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个多月胎教
2021-02-15 四个多月胎教 四个月胎教 四个动物童话故事0~3岁宝宝智能发育四个关键期。
护孩子天才,培人才博才。为了让孩子在进入学校之前打好基础,我们要通过早期教育激发孩子的内在潜质。正确的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的智、德、体、美的到全面发展,早期教育时应该注意些什么?为了让您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小编整理的“0~3岁宝宝智能发育四个关键期”,仅供参考,希望能为您提供参考!
三岁前是智力发展、生长发育的最重要时期,在这段时光中,存在四个敏感期,即四大“黄金时期”。父母若在敏感期内促进宝宝发展相应的能力,则可以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秩序的敏感期
孩子3岁前出现的敏感期主要有四个,以下几点建议,可以帮助父母及时把握孩子的敏感期:
秩序的敏感期
秩序敏感期时间:出生到3岁。
秩序敏感期表现:一个刚刚满月的孩子,家人把他抱到楼下,孩子就哭了,过了一会儿,把他抱到原来的房间,孩子就不哭了。这表明,孩子对环境、对他原来生活的房间的秩序有了感觉。
秩序敏感期作用:给孩子一种有秩序的生活,能稳定孩子的情绪,并且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2.动作的敏感期
两岁的孩子已经会走路,最是活泼好动的时期,父母应充分让孩子运动,使其肢体动作正确、熟练,并帮助左、右脑均衡发展。除了大肌肉的训练外,更要注意小肌肉练习,亦即手眼协调的细微动作教育,不仅能养成良好的动作习惯,也能帮助智力的发展。
动作敏感期时间:动作发展主要包括两个大的领域,一个是身体运动如走路,另一个是手的动作。走路的敏感期是1—2岁,手的动作敏感期是1.5岁—3岁。
动作敏感期表现:孩子从迈步到学会走路这个过程中,是非常愿意走路的,而且不愿意让成人拉着走,手的动作是伴随着走路而发展的,孩子走到哪里,手就抓到哪里。
动作敏感期作用:孩子的学习都是通过手来进行和获得的。手连着大脑,手的活动又受到大脑的支配。
3.语言敏感期
婴儿开始注视大人说话的嘴形,并发出呀呀学语声时,就开始了他的语言敏感期。学习语言对成人来说是件困难的工程,但幼儿能容易学会母语,因为幼儿具有自然所赋予的语言敏感力。因此,若孩子在两岁左右还迟迟不开口说话时,应带孩子至医院检查是否有先天障碍。语言能力影响孩子的表达能力,父母应经常和孩子说话、讲故事,或多用“反问”的方式加强孩子的表达能力,为日后的人际关系奠定良好基础。
语言敏感期时间:语言能力分为口头语言和文字语言能力,3岁以前是口头语言的敏感期,3岁以后才会出现书写、阅读等文字语言的兴趣。
语言敏感期表现:孩子最喜欢的是妈妈的声音,因为妈妈说话的声音给孩子带来各种需要的满足,所以孩子识别最敏感的声音是妈妈的声音。然后从爱听妈妈的声音到听懂妈妈的声音,到听到后动作反应,最后才有语言表达。
语言敏感期作用:0—1岁是前期语言时期,孩子从爱听到听懂;1—3岁是语言期,孩子18个月开始就出现词汇爆发的现象,到了两岁多的时候句子也出来了,20个月是语言的爆发期,24个月是语句的爆发期,不但会自言自语,而且会模仿成人说话。在语言爆发阶段,应该给孩子提供良好的语言环境。30个月的时候语言的敏感期已经开始下坡了。
4.感官的敏感期
孩子对感官有特殊的敏感,这包括声音、影像、味道、听觉、嗅觉上面的敏感,还有触觉和语言的敏感。很小的婴儿看到成人在说话的时候会很专注看他的脸看他的嘴巴,而且七个月大的胎儿听觉已经成熟,可以听到外界的声音。
比如大人常会忽略周遭环境中的微小事物,但孩子却常能捕捉到个中的奥秘。因此,若孩子对泥土里的小昆虫或您衣服上的细小图案产生兴趣,正是您培养孩子的好时机。
敏感期时间:从出生开始
敏感期表现:孩子对小的物体特别感兴趣,比如孩子面前同时有一支笔、一粒花生米、一粒小豆,孩子会首先抓住小豆。因为孩子的视野和成人的视野不一样,成人视野是开放的,孩子的视野是关注细枝末节的,哪个微小,孩子就关注哪个。
敏感期作用:孩子对细小物体的关注其实就是孩子观察力的开始。成人不要打断孩子的关注,应该在安全的前提下保护他的兴趣。
敏感期的教养重点
这四种敏感期出现的顺序不尽相同,有的宝宝是动作的敏感期先出现,有的宝宝是感官的敏感期特别强烈。可是每个敏感期都会有一个初始期、高峰期跟下坡期,来到高峰期的时候会出现所谓的爆发性的现象,为了最大程度的帮助孩子在敏感期时发展潜能,家长应注意以下几点:
1.尊重孩子为有能力的个体。孩子是具有能力的天生的学习者。他们会循着自然的成长法则,不断使自己成长为“更有能力”的个体。
2.细心观察敏感期的出现。每个孩子的敏感期出现的时间并不相同,因此父母必须细心观察孩子的内在需求和个别特质。
3.布置丰富的学习环境。当观察到孩子的某项敏感期出现时,应尽力为孩子准备一个满足他成长需求的环境。
4.鼓励孩子自由探索、勇敢尝试。当孩子获得了尊重与信赖后,就会在环境中自由探索、尝试。
5.适时协助而不干预。当孩子热衷于有兴趣的事物时,大人应放手让孩子自已做,避免干预。不过,并非要丢下孩子完全不管,而是适时予以协助、指导。
敏感期不出现的原因
敏感期因为几个因素可能提早结束或者没有出现:
(1)环境里没有足够的刺激。
(2)当孩子敏感期出现的时候,环境里出现过度的生理或心理上的压抑
每个敏感期,都要得到家长或成人的配合与引导,包括应该提供什么样的东西配合孩子,让他充分学习练习。秩序感的敏感期到了四岁半就结束了,也就是说如果到四岁,四岁半才来教孩子纪律是非常难的,因为已经错过了机会。
指导专家:苏小妹(蒙台梭利教育亚洲地区杰出专家,伊顿国际幼儿园教学与培训总监)
相关知识
0-1岁宝宝智能发展关键期(上)
教育应从零岁开始——
宝宝动作发展关键期及训练方法
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爬,如果动作发展滞后,极有可能预示着宝宝的大脑发育或是肢体发育有问题。因此,父母们要重视宝宝的动作发展哦!
0-3个月:翻身期
宝宝出生后的头3个月,父母会发现他不喜欢安稳地平躺在床上,他要尝试着变换姿势,从更多的方向来认识世界。父母可经常在不同的方位逗引宝宝,促使宝宝熟练地翻身。可能刚开始宝宝翻过身后抽不出手,父母可给予一定的帮助,慢慢地训练宝宝自己将手放好,灵巧地翻身,自由地选择姿势,为进一步的活动打下基础。
训练方法
在宝宝空腹时,可以让他趴在床上,训练孩子抬头;当宝宝能用双臂支撑上半身抬头时,可拿玩具在宝宝的头前、左、右摇动,训练宝宝转头和把头抬得更高可以帮助宝宝练习翻身;妈妈也可以一只手摇晃玩具,逗引宝宝向一侧转头,另一只手则轻扶宝宝背部,帮他侧翻身。
3-6个月:坐立期
经过了俯卧抬头、翻身等动作的训练,宝宝颈部、前臂、腰部等处的肌肉力量逐渐增强,改变姿势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此时可试着将宝宝拉坐起来。
训练方法
在仰卧位时,父母抓住宝宝的双手,让孩子自己用力,父母仅稍稍用力帮助,将宝宝拉至坐位。刚开始时可以用另一只手扶着宝宝头部坐起来,再让其躺下。如果宝宝头能挺直不向后倒,则渐渐放开手不去扶宝宝的头。
这期间还可以训练宝宝蹲跳。妈妈坐在椅子上,两手扶着腋下,让宝宝站在妈妈的大腿上,一边说“跳一跳”,一边将宝宝提起,再放下,以锻炼宝宝双腿的支撑力。
6-8个月:爬行期
爬是宝宝的一项重要活动,对他的成长非常有益。有利于锻炼宝宝颈部肌肉、胳膊及腕的力量,对今后用勺子吃饭和写字都有好处,此外,爬行时需要上肢及下肢的共同参与,并要保持动作的协调一致,有利于锻炼宝宝的协调能力,增强动作的灵活性。爬还有益于宝宝的骨骼及神经器官的发育,当宝宝的动作明显不协调时,能及早发现宝宝的健康问题。
每个动作在大脑中都有相应的投射区,不同姿势的爬行是锻炼大脑的不同部位。
腹爬(肚子紧贴地面蠕行)——锻炼桥脑部位的功能。
跪爬(膝盖跪在地上爬)——锻炼中脑部位的功能。
训练方法
腹爬 爬行的基础,是宝宝们一定要学会的。
准备姿势:趴在地上,肚皮着地,头自然抬起,屈肘、腿伸直。
方法:爬行时右手对左腿,左手对右腿,右手上则左腿上(右手向上伸直,左腿向上屈,头向左,用右肘及左膝的力量向前爬,直到左膝伸直),反之亦然。注意爬行时腹部不能离开地面,屁股不能翘起来。要呈交替式,即右手上时左腿弯曲蹬地,左手上时右腿弯曲蹬地。
跪爬 腹部抬高,四肢着地,手脚交替向前。在最初的锻炼阶段,宝宝掌握不好方法,可能还在腹爬或者只是双腿用力一蹬,往上蹿,这都没有太大问题,只要宝宝渐渐熟练,就能掌握要领,很快学会。
妈妈锦囊:
1.在宝宝学爬时,家长可在地上铺一层毯子,或是铺上塑胶地板块,给宝宝提供一个可爬的空间。
2.宝宝的衣服最好是宽松的爬行服,让宝宝爬得顺利。
3.有些宝宝迟迟学不会爬,这时家长不要着急,可以带宝宝看看别人家的孩子是如何爬的,别小看了宝宝,他的模仿能力极强,很快就能学会。
4.如果宝宝自始至终都不愿意爬或者宝宝没有经历爬的过程就会走了,对于这样的宝宝,补救的措施是让他参加其他活动,比如玩游戏场的海洋球池、钻滚桶等,训练宝宝的协调能力。
警告提示:如果宝宝是早产儿,或是生育时出现窒息,要格外注意观察宝宝的动作发展情况,一旦3个月时宝宝的脖子仍然无力,不能抬头,不会翻身,就要及时去医院咨询,因为动作发育迟缓往往预示着大脑有问题,比如脑瘫,这种情况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摇篮》电子杂志专稿,严禁转载
宝宝视觉发展关键期及训练方法
当胎儿还在母亲的腹中时,最先出现的器官既不是手,也不是脚,而是脑与眼睛。虽然眼睛在胚胎中发育很早,但孩子在出生后直到孩童期间,眼睛的生理发育一直在持续进行。通常宝宝的视力一直要到4岁才能达到正常标准,到12岁左右视力发展才会完全稳定,达到最佳状态。
重视宝宝的视觉发展,有利于提升宝宝智力,使宝宝今后在学习中能集中注意力。
新生儿(0-28天):
眼睛的发育还不完全,视觉结构、视神经尚未成熟,他们对光线有反应,但视野只有45度左右,并且只能追视水平方向。如果你拿着一个小球上下晃动,肯定没有左右晃动效果好。他们的最佳视聚距离为19厘米,这个数字很有趣,也很有意义,因为它恰恰是宝宝被抱在妈妈怀里时,母子俩眼睛的相距距离。
训练方法
家长在宝宝床距离头部20厘米的地方,系上一个鲜艳的红色小球,正确的方法应该是把玩具悬挂在围栏的周围,并经常更换玩具的位置。否则长期悬挂在某个固定点,容易造成宝宝斜视。
1-3个月
孩子满月后,已具有注视与两眼固视能力,会注视抱他的人,不过无法持续太久。3个月后宝宝的视野已经可达180度,可看到自己的手,也能够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训练方法
妈妈在给宝宝喂奶时,要看着宝宝,时不时与宝宝进行目光的交流,有利于宝宝心灵安定与满足,并能加强母子间的感情。
此时,家长还要经常近距离对其说话,让宝宝看到说话时候的口型,促进其模仿。
4-6个月
宝宝的视网膜已有很好的发育,能由近看远,再由远看近,4个月时开始建立立体感。这一时期的宝宝会以视线寻找声音来源,或追踪移动的物体。
训练方法
妈妈在房间内走动,或者轻轻叫宝宝的名字,宝宝的眼睛也会跟着转动;此时宝宝己经能够转动身体,会伸手去捉眼睛看到的东西,如在宝宝床上方挂着的小吊饰等。这个时候的视力约为0.1。
6-12月
宝宝的两眼可以对准焦点,孩子会调整自己的姿势,以便能够看清楚想要看的东西。8个月大时,对于眼前突然消失的东西,会出现寻物的反应,特别喜欢用视线来追踪眼前的物体。到1岁时,视力约为0.2。
训练方法
拿出一块丝巾,一个玩具,对宝宝说,我把玩具藏起来啦!然后用丝巾盖住玩具。宝宝会拿开丝巾找到玩具。
爱眼食物举例:
人工喂养要吃添加DHA的奶粉
DHA是视网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人体无法制造的必需脂肪酸,在视网膜中约占40%至50%。宝宝摄入的DHA水平与其视敏度有直接关系。在许多品牌的奶粉中有添加。
胡萝卜
胡萝卜是眼睛最爱的美食。其丰富的维生素A有利于视觉的发育。(文/素素 指导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儿童发展心理学专家鲁杰)
《摇篮》电子杂志专稿,严禁转载
0-3岁宝宝关键期应着重培养的能力
除了满足最基本的生理需求,对于0-3岁的宝宝,父母还应该从身体运动控制能力、探索操作能力、语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对宝宝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当然,在给出具体指导方案前,我们还是先来了解一下每一种能力具体都包含哪些实际操作吧!
1.宝宝的身体运动控制能力
宝宝的身体运动控制能力是指大肌肉的运动能力、身体灵活性、平衡能力和协调能力,包括抬头、翻身、支撑身体、坐、爬、站立、蹲、走、扔、举、跳等动作。
身体运动与控制能力是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三岁以前,运动能力的发展是大脑和神经系统正常发展的必要条件。这项能力发展优秀的孩子能够很方便的探索周围环境、去找小朋友玩,进而促进精细动作、认知、社会交往和独立性的发展。研究表明,身体运动与控制能力强的孩子认知、语言、社交、克服困难的能力、自信心都比这方面能力弱的孩子表现出很大优势
2.宝宝的探索操作能力
宝宝的探索和操作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两方面能力:一是手部小肌肉精细动作的技巧性、灵活性,和双手配合、手眼、手口等协调能力,包括抓、握、捏、倒、舀、剪、拧、穿、敲、撕、插等动作;二是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俗话说:心灵才能手巧,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水平能够直接反映出大脑精确支配、指挥的能力。通过双手,孩子能接触、探索、了解并控制环境及事物,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日后学习、思考的基础。探索与操作能力优秀的孩子在生活自理、解决问题、写字、演奏乐器等方面,比这项能力弱的孩子有明显优势,也会更加自信和独立。
3.宝宝的语言能力
宝宝的语言能力包括感受、理解、表达语句的过程,即听、说、读、写的能力。
语言是智力的核心之一,孩子掌握了语言,就能通过与成人的交往增进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语言能力优秀的孩子能够精确理解语句的意义、模仿听到的声音、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语言还能帮助训练大脑,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4.宝宝的社会适应能力
宝宝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对周围自然环境和社会需要作出反应和适应的能力。包括个人独立能力、与他人的交往能力、生活能力等,以及与这些能力密切相关的情绪情感、兴趣动机等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社会适应能力发展是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方面。幼儿期是人生社会化的起始阶段,孩子将来能否发展出良好的个性、积极适应各种环境,能否协调好与他人、集体的关系,能否勇敢的承担社会责任、取得事业成就,都与幼儿期的社会适应能力发展密切相关。
成长阶梯原创文章转载请著名出处
0-3岁是大脑发育关键期 家长能做些什么?
没什么比看着一个婴儿展露笑容或发出笑声更美好的事情了。我们曾经认为,那些可爱的,天使般的笑容毫无意义。而今,我们知道事实正好相反——我们在对婴儿学习和发展的潜心研究中已走过漫长的道路。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医疗领域研究发现,在婴儿时期,孩子的大脑就开始以一种不可思议的速度在进行运转和学习。更为令人兴奋的是,我们还发现,大脑在生命的最初3年里就像一个“塑胶制品”可以被修改和塑造。
事实上,这些研究结果就意味着孩子在生命第一年里的经历或体验决定着她未来的能力;换句话说,如果一个孩子表现出明显的发展滞后,我们就可以对她进行早期干预和治疗,以预防一些长期问题,如学习障碍。
这种认识促使我们将资源集中到儿童早期阶段,它也直接影响了美国联邦政府早期干预服务计划的成型,该计划是残疾人教育法案(IDEA)下的成果。“早期干预”计划为0~3岁儿童提供了成长式服务。如果您怀疑自己的孩子存在发展迟缓或滞后问题(如20个月大仍不会说话),您就可以给早期干预服务中心打电话,让他们来对您所担心的方面进行筛查和测试。如果其结果属实,那么您的孩子就有权接受治疗。
“早期干预”计划认为,儿童在熟悉的环境中往往会有更好的表现。因此,很多服务可以在家里或日托中心进行。多数情况下,儿童越早接受成长式服务,效果就越好。
头3年不仅是实施干预的关键阶段;还是为今后学习奠定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这个基础会贯穿整个一生。然而,我们怎样才能促使成长达到最佳状态呢?很多做法会帮到我们,而且无需花费分文。
我们从研究中得知,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的大脑只对人类的声音和互动有所反应和辨识。当宝宝们在看电视或看iPad时,他们很像在学习,但经过再三研究后证实,宝宝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中学习,效果会更快更好。那么我们需要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简单地与他们交谈或互动,抱住他们或爱抚他们,带他们到户外去并随时随地的为他们指认新的事物。
很多家长想知道为什么与还不能说话的婴儿交谈会产生诸多益处。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即便一个还不会说话的婴儿,通过专注地倾听,也能从我们所发出的声音中有所学习和收获,他们会对我们的情绪和手势做出回应,并开始将声音和词语的意义相对应和联系。
这就是为什么我鼓励家长去和婴儿交谈,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如叠衣服、做饭、开车去日托中心或从日托中心回家的路上,家长都要多与婴儿交谈,这些都是刺激语言发展的最佳时机,而且还有助于建立更为亲密的亲子关系。
目前,很多玩具都宣称会促进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但事实上,任何玩具,哪怕是很多普通的物件都能潜在地刺激孩子成长和学习。而且,一些比较简单的玩具做得最好,因为它们为孩子的想象力留有很大的空间。这里,我列举了一些自己最为喜欢的玩具,它们适用于婴儿到幼儿阶段的孩子。
积木
孩子们非常喜爱搭积木!在玩的过程中,他们的精细运动技能能得到提高,语言发展得到促进。当孩子在搭积木时,您可以试着将垒叠的积木块数大声数出来,并在积木倒下时发出一些如“轰”或“啊噢”之类的声音。
此外,您也可以扮演成一位体育评论员的角色,使用简单的词语来描述孩子当时的行为:“你正在把一只大块积木移到顶端,再将圆形积木放回地面。现在,你正在为你的宝塔添砖加瓦呢!”这些简单的事情会让孩子感觉到他们得到了家长自始至终的关注--当然,还有数不清的方法可以用来促进学习。
泡泡
有谁不喜欢泡泡呢?!它们多有意思!
它们能让口腔运动更加灵活,以增强唇部、舌头和下颚的力量和协调性,这些对语言发展都至关重要。教孩子吹泡泡,然后教他们用泡泡棒去捕捉泡泡,鼓励他们撅起小嘴儿去“亲亲”泡泡。同时,还要示范给他们如何伸手去够泡泡,如何将泡泡打灭,或是去追随泡泡在空气中的飘移。
图书
读书和看书是共度亲子时光的最佳方式。鼓励孩子重复一些您读过的词语,并让她根据您命名的东西来指认图片。
重复性强且充满韵律的绘本,如艾瑞·卡尔的《棕熊,棕熊,你在看什么?》在帮助孩子进行声音模仿方面是非常有益的经典作品。
玩球
把球来回滚动这个简单的动作,会教给孩子很多事情--从如何进行轮换、如何集中精力到如何使用新的词语。试着坐在孩子面前,将球滚向她,为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如“预备,开始,滚动!”
请记住,孩子的主要看护人可以被视为一种极为宝贵的资源。在孩子进行定期检查时,请不要隐瞒抚养过程中的各种担忧,也不要对提问感到任何犹豫或惶恐。一些家长担心他们的儿科医生会对他们评头品足,或责备他们教育方式的落后。但事实上,儿科医生是在帮助家长--让他们将自己视为培育孩子成长的重要伙伴。因此,下次再看医生时,不妨夸夸孩子所掌握的那些新的、能够令人感到激动的成长任务,然后再根据自己的顾虑寻求建议。生命中最初那几年,可以说是全部的童年,真的至关重要。当我们对此怀有疑问或心存担忧时,追加时间和财力进行仔细深入地探究是非常值得的。
ArathiReddy,D.O.在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及波士顿医疗中心担任儿科与儿科医生专业助理教授。
宝宝智力开发的6个关键期
每个孩子都有成为天才的潜力,关键是父母和教师是否有点石成金的双手。宝宝的早教是每一位家长都关心的一个问题,早期教育可以让孩子拥有生活的智慧,父母该不该对孩子进行早期教育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宝宝智力开发的6个关键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开发智力要把握智力开发关键期
智力开发的关键期
关键期1:0—1岁,声音辨别关键期
宝宝出生1周后,就能辨别出给他喂奶的妈妈的声音,4周后就具有对不同声音的辨别力。
训练方法:
1.在宝宝睡醒后,精神很好时,朗读诗歌给他听。
2.经常唱歌或放音乐给宝宝听。
3.经常对宝宝说话,教他人物或物品的名称等。
4.模仿动物的叫声,鼓励宝宝模仿。
5.利用游戏的机会,让宝宝辨别从各个不同方向传来的声音。
6.多与周围的人接触,让宝宝感受不同的声音特点和模式。
7.经常带宝宝到户外聆听周围环境中的各种声音,如狗叫声、喇叭声、自行车铃铛声、门铃声等,并向宝宝一一解释。
关键期2:0—2岁,动作发展关键期
训练方法:
1.满月起,用手推着宝宝的脚丫,训练他爬行。
2.宝宝3个月时,在他小床的上空悬挂一些玩具,使宝宝双手能够抓到,锻炼他的手眼协调功能。
3.给6—7个月婴儿多创造爬的机会,如让宝宝俯卧着,放一两件玩具在他前方,吸引他向前爬,尝试着去抓取玩具,以促进他动作的发育。
关键期3:1—3岁,口语发展关键期
训练方法:
1.利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物向宝宝提问,如散步时问问树叶是什么颜色等,并要求宝宝回答,提高他的语言表达能力。
2.鼓励宝宝多说话,耐心纠正宝宝表达不完整或不准确的地方。
3.引导宝宝注意大人说话的声音、嘴形,开始模仿大人的声音和动作。这时主要是训练宝宝的发音,尽可能使他发音准确,对一些含糊不清的语言要耐心纠正。
4.引导宝宝把语音与具体的事物、具体的人联系起来,经过反复训练,宝宝就能初步了解语言的含义。如宝宝在说“爸爸”、“妈妈”时,就会自然地把头转向爸爸妈妈。
关键期4:0—3岁,儿童视觉发展的关键期
训练方法:
1.在墙上贴上一些画,指给他看,并且告诉他画的名称和内容。
2.用三棱镜将太阳光反射成七色光映到墙上,指给他看。
3.带宝宝观赏大自然的风光,以扩大他的视野,开阔他的眼界。
4.在宝宝周围放置一些五颜六色的布制小猫、小狗等,时常移动玩具刺激他的视觉。
关键期5:2—4岁,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训练方法:
1.利用日常生活的各种机会,经常数数给宝宝听,如给宝宝糖果时、上下楼梯时。
2.借助不同的物品,如手指、积木等,和宝宝一起数数,增加宝宝对数字的感性认识。
3.利用生动的形象,教宝宝认识数字符号,如1像筷子,2像鸭子,3像耳朵等。
4.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宝宝做,如让宝宝从数字卡片中找数字。
5.运用具体实例,教宝宝加减法,如用苹果、积木等演示。
6.提供足够的实物材料,让宝宝自己动手,寻找数字间的联系。
关键期6:1—3岁,音乐能力发展的关键期
训练方法:
1.选择适合宝宝的歌曲、世界名曲、童话故事音乐等,与宝宝一起欣赏,同时进行讲解,或向宝宝提出问题,激发他的想象。
2.选择适合宝宝年龄特点的歌曲,教宝宝唱。
父母手则——开发智力的辅助工作
1.保证营养,也就是注意食物的“益智配方”。宝宝从出生起大脑就需要不断地吸收各种帮助大脑发育、发展的营养元素,ARA和DHA成分对脑部和视觉发育非常重要。
2.多进行益智游戏,用游戏和玩具,通过科学的训练和学习方法,向宝宝输送精神营养,最大限度地开发孩子的脑部潜能,升级孩子的智力。
3.多和宝宝交流。在宝宝玩游戏的同时,亲人的参与很重要,父母的爱心和耐心能够很好地诱导宝宝投入到游戏当中,将精神营养和物质营养有机地联系起来,给予宝宝最大的安全感和最好的心灵沟通。
总之,父母把握好宝宝的智力开发关键期,通过不断地刺激大脑,让宝宝的大脑飞速发展。>>父母必知:16个不同阶段的智力开发重点
育儿问答:
友dingrongrong问:多给宝宝听音乐可以提高他的情商吗?
特聘专家陈涛(向他提问)解答:音乐在早期教育中对婴幼儿智力开发有着特殊的作用,是婴幼儿大脑极好的“精神营养品”。此外,音乐对于宝宝,尤其是新生儿,能够起到平抚情绪的作用,影响个性发育;学习音乐能够帮助提升听觉记忆,良好的听觉记忆能够帮助提高日后课堂学习的效果,影响智能发育;音乐还能帮助传递情感,促进亲子关系的建立;打鼓、拍手或演奏乐器能锻炼大肌肉以及对动作的控制,同时还能培养协调能力,影响体能的发育。>>详细