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是孩子表达情感和体验的一种方式,孩子都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表现,他们有时会用哭来表达自己的消极情绪。但是,如果他们把哭当做解决问题的惟一手段,遇到困难就哭,并在心理上对哭产生依赖的话,会对孩子心理健康产生不良的影响。那么,究竟孩子苦恼时,爸爸妈妈该怎么办呢?一、孩子胆怯的哭

孩子因为胆怯或害怕而不由自主地哭,大人应给予正面的鼓励,使之停止哭泣。如孩子走路摔倒,不小心碰到桌椅,如情况不严重,应鼓励孩子自己站起来,不必赶忙又抱又哄,甚至于嫁祸于绊倒孩子的桌椅板凳,这样只会强化孩子的胆怯心理,使其变得缺乏自信和不愿承担责任。过多的呵护,会造成孩子遇到类似情景时更多、更严重的哭泣。

二、孩子任性的哭

有的孩子抓住家长溺爱心理,用哭来威胁家长以达到满足自己欲望的目的。对孩子这种任性的哭泣,不要姑息迁就,对孩子的无理要求做父母的坚决不能妥协让步,否则容易使孩子混肴是非。家长随意的妥协,会使孩子变本加厉地以哭闹来要挟父母以满足其无理的要求。一般情况下应该给孩子简单明了地讲清道理,使孩子明白他的任性是不对的,如果强迫孩子执行大人的命令,可能会引起更剧烈的哭闹和反抗心理。如果不奏效,就给予“冷处理”,任其哭闹、不哄不管,持续一段时间,孩子意识到用哭闹威胁父母行不通,自然会停止哭闹。也可以用转移注意力的方法,如提出一个孩子特别感兴趣的问题,带他到一个喜欢去的地方去玩,给他一个新鲜的玩具等,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停止了哭泣。

三、孩子用哭来宣泄情绪

当孩子遇到不顺心的事,如心爱的彩色气球突然爆裂了,积木搭起的高楼倒塌了,被小朋友推倒了等,任何在大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小事都可能引起孩子的哭泣。婴幼儿的心理与成人有极大的差别,他们往往把玩具拟人化,会把气球或积木当成自己亲近的朋友,投入极大的感情,当心爱之物遭到破坏时会感到十分伤心。婴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受限,当不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图或感情时,就会用哭来宣泄。大人应该充分理解孩子的心情,允许孩子哭泣,把内心的委屈都发泄出来,倾听孩子的心声,并给予及时的安慰,如搂抱孩子,帮助他整理好玩具。小儿的情绪容易转移,用其他的物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也是常用且有效的方法。

扩展阅读

9个月的宝宝还不叫“爸爸妈妈”怎么办


我永远不会忘记,我家宝宝第一次无意识的但很清楚的叫妈妈的日子和情景,是她出生第45天,当时我和老公吃惊得话都说不出了。可她还是和别的孩子一样并没有什么天才的地方,她真正会叫妈妈,大概10到11个月吧,9个月真是模模糊糊的时候,不用太担心。而且我家宝宝11个月时对汪汪比对妈妈还感兴趣,看见汪汪边叫边追,兴奋得不行,妈妈只有需要时才叫。

西西妈妈的回复:(写于9/30/200110:11:30PM)

西西在一百零二、三天分别叫出了“妈妈”、“爸爸”,四个半月时叫爸爸就叫得非常清楚,每天叫很多很多遍。因为我们一直教她叫“爸爸”,很少教她叫“妈妈”,直到八个多月她才能很清楚地叫“妈妈”,叫得非常好。

西西也是个顽皮的宝宝,可从月子里开始我们就对她进行语言刺激,让她看我们的口型,教她说话。

你的孩子不会叫“爸爸妈妈”和他本身无关,是你们没教好。教他说话不是对他不停地说话,而是在他注意力集中看着你的时候,你慢慢地教他,夸张说话的唇形。

京豆妈妈的回复:(写于9/30/20012:14:32PM)

别太担心了。9个月还小呢。

豆豆7、8个月能无意识地叫,然后就不开口了,直到10个月会叫爸爸,1岁1个月才叫妈妈,可是到了1岁4、5个月起,语言就突飞猛进了,1岁半就开始说整话了。现在好象什么都能说,什么都能表达。

继续对孩子多说吧,有一天他会带给你惊喜的。

ganlan的回复:(写于9/30/20019:59:23AM)

你多虑啦!我有一朋友,儿子17个多月了还不会叫妈妈,他们全家一点都不着急,说是“贵人语迟”,还说孩子爸爸也是说话晚,这是遗传!

wyitree的回复:(写于9/30/20019:20:24AM)

我儿子快11个月了,还不会叫呢,你着什么急呀。哈哈,10.1去奶奶家,又要被奶奶说是小笨蛋啦。

rgx的回复:(写于9/30/20019:06:18AM)

你说的还不叫“爸爸妈妈”,是不会发音,还是不会主动叫?小孩八到十四个月开口说话都算正常,但一般会在六个月后无意识的发“爸爸妈妈”的音,我的儿子十个月,会主动叫妈妈,爸爸偶尔叫。

lele-219的回复:(写于9/29/200111:40:24PM)

一般男孩说话都比较晚的,9个月会叫爸妈也不是标准呀!只要孩子其他方面的正常的,你就用不着太担心,平时多和孩子说说话,放唐诗、故事或儿歌朗诵的录音给他听,先不要管他能不能听懂,待到孩子一旦说话了,你就知道什么叫突飞猛进。

Rubie的回复:(写于9/29/20017:27:34PM)

您唯一需要做的是耐心等待。下个月或下下个月,不定什么时候孩子就给你一个惊喜。此外,您不放心的话,可以考虑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是否存在器质性的问题。比如:1、听力有问题;2、舌头系带过短。第一种情况一般不会发生。即使是从来听不见声音的孩子,在最初的咿呀学语阶段,也会MAMA,BABA地说。孩子的听力是否有问题,一般家长自然会知道。可以在孩子后面呼唤他的名字,看他回不回头。您既然没有提到听力问题,听力应该就是正常的。舌头系带过短是一种可能。我有一个同学的儿子,到两岁了还不会说话。去医院剪了系带,很快就赶上来了。

家庭语言环境也可能导致孩子说话比平均月数晚2-3个月甚至半年。但不要紧,这种情况通常是孩子多等两个月,一旦开口,很快就赶上了其他孩子。

早教教什么?爸爸妈妈需理解宝宝吮手和哭泣


对婴儿的吮手行为,理应给与了解。《婴儿发展与保育》一书里专业讲到婴儿有一种手放进口中的本能反应特点。有科学研究证实:胎宝宝在母亲肚里就刚开始吃手指头,吃拇指实际上是一种婴儿调整情绪的身心健康的习惯性。佛洛依德觉得:在婴儿期,吃的主题活动是使婴儿获得考虑的最关键的根本原因,这年龄层正处在嘴唇快乐期。假如嘴唇吮吸必须无法得到必需的考虑,便会危害婴儿心身的发展趋势,以致危害他的心态,使他越来越并不是狂躁,就是低落。

也有人觉得婴儿期吮手指是智商发展趋势的一种数据信号。新生婴儿出世时,因为大脑皮层并未生长发育完善,她们还不可以指引自身的双手,来到2-3个月大时,伴随着大脑皮质的生长发育,婴儿不但出現了看手的姿势,并且还出現了吮吸拇指的灵便姿势,这意味着婴儿心理状态发展趋势进到来到一个新的环节,它并并不是一种恐怖的行为,而应了解为是一切正常行为。它是婴儿从吮吸手指头中,得到某类快乐,即便妈妈没有身旁,吃不上乳头他也可以从这当中获得宽慰。对于此事,父母无须担忧和抵制。

有科学研究觉得:婴儿2-3个月时的吮手是一种短暂性的状况,它伴随着婴儿由嘴唇快乐期转为肛门快感期,手的作用随年月的提高,会向探索男性性功能方位发展趋势,他会顺理成章地将自身的双手从吮吸中解放出来,会以更大的兴趣爱好去触碰周边各种各样物块和各种各样的小玩具,这为智能化开发设计开拓了新世界。

因而,许多人觉得:一岁之内的婴儿吮吸手指头并没什么“不雅”和“不环境卫生”,它是新生婴儿一种追求完美舒服和心理状态上快乐的考虑,它是一切正常的当然行为,而不是出现异常的不正确行为。假如一岁之后,小孩還是一天到晚只图吮手手指头,而越来越缄默滞销品,那就需要造成父母的注意了。

处理的方法并不是找打手或敲嘴唇,只是要找寻缘故,据统计,吮手变成一种习惯性的婴儿,其关键缘故是欠缺内心上的抚慰,是因为缺乏父母关怀所导致的。处理的方式是父母要想尽办法变成他的游戏伙伴,多带他到室外去进行活动游戏,用有趣的活动去吸引住他的专注力,分散化他吮手的兴趣爱好,吮手习惯性便会获得摆脱。因此,对3个月上下的宝宝的吮手行为,父母不能粗鲁斥责,只是要给与了解和善于引导。

哭针对宝宝而言,是表述必须的一种原始性語言。它不但取代語言来表述生理学上的必须,并且传送着一种社会认知的心理需求。宝宝初期的哭,是一种本能反应性的无经典条件反射。

对宝宝初期的哭,照顾者优选不可反感、闹心,而要擅于聆听和辨别;第二,不可以采用爱理不理的心态,想要以极其比较敏感的心理状态去做出精确的反映,并尽量给与必需的考虑;第三,针对宝宝必须的考虑,这不但能够 使宝宝哭的频次降低,哭的時间降低,还能够使她们稳定心态,长大后也可以以文明行为的方法去看待别人。因而,照顾者应想方设法让宝宝得到生理学上,心理状态上最大限度的成就感。

相关哭的科学研究材料说明:婴儿铿锵有力、强有力、不断的哭,经常是生理学挨饿或口干必须的表述;没精打采,精神不振的细声哀叹的哭,经常是发高烧、体衰、消化不好、身体不适的一种反映;发嗲的哭,是表述她们的孤独、孤独和心烦,期待得到成年人的关心,相拥和抚爱。

不知道你是不是细心地观查与辨别过婴儿的哭闹声,希望你从这当中寻找缘故,并给与宝宝需有的照顾。

爸爸妈妈等等我


是学习了格塞尔的成熟论后,有感于现在家长的拔苗助长。

接一首:

爸爸妈妈等等我

我不会走路

是因为我走路的机器还没有长好

我们在等你

宝贝

等你蹒跚走过来的那一天

扑过来

好接个满怀

爸爸妈妈等等我

我不会说话

是因为我说话的机器还没有准备好

我们在等你

宝贝

等你自己说第一句话

妈妈我爱你

好回答,我们也爱你啊宝贝

请不要焦虑

等等我

我会健康的成长

只要你们给我时间

等等我

我们在等你

会耐心的等待

因为我们知道

你独一无二

你与众不同

不管怎样总有一天

你会长大

在那天到来的时候

我的宝贝

请等等我们

每天看你的微笑,心就醉了

希望haoping妈妈越来越多。

让孩子乐意接受爸爸妈妈的要求


在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中,2~4岁的孩子正处于“反抗期”,显得特别任性、执拗,不乐意接受爸爸妈妈的要求。实际上这是正常现象。作为爸爸妈妈应该了解孩子这个时期的身心特征,因势利导,进行教育。但是,有些爸爸妈妈一味顺从,对孩子溺爱;也有些爸爸妈妈动辄就斥、打骂,加剧了孩子不接爱爸爸妈妈要求的心理。

怎样才能使孩子乐意接受爸爸妈妈的要求呢?

1、建立爸爸妈妈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爸爸妈妈要处处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对孩子关心、体贴、言行一致;处理问题时尊重孩子,和孩子的思想感情息息相通;孩子做错了事,批评要实事求是,通情达理。爸爸妈妈在孩子心目中有了威信,孩子就能比较容易心悦诚服地接受爸爸妈妈的指导和要求。

2、提出的要求要合情合理,符合孩子的实际情况。例如,有些事是孩子必须做到的,而且又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如什么时候吃饭,什么时候睡觉,爸爸妈妈最好不要给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必须严格执行。有些事是孩子可做可不做的,而且又是孩子不愿意去做的,那就干脆不要求。孩子正玩得兴致勃勃的时候,爸爸妈妈必须尊重孩子,征求意见,给孩子留思考时间,或让他玩完,或许诺他做完事再玩,让他能够逐步接受。爸爸妈妈切不可先强制压服,引起孩子大哭大闹,然后又让步依顺,不然会养成孩不服从成人要求的习惯。

3、提出要求的方式要因事制宜,灵活多样。有些事情可用征询的方式引导孩子接受,如夏天要求孩子喝水,可以询问孩子:“你是喝凉开水,还是要喝杯温开水呢?”孩子将会高兴地作出某种选择。有些事情,可事先告诉孩子,如你先去玩一下,玩过后我给你洗澡;你现在做作业,做完作业后,我们一同到外婆家去,这样使孩子的某些愿望得到满足,孩子自然会乐意接受爸爸妈妈的要求。有些事情事先可以作出切实可行的规定,如晚上什么时间睡觉,早晨什么时间起身,每顿吃多少饭菜等等,天天按规定的要求执行,等到养成了良好习惯和个性,爸爸妈妈就会少操许多心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