当,有教育,有启发;可是由另一个人说出来可能干巴巴,没有味道甚至让人想发火。当然,前者对孩子的教育会起到良好的作用,后者对孩子的教育会产生不良作用。

我们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但心情浮躁,急于求成。为孩子的学习、成长不惜金钱买营养品。还有的借钱为孩子买电脑。可是,很少有家长反省一下自己对孩子进行教育时,是不是讲究艺术。尤其是在批评孩子时是否讲究艺术,在表扬孩子时是否讲究艺术。

扩展阅读

夸奖幼儿需要讲究的艺术


夸奖孩子、赞赏孩子、鼓励孩子,是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艺术。对幼儿来说,表扬这个词似乎太正规了点,因为《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表扬”的词义是:“对好人好事公开赞美”。幼儿的行为好像还没拔到那个高度,所以我们采用“夸奖”一词似乎更贴切。

夸奖是阳光雨露

幼儿与成人一样,是喜欢被人夸奖称赞,不喜欢被人批评指责的。越是夸奖他,他就会做得越好。生活的例子证实,还没到周岁的宝宝就喜欢看别人的笑脸、听别人的夸奖。他听到赞扬的话,会高兴地拍手,还会在别人的鼓励下用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表演小把戏。

父母的夸奖不仅能使幼儿获得愉悦快乐的情感体验,还能帮助孩子获得自信心,激发他积极向上的情绪和愿望,而这种自信心和积极性,是培养求知欲和探索精神,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重要动力。

可以说适当的夸奖,对幼小的孩子像禾苗遇到阳光,得到的是光明、温暖和成长的希望。但如果夸奖过多过滥不得当,就像酷暑的烈日,能把幼苗灼伤枯萎。我们现在的许多家长尤其是妈妈,总是对自己的独生子女赞不绝口,时常把“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你真是个好孩子”的话挂在的嘴边,希望能夸出个孩子来。然而实际的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美国的一些幼教专家专门就夸奖这个课题进行了研究。他们为幼儿园的孩子设计了一些非语言性的难题。当孩子们完成后,他们对其中的一部份孩子说:“你们答对了8道题,你们很聪明。”而对另外的一部份孩子却说:“你们答对了8道题,你们确实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了。”在此之后,立即给这些孩子两种新任务让他们选择:一种是较容易完成、并有把握做得非常好的任务。另一种是比较难完成、并有可能会出点小差错,但能够从中学到一些重要的新技能的任务。

接下来专家看到,那些被夸奖为聪明的孩子中的一大半都会选择较容易完成的任务,因为他们只想再次得到聪明的夸奖,不想承担失败或出错的风险。而那些被夸奖付出努力的孩子几乎都选择了比较难完成的任务,他们对挑战新事物很感兴趣。

这个研究告诉我们,如果你总是一味地夸奖孩子聪明,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会把一切好的结果与脑子聪明画等号,今后他做成了一件事情就会认为自己很聪明。如果遇到了挫折,他则可能以此判定“我不聪明”,还会因此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只有当你为孩子付出的努力而夸奖他时,他才会明白父母最看重的是他付出的努力,他愿意在父母的鼓励下加倍努力,寻求更多的挑战。

你用什么方式夸奖孩子

夸奖孩子也是有学问的。儿童心理学家们通过深入的研究,把夸奖、赞赏儿童的方式分为三种。

第一种个人取向。针对儿童的个人特质的夸奖,常说:“你真棒”“你真聪明”。这种夸奖方式对孩子起到的效果最差。因为,常受到父母用个人取向方式夸奖的孩子,遇到新的任务时,更愿意挑选那些能使自己成功的任务,以换取再次的夸奖,想永远当大人眼中的聪明宝宝。他们害怕失败,也总是逃避有困难的任务,实在躲不开的话,他们多数会放弃努力,甩手不干了。

第二种过程取向。针对儿童完成任务的过程所做出的努力和运用的智慧来夸奖,常说:“你真努力”“你的方法很好”。这种夸奖方式起到的效果最好。因为,儿童常常听到父母这样的夸奖后,不会感到有压力,既不会因为一个小的成功而沾沾自喜,也不会碰到一次失败而灰心丧气。他们能够正确面对失败和错误,不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任务都会自己加倍努力坚持到底,试着用各种方法和窍门去攻克难关、完成任务。他们把心思放在提高自己的技能上面,并不在乎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形象如何。

第三种结果取向。针对儿童完成任务的结果去夸奖,常说:“你做对了”“你干得很棒”。这种夸奖方式起到的效果比过程取向的夸奖要差一些。因为父母仅就儿童某次行为成功的结果去夸奖,使他们觉得好的结果是最重要的,“如果下次我失败了,我就是愚笨的”。因此,当他遇到失败时,就会变得沮丧、自我价值感降低,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减弱。

如何引导孩子懂得教育艺术


佳佳的举动被曹老师注意到了。活动一结束,曹老师就把佳佳叫到身边,一边抚摸佳佳的头,一边赞赏地说:“佳佳今天穿得真漂亮!”佳佳的脸上绽开了笑容,并从衣袋里摸出那块糖,递给了曹老师。曹老师爽快地接受了。

那天幼儿园开放日,在孙老师组织语言教育活动前,佳佳小朋友拿着一块糖,走到孙老师面前:“老师,这块糖给你!”孙老师瞟了佳佳一眼,不耐烦地说:“留着自己吃吧。以后不要这样了!”佳佳点点头,一脸受委屈的样子,走回了座位。整个语言教育活动时间,佳佳都是闷闷不乐,一言不发。

佳佳的举动被曹老师注意到了。活动一结束,曹老师就把佳佳叫到身边,一边抚摸佳佳的头,一边赞赏地说:“佳佳今天穿得真漂亮!”佳佳的脸上绽开了笑容,并从衣袋里摸出那块糖,递给了曹老师。曹老师爽快地接受了。

接下来,是曹老师教音乐游戏。佳佳表现得很活跃,扮演角色时也很投入,与语言教育活动时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到活动结束时,曹老师又把佳佳叫到跟前,说佳佳“真是一个好孩子”,随后就把那块糖还给了佳佳:“佳佳扮演的角色真棒,这块糖就奖给你吃吧!”佳佳愉快地收下了这块糖,蹦蹦跳跳地出了活动室。

面对同一个小朋友,同样送一块糖给老师,然而处理方法不同,其结果也大不一样。

在幼儿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小朋友送给老师一块糖或一只苹果等小礼物,有的老师总是不去理解孩子们的一片情意,一味简单粗暴地加以拒绝,结果伤害了幼儿的自尊心。有的老师则像曹老师那样,把握幼儿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抓住时机,先肯定幼儿某一方面的表现,然后把礼物当作奖品,奖给幼儿。这样,既妥善处理了幼儿的礼品,又使他们的身心不受到伤害。我想,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育的艺术吧。

儿童早教:教育孩子要讲究技巧


儿童全世界宽容他人速率更快的当属小孩子,例如我那对双胞胎女儿,上一分钟還是势不两立的怨家,下一分钟又变成难分难舍的朋友。在旧思想里,姐姐让妹妹是理所应当的,可我的“族规”是:“谁的玩具”是处理纠纷案件的操守,重视合法财产,要从娃娃抓起。教育孩子应该怎么做?

一天,大女儿佳用她“垒高”组装玩具搭了座很漂亮的别墅,妹妹意意要想玩,佳不愿意,意意便痛哭起來。这时候我缓缓的对意意说:“你想玩姐姐的玩具,就需要先征询她的愿意才行,它是她的玩具嘛!”意意不听,依然哭着要“房屋”,佳动手能力推她,我赶忙把两个人打开,叫他们去分别的屋子自我反思。教育孩子应该怎么做?儿童

意意气呼呼地返回她屋子。殊不知才已过一分钟,她就离开了出去,来到姐姐的屋子大门口,轻言细语地说:“姐姐,抱歉”佳立刻开关门让她进来,两个人又重归于好了。

小朋友中间的“纠纷案件”都是这类“白芝麻”尺寸的事,但在她们来看却很重要。在这个全过程中更是大家父母教會她们标准和方法的好时机。除开制订必需的“游戏的规则”外,也要教她们学好怎样跟他人共享。有一次,我见佳拿着一篮乐高积木在前面跑,意意哭着放前追,就问佳是怎么回事。教育孩子应该怎么做?儿童

佳气冲冲地说,妹妹非得玩积木。我规劝说:“有这么多乐高积木,为何不分点给妹妹,大伙儿一起玩就爱玩得更开心。”回身我又对意意说:“不要哭,快点跟姐姐商量一下吧。”未过十多分钟,就听见佳叫:“母亲,快看来,大家搭了个古城堡!”

教育孩子应该怎么做?看,这就是小朋友,她们原本就没有什么心计,要是大家父母稍微动动脑子就可以了!

通过艺术的教育


我理解的素质教育,是从很多方面可以透过艺术,透过文化,来影响和改变孩子的教育。简单地说,就是把知识当成艺术和文化的组成附件来对待;

这个方法,我在给孩子上的艺术课上,经常用,效果很好,孩子也特别有兴趣。我一直在尝试突破传统的教学,落实到具体的课的设置,也不局限于“教”孩子画一张画的层面上。所谓“教”,我把它理解为是一种选择,先是对材料的选择,颜色,笔的大小,不同的纸质的选择,然后是笔触的选择,布局或内容的选择,色彩和色彩之间的关系的选择……

孩子不应该是处于接受指令(或者干脆是简单唯一地被安排)地完成任务的角色,而应该总是拥有选择和决定(或和父母老师协调决定)的权利。

艺术教育,是帮助孩子发现自我,发现不同的教育。

通过艺术的教育,以培养孩子的艺术能力和人文素养为目标。知识技能是艺术能力的组成部分,但不是艺术能力的实质部分,知识技能帮助我们获得更大的自由,得以自由表达和自我关照,却从来也不是我们的目的。

通过艺术的教育,是以艺术为切入点,利用艺术(音乐、美术、舞蹈、戏剧、影视等多种艺术门类)的感人的气氛和生动的内容,发现艺术和生活、艺术和个人经验,艺术和多门学科之间的关系,真正让孩子轻松、快乐地体会到其间的的沟通和融合,同时培养尊重、关怀、交流、合作、分享等人文素养,从传统学科的逻辑体系走向符合人性发展的自觉学习,真正做到符合孩子的心理发展,强调学习内容和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文化背景、科学认识的联系。

一来是真正意义上的拓展视野,二来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使学习内容鲜活充实、易于掌握。改变知识技能的简单传输和训练,强调教学中的互动关系以及学生体验,探索、主动。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开发,而不是分出优劣。

小其妈妈供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