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育"小学化"透支童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转眼,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学期,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好入学准备,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做好入学准备不会让我们手忙脚乱,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关于入学准备的知识吧!考虑到您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幼儿教育"小学化"透支童年”,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在记者面前,这些“本事”,5岁的雯雯全会,不仅她会,和她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很多人都会。

在各省市陆续出台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的政策通知后,以往有违教育规律和教育目的、带有严重小学化倾向的学前班相继被取消。随后,小学教育开始向幼儿园渗透。

家住天津市南开区的戴女士说起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上大班后,小学课程内容开始加码,要学习汉语拼音、古诗文、基本的认字;数学要学两到三位数的加减法;英语要学26个字母和一些基本的单词。每天放学后,教室外的小黑板还会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罗列出来,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课外复习和完成布置的作业。

而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一年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包括: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会做2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试题;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进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

对比小学一年级教学大纲与时下幼儿园所教的内容,不难发现两者的重合之处。

在北京市东直门南馆公园附近,记者随机采访了40多位家长,在交谈中记者发现,多数幼儿园都开设语文、数学、外语课程。从中班开始,孩子开始学习多位数混合运算、拼音、古诗等;幼儿园会布置做算术题类的书写作业;期末考试、平时作业会进行等级评分,有时会张榜公示。也有一些家长表示,其孩子所在的私立幼儿园并未教过拼音和算术等课程,为了让孩子不落后,家长也只能把孩子送到课外培训班学习。

类似于“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的口号在不少幼儿培训机构的宣传单上经常见到。记者在一家知名的培训机构看到,其针对幼儿开设幼儿潜能开发类课程和全日制类课程,招生对象年龄段为2.5岁到7岁,包括剑桥少儿英语考级晋级跳、拼音识字、阅读说话、超级心算、幼小衔接等课程,还开设钢琴班、书法班、舞蹈班、口才班、珠心算班、国学班、逻辑开发智力班等各种特色课程。不少家长将孩子送到类似的幼儿培训机构,希望让孩子在成长起跑线上储备更多的能量。

精选阅读

反思幼儿园小学化 给孩子正常童年


时间在不知不觉间流逝了,新学期已将向我们走来,大多数学生都会在开学前夕去做一些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克服假期综合症,还有哪些让你觉得学到了的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反思幼儿园小学化 给孩子正常童年》,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幼儿园小学化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认字、拼音、算数、英语......幼儿园俨然成了小学预科班。这种现象屡禁不止,背后根源其实在于家长的需求。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成龙成凤,总是担心自己孩子落后了,于是这种竞争越来越提前,家长将在幼儿园学到了多少知识作为评价幼教的标准。有需求就会有市场,由此衍生出幼儿园以能教会孩子多少知识为市场竞争的法宝,于是造成了屡禁不止的局面。可是幼儿园小学化对孩子究竟好不好?提前被几个单词孩子小学就一定优秀?过早的知识灌输是教育的真谛?幼儿园究竟该让孩子学会什么?

孩子过早学习知识的危害

1.造成孩子厌学

孩子在幼儿园就应付大量的任务,诸如写字、算术、抄写等,没有太多时间玩游戏,这些经历只能使孩子提前厌学。

2.挫伤孩子自尊心

如果在幼儿阶段过多地学习了小学知识,上小学一年级时不用花多大力气就可以获得好成绩,会使这些儿童养成不爱动脑、不爱思考、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提前学习只能使孩子一时领先,让孩子在学习上体会到的是一种由高峰渐渐滑向低谷的感觉,这样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

3.影响孩子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已引起政府高度关注。教育规划纲要强调,“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保教方法,保障幼儿快乐健康成长。”

4.打消孩子积极性

孩子在幼儿园学习加减乘除可能需要半年甚至一年的时间,但是到了上小学的年纪,只需要几个月。过早让孩子学习知识,违背孩子成长规律,难度过大,长此以往,会打消孩子积极性。

5.让孩子失去幸福感

游戏是孩子的天性,通过游戏,思考和认知世界。如果在幼儿园阶段过早接受小学的知识,会挫伤积极性,以及自尊心,而且家长之间的攀比心也会给孩子造成影响,降低幸福感。

幼儿园孩子应该学什么

根据心理学中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的划分,幼儿期(3-6、7岁),孩子的主要发展任务是获得主动感,克服内疚感;良好的人格品质特征是目标品质。

1.游戏为主

幼儿园的孩子主要处在幼儿期,游戏是幼儿的主导活动,通过游戏,主导着幼儿的认真和社会性发展,是教育幼儿的最佳途径。此阶段主要是象征性游戏,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a.以主题游戏为主;

b.运用与现实物相仿的代替物;

c.通过想象建构虚假游戏情景;

d.游戏中富有创造性;

e.游戏的动机重在活动过程。

2.自理能力培养

孩子进入幼儿园首先学习的是自理,自己吃饭、自己上厕所、自己穿鞋、自己收自己的东西等。不要觉得3岁小朋友太小,要相信小朋友,鼓励他们,他们就能慢慢做到。好习惯是从一开始培养的。在培养小朋友的自理能力过程中,增加了小朋友的自主性和自信心。

3.社交能力培养

现在很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平时孩子的社交环境以父母和爷爷奶奶为主,很少有和同龄人家接触交往的机会。在幼儿园要教育小朋友学会互相帮助、感恩和分享。

4.道德品格培养

幼儿园接受到的教育很多会扎根心底,在道德品质方面要形成正确的引导。

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 


随着时间无声无息的流逝,新的开学季即将到来,学生大多数的都会去调整心态为自己做好入学准备,提前做好入学准备可以有效的帮助我们克服假期综合症,你看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的资料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您带来的《幼儿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 》,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您能喜欢!

我国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幼儿园教育应当遵循学龄前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保育与教育相结合,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寓教育于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然而,记者近日在天津、贵阳、哈尔滨等地采访发现,越来越难的小学入学测试打乱了幼儿园应有的教学方式,围绕升学指挥棒,幼儿园教育开始出现小学化倾向。

幼儿园教师:我们也是没办法

5月16日,天津市南开区某幼儿园大班。班主任王老师拿着一沓试卷展示给记者看:“2、3、4 、5四个数字,用加减法组成多个等式。”“1个苹果相当于2个桃子,1个桃子相当于6个香蕉,问:8个苹果相当于几个桃子、几个香蕉?”……面对记者的惊愕,王老师无奈地笑了笑,“难吧?这其实是小学低年级奥赛的题目,如今却成了一些小学的入学测试题目。”

据王老师介绍,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尤其是名小学采取了考试或变相考试招生办法,而近年来的测试题目也是越来越新,越来越难。

“我们也是没办法。”天津市南开区另一家幼儿园的韩老师告诉记者,他们共有3个中班,但是近些年来每年中班升大班时,总会减少一个班,其原因在于将近30名孩子申请退园,选择去上某些名小学开设的学前班。

在贵阳,幼儿园十有八九都开设了一些小学课程,如识字班、英语班、数学班等,加上各种音乐、书法、绘画等特长班。很多幼儿园还把这种教育当成“业绩”,说服前来咨询的父母。5月21日上午,记者以父母身份给贵阳一家有名的幼儿园打去咨询电话,园长表示:“我们每天上午都有一节英语课,保证你的孩子能上一个好小学。”

孩子父母: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采访中记者发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幼儿园向父母意愿妥协的结果。贵阳精英幼儿园一位老师认为,幼儿园这样做全是父母逼的,现在很多父母衡量一个幼儿园的好坏,只看孩子在幼儿园认了多少字、会背多少诗、能做多少算术题等,这让很多幼儿园很难坚持原有的办园理念,而且幼儿教育不是义务教育,幼儿园要生存就必须满足父母的“口味”,幼教小学化在所难免。

天津市和平区一所知名幼儿园曾经对孩子父母做过一次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希望孩子在幼儿园学习了解哪些知识,掌握到何种程度,结果90%以上的父母希望孩子在幼儿园里学会识字、算术、英语,同时,几乎每一位父母都希望孩子能掌握一两项特长。

在记者采访的众多父母中,“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成为听得最多的一句口头禅。5月20日下午,在哈尔滨道外区一家幼儿园门前,一位接孩子的父母告诉记者,现在父母们聚到一起,问得最多的几句话就是“你们家孩子学什么特长?”、“认多少字、背多少诗?”等。“以前没打算给孩子报那么多特长班,可看人家孩子学这学那的,实在坐不住了。”她的孩子现在上小班,下半年就要上大班了。“上了大班就可以多报几个特长班了。”

“上不了好小学就上不了好中学,上不了好中学就上不了好大学,上不了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这位父母临别时说的一段话,正是许多父母为孩子设计的一条“成才链”。

幼教专家:这是在拔苗助长

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引起许多幼教专家的关注。他们一致认为,幼儿教育遵循的最重要的原则就是从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出发,因材施教,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将小学教育提前到幼儿阶段,违背教育规律,是在揠苗助长,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健康发展。

天津市南开区华夏第一幼儿园的贾园长告诉记者,小学化倾向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害无益。幼儿的身体机能和神经系统都很脆弱,如长时间注意力太集中,大脑易疲劳,会对神经系统造成伤害。而且,孩子们的智力水平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如过早强制灌输,会让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贵州师范大学教育科技学院张维娜老师认为,幼儿教育应坚持快乐、宽松、自由原则,让孩子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获得直接经验,培养孩子的兴趣和行为习惯。小学教育则完全不同,它以学科为线制定一个一个的目标,带有一定的强制性,获得的是间接经验。将这种教育方式强加给幼儿,会使他们丧失感知事物的兴趣和主动性。

如何改变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状况?天津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院长、天津市幼儿师范学校校长郭亦勤认为:首先,要教育、引导父母改变观念;其次,要严格执行幼儿园教师资格制度,规范幼儿园办学行为。“最关键的是要促进教育均衡发展,让教育资源的分配更加公平。”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害了谁(幼儿入园指导)


前言:现在的幼儿园教育越来越“小学化”了,对于这样的一种现象我们不知道是好还是坏,以下就让我跟随记者的采访来了解下更多关于幼儿园教小学内容的相关信息吧,将幼儿园的教育“小学化”终究是害了谁呢?幼儿园教小学内容曾经,5岁的我们会什么?会英语吗?会背大量古诗吗?会多位数混合运算吗?……这些“本事”,5岁的雯雯全会,不仅她会,和她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很多人都会。在各省市陆续出台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的政策通知后,以往有违教育规律和教育目的、带有严重小学化倾向的学前班相继被取消。随后,小学教育开始向幼儿园渗透。家住天津市的戴女士说起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上大班后,小学课程内容开始加码,要学习汉语拼音、古诗文、基本的认字;数学要学两到三位数的加减法;英语要学26个字母和一些基本的单词。每天放学后,教室外的小黑板还会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罗列出来,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课外复习和完成布置的作业。入园指导而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一年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包括: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会做2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试题;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进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对比小学一年级教学大纲与时下幼儿园所教的内容,不难发现两者的重合之处。在北京市东直门南馆公园附近,记者随机采访了40多位家长,在交谈中发现,多数幼儿园都开设语文、数学、外语课程。从中班开始,孩子开始学习多位数混合运算、拼音、古诗等;幼儿园会布置做算术题类的书写作业;期末考试、平时作业会进行等级评分,有时会张榜公示。也有一些家长表示,其孩子所在的私立幼儿园并未教过拼音和算术等课程,为了让孩子不落后,家长也只能把孩子送到课外培训班学习。类似于“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的口号在不少幼儿培训机构的宣传单上经常见到。记者在一家知名的培训机构看到,其针对幼儿开设幼儿潜能开发类课程和全日制类课程,招生对象年龄段为2.5岁到7岁,包括剑桥少儿英语考级晋级跳、拼音识字、阅读说话、超级心算、幼小衔接等课程,还开设钢琴班、书法班、舞蹈班、口才班、珠心算班、国学班、逻辑开发智力班等各种特色课程。不少家长将孩子送到类似的幼儿培训机构,希望让孩子在成长起跑线上储备更多的能量。入园须知

本网站小编总结:虽然将小宝宝送入了幼儿园,但是许多的家长与孩子并不开心,幼儿园的教育越来越“小学化”,让许多的孩子们都吃不消,这种知识前移的方式是对还是错误的呢?

幼儿园“小学化”显著


时间一去不复返,新学期的号角已经吹响,孩子们也要为进入学校学习做好相应的准备,做好入学的准备工作可以在开学时有条不紊,那么你还有了解过哪些关于入学准备小知识呢?下面的内容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小学化”显著,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随着经济水平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先进而科学的教育理念不断被大众了解和接受,人们对教育关注程度大幅度提升。特别是现代社会竞争加剧和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家长更加重视早期儿童教育。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在孩子0-6岁时,就通过各种方式和途径,为孩子制定出了早期教育计划。一些家长甚至认为:对孩子实施教育越早越好,只有进行早期教育,才能使孩子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从而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华盛顿独立智库“教育界”的高级研究员萨拉·米德认为,早期教育并不像组装电脑一样,配置越高,性能就越好,通过高配置就一定有高性能。“尽管婴幼儿脑部的神经连接在早期发展迅速,但让他们从小聆听贝多芬或玩益智积木并不能使他们更聪明或将来更成功”。

目前,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尚不能很好地衔接,是我国教育领域里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在幼小衔接方面存在着“小学化”和“学科化”的倾向。

据调查,65%的宝贝班、小班家长不赞成幼儿教育小学化,最希望的是,孩子在幼儿园能够培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独立生活的能力,掌握一定劳动技能,了解基本的安全常识。51%的中班、大班、学前班家长,赞成幼儿教育“小学化”,希望幼儿园提早介入小学教育,让孩子掌握全面的知识,理由是“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与家长观点截然相反的是,64%的幼儿教师不赞成幼儿教育“小学化”,认为超前教育不利于孩子成长,同时认为提前加压会抹杀孩子的创造力。

但事实上,一些幼儿园及社会上的早教机构为了迎合家长的需求,让孩子认字写字、背诗歌、学习加减法等,使教育目的明显地偏向“小学化”。特别是学前班,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基本上是根据知识目标来选择教学内容,以“读、写、算”为主,采取以讲授系统知识为主的课堂教学形式:教师讲、幼儿听;教师念、幼儿读;教师做、幼儿看。讲授课程内容多是一年级课程,以学拼音、写字、做数学题为主;美术、音乐等课则多是画画、唱歌等关于技能方面的内容,而培养审美、陶冶情操的内容却很少涉及。

有的家长认为,对孩子进行超前教育,起点比别人高,在竞争中会占有优势。但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的实验结果表明,超前教育的儿童在进入小学四年级时,就逐渐丧失了优势。

归根结底,学前教育“小学化”、“学科化”的问题根源还是在于应试教育体制。在入学考试中,部分知名小学对考生进行所谓的摸底测验,内容包括识字、计算等方面,并以此作为接收新生入学或给新生编班的依据。而学前班及部分早教机构的“读、写、算”的课程设置解决了部分家长的“起跑焦虑”,迎合了部分家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从众心理。

我认为,学前教育的“小学化”、“学科化”教育,违背了由幼儿生理发展特征所决定的学习心理特征,对孩子未来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信心会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从短期效果看,孩子学业的进步的确让家长感到欣慰,但是不容忽视的是,拔苗助长的教育方式违背了幼儿的生理、心理发展规律,不仅起不到启发智力的作用,容易造成幼儿知识结构、智力结构的单一化,而且过早地使幼儿产生学习恐惧和厌恶心理,对今后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学前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偏离了这一方向,学前教育目标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进行超前教育并不一定意味着领跑,早熟的果实也不意味着丰硕。因此,家长要转变观念,遵循孩子的成长规律,切勿拔苗助长;社会媒体要为孩子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杜绝大肆宣传“神童”背后的“成功教育”。同时,也要成为教育、妇联等政府相关部门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的问题,真正为孩子铺就一条快乐成长之路。

(作者葛剑雄系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北京市委主委,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

幼儿教育逐渐的小学化,最终害了谁呢?(幼儿入学准备)


前言:目前各个幼儿园的孩子都已基本上定格了,据相关的调查有不少的幼儿园开展小学的课程,为此许多的小孩子们产生了厌学的心理,以下就让我们来详细的了看下吧,幼儿教育逐渐的小学化,最终害了谁呢?

9月初是幼儿园新学期开始的时节。但是一些小朋友和家长们却并不开心,“我不想上幼儿园。”一位5岁的娃娃对记者嘟起了嘴。幼儿园教小学内容曾经,5岁的我们会什么?会英语吗?会背大量古诗吗?会多位数混合运算吗?……在记者面前,这些“本事”,5岁的雯雯全会,不仅她会,和她同一年龄段的孩子,很多人都会。在各省市陆续出台取消小学附设学前班的政策通知后,以往有违教育规律和教育目的、带有严重小学化倾向的学前班相继被取消。随后,小学教育开始向幼儿园渗透。家住天津市南开区的戴女士说起孩子在幼儿园的学习情况:上大班后,小学课程内容开始加码,要学习汉语拼音、古诗文、基本的认字;数学要学两到三位数的加减法;英语要学26个字母和一些基本的单词。每天放学后,教室外的小黑板还会把当天所学的知识罗列出来,要求家长配合幼儿园进行课外复习和完成布置的作业。入园指导而教学大纲规定,小学一年级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包括:能读准汉语拼音的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的音节;学会常用汉字450个左右;会做2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试题;会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会进行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口算。对比小学一年级教学大纲与时下幼儿园所教的内容,不难发现两者的重合之处。在北京市东直门南馆公园附近,记者随机采访了40多位家长,在交谈中记者发现,多数幼儿园都开设语文、数学、外语课程。从中班开始,孩子开始学习多位数混合运算、拼音、古诗等;幼儿园会布置做算术题类的书写作业;期末考试、平时作业会进行等级评分,有时会张榜公示。也有一些家长表示,其孩子所在的私立幼儿园并未教过拼音和算术等课程,为了让孩子不落后,家长也只能把孩子送到课外培训班学习。类似于“你可以不是天才,但你可以是天才的父母”的口号在不少幼儿培训机构的宣传单上经常见到。记者在一家知名的培训机构看到,其针对幼儿开设幼儿潜能开发类课程和全日制类课程,招生对象年龄段为2.5岁到7岁,包括剑桥少儿英语考级晋级跳、拼音识字、阅读说话、超级心算、幼小衔接等课程,还开设钢琴班、书法班、舞蹈班、口才班、珠心算班、国学班、逻辑开发智力班等各种特色课程。不少家长将孩子送到类似的幼儿培训机构,希望让孩子在成长起跑线上储备更多的能量。入园须知

本网站小编总结: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过多的家长们都让孩子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从而使孩子过早的产生疲劳感,希望家长们看了此篇文章之后都能够多站在孩子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

学前教育防止“小学化”幼儿园课程如何安排


学前教育防止“小学化” 幼儿园课程如何安排

近日,教育部正式印发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提高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和家长的科学育儿能力,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部还特别强调,严禁幼儿园提前学习小学内容,盲目地对孩子进行“揠苗助长”式的教育,危害孩子身心健康。

目前,幼儿园、学前班为迎合市场和部分家长的需求,在幼儿园阶段开设小学课程,这种“提前教育”极易造成孩子以后“厌学”,严重危害了幼儿的身心健康,不利于幼儿健全人格的形成。那什么样的课程才适合幼儿园?如何实现从幼儿园向小学的过渡,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从五个领域描述幼儿学习与发展,分别是: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划分为若干方面。《指南》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我们在防止“小学化”现象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幼儿园要科学、合理地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幼小衔接的课程就显得尤为重要,布奇乐乐园的《幼小衔接百分百》课程重点帮孩子做好自主识字、自主阅读、拼读能力、语言运用、逻辑推理、运算能力、观察注意力、想象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社会适应能力的准备。同时注重学习品质的塑造,如学习兴趣、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从而帮助孩子从校园生活的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能够顺利完成幼小衔接过渡阶段,更是为接下来的求学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布奇乐乐园的《幼小衔接百分百》课程除了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学习习惯之外,还注重引导幼儿园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培养幼儿的交往愿望与交往能力,关心和尊重他人,逐步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这就需要幼儿园设置社会领域教育课程。同样,由外研社儿童发展中心自主研发的社会领域课程更加关注幼儿在参与社会活动时的体验和感受,更强调早期社会性发展在个体社会化的整个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以“看得见的潜移默化”为课程理念,打造教育与保育、园所与家庭一体化的分龄式社会性教育课程,促进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在正确认识自己的同时让幼儿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在交往过程中学会与人相处、学会适应集体环境。同时强调家园共育,重视家庭教育对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影响,让幼儿在园中积累的经验和技能在家庭中得以巩固和提升,促进家庭与园所的沟通和合作。

幼儿园应该成为孩子们的乐园,“玩”是孩子们在幼儿园的主要活动。在玩中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自理能力、与人交流的能力,具备坚韧的品质和良好的心理承受力,这才是幼儿教育最重要的任务。

世界各国幼儿园教育透视


假期时光匆匆走过了,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学年,孩子也会在父母的帮助下做好入学准备,做好准备工作才能保证我们开学后身心健康并且顺利地适应这个变化,高效的入学准备的小知识你了解哪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世界各国幼儿园教育透视”,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丹麦:走进森林的大自然幼儿园

在丹麦,6个月到3岁的小宝宝上托儿所,3-6岁的宝宝就上幼儿园,通常都是混龄班。老师在孩子们5岁以前很少教具体的内容,往往让孩子们玩耍,从玩耍中去学习交往。通过交往,让小朋友们建立起初步的交友观念和自信心。

丹麦小女孩Fabiola从出生6个月就开始上托儿所了。班里有几个月、1岁、2岁的小宝宝,每个班15个小孩和两个老师。由于那时Fabiola只有6个月,其他小朋友玩耍的时候,Fabiola就常常被别的小孩子踩翻。刚开始,妈妈Hasel看到女儿手里拿的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走,或者别的小朋友活动时,踩到自己的女儿,感到很心疼。不过,看到其他妈妈都很无所谓的样子,她也慢慢心情放松了。她觉得人处在社会就是这样,都有可能被踩到或者踩到别人。

到Fabiola3岁时,爸爸妈妈把她送进了一所森林幼儿园。每天早上森林幼儿园的大巴车就把小朋友们一起拉到森林里,去观看自然界里的各种动物、植物,吃饭也在户外。碰上下雨或者下雪的时候,大巴车就把小朋友们带到图书馆里。尽管Fabiola因为整个冬天都待在户外而鼻涕长流,但是她心情很愉快。在这样的森林幼儿园里,积累了大量的地理、动物、植物知识,有时候和爸爸妈妈谈论起来,夫妻俩都自愧弗如。

德国:提倡培养完整的人

德国是原料缺乏的国家,它所取得的经济成就主要依靠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专业力量,高水平的家庭教育和职业引导对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在德国,社会提倡的口号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因为一个活泼完整的人,才是一个快乐独立、掌握了生存方法的人。德国早期教育的一个显著的特色,就是把教育的责任归之于爸爸和妈妈,认为婴幼儿阶段,爸爸和妈妈才是家庭教育的真正主角。在德国宪法上,有明文规定:教养儿童是父母的自然权利和义务,政府对幼儿教育站在辅助的立场上,真正承担教育责任的是爸爸和妈妈。

对于德国妈妈来说,把宝宝送到幼儿园,通常是令人放心的。最小的宝宝在出生6星期以后,就可以送到幼儿园。那里的老师会像家长一样,教宝宝很多事情。比如如何进餐、如何如厕、如何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让孩子们认识各种家具、环境等。基本上妈妈在家里教的东西,幼儿园老师都会教。由于幼儿园数量有限,入园的名额还很紧俏。这样,很多德国的小孩子还是在家待到1-1.5岁,甚至3岁,然后才有机会进入质优的公立幼儿园。

日本:注重直观动手体验的活动

日本幼儿教育是在日本教育部的统一指导下,幼儿园老师不允许在课堂里教授文字、算数和英语。幼儿园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小朋友变得独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集体生活学会融入社会。

在日本幼儿园,老师会让孩子们自然地学会数数。比如,老师会把画有各种实物的照片和图片拿给孩子们看,让孩子们数清照片和图片上的实物数量。或者在真实生活中让孩子们到户外,用手指点数院子里盛开的花朵的数量、树上结的瓜果的数量。

小孩子满3岁以后,幼儿园“散步”的活动便多了起来。散步的日期是每月初就定好的,无论这一天阴天还是刮大风,只要不下雨,就不属于“恶劣”天气,老师照样带孩子们去散步。孩子们散步路程比较远,一般两三站,走去走回,还在公园里玩一个小时。通常只要散步就是一个上午,而且冬天一般不让穿大衣。小朋友们也不觉得冷,有时候还会出汗。

为了让孩子们体验自己的成长,给五六岁的大孩子更多动手的机会,日本幼儿园往往安排大班的小朋友帮助小班小朋友穿衣服。这些五六岁的大孩子中午午睡起床后,来到小班,帮助那些两三岁的小弟弟和小妹妹们穿衣服、叠被子,再协助小班老师,将被子放到壁柜中。这样的活动让大孩子感受到自己真的很有能力,能够帮助老师做一些事情了,同时也给小孩子树立了一个好的榜样。

瑞士:提倡宝宝自己吃饭

在瑞士的幼儿园里,孩子们吃饭时,老师只把饭盘放在宝宝面前。大点的孩子用勺子就餐,小点的则用手抓着吃。吃饭时间结束,如果没有吃完,饭菜也会被工作人员收走。瑞士的爸爸和妈妈在家庭中一般也不追着喂饭,他们认为孩子若是饿了,他自己就会吃的。不会做的事,爸爸和妈妈也只是在必要时给予话语上的鼓励和暗示,爸爸和妈妈不会强逼孩子去做,也不会去包揽过来。因为这样会抑制他的“独立行为”,而个性受到压抑的孩子就只会做那些别人做过的事,不会做别人没做的事,从而失去创造性。因此,瑞士的爸爸和妈妈让孩子自己进餐,也是对他的独立行为的一种尊重。

意大利:注重想象力和创造力

意大利家庭在早期教育上,非常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创造性。通过提升人的素质,来实现强国之梦。目前华德福教育在意大利很受一些中产阶级家庭的欢迎。华德福教育是一种性本善的教育,它认为教育是科学的,也是艺术的,是基于对人的天性及本质全面观察和认识基础上,充满着生命力和创造性的活动。它认为每个人都是精神、心灵和身体结合的整体。

女儿选择了华德福幼儿园的意大利妈妈Alice认为:“7岁前的孩子并非靠头脑来理解,而是透过生活来形成自我,这其中非常重要的是模仿。孩子将自己接受到的印象全部吸收后,从中挑出让自己感动的部分,再加以模仿,形成自我的表现,这样的自我表现,在自由创意游戏中,能很轻易地发现。”

在华德福幼儿园,老师每天至少会带着孩子们做两次户外和室内的自由创作游戏。孩子们可以自由地选择他想要的玩具、他想要建造的空间,进行独立或团体的游戏。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并不介入,只让孩子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完全将主导权交还给孩子。

中国香港:青睐国际幼儿园

中国香港幼儿园只接收2岁9个月以上的孩子,小于这个年龄的就只能上托儿所。幼儿园通常使用三种语言:英语、广东话、普通话。水准较高的国际幼儿园通常使用全英文教学,普通话是幼儿园的一个科目,老师们专门设计普通话会话课程,让小朋友们用简单的普通话购买蔬菜、水果、食品等。但是英语一直是香港人崇尚的语言,香港的小学、中学、大学基本也都以英语为授课语言。小男孩雨生3岁了,现在一家国际幼儿园,平时在幼儿园都说英语,在家里还是能听懂爸爸妈妈说的广东话,而普通话则还只是初级水平。

雨生上幼儿园的时候,班里的老师是一个爱尔兰人,为了让小朋友们了解爱尔兰的文化,每逢3月17日,老师都要和小朋友们一起庆祝爱尔兰人的圣帕特里克节。圣帕特里克节的传统颜色为绿色,目的是为了纪念爱尔兰这个多雨湿润、青山翠绿、妖娆多姿的绿色岛屿。这一天每个小朋友和老师都要身穿绿色或蓝色的衣服,并用绿色的装饰物把教室装点得生机勃勃。如果哪个小朋友忘记了穿绿色衣服,就会被别人用手指掐一下。雨生有一次就忘记了,穿着别的颜色的衣服就去了幼儿园,结果被老师掐了一下,现在他自己回想起来觉得又好笑又好玩。绿色是爱尔兰小岛的颜色,也是生命的颜色,这个节日让小朋友们从小懂得珍爱自然,珍爱绿色。

入学准备小学化预防相关推荐

最新更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