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习惯的童话故事

2021-04-28 卫生习惯的童话故事 养成好习惯的童话故事 应该怎么胎教

宝贝应该从小养成的6个卫生习惯。

良好的卫生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健康,使孩子受益终生。每个妈咪都希望自己的宝贝干净整洁、人见人爱。训练宝贝的卫生习惯,也是妈咪需要认真完成的功课。可让妈咪烦恼的是,这件事情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宝贝应该从小养成的6个卫生习惯

1.勤清洗

洗脸、洗澡、洗屁股、洗脚,勤换洗衣服等,要教宝贝知道什么是肮脏和干净。

2.饭前便后洗手

这是防止病从口入的关键环节,父母应加强督促,让宝贝做到习惯成自然。

3.吃饭用餐具

初学吃饭的宝贝,要教会他用勺等餐具取食,杜绝用手抓饭菜。

4.每天刷牙漱口

3岁开始给宝贝准备儿童牙刷、牙膏,训练宝贝早晨起床后和睡前刷牙、漱口。

5.用具专用

手帕、毛巾、牙具、食具和水杯等,要个人专用,不随便乱用其他人的东西。

6.大、小便要用盆

1岁以后即训练宝贝大、小便用盆,不能随地大小便。

培养宝贝良好卫生习惯5原则

1.多鼓励、多奖励

适当的奖励会使宝贝更有学习的热情,当尝到奖励带来的愉快体验时,下次就会表现得更好。

2.强化习惯

发现宝贝能自觉遵守卫生规则的行为要立即给予强化,直至形成习惯。

3.父母必须做好表率

如果父母或宝贝周围的成人没有良好的卫生习惯,要培养宝贝有好习惯就非常困难了。

4.创造方便条件

卫生设施对卫生习惯的养成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如果水龙头太高宝贝就可能为了省事而不去洗手。

5.坚持一致一贯的要求

如果家里有人要求严,有人要求松,或者忽严忽松,都会增加好习惯养成的难度。

相关新闻:

怎么样培养良好的排便习惯

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专家: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

重要卫生习惯的培养和训练

1.养成洗手的卫生习惯

训练宝贝洗手可以从1岁半左右开始。在吃东西之前,上厕所后,一定要让宝贝养成洗手的习惯。刚开始宝贝还不能自己洗手,可以扶着宝贝的手,用毛巾反复擦洗,让他慢慢地养成洗手的习惯。

教会宝贝正确的洗手方法:

和宝贝一起洗,示范给他看,并告诉他不仅是手掌,指甲和指尖也要仔细清洗,还要抹上香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洗干净。宝贝自己打香皂或用洗手液可能有困难,父母可以帮助他完成这一步骤,把香皂或洗手液直接涂在宝贝的小手上。

每次洗完检查宝贝的双手,适时鼓励,使宝贝更有养成良好卫生习惯的动力。

爱心提示:

*洗手台的高度如果不符合宝贝的身高,就准备一个稳定性比较好的小凳子,方便宝贝站高清洗;或者把小盆放在宝贝够得到的地方。

*为宝贝准备一条可爱的专用毛巾,可吸引他养成洗手的好习惯。

妈咪难题:宝贝洗手时爱玩水,根本就不是在洗手

妈咪出招:用好吃的转移兴趣点(乐乐妈)

宝贝天生爱玩水,此时无须过于追究而责骂宝贝。但是,得让宝贝明白玩水和洗手并不是一回事。可以用宝贝喜爱的点心来转移他的注意力,而停止玩水的动作。我就经常对乐乐说:“快把小手洗干净,小熊饼干在等你呢!”如此一来,宝贝自然顾不上玩儿了。乐乐2岁半左右就养成了自己洗手的好习惯。

2.养成良好的大小便卫生习惯

宝贝出生后就要开始进行清洁习惯的培养。及时给宝贝换尿布,是进行清洁教育的第一步。第二步应进行定时小便的培养,逐渐建立条件反射,比如吃奶、喝水后10分钟左右抱起宝贝,打开尿布,宝贝可能就会小便了。但每个宝贝的情况不一样,需要妈咪细心摸索出自家宝贝的生活规律。

训练宝贝定时大便,需要留意宝贝每天大便的时间,定时诱导。慢慢的,宝贝就能在一定的时间大便了。但是,每次诱导时间不要超过10分钟,免得宝贝过于劳累,引起反感。只要妈妈耐心训练,经过一段时间,宝贝就能养成定时大便的好习惯。定时大便安排在清晨比较理想。

1岁半左右可以训练宝贝用便盆了。从宝贝出生就开始,每次大小便后用湿纸巾清洁小屁屁,一定记住是从前往后擦,尤其是女孩。3岁以后,再训练宝贝自己擦屁屁。

爱心提示:

*要考虑宝贝的发展情况

不要急着去训练,也不要完全放任不管。应顺着宝贝的发展情况,以免宝贝紧张或痛苦。

*把清洁习惯的训练看成是一种学习

要耐心地给宝贝时间,不要认为练习一两次,他就应该学会,中间偶尔失败弄湿了裤子,也不要发脾气。

*父母对于排泄物不要太敏感

若小便的习惯没养成,以至弄湿了衣裤,父母不要急得大叫“脏死了”,大人的着急或厌恶,反而会影响宝贝的学习。

妈咪难题:宝贝对小便盆根本没有兴趣

妈咪出招:

利用放洗澡水的水流声(悠然妈咪)

我儿子快1岁半的时候,每天晚上给他洗完澡、放掉洗澡水,我会把小家伙放在尿盆上。水流的声音似乎能够刺激他。几个晚上之后,宝贝就可以用尿盆小便了。我好好庆祝了一下宝贝取得的成功,而且,我让宝贝在每天晚上相同时间、相同情况下都这样做。慢慢地,一天当中,我才让他更多地使用尿盆。

集中训练法(粉色心情)

不间断地集中训练孩子上厕所,坚持这样做上3天。我是这样教女儿上厕所的,每过1小时我就把小家伙放在小便盆上。为了让她乖乖地待在小便盆上,我就给她读故事。同时,我会注意她什么时间需要上厕所,而且还做好记录,这样能避免宝贝意外地大小便。

3.养成良好口腔卫生习惯

宝贝养成爱护牙齿的习惯也很重要,因为这对他一生中的口腔卫生状态将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长第一颗牙开始,父母就可用棉签或消毒纱布蘸温水擦洗牙齿;当宝贝能漱口以后,每天可用淡盐水、淡茶水漱口1次。1岁左右的宝贝应该由父母戴着指刷为他刷牙;乳牙出齐后,可以先让宝贝拿着小牙刷放在嘴里当棒棒糖玩,在宝宝有兴致时,妈咪借机赶紧刷牙;3岁以后可考虑教宝贝用幼儿牙刷刷牙,每日最少2次,且饭后或食用甜食后应及时漱口。持之以恒才能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

教给宝贝正确的刷牙方法:

全国牙病预防指导小组推荐一种竖刷法――将牙刷头平行于牙面,并与牙面成45度角,然后顺着牙的长轴刷;刷上牙时从上往下刷,刷下牙时从下往上刷,刷后牙咀嚼面时,前后来回刷;里里外外都要刷到,每次3分钟。

爱心提示:

*何时开始使用牙刷刷牙并无一定的准则,通常是在幼儿长出较多牙齿,且已习惯每天清洁口腔的行为时间始。

*选择儿童保健牙刷,刷柄扁宽,直长。毛软有弹性,刷头小而薄,刷毛丝端圆钝。使用前用清水洗净,淡盐水浸泡10-20分钟。每次刷牙后用温水洗净,刷头朝上放于杯中,放在通风处以免潮湿生细菌。如刷毛分叉、外翻应及时更换,以免损伤孩子的齿龈。牙刷每3个月换一次新的。

*牙膏要用儿童牙膏,不应含有任何药物。5-6岁以后,可以选用含氟儿童牙膏,每次挤出量要黄豆大小,不可多用。牙膏的出厂日期不要超出一年。

妈咪难题:宝贝看见牙刷伸进小嘴就害怕

妈咪出招:你刷刷,我刷刷(妈咪乐天派)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从女儿很小开始,每天早晚我刷牙的时候,都“邀请”她参观。看见从我嘴角溢出的白沫,女儿经常咯咯地笑。刷牙对于她来说,最初的印象就是快乐的,哪里谈得上害怕?

等到该教她自己刷牙时,我都会和她一起刷。看着我一副认真的样子,她也煞有介事地刷开了。女儿还从幼儿园里学来了“刷牙歌”,有了老师的引导和鼓励,她更把会刷牙当成一件了不起的本领了!

扩展阅读

儿童早教:小孩卫生习惯从小培养


儿童独生子的占比愈来愈高、生活的节奏加速等要素,使家长更喜欢以大量的方法给孩子那样或那般的协助,包含穿衣服、进餐、清洁卫生等,基本上是考虑周全。这一方面造成家长的压力加剧,另外不经意间地夺走了孩子自立日常生活的机遇。因而,“我不想、没做了”就变成一些孩子的口头语,它是很不太好的一种趋向。小孩卫生习惯从什么时候培养?

做家长的应当自小就培养孩子亲自动手的良好的习惯,尤其是优良的生活习惯,那样做有益于孩子心身的快乐成长,也可降低孩子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皮肤疾病及其寄生虫感染、传染性疾病的产生。小孩卫生习惯从什么时候培养?儿童

塑造习惯性可在几层面开展:

洗手、洁面

七八个月还不容易站的孩子,可使他坐着父母膝头,由父母给他们洁面;九十个月能站立起来后,就应使他站着洗;待孩子可以得着开饮用水水龙头时,应在大人的照顾下,使他在饮用水水龙头前,自身将脸、耳背、头颈、手腕子等处洗干净。

要让孩子培养早中晚洗手洁面,出门回家了后、进食前均洗手的习惯性。也要文化教育孩子餐前、便后积极洗手,搞脏手、脸后要随时随地清洗。

漱口清洁、刷牙漱口

孩子两岁时,刚开始用凉白开水漱口清洁,三岁至4岁时让其刷牙漱口,刚开始学刷牙漱口,早中晚各一次。应教會孩子刷牙漱口时沿着牙齿缝隙左右刷,由两侧到里侧。那样才可以清掉残余在牙齿缝隙中的食材,爱牙护齿,防止蛀齿。

冼澡、冼脚

大部分孩子都较为喜爱冼澡,孩子不习惯时,可先让其拍水,待了解后再排水。大人协助其洗澡的时候,姿势应柔和、灵巧,留意不必把肥皂沫弄到孩子的眼、鼻、耳中,温度要适合。小孩卫生习惯从什么时候培养?儿童

三四岁的孩子应学好让其在洗时自身用纯棉毛巾或手擦胸口、手臂、腿。睡觉前培养冼脚的习惯性。

四五岁的孩子就应在大人的协助下冼脚了。教孩子把脚指头、脚后跟部洗干净,洗好后擦拭,夏季应天天洗澡、换衣服,别的时节也应按时冼澡、洗头发,勤洗内衣内裤。

勤剪发、勤修指甲

孩子的秀发以干净整洁、大气为宜。指甲长了,藏污,很不环境卫生,也非常容易抓破肌肤,应按时给孩子剪修,大点的孩子家长应教會其自身剪修。但不适合剪得过短,以防孩子用力时磨破指腹腔肌肤造成痛疼。

擦流鼻涕

大人给孩子擦流鼻涕时,姿势要轻,以防造成孩子的抵触。一岁半的孩子家长应提示它用手绢擦流鼻涕。二三岁的孩子就应自身学好随时随地用手绢擦流鼻涕。

小孩卫生习惯从什么时候培养?家长必须经常催促、多具体指导,要用語言激励孩子,使孩子慢慢培养优良的生活习惯。

成功人生应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要充分发展幼儿的大脑,最重要的工作是引导幼儿读书。家长一定要注重孩子早教的这个环节,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掌握更多的知识,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你都看过哪些早教类的书籍?请您阅读小编辑为您编辑整理的《成功人生应从培养好习惯开始》,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

成功人生应从培养好习惯开始

人们常说: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是怎样才能培养宝宝良好的习惯呢?很多家长向我们提出了类似的问题。毕竟,独生子女时代,宝宝的成长不能再来一次。

答案自然众说纷纭,我觉得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给予宝宝理性的爱。现代中国家长的通病是太宠爱孩子,这种宠爱既包括过分放任娇宠的溺爱,也包括寄予厚望过分管束的严爱。宠爱是父母的本性,无可厚非,但不能太宠,太宠了就很麻烦。这里有几个关键的理念,一是科学喂养,科学喂养解决健康成长的问题。二是成功早教,早教解决开发宝宝潜能、培养早期人格的问题。三是养教一体,养育和教育紧密相连,密不可分。比如宝宝吃饭本是养育问题,但是吃饭习惯就事关教育。现在很多家长喂宝宝时有妥协迁就行为:让宝宝看电视、玩玩具、哄骗、追着喂等,或者威胁强迫行为:催促、责备、威胁、打骂等。两者都会给宝宝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不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前者容易使宝宝逐渐变得以自我为中心,养成做事情不能专心的习惯;后者往往会让宝宝在进餐过程中有情绪压抑和焦虑心理,使宝宝逐渐产生胆小、怯懦的退缩心理或大哭大闹等对抗心理,所以喂养问题是跟教育问题紧密关联的。

金钱买不来宝宝的未来,权力也不能保证宝宝的成功人生,只有理性的爱,成功的养教才能给孩子奠定一个成功人生的良好基础。成功的家庭教育知道如何培养宝宝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宝宝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6个好习惯,必须从小培养!


好奇是入门的钥匙,兴趣是求知的开始。想要让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正确的早教是非常重要的。早期教育能够培养开朗外向的性格,让宝宝有自信的与别人交往。那么早教对孩子都有什么样的影响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6个好习惯,必须从小培养!”,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我国著名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先生曾说:“好习惯对儿童来说是命运的主宰,是成功的轨道,是终身的财富,是人生的格调”。因此,作为父母,一定要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下大功夫。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生活习惯

生活是人生第一课,也是最基本的课程,生活习惯的好坏,不仅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幼儿综合素质的体现。它包括饮食、起居、排便、卫生等习惯,做到按时睡眠、起床、安静睡眠并有正确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细嚼慢咽,饭前便后正确洗手、早晚刷牙,饭后漱口等。父母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适当为孩子立规矩,如:玩具玩完后必须放回原处,逐渐养成自己的东西自己整理和爱清洁,讲卫生,有条理的好习惯。

文明礼貌习惯

礼貌看起来是种外在行为的表现,实际上它反映着人的内心修养,体现一个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识。父母要教育孩子,学习使用文明礼貌用语,如“您好”、“请”、“谢谢”、“对不起”、“请原谅”。同时,要注意培养孩子的文明举止,见人要热情打招呼,别人问话要先学会倾听,并有礼貌地回答,保持服装整洁,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道德习惯

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幼儿才能和别人友好相处,积极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觉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具有高度责任感,将来才能成为社会上成熟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种行为规则,尊敬关爱长辈,不随地地大小便、不损坏花草、树木、爱护公共财务,遵守交通规则,能换位思考、团结友爱等等。

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影响,与幼儿的成材直接相关。它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学习好的孩子学习习惯都比较好,而学习不好的孩子多数并不是因为脑子笨,而是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不长时间看电视、玩电脑游戏,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觉完成学习任务,学习专心认真,经常进行广泛的阅读,知道珍惜时间,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等。

思维习惯

良好的思维习惯有助于孩子从正确的角度和方面思考问题,有助于孩子能力的锻炼,知识的获取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灵活的解决问题。如:感觉接触了解新鲜事物,善于观察,勤于动脑,遇到问题能独立思考和解决。特别是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劳动习惯

培养孩子爱惜劳动成果,孩子劳动不是为了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而是为了培养初步的劳动习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要求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学着铺床叠被等,另外帮父母干些家务活,如:帮助摆碗筷、擦桌、扫地、倒垃圾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培养孩子各种良好习惯的同时,父母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增长培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以身作则。在进行培养时还要注意方式方法,坚持不懈,严格要求。总而言之,播下一种行动,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命运。

良好习惯,从小养成


清清妈妈带着2岁的清清去动物园玩。进了园门没走几步,清清就要妈妈抱,妈妈无奈只得抱起清清。此后清清就说什么也不肯下来自己走,累得妈妈走不动了,她却闹着要妈妈再背着她走。看到旁边别的宝宝高高兴兴地牵着妈妈手自己走,清清妈妈真是羡慕。

《三字经》中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意思是说,人刚生下来本性没有什么太大区别,是后天的习惯的养成,使人与人之间性格品质产生了差别。可见习惯养成的重要。有的妈妈会说,宝宝还小呢,能要求他什么呀,我可舍不得让宝宝受一点委屈。这种想法有一定代表性。尤其现在各家都只有一个独生宝宝,能迁就则迁就,能满足就满足,这样教育出来的宝宝往往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性格脆弱,有许多不良习惯。

教育宝宝应该从宝宝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因为宝宝所有的习惯都由大人培养出来的,许多不良习惯如果从一开始就不允许,那么宝宝就会习以为常,不觉得痛苦;而一旦等坏习惯已经形成了,再要去纠正就不容易了。比如:有的宝宝喜欢吃冷饮,没有节制,结果伤害了肠胃,小小年纪就得了胃病。这个责任在家长。宝宝第一次想多吃两个冰淇淋时,家长恐怕没有有效制止,也没有认识到可能的后果。以后宝宝会以此为借口,向家长要更多的冷饮吃,不给就大哭大闹。如果你妥协了,那么下次就更别想制止他了。结果是害了宝宝。再如,上文所说的清清妈妈的例子,也是父母向宝宝的不合理要求妥协的必然结果。

如果你真心为了宝宝好,就要为宝宝的将来着想,从小培养良好习惯,长大才能让他少受痛苦,身心健康成长,父母也才能更多地体会到育儿的乐趣。

卫生习惯的童话故事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