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最原始的学习来自于视、听、嗅、触及重力感,特别是触觉,分布最广,感觉信息最多,也最为复杂。

当胎儿10周大时,触觉已开始动作。在长期压力下孕育的胎儿,当他出生时会呈现出吸吮大拇指至溃烂程度的。新生儿靠着唇部敏锐的触觉,搜寻奶头,获取口腹需要,同时,也仰仗手掌敏锐的触觉产生抓握反射。婴幼儿通过触觉,尚能达到下列三方面的功效:

一、通过吸吮手指、脚趾及触摸肌肤,了解自己肢体的位置,帮助建立身体形象概念;

二、凭借双手到处摸索,能了解物质的温度、湿度、硬度、质感,以判断外界的状况;

三、由于皮肤被触摸,能带来身体上的舒适感,从而达到情绪的放松、心灵的安慰。

所以,妈妈定期为宝宝做按摩是十分有好处的。按摩时,宝宝身体被轻柔地抚摸,可以刺激宝宝大脑分泌出中枢神经发育所需的激素,所以母亲可多利用喂奶、洗澡或换尿布等机会,轻拍、抚摸或拥抱宝宝。婴儿在出生后的第一年里,触摸感觉是情绪满足及安全感的主要来源。

宝宝是利用触觉识别能力来掌握自己与周围环境间的互动的。如果宝宝的触觉识别能力太差,手中所拿的东西就会经常掉落在地,而且在玩玩具、扣钮扣、拉拉链或穿脱衣服时也会发生困难。

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不会说话,只能用感觉器官认识世界,视觉和听觉是他们认识世界的主要通道。父母为宝宝提供感觉刺激,健全的宝宝就能从中学习。

可以在婴儿摇篮的四周贴些图片,并且经常更换,这能够促进宝宝的用眼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婴儿对人类脸部的注意最多,所以父母们不妨画出人脸的大概特点,放在摇篮边,婴儿就会长时间地注视人脸图案。成人还可以用鲜艳的毡制品、彩色的广告纸装饰婴儿摇篮,这也能吸引宝宝的视线。

婴儿的听觉很好,在照料宝宝时,妈妈可以与宝宝聊聊天或哼一些轻柔、宁静的催眠曲,变换好的音调、节奏以使一个烦躁不安的宝宝安静下来。家长还可以买些有声响的玩具,如:八音盒、拨浪鼓、响球和能捏响的橡胶玩具逗宝宝玩。宝宝醒着仰卧在小床上时,可以在宝宝胸部上方40-70厘米处悬挂玩具(大的玩具挂得离他胸前约70厘米,较小的约40厘米)。玩具应色彩鲜明,可以是花球、彩球、灯笼、摇铃或吹塑玩具。父母可以慢慢地移动玩具,逗引宝宝随着玩具移动视线,但玩具不能动得太快,挂得太低,以免使宝宝过于疲劳,影响视力发展,也不宜训练视觉的集中。如果用的是带响声的玩具,家长还可以逗引宝宝寻找不同方位的声源。

通过看看、听听可以试验宝宝的视觉、听觉是否正常。视觉、听觉正常的宝宝醒着时,成人移动悬挂着的色彩鲜艳的玩具或摇响有声响的玩具,宝宝的视线就会随着玩具移动,头部也会转向发声一边。如果发现宝宝的视觉或听觉异常,应及时向专业人士咨询。

延伸阅读

培养婴儿交往能力的6个要点


培养婴儿交往能力的6个要点

1、要鼓励婴儿与他人交往让婴儿感到与人交往是很有趣的,不论是什么人。

特别要与同龄的儿童交往,因为一个人总是要在同龄人中才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2、学会分享。

让自己的孩子学会与别的小朋友分享,让他逐步理解体会一个玩具是可以一起玩的或者轮着玩的。受欢迎的小孩经常主动要求用其他玩具与其他小孩交换玩具。

3、学会主动。

孩子不能加入别人的游戏中时心里会难过,如果父母示范给他一些交往技巧会更好些。两三岁的孩子更多是用动作而不是语言来进行沟通的。如教一些接近的技巧,走到其他小朋友的身边,带关肯趣的玩具(吸引别人的注意);主动说好话,叫对方的名字,展开自己的手臂,或者做与其他小朋友一样的动作等友好举动。

4、尊重孩子的行动权,不要过于约束。

婴儿到处都爬或走,不断地探索周围世界,父母不应过分约束,特别是当孩子与小朋友玩得正高兴时,不必过于管束,这不利于孩子交往能力的发挥。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交往。除非他们要受伤了,否则就让孩子自己去处理自己的打架问题。

5、凡遇到孩子争抢玩具,都让自己孩子退让。

这种做法显然受到传统教育思想影响,这样容易令自己的孩子伤心,他会认为父母并不站自己一边,而自己的权力受到严重损害,自尊心、自信心也受到打击,会使孩子长大后不知道自己的权力,也不知道如何去主动争取。

6、一味地袒护自己的孩子。

儿童的交往冲突是十分自然正确的,婴儿通过争夺玩具、相互追跑、扭打来了解其他的孩子或者是人,了解物我关系,使孩子能客观、独立地看问题。过于袒护会引起不良的后果,使孩子自我中心意识膨胀,以为自己什么行为都对,而别人什么行为都错。这样反而从客观上降低了儿童的交往能力。

培养婴儿的自我意识与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的培养

方法:此阶段的宝宝认知能力的培养,可以进行下面类似的游戏:

比如:配合儿歌或音乐的拍子,握着宝宝的手,教他拍手,按音乐:节奏模仿小鸟飞;还可以让他闻闻香皂、牙膏的气味,尝尝糖和盐的味道,培养其嗅觉感知能力。

继续沿用指认物名的训练游戏,可以让婴儿认字卡,了解了诸如灯、花、鸡、猫等物名后,鼓励宝宝在听到物名后不但用眼睛看,而且要用手去指。这种做法是让宝宝练习听声音与物品的联系,记住学过的东西,宝宝要经过逐件物品反复温习才能记牢。

也可以给宝宝一些可以滚动的圆柱体,如圆柱体饮料瓶,放在地上,让宝宝用两只手推动它向前滚动。待宝宝玩熟练后,再让他用一只手推动滚筒,并把它滚到指定地点。宝宝做对了,家长应给予鼓励。宝宝在戏耍中逐渐建立起“圆柱体物体能滚动”的概念。

也可以继续玩藏猫猫的游戏,可以先给宝宝一个小玩具,然后,趁他玩得高兴时,用毛巾或手绢将小玩具盖住,看他能否揭开毛巾或手绢将积木取出。如果宝宝不会找或者要哭,可将玩具露一点出来,让他自己取出。时间长了宝宝会知道“隐藏与存在”的关系。

除此之外,类似的游戏,可以由父母自己创设。

训练目标:培养宝宝的认知能力,有助于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让宝宝越玩越聪明。

自我意识培养

方法:此阶段的孩子心智的发展水平,促使我们不得不对其进行自我意识的培养,因为宝宝有接受自我意识培养的天赋,所以可以和宝宝做做下面类似的游戏,如:

大人与宝宝对坐,先指住自己的眼睛说“眼睛”,然后把住宝宝的小手指他的眼睛说“眼睛”。之后抱着宝宝对着镜子,把住他的小手指他的眼睛,再指自己的眼睛,反复说“眼睛”,每天重复1次~2次,经过7天~10天的训练,当大人再说“眼睛”时,宝宝会用小手指自己的鼻子,这时大人应亲亲他,表示赞许。以后家长可用游戏的方法教认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

另外,也可以让宝宝看着娃娃或他人,让宝宝用手指着娃娃的眼睛,大人说:“这是眼睛,宝宝的眼睛呢?”帮他指自己的眼睛,逐渐宝宝会独立指眼睛。

也可以让宝宝照镜子,边看边告诉他,“这是宝宝(孩子的名)”、“这是妈妈”等。

当然,类似的游戏还有很多,大人可以引导孩子玩玩此类的游戏,这里不再过多的介绍。

训练目标:培养宝宝的自我意识,培养宝宝的良好情绪,促进亲子关系的良好发展。

小提示:宝宝的这些能力培养应该坚持下去,慢慢让宝宝形成一种习惯就好。

智力是各种认识能力的总和


1.什么是智力

前苏联的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智力活动的形成过程一般有五个阶段:

第一,了解当前活动阶段。如听老师讲解或演示获得一般的表象和初步理解。

第二,运用各种实物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如用小石子或小棍计算活动。

第三,有外部语言参加的,依靠表象(头脑中的形象)来完成活动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儿童能离开实物,而依靠外部语言对头脑里留下的表象进行分析、综合。如老师问,1+1=?,儿童头脑中会出现1个苹果等于2个半个苹果的口算。

第四,只靠内语言(不出声的语言)在脑子里完成活动的各个阶段。

第五,智力活动过程,简约化。多进行某一智力活动以后,这一智力活动的阶段逐步简约化,以高速度进行,则智力活动的能力便初步形成。

2~3岁儿童智力一般可以发展到第三阶段。

2.为什么要开发幼儿的智力

智力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没有一定的智力就难以掌握较多的知识,具体讲没有注意力、观察力、儿童就无法认识事物,掌握知识;没有记忆力,知识就无法巩固、保存;没有思维力,就无法对事物有深刻的认识,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没有想像力,就无法创新。所以说,智力不发展,就无法掌握更多的知识。

开发智力是时代的需要。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生产力越发展,科学在生产中的地位愈重要,对劳动者具有的科学知识,文化素质要求就更高。教育是未来的事业,为未来的社会准备人才。未来的社会是一种开放型、进行型、动态型、网络型、高效型的社会。需要的劳动者,不只是体力型,知识型的人才,而且是智能型(具有较强的敏感性、选择力、综合力、创造力)的一代新人,所以应重视发展儿童的智力。在当今这个市场经济竞争激烈的时代中,没有高智能的人是无法跟上时代发展的。

开发智力对幼儿有特殊的作用。从智慧器官大脑的成熟来看,新生婴儿大脑重有400克左右,3岁时,脑重量已达1080克,4~5岁则增加到135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1400克的重量。有人说,O~5岁有天壤之别,3岁前后是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

由此可见,对儿童进行早期教育,对于开发智力促进成才具有特殊的作用。

3.如何开发幼儿的智力

智力的形成要慢得多,智力是先天和后天的合金。智力发展有一定限制,到一定时期停止。有的认为16岁是顶峰,有的则认为可达30岁。因此我们要及时地、充分地发掘孩子的智力。

(1)勤用脑、会用脑

人脑是人的心理器官,是智慧的物质基础,智慧与心理不能自然产生,需要坚持不懈的学习。大脑皮质细胞有特异功能,一定数量的神经细胞往往构成好似“O”形的神经环路,许许多多神经环路组成相当复杂的神经网络体系,脑就通过这些网络体系实现它的功能。脑子里的神经环路,极少数是先天建立的,绝大多数是靠后天勤奋学习,实践建立和巩固的。因此,早用脑、勤用脑能促使神经环路功能的建立、强化和巩固。

现代科学还证明,人的一生中实际使用的脑神经细胞只占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这说明大量的细胞还没有被启用,大脑的潜力还很大,不必担心会开发过度。

勤用脑、会用脑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有计划地训练使用耳、眼、鼻、舌、身,它们是受脑控制和调节的五件宝。

②科学地安排生活、学习和活动,保证足够的睡眠时间。2~6岁的儿童最少睡10~11小时,以保证消除疲劳,恢复活力。脑最易疲劳,脑疲劳了会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勤用脑不等于搞疲劳战。

③除睡眠外还应有“文化式的休息”,即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

④交换脑力劳动的方式,例如计算、语言、音乐、体育、美术等娱乐方式、游戏交叉进行。

⑤适应脑的活动节律。不久前美国科学家发现人类的行为受到三种周期的影响,就是人从诞生开始,情绪、能力、体力分别存在28天、33天、23天的周期变化,每个周期中都有高潮期,精力充沛,情绪良好,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低潮期体力疲劳,做事拖邋,情绪低落,判断力差,以及高潮期和低潮期之间的临界期三个阶段,每个人的周期也有一定差别。

另外,人的身心活动,每昼夜也有周期变化,其中大脑皮质机能,一般正常情况是北京时间上午9时达高峰,下午4~6时出现第二高峰。每个人都有特殊的规律'有人善于晚上学习,有的善于早上学,而大多数人则是混合型。家长可根据这些规律,安排好一臼的作息制度的活动,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丰富知识,开拓眼界

要发展智力,必须正确处理智力与知识的关系,运用恰当的方式,传授幼儿以全面的知识。如果仅仅引导孩子片面地学习某一方面的知识,而忽视其他方面的知识,则不仅不能促进智力发展,甚至会妨碍智力发展。传授知识不得法,也会成为智力发展的障碍。当然,练习甚至背诵也是很重要的,但必须有利于智力的发展。在背诵中要注意材料的逻辑加工,内在联系,更好地发展记忆力,在熟练掌握的基础上,引起智力的量质变。

(3)发展语言能力

语言是人思维的物质外壳,它调节支配着人的一切心理活动的发展。没有语言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心理发展,更谈不上智力发展。1~6岁的儿童是口头语言逐渐发展的关键时期,许多有作为的科学家、艺术大师、文学家等,都有良好的语言训练。如法国的法学家威特、大诗人歌德,都是在5~6岁前接受3~6门语言训练的,在此基础上启迪智慧,后来才成了不平凡的人。

(4)借助艺术启迪智慧

音乐、美术、故事都是具体形象的教育,它生动、活泼、有趣。孩子喜爱它们,它们是发展儿童智力的最有效方法。

(5)利用游戏开发智力

游戏能使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像力、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

(6)开发儿童智力应注意的问题

①充分认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搞得好,可以开发儿童智力,为更好地掌握知识奠定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命运几乎取决于家庭环境和教育。

②不迷信遗传决定论。遗传素质对人的智慧发展是有影响的,但不起决定作用。“天才”不是生而知之,而是学而知之,是靠后天教育影响形成的。如卡尔?威特生下来时先天素质低下,在其父母精心培养下,14岁大学毕业,16岁研究生院毕业,被柏林大学聘为大学教授。

③不要拔苗助长。要从儿童年龄特点出发,遵循儿童智力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因势利导,不可超越孩子智力发展的可能性。

④要有恒心。人才的培养周期性长,不可一劳永逸,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是培养不出人才来的,必须持之以恒。同时,注意方法多样化的灵活性,不管多么好的方法,囿于形式绝不会收到好的效果。

⑤智力发展与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是不能分开的。非智力因素,指与认识没有直接关系的情感、意志、兴趣、性格、需要、动机、目标、抱负、信念、世界观等方面。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人才的成长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智力水平较高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往往不会有太多的成就。相反,一个智力水平一般的人,如果他的非智力因素得到很好的发展,就可能取得事业上的成功,作出较大的贡献。我国著名的数学家张广厚(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他在小学、中学读书时智力水平并不出众,他的成功与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关。他曾说:“搞数学不需太聪明,中等天分就可以,主要是毅力和钻劲。”从心理学上讲,感情、意志、兴趣、性格、需要、目标、抱负、世界观等,是智力发展的内在因素。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一个人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良好的发展不但有助于智力因素的充分发展,还可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反之,如果人缺乏意志,贪图安逸,势必影响其智力的发展。

婴儿的行为能力


婴儿篇

图形,更喜欢人脸和小动物的图画,喜欢看活动着的物体。如果父母从自己的好恶出发,不切实际地让宝宝看一些东西,宝宝就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也就不能达到学习的目的。

婴儿听的能力

婴儿更喜欢听妈妈的高频度的音调,喜欢听节奏感强、优美、声音适中的音乐。听的能力,是婴儿学习语言的基础,这个月的婴儿虽然还不会说几句话,但是却能听懂许多话的意思。婴儿就是靠听妈妈爸爸和周围人的说话,靠观察父母说话时的口形,靠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语言和动作的结合,靠妈妈日常和婴儿说话,来学习语言的。婴儿不断积累词语,最终学会了用语言来表达,父母要懂得给婴儿创造语言环境的重要性。

婴儿说的能力

这个月的婴儿,语言发育程度是参差不齐的,说话早的婴儿,已经能用语言表达简单要求了。如能很清晰地叫妈妈爸爸奶奶,会说吃吃,抱抱,饱饱,撒撒,拜拜,汪汪。有的婴儿会说许多莫名其妙的词,父母也听不懂。这是婴儿语言学习中常见的现象。当听到婴儿在嘀嘀咕咕说些莫名其妙的话时,妈妈要努力去领会宝宝的意思,积极和宝宝交流,并借机教给宝宝正确的词语,这样能鼓励婴儿更多的发音。当婴儿嘀嘀咕咕说话时,父母不要在一旁嘲笑,这样会打击宝宝说话的积极性,应该报以鼓励、赞许、参与的态度,使婴儿有更大兴趣学发音。

婴儿玩的能力

婴儿自己玩的能力增强了,安静的婴儿,能坐在那里玩很长时间玩具。这个时期的婴儿不喜欢在商场购买的玩具,开始喜欢家里的东西,比如小梳子,妈妈的首饰盒,吃饭的小勺,妈妈做饭的锅碗瓢盆等,都能引起婴儿的兴趣。放在学步车里,会走的婴儿,开始到处翻箱倒柜,把东西从箱子里拿出来,这比玩玩具更有兴趣。

这个月的婴儿喜欢找伙伴玩了,开始了最初始的社交活动。看到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宝宝,会很高兴,拉拉手,摸摸脸,很亲热的样子。这与前几个月有很大的区别了。前几个月,看到和自己差不多大的宝宝,只是看看,笑笑,一会就没兴趣了。现在不同了,如果一个房间内有大人和宝宝,婴儿就会走向宝宝,去进行“交流”。如果有几个宝宝在一起玩,他也会急着“入伙”,父母要给宝宝创造这样的机会。现在家庭大多是三口之家,很少有机会接触宝宝,这会扼杀宝宝和人交往的欲望,变得不合群。多让宝宝和其他宝宝接触,也为以后上托幼机构打基础。

注意力

随着婴儿月龄的增长,婴儿能够有意识地注意某一件事情,而小婴儿则主要是非意识注意。有意识地集中注意力,使婴儿学习能力大大提高。注意力是婴儿认识世界的第一道大门,是感知、记忆、学习和思维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婴儿的注意力也需要父母后天的培养。

如何提高婴儿注意力

(1)想让婴儿能够把注意力集中在某一件事情上,必须让婴儿处于最佳精神状态。通俗地说,就是要让婴儿在吃饱、喝足、睡醒、身体舒适、情绪饱满状态下,才容易集中注意力。

(2)吸引婴儿注意力,要选择适合婴儿年龄的刺激物,这也是很关键的。如果给这个月的婴儿看字书,那无论如何也不会吸引婴儿的注意力。婴儿喜欢看色彩鲜艳的、对称的、曲线形的。

潜能开发

一个不满1岁的婴儿(男婴,差半个月过生日),他的爷爷是著名油画家,时常在支着的大画板上用画笔作画,婴儿从小就看爷爷作画。当婴儿在11个多月会扶着东西走时,婴儿扶着墙走到了爷爷的画室,拿起比他胳膊还长的画笔,在爷爷的大画板上涂来涂去,一副很认真的样子。

哇,他在学着爷爷的样子作画呢!爷爷当然是异常兴奋了,尽管把爷爷的画上点了一个个大点子,爷爷也没有责怪宝宝。

宝宝的模仿能力是惊人的,所以说,婴儿周围人的一言一行,都影响着宝宝,对婴儿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一定要给宝宝树立好的形象。不让宝宝做的,首先自己不要做。婴儿不但能听懂父母许多话的意思,还喜欢听父母讲故事,念儿歌。以前,婴儿只能听与动作有联系的话,慢慢的,婴儿有了听故事、儿歌的能力了,这是婴儿不小的进步。父母要开发婴儿这一潜能,抽出几分钟的时间,给婴儿念段儿歌,讲个故事。把用奶瓶诱导睡眠转换为以讲故事诱导睡眠,妈妈可不要嫌浪费时间。

总之,要根据宝宝的生长发育特点,做好早期教育让宝宝变得更聪明可爱。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