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儿童教育专家玛莉·科尔卡博士从事的一项专题研究显示,在学龄前幼儿中,精力过剩所占比例不小于10%。孩子精力过剩的具体表现因人而异,大多聪明好动、反应灵敏、好奇心强、感情丰富,但往往比一般同龄孩子更为顽皮。

其中不少精力过剩的孩子还因为太过调皮,被父母或老师认为是“朽木不可雕”,认为是“差生”。专家指出,对精力过剩的孩子要因势利导,而不可任其自然发展。

宝宝精力过剩与遗传有关

研究显示,宝宝的精力过剩主要受遗传因素影响,他们体内一种内分泌腺素——肾上腺素的成分明显高于普通孩子。专家们还惊奇地发现,比起其他孩子来,精力过剩的宝宝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往往高得多。原因很简单:他们表现出来的好动、好问和淘气往往会被大人们视为“不听话”或“不规矩”。此外,过剩的精力由于找不到正常、足够的渠道发泄,宝宝还常会处于一种类似青春期少年才有的烦躁、焦虑等不平衡的心理状态之中。

所以,面对精力过剩的宝宝,妈妈千万不要轻易用“调皮”“讨人厌”之类评语给宝宝贴上许多负面的“评价标签”。妈妈应该更理解他,帮助他,引导他把充沛的精力以健康的方式得到排遣。

发现宝宝精力过剩,妈妈可以这样做

*适当加大他的运动量:让你那精力过剩的宝宝多运动。这既可促进他的身体健康,也可帮助他消耗过剩的精力,获得机体的舒畅感与心理平衡。

*给他一些“障碍”:不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幼儿园里,爸爸妈妈或老师可以让他们参与比同龄人更需要体力、智慧的活动和游戏,或向他提出较难的问题。这样既可以让他的精力得到良好的发泄渠道,又可以让他避免盲目自大。

*鼓励他与大孩子为伴:如果宝宝精力过剩,让他与比他大两三岁的大孩子为伴是一种明智之举。这样可更好地满足他的求知欲,相对大强度的活动也可让他得到体力的宣泄。

*保护他的“独立性”:精力过剩的宝宝往往较早熟,让他早些体会“独立性”也很重要,否则过多的干涉与限制特别容易激发精力过剩宝宝的反抗。

*扩大他的视野:经常带他去博物馆、图书馆、植物园等地方,让他过剩的精力有足够的渠道发泄,又可培养他健康的爱好,使得他的心灵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不是任由过盛的精力支配着盲目发泄,从而导致宝宝性格粗鲁、内心粗糙。

*和他建立更亲密的亲子关系:如果你的宝宝常处于精力过剩的状态中,你更应注重和宝宝建立亲密关系,理解他的优点与弱点,在他烦忧时更好地帮助他。这样可以帮助他大大减轻心理压力。

*教育须耐心:要培养一个精力过剩孩子成才,在某种意义上比培养一个智力和精力平平的孩子更为艰难,因为这些孩子往往太有主见,此时耐心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延伸阅读

面对孩子大哭大闹,家长可以这样做


前言:大哭大叫、遍地打滚、撕咬乱踢……孩子发飙时,许多父母都束手无策。如果以暴制暴,父母也大发脾气,效果往往适得其反。怎么应对发脾气的宝宝呢?

近日,美国“深度父母”网(parentfurther.com)刊出了专家的建议。

如果孩子大喊大叫,甚至撕咬乱打,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1.对他们给出简短有力的指令:“不要咬”、“别打”、“别踢”、“不要叫喊”。

2.孩子越生气,你越要冷静。如果孩子尖叫,你也又喊又打的话,只会让问题变得更糟。

3.试着让孩子平静下来。用安静的语调跟他说:“你可以生气,但是让我们来谈一谈,好好解决问题。当我们变得愤怒的时候,我们不可以乱打乱踢。”

4.教孩子怎么宣泄情绪。孩子之所以撕咬乱踢,是因为他找不到合适的发泄情绪的方法,你需要为孩子做出榜样,让他知道除了愤怒的发泄方式之外,还有别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向父母倾诉;比如听听音乐,做游戏来转移注意力。

如果孩子大哭大闹,可以尝试以下办法:

1.紧紧拥抱或给他们空间。对许多孩子来说,给他们一个紧紧的拥抱,能让他们止住哭泣。但是有的孩子在哭泣时更需要有一点自己的空间,这时候,你要满足他,表现出支持。

2.解决生理需要。很多孩子大哭大闹是因为太累、太困,甚至太饿。所以,要先解决他们的生理需要。

3.一些小孩喜欢用大哭大闹来控制大人,特别是在公共场合。如果孩子在商店里发脾气,你应该表示出理解,但态度一定要坚决,告诉他:“我很抱歉你感到不高兴了,但是我不会给你买这个玩具的,我们现在要离开了。”你在做这一切的时候要保持镇定,这样一来,慢慢的孩子就知道大哭大闹不管用了,以后会变得越来越安静。

4.如果孩子自己慢慢学会了如何控制愤怒,那你就该花更多的时间教他怎么应用到生活的其他方面。要耐心,要持续。总有一天,一切都会好起来。

本网站小编总结:孩子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也是他们的沟通方式,多观察孩子的言行就能听懂孩子们的特殊语言,用适当的言语去引导他们,让孩子明白该怎样去沟通。

爸爸可以这样陪宝宝


最温情爸爸

推荐爸爸:灿爸

讲述:丁胜云

好爸爸经验:

优秀的父母,首先要成为出色的观察者,学会揣摩孩子的心思。

聪明孩子是鼓励出来的

一辆小汽车从小区门口开过去,灿灿举起小胳膊“嗯嗯呀呀”。“哦,灿灿看见一辆小汽车开过去啦,是不是啊?”灿爸紧跟着灿灿的手势问道,灿灿认真地点点头,她听懂了爸爸的话。

再过几天,灿灿就满1周1啦。不到11个月,我们就发现,她会用点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用手势与我们沟通更是她的强项。想去哪里,想拿什么,总是使劲地想用手势告诉我们。

灿爸常说,不要小看这么小的孩子,她也是有想法的,应该像朋友那样和她交流,一个优秀的父母,首先要成为一个出色的观察者,学会揣摩孩子的心思。

有次我给灿灿喂饭,灿灿显得很不安分,小手挥来挥去。灿爸走过来问她:“灿灿是不是想用勺子自己吃啊?”灿灿点点头,于是灿爸拿了个塑料小勺子递给她。这下小家伙开心了,用小勺子沾沾碗里的东西然后再送到嘴里去。呵呵,小P孩模仿得还挺像样的。

然后,灿灿又把勺子对着我的嘴送过来,坐在一旁的爸爸发现了,“哇,灿灿真棒,灿灿也要喂妈妈吃饭,是不是啊?”灿灿又点点头,于是这顿饭就在我们互相喂食的过程中愉快地吃完了。

看到我们非常认真地“吃”着她递过来的空勺子里的东西,小家伙乐呵呵的,我想她的快乐不仅因为自己的成功模仿,还来源于爸爸妈妈对她的理解、支持与肯定,更来源于她觉得自己的沟通与表达方式是有效的。

最耐心爸爸

推荐爸爸:桐爸

讲述:小雨

好爸爸经验:

让孩子平等、自由、个性地发展,相信每个人都能成为好爸爸。

细腻的爱培育出阳光女儿

在很多传统家庭中,爸爸充当着更严厉的角色,但恰恰相反,桐爸带给孩子的却是如水细润般的爱。现在的桐桐快两岁了,性格外向、大方。只有我明白,这是爸爸不断鼓励、一点一滴努力的结果。

桐桐以前在家话很多,可是出门一见陌生人就躲在大人身后。我有些着急,而桐爸却不紧不慢地说,“孩子现在怕生是很正常的,你对她的期望值远远超过了一岁多孩子的反应能力,我们要多带她出去适应,孩子的自信要建立在大人的鼓励之上。”

有时上班很累,我回到家就懒得带女儿下楼,每每被桐爸一起拽着出去。令我叹服的是,在桐爸眼里,陪女儿玩总是那么快乐。每次下班早回家,他都要带上桐桐去小区转转,父女俩开心嬉戏的身影常常引来大家艳羡的目光。

现在女儿外向多了,但随之而来的问题是性格也变得执拗起来。女儿无理取闹时,我总忍不住要发火,而桐爸总是试图转移她的注意力,没有粗暴和命令。女儿调皮时,我更多的是告诉她不能这样不能那样,而桐爸则是乐呵呵地陪她玩个够,他总是说,“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我们不能剥夺她的快乐”。

尽管在育儿问题上和桐爸有争执,但我内心里却常常被他这种细腻的爱而感动。女儿一哭跑得最快的是爸爸,每天夜里起床帮女儿盖被子的是爸爸,不落一节课陪女儿上早教课的是爸爸,像孩子般陪女儿玩的也是爸爸……这种耐心常常让我自叹不如,付出总是有回报的,现在的女儿对爸爸依赖明显多过了妈妈。

最坚韧爸爸

推荐爸爸:扬扬爸

讲述:陈武

好爸爸经验:

碰到这种孩子,你肯定要特别有耐性,必须讲究方法,为孩子要舍得付出。

五年不会说话的孩子终于开口

他在孩子出生后不久去了台湾。一年多以后,当他再看到儿子时,儿子没有叫“爸爸”,没有雀跃地奔向他,脸上也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愣愣地看着他。

很快,他就发现孩子害怕融入群体,看到人多就紧张,经常会尿裤子。为了让孩子变得胆大些,以后的每天晚上,他就骑着摩托车带扬扬去公园玩。

慢慢的,扬扬不那么紧张了,但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扬扬一直到五岁,还不会开口说话。在福州的一所残障学校,扬扬被诊断为先天愚型,也叫糖氏综合征,就是像舟舟那样的孩子。陈武的泪一下涌了出来。

孩子不会说话,他绞尽脑汁还是徒劳。有次,他听到儿子含糊地说了句“神经病”,这让他欣喜若狂。

没有父母愿意教孩子学坏,但兴奋中的陈武“反其道而行之”,开始兴致勃勃地教儿子“骂人”。“那时候,最经常教他骂‘神经病’、‘有毛病’、‘贪吃婆’什么的,只要能刺激他开口,我就知足了!”陈武笑着说。

这不可思议的方法,居然就这样让扬扬开口说话了!扬扬的开口,给了陈武信心和动力。他开始用自己独特的方法一点一滴地教着孩子。

“有时候一边跟他玩扑克牌一边教他数数;有时候教他写字,在本子上写一个字,让儿子跟着模仿一个字。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教。”

扬扬这类孩子特别固执,稍不顺他的意,就会发脾气,不是原则性的问题,陈武都尽量顺着他。尽管这样,父子间的冲突还是每天都会发生。

“比如孩子爱看电视,我有时会强行把电视关掉,他就发脾气。我如果发火,他会更火的,那怎么办?扬扬很怕痒,我就开始挠他的胳肢窝!碰到这种孩子,你肯定要特别有耐性,必须讲究方法,为孩子要舍得付出。”

那天,在记者跟陈武聊天时,扬扬很旁若无人地“捣乱”着,一会搂爸爸的腰,一会扯爸爸腰上的皮带,一会又把爸爸的脸扭过来亲吻着。残障学校的潘老师说,“扬扬现在学会撒娇了,基本的交流也没有问题,大家都知道,扬扬有个特别爱他特别用心的好爸爸。”

家长这样做,宝宝认字超高效!


简单的方法,大智慧。

有一次,跟几位妈妈吃饭,饭间有位5岁的小男孩大南拿着妈妈的手机,一本正经地帮妈妈读信息,读着读着,饭桌上的几位妈妈都很惊讶,都纷纷赞叹说怎么这孩子能认的字这么多?让我暗暗称奇的是,孩子在读到“匪夷所思”时毫不含糊,这么难的字,按常理怎么也该到小学高年级才能学到吧?

大南的妈妈说出了大家心中的疑虑,她用图片结合着让大南认字。听到“图片”2字,我敏感地捕捉到了关键点,“图片”——完全符合孩子学习的心智模式,也被2006年美国记忆冠军JoshuaFoer称之为“符合大脑运转原理”的方法。

当然,大南的妈妈不懂画图,她的方法是先从网上直接搜有关实物或实景图片,然后在图片上标记汉字,最后再打印出来让孩子认,每两天认一张,已经坚持了2年。

为什么这个方法符合孩子学习的心智模式?

常看幼儿说的爸妈一定记得具体形象思维。即幼儿期的孩子依靠事物在头脑中的形象来思维,他们对于抽象的东西常常无法理解,更难以记住,即使在小学的低年级,孩子们还是以具体形象为主,抽象思维逐渐发展的阶段,所以跟图片结合的方法,尤其适合10岁内的孩子的学习。因为在皮亚杰等发展心理学家们眼里,9-10岁才是思维类型变化的具体转折年龄。即使是我们这些成年人,也更喜欢画面的视觉形象而不是抽象枯燥的文字。

这种方法,也叫位置记忆法,已被语言天才们百用不厌了:

1、会25种语言的蒂莫西.多奈

这种学习语言的方式,被TimDoner蒂莫西.多奈称为位置记忆法。蒂莫西.多奈是谁?一位美国的语言狂人,从7岁开始学习各种外语,至今流利掌握的语言有25种。据说他有时能在几周内便掌握一种语言,也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人家甚至连我们的文言文也学上了。下面是他学习语言中特别推荐的方法,即位置记忆法,看看他标记的图:

2、古希腊的Simonides

记忆学者们常常认为,人的大脑尤其擅长形象记忆和空间记忆。这方面的应用,最早的记载来自古希腊的公元前447年,一位名叫Simonides的诗人。Simonides有一次参加宫廷宴会,在宴会进行过程中,宫殿突然倒塌,宴席上的客人全部无一幸免,只有Simonides侥幸逃脱。在人们处理这些遇难者时,因为身体被砸得太严重,没人能认得出模样。Simonides就通过出色的形象记忆和空间记忆,迅速记忆出宴席上客人的身份。

3、5岁懂8国语言的维尼芙雷特

美国一位语言学教授斯托夫人,也曾重点推荐过空间形象记忆的方法。这位斯托夫人的女儿维尼芙雷特被妈妈教育成语言天才。小女孩3岁能写诗歌散文,5岁已经学会了8国语言。有一个场景,斯托夫人是这样做的:

选择一个房间或家里某个角落,让女儿先进入到这个房间,看一眼这个房间的所有物品,然后让女儿出去。斯托夫人接着迅速变换房间内1个或2个,有时是多个物品摆放的位置后,再让女儿进入房间观察房间的变化,并说出物品的词汇和句子表达。斯托夫人说,这种学习语言的方法,孩子的记忆非常牢固。这便是利用了儿童的形象记忆和空间记忆的优势。

最后,幼儿说提醒:认字别忘记“重复”

语言的高效学习,形象和空间记忆是重点,但还需要注意“重复”。就如蒙台梭利所言,重复是幼儿的“常同行为”。“重复”不仅是孩子们心智发展所需,比如宝宝们在成长的早期会重复不断地丢玩具、重复不断地看同一部动画片;另外,“重复”也是孩子学习的基本要求。大南妈妈的做法,是每一周都会把上一周所有的“汉字空间图”拿出来让孩子再辨认。但有些孩子可能会排斥,觉得已经学过了就不用再学,这其实也是大脑的“喜新厌旧”机制在起作用。那么父母们可以让孩子读读囊括了相关已学会的汉字的绘本或童书让孩子们阅读,从而达到一个记忆增强的效果。

套用名人NelsonMandela的说法,如果你用Ta自己的语言跟Ta交流,Ta会记在心里!所以语言学习,父母需要理解儿童大脑的脾性。

父母可以陪孩子做的事情(春季亲子专题)


前言:生活之中,父母可以陪孩子做的事情有许多,所学的知识也不一定仅仅从课本上去获得,其实在现实的生活之中,父母们可以陪伴孩子一起学习的事情有很多,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看看吧!

社区活动篇

跳呼啦圈

做法:把几个呼啦圈一字排开,父母先顺次从一个呼啦圈跳到另一个,然后引导宝宝也来调。如果只有一个呼啦圈,父母也可以示范着把呼啦圈从自己的头顶套进去,放在地上,再跳出来。

温馨提醒:一个简单的玩具变换出多种,全方位地增强宝宝身体地协调性。当然,这也是父母自己减肥的好办法。

踢皮球

做法:父母和宝宝相距三五米面对面站立,先由父母把球踢给宝宝,让宝宝用同样的方式把球踢给父母。随着宝宝“技艺”的提高,和宝宝的距离可逐渐拉大,难度可适当增加,比如故意把球踢偏。亲子网

温馨提醒:能锻炼宝宝“击中”目标的准确性,锻炼快速反应能力和短跑能力,使全身得到运动。

坐轿子

做法:父母俩分别双手交叉搭在一起做一个轿子,宝宝脚伸进爸爸妈妈手臂环成的圆圈里,坐在手腕上就像坐在轿子里面。

温馨提醒:首先锻炼宝宝的空间感和平衡能力。再则,手拉手的爸爸妈妈是不是也有一丝久违的甜蜜呢。

抓小鱼

做法:父母面对面双手对握成拱桥状,让宝宝和外公外婆爷爷奶奶等一起列队从拱桥下经过,一边走一边唱小鱼游来了游来了,快快——快快抓住他,父母立即把拱桥放平,抓住正在经过拱桥的“小鱼”。如此反复。

温馨提醒:天伦之乐当然不能忘记长辈,同时锻炼宝宝的反应能力。

放风筝

做法:带上风筝,找一片篮球场大小的空旷之地,父母示范宝宝放飞风筝,如果宝宝会跑了,也可以准备一个宝宝专用的小风筝,让他体会下放风筝的感觉。

温馨提醒:一只高高在上的风筝可以让你成为孩子心中的偶像,对于宝宝,则有助于锻炼手、腕、肘、臀、腰、腿等各部位的互相配合,使全身得到锻炼。

走进社会篇

闲逛商场、超市

做法:父母带着宝宝到商场超市去走走,记得随时给宝宝介绍商品和特殊的标志,也可以在购物的时候有意识的锻炼宝宝数数和简单的计算。

温馨提醒:帮助宝宝认识更多的物品,培养宝宝的数字观念,但是一定要记得,不要因此买回很多没有用的东西。

友情串门

做法:在同一个社会,找些年龄相仿的宝宝,提前打过招呼后,父母就可以带着宝宝到小朋友家去串门,当然,一定要记得带些小玩具和小礼品。

温馨提醒:有助于提高宝宝的社交能力,通过分享玩具和互赠小礼品了解一些简单的社交尝试和技巧。

体验农家生活

做法:父母带宝宝去城郊的一些农家,陪同宝宝一起采摘水果,蔬菜,参观水车等农具。稍大些的宝宝,也可以去军营,参观打靶场等。

温馨提醒:长期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一定会喜欢上农家的氛围,这有助于拓宽宝宝的视野,更重要的是给宝宝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看一场儿童剧

做法:父母带着宝宝去音乐厅听一场音乐会,或者去剧场看一场儿童剧。内容题材要适合宝宝年龄。

温馨提醒:宝宝不一定能够完全看懂、听懂,但是经常感受剧场气氛,对培养宝宝的耐性和沉静气质很有帮助。另外要提醒的是,电影院并不适合太小的宝宝。

亲近自然篇

倾听大自然的声音

做法:带宝宝去远离都市的自然空间里,让宝宝听听自然界鸟的声音,风的声音、甚至雨的声音……也可模仿这些声音,并让宝宝学,比比谁学的更逼真。

温馨提醒:自然界声音纯净、自然而且真实,对净化宝宝的听力很有好处,而且在模仿发声比赛中激发了宝宝的竞争意识和观察能力。亲子教育

去植物园

做法:可以去植物园或是郊外观察动植物,父母要在陪同宝宝观摩的同时,注意为宝宝讲解动植物的特点,也可以预先参考有关资料或者现场听解说员讲解。

温馨提醒:观察真实的动物比平时看画册形象很多,也有助于发展宝宝的想象力建立素材库。

饲养小动物

做法:选择些比较容易养活而且温驯的小动物,如金鱼、乌龟、蚕宝宝、小蝌蚪等,父母要记得提醒宝宝给小动物喂食了,并观察小动物每天有什么新的变化。

温馨提醒: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观察力和耐心,培养宝宝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性格,建立良好的责任感。最后不要忘记把养大的蝌蚪放生。

种植花草

做法:父母不妨在院子或阳台上种些简单的植物,如:绿豆芽;每天带宝宝观察豆芽生长的情形,并把市场上买来的豆芽拿来比较,告诉宝宝有哪些不同。

温馨提醒:有助于提高宝宝的观察力,培养耐心,更因此感受生命成长的独特魅力。

观察云的变化

做法:云有各种不同变换的造型,父母可以引导宝宝这朵云又像什么,也可以告诉宝宝云的来由等。同样的内容还可以是沙的变化,水的变化……

温馨提醒:最佳的姿势就是和宝宝躺在草坪上,发挥宝宝的想象力,锻炼宝宝口语表达的能力。

寻找小蚂蚁

做法:带宝宝去公园里,如果看到蚂蚁,父母可以引导宝宝看蚂蚁的走路线路,在蚂蚁洞口放个米粒,引导宝宝观察观察蚂蚁运米粒的场景,并适时地介绍给宝宝蚂蚁的生活情形。

温馨提醒:不错,即使是小小的蚂蚁也是一种生命,不能随意践踏,帮助宝宝建立尊重自然,爱护自然的观念。

安静蜗居篇

亲子共读

做法:选一些宝宝平时感兴趣的书,用夸张的语气给宝宝大声朗读,并适时地问宝宝一些简单的问题,如果宝宝回答正确了,就狠狠地表扬一下。

温馨提醒:书中自有黄金屋,培养宝宝热爱读书的习惯是永远不变的硬道理。等到孩子大了,你就会发现读书的好习惯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好处。

看碟片

做法:为宝宝精心选择一些适合宝宝年龄的DVD或者VCD,比如《海绵宝宝》、《彼得兔的世界》等,陪同宝宝一起看片,遇到片中需要互动的地方,可以和宝宝一起动起来。

温馨提醒:丰富宝宝的储备量,同时从影碟故事中学习技巧及常识,但要注意时间的控制,别让宝宝的视力受伤害。

画画

做法:父母向宝宝谈论一些话题的时候,可以有意识地准备若干画笔和纸张,适当的时候用笔在纸上画,画完了让宝宝告诉父母画的是什么。

温馨提醒:不要介意宝宝画了什么,只当这是一个锻炼宝宝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小游戏。

捏面团

做法:准备一些彩泥(也可以用面粉代替),父母示范着给宝宝捏些小动物、小水果,让宝宝模仿着捏。

温馨提醒:虽说玩面团是有些浪费粮食,但的确让宝宝在增强小手灵活性的同时,锻炼了想象力。如果让宝宝洗干净小手,再玩面团,那玩好的面团完全是可以食用的。

做家务

做法:父母在做家务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宝宝参与进来,剥毛豆、理韭菜等,同时不要忘了适时地给予宝宝夸张的表扬。

温馨提醒:唯一让你感觉有些难受的是,原来自己真的老了,身边那个小小的儿女居然已经会帮你做事了。这样既让宝宝认识了很多蔬菜,锻炼了动手能力,对增进宝宝的食欲也有很大帮助。

本网站小编总结:让孩子在生活中学习,可培养了孩子生活的实践能力,同时又加深了亲子关系的合谐,因此希望家长们都能够更多的关注此方面的育儿知识,使小孩子们都能够健康的成长!

宝宝入园 家长千万别这样做


孩子刚刚进入幼儿园肯定有很多不适应的地方,不仅仅是孩子,对家长来说也是,心中的牵挂和不舍,也是一个适应的过程。家长在宝宝入园的时候怎样才能帮助宝宝更快的适应幼儿园生活?有千万不能做哪些事情呢?

一、孩子入园不适应的表现

1.情绪方面

孩子入园时,常常出现不安,情绪波动、哭闹等现象。

2.饮食方面

孩子入园后,可能会出现食量减少,便秘,消化不良等现象,所以家长应注意孩子的饮食,做到多流质、多清淡、多饮水。

3.睡眠方面

少数孩子会出现夜惊、夜哭现象,这是家长不必惊慌,经过一段时间,待孩子情绪稳定后会自行消失。

4.行为方面

入园后孩子会出现一些行为变化,比如:依恋增强,行为退缩,胆小,沉默不语,反抗性增强等。这也是对新环境的一种反应,一段时间后会消失的。

5.身体方面

少数孩子入园后因为哭闹,不爱吃饭,可能会导致体质减弱和体重下降。

二、孩子入园后,家长切忌这样做!

1.一味妥协,今天送不下,明天送。

这是目前幼儿园新生入园最普遍存在的问题。家长因为心疼孩子哭,而一味推迟上幼儿园的时间。孩子哭了,家长很心疼。去还存在侥幸的心理:也许明天,他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呢!这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只要坚持,就有可能不用去幼儿园,那么当你再次送园的时候,孩子的哭闹会更加变本加厉。

2.送两天,歇一天。

有的孩子刚入园时,哭闹比较严重,吃饭也不如在家多,容易上火。家长感到很心疼,便想送上几天,在家里休息上一天,给孩子调理调理。其实这样的想法是存在误区的,当孩子在家里休息一天后,再来幼儿园会感到更加陌生,特别是对于新入园的孩子来说,还没有建立起与老师之间的依恋感情,送送停停会让孩子的适应过程事半功倍。坚持送园,对孩子的适应至关重要。

3.孩子哭,我也哭。

第一次离开自己的宝贝,又见到自己的宝贝哭闹的厉害,家长的心疼也在清理之中。可是家长对孩子的情绪感染实在太强了,这种家长陪着孩子哭的情况在幼儿园的新生入园接待中司空见惯,造成孩子们错认为家长不要他们了,让他们认为上幼儿园不管对于他们自己,还是父母都是非常痛苦的事,加剧孩子的分离焦距,不利于孩子的适应。

4.“我在外面等着你!”“我去给你拿进毛衣来!”

在祖辈送园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种情况,孩子一张嘴要哭,马上对孩子说:“我不走,奶奶在外面等着你哈!”“奶奶去给你买奶,这就回来!”这种说法可能暂时有效,可是当孩子发现自己上当后,他会感觉到非常不安,因为他不知道奶奶到底去哪儿了,这让他们没有了安全感。

5.“别哭,我第一个来接你!”

许多家长会这样许诺孩子,当孩子哭着对你说:“妈妈第一个来接我!”你忍心拒绝孩子吗?于是好多家长随口承诺:“好,妈妈第一个来接你!”如果你真能做到,我们当然并不反对这种方式,可是那么多家长,您能保证您是第一个吗?如果不能,请不要这样回应孩子,请换一种方式回应孩子:“妈妈会早来接你!”“妈妈四点来接你!”如果轻易的承诺没有兑现,很容易让孩子觉得家长说话不算数,那么家长在孩子心中的威信就大打折扣了。而且孩子一旦知道自己的家长欺骗了自己,会推理到其它,那么家长会不会来接他?孩子便没有把握了。

6.“再哭,再哭了就不接你了!”

这是家长气头上的急话,可是我们一线的老师却常常听到。家长这话说出来,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停止哭泣,可是孩子往往越哭越厉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孩子的理解能力是有限的,孩子理解的就是你不来接他了,这种负面效应会让孩子觉得恐惧,恐惧幼儿园,恐惧老师,更恐惧分离焦虑。

7.“孩子哭了,我多和孩子呆一会就好了!”

许多家长都是抱着这样的心理来的,他们觉得只要自己和孩子多呆一会,就一定能够是孩子愉快的跟家长说再见。然而,往往事与愿违。家长的多呆一会儿,只会让孩子的适应时间拉长,让孩子的哭闹和分离焦虑时间拉长。因为此时,孩子已经意识到家长可能走,分离焦虑已产生,便开始哭闹。而家长毕竟是要离开,那是孩子还是要独自去面对,尝试着去适应。

8.“不许哭!”

诚然,每个家长都不愿听到自己孩子哭泣,哪怕是自己走了,听不到,心里能够接受的了,可是却真的不能接受孩子在自己的眼前掉眼泪。其实,面对分离焦虑,孩子选择以哭的方式来宣泄自己的感情,是孩子正常的表达方式,压抑孩子哭,以强制手段迫使孩子不哭,是不利于孩子心理成长的。

9.喂完饭再走

有的家长怕自己的孩子吃不饱,早上总想喂饱了孩子再走。然而孩子吃饱了后再和家长告别,很容易因为哭而呕吐,而且,家长长时间逗留在活动室,会让其它的孩子产生情绪感染,不利于孩子适应。

10.窗子外面看一看

家长送下孩子后,难免会不放心,于是有的家长趴在窗外看看孩子是不是能适应,可是如果一旦让孩子发现,孩子的哭闹会变本加厉。

11.甜水等待

我们常常看到,家长在接孩子时拿着一瓶甜饮料,惟恐孩子在幼儿园喝水不够。其实,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会影响孩子在幼儿园的正常饮水,而且长此下去,会影响儿童的健康。我们倡导孩子喝白开水,因为白开水中含有饮料不具备而人体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

12.“有小朋友打你吗?”“老师凶你吗?”

家长对孩子的关切溢于言表,可是我们要知道,这样的负暗示只会让孩子更加恐惧幼儿园的生活,不自觉的建立起幼儿园不好,小朋友打我,老师凶我之类的联想。这当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我们可以这样问孩子:“今天你认识哪个小朋友了?”“老师表扬你了吗?”帮助幼儿回忆幼儿园一天的美好时光,建立对幼儿园的美好情感。

13.在家一定要好好补

孩子入园得头几天,吃饭一般都不如在家的时候吃的多,所以有些家长会刻意给孩子带奶晚上吃饭的时候也想多做些鱼虾肉蛋给孩子补充营养。其实,孩子刚入园容易上火,在吃饭上应当注意多饮水,多吃清淡食品,而对于鱼肉之类容易生痰上火的东西,应当尽量少吃,多吃蔬菜,有利于孩子免疫力的提高。

14.偏听偏信

家长对刚刚入园的孩子有些不放心,会向孩子提出很多问题。由于这一阶段的孩子常常把想像与现实相混淆,他们会说出与事实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时,他往往会说“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这种情况家长不要“偏听偏信”。另外,孩子在回答问题时往往会将问题的结尾作为答案,如成人问:“你今天尿裤子了吗?”孩子回答:“尿裤子了。”问:“你吃没吃饱?”答:“没吃饱。”据此,建议家长多与老师沟通,从而客观地了解孩子在园的情况,以免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15.休息的时候无节制

好不容易盼到星期六,星期天,好好陪孩子玩玩,放松一下吧!于是我们看到,许多孩子星期一的时候特别不容易适应,这一方面是由于休息了两天,对环境陌生了,另一方面是由于孩子的作息规律和幼儿园不一致,从而导致了作息秩序紊乱。休息日时,家长应当尽量配合幼儿园的作息时间,帮助孩子形成规律的作息时间。3至5岁,是孩子秩序感养成的关键时期,养成有规律的作息习惯会使孩子受益一生。

父母做榜样教宝宝“分享”


名词解释:分享

是指宝宝将自己所拥有的、能支配的物质与别人一起使用,将自己的欢乐、幸福、好处、机会等与别人一同体验的行为。分享是儿童社会交往中的一种能力,学会分享是宝宝成长过程中的一座里程碑,1.5~2岁是分享行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父母要抓住这个时期加以引导。

分享行为的意义

分享行为可以帮助幼儿赢得玩伴,使幼儿在活动和交往的过程中更好地获得言语表达、人际交流等技能,帮助幼儿学会与他人和睦相处、共同享受,使其成年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确保心理健康,避免形成自私、任性、冷漠等不良个性。

怎样培养宝宝的分享能力

1.满足宝宝对爱的需求

请爸爸妈妈拿出足够的时间、精力来和宝宝共处,不要忽视宝宝对爱的需要。否则,宝宝可能会失去已经获得的安全感。这种对父母的不信任,就可能在宝宝的社会行为上体现出来,比如不愿意与人分享。

2.做出分享的榜样

爸爸妈妈可以有意识地在宝宝面前与家人分享自己喜欢的东西,当宝宝偶尔做出分享行为时,一定不要谢绝,要诚恳地接受宝宝的好意,而且要谢谢宝宝,让宝宝体验到和大家分享是件很快乐的事情,从而激励他继续这种行为。

3.进行角色扮演

给宝宝讲有关分享的故事,并和宝宝一起扮演故事里面的角色,宝宝来扮演把自己喜欢的东西和别人分享的角色,爸爸妈妈扮演接受别人礼物的角色,然后可以交换角色。经过一段时间的角色扮演,真实、直接的情感体验使得角色的分享特征固定在宝宝的心中。这时,宝宝就真正从“小气”的宝宝成长为愿意和人分享的可爱宝宝。

4.在关键期加强引导

1.5~2岁是儿童分享行为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父母要抓住这个时期,在日常生活中加以引导。比如在宝宝与家人共处时、在与小朋友共处时,要引导他分享食物、玩具等,充分利用这个关键期,促进分享行为能力的发展,更好地获得社会交往的技能。

父母可以给宝宝最好的家教


夫妻恩爱、言传身教就是最好的家教。

一个妈妈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欣赏并推崇孩子的爸爸!一个爸爸能给予孩子最好的爱,就是疼爱孩子的妈妈!家长能给孩子最好的家教,就是言传身教,夫妻恩爱。尊重是最深层次的爱!孩子的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否认孩子父母亲的其中一方,等于无意识里也否认了孩子的一半。

再者,孩子是由父母的细胞结合而来,因此每个孩子的潜意识都希望爸妈是结合的。然而,夫妻能够一同生活已是一件不容易之事,更何况期待每对夫妻都能白头偕老?因此夫妻离异时有所闻,重点是即使夫妻分开时,要如何帮助孩子面对?我们是否了解孩子深层的心理呢?

孩子心里最大的渴望就是与爸妈连接的归属感,那是超越了一切事物的渴望,那么,孩子是透过什么方式与父母连接的呢?如同前面提到的,就是做和父母相同的事,因为透过做相同的事,孩子可以感觉“我们是一起的”,这就是归属感的需求。

那我们该怎么办呢?既然与父母连接是孩子天生的心理需求,那就提供更多正面的信息来满足孩子连接父母的需求。“孩子你真了不起,你和你爸爸一样真聪明!”“你跟你妈妈一样很有爱心!”不只是称赞孩子,重点是称赞孩子“像爸爸”“像妈妈”的地方,透过这种方式,孩子会朝好的信息方向与爸妈连接,心中对归属感的渴望也会得到满足。当孩子连接的渴望被允许了,就不会那么强烈地在暗地里连接那些被否认的缺点。尤其是离婚的父母若能这样做,孩子必能有好的发展,他们会学到大人有时候会吵架,夫妻有可能会分开,但是他们却能承认彼此的位置,也承认对方的父母身份,这对于孩子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身教,也是莫大的祝福。

本网站小编总结: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可以分开,但是不能没有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