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霍华德·加得纳如何概括多元智能理论方面的内容在我以前的文章中有过介绍,现将这些智能的概念以及相关训练活动列于下表以供参考。

多元智能理论适用的活动:

加得纳认为智能是“解决一个问题或得出一个结论的能力”,这似乎是合乎常理、人人皆知的道理,但它对教育工作者和父母们却有着意义深远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说呢?

传统的教育工作者着力培养学生们的学习技能,即语言和数理逻辑方面的智能。学校有时也提供艺术等方面的教育,但这往往是有限的,被认为是额外的内容,当资金短缺的时候通常会被校方取消。而那些在艺术——视觉空间、音乐、肢体动觉等其他智能方面表现突出的孩子只能在上学前后、闲暇时间或者是吃中饭的时候去学习相关内容。至于自然智能则要在暑假期间才能得到锻炼,但这些智能往往不被学校所重视。所以具有这些智能的孩子无法与那些在读、写、计算方面表现优异的孩子获得同等程度的重视。

其他智能之所以被教育工作者忽视有两个原因:首先,学校的课程安排是为孩子日后找工作以及商业方面获得成功而准备的。无论是在工厂、农场,还是在办公室,这些技能都是很重要的,所以孩子们对学校的教育很重视,而对其他方面的智能则较为松懈。简单地说,其他方面的智能通常被认为是虚的,或者有些纯粹是出于兴趣,与个人的发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多大关系;其次,大部分老师和校长本身在学校教育方面较为优异,一般来说,他们在思维逻辑方面是较突出的,这并不奇怪,因为这些智能是他们在学校认知评价的主要内容。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所有的智能都很重要,在学校运用多元智能教学并没有脱离目标,与教师的职责和学生取得优异成绩也不矛盾;它也并不意味着教师能找到一种方法能是学生掌握所有的智能。例如,一个一年级的学生,需要学习植物的身体结构(根、枝、叶),并要知道它如何生长,这有很多种方法。当然,他可以通过识记来学习,但所学知识很多的时候,只有在语言智能方面较为突出的学生才能掌握。而在其他智能方面较好的学生则很快就忘记了。运用多元智能可以提供一个方法帮助更多的学生学习。比如说,你可以画一副一棵树的三维空间图,也可以谱一首有关树的歌曲或者是其他方法展示树的形状。在我们学校,学生可以参与每一项活动。目的就是学习树的结构并懂得他如何生长,而我们的学生是通过运用不同的智能来学习的。以这种方式,所有的孩子都获得了成功,而不只是那些语言能力很强的孩子。同样的道理,我的五年级学生根据海报的特点来表达他们对美国独立战争的理解。他们制作了一些木偶,通过木偶的表演来展示美国独立战争。当然,他们也运用写的方法。

只对学习技能关心的学校教育对成人的多种智能也不重视。,的确,成人也学要读、写、计算等能力以在世界贸易中获得成功。但是,正如丹尼尔*戈尔曼在《情绪智商》一书中所说,那些技能并不能一定能保证你成功。他发现在任何一项工作中,首先都需要较高的“情绪智商”(即加得纳所说的内省和人际智能)WwW.zJ09.com

加得纳所说的“产生一个结果“,意思是说一副画、一件雕塑品或者是舞蹈都是智能的一种表现形式。如果我们周围没有从事这些职业的人士,那我们生活的质量就要受到重大的影响。我经常告诉学生的家长们,进入我们的学校,我不能保证他们日后会成为专业的画家、艺术家或者是职业运动员。但是,我相信三十年后,今天的学生会很乐意参与音乐剧的表演、参观博物馆、热衷于羽毛球或乒乓球的运动。当我感到这些活动对生活的质量多么有意的时候,我更愿意帮助孩子们全面发展他们的智力。

延伸阅读

【孩子爱哭是什么原因】宝宝爱哭闹是什么原因,婴儿爱哭是什么原因


原因一:宝宝是否饿了

1、哭声短而有力,比较有规律,渐渐急促

2、3~4个小时需要喂奶一次,间隔时间不能太久

3、经常性1~2小时就哭闹,有可能是一次性奶量不够

2原因二:检查尿布是否湿了

1、苾鱙纸尿裤太沉,宝宝会很不舒服的

2、如果有红屁股的现象,抹点护臀霜

3、揾裤如果湿了,一定要及时更换

3原因三:检查宝宝身上是否有异样

1、宝宝是不是出疹子了?

2、叾葢防针的地方是不是有红肿现象

3、有没有被蚊虫叮咬

4原因四:情绪宣泄的一种方式

1、几声缓慢而拖长的哭声打头阵,声音较低发自喉咙

2、经常陪宝宝玩耍,消除他的寂寞感

3、一般情况下,抱起来就没事了

5原因五:检查宝宝鼻子是否通畅

1、宝宝鼻子容易堵塞,需要经常清理

2、可以借助小工具,比如小棉签,吸鼻器等

3、翾用工具时一定不能太深入,避免弄伤宝宝

6原因六:有可能是消化不良引起腹胀

1、来得突然,第一声又长又响,之后屏息,接着大哭

2、摸摸小肚子是不是硬邦邦的

3、可以吃一些助消化的药物

7原因七:宝宝是不是穿的太多或太少

1、要根据室内的温度及时给宝宝增减衣物

2、太多或太少都会让宝宝感到不适

3、原则上宝宝的衣服和大人同步即可

8原因八:宝宝是想睡觉了

1、哭声不太大,有规律,比较缠绵,甚至有些不安

2、让他做一些缓慢的或有节奏的运动

3、讲一些抚慰的话帮助他放松或让他睡觉

9原因九:周围环境是否安静?温度是否合适?

1、家中过于嘈杂,会让宝宝烦躁不安的

2、睡觉的时候一定要尽量保持安静

3、室温最好控制在15~20度

10解决孩子爱哭的方法

1、把宝宝包裹起来抱紧他

新生宝宝喜欢被拥抱的安全感觉,就像以前在子宫里那样。所以,你或许可以试试用毯子把宝宝包起来,看他是否喜欢。很多家长还发现抱紧宝宝,特别是让他能听到你的心跳或者使用婴儿背带能让宝宝安静下来。但是注意有些宝宝会觉得被包起来或被抱着太受束缚,他们更喜欢其他的安慰方式,比如摇晃或唱歌等。

2、让宝宝听听有节奏的声音

宝宝在子宫里就可以听到你有规律的心跳声,这是他们为什么喜欢被抱紧的一个原因。除了心跳外,其他一些有规律的、重复的声音也有安抚作用。你还可以试着放些轻柔的音乐或唱个摇篮曲。很多家长还发现宝宝听洗衣机稳定的节奏声或者吸尘器、吹风机的“白噪声”时,也能很快入睡。不过千万不能把宝宝放在洗衣机上,而要放在洗衣机旁边的地板上。

3、轻轻摇晃宝宝

大多数宝宝都喜欢被轻轻地摇晃,你的宝宝也可能喜欢这种方式。你可以抱着他边走边晃,也可以抱着他坐在摇椅上。不过,不同的宝宝对速度的感觉也不同。有些宝宝只要用专用的婴儿摇篮就可以了,但另一些宝宝则喜欢更快一点的动作,他们一坐上汽车,就几乎能马上睡着。

4、给宝宝按摩

给宝宝做个按摩,或者轻轻地抚摸他的后背或肚子,有助于让他安静下来。如果宝宝好像是胀气不舒服,就尽量抱直他给他喂奶,喂完奶后让他趴在你的肩膀上给他拍嗝。如果是肠绞痛的宝宝,有时候给他揉揉肚子就能让他平静下来,这可能也会让你感觉好一些。

5、让宝宝嘬个东西

有些新生儿非常想嘬个东西,给他一个安抚奶嘴或者让他嘬手指,就能让他平静下来。这种“有抚慰作用的吮吸”能使宝宝心跳平稳,肚子放松,也有助于他安静下来。

6、别对自己太苛刻

虽然宝宝整天哭个不停对他没有什么害处,但可能会带给爸爸妈妈很大的压力。如果宝宝看起来不高兴,无论怎样安抚他或取悦他都没有用,你难免就会沮丧失望。爸爸妈妈有时候会因此埋怨自己,觉得是自己能力不够,所以宝宝才哭的。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蒙氏教育是什么?


对于孩子即将上幼儿园的家庭来说,“蒙氏教育”是个突然出现的陌生东西,我们做了点简要说明,帮助你在最短时间了解它是怎么回事儿。

■蒙氏教育是什么?

是由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创立的教育思想和方法,于1909年在其著作《运用于儿童之家的科学教育方法》及1936的著作《童年的秘密》中开始推广,是当代幼儿教育的里程碑。其教学法的精髓在于培养幼儿自觉主动的学习和探索精神。

■蒙氏教育的基本原则:

1、以儿童为中心。反对以成人为本位的教学观点,视儿童为有别于成人的独立个体。

2、不教的教育。反对填鸭教学,主张从日常生活训练着手,配合良好的学习环境、丰富的教具,让儿童自发性地主动学习,自己建构完善的人格。

3、把握儿童的敏感期。顺着敏感期学习的特征,得到最大的学习效果。

4、教师扮演协助者的角色。教师须对孩子的心灵世界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对孩子发展的状况了如指掌,才能提供对孩子适性、适时的协助与指导。

5、完全人格的培养。幼教的最大目的是协助孩子正常化。

6、尊重孩子成长步调。没有课程表和上下课时间,使孩子能够专注地发展内在的需要。

7、混龄教学。不同年龄孩子会相互模仿、学习,养成儿童乐于助人的良好社会行为。

8、丰富的教材与教具。教具是孩子工作的材料,孩子通过“工作”,从自我重复操作练习中,建构完善的人格。

9、摒除奖惩制度。采取尊重孩子的方式,培养孩子正在萌芽的尊严感。

10、爆发的教学成果。采取尊重孩子内在需求的方式,让孩子适时、适性地成长,短期内不易察觉成果,但却会在某一时间以爆发的力量彰显出孩子内在心智的成长。

■蒙氏教育关键词:

吸收性心智:孩子与生俱来地能够向周围环境吸收一切,0~6岁是吸收最佳期,其中0~3岁是最重要的吸收阶段。

敏感期: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各种能力的获得都有一个最佳阶段,在这个阶段里孩子可以轻松地获得各种能力,所以称这个阶段为敏感期。所以在敏感期里要给孩子创造适宜发展各种能力的环境。

尊重儿童:儿童成长过程中所想要做的事情,就应该让他们去做,给孩子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以帮助孩子自发学习。

■蒙特梭利教育理念:

强调儿童内部潜在的能力;强调教育的注意力是“发现儿童的秘密”,了解儿童“心灵内部世界”和“内在的潜能”;强调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自然发展和自然表现的法则”;强调教育要“适应儿童的天性”……

告诉孩子钱是什么


金钱是什么?金钱意味着什么?有人说它使人贪婪无度,有人说它让人丰衣足食,有人说它是一种改善自己和他人生活的工具。面对这纷繁的世界,该如何帮助自己的孩子树立一种正确的金钱观呢?

有关专家指出,父母完全能够教会孩子具有经济头脑,也能够训练孩子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而且这类教育宜早不宜迟。受到良好金钱观教育的孩子长大成人后,才能对金钱抱有正常的心态,处理好人与金钱的关系。

什么是正确的金钱观?是贪图富贵,挥金如土?还是只挣不花,做守财奴?虽然有钱没钱都可能导致罪恶,但金钱本身并不可怕,关键是家长首先应该弄清自己的价值观,否则无法成功地教导孩子。孩子是通过观察父母的言行来学习的。如果父母在吃饭的时候总是谈论什么东西值多少钱,那么,当你告诉孩子钱并不是一切时,孩子肯定是大惑不解。

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金钱观的教育也是不同的。

3-6岁

银行家尼尔·高德佛瑞建议家长对幼儿进行游戏教育,让孩子从小认识钱币,了解找零钱。当孩子稍大一些后,可以带他去购物,并和他讨论所购物品的价格。

几乎每个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一带孩子购物时,如果不给孩子买他要的东西,他就会生气耍赖。为避免此类事情发生,最好在出门之前就和孩子讲好“条件”:只买一样。这样,孩子就会在整个购物过程中仔细考虑他要的东西。对于孩子的过分要求,即使你买得起,也应该对孩子说“不”。慢慢地,孩子会知道,不是他们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此外,还应教会孩子学会给予。要让他知道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学念书,都有温暖的家,都能穿漂亮的衣服。让孩子去接近、去关心、去帮助在困难中的孩子。

7-12岁

孩子在7岁左右已能懂得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自己作出决定。这时候可以开始给孩子零用钱。家长一定要记住,给孩子钱的目的并不是让孩子去炫耀家庭的经济地位或解决生存之必需,而是要让孩子学习如何使用与管理金钱,这是给零用钱的最重要的目的。当孩子手里拿着有限数目的金钱时,他就会学着取舍。

有些家长把零用钱的多少,与孩子的成绩高低或做家务多少联系起来,也有些家长给零用钱没有限度,孩子随要随给,这样做究竟好不好呢?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我们不断反思给孩子零用钱的目的,这就是:让孩子学习如何使用与管理金钱。凡是不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

孩子应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也应该努力学习,这是他们的责任。如果在学习和做家务之类的事情上付钱给孩子,某种程度上说是在“贿赂”孩子,这是不利于孩子建立正常的责任感的。给钱没有限度,肯定不能让孩子学会如何使用与管理金钱。

零用钱还给孩子提供了一个学会节省的机会。有一对夫妇,丈夫是律师,妻子是教师,生活还算可以。他们每周给女儿5元零用钱。夫妇俩每月都把一定比例的钱存起来,他们也鼓励女儿这样做。女儿说,她的一部分零用钱用来买漫画书和学习用品,省下的存银行。“等我长大了,我要拿我存的钱买一幢房子、一辆车,还可以用它去帮助有困难的人。”

绘画与智能发展有什么关系


绘画是眼、手、脑紧密配合的活动。在绘画活动中,要将感知到的具体形象,通过眼睛认真观察,经过分析、比较找出主要特征,运用线条、色彩等手段描绘出来,做到视有所感、脑有所思、手有所致。这种绘画有利于智力的培养(掌握正确的观察、思维方法)和表现技能的提高。

知识不等于智力,重要的应是掌握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我们要从小培养孩子的各种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能力、动手能力等。绘画与锻炼这几种能力的关系都很密切。在绘画中,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记忆、比较发展认识能力;通过分析、概括、取舍发展思维能力;通过联想、虚构发展创造能力。当然,几种能力不是孤立的,是互相联系的,一个人完成一件工作是多种能力的综合。为了叙述方便,下面分别讲一讲怎样通过绘画培养这几种能力。

1.观察能力。观察是孩子认识事物、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进发创造力的基础。当然观察不是随便一看,心理学上称有意的、有计划的视知觉活动。各种工作都离不开观察。伟大生物学家达尔文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时,对其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画家齐白石说:“吾画虾数十年使得其神。”他用水缸养虾置于案头,每时每刻注意细致观察虾的各种动态,才把虾画“活”了。孩子的学习也和观察有直接关系,观察能力强的孩子读写能力也强,容易分辨字形笔划的细致差别。孩子作文内容丰富,描写生动,与他从小学会观察有很大关系。

我们应创造条件开阔孩子的眼界,丰富孩子的生活,让他们以愉快的心情去认识生活。从他们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哪里有他们自己的乐趣,他们观察得就认真、仔细,画出来的画就越具体、生动。孩子会发现别人没有注意的细节。把这些观察和发现记录下来,就是《观察日记》。可以做景物的观察,如季节的种种变化(春、夏、秋、冬、风、晴、雨、雪),时间的变化(早晨、中午、晚上)。孩子到公园去观察树的四季变化、水面的波纹、亭榭和远山等自然景色。在节假日,有大的活动场面,让孩子现场观察,做到整体观察看气氛,局部观察看特征。动物是孩子最感兴趣的,个性突出的大象、长颈鹿、猴子往往最吸引孩子。可到动物园去观察它们的不同形态、不同生活习性。孩子会把它们比作人的家庭(爸爸、妈妈的孩子),画的动物就显得活泼可爱,也可以让孩子自己绘制动物故事。

孩子对画人感到比较困难,虽然每天和人接触最多、最熟悉,但往往熟视无睹,不太注意,所以画出的人没有特点差别。可以引导孩子从家里人观察起。人的外貌,在穿衣上就有很多不

同,只要他细观察,抓住特征,进行比较,就会发现人的千差万别,当然孩子对人的观察不可能细致到相貌和表情特征。儿童绘画时期,只要画出不同人的衣服、发型区别就行了。

孩子在观察中,注意力不易集中。为了提高观察效果,观察前可提出问题,让孩子带着问题观察,边看边提问题。观察内容的选择、深浅的要求应根据孩子年龄水平而定,低幼年龄浅显些,简单些,学会以后再逐渐复杂些。有的需要反复观察,加深认识。可以先整体后局部的观察,也可以先局部后整体的观察。还可以用比较的方法,让孩子分辨事物的相同与不同。意大利著名画家达·芬奇,从小学画是从画鸡蛋开始的。他的老师对他说:“你别以为画蛋容易,其实一千个鸡蛋中没有两个是相同的。”这就是要他学会观察与比较。我们指导孩子观察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物件入手。家里的生活用具(家具、瓶罐、盒子、锅盆等)形状很单纯,还有适合的几何形体(方体、圆柱体、锥体等),都可以培养孩子认识物体的概括能力。当然,孩子画个物件总伴有自己的感想,如妈妈的书包、爸爸的书桌、我的玩具、我的家。静止的物件带上感情的色彩,就生动起来了。

2.记忆能力。观察的目的是为了积累,人类的智慧正是不断积累知识的结果。积累知识又离不开记忆。绘画的语言是形象,形象的积累也靠记忆。许多作家、画家、演员往往具有很强的视觉记忆能力,能对瞬息呈现的人物景象在写作、绘画和表演中准确地再现出来,这是他们在长期的观察中练出了惊人的形象记忆力。如画家的舞蹈速写,舞蹈演员的动作是那样迅速,不断地变换,画家的速写技巧即使再熟练也赶不上,只依靠眼睛看是无从下笔的,必须在熟悉舞蹈动作的基础上,靠脑子记忆画出来。

中国绘画传统很强调画家的“默画”能力,有名的《韩熙载夜宴图》就是画家顾闳中一连几夜在韩熙载家窗外偷看他和客人、侍女、姬妾的行乐情景后绘制出来的,显示了画家精深的观察力和记忆力。

儿童的记忆主要是无意识的,他们的大部分知识来源于无意识的记忆。他不是有目的地去记一样东西,而是自然而然记住了。对孩子来说,记忆的效果好坏,一受外界事物特点的影响,直观的、形象的、鲜明的事物就容易记住;二受孩子兴趣的支配,有浓厚兴趣的事物容易记住。

训练孩子的形象记忆力,“默画”是一个好办法。让他观察后默画他感兴趣的东西,或看图画书讲故事后默画下来,久而久之养成习惯,他脑子里会贮存丰富的形象,要画什么就会感到非常自由。而画临摹画养成习惯的孩子,只能照画本画,离开画本就画不出来,缺乏的正是这种形象记忆能力。

3.思维能力。思维是人脑对现实的加工反映。我们观察到的东西,经过分析、概括发现事物的内在联系,掌握发展规律,从而有所发明创造。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儿童学习、掌握和运用知识十分重要。人们不难观察到画画好的孩子思维活跃,想象丰富,那是由于他在绘画活动中接触的事物多,受到的感知刺激多,积累的感性知识丰富,并进行积极的形象思维活动。幼儿的思维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凭借具体形象甚至通过自己的动作进行思维。你给他一个娃娃,他就用手抱娃娃玩,把娃娃拿走了,他抱娃娃的思维就停止了。以后逐步脱离动作、实物进行思维,认识活动中的具体形象性相对减少,分析、综合、比较、概括、抽象成分逐步增加,这就是形成抽象思维的过程。所以要让孩子通过画画多看、多听、多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各项有意义的活动。在活动中鼓励孩子多动脑筋想问题,培养动脑筋的习惯。到了儿童绘画晚期,只凭直觉的观察、记忆就不够了,还需要相应的理解力。绘画艺术不只靠形象思维,还要伴以相应的抽象思维(分析、比较、概括、取舍的能力),才会有绘画作品的质的提高,才会使儿童绘画向成人绘画顺利过渡。

4.想象能力。想象是人头脑中原有的事物形象经过加工、改造产生新的形象的心理过程。丰富的想象力是学习和工作的重要因素,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还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因此,大胆丰富的想象,是艺术创造、科学发明的必要因素。有才能的科学家、艺术家都是富于联想的,他们在深入的思考中,由此及彼,举一反三,产生创造的灵感,把某一领域的知识技能、方法迁移到新的领域,就会出现新的奇迹。瓦特从水壶盖联想到蒸汽作动力的机器,牛顿从苹果落地联想到万有引力,书法家怀素观公孙大娘舞剑启发了草书的运笔,表演艺术家盖叫天观察狮子、罗汉想到舞台的亮相,这种创造性的联想活动是科学发明和艺术创作的前提。所以,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丰富想象力,把他们天真的好奇和遐想引导到科学和艺术的轨道上去,绘画正为孩子提供了一个大胆想象、自由奔放的天地。

幼儿的想象是以无意想象为主,不是有目的的想象。他们的想象也容易变化转移,一般是看什么想什么,听到什么想什么,接触到什么想什么。画画时,一会儿画这个,一会儿画那个。5、6岁孩子的有意想象逐渐增长,让他画公园,他能想到公园的花、树、亭子等。儿童的想象是很活跃的,如果我们注意加以引导,他们会创造出许多新奇的画面。可以在给孩子讲故事时让他想象故事的结尾,看图讲故事,都能调动孩子积极想象。让孩子听一些歌曲、乐曲,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熏陶孩子的感情,也会启迪孩子的想象力。对他们富于想象的画面应赞扬、鼓励,不应压制,允许他们“想入非非”。有个孩子画了一棵树,树上长满了各种水果(西瓜、香蕉、苹果、桃等),叫“百果树”,这是孩子的创造想象。如果我们成年人打击孩子想象的积极性,想象的翅膀受到束缚,创造的火花也就泯灭了。

对儿童进行绘画训练,可以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透过绘画能力可以窥见幼儿智能发育水平,所以说绘画能力是智力发展的一项重要标志。但是从另一方面说,画画不好的孩子是不是智力就差了呢?那倒不能绝对地看待这个问题。

根据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对人的智力的探索和研究,提出了一个叫做“多智力”的理论。加德纳证实,人的大脑共有6种智力,每一种智力都受大脑的一个“小区”的控制。其中有两种是人们熟悉的,这就是语言运用智力和数学运算智力,但人们对其它四种智力就很陌生了。加德纳把它们归纳为:音乐智力、空间直观智力,身体活动智力、个人控制感情和体察他人情绪的智力。各种智力既能独立地发挥作用,又能相互协作,对客观世界形成一个统一的看法。因此,所谓“智力”,就是观察、分析、理解信息的综合性混合体。然而,现行教育对儿童进行的“智商”测验,主要通过对语言运用智力和数学运算智力进行测试是缺乏科学性的。儿童智力的类型是不一样的,不可能在一个人身上具备全部智力才能,但及早发现孩子具有哪方面的优势并加以培养,因材施教就可能帮助他们早日成才。

根据观察以及国内外心理学研究资料反映,儿童的绘画能力和他们的智力发展一样,是有规律的,次序并不会颠倒。不少学者经过研究,把儿童绘画的发展过程,分若干阶段,每一阶段都有着这个时期的特征。

根据已发表的资料,美术教育家哥仙修泰纳收集了30万张儿童画来研究,把儿童画发展过程分为5个阶段:①错画期:乱画各种线。②图式期:用记号、象征、图式描画,稍具形状。③对线发生感情时期:用线描画形状很感兴趣。④想表现实物时期:用轮廓线画实物,但不懂得表现远近,故不大像实物。⑤正确地表现形状的时期:懂远近、明暗,会写实。

1943年赫伯特·李德在《透过艺术的教育》一书中引用了白特在《心理与教育测验》中的分期:①涂鸦期:2、3岁。②线:4岁。③叙述的象征主义:5、6岁。④叙述的写实主义:7、8岁。⑤视觉的写实主义:9、10岁。⑥抑制时期:对所画不满而失去兴趣,11~14岁。⑦艺术的复活期:青年期。

1952年维克多·罗恩菲在“创造与心智发展”中的分期:①错画期:2~4岁,从无目的的乱画到有目的的乱画。②前图式期,4~7岁,以图式记号表达自己的意念。③图式期;7~9岁,主观的强调图式的特征。④写实初期:9~11岁,摆脱图式,描写得像实物。⑤拟写实期:11~13岁,表现形似而有孩子式的手法。⑥停滞时期:15岁以后停滞或感到没兴趣。

根据以上几位学者的分析,尽管分期划分不尽相同,但仍能从中找出儿童绘画发展的共同轨迹:即开始时只能画一些没有形象的线,称之为涂鸦;渐渐从涂鸦的无意识到有意识表现,然

而仍看不出具体形象;接着发展为象征符号表达直观感受画实物对象;最后达到具备写实能力。

根据我国儿童的实际情况和观察,儿童绘画发展过程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涂鸦期;大约在1~3岁。②象征期(又叫表象符号期):3~5岁。③主观感觉表现期:5~9岁。④视觉写实期:9岁以后。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智力发展是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的。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归结起来有两方面:其一是遗传因素,其二是环境的影响。对一个智力发育正常的儿童来说,教育,或称环境熏陶,对儿童智力发展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早期教育尤为突出。儿童6、7岁以前学的东西,常常终身不忘。许多人认为,学习某种东西有一个最佳时期。4岁左右是形象知觉的敏感期,必要的音乐、绘画教育可以使儿童在这方面的才能得到迅速发展。阅读和外语教学也如此,这个年龄的儿童虽然不识字,但通过语言传授,他们会很容易地记住并背诵。

早期教育造就英才,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1914年,美国有一个年仅15岁的少年毕业于哈佛大学,他的名字叫威廉·詹姆士·赛兹,是著名心理学家鲍里斯·赛兹的儿子。据说他一岁半开始受教育,3岁就能用本国语流利地读写;5岁开始学习生理学,居然达到开业医师考试合格成绩。6岁他和其他孩子一样进入小学。入学那天,上午9点编入一年级,可是,到中午母亲去学校接他时,他已是3年级的学生了,而且当年就小学毕业。7岁因入中学年龄不够在家自学高等数学,因为古今语言学他早就学过了。8岁他进了中学,各科成绩出色,尤其数学出类拔萃。很快中学的教学内容他都掌握了便退学自修。9岁、10岁两年自学,11岁进了哈佛大学。

这种例子我国也有,少年攻读大学课程,这就是世人说的神童。在书法和绘画方面也有不少成绩卓著的儿童。自古说:“10岁神童,15才子,一过20就是凡人。”所谓神童并非超凡之人,儿童在某些方面较早地显示了才华,说明他们是经过早期教育智力聪颖的人。有些人小时候成绩突出,成年以后就一定成大器吗?那还要看个人努力的程度。也有不少伟大的人物是大器晚成的,像中国的艺术大师齐白石就是一个例子,他早年曾是个木工,57岁后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90多岁时成为世界著名的画家。

目前不少家长盼子成龙,看到孩子能画几笔,就到处寻师访友,打听孩子有没有这方面的天才,见到孩子能抹两笔国画,偶然出一些笔墨趣味就认为是“神童”了。对儿童画画适当给以鼓励是必要的,如果过分宣传,对儿童并无好处。

儿童学画需重视培养兴趣和毅力,因为在教育中,影响学生智力发展的,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另一方面的因素——人格因素。有人查阅中外53名学者(包括科学家、发明家、理论家)和47名艺术家(包括诗人、文学家、画家等)的传记发现,他们除了异常聪慧以外,还有一些共同的人格特征:①勤奋好学,不知疲倦地工作;②为实现理想勇于克服各种困难;③虚心学习、实践,④坚信自己的事业一定能成功;⑤争强好胜,有进取心,⑥工作认真细致,一丝不苟,有高度的责任感。

可见积极的人格因素是智力发展、创造力形成的重要条件。因此,在发展各种智力成分的同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优良的人格特征是极重要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