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来看,一般孩子长到3岁时,就已产生社会交往的欲望,他们对同龄儿童发生兴趣并且需要找小朋友一起玩耍。在他们心目中,这时的男女伙伴并无什么差别,他们之间的交往是天真纯洁的,认为只要能在一起学习玩耍就是好朋友。

其实,异性孩子在一起活动,有很多好处:可以使孩子消除性别的神秘感,培养自由交往、自由发展的天性;有利于他们社会交往能力的增强,也有利于各自心理的健康发展。

如果成人禁止异性孩子在一起活动,会使孩子对异性产生神秘感,不利于心理的健康发展;同时孩子也失去了与异性交往、学习的机会,使其以后可能因缺乏与异性交往的经验而导致对社会不能很好适应。

在指导男孩、女孩之间的交往时,家长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家长要有正确的态度。孩子在区分男女时,往往是根据衣服、发型或语声,如果改变了人的外表特征,许多孩子就认为性别也随之改变了,所以,男女孩子在一起游戏时,家长不要担心孩子会因此而早熟,要用正确的眼光来看待他们之间天真纯洁友谊。

2、防止交往中的不良现象。

(1)男女孩子之间出现拥抱亲吻等行为。一般来说,他们并不理解这些动作的真实含义,而只是用模仿来的动作表达自己对某个伙伴的喜爱之情,家长不必担忧或斥责孩子,可以引导他们玩一些更有趣的游戏以转移其注意力。另外,家长应注意检点自己的行为,尽量避免让孩子看到影视画刊中的性爱动作,并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性教育。

(2)防止孩子性别错位。一般来说,2~3岁的孩子都已知道自己是男孩还是女孩。3~6岁是孩子性别认定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发现孩子在交往中喜欢模仿异性伙伴的行为、服饰等(一般指男孩模仿女孩子),就要引起注意。首先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想把他当异性孩子的言行,如果有,尽快纠正。要按孩子的性别给孩子起名字、打扮,要告诉孩子,他的性别正合父母心意。其次,家长应仔细观察孩子所在的伙伴群体里是否异性太多,使孩子产生了模仿心理。如果有,可一边加强孩子对自己性别的认识,一边考虑让孩子进入一个同性伙伴较多的群体,给他较多的模仿同伙伴行为的机会。

(3)孩子之间出现纠纷。如果不是严重事件,可以让他们自己解决,同时培养孩子友爱、合作、分享、谦让等品质,教育他珍惜和小伙伴之间的友谊。另外,尤其要教育男孩不要凭借力气大而去抢别人玩具或欺负别人。

相关推荐

男孩和女孩之间的智力差异表现


有很多家长都会对男孩和女孩进行各方面的比较,在不同时期表现特别明显。虽然男孩女孩在身体各方面的确有差异,但是智力在男生和女生之间是不存在差异性的。

人的智力活动是有其物质基础的,这就是大脑结构与其机能,它们在男女之间都是相同的,既然进行智力活动的物质基础是相同的,男女之间的智力也就不会有必然的明显差异。男女儿童在智力的某些方面有不同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男孩、女孩智力分布情况稍有差异。

从整体上看,女孩智力分布比较集中,而男孩的智力差异稍大些。也就是说,在男孩群体中不同的智力水平悬殊较大,而女性智力比较平均。

在智力活动的某些方面,男女儿童各有所长。

一般女孩的触觉、痛觉及听觉分辨能力比较敏锐,尤其是手指尖的感觉发展较快,能较早地学会做比较精细的动作,而男孩以视觉分辨及视觉空间能力见长。女孩的语言表达能力常优于男孩,一般女孩说话早,词汇比较丰富,语言缺陷较少,口吃患者以男孩多见,而男孩在判断推理能力以及摆弄拆装物体的能力常胜于女孩。另外,女孩的形象思维比较好,考虑问题周到、细致,男孩则抽象思维和创造思维较强。

男女儿童之间存在特殊才能的差异。

一般来说,女孩表演才能占优势,而男孩操作和运动方面的才能占优势。

虽然男女儿童智力各具特色,但对每个具体的人来说又能出现各种不同的情况,因此每个家长要针对自己孩子才能的好坏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克服缺点,使自己孩子的聪明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男孩成功的必备—交往能力


父母常常在脑中勾画自己的男孩长大后成功的形象:职场上应对自如的管理人士、商场上妙口生花的谈判高手、叱咤风云的企业家、深得人心的政治家……不可否认,这一切的成功都需要这个男人有很强的与人交往能力。

然而,现实生活中,很多小男孩的表现却让人担心:以自我为中心、攻击性强、不合群、女性化倾向严重……因此,他们常常表现出不愿见陌生人、不敢与陌生人说话、无法与别人相处等现象。

这样的孩子如何与那些成功形象挂上钩呢?

卡耐基曾说过,一个成功者,专业知识所起的作用是15%,而交际能力却占85%。这也就是说,人际关系的和谐,交往本领的高强,是社会判断成功者的重要标准。

交往能力强,对孩子来说有百利而无一害。善于与他人交往的孩子在学校,不仅能够从容地与同龄人交往,而且能够从容与老师等成人交往。而孩子是否善于同别人打交道,在人群中人缘如何,对他以后的学习和人生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父母要从小重视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男孩来说,他们都巴不得希望能够有几个思想上、学习上或者生活中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够从朋友那里获得认可、鼓励、信任和支持。然而家长的一些教育却让他们的交往意识在一点点地减弱。如家长这样告诉爱交朋友的男孩:

“不要和学习不好的同学一块玩呀!”

“不要和女同学来往过于密切呀!”

“不要和那些坏孩子走得太近呀!”

……

家长的这些教育或者让男孩不知道何去何从;或者让他们封闭自己、不爱与人交往;或者让他们变得人缘不好……

正处在学习知识、了解社会、探索人生时期的男孩,与同龄伙伴交往并建立友谊是正常的心理需要。这时,在不偏离正常人生轨道的前提下,父母不要给他们太多的限制。这些限制会使男孩过早地世俗、功利;或者引起他们的不满,激发他们的叛逆心理,进而影响他们的交往能力,甚至会使他们形成孤僻、抑郁、偏执等心理障碍。

给父母的建议

成就孩子一生的能力、习惯,基本上都是在孩子小时候培养起来的,男孩的交往能力更是如此。小时候知道主动与别人打招呼的男孩,长大后往往懂得如何与陌生人成为朋友;小时候懂得与人交往技巧的男孩,长大后往往能吸引更多的朋友;小时候人缘好的男孩,长大后往往会有很多生活、事业上的好帮手……

那么,家长应该如何培养小男孩的交往能力呢?

方法一:教你的男孩学会“推销”自己

成功地“推销”自己是成功与他人交往的前提,所以家长要有教孩子“推销”自我的意识。

耿舟是个快乐的小男孩,他走到哪里都会认识很多好朋友。这不,今天,幼儿园新来了一个小朋友,自由活动时,耿舟便拿着自己的《恐龙》图书来到这个小朋友的身边,用愉悦的表情对这个小朋友说:“我叫耿舟,我讲故事讲得可好了,我来给你讲"恐龙故事"吧。”不一会儿,耿舟便与这个新来的小朋友成了好朋友。

其实,每一位家长都应该让孩子有“推销”自我的意识。要知道,敢于推销自我的孩子一定认识到了自己的优点、别人的需要,这样的孩子是自信的、阳光的。

很多事实都证明,不管是大人还是孩子,每个人都没有办法让自己不喜欢那些自信、阳光的人。所以,父母让孩子学会推销自己,便等于赋予了孩子自信、乐观、阳光的性格,这样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会有人乐意与他交朋友。

方法二:教你的男孩说“让我们做朋友吧”

如果你的男孩学会了说“让我们做朋友吧”,他们往往已经掌握了人际交往的主动权。其实,让孩子学会说“让我们做朋友吧”,是一种姿态,一种他们乐于交朋友、以交友为乐的姿态。而这种姿态往往有很多的表达方式。

7岁的小男孩听说姨妈全家刚刚从内蒙古大草原旅游回来,在去姨妈家做客时,他与姨妈全家人都聊得不亦乐乎。他问姨妈:“内蒙古的烤羊腿好吃吗?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呢?”;他让小表哥给他讲内蒙古的月夜、大草原上的骏马;他缠着姨夫给他讲蒙古包、内蒙古的天气。结果全家人都因为这个小家伙而尽情地分享着愉快。

请别人分享他们感兴趣的内容,是与他人交朋友、表现友好的一种方式,也是与人更好相处的一个技巧。因此,家长可以教你爱交朋友的男孩掌握这一技巧。比如,父母可以告诉你的男孩,想得到更多人的好感,与他们谈话时,就要少说自己、多问问对方的情况,找一些对方感兴趣又有很多话要说的话题来谈,请对方分享一下他的兴趣、他最难忘的经历、他最大的成功等。

方法三:让男孩多参加集体活动

父母应教育男孩多参加集体活动,让自己融入到集体生活中,加强与同学的交往,增加同学对自己的好感和信任。

在集体活动中,父母应教育孩子多干事情、少指挥人。如果一个人自己不做事,却喜欢指挥别人,那么同学就会对他产生反感,乃至讨厌与他交往。因此,父母应教育孩子在集体活动中尊重别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主动帮助别人,这样才能赢得更多的朋友;如果有的同学对自己态度冷淡,也不必介意,应该坚持在班里服务于大家,久而久之,同学就会对自己热情起来。

父母还应鼓励男孩参加各种体育活动。体育是一种直接与人正面接触和竞争的群体活动,总是要有两个以上的人参与才有意义。更重要的是,体育活动不但需要智慧和力量,也需要胆量。这胆量,正是人际交往中所必需的一种要素。孩子一旦爱上体育,就会主动寻找对手,这种寻找,就是交际;而合适的对手,往往也就是具有深厚友谊的伙伴。

方法四:鼓励男孩带同学回家

父母要鼓励孩子带同学回家,并且帮助孩子热心地招待他的同学和朋友。父母的热心会让孩子的同学和朋友增加对男孩的好感,从而愿意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朋友关系。父母也可以邀请邻家孩子来家玩,让自己的男孩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增加信心,学习人际交往的方法。

某市一小学搞了一个有趣的活动叫“一日营”,就是让七八个孩子到其中一个孩子家里去生活一天。

这个活动非常受欢迎,不仅孩子们非常喜欢,家长们也非常乐意。

孩子们对去别人家住感到非常兴奋,感觉什么都是新鲜的。他们会跟其他孩子一起学习、娱乐、买菜、做饭。在这个过程当中,与人交往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值得注意的是,父母不要规定孩子交什么类型的朋友,应允许孩子结交一些年龄不同、性格不同或者特长不同的朋友。例如,孩子结交了在写作、绘画或者音乐上有特长的朋友后,就等于找到了一位好老师,孩子在这方面的才能也会得到相应的提高。

让孩子独自到同学或邻居家去串门,也是一个锻炼孩子交际能力的不错机会。串门做客,牵涉到寒暄、问候、交谈和有关礼物等问题。孩子一个人去就成了主角,与对方的一切接触都得由自己来应酬,这无疑把孩子推到了前线,促使其考虑如何交际。家里来了客人,有时不妨让孩子出面接待,特别是当客人或朋友与孩子年龄相仿时,家长千万不要包办代替。(来源:搜狐母婴)

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


在婴儿时期,女孩儿的听力比男孩儿好,特别是在人类的语音范围内。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学教授珍·卡西迪(JaneCassidy)做的一项包括350个婴儿的研究发现,女孩儿的听力要比男孩儿敏感得多,这使女孩儿能够更准确地分辨人类的言语。

这些发现与其他一些研究结果相一致,这些结果表明,音乐治疗能够对早产的女孩儿产生积极的效果,但是对男孩儿没有任何效果,或者也有可能在实验中所使用的音乐——梵天摇篮曲——并不适合男孩儿。

这项研究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思考,因为它表明男孩儿聆听世界和父母声音的方式可能会影响他们被父母养育的方式。男孩儿可能更多依恋线索而不是声音。它还提示了为什么男孩儿不能像女孩儿那样快速地掌握语言。

男孩儿不能像女孩儿那样快速地学会语言或者有效地使用语言

大量的研究表明,一般来说,女孩儿和女人比男孩儿和男人能够更好地使用语言,而且,这些差异从小就有。女孩儿比男孩儿说话早。她们的拼写(书写)和阅读能力都比男孩儿强。与男人相比,女人使用的句子更长,她们的语法结构和发音更标准,她们回忆单词也比男人更容易。

这些是天生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性别差异吗?有证据表明的确是的,因为男人和女人用大脑的不同部分来完成语言任务。

在班尼特·施威茨(BennettShaywitz)和他在耶鲁大学的同事完成的一个著名研究中,男性和女性被试被要求完成一项押韵分辨任务。结果发现,有一半女性激活了左侧布洛卡区——这是一个重要的语言中枢——和右侧同源区。相反,男性只激活了左侧布洛卡区。这个令人兴奋的发现说明,男孩儿和女孩儿可能用大脑的不同部分学习语言。

这项发现与其他大量的研究也相互印证,表明与女性相比,男性更倾向于以非对称的方式使用大脑。这就是说,他们的大脑半球更加专门化,左右半球之间的联系更少。

虽然科学家无法验证这些差异完全是生物学意义上的,而不是文化的塑造作用——养育男孩儿会影响你的大脑结构,使你的脑结构更像“男孩儿的脑”——但是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因为这些语言差异不仅在小时候有,而且终生都存在。

了解这个事实,很多家庭里有男孩和女孩的父母就应该知道在平时的教育中如何加强了。

男孩女孩,不同的养育(下)


6、在事情过去后,通过谈话男孩可以表达出情感,这是和2相连的一条。而且要特别帮助男孩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7、男孩在表达某种情感时,一定要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男孩(男人)来讲,觉得不解决问题的话是废话,所以他们不会向女孩那样具有泛泛的同情心。男孩在表达自己的时候,一定要找到解决你的问题的具体方案。如果妈妈病了,女孩更善于温柔地用语言抚慰,而男孩宁愿给你倒杯水或拿个药片,这是他们不同风格但同样宝贵的感情表达(这点对我教子的指导意义,似乎没有“相夫”的大:))。

8、哭。首先,哭对于男孩来讲是非常正常的行为。哭作为一种排解方式对于男孩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男孩比女孩哭的少,但当男孩哭的时候,往往也是他情感最脆弱最需要安慰的时候。(这里指的不是男婴,因为身体状况发出的哭声或稍大男孩的闹觉)。在这个时候,家长尤其不要训斥男孩“一个男子汉你哭什么哭?你丢不丢人象个姑娘?!”而应该仔细考虑哭背后的问题,想想男孩的心理状况并及时解决。粗暴制止的后果是孩子心情压抑,会带来更严重的心理后果。

男孩子们所创造的文化特色:

1、竞争、表现、技巧:男孩子喜爱在竞争中体现自己的价值,由于体内睾丸酮的作用,男孩比女孩更容易愤怒,更需要发泄,因而他们更需要也更喜爱具有挑战性的活动。家长应该适当鼓励他们参与积极竞争的活动。同时,家长可以设计具有挑战性的任务,让他在有挑战感兴趣的氛围学到能力、技巧和责任感。

2、男孩的同情心:男孩的同情心是与正在进行的具体事情联系在一起的,是经过内心估量的而不是泛泛随意表达的同情,是要通过具体的行为、解决的方案等体现出来的(参照上面的7)。鉴于此,家长要教给男孩子们同情的技巧。

3、男孩比女孩更善于在大集体中进行社会交往,而女孩子相对比较喜欢小集体。男孩更具集体性,女孩更具个人性;

4、男孩的独立性比女孩强。到了一定年龄后,男孩需要一个身心都独立的空间,需要更多的自由可支配的感觉。作为男孩的家长,在给予他自由的同时必须给他更多的责任感。

5、在集体的经历中,男孩子可以作出个人的牺牲。男孩子在共同的奋斗中和谐友谊,可以为了理想献身。

6、男孩需要男性榜样。在人生的不同阶段,男孩总是要在身边寻找一位男性作为榜样来效仿。当男孩说“我喜欢**(一位男性)”“**很不错”等话语时,父母就需考察此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否可以认同。因为男孩子已经把他作为了榜样。

7、体育活动对男孩子至关重要。在体育运动中他们的灵与肉结合完美。

关于养男孩的几个NOTES:

1、男孩需要多抱。在孩子(无论男孩女孩)1岁半之前,怎么宠爱都是不过分的,特别对于男孩,因为他们跟成人对视的时间短,成人要特别注意多抱抱男孩,让他们的肌肤得到触摸满足,获得足够的安全感。

2、男孩需要独立的空间。男孩成长到大约2岁时,开始了独立的第一步脱离。从这时开始,男孩的父母要有意识地给他创造适当的身心独立空间。不要压制他的反抗,而要观察思考和理解他反抗后面的心理原因和意义,找到缓释和解决的办法,否则可能会阻碍他内在自我的发展。要逐步放手。

3、在放手的同时,要反复强调妈妈爸爸会永远在他身边,永远陪伴他,让他有充分的安全感。这种反复强调不光在行为上也要在语言上体现。

4、从男孩出生起,就要树立正确的紧密的母子关系。母子关系中母亲方面易出现的错误有:内疚感,特别是职业母亲,总认为自己对不起孩子,这种内疚感会让孩子利用并让母亲失去权威;恐惧感,认为自己不能完全保护孩子免受外界的不良影响;抛弃感,认为孩子一旦独立就会被他抛弃。而这三种错误造成的客观现象是母亲不能给孩子适当的自由空间,恨不得帮孩子安排一切,侵犯孩子的自我空间。男孩在这种情况下也会产生三种错误情绪:内疚感,当男孩越来越独立时,特别是当他开始离开母亲时,他会对母亲感觉内疚,尤其是当母亲表现出痛苦的时候,男孩会觉得自己很罪恶;愤怒感,表现为对自己无法独立的愤怒,对母亲没有教会自己独立的愤怒和对其他男人(男孩)自如独立的愤怒;恐惧感,对独自面对环境的恐惧,独立接受挑战的恐惧。等等。

而父母的夫妻关系也对孩子构成重大的影响,无论对男孩还是女孩。但其中,夫妻关系不好情况下,母亲要特别注意母子关系的分寸。如果母亲因此表现出对男孩过度的关注和关爱,会对男孩造成较大的心理影响。

在教育男孩的问题上,父母一定要培养男孩的价值观、道德观,树立自我的人生目标,鼓励男孩去发现自我价值并实现之。在鼓励中,父母要强调他实现价值的过程,鼓励他的努力行为本身,而不是最后的结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