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很喜欢与人交往了,友谊对他们来说有了重要的地位,集体的活动也是他们最喜欢的娱乐。这意味着你的孩子有机会表现出慷慨大方的一面:与小伙伴们轮流玩挖沙子,或者将自己的零食分给小伙伴们吃。但他并不会一直这样,经常还是会以“小气”的形象出现。

不过,别担心!孩子这种前后不一致的做法是很常见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仍然会首先想到自己。他们也非常宝贝自己的东西,所以不会轻易拿出来与人分享。我们也许觉得玩具只是一个小塑料兵或芭比娃娃,不过,小孩子却把他们看作和自己一样的人。

然而,这么大的孩子有时也确实会表现出慷慨大方,而这时你就可以抓住机会表扬他,鼓励他以后还要这样做。先让孩子了解分享的含义就是个不错的开始。

怎么教会孩子分享?

给孩子示范什么是慷慨大方。

以身作则是影响学龄前孩子行为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所以在吃饭的时候,可以问问他:“想不想吃一口我的鸡蛋,宝贝?我分点儿给你吧!”让孩子和你一起做有意思的事情,也会起到同样的作用:“我在浇花呢,过来和我一起拿着水壶吧!”、“一起分享”之类的话,你说得越多,你的孩子就会越快明白它的含义。

和孩子一起讨论他人的需求。

你要尽量让你的孩子去认识他自己以外的世界。所以当你的宝宝在超市里说:“我要巧克力奶!”的时候,你可以这样回答他:“好吧,这是你想要的。现在你来想一想爸爸会想要什么?我们买什么回家给他好呢?”

这样,你就不只是简单地提醒他不要自私,而能用一种最温和的方式提醒他“要想到他人的需求。”

告诉你的孩子分享可以是暂时的。

当你的孩子知道把玩具给小朋友玩过之后,还是可以拿回来的,他会感觉好很多。所以你可以给宝宝解释说:“雯雯只是借你的娃娃玩一下,她不会把它拿走,娃娃还是你的。”

对孩子的自私行为表现出不赞同。

坚定、一贯,但不至于严苛的训导,能够教会你的孩子你们家对于慷慨的态度。你可以这样说:“你把所有的动物玩具都藏起来自己玩,这样做不好。在我们家里,大家都要一起分享的。分一些动物玩具给你表弟玩吧。”当然,还是尽量不要使用惩罚手段为好。因为这样做并不能让他变得更慷慨,相反却很可能只会使他更加抗拒。

尽量夸奖你的孩子。

每当你的宝宝确实做到与别人分享的时候,你一定不要忘记告诉孩子他能够这样做,你有多高兴。你可以这样说:“你能把你的糖果分给我吃,真是太好了!”或者“你能把自己的娃娃给妹妹玩,我真为你骄傲!”能够让你高兴,他自己也会很高兴,逐渐地,孩子就会自然而然地做出慷慨的举动。

把一些玩具收起来。

把所有的东西都拿来与人分享是很难做到的。毕竟,你也不会愿意你的邻居来开走你的新车。如果你的宝宝知道自己最喜欢的几样东西是不用和别人分享的话,他也就能更容易接受把别的东西拿出来共享。

如果一个小朋友要来你家,你就可以让你的宝宝把他最最喜欢的小汽车先藏起来。告诉他不一定非要把小汽车拿出来和小朋友们一起分享,因为这对他来说是特别的,但其他的玩具就要和小朋友一起玩了。

让你的孩子向其他小朋友学习。

学习分享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的小伙伴们教他——他们会教的!每次孩子们为了玩具吵闹起来的时候,你尽量不要搀和进去;当他意识到自私的行为会使小朋友不再来找他玩的时候,孩子最终会学会如何妥协的。

找到孩子小气背后的原因。

如果你的孩子始终做不到与人分享,那你就要看看他生活中是否有其他的原因。你们是不是刚搬了家?他是不是刚开始上幼儿园?还是他最喜欢的宠物死掉了?有时候,孩子接受不了巨大的转变,就会更粘着自己喜爱的东西。如果是这样,那么他紧紧地把住某些东西,是因为他需要更多的安全感。

不要灰心!给他一些时间,帮助宝宝从真正困扰他的事情中走出来,关于分享的课程,可以留到以后再上。

相关阅读

不要这样教宝宝“分享”!


对于一个三岁的儿童来说,东西没有“你的”、“我的”、“我们的”分法,只有“我的”,尤其是现在,家里只有一个孩子,好的东西就是该“我的”。儿童这种“拥有”的概念是正常的,也是日后通往共享必经之路。必须让孩子懂得所有,她才能学会分享。

1.强迫宝贝分享

当妈咪将宝贝手中的玩具拿走给另外的小宝贝玩的时候,宝贝会有什么感受呢?假定你在办公室,老板突然过来抢过你的笔记本电脑并将它交给另外一个同事,你会对老板感激涕零,并且心甘情愿与你的同事分享吗?同样的道理,强迫小宝贝与小伙伴分享他的一切对宝贝来说也是一种伤害。

2.大的应该让着小的

小宝贝总想向大一点的宝贝看齐。比如姐姐在玩球,一旁的小弟弟一定也闹着要一个球。不管姐姐手里拿着什么,哪怕小宝贝本来根本就不感兴趣的任何物品,他都会要求要有个同样的东西放在手里。大多数的妈咪可能会告诫姐姐将手里的物品让给弟弟。其实这是不公平的,如果这个小姐姐是个敏感的孩子,她会怀疑父母对她的爱,她的心会因此受到伤害。而小宝贝在这样的宠爱中也学不会分享的技巧。

3.强迫宝贝轮流玩

强迫宝贝轮流玩是父母教宝贝学习分享最常见的策略之一,但是,小宝贝们常常在别的宝贝刚刚把玩具拿到手的时候就急于将玩具夺回来。对于3岁以下的宝贝来说,因为他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时间的概念,因此轮流玩仍然不是有效地解决宝贝之间争端的好方法。

4.抢走宝贝手里的玩具

当小宝贝之间因为玩具而起争端的时候,千万不要抢走一个宝贝的玩具交给另一个大声哭闹的宝贝。妈咪的这种方式无异于在向宝贝传达某种错误的观念,它会让宝贝觉得只要哭闹就可以达到目的,只要动手去抢就可以解决问题,因此,这种方式产生的负面影响非常大。

孩子的行为没礼貌 父母这样做


在宝宝的成长中,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他的口中总是能冒出这样或那样的“不太礼貌”的话,其实这些话并不是宝宝自己发明的,他都是从周围环境中学习得到的。除了这点,宝宝还会出现别的无礼行为,那爸爸妈妈们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下孩子常见的4种无礼行为。

1、对老人不尊敬

在孩子眼里,父母有着一定的威严,因此在父母面前也不敢做出太“出格”的行为。但是爷爷奶奶对于孙辈有着百般的溺爱,这样让孩子在不断地向祖辈索取爱,并且他会觉得这一切都是应得的,并不懂得珍惜。渐渐地,孩子稍有不满就会发泄到祖辈身上,表现得没规矩。

你可以这样做:如果孩子将不满的情绪发泄在老人家身上,或者在行为上肆无忌惮,家长要立刻制止孩子的行为,并要求他向对方道歉。家长要让孩子意识到家长对于他的这种不礼貌的行为是非常反感抗拒的。事后,家长还应该对孩子刚才的行为做“思想工作”,帮助孩子一起冷静分析他言行的错误,同时也要教给孩子如何在合适的场合和时机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

2、直呼家长姓名

我们在美剧中经常会看到外国的小孩直呼父母的名字。但是在传统的教育观念中,我们一直都认为直呼长辈姓名是没礼貌的行为,尽管一些家长对于小孩直呼自己的名字持无所谓的态度,甚至鼓励孩子直呼自己的名字,因为他们认为这样可以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

孩子的这种“没大没小”行为刚开始都是来自对他人的模仿,特别是在孩子学习语言的阶段,他们很快便学会大人之间的称呼方式。当家长听到孩子对自己的称呼,觉得好玩并且给予孩子回应,孩子便不会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当,这对于孩子来说也是一种无形的强化。

你可以这样做:如果出现孩子直呼家长姓名的情况,家长就要注意自己在孩子面前的称呼用语了,告诉宝宝直呼长辈姓名的行为是不礼貌的,然后引导宝宝称呼家长要用“爸爸”“妈妈”,叫别人要用“叔叔、阿姨、老爷爷、老奶奶”。对于孩子有意为之的呼喊,家长可以先不理睬他,等他正确称呼你了,你才对他做出回应。

3、人来疯

每次家里有来人做客的时候,宝宝都特别的兴奋,行为举止和平常很不一样,谁的话也不听,有时候叽叽喳喳地乱说话,不懂礼貌。宝宝的“人来疯”表现可能由于平时出席这样场合的机会太少了,所以他太想要表现自己来引起大家关注;或者是平时受到父母的约束太多,现在父母碍于情面又不便在公开场合过多管束孩子,孩子便把握这个机会尽情地发泄一把。

你可以这样做:在家里来客人之前,家长可以和孩子做一次“教育”工作,给孩子提出一些礼貌举止的要求,做好约法三章。平常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到他人家里做客,或者教育孩子一些接待客人的方法,比如学会叫人、给叔叔阿姨倒茶,孩子有了更多接触外人、招待客人的机会,便逐渐形成礼貌待客的好习惯。

如果孩子出现了“人来疯”的举止,父母还是尽量不要在众人面前严厉批评孩子,以免挫伤他的自尊心,家长可以用眼神或语言提醒孩子注意举止,告诉他不要忘记事前的约定。事后,家长可以和孩子开总结会,对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为他指出哪些方面做得好,哪些方面做得不够,这样的分析有助于改进宝宝的待客行为。

4、故意跟大人对着干

宝宝到了2、3岁左右,自我意识逐渐增强,你会发现以前宝宝都是很听话的,现在却总是和父母唱反调,妈妈叫他往东他便偏要往西。宝宝对人对事开始有自己的价值判断和诉求,因而和大人的冲突也会增多,他们往往通过这些叛逆行为来表现自己已经是个“小大人”,有足够的能力去完成一些事情。

在公开场合中,宝宝的这些对抗行为让父母难以下台,因而对孩子呼喝责备,却让事情更难解决。如果家长能够抓住宝宝的心理特征,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想法,或许你会发现更好的解决冲突的办法。

你可以这样做:对于宝宝的无理行为,家长首先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大哭大闹,最好就是以冷处理的方式,把他撂在房间里让他独自冷静反省;如果宝宝只是有点情绪失控,家长不妨以柔克刚,给他一个拥抱,宝宝很容易在妈妈爱的抱抱中平静下来;如果宝宝表现得真的很过分,家长也可以以严厉的口气和态度批评孩子,告诉他这样做的后果将会是什么,让他知道已经到了爸妈容忍的底线了。

早教知识:宝宝不爱看书父母需要这样做


每次说到给宝宝创造读书气氛,爸爸妈妈们总是认为需要有安静的书房、淡淡的灯光、舒服的写字台、亲昵的亲子关系等等,没错,这些都是必要的环境;但减少不必要的外部刺激,在有限的范围内选取,阶段性地提供新鲜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境要素,这比过分充足的、让宝宝难以选择的、迷乱的环境更好。

1、创造良好的家庭读书气氛

爸爸妈妈们从不读书的话,很容易造成宝宝就不会知道读书是什么事情,更没有办法体会到读书带给自己的乐趣,因此也就无从“爱上读书”。有人曾在两所爸爸妈妈们来源差异较大的小学进行调查,a小学的爸爸妈妈们大多来自高校,其在家中有大量时间用于读书和写作;b小学的爸爸妈妈们大多为普通工人和售货员,其在家中有大量时间用于看电视、打麻将、聊天。结果发现:a小学的宝宝发生自发读书和书写行为的时间也较早,且认为读书和书写就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b小学的宝宝发生自发读书和书写的时间则较晚,且不将读书和书写当作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观察小组的人员要求b小学实验组的爸爸妈妈们每天在家中进行半小时只左右的读书,读书内容可以是报纸,也可以是任何书籍,要求是必须在宝宝面前进行,且读书时要表现出专注和愉悦。坚持了几个月之后,b小学实验组的学生自发读书行为明显增加,且开始认为读书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其爸爸妈妈们也认为,宝宝最近的学习态度和成绩有所提高。

2、提供适当的早期读物

有一部分爸爸妈妈们说,我们很两个人都很爱读书,也为宝宝买了很多书,可是,为什么宝宝还是不爱看书呢?这时,我们需要来检视一下,你到底为宝宝买了什么书?

3、给予适当的亲子读书指导

出现了适合宝宝的图书,然后要做的就是爸爸妈妈们怎么和宝宝一起读的事情了。一般来说,就需要通过一些技巧,帮助宝宝从依赖读书经由分享读书过渡到独立读书。在这个过程中,读书由一个接受的过程变成一个类似于游戏的建构的过程,宝宝会积极地参与其中。

4、创造适当的亲子读书环境

还有一些爸爸妈妈们,愿意花钱,家中藏书无数,各种书桌书椅写字柜样样都有,可宝宝还是不喜欢读书。究其原因,竟然是“钱多惹的祸”。在有限的范围内选取,阶段性地提供新鲜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环境要素,这比过分充足的、让宝宝难以选择的、迷乱的环境更好。

总结: 爸爸妈妈们从不读书的话,很容易造成宝宝就不会知道读书是什么事情,更没有办法体会到读书带给自己的乐趣,因此也就无从“爱上读书”。读书由一个接受的过程变成一个类似于游戏的建构的过程,宝宝会积极地参与其中。

这样做可以改善害羞宝宝


有不少小朋友很害羞,有1/5的儿童天生就害羞,有一部分儿童是有一段时间害羞,大约有一半儿童到六岁还害羞呢!

害羞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先天的性格如此外,还有一,自我意识开始发展,怕别人不尊重自己,对自己不友好;二,自我评价低,怕别人说自己能力差,尽量躲避;三,有陌生人焦虑(strangeranxiery)。一般来说,五六个月到一岁半,这个现象比较重,但有的孩子会推迟出现或延续长久,到两岁以后还有表现,你的孩子可能属于这一类;四,可能有"预见",和小朋友在一起玩时,受到过欺侮,不愿和他们玩,表现出退缩等。

孩子有了这种表现,可以这样做:

1、不要批评,不要吓唬,不要硬要他叫人,硬要他去和小朋友一块玩,放松一些,要接受他这种性格或宽容他这一个阶段的这种表现。

2、不要把害羞当作错误行为,对这种行为表示不满,甚至暗示他因为有这种行为,所有不喜欢他了。反之,要以平常心对待,要他知道暂时不和成人打招呼、不和小朋友一块儿玩,并没有什么大问题。往往过了三岁,他就自动好了。

3、不要当他的面给他贴标识,说他是个害羞的孩子。需知,标识会深深植入他的心,他会认为自己就是这个样子了,可能以后他还会利用这个标识来逃避不喜欢的人(这是有意识的了)。

4、对于自我评价低的孩子,要帮助他们提高自信心,学会玩玩具(如搭积木、串木珠等)、上滑梯、荡秋千等。这样做,可以使他们跟上别的小朋友,才可能愿意和小朋友一块儿玩。

5、要对朋友、同事做工作,不要过份要求这种小朋友"叫人"。最好先远离他,逐渐接近,他就能适应了,这时,他也会主动"叫人"了。"叫人"是一种礼貌,但如果对人太度好,愿意接受人,人家和他讲话、玩,他都能友好相待,不叫人也没有太大关系。

6、还是要多讲一些故事,那些不害羞、胆子大的小主人翁影响他。记得多年前曾有一个动画片叫做"怕羞的小黄莺",讲的是一只小黄莺很怕羞,不敢当大家的面唱歌,虽然它的歌唱得非常好。后来受到许多朋友的鼓励,它开始在大家面前唱了,受到了大家的欢迎,鼓掌很热烈,从此它就变得不害羞了。这个故事使许多小朋友改变了怕羞的表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